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喜欢的黄鹤楼的作文
黄鹤楼游记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这是诗人崔颢游黄鹤楼后留下的千古绝句。去年国庆节那天,我随家人一起,有幸目睹了黄鹤楼的风采。
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怀着高兴的心情来到了黄鹤楼。一下车,远远的就看见了黄鹤楼,红的墙,红的柱,红的瓦,巍然耸立,楼的正中,写着四个镏金大字:三楚一楼。
我们走进黄鹤楼,只见一幅气势恢宏的壁画映入眼帘。画上飞来一只仙鹤,驼着一位吹长笛的老神仙。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在黄鹤山上开了一个酒馆,有一位道士每天都来喝酒。这一天,那个道士又来了,吃完饭后,他在墙壁上画了一只仙鹤,他一吹笛子,仙鹤就翩翩起舞。消息传开后,人们纷纷前往观看,因此酒馆的生意特别火。过了几天,道士又来了,他二话不说,吹了吹长笛,墙壁上画的仙鹤竟然飞了出来,背着道士,一去不复返了。后来,那个开酒馆的人就建下了这座黄鹤楼。
这幅画画得栩栩如生,我看得太入迷,别人说的话我都听不见了。这时,妈妈大喊一声:“映雪,快上来!”我被惊醒了。我们又到了黄鹤楼的二楼,大厅正面有用大理石镌刻的唐代阎伯瑾撰写的《黄鹤楼记》,上面记载着黄鹤楼经历过的风风雨雨,他多次被损坏,又多次被修好。
我们一口气冲上楼顶,远处的美景尽收眼底:波涛滚滚的长江水从黄鹤楼旁流过,长江大桥像一条巨龙横卧在眼前;长江对岸是龟山,山顶上龟山电视塔高耸入云……
巍峨秀丽的黄鹤楼啊,真是人间仙境,你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流连忘返。
2. 黄鹤楼之游的作文
黄鹤楼之游复
黄鹤楼,是中国三大名制楼之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大桥东侧。黄鹤楼曾经被大火焚毁,又在1981年被重建。
黄鹤楼公园的南端是黄鹤楼主楼。主楼一共高六层,每一层都有不同的东西。第一层有一些钟和鼓。第二层和第一层在一起,陈列了许多关于黄鹤楼的诗篇、文章、书画等。其中崔颢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就非常有名:“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第三层是旅游纪念品专卖店,买一个做纪念吧!
第四层有几个壁画和一些屏风。其中有一个壁画画了一个人在喝酒,我想,那就是大诗人李白吧。这一层还有屏风,这些屏风上有许多彩画。其中有一个屏风中间一块是玉雕的,而且彩画是凹凸不平的。
第五层摆放了许多雕塑,我觉得最好的一个是缩小版的黄鹤楼公园,黄鹤楼、千禧钟、白云阁都刻的非常精细。这真是惟妙惟肖啊!
第六层是观光区。站在第六层举目远眺,整个武汉市尽收眼底,特别显眼的是龟山电视塔,上面闪着红光,特别宏伟、壮观。
黄鹤楼虽然没有秦兵马俑、金字塔那么有名,但是去一次也是很值得的。
3. 描写黄鹤楼的作文500字
黄鹤楼,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镶嵌在美丽的江汉平原上,她令中外无数游客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漫步黄鹤楼,走过上书“三楚一楼”的牌坊,迎面是一对一米多高的铜铸黄鹤,鹤的全身金灿灿的,体态轻盈,一只向远处眺望,一只低头默想。 绕过铜鹤,我们便来到黄鹤楼前。黄鹤楼有五层,约50多米高。每层楼的檐角上都挂着风铃,每当夜幕降临,晚风徐徐吹来时,风铃清脆的叮当毕声,使黄鹤楼显得更加古老庄严,整个黄鹤楼顶全是油亮的黄琉璃瓦,在阳光下金光耀眼。(小学生作文网) 第一层楼周围用汉白玉栏杆围绕,上刻花虫鸟兽,栩栩如生。楼内,中央藻井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四周还有姿态各异的白鹤雕塑。金锁窗、朱漆门,色彩鲜明,雄伟壮丽。周围有几根很大的红柱,正面墙上有一幅高九米、宽六米的陶瓷巨型壁画,画上一位鹤发童颜的仙人,银须飘飘,乘着白鹤,横吹玉笛,俯视人间,似有恋恋不舍之意。白鹤在黄鹤楼旁盘旋。少女们挥动长袖载歌载舞,青年们举杯相祝,老人们翘首长天,举着果品,似乎在表达对仙人无限感激之情,又像是希望他早回黄鹤楼,重登黄鹤楼。看着这些作品,令人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诗句。www.t262.cOm 沿着迁回的楼梯看完二楼历代丹青妙手的作品之后,到了三楼。绕过影壁,就看到了两幅仿汉壁画,粗看仿佛是一幅直线条的壁画,右边是吴王在黄鹤楼大宴群臣的情景;大臣们向吴王举杯庆贺,像是在歌颂吴王的功绩,又像是在赞美黄鹤楼的壮观,吴王举杯含笑倾听着。一旁侍女们翩翩起舞。楼外战旗飘飘,侍卫们来回踱步,战马奔驰……再看左边一幅画,已完全不是刚才那华丽的场面了,是劳动人民修建黄鹤楼的情景:烈日当头,一群百姓正在忙碌。有的在拖木头,有的在刻木雕,有的在刷彩漆。一个拖木头的老公公敞着怀,枯瘦如柴,腰弯得像张弓,旁边的监工用鞭子使劲抽打着他…… 登上五楼,凭窗远望,秀美的东湖宛如一块无瑕的碧玉嵌在江汉平原上。晴川历历,芳草萎萎,真是一幅难用笔墨描绘的图画。
4. 求一篇以“游黄鹤楼”为题的作文
游黄鹤楼
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摇头晃脑地念“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知道了滚滚长江边立着一座千古名楼。而今,别具风貌的黄鹤楼终于呈现在了我的面前。
缓缓移步楼前,民族风格浓郁的牌楼挺拔兀立,气势非凡。那错落有致的亭台轩树古色古香,精巧玲珑。尤其别致的是它的题匾:“揽虹”,“嫩川”,“衡云”还有“凝翠”--哦,小小的亭,你果真能包揽得了那茫茫无际、生机盎然的绿吗?
主楼迎面一副对联实在妙极:
出是路入是门,奇树穿云,诗外蓬莱来眼底;
登斯楼说斯景,怒江劈峡,画中天地壮人间。
字是刘海粟大师90高龄所书,苍劲雄浑而不失隽秀,透出豪爽之气,溢出由衷之情。
步入一楼大厅,立刻被那浓郁热烈的气氛深深吸引。高悬的六方巨型宫灯,透出温馨的橙黄色光晕那清幽婉转的笛声缓缓萦绕……
二楼大厅气氛淡雅,如果说在一楼如饮醇酒,在这里则似捧一杯清茶。卷卷书法绘画,笔调清新,寓意深刻,显示着古文化的巨大魅力。
最爱那幅《霜晨月》,在薄雾冥冥的早晨,地上铺着淡淡秋霜,轻纱般的流云间竟还挂着一弯清朗的明月,这是怎样一个动人的意境啊!那月中住着嫦娥,还有可爱的小白兔和那棵幽香袭人的桂花树……每一幅作品都为黄鹤楼增添了一份艺术感染力。淡淡的灯光,淡淡的墨香,
给人以怎样深深的陶醉呀!
我迫不及待地“欲穷千里目”,顾不得三四两层,直奔顶楼而去。哦,眼前,不就是盼望已久登高远眺的那一幕景致吗?不就是想象过许多次的云雾迷离、水天一色的绝美画卷吗?滚滚长江,波光粼粼,一个声音自耳边响起,那是谁在吟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我此时心境全无李白当年那番怅然愁情。看长江大桥的雄姿,看龟山电视塔的倩影,看悠悠江水、点点帆影,看川流不息的车辆,沸腾奔走的人流,怎不叫人激动?怎不叫人心醉?哦,如果让这位绝代“诗仙”站在今日之黄鹤楼上,望着眼前这生机勃勃的万千气象,他又会怎样激情四溢,发出由衷赞美的感叹呢?凝神通思,我已深深融入这巨幅画卷之中。
多么巍峨的一座楼!加之周围小亭回廊,绿树芳草,整个群体错落跌宕而又浑然一体,显得无比雄浑而飘逸。
这仅仅是一座楼吗?那每根红柱,每角飞檐,每块石砖,分明在说:“不!那深印在人们心中的,分明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
多少人凭栏四顾,怀古感今,发出声声赞叹;多少人举目远眺,心驰神往,激起阵阵豪情。这只黄鹤,其实从来没有飞走过,一直在人们心中,化作一种永恒的追索与憧憬,对绵亘的历史,对美好的未来……
7月的暑假,天空晴朗的、万里无云。“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吟着这句令人无限遐想的诗句,我来到了湖北省的著名旅游景点——古朴清雅的黄鹤楼。
黄鹤楼伫立在武汉长江大桥尽头的蛇山顶上,黄鹤楼共有五层楼,不论是飞檐流阁,还是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巧夺天工,非常壮观。
来到黄鹤楼前,“气吞云梦”四个大字马上给你气势磅礴的感觉。登上顶层,江城武汉的美景尽收眼底。长江之水碧波荡漾,浪花翻腾,所向披靡,赛过湖河,敢比大海,气势雄伟,不尽想起“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诗句来。黄鹤楼对面是龟山,和蛇山一起把守着长江大桥,长江大桥则是横跨长江,驾于两山之间。龟山右边是鹦鹉洲,就是崔颢诗中“芳草萋萋鹦鹉洲”的那个鹦鹉洲。而左边,就是格调幽雅的晴川阁。宽阔的沥青马路上,各式各样的汽车、卡车……川流不息,街道上人来人往,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直插云霄,一派时尚的都市景象,与这历史悠久的黄鹤楼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黄鹤楼在美丽上又多了一份历史价值。
在楼中,琳琅满目的纪念品让你应接不暇,个个别具一格,精巧华丽,大的美观大方,小的玲珑奇巧。
下楼后,接着向前走,有一个大钟,来撞钟的人络绎不绝,钟声雄浑悠远,响彻蛇山。
再往里边走,会有许多道门,走到最后有一大座岳飞的铜像,牵着一匹骏马,后边的石头上还刻着“还我河山”的字样,下面落着“岳飞”的款。
啊!黄鹤楼,你依着蛇山,傍着长江,点缀了我国这只大公鸡的心脏。你不仅是我国亭台楼阁的一块瑰宝,更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研究焦点,真不愧为我国四大名楼之一啊!
ps:有两篇,可以综合一下~~适当删减
5. 作文《游黄河楼》800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我们的民族气魄,以她汹涌磅礴的气势,澎湃的河流,奔流的河水在河塘里川流不息。栩栩如生,犹如千万条张牙舞爪的黄磷巨龙,一路挟雷裹电,咆哮而来。
自古以来有多少人想征服这条黄磷巨龙,却却无一例外的屈服在了黄河的脚下。直到大禹治水时,才平息了黄河一时的愤怒,想必以前也发生过大量的洪水。
黄河在以前其实是好脾气的。或蜿蜒,或盘旋,水流舒缓;直到有一天,人们开始大量开采黄河周边的树木,使得那里水土流失,下雨时,雨水都因无树木吸收而流到了黄河里。这样一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终于忍不住了——带着泪水开始来报复对她造成伤害的儿女们。人类这次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这两年还很好,人类没有什么大的行动。黄河原以为人类不会在范同样的错误了。有过了一年后,人类又忘记了那次的灾害。——又开始大规模开采黄河周边的树木。黄河从一个美丽、年轻的姑娘变成了一个布满皱纹满身上很累累的老太太。然而,这都是她的儿女的“杰作”。可是人类始终都不会明白的,因为他们已经忘记和抛弃了生他们育他们母亲。一些人们都是在为金钱而奔波,在做金钱的奴隶,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来挽救自己的主人。
黄河——人类的母亲河,是哺育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河!她博大的胸怀及她善良的品质,是亿万中华儿女力量的源泉,黄河是祖国的作风:永不低头折节,顽强拼搏的气魄!是中华民族拼搏的象征,是中国12多亿人的母亲……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是黄河哺育了我们民族的文化,给予我们共同语言。所以我们应该尊重我们的语言,因此不该去侮辱我们的母语。黄河以她英勇的气势阻挡着外来的侵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屏障,是她保护着我们,给予了我们于安全感。我们是黄河的英雄儿女,应该学习她那应勇的气势和她不屈服顽强的毅力。
如果说人类是种子,那么黄河便是那湿润的水露,滋润着这颗幼小的种子。(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如果说人类是树苗,那么黄河便是那温暖的太阳,温暖着正在成长的树苗。
如果说人类是一棵树,那么黄河便是那肥沃的土地,帮助着树汲取着土地里的营养。
您的祝福将流向世界,流向辉煌。“母亲,请好好珍重,您的儿女不会让您失望,带着我的祝福,继续滋养您的儿女们吧,一路保重,保重。”
6. 游黄鹤楼作文,600字,初一水平
游黄鹤楼
暑假里,我跟随妈妈去武汉,游览了黄鹤楼。
黄鹤楼坐落在武昌蛇山,楼高五层,整楼金碧辉煌,雄伟壮观。楼檐上翘,像黄鹤展翅,楼顶的圆柱像黄鹤昂头,戟指蓝天,楼前两只黄鹤分立于龟蛇之上,正面高悬的匾额上写“楚天极目”四个苍劲的大字。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历史上屡毁屡建,最后一次毁于清光绪年间,现在所见是1981年武汉市政府仿原貌重建。黄鹤楼与高耸入云的电视塔隔江相对,一边是传统文化的沉淀,一边是现代科技的结晶,更体现了社会的不断进步。
走进黄鹤楼,一层是大型壁画,画的是两只黄鹤立于楼顶极目远眺,与楼顶匾额大字相呼应。二层在装修,不能进。三层和四层都是小商店,卖一些工艺品和纪念品。没想到这位古老的文化巨人肚子里却充斥着现代商业的气味,不知李白、崔颢若能再生,面对此景,还能否写出那样的千古名句?
最好看的是五层,这里有历代名人所题的诗、画。“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等著名诗句都题在壁上。来到走廊上,阵阵凉风扑面而来,烟波浩渺的长江尽收眼底。武汉长江大桥像一道彩虹飞架南北,桥上车水马龙,江面上大大小小的船只,在江雾中若隐若现。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游人渐渐稀少。我们也依依不舍地回去了。
读了很多有关黄鹤楼的诗,这次见到了黄鹤楼的真面目。若干年后,再去重游,不知又会有何感想呢!
游黄鹤楼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我从古诗中就耳闻了赫赫有名的黄鹤楼。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目睹了黄鹤楼的风采。
从龟山脚下向东远眺,黄鹤楼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一会儿把身子遮掩起来,一会儿又探出身子好像在向我们问好,就好似一个顽皮的小男孩在和我们躲躲藏藏,玩捉迷藏的游戏哩!
跨过武汉长江大桥,便来到了蛇山。抬头一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黄鹤楼”三个大字,在太阳下熠熠发光,美丽极了。
走上蛇山,正值中午。远远听到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鼓声。循声而去,看见许多天真活泼的孩子仿照大人的模样,正在兴奋地敲鼓。看见他们快乐的样子,我不由自主地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去。我们笑了,笑得那么开心,这些鼓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走进黄鹤楼,一幅巨大而又美丽的黄鹤画展现在眼前。一只美丽的黄鹤,背上驼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头慢慢升天。山上有无数人在建造黄鹤楼。它向我们介绍了黄鹤楼的来历和美丽的传说。
黄鹤楼层层风格不同,底层为高大宽敞的大厅,其中每层高达10多米,每层正壁都贴满了栩栩如生的画。可是第四层与众不同,让我们走进对联的世界,两旁悬挂着长达7米的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
三楼的景色最令我难忘。往窗外一看,好高啊,地面上什么都看不见,只见一层层白雾笼罩着黄鹤楼。它让我想起了崔颢的一首名诗:《黄鹤楼》。此情景正是烟波浩渺茫茫,白云千载悠悠,真让我心旷神怡!
黄鹤楼的确很美!它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齐名,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号称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是咱们湖北的骄傲!黄鹤楼一游,真让我们回味无穷,流连忘返啊!
游黄鹤楼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不巧,那次是五月份去的。每当想起站在黄鹤楼顶峰,观赏到的壮丽锦绣,心中便一阵狂喜。
刚进入黄鹤楼院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它们做的非常精美。被这些小玩意吸引去了眼球,却忘记了眼前的那座庞然大物。返过神来,我立即冲进了楼内,里面的景象真是让我吃惊。悬挂着的装饰灯高贵而又典雅,与门槛相对的墙上,刻上了一副雄伟壮观的壁画,大家都在津津有味的道着画的意境和诗意。可惜,因为时隔多时,已经遗忘了画的内容和它美妙的故事。来到二楼便看到一些挂在柱子上的诗词句,墙上刻画的也有许多。再往上一层,是卖纪念品的地方。爬了老久,我终于到达了顶峰。哇,这儿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郁郁葱葱的树木,五颜六色的“小斑点”来回的挪动位置,还有那宽长的长江,长江上的渔船,此刻显得那么秀气,可爱,玲珑。围绕着黄鹤楼的参天大树竟与我一般高矮了,楼下的大钟,不时的敲击着。“咚----咚”,仔细瞧瞧,原来是,只要有人往大古钟下的小瓷碗投中一枚钱币,旁边的一个中年男人就会把大钟敲响,并拿着个大喇叭,喊叫着“事业腾达,万事如意”。再看看这个钟,简直就是从少林寺拉出来的一样,估计的确是。
离开黄鹤楼,我远远的遥望着它,凝视着多次出现在电视和报纸的楼,从古代吟用到今夕的楼,令人向往而充满希望的楼。不由得一阵惆怅,黄鹤楼已无原味气息,而是透露着一股浓浓的现代化风格,是的,如果不重新修建,那我们还能一睹它的其貌么?
7. 游黄鹤楼的作文,600字,
暑假里,我跟随妈妈去武汉,游览了黄鹤楼.\x09
黄鹤楼坐落在武昌蛇山,楼高五层,整楼金碧辉煌,雄伟壮观.楼檐上翘,像黄鹤展翅,楼顶的圆柱像黄鹤昂头,戟指蓝天,楼前两只黄鹤分立于龟蛇之上,正面高悬的匾额上写“楚天极目”四个苍劲的大字.\x09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历史上屡毁屡建,最后一次毁于清光绪年间,现在所见是1981年武汉市政府仿原貌重建.黄鹤楼与高耸入云的电视塔隔江相对,一边是传统文化的沉淀,一边是现代科技的结晶,更体现了社会的不断进步.\x09
走进黄鹤楼,一层是大型壁画,画的是两只黄鹤立于楼顶极目远眺,与楼顶匾额大字相呼应.二层在装修,不能进.三层和四层都是小商店,卖一些工艺品和纪念品.没想到这位古老的文化巨人肚子里却充斥着现代商业的气味,不知李白、崔颢若能再生,面对此景,还能否写出那样的千古名句?\x09
最好看的是五层,这里有历代名人所题的诗、画.“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等著名诗句都题在壁上.来到走廊上,阵阵凉风扑面而来,烟波浩渺的长江尽收眼底.武汉长江大桥像一道彩虹飞架南北,桥上车水马龙,江面上大大小小的船只,在江雾中若隐若现.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游人渐渐稀少.我们也依依不舍地回去了.\x09
读了很多有关黄鹤楼的诗,这次见到了黄鹤楼的真面目.若干年后,再去重游,不知又会有何感想呢
8. 黄鹤楼景色作文360 字
暑假里,我跟随妈妈去武汉,游览了黄鹤楼。
黄鹤楼坐落在武昌蛇山,楼高五层,整楼金碧辉煌,雄伟壮观。楼檐上翘,像黄鹤展翅,楼顶的圆柱像黄鹤昂头,戟指蓝天,楼前两只黄鹤分立于龟蛇之上,正面高悬的匾额上写“楚天极目”四个苍劲的大字。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历史上屡毁屡建,最后一次毁于清光绪年间,现在所见是1981年武汉市政府仿原貌重建。黄鹤楼与高耸入云的电视塔隔江相对,一边是传统文化的沉淀,一边是现代科技的结晶,更体现了社会的不断进步。
走进黄鹤楼,一层是大型壁画,画的是两只黄鹤立于楼顶极目远眺,与楼顶匾额大字相呼应。二层在装修,不能进。三层和四层都是小商店,卖一些工艺品和纪念品。没想到这位古老的文化巨人肚子里却充斥着现代商业的气味,不知李白、崔颢若能再生,面对此景,还能否写出那样的千古名句?
最好看的是五层,这里有历代名人所题的诗、画。“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等著名诗句都题在壁上。来到走廊上,阵阵凉风扑面而来,烟波浩渺的长江尽收眼底。武汉长江大桥像一道彩虹飞架南北,桥上车水马龙,江面上大大小小的船只,在江雾中若隐若现。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游人渐渐稀少。我们也依依不舍地回去了。
读了很多有关黄鹤楼的诗,这次见到了黄鹤楼的真面目。若干年后,再去重游,不知又会有何感想呢!
望采纳,谢谢~
9. 作文雨中游览黄鹤楼
雨中游览黄鹤楼
大概是十年前,我曾经去过一回黄鹤楼。那时我们在外行走了十天,最后到武汉,一群人专程去了一趟黄鹤楼。那天去黄鹤楼是一个好天气,可登楼望远也不是很清晰,也只觉得是匆匆走过黄鹤楼。黄鹤楼里从唐代的模型图到现代的模型图给我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其余的,也就觉得一般般。
而今年深秋,我又到了武汉,在武汉可以呆上一周,可以好好领略武汉风光,当然,黄鹤楼必定是要去的,即使曾经去过,可毕竟江南三大名楼,也可以说是武汉标志性的建筑。
在一个雨蒙蒙的黄昏,我们来到了黄鹤楼。 这一次故地重游,我心里还是有一些期待,十年后的黄鹤楼有新变化了吧?雨中的黄鹤楼一定别有一番情致吧?撑着伞走进黄鹤楼南门,城楼式的南门,黄色琉璃瓦,飞檐翘角,挂着一块黑色牌匾,写着“黄鹤楼公园”几个金色大字,下面城墙上则是飞舞着几个绿色大字——天下江山第一楼,几面红旗在风雨中飘扬,古色古香,很有味道。一进门,依旧是一池绿水,这就是著名的鹅池,池边是依依翠柳,小小拱桥架在水面,几座亭子依水而立。最引人注目的鹅亭碑,这是座六角亭,单檐翘角,粉墙黑瓦,亭子里一块巨大的青石碑上正是传说中王羲之的“鹅”字。这座亭子直通一座桥,这里亭台楼阁,非常典型的江南园林风格。拾级而上,搁笔亭依旧在雨中静立迎候着我们,”楼未起时已无鹤,笔自搁后更无诗。“这就是传说中搁笔亭,亭子对面是李白的“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的《黄鹤楼》大家耳熟能详,“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首吊古怀乡之作,正是诗人登临黄鹤楼即景而生情,诗句的一气呵成,自然宏丽不愧是千古绝唱。难怪连诗圣李白竟也说有景道不得!
搁笔亭下不能留步,还是直奔黄鹤楼,黄鹤楼就在眼前了, 一座五层的黄色楼阁,每一层大小屋顶,交错重叠,翘角飞举,宛如是展翅欲飞的鹤翼。顶楼的黑色牌匾写着“楚天极目”,楼底的牌匾是“画卷乾坤”。在楼下留下几张照片,留下黄鹤楼全景,又在一层的花窗下搔首弄姿,这些朱红格子花窗实在太有意境了,怎么拍怎么好看。主要是这次一起游览的有情投意合的学友,一起可以摆拍各种姿态,彼此肯定,开心不已。开始登楼了,每一层不同的装设,从黄鹤楼的传说图开始,到黄鹤楼的历史,黄鹤楼里的诗词,文人骚客,极尽黄鹤楼的前世今生未来。三国是黄鹤楼始建之时,当时是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后来成为观赏楼,到唐代又为军事而建,宋代曾为道场,每一层都是不同主题,在每一层的外走廊举目四望,视野开阔,长江两岸景色历历在目。只是我们是观赏雨中景,只能说烟雨蒙蒙长江景。看不清外面风光,可里边诗人们给黄鹤楼留下的诗词倒是一首一首读下来,口齿留香,从崔颢的《黄鹤楼》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到王世贞的《登黄鹤楼》,跟着诗人留下的诗句风雅一回。
这么慢慢读着诗句,倒让我们几个落下了。后来下楼后我去买邮票寄明信片,和同学们走散。我独自撑伞漫步在黄鹤楼公园里,走在雨中的公园里,格外清幽。慢慢的走下去了,才想起学友们从千禧钟那里过来能到这个门吗?赶紧到南门入口处问工作人员,才知道黄鹤楼原来有三处门,东门、西门和南门,千禧钟那里过来到西门。咋办?工作人员和我说南门和西门只要走十五分钟,还好不是太远。那就走吧!和学友说了要在西门等我。这一下我从南门往右走,走过紫竹苑、梅落轩、紫薇苑,每一处都是绿草幽幽,树木丛生,雨落在叶子上滴滴答答响。我一人慢慢走着,没有游客,清净极了!紫薇苑那很多紫薇,只是不是开花时节,我只能独自一人看着那些紫薇树想象着开花时的娇艳多姿。走着走着,遇到小山,往哪里走?一边是一座小亭子,一边是瀑布流泻,那水声哗哗,偶尔一两声鸟鸣,更显得宁静。幸好遇到一个拎着桶的工作人员,他带着我走到西门。运气真好!当我走到西门,正好遇见我的学友们正要回走,原来他们走反方向了,正好和我相遇。看来,我的个人人品大爆发,虽然和大家走散了,多走一段路,但欣赏到大家没经过的景致,又凑巧和大家相遇。
呵呵,就这么乐着笑着,大家一起走到东门,从东门走出黄鹤楼。彼时天色全黑了,黄鹤楼的灯亮起来了,在东门看黄鹤楼,夜色中的黄鹤楼格外壮观 ,气势恢宏。黄鹤楼的对面是“江山入画”的牌坊,还有一座大白塔。天色已暗,挥挥手,告别黄鹤楼,告别雨中的黄鹤楼。突然间崔颢的诗句涌上心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心里自然又想到黄鹤一去不复返,千载光阴空悠悠。一时间浮想联翩,空留长江水滚滚东流去。
10. 以游武汉长江大桥,黄鹤楼为题写一篇作文
长江大桥啊,你是那么长!黄鹤楼啊!你是那么高!作业啊!我是总也写不完!
满意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