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项羽与虞姬的小说
项羽二十四岁和叔父项梁发事起兵,身经七十余战,每战必身先士卒,亲自抄戈杀敌。当初项羽为解钜鹿的赵国之围,由于作战策略上的分歧,不惜杀了自己的上司"卿子冠军"宋义,威震楚国,随后领兵渡黄河救钜鹿,过河后,皆沉船,破釜,烧营舍,持三天口粮。意思很明白,不解钜鹿之围,没有打算再回去。这种气概亘古鲜有。从这一点去解读后来的项羽不肯过江东,英雄性格使然!
当初,援救钜鹿之围的诸侯营垒有十几座之多,但诸侯之间不是争吵就是惧怕,没有一家敢轻进,都想坐收鱼翁之利。及楚击秦,诸侯将皆作壁上观。项羽领兵九战秦军,杀声动天地,泣鬼神,楚军无不以一当十。作壁上观的诸侯军看了,人人惊恐。及楚军败秦,项羽召见诸侯将领,这些将领们进入辕门,没有一个是站着走进去的,怎么进去的?跪着爬进去的,没有人敢仰视项羽。身经百战的诸侯将领,不敢仰视的人物,这个人物是何等地英勇?这个人就是项羽。
当楚汉两军在荥阳对峙时,项王对刘邦说:自秦以来,天下纷争久矣,原由皆因两人起,现我愿意单独和你决一雌雄,无论胜败,就此不要让黎民百姓跟着倒霉了。刘邦笑曰:我肯斗智,不能斗力。项羽大怒,天下哪还有这等无懒。即三次命勇士挑战,结果,都被汉军中神射手楼烦射杀。最后,项羽亲自披甲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羽瞪大眼睛怒斥楼烦。项羽怒斥的威力如何,用韩信的话来说:项羽怒斥呼喝时,上千的人吓得不敢动一动。这时的楼烦是目不敢视,手不敢发,即回营垒,不敢复出。汉王使人问之,项羽也。刘邦这一惊非同小可。这就是连对手也吃惊的项羽。
虞姬的情形史书记载甚少,史记记载也不过渺渺几笔:项则夜饮,有美人名虞,常幸从……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敢仰视。至于虞姬的结局,《楚汉春秋》作了补充:汉兵已掠地,四方楚歌起。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后来人对虞姬的演绎,可能更丰满一些,象京剧《霸王别姬》里她的唱词:自从我,随大王,东征西战,受风霜,与劳碌,年复年年,何日里,方免得,兵戈扰乱?消却了,众百姓,困苦颠连……这就是真实的虞姬,垓下之围,十面埋伏,四面楚歌,虞美人已知项王已很难幸免,死亡算什么,面对死亡,我可以笑着跳舞给你看,面对死亡,不愿独生,不愿后死,这就是虞姬;死亡算什么,我可以先死给你看,死给我的英雄看,死给我的情人看,这就是美人虞姬!这是一种浪漫和凄美的死法,为英雄!
虞美人徇情之后,项羽当夜率八百壮士突围南下。乌江岸边,是英雄的归宿,乌江亭长已经把船停在岸边等他,对他说:江东虽小,地方也有千里,亦足做王。项羽笑道:上天亡我,我渡又何谓?当初我与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西征,今天已经没有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父兄仍然以我为王,难道我心中能安稳吗?我有何面目再见江东父老呢?爱马一匹,名曰"骓",随籍五年,不忍杀之,送与亭长,再无牵挂。
西楚项籍被诸侯兵重重包围了。他太凶悍了,徒步杀死汉兵几百,即使身受重伤,汉军将士也不敢轻易近他。当他看见自己过去的旧将吕马童时,笑着说:你不是我过去的老朋友吗?我听说汉王悬赏千金购我人头,并赏万户封地,我就成全你吧,语罢自刎而死。这是何等地蔑视,这是何等的悲壮!他自杀了,死亡算什么?死给敌人看,死给朋友看,死给天下人看。这就是项羽。
这就是最完美的英雄和美人的故事,一个落寞于定远荒冢,一个遗恨于乌江故渡。曾经的楚河汉界,都在世局的起落中泯灭了,只有这英雄美人的故事,有时还令人挂念。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就是英雄项羽和美人虞姬。为这样的英雄美人,我悲歌!
㈡ 关于项羽和虞姬的故事
项羽和虞薇从小一起长大,两小无猜、青梅竹马。虞姬嫁给项羽之后不久,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开始了。项羽和叔叔项梁带着八千子弟兵也树起了义旗,项羽从此戎马倥偬,开始了紧张的军旅生活,南征北战,昼夜厮杀。作为妻子的虞姬,也随军行动.战场的形势瞬息万变,先是陈胜、吴广的义军发展迅速,所向无敌,主力部队都进入了关中,打到距秦国都城咸阳只有几十里的地方。咸阳城兵临城下;可不久秦军在张酣带领下反扑,迅速扭转了战局,吴广在荥阳失败,陈胜在陈县被杀,项梁也在定陶战死。每当项羽在外苦战,虞姬就守在帐中等项羽回来,时刻挂念着前线的战事,心里七上八下。有一天项羽回来,虞姬连忙把他迎入帐内,但见项羽形容疲惫,神色仓皇,精神狼狈,不像从前得胜回来雄赳赳、气昂昂的大英雄气概,便知道有些不好。等到项羽坐定,喘息略平,便带着笑脸,轻声细语,小心翼翼地问起前方的战事。当她听到项梁战死的消息时也不禁失色,悲伤万分,可脸上又不敢现出惊慌的神色,怕惹起项羽的烦恼。她连忙命人摆上早已准备的酒肴,借着美酒,替项羽解闷消愁。这种时候她只能把悲伤的泪水偷偷咽下去。就这样,在项羽领兵出战时,她给他鼓励,寄予深情厚望,保佑平安归来;在项羽凯旋归营时,她以翩跹舞姿,千般柔情,万般妩媚,欢歌娱曲给他祝贺;在项羽遇到挫折的时候,她便以“胜败乃兵家之常事”的话给他抚慰;甚至她还会穿了战靴,披上绣甲,骑马跟着项羽在阵上冲锋,作他坚强的后盾。有了这一强大的精神支柱,项羽越战越勇,所向披靡.巨鹿之战,楚怀王派宋义和项羽带一支大军去援救陈余。俗话说,救兵如救火。然而主将宋义害怕秦国势力,拖拖拉拉,逗留不前,项羽怒而杀死宋义,带领军队渡河进军。项羽破釜沉舟,扬言只准备三天的粮食,以向全军表示此次作战有死无生、誓死一拼。在巨鹿与秦军的大战中,项羽的人马无不以一当十,奋勇厮杀,呼声动天,杀声震地,项羽大破秦军。巨鹿之战后,项羽已成为各路诸侯军的领导者,成为诸侯上将军,凡是参加巨鹿之战的诸侯军无一不归其麾下,甘心情愿听从他的号令,一直随他西征。接着他坑杀投降过来的20万秦军,带领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咸阳。秦灭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他分封各路有功的人,或为王,或为侯,虞姬也被封为美人。当时皇帝的内宫分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八等,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名位上自然是低于皇帝,以“美人”封虞薇已经是比较高的名号了。自此虞美人的名字传扬开来.项羽是一个性格暴躁的男子,却也是个用情专一的人。他始终爱着虞美人,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刘邦进入咸阳后,项羽跟着进来,一把火烧了阿房宫,收集秦朝宫殿中的金银财宝,全部运到他的根据地彭城,却将阿房宫内成百上千的美女尽数遣散,纯粹就是为了讨好虞美人。刘邦和项羽作为起义军的两支展开了龙虎之争。战争开始的时候,项羽占有绝对优势,后因他内心仁弱,对敌人也讲仁慈,渐渐地处于不利的地位。在楚汉相争的第4年,项羽和刘邦的大将韩信在垓下展开激战,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垓下之战”。虞美人在帐篷中心惊肉跳,惴惴不安,苦苦地等着项羽的归来。项羽回来了,这一回他中了韩信的十面埋伏计,他虽然靠着一支画戟,有钟离昧、季布在左右奋力相帮,杀散一层又一层的汉兵,杀出一条血路,逃了出来,但自己的人马,已丢了八成。他自起兵以来,像这样的失败,尚是破题儿第一回。汉军把项羽的营地围得水泄不通,而且汉营中的韩信,还编出一曲楚歌,教军士在楚营外四面唱和。其歌词无句不哀,无字不惨,使那些残败的楚兵,无不怀念起遥远的家乡,一时间斗志全无,一个个在夜色掩护下陆续逃散。楚霸王夜不能寐,心情烦闷地坐在军帐中饮酒。当时,面对他宠幸的美人虞姬,面对多年伴他驰骋战场的骏马,楚霸王抚今追昔,感慨良多,心潮难平。他禁不住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法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没有叹息。他惟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讨的虞美人的命运和前途。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美人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于是无限哀伤地唱出了“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千古悲歌。虞美人在旁听了,泣不成声,若断若续地吟道: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那些未曾散去的亲信和侍臣,在旁见了,个个情不自禁,大放悲声。这时,营中更鼓敲了五下,项羽回头对虞美人说:“天将明了,我当冒死冲出重围,你将怎么样!”这时的项羽,竟然说不出让虞美人一起突围的话。虞姬虽然得到项羽宠爱,与项羽难舍难分,但她也是最理解项羽的。为了不使项羽为难,她一转身,突然从项羽腰间拔出佩剑,向自己项上一横,就这样香消玉殒。项羽抚尸大哭一声,命人就地掘坑掩埋了虞姬,跨上战马,杀出重围。但终究没有逃出汉兵的追击,到了乌江边无处可逃,自刎于江边,这年项羽才31岁。刘邦后来以礼埋葬了虞美人。
㈢ 有没有写项羽和虞姬的作文!!!!!!!!急!!!!!!!!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是一名词人而非哲人。在她的视觉里,更多的是有关春花秋月和闺阁琴池的故事,偶而一声长啸,不得不令人深思。我想,她在高歌之前和之时肯定会忆起那首著名的《垓下歌》,不仅感悟到项羽英雄末路时的绝望无奈,更有可能已深深地被项羽和虞姬之间即将逝别的爱情所打动。 项羽是一介武夫而非歌者。他早年曾为诗为文,但均因天性不足而无疾而终。他在兵法却深有造诣,率三千江东子弟渡江后,所向之处无不披糜。极度推崇尚武精神的秦王朝弹指间被项羽击溃,正当他沉浸在西楚霸王的梦想中时,楚汉战争又一次爆发。项羽几乎在每一次决战中,均将刘邦打得落荒而逃,特别是咸阳一战,数日内刘邦的五十万兵马伤亡殆尽。如果将项羽形容成一只猛虎,那么刘邦就是一只生存能力极强的野狼。刘邦尝尽了兵败的苦果,他仅有的一次胜利,却将项羽逼上了绝境。 这就是垓下之围。 不能不说刘邦是个伟大的军事家,四面楚歌是他最经典的战例。以项羽的实力,他正在策划的乌江突围战肯定会给自己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历史注定选择了刘邦,当四面楚歌包围了楚营时,项羽放弃了突围的计划。他和所有的军士们一样,被一曲曲凄婉的楚歌所凋伤。他紧接着作出一个足以毁灭自己的判断,楚地是不是全被汉军攻占,否则汉军中怎会有如此众多的楚人唱着家乡的楚歌?他终于垂下了高傲的头,叱退所有的手下,和虞姬一起独处在营帐里。 项羽从来就不是一个温情的人,更不是一个怜花惜玉的人。他曾不皱眉头地一次坑杀二十五万降卒,也曾一把火让阿房宫焚烧了三个月。他最喜欢的战利品就是敌方的女人,不过只是把她们当作工具使用,当作财产分配而已。虞姬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人,能让项羽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与她独处,并吟出广为传颂的千古绝唱? 虞姬生于秦朝虞地(今江苏吴县),天生美艳,善剑舞。公元前209年项羽在吴中揭竿而起时,虞姬慕其英武,自甘为妾,后常侍奉左右。如果计算一下他们的婚史,截止公元前202年垓下之围时,正好七年,也就是我们今人常说的七年之痒的婚龄。 在这七年中,项羽和虞姬肯定没有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举止,更不会有双栖双飞、花前月下的浪漫和盟誓。他们的关系有点类似于鹰和巢。项羽是鹰,在风雨中飞累时,回到虞姬温暖的巢里安歇。或者,他们就是心灵上的水和火,不需要海誓山盟,在偶尔的对望中,项羽的火静静地烧,虞姬的水缓缓地沸;反之,虞姬的水静静地流,项羽的火缓缓地熄。 他们都知道永别的时刻即将来临,她是从他的眼神里读出来的。最能打动她的,除了他伟岸的身躯和锋利的长剑外,还有他始终坚定和自信的眼神。在这一刻,她分别看到了一种哀怜和无奈,一种黯然和留恋,这可是她以前从未见过的眼神啊。无须什么言语,她知道他现在需要什么和自己应该做什么。她默默斟上一觞酒,轻轻放在他的面前,转身取出一把长剑。她知道他需要酒和剑舞,她起舞了。 他的眼神随着她的剑光舞动。曾几何时,每次见她舞剑时,他很自然地联想到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情形,心中充满了自豪感;可这一次,他感到那柄剑如同翻飞的绝望,舞动着灵魂的痛。他的灵魂被一缕缕斩断,有一串声音挣扎着欲冲出胸膛。他渴望着剑舞更激烈些。她仿佛听到他的心语,她将自己舞成一把剑,如同精灵一般撞击着他的胸膛。他已被彻底地撕裂了,挣扎着发出一声呐喊,他同时用灵魂在吟唱: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她一字一句地听着,她的剑舞更加激烈了。他的江山和千里驹曾是他的最爱,而在这一刻,她听出他最在意的是自己。她知道他已绝望,更知道他选择了永远地毁灭自己。她的眼泪忍不住长流,她不能让他在离去后还有丝毫的牵挂。在舞动中,她亦凄绝地回应: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义气尽,贱妾何聊生。 舞姿嘎然而止。鲜血从她的脖子中飞溅而出。他疾步向前,抱着她尚温的身体,默默向乌江走去…… 我不禁还是要问,虞姬是怎样的一个女人啊? “遗恨江东应未消,芳魂零乱任风飘”——这是“虞美人”的虞姬。 “虞姬微笑。她很迅速地把小刀抽出了鞘,只一刺,就深深地刺进了她的胸膛。项羽冲过去托住她的腰,她的手还紧紧抓着那镶金的刀柄,项羽俯下他的含泪的火一般光明的大眼睛紧紧瞅着她”——这是张爱玲的虞姬。 “低首独叹奈何,情在心情永莫忘,未去管恶运来到情未冷,也应该割断,此刻欲说无言”——这是张学友与夏妙然的虞姬。 “没有丝竹,有的只有项羽低低的吟唱。乌骓长嘶,和着楚歌,在呼唤虞姬。幽幽红颜,森森剑影,伴着四面楚歌的韵律。虞姬舞着,舞出一路的桃花依次绽放,一路的风情千般妩媚,一路的血流淙淙如水,一路的白骨森森如山。一路刀光,一路剑影,一路烽火,一路血泪,似在江东,似在中原,似在函谷关。当拔山扛鼎的传说成为泛黄的书页,当惊虹掣电的乌骓化为东去的江水,虞姬,这位普通的江东女子,以一支剑舞,将自己平凡的一生,演绎成永恒的爱情传奇。”这是我心中的虞姬。
与之相较,在爱情方面,项羽则要显得卑微的多。正史《项羽本纪》只有这样的记载:“有美人名虞,常幸从。”别无他言。
可见一开始虞姬只是作为项羽的一个常被临幸的女人而已。她甚至没有姓名,只好以地虞为姓,以姬为名。虞姬作为不朽的爱情,是从后来和霸王的生人作死别的悲壮开始的,也就是在四面楚歌穷途末路之时,项羽那内心深处人性柔软的一面才开始昙花一现般的显现。他对美人虞姬表示了深深的无奈,这看上去似乎更象是一种爱恋。此时的项羽慷慨悲歌,在生死情义面前,女人比男人表现得更为无私。于是,虞姬像花儿凋谢一样艳丽的死去。虞姬死后,她的血也真的在后人意识的土壤上生出了一种花,这种花就叫虞美人。因为英雄末路,因为美人斩钉截铁的赴死,项羽和虞姬的关系于是有了一丝乱世中普通男女的儿女深情。
但霸王仍不失为用情专一的好男人、伟丈夫。这让人想到刘邦,还未当上皇帝,就娶了曹、吕、戚、白、赵等八个老婆。与之相比,项羽更富男人味!英雄美人,千世的情愁,我们因此愿意相信他们之间真的曾有过那么一段忠贞、痴迷的爱情。女人们也因此会这样幻想,相信有这样的一个怀抱,有这样的一个英雄,为我而生! 只是,生而何欢,死而何憾?茫茫人世间,有许多美丽的东西,无论你怎样曾经拥有,怎样刻骨铭心,怎样生生死死,最终都是水中之月、梦中之花,一场空。
因为,即使如项羽和虞姬那样生死相拥,留下的也只是月光下的一缕沉重的叹息。
㈣ 以虞姬的角度写给项羽的作文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悲凉的歌声响起,一片残霞红透天际,柔和的霞光,像极虞姬温柔的目光。
可是,这月光再也不会在你眼前出现了。怀中的美人紧闭着眼,没有呼吸,没有心跳,那么冰凉。
冰凉的像你的心。
微风吹过,也许虞姬的魂魄已经随风消散了吧。远处的汉营中,悲凉的歌声不断。
那是楚人的曲子,会唱那些曲子的,只有你的士兵。
也许他们在呼唤你救他们,可你手中,只剩下不到一千的士兵了。
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你已隐隐触摸到绝望的感觉。
这次征战,伤亡多少士兵,又有多少人被俘?俘虏的士兵在汉营齐唱悲歌,天知道他们还能不能见到明早的朝阳。
唉,难道,垓下,就是你的葬身之地?
不,就算死,也不能死在敌人手中;就算死,也要为手下仅存的将士拼出一条生路。
他们为你连生命都愿意付出,而你给他们的唯一报答就是让他们活着回去。
你不足三十岁,起兵八年,经历过七十多次战争,从未失败一次,才当上天下霸王。
而今日在这里被围,难道是天让你灭亡?
不,就算是天意,也要勇敢地同天抗争,哪怕自己堕入地狱,也要让那士兵们安然无恙地回去。
可是曾经的几万将士,不知多少已是刀下亡魂。
眼泪浸湿了你的眼睛。
不,那不是泪,是心里流出的血啊。
你下定决心,即使流血,即使牺牲,也不要如笼中猛兽般被困死在笼中。死,也要冲出去!
你跨上乌雅马,冲出大营。天上月光倾泻,一如曾经的美人,虞姬的目光。
可是,这目光只能让你永远地在心里回味了。
汉兵却很快追来,一刀又一刀,像砍在你的心上。他们无情的刀,夺走了你的大部分将士,只留给你最后的一百个士兵。
你仰天长叹,西楚霸王,何曾有过如此狼狈的时候?
天亡我也!与天抗争,永远只会输的很惨!
这样想着,你迷路了。路人甚至不愿给你指路,把你绕进了沼泽地。
认清路时,汉兵再度追来,你身边那曾经几万的弟兄啊,现在,只剩下二十八个。
前面是乌江,是乌江亭。当亭长请你越过乌江重新做霸王时,你拒绝了。
“项羽无能,损兵折将,何颜见江东父老?
“也许唯有一死,方能谢罪!”
你把跟随自己多年的乌雅马送给亭长,面对黑压压的汉军,毅然决然地带领最后的二十八名士兵,拔出了你的宝刀。
看着自己的士兵一个个倒下,你对眼前这场战争,不,这场纯粹的杀戮,已经麻木。麻木的手臂机械地挥出一朵朵刀花,插入敌人胸口。
可是,这有什么用呢?只是短暂地延缓自己死亡的时间罢了。
忽然汉军将领中一张熟悉的面孔映入你染血的双眼,那是你的老乡,吕马童。
他不敢看你,只是远远地指着你说,这就是西楚霸王,项羽。
听到这话,你竟然淡然地笑了。
败兵之将,何以称王?所谓西楚霸王,虚名罢了。
看着滔滔的江水和江边最后28个士兵的尸体,你忽然前所未有的释然。
只是可惜,对将士的承诺没有实现啊,还是让他们为自己献出了生命。
你仰天长笑:“既然汉王以千金和万户侯重赏我的人头,就给故人个情面吧!”
你果断地挥刀!
你手中冰凉的刀触上你同样冰凉的染血的脖颈。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悲凉的歌声响起,一片残霞红透天际,柔和的霞光,像极虞姬温柔的目光。
迎着这目光,你的灵魂在历史的长路中渐行渐远。
身后,是一抹永恒的斜阳。
(本文来自作文库原创:http://www.zuowenku.net/694052.shtml)
㈤ 写项羽的高中优秀作文
项羽拥有的是一种霸气,所以人们叫他霸王;他似乎又有一种柔情,所以他拥有美丽的虞姬;然而他同样是软弱的,所以他看着自己心爱的虞姬自刎,所以他最后也投入乌江,一代枭雄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唯有后人留下一连串的叹息!曾经大败秦军的西楚霸王,最后只剩下二八骑,曾经大封诸侯的西楚霸王,最终只有虞姬相伴,曾经一同作战的,却倒戈相向……这一切的一切使得原本不可一世的项羽面临垓下之围,此时的霸王早不复当年的不可一世,只能无力的喝着一杯杯愁酒,这实在是一出悲剧,然而这样的悲剧又是谁造成的呢?当初在巨鹿之战中,项羽为了解救赵国之围,毅然杀死了“非社稷之臣”的宋义,取得统帅的地位。巨鹿之战,他沉船破釜,抱定了必死的决心,“以一当十”与秦军作殊死搏斗,终于把敌军打垮,使起义军由劣势变为优势。巨鹿之战胜利结束后,项羽成为诸侯上将军,当他听说刘邦已攻入关中,并派兵守关时,立刻“大怒”,特别是听了刘邦军中左司马曹无伤的密告后,更为愤怒,扬言“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多么勇猛、暴躁。叱咤风云、不可一世的项羽,在“鸿门宴”时却轻信刘邦的谎话,听信项伯谗言,不信任忠心耿耿的范增,终于被刘邦所软化,把刘邦当作可靠的臣属。他明知项伯与刘邦集团有联系而置之不问,却把曹无伤告密的事说出来,致使曹无伤被刘邦诛杀。多么鲁莽,憨直。结果,削弱了自己控制刘邦集团的有利条件。赞叹千载历史腥风血雨苍茫路,万里征程多少豪杰已故,中原逐鹿项羽出征谁又能阻,豪气万丈傲视群雄争荣辱,独项羽为红颜冲冠一怒,唯项羽惹天下英雄尽妒,又怎奈乌江水边一代英豪白骨枯。忆秦末群雄并起,江山更替,项羽名籍,会稽起义,为人信义,愿让天下寒士欢颜庇,辗转天地,一呼百应,所向披靡,为王称帝,此等壮举,有谁能比!信手翻看篇篇叙项羽的文,说他太过妇仁,兴起行事过于天真。我却由衷赞叹他是如此有爱有恨,有义有仁,实乃举世无双的英豪堪比为神!思过往:上将军宋义为图安详,帅命一下只准观望。霸王为天下一统怒发冲冠杀主将,年少轻狂,血气方刚,面对败军之像,一人撑天力抵挡,披着战甲烁烁,听着战马声嘶,踏着尸骨遍地,举着宝剑锋利,登巨鹿战场之上,一身荣光,九战九捷,臣民敬仰,热血洒土汇流成江,尸骨漫地推积哀伤,犹见项羽挥剑直指秦都咸阳。一战之后,仰天长啸,豪气冲天,威扬天下,此等荣耀,已胜千万英豪。赞叹千载历史腥风血雨苍茫路,万里征程多少豪杰已故,中原逐鹿项羽出征谁又能阻,豪气万丈傲视群雄争荣辱,独项羽为红颜冲冠一怒,唯项羽惹天下英雄尽妒,又怎奈乌江水边一代英豪白骨枯。白骨已枯,尸骨无存,那又如何,是霸王知耻重义,他又岂会弃众违义,仓皇出逃;是霸王犹记得当年率领八千子弟浩浩荡荡过江争天下,现环顾而今身边仅剩可数人马,实愧于江东父老,无颜以对,只能一死以谢天下;是霸王大义当先,不愿生灵再遭涂炭,不愿战火燃尽江东之水,用一死挽救苍生黎民,换太平岁月。遥想当时境遇,面对忠心耿耿以死相随的江东子弟,面对战火纷飞满目疮夷的土地,西楚霸王,用最近乎完美的方式,结束了他短暂却又无比绚烂的英雄一生!剑轻抹过喉头,血溶于江东之水。这样的死,死得悲壮,死得英雄,这样的死,死得豪气冲天,感天动人。这样的死也足以远胜多少英豪!纵然坑杀二十万秦兵,尽失民心,可这亦是为了兄弟情谊;纵然在战场上他永远不会停下杀戮的脚步,看似冷血无情,可他对于虞姬的感情,却始终热烈激荡,矢志不渝,纵然鸿门宴上妇人之仁放走刘邦,错失江山,可这亦是为了为人的信义,纵然项羽有着万般过错,千般不是,可他依旧是那个堪比为神的举世英豪。因为他战无不胜,有爱有恨,有信有仁。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只是一生浮梦。当历史的章节已经翻过了这一页,闭目沉思,放肆得问,英雄谁是,诚然,西楚霸王,一代天骄,堪比为神! 找到01年的,2001年高考优秀作文:题乌江亭(散文)
当虞姬横刀,将一朵生命之情绽放成矛尖锋刃的湛蓝。我看到鲜红鲜红的血流过雪白雪白的颈。壮士掩面,乌骓悲鸣。
鲁迅说成功是把好的东西包装给人看,而失败是把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于是,你便成了最伟大的毁灭的艺术。“曾是气吞残虏!”你的英勇是无人企及的神话。釜破舟沉,是你无畏的誓言。“何弊之乘”的果敢,“挡我者死”的豪迈。几千年后似乎还可以听到你圆
睁环眼倒竖钢髯的一声断喝。乌骓马来往奔突,每一个轮回的拼杀都像是一条法力无边的咒语,使尸堆成山,使血流成河。那杆长予挑起了几多秦国虎狼之将的尸首,几千年后壁上清吟之时还自滴着秦兵的黑血!
然而,你胜不了刘邦。因为你,还有诚信。
“竖子不足与谋!”范增如是说。当楚强汉弱之时,诛刘邦之机会何止千万。然而你没有。“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说你沽名钓誉,我没有看到,我只看到你的诚信。“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你直言不讳,面对的还是刘邦。于是曹无伤被诛,试问天下谁人再敢助楚?你以为楚河汉界便是界限,殊不知刘邦有心明修栈道,暗渡(度)陈仓!韩信谓刘邦不善用兵而善用将,他的心计,他的丢诚弃信便是他的武器。而这居然比你的宝马大刀还要锋利。然而刘邦不足以与你相比;刘邦是君主,而项羽,是英雄!于是你英雄的起事,英雄的南征北战,英雄的失败。当楚歌的韵律从四面八方像魔音一般折磨你的耳鼓,面对嘶鸣的乌骓和似水的虞姬,你的眼泪磨蚀你的伟岸。“虞姬虞姬奈若何?”于是在乌江,你完成了一个没有丢弃诚信的男人的涅?。
当拔山举鼎的传奇褪色成一页泛黄的史册,与斜阳下汉家的小儿稚嫩的传唱“大风起兮云飞扬”,你终于远去,留下一个顶天立地的背影。也许你做了鬼雄,跨着随你投江而死的乌骓,旌旗十万斩阎罗,你轰轰烈烈的死去,因为有诚信,为你殉葬。
于是,你不朽,你最终还是战胜了刘邦,以你的诚信,刺刘邦于后人的口碑之下!
㈥ 有没有写项羽和虞姬的作文
他的心与戟融为一体,眼眸中只有无尽的杀戮。
她的心与他结为一体,对他只有满满的柔情。回
在巨鹿,他一把答火烧掉秦国的千古霸业,
在巨鹿,力静止在她推倒十二金人的瞬间。
岁月回溯到他们相见之时,
他为她许下豪言壮志、覆倒天下,
她对他一见倾心,为他付出全部。
在垓下,一个失败,
让西楚霸王就此溧灭,
四面楚歌、十面埋伏,
钢铁与青铜击杀的铿锵,
缠绵在她的一支歌里,
风轻轻拂过她的面庞,
她缓缓地张开了眼,
然后,
留下了两行清泪,
她静静倚靠在他的怀中,
感受着这乱世最后一夜,
即后,自刎。
他抱着怀中无声的人儿
失声吟唱《垓下歌》,
乌骓马引天长吟。
拂去了衣上的雪花,
他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血色的风吹满夜空,
空气变得无比凝重。
崩溃的回声滚过月边,
他望着眼前的千军万马,
回忆起他的点点滴滴,
把他沉重的头颅抛给胜利者,
然后,轻轻笑了……
㈦ 关于项羽和虞姬的故事
项羽二十四岁和叔父项梁发事起兵,身经七十余战,每战必身先士卒,亲自抄戈杀敌。当初项羽为解钜鹿的赵国之围,由于作战策略上的分歧,不惜杀了自己的上司"卿子冠军"宋义,威震楚国,随后领兵渡黄河救钜鹿,过河后,皆沉船,破釜,烧营舍,持三天口粮。意思很明白,不解钜鹿之围,没有打算再回去。这种气概亘古鲜有。从这一点去解读后来的项羽不肯过江东,英雄性格使然!
当初,援救钜鹿之围的诸侯营垒有十几座之多,但诸侯之间不是争吵就是惧怕,没有一家敢轻进,都想坐收鱼翁之利。及楚击秦,诸侯将皆作壁上观。项羽领兵九战秦军,杀声动天地,泣鬼神,楚军无不以一当十。作壁上观的诸侯军看了,人人惊恐。及楚军败秦,项羽召见诸侯将领,这些将领们进入辕门,没有一个是站着走进去的,怎么进去的?跪着爬进去的,没有人敢仰视项羽。身经百战的诸侯将领,不敢仰视的人物,这个人物是何等地英勇?这个人就是项羽。
当楚汉两军在荥阳对峙时,项王对刘邦说:自秦以来,天下纷争久矣,原由皆因两人起,现我愿意单独和你决一雌雄,无论胜败,就此不要让黎民百姓跟着倒霉了。刘邦笑曰:我肯斗智,不能斗力。项羽大怒,天下哪还有这等无懒。即三次命勇士挑战,结果,都被汉军中神射手楼烦射杀。最后,项羽亲自披甲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羽瞪大眼睛怒斥楼烦。项羽怒斥的威力如何,用韩信的话来说:项羽怒斥呼喝时,上千的人吓得不敢动一动。这时的楼烦是目不敢视,手不敢发,即回营垒,不敢复出。汉王使人问之,项羽也。刘邦这一惊非同小可。这就是连对手也吃惊的项羽。
虞姬的情形史书记载甚少,史记记载也不过渺渺几笔:项则夜饮,有美人名虞,常幸从……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敢仰视。至于虞姬的结局,《楚汉春秋》作了补充:汉兵已掠地,四方楚歌起。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后来人对虞姬的演绎,可能更丰满一些,象京剧《霸王别姬》里她的唱词:自从我,随大王,东征西战,受风霜,与劳碌,年复年年,何日里,方免得,兵戈扰乱?消却了,众百姓,困苦颠连……这就是真实的虞姬,垓下之围,十面埋伏,四面楚歌,虞美人已知项王已很难幸免,死亡算什么,面对死亡,我可以笑着跳舞给你看,面对死亡,不愿独生,不愿后死,这就是虞姬;死亡算什么,我可以先死给你看,死给我的英雄看,死给我的情人看,这就是美人虞姬!这是一种浪漫和凄美的死法,为英雄!
虞美人徇情之后,项羽当夜率八百壮士突围南下。乌江岸边,是英雄的归宿,乌江亭长已经把船停在岸边等他,对他说:江东虽小,地方也有千里,亦足做王。项羽笑道:上天亡我,我渡又何谓?当初我与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西征,今天已经没有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父兄仍然以我为王,难道我心中能安稳吗?我有何面目再见江东父老呢?爱马一匹,名曰"骓",随籍五年,不忍杀之,送与亭长,再无牵挂。
西楚项籍被诸侯兵重重包围了。他太凶悍了,徒步杀死汉兵几百,即使身受重伤,汉军将士也不敢轻易近他。当他看见自己过去的旧将吕马童时,笑着说:你不是我过去的老朋友吗?我听说汉王悬赏千金购我人头,并赏万户封地,我就成全你吧,语罢自刎而死。这是何等地蔑视,这是何等的悲壮!他自杀了,死亡算什么?死给敌人看,死给朋友看,死给天下人看。这就是项羽。
这就是最完美的英雄和美人的故事,一个落寞于定远荒冢,一个遗恨于乌江故渡。曾经的楚河汉界,都在世局的起落中泯灭了,只有这英雄美人的故事,有时还令人挂念。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就是英雄项羽和美人虞姬。为这样的英雄美人,我悲歌!
㈧ 项羽和虞姬的故事
十六岁的少女躲在门外,小心拎着裙摆,偷听房间里的人谈话。
她知道今天的客人是来谈论她的婚事的,在这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盛行的时代,能嫁给一个自己心悦的人,确是莫大的幸运。
双方乃是世交,他与她自小相识,青梅竹马,且长辈也早已有意。眼看二人年岁见长,今天项家来人,正式向她父亲提亲。
她听着屋里的人说话,脸上的光彩恍若天边红霞,想起那个一身英武的男子即将成为自己的夫君,她觉得自己的心跳得越来越快。
婚期很快定了。她坐于梳妆台前,一双剪瞳盛满吟吟秋水,铜镜里的人明艳动人,娇俏的脸上是止不住的幸福笑容。
大婚那天,她微微低垂着头,身穿华服,在满目火红和鞭炮声中,感觉到他略带薄茧的掌心,覆上她的手背。
婚后的生活很美满,他是个好丈夫,满足了她之前对他所有的向往。
乱世起,他和叔父随军作战,四处征讨。她作为一介妇人,帮不上太多忙,于是任劳任怨地跟着军队辗转奔波,从不曾言苦。
那天下了大雪,他坐在军帐中闭目沉思。
她知道,定是前线作战不顺利,他苦思至此,肯定又没睡好了。她心疼,却也理解他,把一碗粥轻轻放到案上,不想打扰他,就要退出去。
㈨ 以虞姬的口吻写项羽的作文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悲凉的歌声响起,一片残霞红透天际,柔和的霞光,像极虞姬温柔的目光。
可是,这月光再也不会在你眼前出现了。怀中的美人紧闭着眼,没有呼吸,没有心跳,那么冰凉。
冰凉的像你的心。
微风吹过,也许虞姬的魂魄已经随风消散了吧。远处的汉营中,悲凉的歌声不断。
那是楚人的曲子,会唱那些曲子的,只有你的士兵。
也许他们在呼唤你救他们,可你手中,只剩下不到一千的士兵了。
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你已隐隐触摸到绝望的感觉。
这次征战,伤亡多少士兵,又有多少人被俘?俘虏的士兵在汉营齐唱悲歌,天知道他们还能不能见到明早的朝阳。
唉,难道,垓下,就是你的葬身之地?
不,就算死,也不能死在敌人手中;就算死,也要为手下仅存的将士拼出一条生路。
他们为你连生命都愿意付出,而你给他们的唯一报答就是让他们活着回去。
你不足三十岁,起兵八年,经历过七十多次战争,从未失败一次,才当上天下霸王。
而今日在这里被围,难道是天让你灭亡?
不,就算是天意,也要勇敢地同天抗争,哪怕自己堕入地狱,也要让那士兵们安然无恙地回去。
可是曾经的几万将士,不知多少已是刀下亡魂。
眼泪浸湿了你的眼睛。
不,那不是泪,是心里流出的血啊。
你下定决心,即使流血,即使牺牲,也不要如笼中猛兽般被困死在笼中。死,也要冲出去!
你跨上乌雅马,冲出大营。天上月光倾泻,一如曾经的美人,虞姬的目光。
可是,这目光只能让你永远地在心里回味了。
汉兵却很快追来,一刀又一刀,像砍在你的心上。他们无情的刀,夺走了你的大部分将士,只留给你最后的一百个士兵。
你仰天长叹,西楚霸王,何曾有过如此狼狈的时候?
天亡我也!与天抗争,永远只会输的很惨!
这样想着,你迷路了。路人甚至不愿给你指路,把你绕进了沼泽地。
认清路时,汉兵再度追来,你身边那曾经几万的弟兄啊,现在,只剩下二十八个。
前面是乌江,是乌江亭。当亭长请你越过乌江重新做霸王时,你拒绝了。
“项羽无能,损兵折将,何颜见江东父老?
“也许唯有一死,方能谢罪!”
你把跟随自己多年的乌雅马送给亭长,面对黑压压的汉军,毅然决然地带领最后的二十八名士兵,拔出了你的宝刀。
看着自己的士兵一个个倒下,你对眼前这场战争,不,这场纯粹的杀戮,已经麻木。麻木的手臂机械地挥出一朵朵刀花,插入敌人胸口。
可是,这有什么用呢?只是短暂地延缓自己死亡的时间罢了。
忽然汉军将领中一张熟悉的面孔映入你染血的双眼,那是你的老乡,吕马童。
他不敢看你,只是远远地指着你说,这就是西楚霸王,项羽。
听到这话,你竟然淡然地笑了。
败兵之将,何以称王?所谓西楚霸王,虚名罢了。
看着滔滔的江水和江边最后28个士兵的尸体,你忽然前所未有的释然。
只是可惜,对将士的承诺没有实现啊,还是让他们为自己献出了生命。
你仰天长笑:“既然汉王以千金和万户侯重赏我的人头,就给故人个情面吧!”
你果断地挥刀!
你手中冰凉的刀触上你同样冰凉的染血的脖颈。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悲凉的歌声响起,一片残霞红透天际,柔和的霞光,像极虞姬温柔的目光。
迎着这目光,你的灵魂在历史的长路中渐行渐远。
身后,是一抹永恒的斜阳。
㈩ 作文谈项羽乌江自刎800
公元前202年,韩信布置十面埋伏,把项羽围困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县东南,垓音gāi)。项羽的人马少,粮食也快完了。他想带领一支人马冲杀出去。但是汉军和诸侯的人马把楚军包围得重重叠叠。项羽打退一批,又来一批;杀出一层,还有一层;这儿还没杀出去,那儿的汉兵又围了上来。
项羽没法突围,只好仍回到垓下大营,吩咐将士小心防守,准备瞅个机会再出战。
这天夜里,项羽进了营帐,愁眉不展。他身边有个宠爱的美人名叫虞姬,看见他闷闷不乐,陪伴他喝酒解闷。
到了定更的时候,只听得一阵阵西风吹得呼呼直响,风声里还夹着唱歌的声音。项羽仔细一听,歌声是由汉营里传出来的,唱的净是楚人的歌子,唱的人还真不少。
项羽听到四面到处是楚歌声,不觉楞住了。他失神似地说:“完了!难道刘邦已经打下西楚了吗?怎么汉营里有这么多的楚人呢。”
项羽再也忍不住了,随口唱起一曲悲凉的歌来: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zhuī)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首歌的意思是:“力气拔得一座出,气魄能压倒天下好汉,时运不利,乌骓马不肯跑。马儿不肯跑有什么办法?虞姬呀虞姬,我拿你怎么办?”)
项羽一连唱了几遍,虞姬也跟着唱起来。霸王唱着唱着,禁不住流下了眼泪。旁边的侍从也都伤心得抬不起头。
当夜,项羽跨上乌骓马,带了八百个子弟兵冲过汉营,马不停蹄地往前跑去。到了天蒙蒙亮,汉军才发现项羽已经突围,连忙派了五千骑兵紧紧追赶。项羽一路奔跑,赶到他渡过淮河,跟着他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又跑了一程,迷了道儿。
项羽来到一个三岔路口,瞧见一个庄稼人,就问他哪条道儿可以到彭城。那个庄稼人知道他是霸王,不愿给他指路,哄骗他说:“往左边走。”
项羽和一百多个人往左跑下去,越跑越不对头,跑到后来,只见前面是一片沼泽地带,连道儿都没有了。项羽这才知道是受了骗,赶快拉转马头,再绕出这个沼泽地,汉兵已经追上了。
项羽又往东南跑,一路上,随从的兵士死的死,伤的伤。到了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东南),再点了点人数,只有二十八个骑兵。但是汉军的几千名追兵却密密麻麻地围了上来。
项羽料想没法脱身,但是他仍旧不肯服输,对跟随他的兵士们说:“我起兵到现在已经八年,经历过七十多次战斗,从来没打过一次败仗,才当上了天下霸王。今天在这里被围,这是天叫我灭亡,并不是我打不过他们啊!”
他把仅有的二十八人分为四队,对他们说:“看我先斩他们一员大将,你们可以分四路跑开去,大家在东山下集合。”
说着,他猛喝一声,向汉军冲过去。汉兵抵挡不住。纷纷散开,当场被项羽杀死了一名汉将。
项羽到了东山下,那四队人马也到齐了。项羽又把他们分成三队,分三处把守。汉军也分兵三路,把楚军围住。项羽来往冲杀,又杀了汉军一名都尉和几百名兵士。最后,他又把三处人马会合在一起,点了一下人数,二十八名骑兵只损失了两名。
项羽对部下说:“你们看怎么样?”
部下都说:“大王说的一点不错。”
项羽杀出汉兵的包围,带着二十六个人一直往南跑去,到了乌江(在今安徽和县东北)。恰巧乌江的亭长有一条小船停在岸边。
亭长劝项羽马上渡江,说:“江东虽然小,可还有一千多里土地,几十万人口。大王过了江,还可以在那边称王。”
项羽苦笑了一下说:“我在会稽郡起兵后,带了八千子弟渡江。到今天他们没有一个能回去,只有我一个人回到江东。即使江东父老同情我,立我为王,我还有什么脸再见他们呢。”
他把乌骓马送给了亭长,也叫兵士们都跳下马。他和二十六个兵士都拿着短刀,跟追上来的汉兵肉搏起来。他们杀了几百名汉兵,楚兵也一个个倒下。项羽受了十几处创伤,最后在乌江边拔剑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