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全套作文 > 小学观察作文教学实录

小学观察作文教学实录

发布时间:2020-12-21 07:36:27

1. 《秋天的树叶》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秋天的树叶》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秋天的树叶》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写一篇以《秋天的树叶》为题的习作,写出秋天树叶的形状、色彩,《秋天的树叶》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2、指导学生学习仔细观察周围树叶,能抓住特点,想象丰富,清楚明白、有条理地介绍。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写出秋天树叶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做到有序观察,抓住特点,加强体验和想象。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秋天的树叶(枫树、银杏、冬青、龙爪槐、樟树、红花继木、芭蕉、铁树、松树等)PPT课件、钢琴曲《秋日的私语》、民族音乐《秋思》、下水文。
2、提前一周组织学生课前观察校园、村庄周围和学校旁金桥大道人行道边的树叶,采集自己喜爱的树叶。
3、学生搜集并积累描写秋天树叶的相关语言材料。
教学时间:90分钟
教学过程:
一、 欣赏秋天的树叶,拨动情感的心弦。
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动机,乐于表达。

作用:引发学生对课前观察秋天树叶的回忆与感受,整体把握秋天树叶的特点,产生喜爱之情,使秋天的树叶成为学生由内向外,自己想倾吐的内容,产生习作的内驱力。

注意点:课件中的图片要是学生所熟悉的,既要有整棵树的全景展示,更要有树叶的特写。观赏树叶,提醒学生注意留心各种树叶的色彩、形状。

1、师述:现在正是金秋时节。课前,同学们已经在校园内、上学路上以及村庄周围注意观察过秋天的树叶(板书:秋天的树叶),现在请同学们简要交流你们看到的秋天的树叶,从树叶的颜色、形状或感受等方面说一说。
2、学生简要汇报。

(过渡)秋天的树叶,颜色美,形状美。老师觉得秋天的树叶就是一幅幅画,色彩斑斓,多彩多姿。下面请同学们欣赏校园里和学校附近老师拍摄的一组秋天的树叶。
4、学生欣赏秋叶。(出示课件)
在优美的音乐背景下,欣赏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树叶,激发学生对树叶的喜爱之情,引导学生说出真实而独特的感受。
5、激发习作的内驱力。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说一说、写一写秋天的树叶。同学们习作完成后,老师将以“秋天的树叶”为主题,在学校为我们班举办一个习作展览,优秀的习作还将被推荐到学校网站。

二、指导观察秋天的枫叶。
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清楚介绍,有序表达。
作用:指导学生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树叶,大胆想象,渗透表达的顺序。

注意点:提醒学生不必拘泥于老师提供的句式,可以按照自己的表达习惯与方法,组织好介绍的语言,主动观察,自由表达。同时告诉学生,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不要只停留在一片叶子上,要注意发现同是一种树叶的不同的地方。
一)、观察“枫树叶”,学会由整体到部分进行有序介绍。
● 观察一树枫叶:
1、 师述:首先看一树的枫叶。(出示——金黄的、红中透黄的、火红的三幅图)
2、 学生观察,把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说出来,小学生作文《《秋天的树叶》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教师出示下列句式:
颜色:

)的叶子,就像(
)。
形状:

)的枫树,仿佛(
)。阳光下,犹如(
)。
动态:

风乍起,树叶摇动,枫树好似(
)。
2、交流、点评。指导学生从抓住特点、叙述顺序、表达方法几方面点评。
(板书:颜色 形状 )
过渡:同学们对一棵枫树的观察与介绍,抓住了特点,想象丰富。下面请看一片枫叶,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观察与介绍。
● 观察一片枫叶:
出示(火红的枫叶特写图)或学生拿出自己采摘的枫叶观察,同桌相互介绍。
1、自主观察枫叶的颜色、形状,想象风儿吹过的情景。
2、指名口述;指导学会由整体到部分,有序观察,想像丰富,叙述具体。
颜色——
形状—— 叶柄、叶片、叶边缘、叶脉
动态——微风吹过 ……
⑴ 学生口述风中的枫叶。
⑵ 指导抓住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具体形象地表达。

小结:我们在介绍秋天的树叶时,抓住树叶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同时,做到动静结合,秋天的树叶就会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板书:静态 动态)
● 阅读教师下水文, 在体会与比较中习得观察与表达的方法。

1、学生阅读《秋天的枫叶》。
秋天的枫叶
牡丹虽然雍容华贵,桂花尽管芳香扑鼻,我却更爱秋天的枫叶。
阳光下,远远望去,火红的枫树分外耀眼,如同烧着的晚霞。

走近观赏,枫叶长在树梢,疏密有致。它们有的红得鲜,有的红得艳。一片片叶子,精神抖擞地平展着,绝无低垂。淡红的叶柄和鲜红的叶片组成了可爱的枫叶。每一片叶子分为七片中间宽末端细的小叶子。它们长短不同、大小各异。长的,像一根根美丽的羽毛;短的,似一枚枚漂亮的发卡。它们组合得又是那样的自然、妥帖,充满韵味,仿佛小金鱼美丽的大尾巴,又似惹人喜爱的蝴蝶……再瞧,一根根叶脉清晰可见,伸向叶子的四周。摸一摸,叶片正面软软的,滑滑的,就像绒布;手指滑过叶片边缘,感到痒痒的,原来那儿分布着许多有规则排列的“小锯齿”。

一阵微风吹来,枫叶在树枝上不停地颤动着,似乎兴奋不已。叶片在风中发出的沙沙声,那是在悄悄地告诉我:“看!我们红艳艳的,多么漂亮……

哦,秋天的枫叶,红似火,美如画。
2、交流,体会观察与表达的方法。(抓住特点,动静结合,大胆想象,有序观察与描写。)
3、介绍开头和结尾的方法

开头方法
开门见山(例:秋天到了,许多树叶无声无息地脱下自己绿色的外衣,穿上了艳丽的礼服。)

作比较(例:牡丹虽然雍容华贵,桂花尽管芳香扑鼻,我却更爱秋天五彩斑斓的树叶。)
名言警句引入(例:“一叶知秋” “霜叶红于二月花”)
抒发感受 (例:秋天的树叶,美不胜收,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结尾方法

首尾呼应 (例:秋天的树叶,绚丽多姿,是一幅画,是一首诗。)

抒发情感
(例:多么迷人的秋叶啊!或我真想做一片秋天的树叶。
二)、学生观察自带的树叶,自主习作。

目标:清楚明白地写出树叶的特点,动静结合,想象丰富。
作用:运用习得的观察和表达方法,自主观察,乐于表达。

注意点:教师要维持好教室的纪律,帮助个别学生观察时抓住树叶的特点,指导学生遣词造句。同时,通过比赛激励的方式,比一比谁写得快,使习作一气呵成。
1、
学生回想观察树叶的情景,观察、描写自己喜爱的两种树叶。

预设:银杏叶
樟树叶
桂树叶
冬青叶 芭蕉叶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带的树叶,先仔细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注意展开丰富的想象,然后有条理地写下来,等会儿请你为大家介绍。

2、学生自主习作,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遣词造句,做好个别辅导。同时,通过比赛激励的方式,比一比谁写得快,使习作一气呵成。
四、示范评改。
目标:在示范评改中明确习作的要求和方法,抓住特点,想象合理,动静结合,有序介绍,学会使用规范的批改符号。
作用:发挥学生中典型习作的指导作用,优秀的给予鼓励,不足的指出问题,并提出修改的要求,为下一环节——学生自改,提供示范。
注意点:评改以教师为主,突出本次习作的要求,少引导学生发表意见,把时间留给学生自主修改。

挑选3——5篇学生典型习作,指名朗读,教师进行评点。优秀的给予鼓励,不足的指出问题,并提出修改的要求,为下一环节——学生自改,提供示范。
五、自改习作
目标:在自主评改的实践中,将树叶的特点能具体明白、文从字顺、有条理地表达,做到想象丰富,表达明白具体。
作用:让学生在评改的实践中提高习作水平和修改文章的能力。
注意点:评改需要反复地读,敢于出声地读,要仅仅围绕本次习作的要求,正确使用修改符号。教师重点对个别学生给予修改的辅导。
六、展示交流
目标:在交流中,享受书面表达带来的精神愉悦。
作用:通过交流,展示书面表达的成果,相互学习和激励。
注意点:重在树立学生习作的自信心,面向全体,给予更多的学生展示的机会。

七、板书设计。

颜色
形状

秋 天 的 树 叶

静态
动态

〔《秋天的树叶》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随文赠言:【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2. 如何写状物作文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教学设计

物,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动物,如马、牛、羊等;一类是植物,如花、草、树等;还有一类是静物,如书、文具、小闹钟等。写状物作文,就是让同学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描绘这些物体,表达出我们的情感。
写状物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习作状物作文能够培养和提高同学们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提高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写好状物作文呢?

一、仔细观察,了解物体的外部特征

观察是作文的基础,要想写好状物作文,就必须留心观察。对于动物,我们不但要观察其外表,如大小、形状、颜色等,还要特别注意观察其静态和运动时的神情和姿态,了解其生活习性。对于植物,我们不仅要对其根、茎、叶、花等部分进行观察,还要懂得植物生命的周期性,了解其色彩、形状、大小等随四季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对于静物,我们不仅要观察其形状、大小、颜色、还要了解其构造、用途等。总之,观察是状物的第一步,只有仔细观察,作文时才能栩栩如生地再现物体的形象。

二、选取描写的具体内容,有序写作

状物作文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写,这样才能让人读了以后,觉得层次清楚,对所描写的内容才能清楚地了解。由于描写的物体不同,因而写作顺序也不一样。一般来讲,写动物,往往按照先写其外表,后写其习性的顺序写作。写其外形时,可以按从头到尾、从体到肢的顺序有详有略地描述。写植物,可以按照根、茎、叶、花、果的顺序一步步观察描写。写静物,可以按照从整体到部分来描写。
当然,状物作文的描写顺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按时间顺序写,按生长规律写,按由远及近或从外到内等不同方位顺序写。因此,我们在作文时要灵活运用。

三、抓住物体的个性特征

好的状物作文,应力求所写物体形象逼真,让人喜爱、如见其物之感。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抓住物体的个性特征描绘。
“描虎不能像猫,画叶不能像花”。由于物体的类型不同,形态、习性各异,我们在描摹物体时,只有抓住它们与众不同的特征加以刻画,才能把物写真、写活。如松柏苍劲挺拔,柳树柔软多姿,小鸟雀跃在枝头歌唱,高粱笑红着脸在微风中招展……不同的物,各有特征。

四、融入感情,为文章的中心服务

一篇好的状物作文,不应只是为写物而写物,而应当通过对物的描述,表达其人格化的精神品质。在状物的同时,如果能“水到渠成”而又巧妙地表达出作者积极的、向上的、健康的情怀,对作文就能起到“托物言志”、画龙点睛的作用。“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这是对状物作文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优秀的状物作文不仅能表达作者对物的外形之爱,而且能由表及里地表达出作者对物的实质之爱,让人读后从中受到感悟,得到教益。

3. 北师大教材四年级下册作文教学设计你有吗

第七册作文备课
全册教材简析:
四年级第一学期作文共安排了8次,16课时。
作文教学目的要求
1、 注意继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事物和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养成作文前想清要写的内容 和作文后认真修改的习惯。 2、逐步培养学生确定中心,围绕中心选择安排材料,学写有中心、有条理的简单记叙 文,要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 3、能按一定顺序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语句完整通顺、连贯,说话有礼貌, 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 4、初步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观察事物能抓住重点,并鼓励学生展开丰富合理的 想象。 5、学习有顺序、比较细致的观察图画和事物。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内容具体、语 句通顺 有一定条理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6、明确读书笔记的写法,继续学写读书笔记。 7、学会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写完作文认真修改的习惯。 8、自由作文不出题目,也不提内容范围,减少了对学生作文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 达。
作文教学重点难点
观察事物能抓住重点、有顺序,并鼓励学生大胆展开合理的想象,初步养成细致的观 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能写内容真实具体、条理比较清楚且有中心的简单记叙文,要求学 生学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能抓住要点缩写课文;不出题目,也不提内容范围的作文 形式,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内容;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作文方法;复习学过的标点符号的 用法,学习使用分号,学会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写完作文认真修改的习 惯。
第一篇 习作命题 心中的月亮
作文要求:
1、学习有顺序的、比较细致的观察事物,适当展开想象和联想。
2、能在观察和想象的基础上,写出内容具体、有中心、有条理的简单记叙文
作文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明确要求。 1、每到中秋节那天,同学们都会赏月,那时你会想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向老师同学 们说说好吗? 2、提出讨论要求,小组互相讨论。 (1)适当展开想象和联想,比较有条理地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说出来。 (2)能在小组中互相讨论和交流,从中启发自己的思维。
二、 指导作文。 1、 出示月亮的投影,观察、想象。 2、在小组准备的基础上指名口述。 3、启发想象,然后各自展开想象,口述想象的内容。 (1)你心中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 (2)你对它有什么期望或将来你的理想是什么? 4、指导学生按照顺序口述。 (!)每个同学说说,同学加以纠正和补充。 (2)指名说一说,全班评议、补充。
三、 各自写作文。写完之后自己加题目(如:神奇的月球、我心中的月亮等)。 要注意: 1、做到文章内容具体,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 2、 把观察到的和想到的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写具体。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讲评作文 讲评目的 1、 叙述是否具体,想象是否丰富多彩。 2、 是否按条理叙述,并展开合理想象来表现中心。
讲评过程
一、 回顾作文的写作要求。
二 对这次作文进行总体评价。 1、优秀作文(13— ) 人 2、良好作文(18— )人 3、达标作文(7— )人 4、待达标作文(5— )人
三、 讲评优秀作文。 这些优秀作文,内容具体、充实、有条理,想象合理恰当,能按一定的条理叙述意思。
四、 讲评合格作文。 有个别学生会出现想象不生动,没有内容可写,错别字较多,还有个别学生会出现条理 不清楚等问题。
五、 朗读优秀作文。其他学生模仿修改作文。
六、 没有预料中的问题:
第二篇
习作命题 画图写画
作文要求
1、 画出少数民族小朋友图,根据图画写一段话。
2、 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方法: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 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3、 语句流畅,尽量不要出现错别字。
4、 内容真实具体,有一定的条理。
5、 写完后读一读,有不满意的地方修改一下。
作文的重点 恰当地选择真实的作文素材,表现人物的品质。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作文内容 作文指导课
教学过程
一、 指名读作文题目,明确要求。
1、 默读要求,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 指名汇报、师总结、归纳。
二、 指导选材,小组讨论,并以小组为单位画出自己想象中的少数民族小朋友的画像 ,或是自己提前收集的图画素材。
三、 图画画好后,小组之间互相把自己的图画内容和自己的想像内容在小组中说一说 ,说的过程中,师随机评点。 教师注意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1、 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准备按怎样的顺序写?
四、 小组讨论,互相说说。
师生共同揭示使内容具体的方法: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甚至是心理活动进 行描写。(展开丰富的想象力)
五、 学生个人练习写作文,教师随机指导。 注意:对选材不要平均用力,可确定其中的一至二处为重点,其他简写。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讲评作文
讲评要求
看看学生的选材是否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了优秀品质;是否通过人物的外貌、语 言、神态表现了人物特点。
讲评过程
概述本次作文情况。 这次作文,同学们能通过想象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方法;学习通过观察人物的外貌、语 言、神态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不足之处是:内容不具体。
交流作文。 请几位写不同内容的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读后师生酌情评议。
重点讲评,指导修改。
出示一篇作文刘文秀《民族其妻》(选材新颖,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情感,语句基本通顺,但描写人物的神态 动作等不够细致的,过多的摘抄资料),师生共同评议,充分肯定作文的优点,并指出不足,再讨论怎样 修改。
学生各自朗读并修改自己的作文。
第三篇
写作内容 我收获了……
写作目的要求 1、 学习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进行叙述。
2、 适当展开想象和联想,抓住其中你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描绘。
3、 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的简单记叙文。
作文课时 2课时
1课时
作文内容 作文指导课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回忆,美好而甜蜜。展望,让人充满幸福的期盼。同学们都渐渐长大,在成长的道路 上你经历了些什么事情,从中你收获了些什么?
板书命题:我收获了……
提出作文要求 1、学习有顺序的、有条理地进行叙述,大胆展开想象和联想, 2、抓住其中你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描绘。 3、语句要通顺、想象合理,内容丰富。
二、 指导作文。
三、 激发想象的兴趣。对以前生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美好想象。(包含激情的语言或 彩色图象)
四、 打开学生的思路。 (想象要新奇、有趣令人神往或与众不同。)
五、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1、 先明确你想写的题目。 2、 想表达的中心思想,围绕中心组织材料。 3、 学生自由表达。
七、 练习列提纲,然后同位互评。
七、根据提纲独立作文。
2 课时
教学内容 作文讲评课
讲评目的 通过讲评,使学生提高想象和联想能力,明白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写出内容具体、语 句通顺的简单记叙文。
讲评过程:
一、 小结作文一般情况,肯定优点。
1、 优点: 大多数作文大胆想象,不少同学展开了合理的想象,而且想象新奇独特。
2、 不足: 有些作文内容不够具体,条理不够清楚。
二、出示一个中上等学生的作文,请该生读作文,孙文文《我收获了成功》,然后在老师指导下 评改。
1、 肯定主要优点:有顺序的、有条理地进行叙述,大胆展开想象和联想,能抓住其中你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描绘,特别是考试的场面的描写。
2、 指出不足以及怎样修改。 找出内容上的不足并进行修改;找出文字上的不足并进行修改;找出表达上的不足:调 整段序、句序、词序,增删字、词、句,改正错别字或用错的标点符号。
3、 请原作者读修改后的作文。
三、对想象不美好的作文的引导。 (肯定独特思维,树立信心。)
四、同学各自修改自己的作文。 修改或重写想象作文。

第四篇
写作内容 集邮有感
写作目的要求 1、 让学生观察最近收集的邮票中,谈谈对它的认识与理解。(邮票上的伟人、故事、 风景。) 2、 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写得具体、真实、有感染力、合情合理。 3、 语句要通顺,用词要准确。
重点、难点: 掌握方法;写得具体、真实、有感染力。
教具准备: 录象、投影。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习作内容: 作文指导课。
教学过程: 一、 抓重点写印象深的。 认真观察:观察是感的基础,写是感的延伸发展。 (分清主次、有条理的记述;写自己观察后的感想,或自己想到的与邮票有关的其他事 情。) 例如:一位同学对一张长城邮票感受深的是:长城是中国的象征,是中国劳动人们的智 慧凝结成的。抓这一点来写,重点突出,感受深刻。
二、 联系实际有感而发。 有两种写法:先概括主要内容,联系实际写出感想;抓感受最深的联系实际写 认识体会。 引用书上的内容要简,着重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思想实际,把感受最深的一 两点写具体。 叙述和议论结合,以议论为主。 要实事求是,不说大话空话。要有真情实感。 例如:上面所举例子,长城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我们从小就 要好好学 习,将来为建设祖国出一份力,就合情合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讲评作文
讲评过程:
一、 回忆上节课学习到的作文的写法。 强调:重在“感”上下功夫。
二、 讲评
1、 一部分学生能结合自己实际,描绘自己观察到的内容,或记录想到的一件事,感受 深刻,出自内心情感,很感人。例如姜鉴桐《非典邮票》,结合爸爸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的感人事迹来谈。
2、 一部分基本掌握了写作方法,有抄有感,以感为主。但在语言的表达上欠工夫,步 感人,文章思路延伸不开。
3、 另外一批学生不爱写、不会写、不认真,应付了事。
三、 突出问题:
1、“感”不深刻,多是写自己想到的一件事。
4、 结尾不扣题,没有结合课文与自己的实际点题。
5、 病句较多。 有重复罗嗦、有不完整、不通顺、表意不明。
6、 只局限于就事论事,不能展开讨论。拿不出自己的东西。
7、 没有从多角度去写出自己的感受、愉悦。
四、 请写得好的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姜鉴桐《非典邮票》和庄子怡《双鸟邮票》等。
五、 听了他们的作文,你们有什么体会?
六、 学生修改作文。
这次作文好的有: 有待进步的有:
第五篇
习作内容 记述一个有尊严或尊严的故事。
习作目的要求 1、 写清事情的经过及是否写的有情有意。 2、 习作字数在四百字以上。
习作指导过程
一、 回忆本单元三篇课文的共同点(都是围绕“尊严”写的)总结回忆文章的写法。 1、 点明尊严,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人的基本要素。为了人的尊严,我们要学 会自尊和尊人。 2、 写清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有关“尊严”的几个片段。 3、 体现自己对“尊严”的独特理解。
二、 体会人物自己的心情和想法,把文章写得“有情有意”,又明确的自己的观点。 选择一件,定个题目。
三、 选择一件理由明确的写下来,写清事情的经过及从中体会到的自己的看法。 四、 先说一说,互相启发。再写一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五、 学生起草,教师巡视,指导。
3-4课时
习作内容 讲评课
讲评过程 一、 这次写作的重点要突出“尊严”一词,这次写作有自己见解的文章是:( ),突出表现在:
二、共同的不足之处是:不敢大胆去写,缺乏创新精神;事情的经过不够具体;没突出 说明理由。
三、没有预料的情况:
第六篇
写作内容 想象作文(“假如世界上没有了[音乐]……”“一件神奇的乐器”)或纪实作文《我喜欢的歌曲(乐曲)》。
写作目的要求
1、 学习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进行叙述。
2、 适当展开想象和联想,抓住其中你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描绘。
3、 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的简单记叙文。
作文课时 4课时
1-2课时
作文内容 作文指导课
教学过程
一、 启发谈话: 回忆,美好而甜蜜。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假如世界上没有了音乐又会是什么样子? 以及假如世界上没有了其他的(例如:人、动物、植物……)会是什么样的呢?展开想 象的翅膀,想象一下吧。
板书命题:想象作文 假如世界上没有了……
提出作文要求
1、 学习有顺序的、有条理地进行叙述,大胆展开想象和联想,
2、 抓住其中你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描绘。
3、 语句要通顺、想象合理,内容丰富。
二、 指导作文。
三、 激发想象的兴趣。假设对未来世界上没有了……想象。(包含激情的语言或彩色 图象)
四、 打开学生的思路。 (想象要新奇、有趣令人神往或与众不同。)
五、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1、 先明确你想写的题目。 2、 想表达的中心思想,围绕中心组织材料。 3、 学生自由表达。
六、练习列提纲,然后同位互评。 按顺序选择材料,列出小标题。
七、根据提纲独立作文。
3-4课时
教学内容 作文讲评课
讲评目的 通过讲评,使学生提高想象和联想能力,明白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写出内容具体、语 句通顺的简单记叙文。
讲评过程:
一、 小结作文一般情况,肯定优点。
1、 优点: 大多数作文大胆想象,不少同学展开了合理的想象,而且想象新奇独特。他们是:谢晨、梁景苏、杨倩等。
2、 不足: 有些作文内容不够具体,条理不够清楚。( )
二、出示一个中上等学生的作文,请该生读作文,矫田的作文我喜欢的歌曲《各产歌唱二小放牛郎》。然后在老师指导下 评改。
1、 肯定主要优点。通过歌词,结合故事了解二小是一个英勇的孩子。
2、指出不足以及怎样修改。错别字“朗”,几处语言不流畅,标点使用不当。
另外没有结合歌曲的旋律来谈。
3、 找出内容上的不足并进行修改;找出文字上的不足并进行修改;找出表达上的不足:调 整段序、句序、词序,增删字、词、句,改正错别字或用错的标点符号。
4、 请原作者读修改后的作文。
三、对想象不美好的作文的引导。 (肯定独特思维,树立信心。)
四、同学各自修改自己的作文。 修改或重写想象作文。
第七篇
习作内容 生活中的大与小
习作目的要求
1、 写写自己的小发现。展开想象,把自己生活学习实验制作中的发现的大与小写一 写。
2、 内容具体,并认真修改作文。 3、 把发现的大与小及大与小的关系过程写清楚。
1——2课时
习作内容 习作指导课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讲树与森林、砖头与大楼、沙子与海滩的事。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善于观察 ,那么我们就会有新发现。你有什么关于大于小的发现呢? 2、指名说,让学生畅所欲言。
二、这次作文有哪些要求? 1、 尽量展开想象,把自己的小发现说一说。我们大家与你共享发现的快乐。 2、 文章写得清楚明白,语句通顺。 3、 把发现的大与小及大与小的关系过程写清楚。
三、分组讨论自己将怎样写这个大与小的小发现。
四、学生写作文练笔。
3-4课时
讲评目的 学习说明文的基本写法
讲评过程
教师指导 本次作文讲评课,我们将让同学们自己来评选写小发现的优秀作文。 一、评选要求:
1、 按学习小组分组评选优秀作文。每四人评选四篇作文,写出评语,选出一篇好作 文。例如梁景苏《楼房和砖瓦》
2、 评价标准、条件是:
(1) 把发现了什么及发现的过程写清楚。
(2) 文章写的清楚明白,语句通顺。
二、 学生分组评选
三、 每一小组公布小组评选结果。
1、 读优秀作文。《楼房和砖瓦》、《小水滴和大海》、《小沙粒和沙滩》、《陈蕃和我》
2、 谈出小组的具体评价。
3、 重点记录:
《楼房和砖瓦》构思巧妙,语言生动,故事情节较能吸引人。
《陈蕃和我》熟知历史故事,语言生动,构思巧妙,能够说明较深刻的道理。
四、 教师小结
同学们课下要继续细心观察,原你们有更多更好的新发现。
第八篇 习作内容
写学期总结(自由命题作文)
作文要求 1、 自由命题作文,写自己的学期总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 语句流畅,尽量不要出现错别字。 3、 内容真实具体。有一定的条理。 4、 写完后读一读,有不满意的地方修改一下。
课时安排 4课时 1-2课时
作文内容 作文指导课
教学过程
一、 指名读作文题目,明确要求
1、 自由写作文,没有题目、内容方面的限制。
2、 先想一想,自己在这一学期里有了哪些提高和进步以及如何改进学习方法进一步发 扬优点,改正缺点。
3、 把自己想说的意思写具体,写清楚。注意不写错别字。
4、 写完后读一读,有不满意的地方修改一下。
二、 说一说,你最想写什么?
1、 小组讨论一下。
2、 指名说一说。 教师注意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3、 你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4、 准备按怎样的顺序写?
三、 学生个人练习列作文提纲,教师随机指导。
四、 学生作文 3-4课时 讲评
目的 针对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评。
讲评过程
一、 讲评作文
1、 肯定优点: 本次作文,没有规定作文的具体选材和形式,给了同学们更多写作空间。因而,同学们 的好的作文层出不穷。有的写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有的同学写记实作文,表达自己的真 情实感。还有的同学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给家人写了一封信。同学们的选材范围相当宽 泛,形式多样,内容较具体。
2、 指出不足: 在写作中,同学应注意语言要凝练,应注意写作要有明确的中心,写完后,注意认真修 改。 二、 结合作文实际情况,具体讲评。 指名读作文,进行讲评
三、 小结。

4. 《经典教学案例与创新课堂设计》读后感(三)

[《经典教学案例与创新课堂设计》读后感(三)]
如何教学生见事叙事,见物写物,且有话可写,用词得当,如行云流水,有章有彩,《经典教学案例与创新课堂设计》读后感(三)。在读了《经典教学案例与创新课堂设计》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心观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作生活的有心人,对周围熟悉的人和事物要细致地观察:这些人和事有什么特征,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等。在观察中会突发奇想,产生表达的灵感,有表达的欲望。

二是要在教学中落实作文指导。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入编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细致推敲的优秀范文,作者巧妙的构思,有序的写作,独特的观察视角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让学生模仿优秀课文的写法进行写作,琢磨并领悟出作文的真谛。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形象直观的例子,让学生潜心地去读,自由地去想,无拘无束地去议,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要点,再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借鉴迁移,巩固习作知识,为写好作文提供一条快捷之路,读后感《《经典教学案例与创新课堂设计》读后感(三)》。

学生作文虽不是作家的创作,也不能写一次就完事,要让学生明白无论作文水平有多高一次性完成作文,肯定会有漏洞,会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必须要反复修改,要知道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正所谓“文章不厌千回改,精雕细凿始成金”。要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机构是文章的骨架,具体生动则是文章的血肉,一副“骨架”加上“血肉”才能构成鲜活的生命体,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教师对作文的批改讲评是作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环,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讲评,肯定他们在作文中的优点和成功的地方,指出他们在作文中的不足与失误,还要强调师生合作评议,学生自主、合作修改,让学生养成勤于修改的好习惯。针对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优点、闪光点,一定要提出表扬,要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鼓足他们乐于作文的勇气。

作为教师,只有在新教学理念的沐浴下,引导学生立足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新理念的指导下,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宽容每个个体的个性,一定会改变学生不愿意写作文的局面,让每个学生都乐于作文,乐于表达,
让学生作文的天空更蓝更璀璨。

5. 如何培养中小学足球兴趣爱好论文

培养中小学的足球爱好,也要从社会环境入手。加强氛围营造。

6. 这作文应该怎么构思

文构思
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只有通过观察生活,学生的作文才能“言之有物
内容才能充实.在实践中笔者认为,最好的训练方法就是用“问题”导向目标,即:根据作文训练的过程,确定观察的范围、对象,再按照一定的顺序和重点,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
学生带着问题,有意识地在观察中寻根溯源,边观察边思考,边记录,直到逐个弄清问题为止.有了这些问题作引导,学生会不知不觉地逐渐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观察要领,从而积累大量作文素材.这样,写起文章来就会下笔自有言,写出来的文章就自然言之有物了.这就是教学的第一步观察.
构思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发展能力的过程,是学习谋篇布局的重要一步.有了观察得来的资料,还不等于能写出好文章,还必须通过巧妙的构思,精心的裁剪,才能写出好文章.但是,这对小学生来说实在不容易,因为这不仅是个“言之有序”的问题,而且还是个“言之有理”的问题,而古今中外,虽“文有规循”却“文无定法”
不过,若根据小学生模仿性强的心理特征,借用写人、写事和写物的典型文章,将抽象难懂的作文知识化难为易,还是有办法把学生引上构思之“路”的.比如,在训练写景时,可用《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作为范文,这篇文章结构总分总,先总写小兴安岭,再分别叙述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不同景色,文章结构分明,便于学生掌握.若训练写人,则引《爱迪生》一文先简介典型事例塑造人,外表内心是性格,最后赞美品质点中心.

7. 《我们怎样观察》作文教学设计

如,同样是猫,有的调皮,有的温顺,有的懒惰.要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活灵活现地呈现在笔下,写之前回,应该先仔细观察一答番,了解它们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那么,什么是外形特点呢?外形特点就是外表长的样子,如洁白的羽毛、长长的脖颈、金黄的嘴巴和脚掌,是白鹅的外形特点;小巧玲珑的身体、毛茸茸的大尾巴是小松鼠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就是小动物爱吃什么、怎样吃;爱在哪儿睡觉、怎样睡;喜欢做什么、怎样活动等.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生活习性,比如刺猬要冬眠、小兔子不会走只会蹦、狗的嗅觉和听觉特别灵敏、大公鸡每天早起打鸣等.观察时,除了抓住特点看仔细外,还要特别注意它们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这样便于写具体、写生动.

8. 《怎样写生动具体》作文复习《教学设计反思

了学生多少创造力。爱因斯坦说:“想象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学生写不好作文,很大的因素是不内敢想象,容不会想象。他们的想象往往被教师的主宰所压抑,其实小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他们喜欢想象中的事物,想象能丰富他们的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有自由的想象才有自由的表达。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操作呢? 1、观察是前提,活动是载体,体验是归宿。 学生的情感一般来自于直接的体验,观察是最根本的。没有观察就没有积累,就没有作文的素材。如写柳树,学生是有观察基础的,否则学生就不能表现出那么大的激情,说出那么多的感受。观察不仅让学生眼看、手摸、耳听,最重要的要让学生用心去感受,既抓住现象又抓住本质。 学生不是封闭的个体,他们的认知、情感、价值观念需要相互的交流、相互促进、相互弥补,所以“活动性”是教学的核心。活动包括外在组织活动和内在的思维活动,组织活动指:参观、访问、游戏、讨论、表演等;内在的思维活动指:比拟、想象、、

9. 谁有 快乐大作文 掰手腕 课堂实录 急用

初中生写好作文的几点要求

作文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为了解决我们学生在作文无材可取、无语可表、无章可依、无法修改的问题,我谈一谈初中生写好作文的一些要求。
一、观察的要求
观察是积累素材的好方法,它要求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鲁迅先生说过:“若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对任何事物必须观察准确再下笔。”可见观察在作文中的地位。观察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一、观察要选准立足点。我们可采取定点观察的方法,也可以多角度多方位地观察事物。不同的观察视角会有不同的发现和收获。
第二、观察要准确细致,要注意发现事物的特点及其未被人发现的地方。
第三、观察不局限于视觉方面,还要调动多种感官,或闻、或嗅、或品尝、或触摸、或倾听,还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
第四、观察要作笔录。
二、积累的要求
写作素材从何而来——源于点滴的积累。比方说吧,工厂要正常生产,必须保证有原材料;在家里要做饭,先要有米粮和油。要不,等机器运转再去购买材料,等水开了、油煎好了再去买米,这怎么来得及呢?

古今许多大诗人、大文学家写文章、成诗句,他们都尤其注重积累。北宋出口成章、落笔即诗的大诗人梅尧臣不管到哪儿——或和朋友游玩、或平时吃饭睡觉,他的身边都带着一个小袋子,不时把想到的一句、半句诗装入口袋,甚至是只言片语也不放过。我国元末明初“积叶成章”的唐宗仪,清朝的“烟茶换故事”的“聊斋先生”蒲松龄都是讲究积累的典范。
茅盾也告诉过喜欢写作的人们:应该时时刻刻身边都有一支笔和一本本子,无论到哪里,都可以把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随时记下来。
那么,积累应该做些什么呢?
第一、要写好作文需要准备许多的材料,但材料来自哪里呢?对我们学生来说,素材来自学习和生活:从大千世界的人物形象,社会动态,到生活琐事,及我们学习的心得体会,再到一本书、一本杂志、一张报纸,甚至一篇纸、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字,都会是我们写作的材料。因此我们要多看、多读、多记。
第二、可以用日记本、摘录本记下我们每一天搜集的材料,还可以把它们用卡片分门别类地归纳整理出来。这样写作时我们就会有材可选,并能选好适合的材料。
第三、积累材料要“以十当一”,越多越好,这样在用材料时才能作到以“一当十”,做到越精越好。
三、拟提纲的要求

古代诗人曹植“七步成诗”,史青“五步成章”;还有王勃作文章先磨墨饮酒,再卧床思考,醒后挥笔成章,不易一字。这些名家写文章、作诗句时的走动、磨墨、饮酒、卧床,其实就是打草稿、想提纲的过程。像这种拟提纲的方式,我们称为“打腹稿”。
初学写作者最好用笔把作文提纲写出来,等我们有了较强的作文功底,再用想框架、打腹稿的方法。列提纲有这些好处:
第一、能帮助我们把作文的结构理出来,作文时就能围绕提纲写,不易跑题,也不会忘记材料。
第二、考试时我们作文来不及打草稿,写提纲、想框架、打腹稿是最省时、最便捷的方法。
所以,初学作文者更应在平时养成先拟提纲后作文的习惯。
四、修改的要求
修改是作文的最后一环。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句话确实有理,它告诉我们要反复地修改作文。修改要注意哪些要求呢?
第一、须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
第二、应从文章的字、词、句、段中的有误或不当之处入手;
第三、要美化作文的语言;
第四、要提炼文章的主题,使主旨得以深化。
当然,做到如上所说的各方面不是朝夕可就之事,对中学生来说更应该从点滴训练起,还要有“不怕作文”的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会写作文,才能体验到作文的快乐。

阅读全文

与小学观察作文教学实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