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全套作文 > 扶老奶奶被讹高中作文

扶老奶奶被讹高中作文

发布时间:2020-12-23 12:06:12

『壹』 作文素材大学生扶老人被讹,寻目击证人,

你要是被碰瓷,会做些什么?”吧里一个置顶的贴子吸引了我的注意,对呀,我要是被碰瓷,会怎么样呢?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说不定我被碰瓷后会吓得哭起来呢,顺着绿灯过了马路,我突然听到了汽车急促的刹车声,感到了轮胎在地上摩擦出的热浪,还有,还有在刹车声之后的肢体倒地声。

我循着声音看去,只见一辆奔驰停在十字路口中央,车后面拖着长长的黑色车轮印,倒在离车头还有几米的老人,和红绿灯上还剩二十几秒的绿色数字。

看见这个案发现场,我脑海中反映出的第一个词是“碰瓷”。

这时,不论走路的行人,还是等红灯的司机,都下来像发现外星人样围观在十字路口,以那辆奔驰为圆心,如潮水般一下子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我几个月前说过的“再也不围观任何事”的话在今天打破了,我要看看那位司机是如何应付碰瓷的,便从人墙的外面硬是挤到了最里面。

那位躺在地上的老奶奶,白色的头发梳地十分整齐,身上的衣服干干净净,但眼睛紧闭着。

“嘿,终于让我看见一件‘大事’了!赶紧拍下来发微博。”有的人赶紧拿出手机,拍了几张。

“唉,估计这车主人应该挺有钱的,但被这老太一讹,肯定穷得叮当响。”有的人对车主的遭遇十分同情“咱就等着看好戏吧!”有的人在那淡定的围观。围观的人纷纷议论,说什么的都有,但就没人拿电话打110或120。

这时,车门开了,一位中年男子下了车,他的头发梳得油亮,整整齐齐十分听话地摆成那个造型,脸是很方正的,身上一件烫得有棱有角的西服,右手手腕上戴着一块金表,脚穿一双锃亮的皮鞋,一看便是位成功人士。

“估计会被讹得只剩下个内衣!”“这老太也真聪明,专讹有钱人。”旁边人又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而那位中年男子二话不说,把那位躺在地上的老奶奶抱上车,然后调转车头,向东边开去,东边有幢高楼,隐隐约约有“医院”两个字。

“切,又是做秀!”“那男的也一定想抢头条!”围观人又议论起来。对于男子应该做的事而表示怀疑,怀疑男子在作秀。我走出那个圈子,心里好像明白了什么。

很多年前,中国人被别人称为“东亚病夫”,可现在,人们那些扭曲的思想,将整个社会也扭曲。被碰瓷后,不帮别人会被说成没良心,帮别人会说成做秀,现在每个人都失去了信任,而每个人的心理上都得了病,又在无形中“冠上”东亚病夫。失去了信任后,人心被碰瓷了,社会也被碰瓷了……

『贰』 求一篇小孩扶老人反被讹诈的作文800字 谢谢

这些资料可以用来参考和引用: 一名正在穿越公路的老太不慎摔倒,被困公路上。面对受伤的老太,过往的车辆纷纷绕行,围观群众也无人“敢”靠近将她搀扶起来……昨天上午,这一幕就发生在渝中区石油路。直到交巡警巡逻时发现后,受伤的老太才从险境中脱身。 看来,尽管卫生部于6日发布了《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为扶老人提供了技术指导,但依然无法为人们扶老人提供信心。 老太跌倒路人不敢扶 据目击者唐先生介绍,昨天上午10时许,石油路红绿灯路口,一名正在过马路的老太一个踉跄,不慎跌倒在公路上。“老人家摔倒后想自己站起来,但都没成功。”唐先生说,或许是伤了腿脚,在几次挣扎之后,老太太不再努力,瘫坐在地上等待帮助。很快,马路的两侧站了十几位围观者,但没有一人敢靠近将老太搀扶起来。 “可能大家都害怕"南京彭宇案"重演,做好事反被伤者说成肇事者吧!”唐先生告诉记者,老太穿着红色的上衣,“当时情况还是挺危险的,老太太瘫坐在公路中,过往车辆看到老太,都纷纷绕过行驶。” 交巡警路过帮忙脱险 大约7分钟后,两位交巡警出现,事情才出现了转机。渝中区交巡警支队金银湾交巡警平台副大队长熊金波和同事两人骑着摩托车,正好巡逻至此。见老太瘫坐在地,两人赶紧下车将其扶起,送到人行道上休息,老太才摆脱了险境。 上午11时许,当记者获悉赶到事发地时,现场已经恢复了往日平静。“交巡警来了之后,扭到脚的老太太休息了一下,就自己回家了。”唐先生告诉记者,因为当时车辆不多,所以没有造成拥堵。 事发处曾有好人被诬陷 在事发地做生意的宋女士告诉记者,老太摔伤的位置距离她家店铺不足十米。事发后,她只敢远远地围观。 “我也是快五十岁的人了,见到老大姐摔伤,其实也挺想上去搀扶一把的。可我又实在害怕被讹诈。”宋女士说,几个月前,就在同一地点,曾有一位好心人搀扶摔伤的老人就被诬陷了,“最后,好心人赔了300块钱,才摆平此事。”这一次,吸取别人教训的宋女士直到交巡警赶到,才从店铺中跑出来了解情况。 交巡警教好人防讹诈 如果过路司机没发现瘫坐在路中的老太?如果交巡警没有巡逻至此?如果事发在车流高峰期……这些“如果”发生,后果不敢想象。 这名老太是幸运的,在交巡警的帮助下,事情很快解决。 熊金波昨日告诉记者,“要是老太太没有得到及时救助、继续坐在路中间,车流量一旦变大,就可能造成交通拥堵。”熊金波说,更危险的是,倘若有车辆未能及时发现老太采取紧急避让措施,老太则很可能为此而受伤甚至丧命。 为了打消市民“做好事反被讹诈”的顾虑。熊金波给出了三点建议:第 一,找证人。找路人留电话,万一发生纠纷有证人可以证明;第 二,用手机拍一张较远的现场照片;第 三,如果老人是轻伤,建议先扶起来然后打110;如果伤得比较严重,先不要扶,拨打110、120并保护好现场。 你会去搀扶 路上跌倒的老人吗? 他们愿意 救助跌倒老人获万元奖励 案例:2011年1月1日,深圳罗湖外语学校的周天成和罗炜看到一名老人跌倒在路边,老人满嘴是血不停往外流,脸上有很多伤痕。在路人不敢搀扶的情况下,两人将老太扶起并送往医院。此事经报道后引起轰动,深圳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奖励两人各1万元,周天成和罗炜告诉记者,他们扶起老人时根本没有多想什么,觉得应该这么做。 网友“云朵云朵”:每个人都会有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做好事不怕被冤枉,相信多数人都是有良心的。如果你的父母哪一天不小心摔倒受伤,你是不是也希望路人帮忙?大家如果能换位思考,便不会袖手旁观了。 他们犹豫 找到证人路人才敢扶 案例:2011年9月14日下午2点左右,一位八旬老婆婆摔倒在昆明市麻园农贸市场门前路上,不少路人驻足围观却一直无人敢上前搀扶。热心的许女士见此情景实在不忍,决定上前搀扶老人,但是做好事,也有顾虑,于是许女士找了站在旁边的两个小伙,对他们说:“你们帮我看着,你们给我证明,我去扶她起来。”搀扶老人,是做好事,许女士为什么要找来证人呢?“当然要人来证明了,我怕她(摔倒的老人)说是我把她整倒的。” 网友“GV拉拉”:“明哲保身”才是硬道理。只有在确保自己利益不会受损的情况下,他才会出手。 他们不愿 老人摔倒无人扶身亡 案例:2010年12月15日,深圳市福田区益田村,78岁的市委组织部老干部肖雨生在小区里跌倒,保安和路人无一上前搀扶。20多分钟后,儿子肖先生外出时发现,老人孤零零趴在地上,额头磕破流血,鼻子紧贴地面,已没有了呼吸。家属说当时哪怕有人帮他翻个身,老人或许都不至于死。 网友“信服一辈子”:“彭宇案”告诉大家扶人做好事,除了要成被告上法院,还要赔钱。就算我有这个心,也没这个胆儿。 声音 要扶老人先扶道德 路遇老年人跌倒怎么办?6日,卫生部公布了《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扶起跌倒老人提供了技术指导。但有人担忧,受南京“彭宇案”和天津“许云鹤案”影响,现在大家焦虑的不是“怎么扶”,而是“扶不扶”。 “当今社会真正缺失的是公德与诚信”、“跌倒的不是老人,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与人的信任,以及法律的公信力。不能重建社会诚信,再多的《指南》也扶不起跌倒的老人。”有网友直言,在扶起跌倒老人之前,社会要先扶起的是“跌倒”的道德和扭曲的社会价值观。有人曾建议说,给予诬陷者重罚,狠杀做好事反被诬陷的不正之风。然而,依靠法律手段来解决,却是远远不够的。要扶起老人,更多则是需要依靠路人的良心、靠摔倒老人的良心和整个社会的良心。 重庆市委党校教授刘开寿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民的焦虑可以理解,但做好事反被诬毕竟是个别现象,大家不能因此就不再愿意做好事。 但不可否认的是,“彭宇案”和“许云鹤案”已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面对近八成网友(见图)“拒绝或不确定”的态度,刘开寿说,相比公布的《指南》,唤起民众的爱心显得更为重要,“在这种事情面前,我们的爱心不能丢!” 那如何保障这种爱心不被利用呢?刘开寿认为,应在法律上为好心人提供足够的保障。“某些法庭在审理"做好事反被诬"时的做法值得商榷”。他建议应该严格按照民事诉讼中“谁主张,谁举证”的基本原则(即诬陷者在索取经济赔偿时必须提供有力证据),让做好事者“无后顾之忧”。 最后,刘开寿也希望老年人及其子女都应该端正心态,“别让个别老人的做法,使整个老年群体蒙羞。 链接 彭宇案 一场没有赢家的官司 2006年11月20日,南京水西门广场83路公交车站上一老太跌倒在地,正下车的彭宇上前搀扶,并陪送受伤徐老太至医院,事后老太称是彭宇造成她倒地后果,诉至法院后彭宇成为被告。彭宇极辩自己未冲撞老太,上前搀扶只是做好事。法院一审后判决双方均无过错,但仍要彭宇适当补偿赔款45876.6元,即承担老太十来万块医药费的40%,彭宇不服上诉。后在上级法院关注下,二审时“和解”、撤诉,据说双方都“满意”,但彭宇最后赔没赔钱、赔了多少钱,均未向社会公布,彭宇后亦离开南京。 有人评论说,“彭宇案”是一场没有赢家的官司,彭宇赔了钱,也让社会输掉了道德和正义。

『叁』 大学生救扶跌倒老人 反被讹 500字作文

       老人跌倒到底我们该不该扶起来?

这个讨论我觉得很有必要。尊老爱幼、救死扶伤历来是我国的优良传统,谁家没有老人,谁人不会变老?

由于媒体曝光出诸多诸如彭宇案之类的扶助跌倒老人做好事反被老人诬为肇事者、甚至被法院以“常理判断”等逻辑推理的理由判决巨额赔款等案例,越来越多的人对搀扶跌倒老人心存忌惮。

简单不过的举手之劳,有可能惹来无尽的麻烦。社会公德,传统道德,在我们犹豫的目光中渐渐丧失。

当跌倒老人该不该扶作为问题,被全社会、被公众、被媒体热烈讨论的时候,其实已经证明某种程度上这个社会的公德已经破产了。显然,似乎作为社会人,谁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无良的南京法官、天津法官,以及制裁那些诬赖彭宇们的老人,理应受到谴责,但见死不救的围观者,是否也会受到道德、公义和良心的谴责?

武汉市88岁的李老汉在离家不到百米的菜场口摔倒后,众多围观者无人敢伸出援手,最终老人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的事件让整个社会震惊。公众对老人跌倒出现的冷漠和麻木不仁,整个社会都应该检讨,甚至每一个人都应该检讨。以前一直觉得类似老人跌倒该不该扶、应该怎么扶这些事情不是个问题,但现在还真成了一个大问题。类似南京法官、武汉老人这样的案例,虽然不能说是普遍的现象,但其折射出来的社会现实却是很严峻的。

我们对跌倒老人该不该扶的讨论,这绝非故意夸大问题的严重性,而是针对目前整个社会道德、价值观滑坡出现的现象提出质疑,因为类似人情冷漠、麻木不仁的现象不仅仅发生在跌倒老人身上,还有其它的案例,比如见义勇为的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故事,比如围观跳楼自杀时出现一片幸灾乐祸的“快跳”的喊声,比如公车上乘客对小偷熟视无睹的常态等等,不一而足,这都早已成了全社会反思的问题,完全是一个社会问题。

『肆』 关于帮助老人怕被讹诈的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老人跌倒后我们该不该扶——刘婷

有一天晚上我刚躺在床上,妈妈就在一旁唠叨,“这老太太怎么这样,不就是摔倒了吗?至于赖在别人身上吗?”我从妈妈的手中夺出手机,我仔细的看了一遍那条新闻,于是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个问题:老人跌倒后到底该不该扶呢?

于是,我第二天就跟同学们说了说,也听了她们的看法,有的同学说:“我们千万不能去扶老人,现在的老人都这样,尤其是家里没有子女,老伴也不在身边的老人更容易敲诈你,以后他下半辈子就赖在你家了”。也有同学说:“扶可以但是要分场合,人多的时候可以扶,人少的话就不要去扶了,以免给自己找麻烦”。

反正听来听去,这几个同学啊!没有几个是赞同应该去扶跌到老人。因为现在这样的事例太多了,给大家的印象都是不好的。社会就是这样,不可能去扶跌倒老人的这种平常的事还上新闻吧!

我认为应该去扶跌到老人,如果老人不是很严重可以几个人一起去扶,如果受伤了,那我们就应该打急救电话了。如果真的有老人跌倒了,你出于热心去帮助他,我相信那位老人不会嫁祸于你的。在生活中,只因一个个例而去肯定所有的话,这岂不是太绝对了吗?

比如说前阵子闹得沸沸扬扬的,广州老人跌倒事件,两位热心的本地女生,去搀扶摔倒地上的老人,结果老人还栽赃在她们身上。像这类的新闻还有很多,当我们班老师问我们该不该扶跌倒老人时,班里的同学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回答道:“不应该”。在我的看来好人永远是比坏人多的,而像那些看到老人跌倒而不去的扶的人,不是更应该受到谴责吗?

我记得在暑夏的一天中午,烈日炎炎,我刚上完课急匆匆地走回家,看见前面的一位白发老人忽然摔倒了,跟在后面的一位年轻小伙子一点都没犹豫就上前扶住老人,这位年轻人的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总之,帮助别人是我们应该做的,这样可以增强我的责任心还可以帮助别人,这不是一举两得的事吗?

『伍』 搀扶老人被冤枉 的话题作文。

一名正在穿越公路的老太不慎摔倒,被困公路上。面对受伤的老太,过往的车辆纷纷绕行,围观群众也无人“敢”靠近将她搀扶起来……昨天上午,这一幕就发生在渝中区石油路。直到交巡警巡逻时发现后,受伤的老太才从险境中脱身。

看来,尽管卫生部于6日发布了《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为扶老人提供了技术指导,但依然无法为人们扶老人提供信心。

老太跌倒路人不敢扶

据目击者唐先生介绍,昨天上午10时许,石油路红绿灯路口,一名正在过马路的老太一个踉跄,不慎跌倒在公路上。“老人家摔倒后想自己站起来,但都没成功。”唐先生说,或许是伤了腿脚,在几次挣扎之后,老太太不再努力,瘫坐在地上等待帮助。很快,马路的两侧站了十几位围观者,但没有一人敢靠近将老太搀扶起来。

“可能大家都害怕"南京彭宇案"重演,做好事反被伤者说成肇事者吧!”唐先生告诉记者,老太穿着红色的上衣,“当时情况还是挺危险的,老太太瘫坐在公路中,过往车辆看到老太,都纷纷绕过行驶。”

交巡警路过帮忙脱险

大约7分钟后,两位交巡警出现,事情才出现了转机。渝中区交巡警支队金银湾交巡警平台副大队长熊金波和同事两人骑着摩托车,正好巡逻至此。见老太瘫坐在地,两人赶紧下车将其扶起,送到人行道上休息,老太才摆脱了险境。

上午11时许,当记者获悉赶到事发地时,现场已经恢复了往日平静。“交巡警来了之后,扭到脚的老太太休息了一下,就自己回家了。”唐先生告诉记者,因为当时车辆不多,所以没有造成拥堵。

事发处曾有好人被诬陷

在事发地做生意的宋女士告诉记者,老太摔伤的位置距离她家店铺不足十米。事发后,她只敢远远地围观。

“我也是快五十岁的人了,见到老大姐摔伤,其实也挺想上去搀扶一把的。可我又实在害怕被讹诈。”宋女士说,几个月前,就在同一地点,曾有一位好心人搀扶摔伤的老人就被诬陷了,“最后,好心人赔了300块钱,才摆平此事。”这一次,吸取别人教训的宋女士直到交巡警赶到,才从店铺中跑出来了解情况。

交巡警教好人防讹诈

如果过路司机没发现瘫坐在路中的老太?如果交巡警没有巡逻至此?如果事发在车流高峰期……这些“如果”发生,后果不敢想象。

这名老太是幸运的,在交巡警的帮助下,事情很快解决。

熊金波昨日告诉记者,“要是老太太没有得到及时救助、继续坐在路中间,车流量一旦变大,就可能造成交通拥堵。”熊金波说,更危险的是,倘若有车辆未能及时发现老太采取紧急避让措施,老太则很可能为此而受伤甚至丧命。

为了打消市民“做好事反被讹诈”的顾虑。熊金波给出了三点建议:第一,找证人。找路人留电话,万一发生纠纷有证人可以证明;第二,用手机拍一张较远的现场照片;第三,如果老人是轻伤,建议先扶起来然后打110;如果伤得比较严重,先不要扶,拨打110、120并保护好现场。

你会去搀扶

路上跌倒的老人吗?

他们愿意

救助跌倒老人获万元奖励

案例:2011年1月1日,深圳罗湖外语学校的周天成和罗炜看到一名老人跌倒在路边,老人满嘴是血不停往外流,脸上有很多伤痕。在路人不敢搀扶的情况下,两人将老太扶起并送往医院。此事经报道后引起轰动,深圳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奖励两人各1万元,周天成和罗炜告诉记者,他们扶起老人时根本没有多想什么,觉得应该这么做。

网友“云朵云朵”:每个人都会有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做好事不怕被冤枉,相信多数人都是有良心的。如果你的父母哪一天不小心摔倒受伤,你是不是也希望路人帮忙?大家如果能换位思考,便不会袖手旁观了。

他们犹豫

找到证人路人才敢扶

案例:2011年9月14日下午2点左右,一位八旬老婆婆摔倒在昆明市麻园农贸市场门前路上,不少路人驻足围观却一直无人敢上前搀扶。热心的许女士见此情景实在不忍,决定上前搀扶老人,但是做好事,也有顾虑,于是许女士找了站在旁边的两个小伙,对他们说:“你们帮我看着,你们给我证明,我去扶她起来。”搀扶老人,是做好事,许女士为什么要找来证人呢?“当然要人来证明了,我怕她(摔倒的老人)说是我把她整倒的。”

网友“GV拉拉”:“明哲保身”才是硬道理。只有在确保自己利益不会受损的情况下,他才会出手。

他们不愿

老人摔倒无人扶身亡

案例:2010年12月15日,深圳市福田区益田村,78岁的市委组织部老干部肖雨生在小区里跌倒,保安和路人无一上前搀扶。20多分钟后,儿子肖先生外出时发现,老人孤零零趴在地上,额头磕破流血,鼻子紧贴地面,已没有了呼吸。家属说当时哪怕有人帮他翻个身,老人或许都不至于死。

网友“信服一辈子”:“彭宇案”告诉大家扶人做好事,除了要成被告上法院,还要赔钱。就算我有这个心,也没这个胆儿。

声音

要扶老人先扶道德

路遇老年人跌倒怎么办?6日,卫生部公布了《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扶起跌倒老人提供了技术指导。但有人担忧,受南京“彭宇案”和天津“许云鹤案”影响,现在大家焦虑的不是“怎么扶”,而是“扶不扶”。

“当今社会真正缺失的是公德与诚信”、“跌倒的不是老人,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与人的信任,以及法律的公信力。不能重建社会诚信,再多的《指南》也扶不起跌倒的老人。”有网友直言,在扶起跌倒老人之前,社会要先扶起的是“跌倒”的道德和扭曲的社会价值观。有人曾建议说,给予诬陷者重罚,狠杀做好事反被诬陷的不正之风。然而,依靠法律手段来解决,却是远远不够的。要扶起老人,更多则是需要依靠路人的良心、靠摔倒老人的良心和整个社会的良心。

重庆市委党校教授刘开寿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民的焦虑可以理解,但做好事反被诬毕竟是个别现象,大家不能因此就不再愿意做好事。

但不可否认的是,“彭宇案”和“许云鹤案”已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面对近八成网友(见图)“拒绝或不确定”的态度,刘开寿说,相比公布的《指南》,唤起民众的爱心显得更为重要,“在这种事情面前,我们的爱心不能丢!”

那如何保障这种爱心不被利用呢?刘开寿认为,应在法律上为好心人提供足够的保障。“某些法庭在审理"做好事反被诬"时的做法值得商榷”。他建议应该严格按照民事诉讼中“谁主张,谁举证”的基本原则(即诬陷者在索取经济赔偿时必须提供有力证据),让做好事者“无后顾之忧”。

最后,刘开寿也希望老年人及其子女都应该端正心态,“别让个别老人的做法,使整个老年群体蒙羞。

链接

彭宇案 一场没有赢家的官司

2006年11月20日,南京水西门广场83路公交车站上一老太跌倒在地,正下车的彭宇上前搀扶,并陪送受伤徐老太至医院,事后老太称是彭宇造成她倒地后果,诉至法院后彭宇成为被告。彭宇极辩自己未冲撞老太,上前搀扶只是做好事。法院一审后判决双方均无过错,但仍要彭宇适当补偿赔款45876.6元,即承担老太十来万块医药费的40%,彭宇不服上诉。后在上级法院关注下,二审时“和解”、撤诉,据说双方都“满意”,但彭宇最后赔没赔钱、赔了多少钱,均未向社会公布,彭宇后亦离开南京。

有人评论说,“彭宇案”是一场没有赢家的官司,彭宇赔了钱,也让社会输掉了道德和正义。

本版稿件由记者 杨玺 实习生 高亮 采写

一名正在穿越公路的老太不慎摔倒,被困公路上。面对受伤的老太,过往的车辆纷纷绕行,围观群众也无人“敢”靠近将她搀扶起来……昨天上午,这一幕就发生在渝中区石油路。直到交巡警巡逻时发现后,受伤的老太才从险境中脱身。

看来,尽管卫生部于6日发布了《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为扶老人提供了技术指导,但依然无法为人们扶老人提供信心。

老太跌倒路人不敢扶

据目击者唐先生介绍,昨天上午10时许,石油路红绿灯路口,一名正在过马路的老太一个踉跄,不慎跌倒在公路上。“老人家摔倒后想自己站起来,但都没成功。”唐先生说,或许是伤了腿脚,在几次挣扎之后,老太太不再努力,瘫坐在地上等待帮助。很快,马路的两侧站了十几位围观者,但没有一人敢靠近将老太搀扶起来。

“可能大家都害怕"南京彭宇案"重演,做好事反被伤者说成肇事者吧!”唐先生告诉记者,老太穿着红色的上衣,“当时情况还是挺危险的,老太太瘫坐在公路中,过往车辆看到老太,都纷纷绕过行驶。”

交巡警路过帮忙脱险

大约7分钟后,两位交巡警出现,事情才出现了转机。渝中区交巡警支队金银湾交巡警平台副大队长熊金波和同事两人骑着摩托车,正好巡逻至此。见老太瘫坐在地,两人赶紧下车将其扶起,送到人行道上休息,老太才摆脱了险境。

上午11时许,当记者获悉赶到事发地时,现场已经恢复了往日平静。“交巡警来了之后,扭到脚的老太太休息了一下,就自己回家了。”唐先生告诉记者,因为当时车辆不多,所以没有造成拥堵。

事发处曾有好人被诬陷

在事发地做生意的宋女士告诉记者,老太摔伤的位置距离她家店铺不足十米。事发后,她只敢远远地围观。

“我也是快五十岁的人了,见到老大姐摔伤,其实也挺想上去搀扶一把的。可我又实在害怕被讹诈。”宋女士说,几个月前,就在同一地点,曾有一位好心人搀扶摔伤的老人就被诬陷了,“最后,好心人赔了300块钱,才摆平此事。”这一次,吸取别人教训的宋女士直到交巡警赶到,才从店铺中跑出来了解情况。

交巡警教好人防讹诈

如果过路司机没发现瘫坐在路中的老太?如果交巡警没有巡逻至此?如果事发在车流高峰期……这些“如果”发生,后果不敢想象。

这名老太是幸运的,在交巡警的帮助下,事情很快解决。

熊金波昨日告诉记者,“要是老太太没有得到及时救助、继续坐在路中间,车流量一旦变大,就可能造成交通拥堵。”熊金波说,更危险的是,倘若有车辆未能及时发现老太采取紧急避让措施,老太则很可能为此而受伤甚至丧命。

为了打消市民“做好事反被讹诈”的顾虑。熊金波给出了三点建议:第一,找证人。找路人留电话,万一发生纠纷有证人可以证明;第二,用手机拍一张较远的现场照片;第三,如果老人是轻伤,建议先扶起来然后打110;如果伤得比较严重,先不要扶,拨打110、120并保护好现场。

你会去搀扶

路上跌倒的老人吗?

他们愿意

救助跌倒老人获万元奖励

案例:2011年1月1日,深圳罗湖外语学校的周天成和罗炜看到一名老人跌倒在路边,老人满嘴是血不停往外流,脸上有很多伤痕。在路人不敢搀扶的情况下,两人将老太扶起并送往医院。此事经报道后引起轰动,深圳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奖励两人各1万元,周天成和罗炜告诉记者,他们扶起老人时根本没有多想什么,觉得应该这么做。

『陆』 以搀扶摔倒老人被讹写一篇作文

还写什么作文啊,。。。新闻媒体每天都在报道。。随便下载一段就是作文啊。。。

『柒』 关于扶老人被讹的作文提纲

娃娃,还有野草花。花草繁茂的夏季,几个伙伴约好了,欢笑着来到野地里,采花弄草,回来摆放在窗台上,装饰简陋的家居,装点朴素的生活。 -
没有积木,还有大黄泥。弄点黄土,和成泥,捏成各种各样的玩物。虽然满手满脸的泥巴,但是歪歪的羊角辫,却是兴奋得不停地颤动。 -
没有娱乐城,还有天然游乐场。夕阳西下,天然的大幕遮住了整个村庄,伙伴们经常利用夜幕的遮遮挡挡玩起捉迷藏来,用心地找好躲藏的地方,屏住呼吸,等待被发现。那时候也玩出了很多智慧,比如,越危险的地方越安全的道理,声东击西的计谋等等。直到夜很深了,村里还到处洋溢着我们的笑声。 -
所有这些淳朴的快乐,就是我童年的幸福。但记忆中这幸福似乎并不长久。 -
记忆中父母因为困窘引起的争吵时常响在耳畔,我也渐渐地懂得了父母争吵的内容。柴米不足了,油盐不够了,生病没钱治疗了,家里没男孩子,村里人瞧不起了等等。我懂得了父母的婚姻担心,懂得了为家里的苦难忧心。因此有了一次次一个人跑到很远很远的堤坝上静坐,面对远方的苍茫,无语。因此有了一次次晚上躺在被窝里,默默祈祷父母的吵架声快点停下来,祈祷我们面对的苦难快点过去。除了伤心静坐,默默祈祷,我还能做什么呢? -
我还可以劳动,用我小小的手,去改变点什么。那时候家里没人帮父亲送粪,父母总是说如果有个男孩子,就什么都可以做了。我就拿起铁锨,和父亲一起装车,卸车。我力气小,一锨端不了那么多,我可以每次少装,多装几次。看着那么大的粪堆,一点一点地不见了,特别有成就感,虽然手脚都磨起了泡。 -
夏天,麦子熟了,父亲和母亲吵架,心情不悦,懒得动手去收。我就和父亲

『捌』 关于扶老人被讹诈的作文

http://..com/link?url=y5996LOohc8ag3MjQD2_wHKwqgl8XKXD2xpie7aVrM-_

希望抄对袭你有帮助

『玖』 关于搀扶老奶奶遭讹诈的作文大全

日前达州市公安局达川区分局已对“三小孩扶起摔倒老太婆,反被诬陷索赔”贴文内容调查处理情况在微博上公布,蒋某某、龚某某(蒋某某儿子)的行为属于敲诈勒索行为。决定对蒋某某给予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但因其已满70周岁,不予执行;龚某某行政拘留10日,罚款500元。
本来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应该算是了结了,三个孩子知道处理结果之后很高兴,背负了5个多月的包袱终于卸下,不过老太太坚称不是自己摔倒了,老太太家人也明确表示对于处罚结果不服,还将继续寻找证据,而事件也有可能因为新证据的发现出现转机。
2006年的彭宇案是搀扶老人反被敲诈进入公共视线的开端,法院判决彭宇赔偿老人45876.6元,最终经法院调解,原告申请撤回上诉。尊老爱幼经过时代的流变,到了现代社会,反而难能可贵起来,变得沉重。
近年来行人搀扶摔倒的老人反被敲诈的事件时有发生,被冤者有理无处说,有冤无处伸,一时间“老人”成了社会的敏感的词,像一句古谚所表达的那样,古董店的老鼠——碰不得。于是,当遇到老人摔倒时,人们就陷入了选择的困境,该不该扶起摔倒的老人成了艰难的抉择。
搀扶老人本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在什么都在变的复杂的中国社会,事情陡然变得复杂起来。网上曾有人写了一份名曰“科学”的中国老人摔倒指南:尽量在外国人面前摔倒,尽量在摄像头前摔倒,学会保命用语。什么保命用语?就是老人倒地后大喊:“是我自己跌倒的,你们不用担心”。
当老人被视为“流动罚款单”,事情变得微妙起来。行人面对摔倒的老人唯恐避之不及,被摔倒的老人无人搀扶成了屡屡有闻,如果说行人都能循之以礼,88岁老人摔倒窒息死亡无一人搀扶的惨剧可能就不至于发生。
老人绑架善心的讹诈是具有巨大伤害的,伤害的是个人的气节,社会的良知,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一个人做了善事反而被冤枉,想想都让人沮丧,不是每个人好了伤疤都会忘了疼。
然而,舆论对老人形象的丑化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就好似只要摊贩和城管发生冲突,错的一方肯定是城管,老人摔倒肯定是有意讹诈。当偏见左右理性,便没有道德可言,当老人被多数人唾弃,便没有良知可言。
上升到制度层面,似乎一切都情有可原。如果我们国家的医疗制度能够更加完善,司法能够更加公正,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老人用的着索取,犯得上讹诈吗?
所幸的是,经过这么一出波折,三个小学生并没有因此而心生怨恨,他们说以后遇到这种情况还会帮助老人。在制度还不太完善的情况下,我们能做的只是扶起摔倒的他们而已。
今天跌倒的是老人,明天就有可能是孕妇,孩子,残疾人,也可能是你的至亲,如果你担心意外,你可以找目击者为你作证,可以打急救电话,但请不要无动于衷,你可能没有注意到,他们无助的眼神是多么刺痛。

『拾』 扶老人被讹作文立意

老人跌倒到底我们该不该扶起来?

这个讨论我觉得很有必要。尊老爱幼、救死扶伤历来是我国的优良传统,谁家没有老人,谁人不会变老?

由于媒体曝光出诸多诸如彭宇案之类的扶助跌倒老人做好事反被老人诬为肇事者、甚至被法院以“常理判断”等逻辑推理的理由判决巨额赔款等案例,越来越多的人对搀扶跌倒老人心存忌惮。

简单不过的举手之劳,有可能惹来无尽的麻烦。社会公德,传统道德,在我们犹豫的目光中渐渐丧失。

当跌倒老人该不该扶作为问题,被全社会、被公众、被媒体热烈讨论的时候,其实已经证明某种程度上这个社会的公德已经破产了。显然,似乎作为社会人,谁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无良的南京法官、天津法官,以及制裁那些诬赖彭宇们的老人,理应受到谴责,但见死不救的围观者,是否也会受到道德、公义和良心的谴责?

武汉市88岁的李老汉在离家不到百米的菜场口摔倒后,众多围观者无人敢伸出援手,最终老人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的事件让整个社会震惊。公众对老人跌倒出现的冷漠和麻木不仁,整个社会都应该检讨,甚至每一个人都应该检讨。以前一直觉得类似老人跌倒该不该扶、应该怎么扶这些事情不是个问题,但现在还真成了一个大问题。类似南京法官、武汉老人这样的案例,虽然不能说是普遍的现象,但其折射出来的社会现实却是很严峻的。

我们对跌倒老人该不该扶的讨论,这绝非故意夸大问题的严重性,而是针对目前整个社会道德、价值观滑坡出现的现象提出质疑,因为类似人情冷漠、麻木不仁的现象不仅仅发生在跌倒老人身上,还有其它的案例,比如见义勇为的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故事,比如围观跳楼自杀时出现一片幸灾乐祸的“快跳”的喊声,比如公车上乘客对小偷熟视无睹的常态等等,不一而足,这都早已成了全社会反思的问题,完全是一个社会问题。

自从南京徐老太事件开始,中国就开始进入国民道德沦丧期,开始瓦解中国人民的道德,想徐老太这种人开始肆意妄为,有法律支持,又可以获取巨额的回报,而且没有任何成本。而彭宇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高,从而开始冷漠国人的同情心,淡化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尔后如钓鱼执法等一系列事件,彻底麻木人们的怜悯之心,造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导致八旬老人倒地1个多小时而无人敢伸出援助之手。我可以肯定,大多数围观昔都是善良的人,可是谁也承担不起那巨大的代价。你能说人们冷漠?

苍蝇多的地方,是垃圾的原因还是苍蝇的原因?

阅读全文

与扶老奶奶被讹高中作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