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文过年的味道 800字
上小学的时候,新年总是在盼星星,盼月亮地无限的期待中,珊珊来迟的。那个时候,新年的味道特别的浓厚,特别的耐人寻味。有连串的炮声;有红艳新奇的对联;有新年特色的年糕、花糕,是希望能过得一年比一年高吧!有手持大刀的门神、有天爷爷、地奶奶、财神、灶神、有供神用的香炉;有各式各样的年画;有纸糊的灯笼;有手工制作的小玩意,星星点点地装扮着一个个热闹非凡的年集;还有为新年的第一天精心准备的新衣裳;当然最为关注的还是那一个个并不厚实的红包。有了这些才会体会到新年的味道。
除夕那天晚上,真可以说是咱们中国的狂欢节。那天晚上,一般都是要敖个通宵的。因为当时还几乎没有电视,也就是左邻右舍地聚在一起,畅谈过往的坎坷与平淡,畅想未来一年的心愿,共同在一起等待着新年的钟声响起,共同鸣炮庆贺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在初一这天,天还刚刚亮就开始相互拜年,盛上一碗过年的饺子送给长辈们尝尝。
上初中的时候,随着电视的普及,春节联欢晚会成了各家各户年夜饭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了,因此,除夕这天晚上窜门的少了,人们更注重的是一家人的团圆。这时候因为点炮而引起的事故逐渐增多,政府决定禁止放炮,取而代之的是家家门口挂起的红灯笼。
上高中以后,我们家就搬进了楼房,真到现在,我对周围的邻居们都还不太了解,也很少有机会交流与往来。新年,是忙碌着买东西,忙碌着工作、学习,忙碌着送礼品。过年的时候大多都是初一或是前一天赶回老家,回来以后就算是过年了。过新年,就是又长了一岁而已。
不知道是如今我们的口味变重了,还是新年的味道变淡了呢?
2. 作文过年的味道 800字
一年只有一次,最热闹的也就是那个晚上,我盼望着那个晚上的到来,迎接着那个迷人的夜晚。
那个晚上的到来,给我带来了许多的快乐和乐趣。为了今年的“年夜大餐”,母亲和奶奶在除夕的前两天就开始“动工”了。因为母亲眼中的年夜饭是团圆饭,预示着新一年的开始,一切都要十全十美,不能有半点马虎。每到这时候,我便会言语谨慎,生怕不经意间说出什么不中听的或是不吉利的话,招来母亲的责骂。对我家而言,这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已经不只是一顿简单的晚餐,更是全家都要参与的仪式。所以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仍然保留了在家中吃年夜饭的习惯。
我家的年夜饭讲究分工合作,各司其责。母亲是总设计师,负责人员调度。为了年夜饭母亲会把消毒柜里的淡蓝色的精美餐具拿出来用。父亲帮母亲打小工,负责买配菜,买调料,拿油盐酱醋、锅碗瓢盆;奶奶是总设计师的得力助手;爷爷则是烹饪几个他的拿手菜;我嘛,就负责“偷吃”,在有菜做好了后,我总以尝尝菜的咸淡,来偷吃做好的菜,诶,谁叫我属老鼠呢?
母亲做年夜饭有讲究,菜的数量必须是双数,有冷有热,有荤有素,各自成双,讨一个“好事成双”的彩头。每年年夜饭母亲都会亮出她新学得几个好菜让我们品评,但有几个菜是母亲的保留曲目,每年必不可少。“蒸蛋卷”、“清炖鸡”、“炸肉丸”、“红烧鱼”。母亲认为有了这些菜预示着来年生活富足,衣食无忧。
在母亲的指挥和操持下,晚上七点整,我们的午夜大餐正式开始,一盘盘色香味俱全、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来,我看得眼花缭乱。开饭喽!我狼吞虎咽的把这美味佳肴往嘴里塞。妈妈把果汁和红酒拿出来,倒在高脚杯里。这是我们每年必备的一个节目———新年祝愿(每年的年夜饭前我们都要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祝愿送给家人)。今年还是我第一个上场,我端起酒杯祝愿爸爸和妈妈———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工作顺利;祝愿爷爷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把他们的祝愿送给了我,爸爸妈妈祝我身体健康,天天好心情;爷爷奶奶祝我学习进步。然后我们端起酒杯,“干杯”!我们的家真是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我爱我家。
我家不仅年夜大餐丰盛,家庭也那么幸福,我既为有一个会做美食的的妈妈感到骄傲,也为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感到骄傲
3. 作文《过年的味道》
1.
过年的味道
哇!过年了!时间飞逝,转眼间新的一年又要开始了。
春节是全家团圆的节日,是人们期盼的节日。春节里,人们换上新装,走街串巷,拜亲访友;可以吃到丰盛可口的食物;孩子们自在地玩乐;大人们可以放下工作,轻松一下。这些活动是每个春节必不可少的,让我最想念、最思念、最怀念的还是那能使年味儿变浓的烟花爆竹。
前几年,襄阳禁放烟花爆竹。每到过年,我也只能回忆那段燃放烟花爆竹的快乐时光。除夕之夜,爸爸妈妈给些钱让我去买烟花爆竹。一出爸妈的监视范围,我便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向烟花店。拿了烟花就跑,急匆匆到家后,把一些烟花藏了起来,然后拿着几支“窜天猴”和“星火棒”,敲开邻居姐姐的门,和她一起放烟花。随着导火线的点燃,“啪啪”几声“霹雳”,响彻夜空。我的手随着烟花一起抖动,是激动,是兴奋……甚至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烟花里“储存”着的几十朵花一朵接一朵飞上夜空,慢慢扩大又慢慢散去,那种五光十色、绚丽缤纷,足以组成最美丽的画面。特别是许多人一起燃放各种烟花时,那种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却又精巧细致、玲珑剔透的美让人陶醉其中。我那颗欢乐的心也随同烟花一起绽放在深邃的星空中。
放完“窜天猴”,我们又冲到楼下,点燃“星火棒”。自由自在地跑着,手中“怒放”的“红色火花”,依照我们的奔跑路线,画出一幅幅新春图。还有大年初一早晨放的鞭炮(那种穿“红色外套”,挂在楼梯前用竹竿吊起来放的炮仗);随时能放的掼炮;放在地上,看起来像一个小筒的爆竹……都让人难以忘怀。烟花爆竹的每一颗星火都是一声问候,一丝祝福,一片温馨,一份快乐……美好的愿望尽在不言中。
这几年,没了烟花爆竹的陪伴,没有了喜庆、热闹的味道,年味就淡了。
不过,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传进我的耳朵:襄阳市民又可以在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了!太好啦!我一定要再次体验那种热烈;那种奔放;那种疯狂;那种五官的刺激;那种全身心的快乐……
2.
路上已有些淡淡的火药味,偶尔也能听到孩子们放鞭炮的声音。我走在去医院的路上。已是夜,路上几乎没有行人,漫天大雾更增添了几分诡异,我心急如焚……
虽然早就知道奶奶的病情不乐观,但却没想到奶奶会在今天——大年三十病危!这无疑是个晴天霹雳。跌跌撞撞地走在去医院的路上,漫天大雾浸得我泪眼朦胧,看不清方向。
到了医院,医生正在抢救,姐姐们在一旁痛哭,爸爸眼中也含着泪水。奶奶双眼紧闭,像断了线的木偶,躺在苍白无色的病床上,身体随着医生的按压一起一伏。一旁的机器“嘀—嘀—”的叫着。一遍又一遍地向人们宣告死亡的降临。看着这一幕,我再也抑制不住自己,扑了过去,大喊着奶奶。我要把奶奶叫醒!奶奶最疼的就是我了,我一哭,奶奶一定会像平常一样起来哄我:“奶奶!我是思雨啊!思雨来了!看看思雨好不好!奶奶不是最疼思雨吗?为什么不看看思雨?……”可无论我怎么哭喊,奶奶都没有再睁眼。
那夜,奶奶走了,没来得及看我最后一眼。
回到家,我再也忍不住,扑到床上嚎啕大哭。可是,爸爸低声喝住了我“思雨!小声点!”“为什么?在医院也是,明明应该把奶奶送去火化,却把奶奶放在殡仪馆。现在,我连哭都不可以吗?”透过泪水看着爸爸,我有点歇斯底里,爸爸抱住我,抚摸着我的头哽咽着说:“思雨,今天你奶奶走了,爸爸心里很不好受,感觉非常难过。爸爸知道你很爱奶奶,可爸爸更爱,奶奶可是赋予了爸爸生命并养育了爸爸的人,是爸爸的母亲;可是,你看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正在高高兴兴地包饺子,吃年夜饭;过年,讲究个吉利、喜庆,你却在这里嚎啕大哭。你说,人家心里面是什么滋味儿?我们不能只顾及自己的痛苦,也要顾及人的感受,明白吗?”爸爸痛苦的眼泪悄然落到了我的脸上,冰冷异常,让我的心不由得紧缩起来,我明白了爸爸其实比我更痛苦、更压抑,在心里面不由得开始心疼爸爸了。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四周响起了雷鸣般的爆竹声,更为家中增添了几分凄凉。我们一家三口静坐在沙发上,默默地流着泪水,看着空寂的客厅,心中又添了几分苦涩,低头之间,一眼瞥到奶奶的房间,禁不住走了进去。看着空空荡荡的房间,心里的酸楚不禁又增添了几分。恍恍惚惚地坐在房间里,眼前浮现出和奶奶相处的一幕幕……
日上三竿,我赖在床上,不肯起床,奶奶任由我窝在被窝里,直到我起来之后,赶紧为我端出特意为我保留的热腾腾的饭菜;深夜时分,我脚伤疼的无法入睡,奶奶赶紧翻箱倒柜地找膏药给我敷;当天气冷时,你轻轻地用嘴喝着暖气温暖着我,生怕我着凉;炎热的夏夜,奶奶总是不停的摇着蒲扇,为我驱赶蚊虫,让我睡得更加香甜……
这一切的一切,仿佛就在眼前,可是当我抹去泪水睁大眼睛时,却发现分明已是物是人非,往事不再了;看着整整齐齐但却空空荡荡的床铺,心就像被切了一块似的,很空也很疼,泪水不禁顺着脸颊滑落,在地板上溅起了一朵朵涟漪,又慢慢地晕开来……
这个年,嘴里总是咸咸的;这个年,鼻子里面常常塞满了医院里特有的酒精味;这个年,心里面苦苦的。但这个苦涩的滋味却让我长大了、坚强了;让我变得懂事了,学会了冷静的处理问题;让我学体谅他人的感受,不再任性;让我知道将心比心,学会了宽容;让我懂得了珍惜——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
3.
伴着纷纷扬扬的雪花,度过了一个极富情趣的圣诞节。侧耳倾听,新年的脚步声近了。翘首东望,时光隧道中正姗姗走来一个晶亮晶亮的日子,让我们轻轻向他招收:新年,你好!
在逝去的三百六十五个充满风霜雨雪的日子里,我们奋斗过.进取过.成功过.也失败过。我们的欢笑和失落.迷茫和困惑,都成了无比美好的记忆。正如普希金的诗中所说:“而那过去的,都会染上莫名的相思。”不是吗?
新年是时光的起点,元旦是时光的第一个里程碑。这一天,我们更多的是畅想未来,那些就要完成的事业,即将到来的机遇和美好的前景,正在前方隐约向我们招手,以神秘的梦幻和无尽的快乐“诱惑”着我们。于是,我们心里又燃起了信心和希望,顾不得疲惫和伤痛,又要义无反顾地风雨兼程了。新年总是在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到来,然而,“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的,那无数的诗情画意等待着我们去感受,去描绘:洒满阳光的湖畔早晨,落满花瓣的小径黄昏,还有江南巷青石小路上的烟雨蒙蒙,北国和熙春风里一碧万顷的麦田……..
是的,尽管前行的道路依然坎坷,凛冽的寒风依然肆虏呼啸,但为了心中那曾经对自己许下的诺言,为了那不灭的希冀和美丽的曈憬,我们还是向前,向前……
站在新年这一雪白的起跑线上,向着明天,向着东方那轮冉冉升起的红日,让我们放飞心中的白鸽,以怒放的百合花般的心情,真诚地道一声:新年,你好!
4.
味道,对每个人来说都有不同的味道,对每种境遇来说都有不同的味道。
你可以塑造不同情况的家人,比如:刚大病初愈的爷爷奶奶辈,整年在外奔波的爸爸妈妈辈,外出求学或者刚刚就业的哥哥姐姐辈,从远方来的亲戚家的小朋友,富人家与穷人家不同的情景,团圆家与离散家不同的氛围。
反正是千姿百态,味道就有千种万种了,你随便挑种自己想表达的心情就可以了。
仅作参考,希望你有自己想表达的想法。
5.
过年了,处处都充满着浓浓的年味。我和爸爸妈妈及匆匆地赶回老家,迫不及待地要享受这过年的味道。
过年的味道,是饭菜香喷喷的味道。大年三十晚上的年夜饭是最香甜的,家人坐在桌旁尝尝丰盛的饭菜,谈谈未来,举杯互相祝福,这样的场景在寒冷的冬夜里最是温馨。
过年的味道,是鞭炮烟花红红火火的味道。在漆黑的夜里放一串红通通的鞭炮,燃一颗缤纷的烟花,让烦恼在“噼啪”声中烟消云散,让快乐随着绚烂上午火焰冲向天空。
过年的味道,是春天充满希望的味道。小草悄悄地探出小脑袋,给空荡荡的大地带来第一丝绿意。小花在枝头悄然绽开笑脸,给光秃秃的枝头带来第一抹粉红。春雨淅淅沥沥,给前来踏青的人们捎去第一份春的希望。
过年的味道,是春联上淡淡墨香的味道。从我上学开始,老家的春联就是我和哥哥包了。和哥哥大方端正的字相比,我的字写得不咋样,横七竖八、大小不一、歪歪扭扭。但经过一年年的锻炼,我的字也写得越来越好了。大家的鼓励和夸奖总让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暗下决心要一年更比一年好。
过年的味道,是亲情暖暖的味道。饭桌上,我和哥哥的碗里堆满了家人夹的菜,觥筹交错,祝福声连连。沙发上,奶奶一边看春晚,还一边对我嘘寒问暖。家门口,妈妈对要下楼放鞭炮的我叮咛声声。暖暖的亲情,让寒冷的冬夜温暖如春。
过年的味道,是香喷喷的,是红红火火的,是清香的,是充满希望的,更是暖暖的。啊,过年的味道,是一种幸福快乐的味道。
5.
一年只有一次,最热闹的也就是那个晚上,我盼望着那个晚上的到来,迎接着那个迷人的夜晚。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题记
一年只有一次,最热闹的也就是那个晚上,我盼望着那个晚上的到来,迎接着那个迷人的夜晚。
那个晚上的到来,给我带来了许多的快乐和乐趣。为了今年的“年夜大餐”,母亲和奶奶在除夕的前两天就开始“动工”了。因为母亲眼中的年夜饭是团圆饭,预示着新一年的开始,一切都要十全十美,不能有半点马虎。每到这时候,我便会言语谨慎,生怕不经意间说出什么不中听的或是不吉利的话,招来母亲的责骂。对我家而言,这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已经不只是一顿简单的晚餐,更是全家都要参与的仪式。所以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仍然保留了在家中吃年夜饭的习惯。
我家的年夜饭讲究分工合作,各司其责。母亲是总设计师,负责人员调度。为了年夜饭母亲会把消毒柜里的淡蓝色的精美餐具拿出来用。父亲帮母亲打小工,负责买配菜,买调料,拿油盐酱醋、锅碗瓢盆;奶奶是总设计师的得力助手;爷爷则是烹饪几个他的拿手菜;我嘛,就负责“偷吃”,在有菜做好了后,我总以尝尝菜的咸淡,来偷吃做好的菜,诶,谁叫我属老鼠呢?
母亲做年夜饭有讲究,菜的数量必须是双数,有冷有热,有荤有素,各自成双,讨一个“好事成双”的彩头。每年年夜饭母亲都会亮出她新学得几个好菜让我们品评,但有几个菜是母亲的保留曲目,每年必不可少。“蒸蛋卷”、“清炖鸡”、“炸肉丸”、“红烧鱼”。母亲认为有了这些菜预示着来年生活富足,衣食无忧。
在母亲的指挥和操持下,晚上七点整,我们的午夜大餐正式开始,一盘盘色香味俱全、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来,我看得眼花缭乱。开饭喽!我狼吞虎咽的把这美味佳肴往嘴里塞。妈妈把果汁和红酒拿出来,倒在高脚杯里。这是我们每年必备的一个节目———新年祝愿(每年的年夜饭前我们都要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祝愿送给家人)。今年还是我第一个上场,我端起酒杯祝愿爸爸和妈妈———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工作顺利;祝愿爷爷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把他们的祝愿送给了我,爸爸妈妈祝我身体健康,天天好心情;爷爷奶奶祝我学习进步。然后我们端起酒杯,“干杯”!我们的家真是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我爱我家。
我家不仅年夜大餐丰盛,家庭也那么幸福,我既为有一个会做美食的的妈妈感到骄傲,也为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感到骄傲。
6.
上小学的时候,新年总是在盼星星,盼月亮地无限的期待中,珊珊来迟的。那个时候,新年的味道特别的浓厚,特别的耐人寻味。有连串的炮声;有红艳新奇的对联;有新年特色的年糕、花糕,是希望能过得一年比一年高吧!有手持大刀的门神、有天爷爷、地奶奶、财神、灶神、有供神用的香炉;有各式各样的年画;有纸糊的灯笼;有手工制作的小玩意,星星点点地装扮着一个个热闹非凡的年集;还有为新年的第一天精心准备的新衣裳;当然最为关注的还是那一个个并不厚实的红包。有了这些才会体会到新年的味道。
除夕那天晚上,真可以说是咱们中国的狂欢节。那天晚上,一般都是要敖个通宵的。因为当时还几乎没有电视,也就是左邻右舍地聚在一起,畅谈过往的坎坷与平淡,畅想未来一年的心愿,共同在一起等待着新年的钟声响起,共同鸣炮庆贺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在初一这天,天还刚刚亮就开始相互拜年,盛上一碗过年的饺子送给长辈们尝尝。
上初中的时候,随着电视的普及,春节联欢晚会成了各家各户年夜饭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了,因此,除夕这天晚上窜门的少了,人们更注重的是一家人的团圆。这时候因为点炮而引起的事故逐渐增多,政府决定禁止放炮,取而代之的是家家门口挂起的红灯笼。
上高中以后,我们家就搬进了楼房,真到现在,我对周围的邻居们都还不太了解,也很少有机会交流与往来。新年,是忙碌着买东西,忙碌着工作、学习,忙碌着送礼品。过年的时候大多都是初一或是前一天赶回老家,回来以后就算是过年了。过新年,就是又长了一岁而已。
不知道是如今我们的口味变重了,还是新年的味道变淡了呢?
7.
进了腊月,年味越来越浓了,有些欢喜有些忧。
放假回家后,不知道在奶奶家住的那条老巷子里走了多少次,却一直徘徊不曾进去过,因为门上已经上了锁。
奶奶去世已经半年了。自从奶奶去世后,总觉得家里好象缺了点什么。进了冬天,爷爷也去了大伯家过冬,这所老宅子就锁了门。往常放了学就爱往奶奶家跑的我,顿时没了着落。
腊月二十六下了一场雪,天冷冷的,心也冷冷的。二十八,天气仍旧不见好转,妈妈让我和她去赶集置办年货,这才感觉到年真的要来了。
转眼到了年三十,这天我们一家四口和大伯一家还有爷爷,一起去爷爷的老宅子过年。往年过去的时候满心欢喜,这次却不同,心里闷闷的。是因为没有了奶奶的缘故吧?唯一不变的是大人们的忙碌:妈妈和大娘和面,爸爸劈火头,大伯摘菜——只是少了坐在炕头上发号施令的奶奶……
夜幕降临了,远近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而我们家的院子里静悄悄的。
按照习俗,三十晚上要吃火烧,预示着来年“翻身”。往年吃火烧的时候可热闹了,一家人围着一个大圆桌,吃着妈妈和大娘亲手做的火烧。有的漏了馅,有的流了汤,大家都弄了满手的油,欢声笑语不断;而今年大伯家的哥哥都结了婚刚有了小孩,孩子还小不方便过来,自然少了一分热闹。大家都闷头吃着火烧,几乎没人多说一句话。
初一早晨,起得不是很早。因为奶奶新坟也没有人来拜年。早上吃过饺子之后,我就又长了一岁了。
其实我不愿意这么早过年,因为过了年我就得回姨家了。爸爸妈妈也要出去打工,不能陪在爷爷身边了。
终于这一天还是来了。初四,爸爸妈妈带着姐姐和我来到了姨家。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爸爸妈妈快要走了,虽然我还能和姐姐共度余下的假期,但她也很快就要开学了。
不经意间,年已经渐渐的离我而去了,年的味道就这样散去了……
8.
在中国那么多的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春节。
春节的名字洋溢着幸福的味道,总能令人联想到美好的事物。它象征着新年的伊始,同时也代表去年所有的悲欢离合都已谢幕,化作记忆留在生命的史册上。
尽管是寒冷的冬日,可是春节的出现仿如一轮暖日,高挂在空中,融化了街道两旁的积雪。路人们的脚步踩着 轻快的节拍,飞扬的嘴角写满了无法控制的喜悦心情。
过年了!过年了!
爷爷奶奶从老家赶回来,带着大包小包的礼物,乐得我合不拢嘴。爸爸妈妈商讨着需要购置的年货,列了一张长长的单子。喜爱干净的外婆指挥无所事事我和舅舅把房子里里外外打扫一遍,然后摸了摸亮得能映出人影的窗户,点了点头,欣慰地说:“这样才好,除去了去年的污垢,干干净净地迎来新年。”
春节的味道是多元的香。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到头来终于可以休息休息,例外的是那些勤劳的主妇们。妈妈把从超市买来的花生倒入锅内,熟练地翻炒它们,出锅后再撒盐入盘。夹上一颗,脆脆的外皮裹着乳白的果仁,香浓四溢。她还想炸鱼,可是对生熟情况掌握不到位,只好请来奶奶作指导。奶奶笑眯眯地接过铲子,演示起来。奶奶站在一旁认真虚心地接受奶奶的言传身教。客厅里放着大小不一的果盘,里面堆着小山一般的果干和水果。我满足地吸吸鼻子。走在阳台上看下面,几个小孩子在玩小烟花,火光流离之间燃出快乐的花朵。一阵轻烟消失在空气中,我在二楼闻到了那种专属烟花的清香,心情在闲情逸致中得到了放松,我开心地笑了。
那样温暖的情绪还残留在我心间。然而,曾几何时,这份浓郁的春节味道淡了些许。
近年来,西方的节日传到中国。年轻人一到万圣节、圣诞节或者情人节,激动的劲头不亚于中了头彩。而对于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提不起多少兴趣“噢,又过年了?”而后凑和着和家人吃一顿年夜饭,再继续他们直线一样的生活。
其实呢,他们总有一天会发现,那些“洋节日”就是图个新鲜,戴上面具跳一场假面舞会。真正经久不息的还是我们的祖先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那种温馨和幸福是经过岁月的沉淀酿成的蜜,能够甜到你的心里。
我喜欢春节,更迷恋它多姿多彩的味道。
9.
过年的味道
早晨一睁眼,接了几个电话,“嗯,但是,不行,要在家收拾屋子。准备过年呀。”理由十分充分地推了两个朋友的相约。飞快地洗漱完毕,草草地喝了一杯咖啡吃了一片面包,换上粉紫色的家居服,用皮筋和夹子将刚刚可以梳起的头发整齐地盘在脑后,大张齐鼓地收拾起屋子来。
爷爷坐在宽大的沙发里看着报纸,间或,抬起头透过老花镜用疑惑的眼光看着我。“今天不出去吗?这么勤快?”终于,他问。笑着对爷爷说:“今天哪里都不去,在家搞卫生,嘻嘻。干干净净过大年哟。” 是呀要过年了。记得小时候,每到过年的时候,都要跟着妈妈在家里擦擦弄弄好一阵子。那时候,觉得好烦,为什么非要在这个时候突击做那么多家务?但现在有了自己的家,一下子理解了妈妈的感觉,那种过年的感觉,一下子仿佛又回来了。
其实,过年的味道,过年的感觉,在现代人眼里,是越来越淡了。也许是很多东西太容易得到的缘故,反而没有了盼望很久以后得到的欣喜。
小时候祈盼着过年,因为过年可以有新衣服穿,因为过年可以吃到平时吃不到的好东西,因为过年可以的放花放炮。过年,在孩子的眼里,是压岁钱,是庙会,是风车,是新衣服,是糖葫芦,是花炮,那些美好的东西,那些美好的祈盼呀。而现在,得到这一切已经很容易了,不必等到过年的时候。看来,人生真的是拥有一些,就势必会失去一些。
“送旧迎新。”四个字,一下子跃了出来。好一个送旧迎新。送走旧的,迎来新的。迎新固然是一种喜悦,送旧却不免让人有点淡淡的伤感。日子就这样在无数的迎来送往中过去,留给我们的是一种逐渐的成熟的吧。可以淡定地对待所面临的一切,渐渐地,也许就会乐于拥有,甘于失去了。应该是一种成熟吧。然而,感伤依旧,但那也只是一种生活中的小插曲,一点点小配头。
走近窗边,看着白雪覆盖了的街道,心里居然涌起一阵阵的兴奋。喜欢雪天,冷冷的空气里带着几许湿润,把天衬得更蓝,就连干枯的树枝都有了几分诗意。窗外的风很大,气温骤然下降,而室内却温暖如春。楼下商家挂着的彩旗,在风中乱舞。冲着窗外笑了笑,真的是要过年啦。
终于,经过一天的奋战,家变得光洁无比。盘腿坐在地板上,打了蜡的地板,泛着好看的光。一整天的洗洗漱漱擦擦弄弄,让人不免产生了几分疲倦,但心情却十分舒畅。笑迷迷地看着角落里的优雅地伸展着枝叶的富贵竹,还有五颜六色的银柳,绿意盎然,春机盎然。
CD里飘出一首首怀旧的老歌,厨房里飘出炸丸子的香气。爷爷在我的感染下,居然开始炸丸子。想想看,他老人家已经好几年没有炸丸子了。小时候,每到过年的时候,就是这种味道让贪吃的我眼睛发亮呀。在这种香气中,儿时的种种,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出来。
当过年的味道渐渐淡去之际,儿时的记记――那种对过年的渴望,那种对过年的祈盼,那种过年时的种种快乐,成为了一种亮色。点点滴滴的回忆伴随着夜幕,一点一点地向我笼罩过来,年又近了一天!
聊着这一年里的事情,是怎样一副和谐、团圆、温馨的画面啊!这就是过年的味道啊!
看在我找了一些,写了一些的份上,给我分吧....
4. 《变味的春节》作文,800字左右
《年的味道》
春节刚过,满眼还可见火红的灯笼和散落地上的炮竹残片,四下里仿佛还残存着年的味道.可内心却不由地浮生这样的感叹:“过年,不过如此嘛.”
年关已逝,然而内心并未有太多的留恋.对于过年,早已少了太多的欣喜和乐趣.看着电视里热闹的春晚,望着天空中五彩缤纷的礼花,我怎么也找不回过年的感觉.年的味道,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变淡……
不晓得从何时开始,习惯的放下了对年的等待与期盼.不喜欢街上挤满置办年货的人,不喜欢看每个人脸上急忙而又开心的表情.不懂得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不喜欢,只是有时会这样想:难道过年已成为了渗入人们骨子当中的习惯,难道没有了过年,就等于没有了生活吗?可不管怎样,年的味道真的在我心中渐渐散去,可我,却怎么也不想去追.
如今过年,尽管多了各式各样的选择,尽管少了这样那样的忙碌,但也丢掉了原汁原味的年味儿.很多人喜欢走出家门,在富丽堂皇的酒店中吃上一顿年夜饭.更有甚者,在吵闹的KTV中唱通宵以示对节日的庆祝.在各种新奇的想法中,年似乎不再是我们举杯欢庆的中国节,反倒是张显时尚的好日子.还有很多的年轻人,把外国的节日过得有滋有味,对于春节却是意趣冷淡.如此过年,年的味道还怎能韵味十足.想到这里,我突然觉得,不是年疏远了我们,而是我们有意无意地离它远去.
我不知道今后的年是否会变回原来的样子,但希望它不会继续变得更糟糕.其实在我心中我是喜爱过年的,只是这份喜爱伴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的变得含蓄,变得不再强烈.大概很多的人也是如此,或许我们在心底默默地呼唤一声,年就会恢复它本来的面目.
5. 过年的味道写800字作文怎么写
新年的钟声缓缓敲响,绚丽的烟花绽放在大街小巷,空气里弥漫着丝丝年味,萦绕在鼻尖。
过年的味道是怎样的呢?
许是一家团圆笑着吃年夜饭的幸福吧!每次过年,父母总会拎着大包小包,带着我,去外婆家吃年夜饭。我们总是中午就到了,看着外公外婆忙里忙外,嗅着不时飘出来的香味。待一切妥当,我这个小馋猫就迫不及待了。不过,在吃饭前还有一个隆重的仪式---祭祀。对于这种只在书上见过的礼仪我总是好奇的。桌上青烟袅袅,我随大人们一起叩拜。小时候,只是跟着学样子,慢慢长大了,才明白那也是一种思念,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及祝福。终于等到开饭的时间了,我狼吞虎咽地吃着,大人们则在一旁寒暄着。年夜饭的菜是我的最爱了。总是有平时吃不到的美味,鲜香的味道在舌尖舞动着,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许是和伙伴一起放烟火的欢乐吧!鲜美的年夜饭结束后,就是娱乐时间。大人们可嗑瓜子聊着家常,孩子们则忙着放烟花去了。各色各样的烟花在孩子们的手里绽放大大的笑脸。我小时候最喜欢一种“狗尾巴”的烟火。我拆开一大把“狗尾巴”,一根根的点。左右手各拿几根,徒手在空中画圈圈。白色的浓烟在空气里一圈圈的晃着,偶尔我也会被呛着。玩好这个,就奔出院子和其他人一起放烟火。一群人穿着新衣服,捂着耳朵,看着烟花一朵朵在空中放开,亮丽的颜色照亮了整个大地,新年的祝福传及家家户户。
许是守岁时昏昏欲睡的感觉吧!玩累了,各自回家,还不能立刻就睡。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在电视机前边看春晚边守岁。我们时而开怀大笑,时而感慨万千。就在所有人都兴奋的等待这时,我却无比思念我软软的床。不知不觉中,我已进入梦乡。新年的钟声敲响了,鞭炮、烟花一齐响起。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喜悦。儿时的我只是觉得终于解脱,可以好好睡一觉了。慢慢长大,才明白,守岁时一种传统,带着美好的寓意。于是我抵住困意,等待新年的钟声。
还有什么?拿到压岁钱时的兴高采烈,疯玩好几天的开心……这种味道是一种幸福、传承、思念。时间老人会把这种味道记载在欢声笑语里,沉淀在岁月里,传承在祝福里。
6. 高一作文儿时新年的味道百度文库
高一作文:记忆中的味道
高一作文:记忆中的味道
品尝佳肴乃人生的一大快事!这里的佳肴并不一定是山珍海味,只要心感
美味,普通的食物也令人难忘。
说起来,儿时吃过的豆腐花也算得人间一味。在街上,每到下午,便有人
挑着担子来吆喝:豆腐花喽!新鲜的豆腐花!我总会捏着一枚硬币递给卖豆腐
花的老伯,说:老爷爷,多放点虾仁,好吗?好,好!老伯微笑着,打开盖子
舀出一碗热气腾腾的豆花,娴熟地撒上盐、味精,倒入酱油和香油,最后加入
紫菜、虾仁、葱花,一碗美味的豆腐花就完成了。我小心翼翼地端在手中,开
始品尝。啊,紫菜和虾仁增添了豆腐花的鲜味,爽爽嫩嫩的豆腐花滑入口中,
真是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圆角矩形标注
:
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高一(
3
)班陆芸指导老师:于其现在,
想吃一碗豆腐花却成了难事,街上的一家早餐店原有豆腐花的,也关门了。问
起妈妈哪有卖豆腐花的,她说街边小巷有一家,但没以前的好吃了唉,我叹了
口气,现在想吃一碗豆腐花怎么就这么难啊
不过,街上的烘山芋还是散发着香气,这也是最近才发现的,记得以前是
一个包着花头巾的大婶卖山芋的,只要买到里头是金黄色的就肯定是甜的。捧
着热烘烘的山芋,剥皮,咬一口,又香又甜,真是双重享受啊!现在来卖的是
一个老头,看上去挺可爱的老头,靠着电线杆,双手插在口袋里,缩着肩每次
我走过,他几乎都是这个动作。第一次见到这个小摊时,我就毫不犹豫地买了
一个,满心欢喜的隔着衣袖捧回家里,剥开皮,呀!是金黄的,一口咬下去,
心里凉了一半:没有记忆中的甜!没想到,自己找了几年的烘山芋,竟给我这
样一个答案,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对了,还有玉米!一次在妈妈的朋友家吃到的玉米,天哪,真是好吃得没
话说,现在想起来还直流口水。那玉米,首先很香,一口咬上去,满嘴的香糯,
又出奇的甜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味道。上次,妈妈说一家蛋糕店的玉米很好吃,
我特意寻了去,买了一根,结果,言过其实,只不过是煮得烂了点而已。
7. 作文:过年的滋味 800字,谢了
过年的味道作文
没有人不羡慕她的美,没有人不为她疯狂,没有人不爱她的味道……
——题记
因为她近了,孤枕难眠的我早早起来了,换上了新衣服后,就和妈妈出去买菜了。大街上的人可真多,人们急匆匆的在路上走着,大家都为过年忙活着,大街上一片繁荣的景象。回到家,妈妈和奶奶就开始准备着年夜饭,妈妈和奶奶是我们家的大厨,我帮不上什么忙,只好自己去玩儿了。爷爷和太奶在门外贴对联。爸爸在打扫房间,他把房间打扫的非常干净。我闻见了过年的味道……
……有熏腊肉,有红菜台,还有红烧肉,腌竹笋等等。当然喽,自然少不了过年时家里的必备菜——鱼,桌上有一大锅鱼,正好摆在桌子的正中央,冒着香香喷的味道。一家子拥挤在一个“小小”的屋子里,饭肉飘香在爸爸妈妈叔叔伯伯笑谈间,我们说说笑笑吃团圆饭,我喜欢这种喜庆的味道!
我们总是爱等待,我们一家人守候在一起,午夜的钟声刚刚敲过,只持续了片刻的宁静便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响声撕得粉碎。那声音起初是零星的,微弱的,含混的,渐渐地,那声音高亢起来,如海潮般势不可挡地从黑沉沉的夜空中滚落下来。原本还清凉的空气被震颤了,溶满了火药的特殊味儿……我听见,我看见,一家家都欢腾起来了,焰火同时从四面八方升起,蓝的、绿的、红的、黄的……外面成了烟花的世界,窗外简直是火树银花,格外绚丽,有的旋转,有的四射,还有的爆裂,烟花爆炸声响彻在耳边!夜空一片湛蓝,星星正地眨着光芒,月亮倒挂在夜空中,又像片会发光的柳叶。只听轰隆隆一声声巨响,打破了原来宁静。一枚枚烟花向天空喷去。天空开放出一朵朵美丽的菊花,把夜空装点得无比美丽。到处充满了节日的气氛。万家灯火通明,烟雾弥漫,这是过年才有的味道啊……突然,一阵悦耳的铜锣声吸引了我,一群活力旺盛的“狮子”蹦蹦跳跳的来了,他们的线路一会来这,一会在那,一会眨眼,一会翻跟头,老人们乐开了花,我的奶奶也马上把年糕塞在我们手上就跑去看舞狮了。我们吃着年糕,觉得更有味了。
我爱新年的年花娇艳,我爱新年的糕点香甜, 我爱爆竹声响彻新年,我爱舞狮舞龙的表演。我爱新年,最好天天是新年; 快乐迎新年我们又长大一年。 开心迎新年,要对家人好一点; 贺新迎新年人人都有快乐年 ,我爱除夕夜一家团圆, 我爱和妈咪上街去拜年 。我爱在新年不必去上学 , 我穿漂亮衣裳过新年,年年年啊年最圆 ,一家大小来庆团圆。年年年呀年最圆,原来我们都是爱过新年。我爱过年的味道。
8. 过年的味道700字作文
哇!过年了!时间飞逝,转眼间新的一年又要开始了。
春节是全家团圆的节日,是人们期盼的节日。春节里,人们换上新装,走街串巷,拜亲访友;可以吃到丰盛可口的食物;孩子们自在地玩乐;大人们可以放下工作,轻松一下。这些活动是每个春节必不可少的,让我最想念、最思念、最怀念的还是那能使年味儿变浓的烟花爆竹。
前几年,南京禁放烟花爆竹。每到过年,我也只能回忆那段燃放烟花爆竹的快乐时光。除夕之夜,爸爸妈妈给些钱让我去买烟花爆竹。一出爸妈的监视范围,我便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向烟花店。拿了烟花就跑,急匆匆到家后,把一些烟花藏了起来,然后拿着几支“窜天猴”和“星火棒”,敲开邻居姐姐的门,和她一起放烟花。随着导火线的点燃,“啪啪”几声“霹雳”,响彻夜空。我的手随着烟花一起抖动,是激动,是兴奋……甚至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烟花里“储存”着的几十朵花一朵接一朵飞上夜空,慢慢扩大又慢慢散去,那种五光十色、绚丽缤纷,足以组成最美丽的画面。特别是许多人一起燃放各种烟花时,那种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却又精巧细致、玲珑剔透的美让人陶醉其中。我那颗欢乐的心也随同烟花一起绽放在深邃的星空中。
放完“窜天猴”,我们又冲到楼下,点燃“星火棒”。自由自在地跑着,手中“怒放”的“红色火花”,依照我们的奔跑路线,画出一幅幅新春图。还有大年初一早晨放的鞭炮(那种穿“红色外套”,挂在楼梯前用竹竿吊起来放的炮仗);随时能放的掼炮;放在地上,看起来像一个小筒的爆竹……都让人难以忘怀。烟花爆竹的每一颗星火都是一声问候,一丝祝福,一片温馨,一份快乐……美好的愿望尽在不言中。
这几年,没了烟花爆竹的陪伴,没有了喜庆、热闹的味道,年味就淡了。
不过,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传进我的耳朵:南京市民又可以在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了!太好啦!我一定要再次体验那种热烈;那种奔放;那种疯狂;那种五官的刺激;那种全身心的快乐……
9. 过年的作文800
过年的作文:
第一篇:年的味道
落叶之秋已渐渐隐去,冬天的脚步却不经意地在枝头划下痕迹。伫立窗前,听丝丝细雨轻声地弹奏,看那土坯青瓦堆砌的儿时记忆,湿润的掌心捂住了有些酸涩的鼻尖,那些烙印在心底的童年趣事,一如曾经舌尖轻轻触过冰凉的味道,使我们久久难以释怀。
记得儿时过年的浓厚气息总是从父亲点燃炮竹的第一个声响开始的,每一次春节的到来,我们这些孩子甭提那股儿盼望的心情有多么急切了。长辈们乐呵呵地倚在大门的台阶上,东张西望着。可又曾知,他们心底儿所隐藏的那点儿喜迎新年的狡猾心情,却完完全全地被自己暴露出来了,粗糙的双手合插在衣兜中,偶尔也会从衣裤中拿出一点他们不舍得吃的,如糖果、花生之类的东西,合捧在掌心给我们一大群小孩子吃,可这些早已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通常,在过年之前还有一个叫“祭灶”的日子,这个像是新年到来的一个前奏。这一天,老老少少都不许懒床,而年货也要在这一天之前置备好。小孩子会学着大人们干活的样子,极其认真地打扫厨房。
还记得儿时的“灶”可不像现在这个样子,是用土坯和石块砌成的,少了些煤气的味道,靠燃烧秸秆和稻草取热,整个灶台上黑黝黝的一片,在铁质的锅底儿上还会残留下许许多多的灰垢,这时爸要用铲子一点一点地清除。当煤油灯已渐渐变成记忆中的历史后,我们似乎还会时常记起他黢黑、满身垢污的外衣,在这一天爸会把厨房里的灯换成新的,说是对灶神的恭敬,以免引来明年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这一天,乡里还有一个不成俗的说法是:这一天全家人必须赶在子夜之前回家,不管你是身处异地,还是客居他乡,可此时春节快要到了,一家人团聚的时刻也要到了,倘若谁家的孩子不回来就是对老祖宗不恭敬,会狠狠遭到长辈们无情地指责,说是替老祖宗说话。
在春节之前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妈会给我们姊们几个试穿她亲手缝纳的布鞋。纳布鞋也是有讲究的,需要用浆糊涂抹在布上先晒干,再剪成鞋模子,而那时我们一家人穿的鞋全是我妈一针一线缝出来的,相比于如今的运动鞋,倒也结实许多。当各种品牌的运动鞋休闲鞋充斥在如今的大街小巷后,现在我们已经很难在看到那些曾经用一针一线纳满亲情的布鞋影子了,倒是增加不少你攀我比的名牌热。
春节那天,穿上新鞋,吃过小团圆饭后,便到了贴对联的时候了,记得有几年春节的对联还是我写的那!按着平仄对仗的关系,一笔一画我总能写得很好。
过年这一天,对于我们这些做孩子的最有趣的当数年夜饭之后的拜年了。
素常,会先去长辈家拜,然后放可随意去拜年。儿时的春节似乎年年都会下着大雪,在纷纷扬扬的年夜里,天气尽管是寒冷了点儿,可厚厚的棉衣下,我们的心却总是暖和的。七八个孩子会组成一群,每人手执一个小巧精致的灯笼,说是天黑路滑好照个亮光,可从远处看还真有点儿过年的气势呢!
我的灯笼是爸用竹篾亲手扎的,外面糊上彩纸,再拧上半圈儿铁丝。细心的家长还会请人在上面绘上八仙过海、夸布追日之类的图面,看起来特别好看。
那小小让烧着微弱亮光的灯笼,顺着儿时的阡陌,不觉又勾起了心底儿太多的故事,像汹涌地洪水般在不停的冲击着我们心灵的防线:如今的春节啊,少了些大雪纷飞的影子,像似无情的剥夺了寒冬的说话权一样,匆忙的人们冷冷清清,在电话里便传递了灯笼所带来的温馨与亲情。年夜的大街小巷上已经很难再看到熙攘的人群里孩子们提着灯笼拜年的背影,被爱情冲昏了头的你你我我倒是倍感熟悉。
今天,回想着儿时过年的味道,又给了我这份久违的心境,是我顿悟:在拥挤的城市中,我们心灵深处要恪守住一块小小的心岸,让他成为你奔波忙碌之后的一个驿站。静下心来,慢慢的去品味,去感悟,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轻轻地俯下身来,听听自己的心跳,放飞你自由的心绪……
去吧,去聆听、去回忆、去品味……回味这过年的味道。
第二篇:全家包饺子
在新年来临之际,家家户都要包饺子来庆祝新年。今年的大年三十,我不仅尝到了美味的饺子,还亲自过了一会包饺子的乐趣。
大年三十晚上,爸爸和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包饺子,我溜进厨房,看见爸爸正在和面,妈妈正在准备饺子馅,我说:“妈,让我也试试吧。”妈妈看见我点点头,表示同意了。我高兴极了,因为我就要学包饺子了!妈妈拿起擀面杖给我做示范,只见妈妈左一下右一下,一个个又薄又圆的饺子皮就成了,我一看,心想:原来这么简单。看我的吧!我胸有成竹的接过擀面杖,学着妈妈的样子一手拿着面团一手推动擀面杖开始了,不料面却粘在擀面杖上,弄了好半天手上面板上都成面了,真烦人!
妈妈看着我焦急的样子笑着说:“要撒点面粉才能不粘,但也不能撒太多否则就不好包了。”妈妈又给我讲了许多要领,并耐心的指导。我尽量按着妈妈说的去做,可刚开始擀出来的还是四不像,看着妈妈那么不厌其烦的教我,我想:我绝不能气馁!经过反复操练,我越擀越熟练了。看着圆圆的饺子皮在我的擀面杖下快速飞舞,心里充满了成就感,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擀好了面皮,该包饺子了。我兴致勃勃地拿起面皮加上馅照着大人的样子包了起来,可饺子馅好像成心与我闹别扭似的,一个劲儿往外跑。我站到妈妈身边想看看妈妈是怎样包的,却看见妈妈把硬币放在馅里包进饺子里,感到好奇怪。就问妈妈是干什么的,妈妈告诉我,谁要是吃到这个饺子,他就会在新的一年里有好运。为了能吃到这个饺子,我迫切希望能把饺子赶快包好。我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耐心的琢磨着,思索着。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了一番努力的学习,我终于学会了包饺子,我用手不经意的擦了擦头上的汗,却弄得一脸面粉,变成了一只小花猫。
饺子熟了!妈妈端上了热气腾腾的饺子,我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美滋滋的。虽然包饺子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是我学会了包饺子,也值得的。
这就是包饺子的乐趣,我体会到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克服了所有困难后,我们才能成功。
10. 过年的味道 作文
1“当、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家家户户的门上早已贴上了或火红或金黄的对联,每一家的老老少少都乐得合不拢嘴。兴奋的孩子们有的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品尝着一年一度的晚会大餐――春节晚会;有的急着给自己的长辈拜年,发短信,打电话,所有新年的祝福话语仿佛怎么也说不完;调皮的孩子正在向自己的父辈们 “讨要”压岁钱;屋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炸开了锅,五彩的烟花更是把这个特殊的夜晚点缀得绚丽多姿。
2 正月初一,农历新年的第一天迎着人们的喜悦祥和而来。我这个平时最赖床的懒汉,今天却起了个大早,因为我极想穿上我那美丽的新衣,出去好好炫耀一翻。我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我们小孩子走在拜年队伍的前面,见到长辈们拜个年,说几句吉利话,就可以收获一大把的压岁钱,然后拿到街上去买自己喜爱的东西――玩具、零食、鞭炮……,家长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对我们的放纵是那么的宽容,一切都有了!这就是过年的感觉。
3 “放鞭炮喽!”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小孩子们很快都聚在了一起。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响声震天,四处飞溅,仿佛要把一个个美好的愿望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炮竹声接连不断,热闹非凡。
到了吃饭的时候,望着满桌子平时最爱吃的菜肴,我们小孩子却一点儿也不觉得饿。大人们在推杯换盏之间,谈论最多是:今非昔比啊!今天的幸福生活从餐桌上最能说明问题,现在人们生活好了,天天就像在过年!
4 奔波在走亲访友的路途上,我见到了春意盎然的田间大地,一条条新修的高速公路缩短了我们的行程,通往乡村的泥巴路也被“村村通”的水泥路所覆盖,城市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年一个变化……
5 春节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那就是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是新的!
将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