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全套作文 > 高中作文解释

高中作文解释

发布时间:2020-12-27 18:26:55

① 有没有高中议论文800字的及解析

阅读寓言诗《鸟的评说》,完成两道作文题。
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动机不纯/百灵说最无原则的/要算那鹦鹉/鹦鹉说喜鹊/生就一副奴颜媚骨/喜鹊说苍鹰好高务远/苍鹰说麻雀寸光鼠目
根据《鸟的评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1995年高考题)
请认真读读下面这篇满分作文,讨论一下这篇议论文的结构特点
题目
第1段 (1)麻雀讥笑燕子怕冷,燕子就笑黄鹂虚有其表;百灵鸟歌声悦耳动听,却被黄鹂说成动机不纯,鹦鹉学人说话,却被百灵嘲笑为无原则的家伙••••••(2)寓言诗《鸟的评说》,引起我们的深思,嫉妒而不正视别人的优点,是我们成长发展的大敌,要取得成功,必须虚怀若谷,博采众长。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材料作文一般采用“引述材料” 的开头方法。但切忌照抄和罗索。本文为我们作出了示范。(1)引述材料,巧妙概括,只用一句话。(2)句马上亮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嫉妒而不正视别人的优点,是我们成长发展的大敌,要取得成功,必须虚怀若谷,博采众长。立论准确,观点鲜明。这个开头,小巧明快,可谓凤头。)

第2段 (3)虚怀若谷,是人高尚情操的表现,也只有具备了这一点,才是健康的品格。(4)三国周瑜,年少有为、才智过人,可堪称一代儒将。(5)可是面对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诸葛孔明,周瑜不是向他学习,而是嫉妒诸葛亮的才华,不肯承认诸葛亮比自己棋高一着的事实,反而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最终忧郁而死。(6)这一史实说明了嫉妒的危害,它就象绊脚石,阻碍了我们发展,使我们不能清醒的认识自己的缺点,更不利于健康品德的形成。这一段,用了(3)(4)(5)(6)四句话,联系历史论证,构成一个严密的论证过程。(3)句从“是什么”的角度,提出一个分论点。(4)(5)句举例。(6)句议论。这是个常用的议论语段模式:提论点――摆事实―――讲道理。 在这论证过程中,有些同学往往缺“议”,只有“分论点+事例”,没有讲道理。这就会使文章肤浅。本文作者不但举例典型,且在举例后扣住事例,扣住论题,从周瑜的史事中挖掘出嫉妒的危害和对人们的启示议论精当。我们要有这种“议论的意识、习惯”防止“有例无议”的毛病。
另外:本文的例子,来自课本,课本是一个论据宝库,要好好开发。
第3段 (7)一个人如是,一个国家也如是,想要发展,必须博采各国之长,正视自己的不足。(8)历史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9)十年浩劫结束,邓小平领导人民拨乱反正,提出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吸收外国先进经验的政策,使神州大地再次呈现出勃勃生机,这不是承认别人的优点,虚心学习,不嫉妒的结果吗?(10)两者比较,道理昭然若揭。这一段也用了(7)(8)(9)(10)四句话,(7)既注意了过渡,又提出了一个论点,承上启下,用笔十分经济写法绵密。这一点很值得学习。(8)(9)(10)句的论证结构与上段相同,但内容和角度发生了变化:一、由上段的“反面例证”转向“正面例证”,而且从“个人存亡”转到“社会发展”,由“小”到“大”逐层深入。二、由史实转向现实,这既达到了题目“联系现实生活”的要求,有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文章富于生活气息。这是我们要好好学习的。

第4段 (1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12)作为青少年,我们应当不嫉妒别人的优点和成功,而应当虚心向别人学习,靠自己的努力创一番天地,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商品经济的大潮里,我们的经验还很不足,必须向外国吸收成功的经验,这才是明智的做法。 文章最后一段收篇。(11)句,作者用一句名言收拢上文两层论证。有以一当十之效。(12)句十分严密,一呼三应。前一分句呼应反面论证一段,后一分句呼应正面论证一段进而呼应开篇的中心论点,也是“联系自我”,真可谓一石三鸟,真可谓“豹尾”!

写作点拨: 这篇文章的示范性,可模仿性极强。 整篇文章,四段,十二句。首段引入材料,提出中心论点,结尾收拢和照应,中间两段论证,正反对比,每一段又由“立――摆――议”三层组成。一篇满分作文12句话搞掂,看来,写议论文并不难。 我们如果掌握了这些基本要素,掌握了这一常规写法,我们写议论文就不会摸不着边际无从下手了。如果我们在通过反复练习,加强材料的积累,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写出好的议论文是轻而易举的事。也许这时,我们也就可以抛开所谓的模式,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高考拿个满分也并非难事! 入门既不难,深造也是办得到的,努力吧!

② 高中生作文知识有什么

向你推荐一本关于高中生作文知识的手册内容简介
第一篇备考篇
第一章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
第一节基础等级
第二节发展等级
第二章高考作文评分说明
第一节基础等级
第二节发展等级
第三节高考作文评分细则范例
第三章高考作文备考方略
第一节正确认识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第二节高考作文复习方略
第三节高考作文应考指南
第四章高考作文命题解密
第一节高考作文命题特点
第二节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分析
第三节部分高考作文命题解析
第二编文题篇
第一章命题作文
第一节命题作文写作方法
第二节佳作赏析
第三节试题展示及写作点拨
第二章半命题作文
第一节半命题作文常见的拟题问题
第二节半命题作文拟题方法
第三节半命题作文写作方法
第四节佳作赏析
第五节试题展示及写作点拨
第三章话题作文
第一节话题作文的构成和分类
第二节活题作文写作方法
第三节佳作赏析
第四节试题展示及写作点拨
第四章新材料作文
第一节新材料作文解析
第二节新材料作文写作方法
第三节佳作赏析
第四节试题展示及写作点拨
第三编文体篇
第一章记叙文
第一节记叙文的文体特点
第二节记叙文的结构
第三节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第四节记叙文的写作提升
第五节佳作赏析
第二章说明文
第一节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第二节说明文的结构
第三节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第四节说明文的写作提升
第五节佳作赏析
第三章议论文
第一节议论文的文体特点
第二节议论文的结构
第三节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第四节议论文的写作提升
第五节议论文写作常见问题及对策
第六节佳作赏析
第四章其他文体
第一节诗歌体
第二节童话寓言体
第三节文言体
第四节戏剧体
第五节日记体
第六节书信体
第七节病例诊断体
第八节会议记录体
第九节说明书体
第十节庭审记录体
第十一节故事新编体
第十二节数学公式体
第十三节实验报告体
第十四节调查报告体
第十五节小说体
第四编技巧篇
第一章审题
第一节审题概述
第二节命题作文审题方法
第三节半命题作文审题方法
第四节话题作文审题方法
第五节新材料作文审题方法
第二章立意
第三章内容与选材
第四章思想感情
第五章结构
第六章提纲
第七章拟题
第八章表达
第九章开关
第十章结尾
第十一章修改
第五编素材篇
第一章素材运用
第二章素材集锦
知识要点
1、 了解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标规定的“写作能力要求”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和一般应用文,做到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文字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书写规范、工整。初步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在实际考查中,初中作文考试的重要内容大多是写记叙文,因此掌握记叙文的写作尤为重要。
2、了解作文的评分标准
依据大纲对写作的要求,作文评分标准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给分,第一是书写,要求书写时字迹工整,标点正确,书写格式规范,都符合要求这项一般占作文分的四分之一,约10分左右。第二是内容。要求作文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这部分约占作文总分的三分之一,约占20分左右。第三,是表达,要求作文的结构合理,详略得当,语言顺畅,叙述具体、描写议论得当。这部分约占作文总分的二分之一,30分左右。
从评分标准可以看出,中考作文对书写、中心、语言表达三个方面要求比较高。
学法指导
1.学会确立中心
确立中心最好的办法是学会列提纲。根据题目的要求,思考作文想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即文章的中心),然后再考虑选那些材料来写,确定详略,再安排结构,将这个提纲写好后,再二次审题,看自己的提纲是否符合题目要求,如有差误,有时修改(避免成文后才再改,已经来不及了)确得文章能扣题,符合题意。
2.学会恰当地运用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
作文中凡是能突出中心事件、人物都要有详细地描写,如《合作》一文,详写的部分应是你如何与别人共同完成一件事,那么,你们之间如何合作的过程就非要具体描写不可,而与中心无关的内容,就可以简单几句话略写,甚至不写。
在记叙文中恰当地议论也是非常必要的,一般出现在开头、结尾。在结尾时适当地进行议论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的作用。要注意的问题是:议论的语句一定要缘事而发,针对记叙的内容,或谈它的意义,或揭示其规律,或表明自己的态度。
3.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要有语言的储备库
作文平时要多读书,好的文章要背下来,精彩的词句段应抄下来。
②要有语言的实践训练
平时应加强写作的片段练习,比如仿写续写改写缩写扩写
③要精写和多写相结合。
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勤动笔,以我手写我心 怎样写应试作文
1、按题目要求作文
我们平时作文,是为了练习写作,提高文字表达水平。应试作文是为了展开写作水平,接受选拔。应试作文为了防止“虚构”,,它的题目和平时作文必须有所区别;为了叫绝大多数考生都有话可说,它的题目不能太偏,为了公平评判考生的成绩,它还有一套详细的评分标准。因此,必须在审题上下一番功夫,搞清楚题目的要求,严格的按题目的要求作文。不按题目要求作文,即使文字水平再高,也不能得到较高的分数,有时应试作文的题目和平时作文的题目极其相似,也不能照搬平时的作文,也要一丝不苟不折不扣的照题目要求进行构思,严格按题目要求来写。
2、把开头结尾写好
我们平时在课堂上学的各种开头结尾的方法,应试作文当然都可以使用。但是评卷老师最青睐的是起笔入题的开头,因为评分标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切题。评卷老师最青睐的结尾就是收束全文点明主旨,因为结构完整也是比较重要的一条评分标准。
3、把话说明白
有的同学作文时喜欢推敲字句,这在平时当然很好。但应试作文时间有限,字斟句酌反而束缚住自己,妨碍思路的展开。有人一拿起笔就端起作文的架子,很简单的一句话,写起来也要绕几个弯子。这样的文章看起来到觉得别扭,不如写大白话,怎样想,就怎样写。
4、注意分段
有的同学爱写三段的文章,开头一小段,结尾一小段,中间一大段。这样的文章显得层次不清,因为所有的内容都挤在第二段里了。可以把中间的那一大段再分成若干小段,这样,就显得层次清楚了。
5、把每段的第一句写好
每段的首句,仿佛人的眉目,把这句写好了,每清目秀,整个段落都显得精神。每段的第一句写成什么样最好呢?按应试作文来说写成能概括全段大意的中心句最好。因为评卷老师看我们的作文不象平时看书那样从容,他能在每段之首找到中心句,阅读我们的文章就非常便利了。
6、卷面上尽量少修改
文章某处改动一下是难免的,但改得多了,会影响卷面整洁。实在非改不可,也要使用标准的修改符号,切记“涂鸦”。另外在卷面上作段落顺序的调整也会影响卷面的整洁

③ 我想要一个解释 高中作文

在我的内心世界里,很迷茫,我总是在里面走失,越走越错,错到自己都找不到路,我很希望有人能够带我离开这。
我的生活,平淡到不能在平淡,我就是在这样平淡的生活中渐渐的成长,长大后,一人有时候总会想,为什么我的人生总是这么平淡,有时候平淡到我体会不到生活中的乐趣和意义。
上学,我自己觉得是我人生中最可怕的词语。大家大概觉得我是一个很不爱学习的人吧!但是不会,我是觉得学习的方法不同,在课本上面学习是为了丰富我们的知识,但我喜欢的是多姿多彩的学习方法,人生当中的经验就是给我们很好的教材。就这样,我离开了学校,我也没去体验我人生,我一心想的是我能尽快离开学校是我最大的愿望。
现在,我的愿望实现了,开始的我,心情总是显得那么愉快,但是我内心里愉快吗?我自己都不会知道,我一点都不了解我自己 。我觉得我很失败,没有主见。我在家消磨了几个月,现在的我不知道为什么无意间就会想到上学时那熟悉的画面,是我舍不得吗?也许吧!如果有人问我,问我想不想回去?我会说;“我不想,我怕我自己去了又想离开。”这并不是我想要的,但是我想要的是什么呢?就连我自己都不知道,难道我就这样继续的迷茫下去。那样之会让我迷失得越来越深,让我彻底的找不到回来的路。
现在的我,偶尔会坐下来安静的想一想。想想我的将来,有人回觉得很可笑。觉得我会有将来吗?那些不是他们能预算到的,因为就连我自己都不能预算。

④ 高一语文作文题目为解释事情呢写800字以上

理解理解就像是品茶,品出了苦尽甘来的甘甜;理解就像是一团温火,将寒冷已久的心灵一点一点地融化回忆起往事,我曾做过不少错事,可父母们都能予以理解,鼓励我,帮助我,让我不断前进。但有时面对父母的苦心,我却不以为然。现在想想,真是惭愧。犹记得一次考试,考的可谓“惨不忍睹”比起来倒退了不少,这都是因为我不努力。这不,悲剧又发生了。“这次考的怎么样”,老妈突然袭击,搞得我措手不及,“不……不怎么样。”正准备蹑手蹑脚溜回去的我被叫住了。这次考的的确横糟糕,创下了我初中英语记录——竟然低于90分。接下来的事也就顺理成章了。我遭受了一场暴风骤雨,如同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之后又进行了一次“三方会谈”,结果摘录如下:1.鉴于曾呈昊同志表现恶劣,取消周末玩电脑权,削减看电视时间,为期一个月。2.增加曾呈昊同志的工作量,以示“奖励”。3.会议重申了再考不好,严惩不贷的基本原则。…………当时的我真是欲哭无泪,无比郁闷,认为老爸老妈的行为是“不可理喻”的。无可奈何的我也只好乖乖执行,好好学习。没想到,在期末考试时,我却大放异彩,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再想想,我终于理解了父母的苦心,的确,要不是当时父母的“武力镇压”,恐怕我也难以考好。理解是一泓清泉,唤醒干渴已久的人们,理解就是一杯酽茶,苦尽甘来总是甜。所以,敞开你的心扉,让自己去理解别人,也让别人理解自己。理解万岁!理解是雨,点滴在手蒙蔽的心灵上,涤去尘埃。 理解是风也芭,雨亦罢,亦或许是……然而它是亘古不变的,是必不可少的,是修身养心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抱怨,抱怨命运的不公,抱怨人生的无奈,抱怨生活的艰辛,但事实并非如此。“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淘渊明,在世俗的黑暗,官场的迂腐下,照样活出了自己想要的空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他选择了一片世外桃源,有着一段绚丽的闲情逸趣。李白亦如此。“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放荡不羁,他豪迈,但他明白,他理解生活的真谛。 理解是沟通心灵的桥梁,人与生活需要理解,人与人之间更需要理解。 妈妈的辛苦操劳你理解了吗?曾经,你是否因为母亲的一句严厉批评而摔门而出?然而你又是否注意母亲双鬓那日渐增多的白发,额头上日益突显的皱纹?“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又有哪个母亲是不疼爱自己的子女的呢!见微知著,母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渗透着丝丝爱意,然而我们总是看不见,看不见那颗关爱的心,看不见那辛酸的泪,看不见……母亲理解你,那你是否又理解她呢? 朋友之间亦需要理解。我们往往拥有很大的朋友圈,但患难与共的又有几个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若是真心,若是理解,又何须在乎时间的长短呢?理解是维持友谊的基础,只有互相理解,才能共同前进,让友谊天长地久。当你的朋友因为一句无心的话而伤了你,你会翻脸不认人吗?当你与朋友因为一个误会而不合时,你会理解她吗?或许是,或许不是吧…… 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开起理解之花,多一份关爱;展开理解之云,多一份温暖。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构思时,可运用设问,在脑子里多问几个为什么,以此打开思路,缩小写作半径,并引起对话题内容的思考,从而使文章内容和主题更深刻。什么是理解?为什么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我理解别人吗?别人不理解我时,我的感觉如何?可以写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理解、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理解、朋友之间的理解等。

⑤ 高中作文审题详细分析

一审题是指细心揣摩题意。具体地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弄清题目所指示的写作对象和范围。

2.弄清题意的重点。

3.弄清题目的比喻、象征意义。

4.弄清题目对表达方式的要求。

二 高考题的审题

1.命题作文的审题

高考作文有不少是用一个词做题目。如“桥”“路”“蜡烛”“机遇”“父辈”“尝试”“习惯”“责任”“说安”“包容”“意气”“愿景”等。它的表意重心往往在这个词所代表的事物本质特点上,需要抓住它的本质特点进行思考,或写它的象征意义,或写它的比喻意义,或写它的引申意义,这类命题审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词所表达的概念的含义,并据此选出恰当的材料。

如果题目是一个短语,必须分析短语的结构。一般说来,偏正关系的短语,它的题眼是偏的部分。比如“心灵的选择“审题必须扣住“心灵”思考,心灵是指人的精神世界,如思想意识道德情操意志品质等等,“心灵的选择”就是选择这在矛盾的情况下,对某种思想精神品质 情操等向真善美升华的选择。

一个主谓结构的标题,重点应该分析的是谓语,如“成功贵在恒”,重点应该分析为什么说“贵在恒”,怎样才能做到“贵在恒”,再如“坚韧——我追求的品质”什么是我追求的品质?是“坚韧”。“我追求”又成了一个偏正短语,限制了范围,是“我”的追求,而不是别人的。

一个动宾结构的标题,重点分析的对象是宾语,如“小议异想天开”,重点应该分析什么是异想天开,为什么要异想天开,如何才能异想天开。

并列结构的标题,重点应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偏废一方。

文章的题目,虽然往往只有几个宇,只有仔细辨析题目中每一个字、词的含意及其相互关系,才能确切地领会整个题目的主要意思、主要精神。

(1)要抓住关键词语

例如,看到“父辈”这一题目,就要注意到“辈”是一个群体概念。文章不能只写自己的父亲或是伯父、叔父等某个个人,而要着眼于反映两代人的关系,或是下一代对于上一代的某些较有普遍意义的看法。

(2)弄清词语取的是基本义、还是比喻义

如“尝试”这一题目,取的是它的基本义,即一个人或一些人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做一件以前没有做过的事,从而获得某种感受或启示。既然是“以前没有做过的”,所以成功、失败或至今仍无结果都可以写。因为“尝试”的前边没有限制词,所以既可以用第一人称写自己,也可用第三人称写别人;既可以写个人的经历,也可以写集体的实践。

有的题目要求取的是它的比喻义。比如2006年北京《北京的符号》。

2.材料作文的审题

材料作文的审题,实际是一种有特定目的的阅读。它要求作者不仅分解内容,提炼意义,而且要善于从整体上去判别材料的主要倾向,从某些暗示中捕捉命题的意向,并根据命题的限制和要求,对材料的主旨作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所以,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点就要做到整体认知、总体把握材料主旨。

材料作文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材料寓意观点,需要多角度抽象立意。审题难度较大,需要对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材料除显而易见的表层含意外,往往蕴含许多深层内涵,并由此可以开决出多方位多角度的议论点。

另一类是以材料作为写作的情景,展开联想想象。

当然,材料作文可以从不同角度确立观点,审题时要选择最适合自己发挥的论题,或材料最丰富的角度,会得心应手。

这一类作文应该在总体把握材料的主旨基础上选择最佳角度立意,当然也可以根据材料提供的内容选择合适的角度审题立意。2006年高考做已经做了有益的尝试,并且拓宽了审题立意的角度,2007年高考中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比如全国卷的漫画式材料。

3.话题作文的审题

自1999年高考作文多属话题作文。(06年、07年除外)。1999年高考作文的话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年高考作文的话题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1年高考作文是以“诚信”为话题;2002年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

①明确文题构成。

话题作文一般由材料、提示语、话题、作文要求(或注意)四部分构成。

A话题作文的材料起个由头的作用,或提供一个事实或讲述一段小故事或给出一幅(组)漫画等,用意在于吸引注意力,激起写作兴趣,将考生的思维引入材料所提供的情境。

B提示语的作用或是对材料作解释说明,或是补充介绍,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材料,更有效地打开思路。

C话题是由材料引出的,是在材料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作文的中心议题。话题和材料的关系,既可能是话题范围仅仅是材料蕴含的意义中的一部分,也可能是话题范围远远超过材料所蕴含的意义。

D要求(或注意)则是对作文提出一些具体的诸如立意、选材、文体、题目、篇幅等方面的规定。

②审读材料(包括提示语)。

话题作文的材料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话题的引语,又是对作文的提示语。话题材料中总是隐含着命题者的一些意图,如对作文范围与立意的某种限定等。审题首先要把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意图读出来,并据此确立自己文章的观点。

2001年高考作文题的话题材料是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的青年在人生路上必须有所取舍时,将“诚信”抛掉了。对于人生来说,诚信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做人的根本,怎么可以抛弃呢?尽管这个故事并没有结论,但其中蕴含的道理是很清楚的:诚信不可抛。要按这个道理立意,就是命题者通过话题材料给予考生的提示。因此,话题虽然只是“诚信”二字,但作文是必须按“诚信不可抛”来写的。

③审读“话题”。

“话题”的文字总是很简短。但尽管这样,对话题也一定要看准,想清,这样才能使话题作文的审题更加准确,否则就有偏离的可能。1999年的话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考生在文章中大写特写记忆到底能否移植,也有的写记忆移植的试验如何如何,完全脱离了话题规定的范围。话题“假设记忆可以移植”是一种假设,就是规定了前提和范围,考生只能在这个范围内作文。再去讨论能否移植的问题,就是对这个前提有意见,也就越出了话题的范围,而在写另外的题目了。这在考场作文中是绝对不允许的。

三研究题目特点,把握写作的着力点。

1.如果题目或话题是一个字或一个词语,就要搞清这个字或词语的含义以及所涉及的范围

例如:2005年北京试卷《说“安”》为题写一篇作文,“说”表明让写的是议论文体。“安”的范围很大,如“安定”“安分”“安静”“安逸”“安乐”“安全”“平安”等词语,从中选择一个自己有话可说的词语,这就是写作的着力点。

2005年重庆试题“自嘲”,其含义诗自己嘲笑自己,是对自身缺点和自身不利处境的富有智慧和幽默感的认识,写作范围只能是自己,而不是他人,这就是着力点。

2.如果话题是一个偏正词组,除搞清中心词的含义外,要特别注意其限制成分的内容,而且限制词语就是写作的着力点。

如2005年山东试题《双赢的智慧》,它的着力点不在“智慧”,而是在“双赢”,就是利益双方互相主动帮助他人,互相受益的事情。

2002年全国试题“心灵的选择”,试题的着力点是“心灵”,即经过艰苦的心里矛盾斗争之后做出的抉择,而且体现出高尚的精神或积极的意义。

3.如果话题或题目是一个或几个并列的概念,那么辨明概念之间的关系就是写作重点。

比如2005年全国二《位置与价值》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对立统一的关系:找准位置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果对自己缺乏认识,找不准自己的位置,就很难实现自身的价值。最近几年的关系型作文值得认真推敲。

4.如果话题或题目是一个动宾(或动补)词组或一个句子,着力点应该放在动词(谓语)。

如2005年天津试题《留给明天》,“留”就是文章的着力点,到底留什么给明天呢,可以有多种想法。再如2005年辽宁试题《今年花胜去年红》中心点就是“胜”,可以用对比的写法写出生活的今胜过昔,事物的新胜旧,人物的差变好。

5.如果话题或题目是一个问句,着力点在疑问词上。

比如“历史岂容篡改”,着力点在“岂”字。

⑥ "行走在春风里"高中作文,解释题目

春风的意义:可以是真实的春风,这样写就是一片写景的散文,也可以借景抒情

也可以是一些抽象的东西,比如别人的关心,帮助....这样写就是抒情的散文,比喻成春风

行走在的意义:指你经历了一些事,给你的感触

⑦ 高中作文 知识讲解 高中作文有哪些分类

每个人有自己的梦想!“有了梦想,才会有追求”。【虽好也要删去罗嗦。】有
的人想“假如我是一名享誉世界的影星,那刻有多好啊!”还有人想“假如我
是一名体育记者”我一定要和
NBA
巨星科比拍张照。这些我都想过可是我最想
说的是:“假如我登上神舟飞船。”我一定要再一次征服遥远的火星。【抒情
式开头虽好,在这里却落入了俗套,不如把你的文章结尾的话调到前边来更适
合。】

假如我登上了神舟飞船,我一定要完成多年来的梦想
--
遨游地球,我想让人类
知道张智博也能证明地球产生的奥秘!

假如我能登上神舟飞船,我一定要到别的星球观察外星人的生活习惯,那是多
么的有趣!

假如我能登上神舟飞船,我一定要到月球广寒宫上,看一看美丽的嫦娥,在广
寒宫内都有哪些烦恼,观察吴刚伐木流下的汗水,和吴刚一起常因桂花酒!

假如我能登上神舟飞船,我一定到遥远的火星上去看一看,揭开那里神秘的面
纱!

在静悄悄的夜晚,航天工程办公室里的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忙碌着,他们正在
给一名马上要登上神舟八号飞船的宇航员张智博穿着雪白而有些沉重的宇航衣
——这个人就是我。我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在红地毯上,心里感觉无比的自豪和
快乐。飞船是由一个长长的白色超轻超强的合金属外壳组成的,上面印有中国
五星红旗和神舟八号几个熠熠生辉的大字。飞船里有助推器、分离器、返回舱
等组成。随着雷霆万钧的轰鸣声响起,我驾驶的神舟八号飞船起飞了。我的心
情顿时澎湃了。心想:我终于可以看到火星的容貌了,终于可以实现我远大的
理想了,终于可以再一次由我证明火星是不是有生命痕迹了!我忍不住哈哈大
笑。【注意用词的准确性。飞船介绍很有科学道理,想象作文切忌不能胡编乱
造。】心头无比喜悦!

穿着雪白沉重宇航服的我,漫步在梦寐以求的火星上,看着火星上一片红的景
色,就像自己已被蒸发融入到了里面。看着奇特的外星人,是那么可怕,是那
么滑稽。我真想把他们全带回去。【文章头重脚轻,缺少飞船飞越大气层的细
致描写,还缺少火星的环境描写和想象以及外星人的肖像描写和想象,最后还
有必要的紧张有趣的故事情节,建议你多看一看科幻小说和科普读物。例如:
《隐形人》叶永烈的科幻小说等。这里要补充很多内容!】

铃,铃,铃伴随闹钟清脆的响声打破了我的梦想,醒来之后我才发觉出这是一
场梦。它不是真的,我坐起来仰天长叹“为什么我的激情好似一把火,神舟飞
船何时带我九天揽月壮怀激烈?!【前面如果写好了,此处是高潮式
+
反问式结
尾,扣人心弦。努力吧,小伙子再来!!】

⑧ 一句话的解释高中作文

老师的一句话教育着我
有人说过:无数次的磨难构成了人生。的 确,磨难,是开启人生之门的钥匙;磨 难,是通向成功的道路;磨难,是走向成 熟的航船。老师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 彩虹!”
上语文课时,老师给我们讲了一篇关于毛 毛虫变蝴蝶的文章,讲完后,他对我们 说:“同学们,毛毛虫之所以能变成美丽 的蝴蝶,是因为他们都经受过磨难。人生 就是这样,只有经过磨难,你们才会成 长。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老师说的 最后一句话深深震撼着我的心,我也因此 而改变……
河蚌忍受着沙石的打磨,把美丽的珍珠留 给明天;毛毛虫忍受着茧的束缚,把纷飞 的梦想留给明天;种子忍受着土地的压 抑,把破土而出的翠绿留给明天……而 我,也要学会忍受着人生的磨难,把成功 的希望留给明天。
我是一个很懒的人,从很小时候起就不喜 欢学习,我认为那太枯燥乏味。上了中学 后,功课比小学还紧,我当然更不想学 了。老师家长每天对我“念经”,只有我知 道,那根本是在对牛弹琴嘛!但是自从老 师上完那一节课,我就彻底的改变了。 “只有风雨过后,才能见到美丽的彩虹”这 句话我从此牢牢铭记在心底。是它督促我 仔细写完作业;是他督促我上课认真听 讲;是它督促我要好好学习。老师家长都 发现了我的变化,都觉得这孩子会努力 了,会学习了。殊不知是老师的一句话改 变了我。现在,回首往事,对自己没有好 好学习感到十分的遗憾,因为学习中自有 乐趣。只有学习,我们才能通晓真理;只 有学习,我们才能走向成功;只有学习, 我们才能经受磨难。
那天,下着雨,我冲到外面大喊:“不经 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屋内父母看着雨中 的我,没有阻止我,因为他们知道,我要 感受磨难。雨后,天边升起一道灿烂的彩 虹,那是成功的微笑……

⑨ 关于高中作文的讲解

记叙袭文要做到一 记叙真事,抒发真情 二 结构完整,文体鲜明 三 凸显个性,写活人物
四 抓住特征,写美景物 五 巧设波澜,写曲事件 六 注重描写 突出细节
七 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八 审题清楚,立意高远 九 题目鲜亮,头尾精妙
十 语言流畅,文句精彩

阅读全文

与高中作文解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