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三张作文纸左右]
如何做合格的中学生
七年级(1)班 沈永玲
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要做一个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孩子.那时的我们紧记着父母的话语,努力做一个
好孩子.然后随着一天天的长大,我们虽然学到了很多知识但对于道德上的提高却逐渐退化.你可以说小时
候并不懂事,所以父母说什么便听什么,但是为什么年纪一天天长大的我们忘记了最基本的道德.
原本应该是书香习习,琅琅书声的学堂却充斥着各种不堪入耳的粗话、脏话,不文明的举止随处可见,
让人汗颜,不禁让人感叹净化心灵的学堂却是一个变异菜市场,叫骂声声.
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是我们最基本的要求,学习的好与坏并不能判定一个人的品行和素质的高低.学习
好的并非就是合格的中学生,假使他不拥有良好的素质,文明的举止,他也不能被称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学生.
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也要品行端正,不能光有才无德!
要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我们必须从小抓起,严格要求自己,杜绝粗话脏话.很不明白那些泛滥的粗话脏
话他们都是如何编造出来的,感叹他们的词汇量"丰富"的同时,也为他们的言行深感耻辱,他们难道不觉得
这是降低自己综合身份的表现吗?现在在大力推行的"百万家庭学礼仪",他们的礼与仪呢?亏我们中国还自
称礼仪之邦,然而他们却是如此证明自己就是这么一个新世纪少年吗?
其实要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如果平常都做得很好的话,说难也不难;但是对于已经习惯把粗话恶习带
在身边的人,改起来并非三天两头就可以的.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习惯是日久天长养成的,一下子
改掉是不见可能的.首先必须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思想的恶劣,然后才可能改正.面对一阵阵的恶习
袭来,能够做得到"出淤泥而不染"当然是最好的,但那在当前看来真是少之又少啊!
人无完人,但是我们必须把力所能及的事做得更好.合格的中学生是对我们的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品行
端正,举止大方,才能把中国建设成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邦啊!
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
教育部出台了新的《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领导积极的组织同学们学习,相信大家现在对其中的内容都很熟悉了,从学校组织的考试的成绩便能看出来。但笔者认为,真正的把这些内容用于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用它来约束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学生才是最重要的。
社会评价一个人,不是看这个人取得了多大的成就,而是看一个人的思想素质有多高。一个思想素质比较高的人,一定能被社会所认可,一定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因为他带给社会的是积极的东西,与之相反,如果一个人的思想素质比较低,那他就也难被社会接受,也很难在别人心中留下好的印象。他带给社会的是负面的影响。我们中学生也一样,要想很好的融入这个社会环境,要想让同学尊重自己,那就只有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做一名好的中学生。而想要做到这点,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新的《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把它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每天起来时都在心里对自己说:“我要按照要求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每天睡觉前都静下心来想想这一天自己都做到了那些,还有那些做得不好,需要改进,争取明天做得更好。在不断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暗示中,我们个人的思想素质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长此下去,我们将会有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相信整个社会环境也会因为我们变得更好。
说了这么多,具体该怎么做呢?学校老师在组织我们学习的时候都已经说得很清楚。在这里,笔者想强调一种“换位”思考的思想,就是在你做某件事之前,多站爱别人的角度,为别人想想,自己的言行会对别人产生怎样的影响。举例来说,有些同学上课老是控制不住自己,喜欢我身边的同学讲话,这时你就可以换换角度。如果你上课正在全神贯注的听课,这些你身边的同学来找你讲话,打断你的思路,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如果你是老师,正在绘声绘色的讲课,突然你不得不为了某个学生而打断讲课,使其他同学都受到影响。你又会有怎样的感受?时常换位思考,你便会在不知不觉中改掉很多不好的习惯。
“千里之堤,毁于巢蚁之穴”。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吧!成功的人生长堤才会因此而不朽!
中学生如何养成良好习惯?
习惯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它包括:卫生习惯、睡眠习惯、学习习惯、饮食习惯、着装习惯、为人处事习惯等等。印度有一句谚语: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会收获命运,一个人有伟大的成就,就是因为他有伟大的性格。由此可以看出,养成良好习惯有多么重要,但习惯是从播种行为开始的,不良行为会导致恶习的养成,良好习惯需要从一点一滴的行为做起。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习惯呢?
1.养成良习,从遵规守纪开始 良好的习惯是从良好的行为开始逐渐养成的,恶习沾染也是从不良行为开始的。有的同学们虽然年龄不大,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为人处事,都有良好的习惯,深受老师的喜爱与同学们的爱戴,但也有些同学同样年龄不大,却沾染了许多世俗或成人化的恶习,抽烟、喝酒,学习不踏实,做事马虎,说话撒谎,不讲卫生,甚至满口脏话等。良好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从良好的行为开始一步一步养成的,拥有良好习惯的人,近一点讲,显得有教养,远一点讲,会造就好的性格。中学时代,同学们处于许多习惯的养成阶段,是培养良习,还是形成恶习,我们的行为非常关键。如何去培养良习呢?《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40条说得清清楚楚,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为人处事,都有明确的规定。因此,良习的培养,需要从遵规守纪开始,《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形成良习的教科书,我们的一言一行就是我们的作业。
2.战胜自我,不断改恶除弊 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不良习惯,虽然不良习惯不都等于恶习,但不良习惯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社会都是有一定危害性的,有时是精神上的,有是社会上的。就像形成良习非常不容易一样,要想在很短时间内把多年养成的不良习惯改掉是相当困难的。虽然“恶习难改”,但并不是说“恶习不能改”,当然要改掉不良习惯,是是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非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和毅力来支撑不可。比如,有的同学养成了抽烟的不良习惯,一旦成瘾,可以说完全戒掉是很困难的,但我们身边还是有许多戒烟成功的先例。我们中学生形成了一点不良习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良习惯变成了恶习,可怕的旧的恶习未改,新的不良习惯又形成。因此,作为合格的中学生,我们不仅要努力把握好自己的行为,努力形成良好的习惯,还要不断战胜自我,努力改掉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
3.树立志向,收获命运和成就 良好的习惯会使我们受益终身,不仅能造就良好的性格,还能为我们成就大事,担当大任打下铺垫。中学生要时刻明确主宰命运的是我们自己,同学们在中学学习阶段就要树立远大的志向,确立远大的理想,为将来的人生蓝图进行规划设计,围绕着目标及理想,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断改掉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逐步培养良好习惯。
愿同学们都能做一个知书达理、有教养的未来的接班人
第五十六讲
为什么德育比智育更为重要?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智育不合格出次品,体育不合格出废品,德育不合格出危险品。这句话不仅警示我们的同学德、智、体要全面发展,还揭示了德育的极端重要性,它是关系到我们国家未来接班人的素质,关系到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否全心全意为社会服务,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问题。它还提醒人们,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人,如果没有道德的话,无疑是一颗随时可以爆炸的原子弹,对社会的危害是无穷的。因此,德育比智育更为重要。作为中学生如何认识这个问题呢?
1. 必须树立爱国志向 爱国是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爱国主义是高于一切的民族精神,没有国就没有家,没有国家就失去民族尊严。正如歌曲《我的中国心》中唱道的:“虽然洋装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当然爱国志向是表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的,作为中学生,我们的爱国之心则表现的更加直接与具体:⑴爱国应该从爱家,爱校开始,我们爱家乡、爱学校,像爱护我们的生命那样爱她的一切,维护她的声誉,树立她的形象;⑵爱国就应该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对中学生来讲就要遵守校规校纪,不给学校摸黑,人人为学校争光添彩;⑶爱国就要爱我们的国旗、国徽,胸中时刻装着国旗
2. 初中生作文纸
告别小学,踏进新的校园,遗忘过去,从新的起点开始。开始全新内的生活,全新的学习,带着容对未来的憧憬,走进初中的生活。
小学生到初中生,不只是称呼改变了,意味着和童年说再见,向青春说你好。初中,是一个转折点,也是人生重要的一个开始。往后的日子,将磨练我们的意志力,考验我们的有千千万万个困难。我相信:坚持就是胜利,我绝对不能向恶势力低头。通过这开学以来的短暂的几个星期,我觉得初中生活像一颗火红的山楂,一咬,酸得发抖,还略带苦味。但细细回味,它会有一种美味,带着淡淡的甜味和清香。于是,我开始品味初一生活的细节,铭记着每一分钟。
小学和初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学习的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似箭”、“似水流年”等这些词句一涌而出。学科多了,就一定要珍惜时间,认真过好每一分每一秒。老师讲课快,就一定要珍惜时间,细心记重点笔记;作业增多,就一定要珍惜时间,要一丝不苟的完成;下课的时间更不能浪费,可以做作业,预习复习,时间和知识都需要积累。
3. 公务员 申论试卷格子太小,6毫米的正方形,比中学生作文纸8毫米的
这是考试,老兄,又不是要你拿美工钢笔写书法,也不是说只能用签字版笔,钢笔也还是权可以用的,但必须是黑色墨迹,你要是用普通钢笔写肯定能写得下,你说写不下,那你肯定是用那种弯笔头的钢笔,总之考申论可不是秀你书法有多牛的时候
4. 第十四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杂志中附带的纸不够,复印的话要复印8开还是16开的急急急急
不用复印吧,上边不是说不够可以后续稿纸就行了么?我也参加了,你写了多少字?
5. 中学生作文《纸张阅读》
亲戚从乡下带来三只草鸡,给我们说是自家养的,吃虫子青草长大的,绿 色食品。回 家里没地方养的,于是答爸说:杀了吧。母亲点点头;恩,你杀了,我来烧。 于是开始烧开水,准备剪刀,那三只鸡却在阳台上一声都没吭。 呜。。。。。。水开了。 第一只鸡开始受刑了。老爸从麻袋里抓出一只鸡来,它并没有怎么挣扎, 只是轻微的叫唤, 穿过堂屋,来到厕所一剪刀下去,鸡开始凄惨的撕叫了,一刀没有剪破, 第二刀又扎了下去,鸡的叫声变成:呜,呜的,最终头垂了下来。那血也是一 开始的泉涌减少到一滴一滴了。 侧耳倾听,阳台上的两只鸡好象变得不安分起来。悉悉簌簌,我在想它们 是不是听到第一只鸡的惨叫而明白了些什么。结束了第一只后,第二只又被拎 了出来,,没抓住其翅膀,只见其扑腾着两翅膀,头一伸一缩的,嘶哑地叫着, 两只爪子也在乱蹬着,明显地,比第一只鸡挣扎多了,可还是难于幸免父亲的 魔爪。而就在此时,最后一只鸡开始行动了,在麻袋里钻来钻去,也许正企图 寻求出路吧!可惜它还是失败了,因为它只是只鸡。 听着这些可怜的鸡们的叫唤,看着它们一个个为求生而挣扎的样子,不禁 心理一阵...
6. 叶圣陶杯作文比赛用什么纸咋寄地址多少小学
“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主办,《中学生》杂志社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承办,以崭新的理念、正确的导向、严谨的组赛程序、公正的评选原则,赢得了广大师生的信赖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已成为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国家级作文赛事之一,被许多高校自主招生认可,已成功举办十四届,现启动第十五届,欢迎全国各地初中、高中(含职高、中专)以学校、文学社、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参加。
一、参赛办法及要求
1.参赛方式:由学校、教师、文学社负责人集体组织参赛(至少50人),每生限交原创新作一篇,使用统一参赛稿纸书写(稿纸随《中学生》大赛指导专刊附赠,请组织者向大赛组委会联系参赛事宜)。
2.征稿要求:参赛作品必须符合大赛主导思想及“生活化内容、个性化表达、多样化风采”的写作理念,题材、文体、风格不限。每篇字数:初中1000字左右、高中1500字左右(诗歌每首20行以上)。不得一稿多投,来稿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严禁抄袭或套用他人作品,一经发现即取消参赛资格。
3.小作家评选:写作成绩特别突出的学生由学校推荐,参加“全国十佳小作家”评选,参选者需填写《申报推荐表》,提交2014年以来至少三家国内正式报刊已发表作品复印件10篇和未发表新作5篇(其中1篇用参赛稿纸书写),正式出版的个人专集可一并呈交。入围者按组委会统一要求在大赛官网和微信公众平台公示,通过现场决赛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