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全套作文 > 高中作文对贾谊的评价

高中作文对贾谊的评价

发布时间:2020-12-27 23:34:14

Ⅰ 论述并评价贾谊的早期教育观点

贾谊作为西汉初期的政治家,他关于早期教育的论述虽然只是针对太子的特殊教育提出来的,而且其列举的实施方法也大多是祖述文武三代之道,很少新意,但他毕竟是先秦以来第一位较为全面地论述早期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的思想对封建社会早期教育理论的发展起着不可缺少的津梁作用。

Ⅱ 贾谊对秦始皇的评价有什么特点

贾谊是批评了秦始皇不施仁政,使用严酷的刑罚,高压政策控制人民,使得民心尽失,所以陈涉内那样一个不起眼容的人才能推翻秦的统治。“过秦论”的意思就是指出秦的过失,批评秦的过错。写这篇文章就是希望汉朝统治者能吸取秦朝的教训,实行仁政。

Ⅲ 贾谊的《过秦论》被鲁迅评为什么﹖

【来鲁迅先生称《过秦论》自为“西汉鸿文”】。

【贾谊】是一个关心国家政权,天下大事的书生, 是一个多世事政局极为敏感的思想家,政治家.
可惜他的思想和提议太超前以及不合时宜【不被当时人理解】.

他强烈的政治热情和改革愿望,与汉初的"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不合,终败在元老重臣的手下,被 【汉文帝】疏远.

鲁迅评贾谊之由"盖文帝守静,故贾生所议,皆不见用."!!!

希望帮到你!!

Ⅳ 司马迁和贾谊对陈涉评价有什么异同

1、司马迁
司马迁在高度评价陈涉的同时,也没有掩盖他的错误。司马迁将陈专涉放在《史记》的世家来属大书特书,说明他对陈涉评价极高。司马迁在这篇传记的最后写道:“陈涉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卒亡秦,由涉首事也。”尤其意味深长的是,他在传后全文引用了贾谊的《过秦论(上)》来替代自己下赞文(按:褚少孙述《史记》,在贾文前加了一段话,所以后世版本多作“褚先生曰”,其实引用者仍是司马迁),高度评价了陈涉在反秦斗争中的作用。这种不寻常的做法,更足以说明司马迁所看重的是功业,而不以成败论英雄。

2、贾谊
贾谊写的是史论,在赞扬陈涉功业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他的轻视。

Ⅳ 关于古人评价贾谊的诗!

1,《长沙过贾谊宅》唐代:刘长卿

原文: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白话文释义:贾谊被贬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遭遇千万代令人伤情。我在秋草中寻觅人迹不在,寒林里空见夕阳缓缓斜倾。汉文帝重才恩德尚且淡薄,湘江水无意凭吊有谁知情?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

2,《贾生》唐代:李商隐

原文: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白话文释义:汉文帝求贤,宣示召见被贬臣子。贾谊才能,确实高明无人能及。只是空谈半夜,令人扼腕叹息。文帝尽问鬼神之事,只字不提国事民生。

3,《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唐代:刘长卿

原文: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白话文释义:汉阳城后的山岭,传来悲凉的号角;滨临江边的独树旁,夜里泊着孤船。当年贾谊上书文帝,全是忧心汉室;他却被贬谪居长沙,古今谁不衰怜!

4,《巴陵赠贾舍人》唐代:李白

原文:贾生西望忆京华,湘浦南迁莫怨嗟。圣主恩深汉文帝,怜君不遣到长沙。

白话文释义:贾生您举首西眺忆念京华,如今迁滴湘水之浦可别怨嗟。当今圣上恩典甚于汉文帝,怜爱您而未把您迁谪到长沙。

5,《田园言怀》唐代:李白

原文: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白话文释义:贾谊急于仕进被贬到长沙三年,班超离家万里才封了个定远侯。这怎能比得上牵着白牛犊的巢父,饮水于清清的河流!

Ⅵ 苏轼对贾谊的评价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

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接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

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

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於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

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

孟子去齐,三宿而後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厚也。公

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

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後之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

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夫绦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

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

哉?

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

其君,下得其大臣,如降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後举天

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

为覆以吊屈原,萦纡郁闷,趯然有远举之志。其後以自伤哭泣,至於夭绝,是亦不善处穷

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

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

称符坚得王猛於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

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

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以仅其所发哉!

Ⅶ 如何评价贾谊的秦亡观

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版仁义不施而攻守权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
《过秦论》是一篇史论,其主旨在于分析“秦之过”。上篇通过对秦国兴盛历史的回顾,指出秦国变法图强而得天下,“仁义不施”而不能守天下。而在中篇和下篇,作者则具体地论述了秦统一之后的种种过失。中篇指出秦统一天下,结束了多年的战乱,本来处在很好的形势中,但秦始皇没有制定出正确的政策,反而焚书坑儒,以暴虐治天下;到了二世时,仍不能改正原先的过失,终致国家倾覆。《过秦论》的下篇后部分,作者承接前文,指出在“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的时候,如果子婴能改变原来错误的政策,“闭关据厄”“荷戟而守之”,是可以守住三秦之地的,以后“安土息民”,徐图发展,甚至可以重新恢复国家的统一。但遗憾的是,秦朝钳口闭言的一贯政策,导致上下“雍闭”,子婴孤立无亲,终于不免灭亡的命运。

Ⅷ 李商隐对贾谊的评价是什么

贾谊又名贾生,李商隐有一首诗是写他的
贾生
版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权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意思就是:汉文帝为了求贤曾在未央宫前的正室里召见被逐之臣,论那贾谊的才华和格调确实是十分脱俗超群。可惜的是—— 虽然谈到三更半夜,竟是白白的向前移席。因为他问的并不是天下百姓,而只不过是鬼鬼神神!
即肯定可贾谊的才华,又惋惜他的怀才不遇。

Ⅸ 求历史名人对贾谊的评价(白话文)。

刘勰《文心雕龙·奏启》称其奏疏是“理既切至,辞亦通畅,可谓识大体矣。”,疑问是:说理透彻明白,语言流畅,可以说是很识大体了。

阅读全文

与高中作文对贾谊的评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