① 有关“思想”的 高中作文
在 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处于独尊地位。 唐玄宗以孔子为“文宣王”;宋真宗尊他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为其上尊号“大成至圣文宣王”,到了清 初,孔子更加显贵,被清帝奉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每逢帝王们祭祀孔子时,旁边总会有一位儒家学派的大学者陪着孔子享祭。他同样拥有崇高尊号:“邹国亚圣公”。显然,在儒家学派中,他的地位仅次于孔子,这位大学者便是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他虽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但是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相传,孟子的母亲十分贤惠,辛劳地抚养他长大成人,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好的邻里环境,孟母曾三迁其家,最后找到一个读书人作邻居,使孟子终成大器,晚年时回到故乡,与万章等亲密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一方面整理阐发儒家典籍,一方面把自己的言论、事迹编著成书。至今, 们了解、研究孟子的思想,最主要的依据就是《孟子》一书。孟子是 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生于 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代,是继承和发展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新儒家代表,是儒家第二大宗师,后世尊号亚圣。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大学者(公元前551~前479年),他首开私学,创立儒家学
派。孟子是战国时 期的大学者(生卒年不详,一说前385~前304年,一说前372~
前289年),他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并 对儒家学派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孔子生于今日山东曲阜,孟子生在距曲阜仅数十里的邹县, 他们都曾沐浴着以 泰
山为中心的齐鲁文化。
----公元前2 世纪中叶,汉武帝认识到孔子学说有利于中央集权大一统的社会格局,
因而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中国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
建社会时期,一直尊奉孔子为圣人,尊称孟子为亚圣;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
以及孔子后裔和孟子后裔,都自觉或不自觉地相信或认为孟子的学术思想与孔子一
脉相承或完全一致,简言之即所谓的孔孟一家。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或许
也是一个持续两千年的政治阴谋。因为,实际情况是,孟子的学术思想一部分继承
于孔子的思想,另一部分则是孟子自己的创造,而这后一部分内容已经大大地超越
了孔子。
----孔子倡导的社会结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致命的问题在于,当君
王不尽君王的责任时,或君王胡作非为时,人们没有正当合法的途径去纠正君王的
错误或更换君王。对这个难题,孔子心里是非常明白的,但是他没有找到或不敢(
不愿?)提出解决的办法。对比之下,孟子则鲜明地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
君为轻。”在中国的历史中,是他第一个明确主张,民众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朝
廷的利益要服从民众的利益,君王的利益要服从民众的利益和朝廷的利益。
----为了约束君王的行为,孟子主张在任命或罢免官员的问题上,不能由君王一个
人说了算,也不能由少数几个大臣说了算,而是必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在定罪量
刑上,也不能由君王一个人说了算,也不允许君王的亲信左右或大臣私自说了算,
同样必须征求国人的意见。对于不称职的君王,孟子以大无畏的精神提出:“君有
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孟子·万章下》)。”在君臣关系上,孟子
也坚持人格的尊严与平等,他曾当面对齐宣王说:“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
寇雠(《孟子·离娄下》)。”
----事实上,孟子的上述主张,都是孔子未曾提出过的,这表明孟子的学术思想、
政治理念与孔子有着相当大的差异,严格说来他们并不是一个学派,孔孟并非一家。
其实,孟子与孔子思想存在着本质不同,封建帝王及其御用文人心里都是明白的。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对《孟子》一书的许多主张都大为恼火,一怒之下要把孟子像
从孔庙里迁出,但是他冷静下来后却发现把孟子像放在孔庙中实在是太有必要了。
这是因为,只要宣扬孔孟一家,那么孟子便永远屈居亚圣地位,孟子思想主张的正
确与否,也就必须以孔子思想为准;这样便可以用正圣压制亚圣,用孔子的思想埋
没孟子的思想,从而扼杀了孟子倡导的民主思想的传播。
----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代,墨子主张民众有权参与国家政事,墨子的信徒还建
立了严密的团体组织,为实现自己的主张而身体力行。对比之下,孟子则属于理论
家,而不属于政治家,他希望从理论上说服君王采纳一种类似“君主立宪”的管理
方式。但是,对于封建专制帝王来说,最有价值的学说,乃是孔子的主张,因为孔
子的主张有助于维护既成的格局,这是期望着永远坐稳天下的皇帝最欢迎的(打天
下的人都不用孔子的学说)。因此,孔子及其学说备受历代封建帝王的礼遇,而墨
子的学说则受到了冷遇,孟子的学说则受到了“招安”。遗憾的是,个中奥妙,一
般文人学者,并不明晓;至于普通百姓,更是被蒙在了鼓里,其标志即相信“孔孟
一家”。
票数: 5
② 高中作文以学与思为话题800字
《都市快报》的摄影记者傅拥军一夜成名,似乎推翻了这一论断,实则不然。傅拥军本是摄影界的一名无名小卒,却几乎包揽了近年来各大新闻摄影大赛的头奖,业内人士纷纷质疑,他却用行动给出了答案。在一个座谈会上,记者们或发信息,或打瞌睡,只有一台相机的闪光灯频繁在会场各处闪烁,相机的主人便是傅拥军。试想,如果没有这种任何一次活动都要找角度拍摄的努力,又怎能获大奖?傅拥军的成功并没有高人指点、领导提携,成功地路是没有捷径的,傅拥军的成功正是靠一张张照片,一卷卷底片积累而成的。摄影记者的成功没有捷径可言,那么一代艺术大师的成功之路呢?当然也没有!达芬奇的画作能成为卢浮宫的镇馆之宝,应该得益于他儿时画过的无数只鸡蛋吧!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他靠的是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从鸡蛋画起,从简单的绘画手法学起,逐步提升自己的实力,在摸索中找到了自己的风格。他没有投机取巧,没有寻找成功之路上的捷径,才会有《蒙娜丽莎的微笑》。达芬奇的经历证明:成功之路无捷径!同样,如果不是每天潜心钻研魔术,并经历了街头魔术表演的历练,刘谦就不可能通过八分钟表演而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海岩如果没有坚持自己的写作风格,并以每年八十万字的写作速度来锤炼自己的语言,便不可能写出连续几个月位居畅销书榜首的作品;文森米勒如果没有从一个个小角色演起,便不可能24岁就进军好莱坞,并以出演《越狱》男主角而一夜成名……这一切都告诉我们:成功之路无捷径。我相信,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成功的道路是用一点一滴的辛苦铺成的,成功地奖杯也是用一点一滴的汗水换来的!反观自身,学习的路更是没有捷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请放弃找到捷径的美梦,脚踏实地地向成功迈进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③ 高中作文 800字 思想与生活
思想与生活
如果绝对地认为人从一出生就开始了死亡,那就忽略了人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生活。生活对于人,不只是一个走向死亡的过程。若是对于一棵小花,即使在它短暂的一生中绽放过、撒播过自己的种子,它与别的小花也无什么分别。然而人却可以决定自己与其他任何人都不同。这不同不止于外貌和经历。人们真正不同的,是思想。即使是自幼外貌和经历都极相似的同胞兄弟,也不可能拥有完全相同的思想。是思想让人的生活不同于等待死亡。
人是一棵苇草,但却是一棵会思想的苇草。思想让人记得自己曾经生活过。但什么是思想呢?它不是饿了想着一会儿去哪里吃饭,不是整天想着应付没完没了的工作,不是做事斤斤计较得失利弊,它应当是暗夜中对灵魂的诘问,是苍茫天地间对自然的疑惑,或者,只是在这一刻想到,以后的时光里,会不会有一瞬间回望过去时,记得曾经有一刻,过去的自己在向未来的自己投去迷惘的目光……
这些思想绝不是无意义的。人只有不断诘问自己,诘问天地,诘问时间,才会不断发展,不断成长。诘问自己的人发现了人类心灵和身体的奥秘,诘问天地的人为心中至高无上的天写下传世的《天问》,诘问时间的人把整个宇宙都看透……所以这些思想者才成为了真正的“人”,不同于有着人的身躯却一直庸庸碌碌得像蝼蚁似的生物们。他们的生命,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生活。是他们无边无际的思想,使他们的生活对于人类有了意义。
诗人荷尔德林曾经写下这样的语句:“尚无古老而缄默的山岩即命运横亘于前,心灵的波涛将不会如此壮丽地飞溅起来而化为思想。”思想不会超出命运即生活的范畴。人终究是先活着而后有思想。难道有什么高智慧的生命在它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之前就迸发出绚丽的思想吗?不,思想不可能凭空产生。它终究要有所依托——那就是生活。思想源于生活,而后又与生活冲击,交融,飞溅得壮丽,达到生活所不能达到的高度,被人仰视,让自己叹服。这就是为什么艺术家们总爱把自己工作生活的地方弄得别出心裁——思想和灵感只有在触到与其相应的生活时才会闪现出来。若是艺术家们忘了生活,钻进精神世界满世界地找灵感,那恐怕既失去了生活又失去了思想了。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在生活中会产生思想。只有有了思想,生活才算是真正的生活;而思想也不会脱离生活独自存在,生活是思想的源泉。人生活着,思想着,逐渐发展成完整的“人”。
④ 高中作文思想与生活800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留意到,在生活中 ,指导思想很重要,对我们的生活、学习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正确的指导思想有助于我们走向光明的前程,而错误的指导思想将有可能使你前途荒废,如果深陷其中,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可见,人生的指导思想的重要性。
最近我听到一件事:故事是说一个男孩看小说《蒙面大盗》之后,便效仿书中的大盗,以毛巾蒙面,拿玩具手枪去吓唬一个小妹妹。老师教之应以雷锋为榜样,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看了《雷锋的故事》,思想也因此有了很大的转变,经常帮助老人、儿童、成为一个乐于助人的学生。从这个事例,我们可以知道,指导思想的对与错,对人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还有大家众知周知的著名诗人李白。从小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后来磨针的老奶奶用自己的行动指导了李白,李白领悟到了道理,从此发愤图强、立志成才,皇天不负有心人,李白终于成了千古流传的著名诗人。还有大家也同样熟悉的周处,人们视周处为三害之一,周处中计,既上山杀恶虎,又下海斩蛟龙,在除了两害之后才发现自已也是其中一害,自感惭愧,便萌生了改过自新之意,再加上陆云的一番正确教育,给了他改过自新的勇气也坚定了他的决心。后来入朝为官却不畏强权,数次直言进谏与其他官员结下过节,但他仍然尽人臣之节,最后为国捐躯战死沙场,留下浩然正气于人间。
可见,正确的指导思想对影响是如此之大。让我们选择正确的指导,走向光明的前途,拒绝错误的指导思想吧!
⑤ 有关读与思作文的结尾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让我们共同探索未知世界,向着自己回的目标,奋力前进答
大家好!新学期伊始,我们带着希望,又踏上了新的征程.正如雄鸡的鸣叫,新一天带着微笑和清新在大地上降临.
同学们,也许,你昨天曾拥有辉煌,但那已成为枕为一段甜蜜的回味;也许,你昨于曾遭受挫折,但那已成为腮边几滴苦涩的泪痕.忘记以前的成功与失败,我们只需要把经验和教训铭刻于心.
让我们把学习作为每日的挑战,作为生活对我们的磨练,让我们怀着乐观与自信迎接战斗!正向那位哲人所说的:“要么你驾驭生命,要么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了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同学们,学习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但是,请不要抱怨家长们那些期待眼神吧!其实,换一种角度:并不是家长们逼迫我们好好学习,而当今这个社会要求家长们培养、教育好我们,从而使我们在这个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对待这个问题,请换一种心态.
⑥ 读书让我学会思考高中作文八百字.
读书让我学会思考
世上万物,皆属身外,唯有一样东西,却能够点点浸透肌肤,融入血骨,让你耳聪目明,心高志远,这就是读书。最近,我在网络上读了一本名叫《二十世纪图书馆与文化名人》,使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讲了许多在历史长河里熠熠生辉的名人故事,有医林圣手——李时珍冒险捉白花蛇,有文学大师——徐文长巧端汤面碗,有丹青妙手——齐白石学做木匠,他们都给予我
精神的财富。但其中令我最难以忘怀的还是《冰心牛刀小试》这个故事。故事主要讲了冰心童年时代很爱看书,当小冰心在书海里遨游时,她就开始编织自己的幻想,用稚嫩的小手拿起笔来,写起了小说。可由于年纪小词汇量不多,词总是重复使用,冰心伤心极了,但还是继续到别人的小说里磨炼去了,终于经过不懈的点滴积累,才使日后冰心文思泉涌。
啊!人身就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由无知到深沉,由幼稚到成熟,当我们开始“第一次”的尝试时,就免不了会品尝失败的苦味,然而若没有“第一次”的积累,我们又怎么会尝到成功的甘甜呢?在学习上我总是不能持之以恒,一旦第一次失败就气馁不做了。就拿我写字来说吧,一开始我的字不怎么样,每当看见我们班其他同学在黑板上写的字刚劲有力,又有笔锋,我只有羡慕的份,幻想着哪一天自己也能写出那么漂亮的字。于是我便准备练字,我先打算每天练字十五分钟,一开始还能兴趣浓厚不停地练,可练着练着就开始厌烦了,便把笔一丢不练了。结果字一点进展也没有,现在想起来真是惭愧极了,和冰心真是天壤之别。
听了我从故事中领悟的道理,你一定恍然大悟,原来读书有这么多的好处!天下风光在于读书,让我们多渠道去读书吧!让我们去感受书中的精神财富吧!
⑦ 以“学”与“思”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是学习书本知识,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是一味的空想,而不读书,就会弄得精神疲惫。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有些同学只知道“死学”。不会变通,最后就会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而有一部分同学只是思考,而不读书,学习起来就很吃力。脑子里没有一点知识,也就很疲劳的。
所以,我们不要学习这两种人,把学与思结合在一起,就会使学习变轻松。
“攻乎异端,斯害也己。”讲的是我们如果研究错误的知识,是有危害的。有的同学只是喜欢钻研,而不分钻研的对错。只钻研错误的知识,会让你很纠结,分不清哪个是对哪个是错,对以后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危害,所以我们要钻研正确的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路。
“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讲了孔子问仲由教导他的话明白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才是真正的“知”。我们知道的问题要回答表明你是知道的,不知道的问题你要说不知道,如果别人问你问题,你心里不会,却在表面上应付,这样的人虽然用小聪明得到了别人的赏识,但是你内心却并不理解它真正的含义,下次别人还问你这个问题,你还是作应付回答时,你便了成连基本知识都不知道的人。在平常生活中,我们要处处引以为戒,不要成为只会耍小聪明的人。
我们要把思与学结合在一起,还要做一个实事求是的人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⑧ 高中作文(给个思路)
人们都很注重自我实现,但自我实现的途径往往是“忘我”这句话选自,马斯洛《人性发展能达到的境界》,要想理解含义,先读读原文: 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忘我、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它意味着在体验时不带有青春期那种自我意识。在这种时刻,体验者完完全全地成为一个人。这种时刻就是自我实现的时刻,这种时刻就是自我在实现它自己的时刻。作为个人,我们都偶尔体验过这种时刻,而作为咨询顾问,我们可以帮助咨询着更经常地体验这种时刻。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对某事物全神贯注,抛开自己的伪装、防卫和羞怯,全力以赴地投身于这件事。从外表看,我们会发现这是一种非常美妙的时刻。在那些试图做出强硬、玩世不恭、老于世故的年轻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某些儿童天真的恢复,当他们一心一意地投入某一时刻、全神贯注地体验它时,脸上又现出了一些单纯、可爱的表情。表达这种体验的关键词语是“忘我”。然而,我们的年轻人被自我意识、自我觉知干扰锝太多了,很少进入忘我的境界。 这段话主要是描述自我实现的方式——忘我。 那啥,我查了一下2010感动中国人物,其中钱伟长、信义兄弟、才哇、郭明义、 王伟、王万青、王茂华、孙炎明、何祥美的事例都可以作文论据,以自我实现的途径是“忘我”为论点。 至于为什么高中以来作文都是写议论文,我也不知道,以后要考呗,这是高考制度。不过我还是给你查了几点原因(有点扯): 1.首先,议论文,是为表达思想而写。历练思想是第一位的,只有通过直接的(植根生活)、间接的(广泛阅读)历练,我们的思力才会长进。 2.其次,议论文,是为解决现实问题而写。文字是用来思考现实,改变现实的,这不只是一种作文观念,它更应该是一种生存态度。文字背后,是人格。 我觉得总的来说,写议论文呢,是为了让我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一些问题、事物能有正确的观点,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也就是意见之类的。高中生都成年了吧,也算是对将来踏上社会做准备了。而且,上大学是要写论文的,也得有这基础,是吧。
⑨ 【【学与思】】作文800字的
学习是食物,思考是甘泉。一个人的精神食粮便是学习与思考。这两者都必不可少,犹如一个人不能只吃饭、不喝水;也不能只喝水,不吃饭。学的越好,收获的精神营养也越丰富;思的越好,收获的精神知识也越丰富。学与思处于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状态,不学不思将无药可救,又思又学将成为国家栋梁。还可以说,不学而思是囫囵吞枣,不思而学是不求甚解。书是精神食粮,学与思都是调味品,一定要精神食粮越来越香。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学习的基础是想。想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学习和工作,推导出来的想法。这是真正的思想;而另一种是漫无边际,瞎想、妄想。虽然二者都是想,但前者是有事实根据的。
我们开始学习,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能随随便便的瞎学。这一番思索,就是我们学习的基本条件。比如说我们在学英语的时候,就应事先想清楚学习英语的目的,为何学英语。当我们想清楚这些问题后就应再想一想应该怎样学英语,并自制一个计划,每天按计划学习,这样就能有始有终,科学的学习,使学习效果加倍。
不仅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应该思考,在向它人学习的过程中,也离不开思索。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这里提到,在向他人学习时,应找其优点,欲向其优点处看齐;还要思考找出其缺点,想想自己是否有这些缺点,如有则立改,若无则用他人之缺点时刻警醒自己。
所以说,无论怎么学、学什么,都离不开“思索”
思索不仅是从消极方面督促我们学习,也是从积极方面使我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且学会应用。
物理学的再好的人也会有摔交的时候。而学习物理的人却能够发明出怎么推也推不倒的不倒翁。学化学再
好的人也会因失火而被火烧伤,但他们能用所学的知识发明灭火器。而这每一项发明都是离不开学习与思考的。
所以说学与思就如两根筷子一样,是不能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的。只读书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认真读书就会疑虑甚多而缺乏信心。我们要时刻做到“学中思,思中学。”
⑩ 阅读,玩转思想高中作文
读书与作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读书 一件好版玩儿的事
。权读书可以开阔眼界,积累素材;可以丰富思想,提升境界;可以借鉴方法,学习表达。所以,诗圣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本期编选的作文,均取材于学生自己的阅读。这几篇作文,不但表达了作者对所读作品的感悟,而且联系现实生活表达了自己的认识。这些作文的可贵之处,是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如何从读书中获取写作的素材,汲取思想的营养。多读书,才能写出好作文,即是编选本期作文的主题。当然,精于立意,巧于构思,善于表达,也是这些作文共同值得学习的地方。(刘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