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以上林写一篇景物描写作文1000字
春天到了,真美呀!这是一个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季节.像蛇,熊,青蛙……之类的冷血动物都停止了冬眠,爬上地面欣赏春天.小鸟鸣春,百花争艳,小草发芽,燕子也飞回来搭窝了,春天使给大地恢复了万紫千红的气氛.
连春雨,春雷都连绵不断地来为我们报春.春天正是播种的好季节,农民伯伯正趁着这个好季节开始播种了,到了秋天就有好的收成.
春天,它不像夏天那样干枯炎热,不像秋天那样冷清,也不像冬天那样寒冷.而春天是一个生气勃勃,充满活力的春天.这使我想到了我们的母亲,母亲就像大地,母亲生下我们,我们就有了生命,大地回春了,就等于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了,所有的生命都重新来过.
人们可喜欢春天了,因为这美丽的春天,给人以新的开始,新的收获,新的生命,新的希望.
随着春天的到来,大地完全被绿化了,从仪表到心灵都焕然一新,整个春天都被绿色覆盖了.
这春天,既给人以新的生命,也给人以新的希望.我爱这美丽的春天.
近了,近了,我已听到春天的脚步声了,这一切都报告着春天的到来,我整个心都飘了出去,飘到那鲜艳的花儿上,飘到那油绿的草地上.
在这美好的春光里,公园的花儿草儿,树儿……柳树的枝条像绿色的长辫,随风摇拽着它袅娜多姿的身子.草儿从地缝里探出脑袋来,左顾右盼:树儿也从"睡梦"中醒来,东看西瞧才知道春天来了.
清晨,春姑娘穿着美丽的衣裳,舞着暖风,招展地笑着向我们走来,给大自然披上了新装,使万物显现出无限生机.一缕缕金黄色的阳光撒向刚披上新装的草地,阳光照耀着小草上的露珠儿,露珠儿显得晶莹透亮,美丽极了!……
『贰』 写景的作文1000字
要说一年四季我最喜欢那个季节,那就要属冬季了。冬季没有春的娇秀,没有夏的焦躁,也没有秋的萧瑟。她就像一位历经世事沧桑的老人在静静的回忆缅怀她所历经的一切。
在外多年,每到冬季就会想起故乡的冬来。总觉得她更纯,更有味。有时候闭上眼,眼前就会浮现出那一幕幕久违的景象:一棵棵立在寒风中的百年老梨树依然虬枝壮健高指天空;那白雪覆盖下的万顷梨园依旧是那么的静谧安详;在雪地里觅食的野兔仍旧是那么的悠闲可爱;那睁开双眼自己又不仅淡然一笑轻叹一声:这都是儿时的景象了!
雪和雾并不怎么稀奇。但因为我故乡那万顷梨园,雪和雾便在这鸭梨之乡多了几份特有的情趣。
故乡的雪来的轻,来的静,来的突然。她总是在一夜之间将这片土地变成雪的世界,让你有点不知所措。雪对于大人们,她承载着他们来年的希望。看着空中飘飞的雪花他们在心里默念:瑞雪兆丰年啊!他们在冬季里休养生息,等待来年的春天规划他们下一年的生计。雪对于孩子们便是一个童话般的梦。每当下雪孩子们就会成群结对地到梨园里大雪杖去。他们在雪地里跑着,爬着,滚着,好像这个世界只属于他们。下雪天可是逮野兔的好时机,这时候野兔出来出来觅食会在雪地上留下脚印。你循着脚印找去,运气好的话没准会碰见一窝小野兔呢!多么让人向往的景象啊!可惜我现在都无福消受了。不过每年过年我都会回去,都会独自到梨园里走走看看。看着那一棵棵老梨树,依旧是那样的熟悉。他们年复一年坚强地进行这他们的生命旅程不曾停息,而我呢?抬头看着那老梨树,猛然间发现枝头已结满了一朵朵的梨芽。天寒地冻之间,那一个个小小的梨芽里都包着一个春天梦。
雾,冬季在我的故乡是常见的。有雾的天气整个天地好像被一层白纱给遮了起来,让人透不过气来。所以我是不怎么喜欢雾的。之所以提到雾,是因为有雾的早晨必有树挂。树挂我是十分喜爱的。冬季有雾的早晨随着气温的下降,雾中的水汽就会结晶成一片片的小雪花黏在树的枝条上。毛绒绒的漂亮极了!你若走进了细看就能看见那一篇篇六瓣的小雪花。榆树,柳树的枝条细,所以这样的树挂十分好看。那一条条白色的枝条就想白色水晶一样的帘子。再加上迷迷蒙蒙的雾,隐约之间更显她是那样的美丽。特别是路边那一米多高的小榆树整个都是雪白色的,像个梦幻般的精灵。真想把她移植到屋里养起来。但那终究是不可能的。天地间许多美好的事物都是短暂的。‘好在每年都会有冬季,每个冬季都可以看到树挂’,我曾这样安慰自己。
我与故乡的冬永远也分不开了。每到冬天我就会想起故乡的冬来。我就会盼望着下雪,盼望着能在一个下雪的冬日会到我那美丽的故乡,盼望着能看一看那熟悉的老梨树。
『叁』 写景色的作文1000字好词好句好段多
美,萦绕人间,用善于发现的眼光去关注生活,你会感叹——人间何处无风景。
人间何处无风景。看,美丽的大自然,柳絮摇曳,草长莺飞,春的温馨是一道风景;绿意浓浓,水波粼粼,夏的热情是一道风景;金黄世界,微风飒爽,秋的成熟是一道风景;万里雪飘,银装素裹,冬的澄洁是一道风景。和谐美妙的大自然是人间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线。
人间何处无风景。读,厚重的文化史,“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壮阔是一道风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伤感惆怅是一道风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自信是一道风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肠如水是一道风景。厚重深邃的文化是人间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线。
人间何处无风景。瞧,人类智慧的结晶,雄伟壮观绵延万里的长城是一道风景;神奇诡异文明奇迹的金字塔是一道风景;无限广阔的宽带世界是一道风景,维纳斯残缺的手臂是一道风景;飞向外星的宏伟蓝图是一道风景;融入西洋建筑的联芳楼是一道风景。古今中外,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间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线。
人间何处无风景。听,生活的回音:一位青年掏出百元大钞递给一个不足1米的乞丐,半分钟后,乞丐一瘸一拐走向30米远的捐款箱边,把百元大钞塞进箱中,还从自己衣兜掏出几枚硬币放进箱中。那硬币发出的声响,正是那乞丐善良真诚的心声,生活的回音,内在的心声,是人间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线。
睁开双眸,以发现美好的眼光和热烈的情怀去回观世界,你会发出感叹——人间处处是风景。
我最钟情的风景
不在乎“一览众山小”的泰山那伟岸的身影;不在乎“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沧海那博大的胸怀;不在乎“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洞庭湖那宏伟的气势;不在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的钱塘那风花雪月的浪漫,这些都不是我最钟情的风景。
我亦不在乎南山脚下绕篱丛生的菊,这被人把酒采撷吟过又于东篱绽放千秋的隐逸之花;我亦不在乎淤泥塘中浴水而出的芙蕖,这亭亭立于炎风之中的纯净圣洁的君子之花;我亦不在乎洛阳城里大团怒放的牡丹,这红透了盛世繁华的富贵之花,它们都不足以点缀我最钟情的风景。
眼前总是展开关于这么一个人的卷轴古画:少年时,他身率五十轻骑冲入敌营,气势如虎,于千军万马中如入无人之境,一手提起叛贼,突围而出,立下赫赫声名。塞外,旌旗被大风拉扯张扬,他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胯下的骏马也昂首嘶鸣,随即狂奔而去。
少年之勇真是令人拍案叫绝。
中年时,他身着官服,笔势浩荡,九议十论如美芹如完玉,说得是句句精辟,可当权者无动于衷。一心只主张金戈铁马、痛击顽敌的他,屡遭排挤。纵然南渡前的事迹,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但是官场生涯实不如意,三起三落。他望着远方,只觉一丝酸涩涌上喉头,不禁放声:“杀贼杀贼杀贼!”
中年之忠令人热血澎湃。
已是迟暮,取出枕下的宝剑,依旧锋利,在昏黄的烛火下,将一片硝烟四起、杀气弥漫、萧瑟而又灰暗的战场横亘在他眼前,这时,一串泪,一串浑浊而凄然的泪,一串至死也不会凝结的泪,粉碎在纸页上。提笔,颤抖着,突然,两眼射出一道精光,吐出一口浊气,分明看到,他口中不断酝酿的终是那两个字——“杀贼”!
老年之痴更是令人震撼无言。
久久,直看得我心惊神驰,自觉荡气回肠。稼轩少年勇,中年忠,暮年痴,此三者,若无他深深的爱国情怀、坚定的报国之志,又何以震撼人心呢?那颗炽热的心,才是我最钟情的风景!
『肆』 描写风景的作文 1000字
我走走停停的观赏这里美丽的景色,当我看到这里一处的漂亮的景色时 ,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因为这里的景色实在是迷人,它用那能发电的眼睛,使我留在这里。我一下子惊呆了,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有生机的充满活力的美景。它美的另人陶醉,美的另人痴迷,美的另人赞叹不已! 瞧那樱花,正开得轰轰烈烈。它们是一种叫不上名字来的樱花树:有的是浅粉红色的,像一个个害羞的红脸颊;有的枝头上是又红又白的,好似一树的桃花;有的是一树的白色,它们都像是得了病似的,脸色苍白。樱花千姿百态,圣洁如百合,清纯于荷花,绚烂于向日葵,娇艳于玫瑰。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樱花美得无奈,美得张扬,美得超凡脱俗。人们把“沉鱼落雁、闭目羞花”献给了四位美女(貂禅、杨玉环、西施、王昭君),而我却更愿意将它献给眼前的繁花,这万千宠爱集一身的樱花! 我走近樱花,迎面扑来了阵阵清香。据说樱花是色、香都很淡的花,但是一旦盛开,则较桃花更艳,较梅花更芳醇。我闻着花香,细细的欣赏起樱花来。樱花有五片花瓣,每片花瓣都白白的,隐隐约约还能透出一丝粉红色来。看一朵,有独特的美;看一树,有开放的美。花朵烂漫似天霞,花香四溢天涯。樱花有着令人佩服的勤勉、热枕、刚毅、执着的独特风格。再往近处一看,它们一簇一簇的群放,一簇一簇的花儿散发出的清香更是令人着迷。花儿们就像是一群群可爱的娃娃,争先恐后的让人们来观赏自己的艳丽风采! 再看那站在樱花旁边的桃花,美丽极了。它们在朝我微笑,远远望去,就像是天上的金红太阳,闪闪发光。雨后的桃花真香呀,使人一闻到它的芳香就心醉。好一句:“盈盈荷花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呀!”这些桃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有一簇簇的,有单独一个的,真是千姿百态,无奇不有呀!桃花像杏花,是浅红色的,它们每天都在争奇斗艳! 它的树干有点歪,像是个大写字母Y一样倾斜着。它的叶子呈条形椭圆的,碧绿碧绿的。它的小花和叶子均匀地分散在树枝上,远处好似一棵正在迎接远客的碧绿的迎客松;近处又如同一位啊娜多姿的亭亭玉立的翩翩起舞的妙龄少女。几天后,桃花凋谢时,你站在树下,就像是在下花雨一样,散发出淡淡的幽香。我仿佛就是一朵在风中飞舞的将要落地的小小的一片桃花瓣,但我不愿意落向地面,好想再飞一会儿。当花瓣落尽后,小蜜蜂飞来告诉我它一天共采了多少好吃的蜂蜜,小鸟飞到树上叫着告诉我,它这一天的喜悦,我又迫不及待的告诉它们,我这一刻的幸福与快乐,我们都欣喜地向对方祝贺。当我的美梦完全做完后,我才发现:我不是一朵花,我是在赏花呢! 我又记起了前几天的桃树。桃树上生出无数条枝丫来,树枝上粉红色的桃花都开了,每一片花瓣挨挨挤挤的凑在一起,像一个个小姑娘的灿烂笑脸,可爱极了! 那边还有丁香花。那些碧绿叶子都藏在万朵繁花之中。它们小小的,一点儿都不显眼。它们也是一簇一簇的,有的又白又小非常娇嫩,有的还是金黄金黄的,非常淡雅。它们散发出迷人的香气,使人像是被施了魔法,在丁香花的树下留恋不归。 还有几棵高大挺秀的铁树。铁树的周围是带有尖尖的扎人的带有长刺的大叶子,就像是一只绿孔雀,尾巴大大的,一直高昂到身体上边。它的中间是一些发灰的小刺,那些小刺应该是它们新生的命根子吧! 迎春花的花很少,叶子可多的不得了,它们像是在和我们捉迷藏似的,躲在茂密的嫩叶中,不出来。不过它倒是在嫩叶的衬托下,蛮漂亮的。花瓣金黄金黄的,和小鸡的羽毛差不多。花儿小小的,看起来只有桃树叶的1/2吧! 再看看紫藤,像是一位年轻姑娘在梳洗她那紫红紫红的长发;又像是水流湍急的紫瀑布一样,流下了深渊。水是紫红的,地面也是紫红的,只有石头是绿的,它们配合的也是非常的默契的吗!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面深沉,泼泼洒洒,在春风中正开得烂漫。这就是我们充满魅力的校园!
『伍』 初中写景作文1500字
老人与海》非常讲究照应的完美。老人独自一人住在海边一座简陋的茅棚里,第85天的黎明他从这里扛着工具由孩子送他出海;两天后的黎明,他独自驾着小船又回到了海边。扛着工具又进了小茅屋,孩子第一个来看他,整个故事就是这样,在时间、地点、人物及道具方面形成了照应关系,有头有尾,产生一种完满的美感。这种首尾完全相呼应的照应并不是简单的重复,他引导人们去思考:一去一回都是黎明,地点依然是小茅棚,人物依旧是老人和孩子,用具还是那些捕鱼的工具,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惊奇的变化,但这里已经蕴藏了不同的内容:出海前老人精神抖擞,充满信心;孩子为老人担心、祈祷、祝福;老人的工具是完好的;小茅棚在老人的心目中并不是至关重要的。归来后,老人已经疲惫不堪,面临着精神和肉体上的全面崩溃;孩子为老人的受伤而哭泣,为老人的归来而欢乐,为将来能继续跟老人学习本领而庆幸;老人用作战斗武器的捕鱼工具已残缺不全;小茅屋此时成了老人衷心向往的处所。可见前后已发生了本质上的巨大变化。使用这样的照应头绪清晰,有助于对作品进行全面集中的把握,整体感很强。
或者:
自然风暴烘托人物命运
——《在烈日和暴雨下》景物描写的特征及作用
常州市教育教研室 张 春
从第一单元的画山绣水中走出,写景散文的“一切景语皆情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进入小说单元,尤其是阅读《在烈日和暴雨下》,我们看到了同样精彩的景物描写,细心地品味鉴赏同样非常重要。
《在烈日和暴雨下》的景物描写,手法灵活,特点鲜明。例如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突出最能表现景物特点的状貌。第二段写烈日暴晒下街上的景象:“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打着卷;“狗”趴在地上吐出舌头;“柏油路”晒化了。再如注意动静结合,捕捉细节,选取最具表现力的词汇。柳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一般处于辅助地位,《在烈日和暴雨下》为何如此浓墨重彩地渲染景物环境呢?老舍先生在《我怎样写<骆驼祥子>》一文中是这样解释的:“假若我能把这些细琐的遭遇写出来,我的主角便必定能成为一个最真确的人,不但吃的苦,喝的苦,连一阵风,一场雨,也给他的神经以无情的苦刑。”本文景物描写在交代故事背景,显现人物遭遇,展示心理变化,推动故事发展等方面也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一切景语皆情语,除了上述作用,景物描写还强烈昭示着特定社会环境中人物的命运。试想一想,老舍先生多次写到烈日和暴雨下的柳叶,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这活脱脱是烈日下祥子们慢腾腾、昏沉沉在街上拉车的形象。“路旁的柳枝,的确是微微地动了两下。……风忽然大起来,那半天没动的柳条像猛地得到什么可喜的事,飘散地摇摆,枝条都像长出一截儿来。”“像得到”、“像长出”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实际上他什么也得不到、什么也抓不住”?“风过去,街上的幌子,小摊,行人,仿佛都被风卷走了,全不见了,只剩下柳枝随着风狂舞。……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在烈日狂风暴雨下挣命的祥子们正像这任风簸弄的树叶,他们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那枝头的柳叶可能连“惊疑不定”都谈不上,他们只能任灾难砸在自己的肩头。“……祥子一口气跑回了家。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并不是只有到秋天,风才会扫下枝头的枯叶,祥子们在那暗无天日的社会上挣扎,随时会像一片树叶一样被狂风暴雨硬生生地打下枝头。通过柳叶,写出了天气的变化,更写出了社会现实和人物的命运。祥子就好像那烈日暴雨下的柳叶,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他只能任人宰割。这骤变的天气,渲染了气氛,暗示了情节,不禁使人联想到祥子后来的可悲命运。
老舍曾把济南的冬天描绘得俏丽秀美、如诗如画,但他笔下北平的夏日和雷雨为何却显得那么面目狰狞,近乎残忍?烈日,烘烤着善人,也烘烤着坏人;暴雨,下向穷人,也下向富人。但现在我们明白,其实,这烈日和暴雨并不公道,因为它面对的是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健壮勤劳热爱生活的人力车夫祥子,一生艰苦挣扎,经历了希望、奋斗、绝望的三部曲,《骆驼祥子》深刻地揭露了万恶的旧社会,鞭挞了吃人的制度,这部书也因此被称为“时代的葬歌”。
『陆』 描写乡村风景作文(100字)
去年放暑假的时候,我来到农村的奶奶家。下了车,映入我眼帘的是五彩缤纷的野花、青翠挺拔的松树、到处都是绿油油的秧苗、清澈见底的小溪、直入云天的高山。真美呀!
来到奶奶家的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就起床来到院子里。周围十分寂静,空气特别新鲜。我大口大口地吸着这带着泥土芳香的空气,多惬意啊!这时,公鸡的啼鸣把人们从梦里唤醒。慢慢地,太阳的光亮悄悄地拉开了一天的序幕。一会儿,东边的朝霞映红了大地。大约六点钟的时候,奶奶家门前的那条马路就热闹起来了。只见马路两边摆着各式小摊。有卖白菜的,有卖毛豆的,还有卖玉米的……车铃声和叫声混杂在一起,像一曲歌唱乡村清晨的交响乐。
午后,强烈的太阳衬照着大地。秧田里的水,都给蒸的暗地发出微小的声音。禾苗叶子晒得起卷子,失掉了嫩绿的光泽。蝉在树上高声叫着:“知了,知了。”小狗热得伸出了舌头,还不时地叫着,好像在说:“热死了,热死了!”
到了傍晚,景色更美了。绿油油的秧苗,黄花花的油菜,仿佛都被罩上了一层乳白色的轻纱。在田里干活的人们都陆续走出田地,漫步在回家的乡间小路上。他们有的赤着脚,有的赶着牛,发出噔噔的脚步声。只见牛扭动着它那笨重的身躯,尾巴一甩一甩的,慢步朝前走着,还不时传来主人的吆喝声和赶牛的皮鞭声……呀!真是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啊!
啊,乡村的风光多么美丽,我爱乡村的风景!
『柒』 写一篇写景的作文1000字。
我们一大家子人坐飞机去江西庐山游玩。
下了飞机,我们大巴车向庐山出发了。大巴车在盘山公路上爬行了一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了坐落在牯岭街附近的飞来石宾馆。我们住的房间在三楼,领好房卡后大家都钻到房间里休息去了,只有少数精力旺盛的人在走廊上溜达聊天。
到了中午,我们该吃午饭了。一走进餐厅,一股饭菜的香味就扑鼻而来,我们顿时觉得饥肠辘辘,大口大口地吃着既丰盛又美味的饭菜。吃过饭后,我们立刻精神百倍,勇往直前的开始了令人难忘的庐山之旅。我们最先参观的是蒋介石赠送给宋美龄的别墅―――美庐,别墅门前的大树下有蒋介石的亲笔题词“美庐”二字。建国后毛主席也曾经在这里居住过。熙熙攘攘的游人争先恐后的在这里拍照作为留念,我们也不例外。后来我们还参观了白居易草堂、花径,也许是季节的原因,并没有看到争奇斗艳的鲜花,只是在路边的一块巨石上看到了那首有名的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在从三宝树到乌龙潭的路上,我们遇见了一群野生的弥猴,大大小小的有十多只,它们在的猴王的带领下在树枝上荡来荡去,后来全部跳到地面上向游人讨东西吃。这些猴子的胆子非常大,会趁人不备抢走人手上的食物,还会去拉人们背包上的拉链寻找食物,看到人们手里的相机还会凑上来看个究竟……
庐山上的小路曲径通幽,不防备就会一处神奇的景点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令人留恋忘返,不知不觉间第一天的行程就结束了。
晚饭后我和爸爸乘着夜色去逛牯岭街。这里虽然在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但一点都不荒凉,在五光十色的霓虹灯的映衬下显的十分繁华。街道两边是一家挨着一家的小店,出售着茶饼、石鱼、笋干等各种庐山特产,来来往往的游客手中提着沉甸甸袋子,里面装满了带给亲朋好友的庐山特产。
第二天上午我们主要游览了含鄱口、庐山高山植物园,登上了著名的五老峰。下午游览了三叠泉,尽管这不是李白描写的那个瀑布,但我们还是领略到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神韵。一整天都奔波在水泥和石块彻成的林间小路上,这些小路时而陡峭,时而平坦,累得我们两腿酸痛,等回到宾馆时动也不想动了。
第三天是我们在庐山的最后一天。上午参观了庐山会议旧址景、蒋介石私人藏书阁旧址、庐山大厦,午饭后就乘车下山到了九江市。参观了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白鹿洞书院,还看到了一对真正的白鹿和建于明代牌坊;游玩了《水浒传》中宋江醉酒题反诗的浔阳楼,并远观了相传大禹治水时,曾用来镇水锁江楼和它周围的四条铁牛……
愉快的时间总是过的很快,为期五天的庐山之旅就像一缕缕青烟,飞快的在我们的眼前消失了。按照预定的行程,我们于7月13日晚上坐客车返回郑州。
上飞机前,我在心底默默的说:再见了,九江!再见了,气势磅礴的避暑胜地——庐山!
篇二:秀美迷人的庐山
4月10日,暂别博友,踏上了江西六日行,在六天中,两山值得一表,一为庐山,二则为井冈山,今天着 重 写一写庐山之行的所看、所闻、所获。
泰山以雄伟而著称,华山以险峻,庐山则更秀美迷人。
火车到站九江站,江到浔阳分九江,九江市因此而得名。它位于湖北、江西、安徽交界地,自古乃兵家必 争 之地,水路、陆路都比较发达。庐山就在九江市,九江到庐山一小时车程,走的是盘山公路,弯道特别多 ,又 特别陡,具体有多少弯呢?这里还有个故事:1959年毛泽东主席到庐山,从山下到山上,他问身边的警 卫员: “从山下到山上一共有多少弯?”警卫员没数也不知道,他们就问当地的老乡,老乡说:“我们在这 住了许多 年了,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弯”。为了弄清到底有多少弯道,毛主席让警卫员每过一个弯道就扔一 根火柴,结 果用了四盒火柴,每盒一百根,除去路上毛主席吸烟用了四根,一共是396个弯道。不过到底是多 少,我可没 有数哟!
庐山又是著名避暑胜地,夏季凉爽,平均气温22℃,冬天也不太冷,这是庐山又一优越条件。节令特色: 春迟、夏短、秋早、冬长。很多年前好多人都已看中庐山,在山上建了英、俄、美、法等18个国家风格的别墅 1400多座,最著名的当属美庐了。“美庐”原为一英国人所建,后来宋美玲购买得到,蒋介石见此院舍清幽, 宋美玲名字中有“美”字,蒋介石遂以“美庐”命名,并亲笔“美庐”二字让人刻在石头上,把它当做夏季避 暑的官邸,毛主席后来上庐山也住在这。美庐别墅,为石木结构,主楼为两层,庭园很大特别敞净。
庐山有长江和鄱阳湖环绕,经常兴云作雨。庐山云雾较多,天气象孩子的脸,一会儿一变,这次去还很幸 运,第一天去时是晴天,我们美美的欣赏秀美的庐山。
下午游玩快结束时,导游带我们去喝庐山的云雾茶时下起了雨,而且还不小呢,不过我们那会儿正在品茶 呢 !第二天近九点,我们赶到含鄱口时,云雾缭绕,云雾似海,啧啧!真是美呀!美景让我们不住地“咔咔 ”留 影,大概半小时后云雾弥散开来,也就十分钟功夫,到处都成雾了,能见度不足30米。苏轼的“不识庐 山真面 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概就是因为庐山上云雾多看不清庐山的缘故吧!庐山云雾常年此出彼没和 变化莫测 ,给庐山增添了不少妙景,也让大诗人李白留下了《望庐山瀑布》的千古绝唱:“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 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篇章。前面提到的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 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李白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毛主 席写的“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仙人洞;白居易写 的“人 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都是千古名句、千古绝唱。
篇三:庐山行
之所以去庐山,是受了李白的蛊惑。他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呐喊,穿过大唐,一直 回响 在我心灵深处。再者,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起了很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也 熟悉毛 泽东的“无限风光在险峰”,其实好长时间不知道这“险峰”就在庐山。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耸立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自古有“匡庐奇秀甲天下 ”的美称。同行的余导 讲, 这里不仅冈峦环列,山峰多达九十余座,而且长年云雾缭绕,烟雨弥漫。她那瞬息万变、瑰丽奇迷的山 色,为 历代文人骚客讴歌不已。
我千里迢迢来到庐山,只为一识其“真面目”。可是,庐山似乎对我的造访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热情。
众所周知庐山是避暑胜地,可是盘山公路上严重的堵车弄得我不免心烦,虽然时节已是初秋,在闷热的大 巴内 我竟然不停地流下汗来。看看长蛇似的车队,心越来越燥,看焦急也解决不了问题,干脆把视线投放到 窗外, 慢慢欣赏庐山路景吧。
苏子当年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 首庐 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尤为后人所传颂。据导 游讲, 庐山的盘山公路共有四百个转弯,随着大巴在山路的曲曲折折,时走时停,庐山也不断翻转它的面目 ,真的呈 现出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架势来。想到自己坐着车就领略了苏轼艰难跋涉后的景致,不免为自 己的坐享而 沾沾自喜,刚才的不悦亦一扫而光了。
下车后,我们直奔毛泽东笔下的“天生一个仙人洞”之去处。这是一个天然洞穴,这里不仅是历来最为游 人所 喜爱的胜景,而且是道教的福地洞天。相传唐代名道吕洞宾曾在此洞中修炼,直至成仙。仙人洞进口处 ,为宜 圆形石门。门上方正中镌刻“仙人洞”三字。左右刻有对联:“仙踪渺黄鹤,人事忆白莲。”入圆门 便见一大 巨石横卧山中,宛若一只大蟾蜍伸腿欲跃,人称“蟾蜍石”。石上有一株苍松,名石松。石松凌空 展开两条绿 臂,作拥抱态。其枝枝叶叶,密密层层,蓊蓊郁郁,生机盎然:其根须裸露,却能迎风挺立, 千 百年不倒, 充分显示了庐山松特有的坚强不屈的性格,堪称庐山一奇景。
顺石径小道逶迤而下,苍翠崖壁间一岩洞豁然中开,洞高达7米,深逾14米。洞壁冰岩麻皱,横斜错落, 清晰 地记载着它那漫长的岁月,这就是仙人洞。洞内有一石制殿阁——纯阳殿。殿内立吕洞宾身背宝剑石的 雕像。 两旁有两副对联:“称师亦称祖 是道仍是儒”、“古洞千年灵异,岳阳三醉神仙”。洞穴最深处,有 两道泉 水沿岩石而降,滴入天然石窖中,叮咚有声,悦耳动听。我立于石窖之外,聆听许久,大有“如听仙 乐耳暂明 ”之清爽,若不是导游规定了集合的时间,我倒愿意在此地逗留良久。
本来此番游庐山我最大的愿望还在于能到香炉峰,很想亲身感受一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雄伟壮丽,可 惜的 是导游告诉我们李白所到的香炉峰,在另一遥远的所在,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恐怕无法到达了。眼看 最强烈 的夙愿不能立遂,我登时有了不可自拔的遗憾。
下山的时候,倒也随处可见飞泉流瀑,但是总感觉不如李白的来得壮观激烈,也就少了几分欣赏的意趣, 而且 看到有的瀑流之下一深潭,旁边的石块上总写着“青龙潭”“黄龙瀑”之类,印象当中感觉无论何处的 山,只 要有瀑有潭,总能见到类似的名字,也不感到有何稀奇了。
快到山脚下的时候,忽然看见一个卖旅游纪念品的小摊,轻瞄一眼,一个红色的镯子立刻吸引了我。不是 俗艳 的鲜红,也不是压抑的紫红或暗红,是一种鲜亮的红,剔透的红,红得超凡脱俗,我很想买下来,一问 价钱25 元,其实不算贵的,可是那一会有根筋不对了,非得给人家15元,最后摊主讲定是20元,我还是咬定 15不放松 ,正在这时,同伴说集合的时间快要到了,呼唤我下山,我竟然义无反顾地掉头而去。可是没等我 走到山脚, 我的肠子已悔青了,很想得到,可是再也没有碰见类似的镯子,到我离开庐山,直至离开江西, 我都无缘再见 到类似的红镯子了。
除了香炉峰,这算是我在庐山的第二大遗憾了。
有些东西,真的是要看缘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