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关于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的作文
继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
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就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诸如人定胜天、锐意进取、浩然正气、居安思危、爱国爱民等等,始终是我们民族在不断变化着的社会实践中面对各种矛盾和危机,逐步积累起来的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意识以危机感为基础,寄托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从而汇聚成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长江与黄河,在世界的东方一路前行.
同学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继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我们义不容辞.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国和气节方面为后人做出了榜样.诸如卓有见识的林则徐,推翻帝制的孙中山,横眉冷对的鲁迅,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等等都体现了这一民族爱国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而浩然正气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久不衰执着追求的完美精神气质.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立志又决定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进道路上的努力方向.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前去广州革命根据地,途经长沙写下的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出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并为之奋斗终生.十九岁的周恩来所作“大江歌罢掉头东”也体现了他改造旧中国的远大志向,可谓少年壮志凌云.有志者事竟成,这就要求我们要胸怀鸿鹄之志,奋发图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极为丰富,这与古人的勤学是分不开的.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荀子把“不知则问”和“不能则学”相提并论.可见他们都把学和问联在一起.不学不问怎能成为学问家,学贵在问,这样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
由此看来,勤学好问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多思考,大胆质疑,逐步形成勤学好问的良好品德.
敬长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又是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人民从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三顾茅庐”等以礼相待的成
『贰』 求一篇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的作文1500字
1934年到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两万五千里长征。
在两万五千里长征里面有很多感人故事,我就举个事例:巧渡金沙江
就是1935年4月28日,蒋介石下令控制渡口,5月3日军委干部接受了平渡任务,翻山越岭日夜兼程180里,当晚就来到江边,他们找到了条船,乘船悄悄渡到北岸。守军的以为是自己人没在意,他们就来了个袭击,消灭了一个守军一连正规军个一个保安队,控制了渡口。从5月3日到9日,红军就靠小船过了江,顺利平渡金沙江。
这个军委干部勇于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值得我学习。在我们小学生活中又没有要奉献的,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在打扫卫生时不应该偷懒,要为集体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红军在长征中一共行军两万五千里,参加过100多次战斗,走过5座冰山10座山,渡过20多条河,经过11个省份,他们走了368天,有100天在几乎都在战斗中度。红军他们有时吃不饱穿不暖,但他们还是坚持每天行军。张正是溢洋着革命英雄主义和悲壮色彩的传奇,是中外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壮举,是人类排除万难,挑战生命极限的典范。长征这么辛苦,而没有一个人红军半途而废,我们小学生通过军训也磨练了意志。他们伟大的创举是人类与自然战斗与邪恶战斗的一个创举。长征使我知道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不忘历史!不忘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他们这样为中国历史上增加了一个伟大的历史,他们为中国树立起了一个永远的丰碑。
红军在长征中表现出的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于奉献的精神使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永放光芒。
『叁』 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题的高中作文
悠悠五千年,泱泱大中华。古代中国,曾经秦关汉月、唐疆元界;中华民族,曾经屹立世界、傲视群雄。然而,由于闭关锁国,国力日衰,饱经沧桑,历尽磨难!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国是那样的无比软弱。她,沦为了帝国主义倾销鸦片的场所;她,因为清政府的懦弱无能,被迫签订了一个个不平等的条约!圆明园里,英法联军大摇大摆地把里面的东西抢光了,最后还纵火把它烧得一干二净;在南京,三十多万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被日本侵略军残忍地杀害了!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忘的危难关头,涌现出了许多仁人志士。他们,不畏强暴,为维护国家主权、求得民族生存而不断抗争,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丁汝昌以身殉国;孙中山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是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革命先驱,求索奋斗、浴血疆场。是他们,用一股股豪情,一片片忠心,发出了一声声震荡环宇的呐喊,抒写了一首首大海回波的壮歌: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壮举气吞山河;狼牙山五壮士,豪气惊天地、泣鬼神……终于,换来了天安门城楼,那一声惊天动地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新中国,戈壁滩上,“两弹一星”成功研制;香港澳门回归,台湾终将统一;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力挫群雄金牌第一;浩瀚太空,“神七”航天员成功漫步,月球火星上必定会出现咱中国人的身影;金融海啸,全球关注我们中国的一举一动! 同学们!圆明园那几根孤零零的柱子、外国侵略者给我们留下的痛苦,是我们心中无比屈辱的记忆,深深地刻在我们的心里。虽然,战争的硝烟离我们远去,但是,一幕幕黑色与屈辱的历史,我们决不能忘记!虽然,伟大的中华民族--东方的巨龙,正载着高峡出平湖的澎湃诗篇,载着改革开放的伟大旗帜,载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憧憬,以惊人的速度向前飞奔!但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需要我们几代人的努力奋斗! 我们是中华儿女,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是21世纪新的栋梁,祖国新的花朵。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为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这是我们中华少年的责任!
『肆』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次长征 作文800字
理解: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是要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等各个方面,由于历史原因,现在我们和发达国家差距很大,想要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着实不易,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去实现,实现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困难,就像长征一样。
我党理论是“摸着石头过河”,谁能保证河里的石头的连续的?谁能保证河里没有暗流或者深渊?
所以,是一次新的长征。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心得: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包括红军将士在内的近代以来中国一切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是长征在当代中国的延续,是异常艰巨而又复杂的事业。在新的征途上,不闻金沙水拍,同样要闯激流险滩;未见大渡桥横,同样要斩关夺隘。伟大的长征精神,始终是我们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有力法宝。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尤其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使之成为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力量。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撼山河的英雄业绩。今天,我们党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又一次伟大的长征。当年红军长征所展现和熔铸的伟大长征精神,不仅是革命前辈在长征途中创造人间奇迹的强大精神支撑,而且是我们面向未来推进事业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在新的征途上,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必须大力弘扬长征精神,万众一心、矢志不渝,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气贯山河的壮志豪情,谱写更加辉煌的历史篇章。
『伍』 中华仪式高中作文 800字
是什么支持着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什么是亿万中华儿女团结一致?是什么是中华民族勇敢地说“不”?是血,是汗,是凝聚力……
一个国家,一个名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勤为本,俭生德;辨善恶,知改过;先天下之忧,
后天下之乐……究竟是什么使我们中华民族辉煌?靠什么而变成世界的焦点呢?正是那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在这一片又一片的土地上,我们代代的劳动人民们在这
里栖息,把文化,文明代代地传了下来。正因如此而涌出了一批批优秀人才,古老的土地,淳朴的人民,悠久的传统,高尚的品质……作文网
home.sanwen8.cn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里,“子发认错”的小故事令我难忘至今,讲的是:战国时期,楚王大将子发率领部队攻打秦国,几个月下来毫无进展,粮食将尽,边
派使者回国筹粮,并让他将一封家书交给母亲。母亲从信中得知儿子在生活上搞特权,不体谅士兵,因此非常生气。在子发凯旋归来时,母亲不让他进门。子发意识
到自己的错误,立即下令将楚王赏赐给自己的东西分发给士兵。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不少类似的例子,我哥哥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作文
那是一个夏天的上午,哥哥偷偷将书桌上的5元钱拿走了,妈妈虽说不重视这小小的5元钱。但是想借此机会考验一下我和哥哥。放学回来,妈妈假装找不着
5元钱,逼问说是我拿的,我的眼泪在妈妈的冤枉中不争气的流下来了。在这时,哥哥却主动承认了错误,把5元钱还给了妈妈。“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不是
吗?
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如今,我们中华民族的青少年一定能把一切熔结成无穷的动力,推进新的时代。“只要人人献出一片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
间”是爱的奉献的歌声,而只要人人都做到这一点,我想,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将变得更加繁荣昌盛。春光似海,盛世如花。到那时候一切平等,整个国家洋溢着繁荣
和睦的气氛。作文
我们身为跨世纪的接班人,必须从现在做起,孝敬父母,热爱祖国。从小树立发扬传统美德的信念,寄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听,在中华民族土地上两条母亲河正滚滚流淌,汇集成一股轰雷般的号召声:传承中华美德,誓当龙的传人!
『陆』 中国精神作文800字
中国,如雄狮般自豪地屹立在亚洲,中华民族那坚贞不屈的精神让世界为之震撼,为之敬佩。
在战国时期被誉为“礼仪之邦”的中国一直都本
着为人与善的思想,以“有朋处远方来,不亦乐乎?”面对各国同胞。孔圣贤创立的东方文化与流芳百世的儒家思想为后来人带来了多少人生伟大的哲理,那一个个
深刻的道理,让我们借鉴古人走过的道路,学习他们留下的光辉传统,使自己生命开花结果。自古以来人们便以梅花洁身自好的品质来完善自己;以竹石坚定不移的
精神来锻炼自己。
中国精神在天灾下从不低头,在困难威慑下从不退缩。1978年唐山大地震24
万同胞不幸遇难,但全国人民帮助遇难者重建家园,党中央和群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把唐山恢复成原来的面貌。2004年可怕的非典降临神州,所有华夏子弟
都抗击病魔,
迅速控制疫情。医护人员日夜奔波着,这里面就有伟大英雄叶欣。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使人震撼,震撼让广大人民心连心,不畏惧病魔,并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了它,
让全世界人民都敬佩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2008年震惊世界的8级大地震又袭扰了富饶的四川汶川,使之成为一片废墟
,可是中国13亿人民的精神是震不垮的,所有炎黄子孙伸出了援助之手,用自己的脊梁骨为灾区撑起一片蓝天,救援工作、重建工作井然有序。汶川大地震向世界
展现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之精神,又悍卫了“亚洲雄狮”之称号。
21世纪,中国自强不息,不断进步,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人们感到中国文化的远大高深,认识到中华民族高尚的品质。“神州七号”如一条长龙,满载着中国千年来飞天梦冲向云霄,在浩瀚的宇宙中证明了中国天的力量。
这就是中国精神,这就是我们的祖国,这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
『柒』 关于中华文化的作文800字
古人描绘的美好生活,龙凤成祥,仙鹤长鸣,神鹿奔跃,日月轮回,世代不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东方文化美德几千年长盛不衰,文化是民族的生命,文化与民族共生共存,只有民族文化的复兴,才有完整意义上的民族伟大复兴。道德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灵魂,也是民族的价值观,更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传统社会的美德教育往往最初从亲缘关系开始,靠的是世世代代传承下来。幼儿从小就感受到亲情的薰陶:
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并不断调整和更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她既有强烈的历史遗传性,又有鲜活的现实变异性;她作为文化的基因,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流淌;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个中国人和自己的后代。
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既是对民族传统的继承,又要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使历史与现实相联,使民族精神真正体现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重在弘扬”、“重在培 育”,但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尤其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继承是前提,创新才是根本,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永恒动力。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仅有历史的传承是远远不够的。惟有创新,才能发展;惟有创新,才能不朽。历史没有止步,创新就不应该停止,民族精神也就不会终结。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它始终是发展的、前进的。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都会孕育出新的民族精神。无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还是建设和改革年代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等,都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延续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
正是这种闪烁着时代光辉的民族精神,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先进思想并顽强奋斗精神的杰出人物:林则徐、谭嗣同、瞿秋白、方志敏、鲁迅、雷锋、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他们为振兴中华上下求索、矢志不渝,推动了历史发展和民族进步,深刻地改变着时代的面貌,他们高扬着鲜明的时代精神,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力量。
汉唐气象,时代华章。与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的雄健步伐相伴,一种昂扬向上、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正在神州大地激越弘扬。
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肖金镇米王小学魏雪桂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他们身上有没有优秀的民族精神,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千秋大业的大事。因此,我们一定要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努力把其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
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的研究,结合青少年的学习、社会参与、休闲娱乐、课外活动等多层次需求,提供具体有形的服务,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心、宽容心、诚信之心以及理解、同情、正义、责任、参与、奉献、仁爱、尚义、敬业等公共精神和公共美德。同时,还要注意从小培美学生勇于担当责任的意识,友爱互助的团结意识和坚毅自信的强势人格。要教育青少年学生善于面对困难和危难,在困难和危难面前,要不仅不怕,还要能从内心激发一种力量去战胜困难和危难。这就不仅要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浩然之气,还要培养其处变不惊,知难而上的坚强品格。
一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正是一部浩气长存正气磅礴的绚丽诗史,在这个历史长河中,不断有正气人物,正气故事出现。在我们宏伟壮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英雄人物、英雄事迹也是层出不穷的,在他们的身上真正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美德和社会公德,也张扬着浩然的民族正气和民族精神,这些是我们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公民道德和民族精神教育的生动教材。因此,我们要善于运用历史上的正气人物、正气故事来教育青少年学生。特别是要善于运用我们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代培养起来的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来教育青少年学生。这些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培养出来的符合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我们应该将其归纳整理,写入教材,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长期不懈的教育,只有不断弘扬和培育符合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并用它来哺育下一代,我们的民族振兴才会有希望。
『捌』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什么作文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这样的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的文字也历时久远。从最初的仓颉造字,后来有了孔子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又经过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经过多年的流传,有了如今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自然是学养深厚。
相传,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弹到志在高山的曲调时,钟子期就说“峨峨兮若泰山”;弹到志在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又说“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因为没有人能像钟子期那样懂得自己的音志。后遂以“知音”比喻对自己非常了解的人。一个“知音”里,就有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可以想象,成千上万的词语中,包含了多少中国的历史文化。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希望能有一个一心一意的人,就这样,和他一起走到白头也不分离。这样一句家喻户晓的诗句,没有堆砌的华丽辞藻,却扣人心弦,因为它饱含着真情实感。
古语云“百善孝为先。”那么说起美德,孝顺就是中华民族薪火相继的传统美德。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教育我们长大,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我们应当感谢,应当报答。一篇广告,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一个小男孩吃力地端着一大盆水,笑着对妈妈说说‘妈妈,洗脚!’”让我记忆犹新的,不仅仅是那个小男孩的乖巧,还有他那份发自内心的感谢和至深的爱。他给了我们一个典范,一个让年幼的孩子尚有这样的感恩之心,我们又该怎样做呢?
大家应该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大学毕业,到一个公司应聘。他走进大厅,看见地上有一张纸屑,来应聘的人很多,却都只顾着自己的事,没有一个人捡起那张纸屑。于是,他走过去捡起纸屑,扔进垃圾桶里。就是这样一个举动,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并没有很高的学历,却在这次应聘中脱颖而出,正是因为那一个小小的举动。”这样微不足道的事,但它足已显示出一个人的品行。这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让我们肩负起这个责任“传承文明,弘扬文化。”
『玖』 中华民族园作文 1000字
心网友
(一) 2011年是值得我们铭记的一年,这一年里,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发生了无数震撼人心内的大事件容,让我们或欢笑,或流泪,或感动,或无奈。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或一个词语概括你心目中的2011年,你会选择哪个字或词语呢?请根据你选择的字或词语写...
『拾』 有关弘扬中华民族的弟子规的作文800字
中国,一个以五千年文明为积淀,以百余年磨难为基点,以五十余年发展为基石,多少荣辱悲欢,多少兴衰成败,成就了中国这只浴火重生的凤凰!
说起中国的传统文化,那可真是数不计数。如:中国陶瓷、文房四宝、四大发明、皮影、乐器等等。今天,我就着重说一说元杂剧和文房四宝。元杂剧第一人是关汉卿,这位中国第一位戏剧作家一生写了60多种杂剧,是元杂剧的奠基人。他的部分剧作700年来一直上演不衰。关汉卿的剧作有描写社会矛盾、歌颂人们斗争的《窦娥冤》、《蝴蝶梦》、《鲁斋郎》等。
文房四宝就是人们说的笔墨、纸、砚。笔因王羲之的缘故,李渡毛笔名声大振。墨:具有“落纸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纸: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铅山造纸状况,对连四纸作了说明,并给予很高评价。砚:星子的金星砚和婺源的龙尾砚都具有1000多年历史。
是啊,中国的传统文化可真是历史悠久呀!
篇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在当今开放的世界里,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大力弘扬华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才能更加地充满生机和活力。
小时候,每当大年三十晚,村里便鼓声四起,霎时间村当街便挤满了人,有敲锣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跷的,有玩龙的,村里好不热闹。小孩子穿着棉袄在街上你追我赶的,不时地放着炮,老人们聚成一堆儿聊天,年轻小伙儿,俊俏姑娘则在给人们表演节目。
而清明节,人们总会把嫩绿的柳枝插在门上;端午时,奶奶总会给我们系五线绳,煮鸡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节呢,我们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举头望明月,低头吃月饼,真是人间一大乐事。
可现在呢,“洋节”来袭,西方的情人节代替了我们的七夕节。洋节风靡而传统节日却逐渐被人们淡忘,身为一名中国人,你难道不应为此做些什么吗?
现在,每当过年时人们总是出去大吃一顿,守在电视机旁看春晚,有许多人在叹气,说:“怎么一点年儿都没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这些文化习俗正在挥手向我们告别。
清明节人们哪还会在自家门前插一枝嫩柳呢?仅仅去坟里扫扫墓,仅此而已。端午节,还有谁会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圆之夜,又有谁会和家人们惬意地坐在院子里手拿月饼,抬头赏月呢?
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慢慢被人们所淡忘。传统佳节在现在社会里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担忧?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呢?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老祖先留给我们的无形财富,传统佳节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这些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能倡议大家为弘扬传统文化而贡献一份微薄之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属于这个民族,它更属于这个世界。我们要尽全力把我们的传统佳节推广到世界上,让世界变得更加炫彩多姿。保卫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你还等什么?快行动吧!
篇三:发挥科技优势 弘扬传统文化
当书信被电子邮件取代,当脚力被各种交通工具代劳,当传统文化在濒临灭绝的边缘苦苦挣扎:处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又该何去何从?科技为上,传统靠边?还是传统为要,科技为辅?
在如今纷繁芜杂的大环境下,科技与传统文化不可偏废。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我们的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促进社会进步,让人享受舒适生活:积极发挥科技优势,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已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便对西方现代科技有一种盲目的恐惧或崇拜,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国门,打碎了天朝上国的美梦,也在国人心中种下了恐惧而又歆羡的种子。科技强国也被无数国家奉为圭臬。科技霸权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现代科技的优势展露无遗。
但我们就该为此放弃传统文化?中国传统讲究仁义礼智信,中国文化具有兼容并包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伟大的中国文化是我们传承千年,历久不衰的法宝,也是我们走向复兴,开创未来的根本保障。虽然,传统文化不乏糟粕,虚荣、麻木等劣根性便是糟粕的体现。但,我们不能否认传统文化的精髓让我们经久不衰,绵延不绝。文化的包容维持着中华民族的和谐与稳定,也为民族大家庭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使其焕发生机。五千年的积淀造就的是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