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样指导小学生写作入门
作为一名小学生,写作的开始最主要有两大困难:一是“写什么”?二是“怎么写”?说通俗点就是材料和技巧的问题。入门者应先解决选材的问题,在来解决写作技巧的问题。前者是基础,就好比是河水的源头。小学三年级是写作“入门”阶段。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入门写作呢?小学作文加盟提出如下几点看法:
一、要引导学生写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和真景。生活中的作文材料很多,但生活中的人、事、情和景,初写作文的学生往往缺少“抓”和“写”的意识,需要老师或家长的点拨、揭示加指导。如我校去年元旦前夕要召开文艺晚会,布置同学们自带小红花,可老师没教过花的做法,有一位家长教会了他的女儿做红花,当这位小学生带着红花上学时,同学们求她帮助,她帮同学们做红花。事后,有的同学表示送她小“礼物”。虽然她喜欢小“礼物”,但是没要。老师知道这件事后,就指导她把这件事写成作文《我帮同学做红花》。由于写的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她写成的作文,内容充实,还挺有思想的。
二、给孩子创造积累写作材料的条件。平时,学生只能天天重复着“家中——路上——学校——路上——家中”的过程,生活的范围有限,所以学校和家长应利用周末和节假日,领孩子去公园、野外等见世面,领略和感受积极的、丰富多采的社会和自然生活。但要有益于教育孩子,其中一项便是为写作文积累材料。例如,在今年暑假中,某家长带他的女儿去野外捉蝈蝈,临行前布置了写作要求,让她注意观察和记忆。回来后,她写了作文《捉蝈蝈》,较生动地写下了捉蝈蝈的过程和动作,很有情趣。
三、给学生讲些直接感受不到的作文材料。受生活的地点、环境等条件所限,有许多素材是学生直接看不到、得不到的,却是可写的。这类材料需老师及家长的讲述,指导课外阅读等进行积累。有一位学生家长在去某沿海城市出差回来时,给他的孩子带回来许多“礼物”,如:各种贝壳、小(海)石头、小纪念品等。女儿最喜欢那串珍珠项链,她认为很贵。其实仅几元钱,使她很惊奇。这位家长抓住时机,向她讲了珍珠的人工养殖以及我国海上育珠事业的过去和现在,鼓励她以此为材写成作文《爸爸送我的礼物》,既训练了写作,又进行了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
四、要让学生学会剪辑原有的写作材料。固然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和真景是小学生入门写作的主要材料,但不要因此束缚他们的自我发挥和想象,而是要让学生们学会将已有的材料进行合理的剪辑、必要的取舍。有一位学生游过秀水公园后,在写《我爱秀水公园的美丽风光》草稿中提到“在草丛中捡到一只死去的蜻蜓”,这是真实的,但对文中的“美丽风光”起了削弱作用。老师对此进行了指导,经过修改,学生的作文是:“我走上拱桥向东望去,湖面上是一片荷花和荷叶,交映相辉。叶面上的水珠儿在阳光照射下,如珍珠般闪闪发光。忽然一只红蜻蜓飞来,落在一支卷着的荷叶上,我想起了古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一小小的剪辑,使作文增加了艺术性。
说了那么多,总结下吧,为了孩子的发展,作为老师及家长的我们应当积极的相互配合起来,共同创造条件,共同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观察生活,获取同时也积累写作素材,让我们的学生在写作时更加有“材”。
拓展资料:
怎样辅导小学作文 写作技巧和步骤?
怎样写人:
通过一件事来写人 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通过几件事写人 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以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 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
学会刻画人物 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语言描写有对话和独白两种。 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
动作描写 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实的外化。
怎样写事:
一是把“经过”部分分成几个阶段,然后按照先后顺序一层一层地写得清楚。写的时候多文几个“后来怎样”,文章就具体了。
二是注意材料的详略,有所侧重。对一些重要的过程、场面要细致描绘,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
三是对事件中的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当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一定要写具体。
怎样写景:
要写出有特色的景物 一般来说,景物是各有特色的。同样都是公园,但每个公园都有各自的独特之处。例如,北海公园的白塔、九龙壁、颐和园的香阁、十七孔桥。
要学会观察 写景作文和看图作文有相似之处,都是以观察作为写作的前提。观察景物与观察图画不同,观察景物要确定观察点,也就是观察景物的立足点。
要借助想象和联想 在写景的时候,如果只描写景物的外在特征是不够的,还要写出景物的内在特征。而内在特征有时难以描绘,折旧需要借助于想象和联想。
写景要抒情 写景,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再现,更是作者主观感情的外观。景是外在的,情是内在的,正所谓“情随物迁,辞以情发”。景是情产生的基础,情是景的产物。
仿写句子首先要把握例句的特点:
1、首先分析例句的修辞特点。
2、再把握例句的句式特点,看句式是整句还是散句,是长句还是短句,有没有用关联词等。
3、最后分析例句的语境特点,看句子的感情色彩和前后表意特点,做到内容前后兼顾。
仿写句子的原则
1、修辞“依葫芦画瓢”。
2、结构“循规蹈矩”。
3、内容“前后兼顾”。
仿写句子的类型和方法
1、仿写比喻句
仿写比喻句就是仿照例句,写出相同句式的比喻句。
第一类就是直接写明喻句,即本体、喻体都出像,比喻词“像”,例句如下:
例句:桂林的山真奇呀,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1)小雨淅沥沥地下着,像,像,像,滋润着万物生长。
(2)天上的云变化真快啊,像,像,像,真是美丽极了。
如上所示,首先分析出例句特点,明确是仿写明喻句,且句式特点为短句。本着修辞相同,句式相似,词性相同、字数相似的原则,可以仿写为:
(1)小雨淅沥沥地下着,像牛毛,像细丝,像花针,滋润着万物生长。
(2)天上的云变化真快啊,像飞马,像绵羊,像棉花,真是美丽极了。
第二类仿写暗喻句。即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换成“是、简直、成了”等。例句如下 :
例句:繁华是春天的小脸;阳光是夏日的欢唱;
;
。
如上所示,先分析完修辞类型特点,再看句式特点和前后句子表达的意思,可以判断下面应该用“秋季代表景物”和“冬季代表景物”来写比喻句。可以仿写为:
落叶是秋天的舞蹈;雪花是冬季的诗歌。
2、仿写排比句
排比句本身就要求三个及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组成的句子。因此仿写排比句更要求句式统一、修辞统一、意境统一,表达的中心也统一。例句:
真爱无痕,至爱无声。爱是柔和的灯光,照亮我们的人生;爱是撑开的大伞,为我们遮挡风雨;爱是,。
由前面的例句我们可以看出,接下来的仿写也是写暗喻句,且表达对爱的赞美之情。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联想来补充为:爱是温暖的阳光,为我们驱赶寒冷。
再如: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黑暗;如果我是清风,我将;如果我是春雨,我将。
同样的做题步骤和方法可以补充为,如果我是清风,我将带走所有躁热;如果我是春雨,我将滋润万物成长。
由以上例句可见,仿写排写句,除了要求修辞相同,句式特点相同外,更重要的还要语意前后统一。
仿写句式或主题
此类仿写句子要求按固定句式统一表达一个主题。
例句如下:
金钱能买到佳肴,但买不到胃口;金钱能买到书籍,但不能买到知识。
句子仿写为:金钱能买到药品,但买不到健康;金钱能买到玫瑰,但买不到爱情。
确定说话人对象、场合
仿写前要先确定说话人对象、场合,再有针对性的进行仿写。此类仿定要求所仿写的句子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和说话的场合,感情色彩要符合人物身份和场合特点。
例句:老师说:“书声琅琅,专注凝神的课堂就是美,渴求知识的美。”
旅游者说:“ ---------------”
农民说:“ ---------------”
医生说:“ ----------------”
此类仿写句子要先分析人物身份特点,务必使此人说出的话与身份统一。而且句式和意境要和例句统一。
上题仿写句子可以补充为:
旅游者说:“鸟声嘤嘤,枝繁叶茂的森林就是美,生机勃发的美。”
农民说:“机器轰鸣,五谷丰登的原野就是美,播种丰收的美。”
医生说:“白衣翩翩,抗击病魔的医院就是美,孕育健康的美。”
Ⅲ 指导小学生写作方法有哪些
1、多读、多看、多写、多练。
2、观察生活,注重积累。
3、阅读文学名著。
4、坚持写日记。
5、在组词、造句、扩句上下功夫。
Ⅳ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
当阅读有趣的文章时,经常会在不知不觉中笑出来?我不敢说一篇让你发笑的文章是一篇好文章,但它必须是一篇有趣的文章.对于小学生来说,能将文字写的有趣就很棒了;如果你能写出让人们大笑的文章,那就了不得了.今天小学5年级作文辅导带你了解如何写作文.
(阅读广泛)
除了以上这些个例子外,我们还要学会让人物被读起来时候栩栩如生,作文时我们掌握了如何选择写作的方法,会使文字更加的活灵活现,这就是小学5年级作文辅导的最基本要求,分数在这里也会得到提高.
Ⅳ 如何进行小学生记叙文写作指导
小学作文写作方法指导(完整版)
一、怎样写人
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写人的继续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
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 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二)通过几件事写人
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以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 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 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三)学会刻画人物
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1. 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总之,外貌描写要和表现人物特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配合。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部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
2. 语言描写有对话和独白两种。
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语言描写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语言要精心筛选,把那些足以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语言,写进文章中;二是好的语言描写,一定是符合当时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别、年龄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特点。 对话描写有四种形式:说的话写在后面,说话人后面用引号;说的话在前,说话人写在后,用引号、句号;前后各引一句或几句,中间交代谁说的,用逗号;只写人物语言,不写说话人。这四种形式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事业,避免行文死板。
3. 动作描写
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实的外化。看一个人,不仅要听他怎么说,更要卡他如何做,正所谓“听其言,观其行”,因此,动作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描写人物的动作呢?
首先,要选择关键性的动作来写。一个人做事的时候,会有许多动作。但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这些动作一个不少地都写出来。这就要求选择那些关键性的、最有意义的动作来写。
其次,要写准确。同一个动作可以用很多动词来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气质的动词,才能把人写“活”。有一位作家说过,最难的不是写动作,而是写出有特点的动作,从动作中写出人来。
4.心理描写
心理的人物内心的活动,是无声的语言。人物内心世界,指人物内心的喜、哀、乐、忧伤、犹豫、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心理描写的要求是:要真实,要有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写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客观、谨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小学生作文时,大多采用第一人称(“我”活“我们”),采用这种人称作文,就不能用“他想” 的形式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因为“我”不可能钻到别人的脑子里去看。此时,可以换一种方式——在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上下功夫,这样可能更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心理描写除了用“我想”之外,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提出问题,引入所想的内容。
(2)使用假设,流露心理活动。
(3)字里行间,流露着“想”。
(4)直接抒发心中所想。
二、怎样写事
写事要求清楚、具体。一件事情的发生,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记叙文六要素”。把这六个方面写清楚了,才能让读者明白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同时,还要寓理于事,即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来说明一个道理。在六要素当中,起因、经过、结果是事情的主要环节。其中,“经过”部分又是事情的核心,是全文成败的关键所在。在小学生的作文里,“经过”部分写得不具体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小学生的继续文不感人,平淡乏味,这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记事的记叙文可分两种:写事和写活动。
(一)怎样写事
一是把“经过”部分分成几个阶段,然后按照先后顺序一层一层地写得清楚。写的时候多文几个“后来怎样”,文章就具体了。
二是注意材料的详略,有所侧重。对一些重要的过程、场面要细致描绘,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
三是对事件中的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当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一定要写具体。
(二)怎样写活动 活动都是有目的、有形式、有过程的。搞什么活动?为什么搞活动?则眼搞活动?活动的结果怎样?都要写清楚。写活动也要求写清楚“六要素”,要把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活动开始、经过、结果写出来。 在整个活动当中,不是写一个人,二是写一群人;不是用一两件事来写人物,而是通过写一个活动场面,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写活动的记叙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必须有活动的基本内容、主要过程和重要场面。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作为重点,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主要部分记叙下来,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既要写好群体活动,又要把个体代表写进去;既要写整个场面,又要突出典型人物。
写活动的文章一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活动的经过,二是自己的感受。如果写“参观”活动,就要用“观一处,感一处”的方法。写整个活动的过程,要用顺叙法,即按活动的先后顺序,把活动时间、地点、人物及活动的经过和结果依次写出来。
三、怎样写景
描写景物,表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地域风貌,赞美祖国的壮丽山河和大自然的奇妙,是记叙文的又一个重要类型。写景的记叙文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景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景物指提供人观赏的风景、建筑等;广义的景物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即自然环境和身会环境。换句话说,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风光、建筑物、动物、植物等事物的描写,所描写的景物在文章里占重要位置,这是写景记叙文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的主要区别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有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背景介绍、环境描写,但它们在文章中不是主要内容,是为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为渲染气氛服务的。同理,写景记叙文里也有写人叙事的内容,但都是为写景服务的。
其次,写景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人物感情抒发表达出来的。作者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抒发感情,即所谓直抒胸臆,也可以通过写景表达出来,即所谓寓请于景;还可以在景物描写中蕴涵自己的主观感受,即所谓情景交融。要注意景物描写必须为人物的思想感情服务,与人物的思想感情相一致,不能孤立地、无目的地写景。
怎样写好写景的记叙文?
(一)要写出有特色的景物
一般来说,景物是各有特色的。同样都是公园,但每个公园都有各自的独特之处。例如,北海公园的白塔、九龙壁、颐和园的香阁、十七孔桥;天坛公园的祈年殿、回音壁;紫竹院公园的竹子;香山公园的红叶等。同样是山,我国的四大名山各领风骚,独具特色。同样是水,长江、黄河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文明数千载。或烟波浩渺、横无涯际;或奔腾咆哮、气势磅礴。这些景色都以其特有的鲜明的特点闻名于世,只有把它们的独特之处描绘出来,才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使人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
(二)要学会观察
写景作文和看图作文有相似之处,都是以观察作为写作的前提。观察景物与观察图画不同,观察景物要确定观察点,也就是观察景物的立足点。观察点不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不同。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由于观赏庐山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所获得的感受也就迥然不同了.
(三)要借助想象和联想
在写景的时候,如果只描写景物的外在特征是不够的,还要写出景物的内在特征。而内在特征有时难以描绘,折旧需要借助于想象和联想。即借助相关、相似,甚至相反的事物进行类比,从而突出所写景物的特点。 其中,联想是最大特点是由此及彼,它可以跨越时间的界限,可以冲决空间的阻隔,他可以使文章的思路开阔,让景物描写更形象、更感人,更能出神入化地反映出景物的内在特征。 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人运用大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突破了空间的限制,既写出了庐山瀑布落差之大的特征,给人留下难忘印象。
(四)写景要抒情
写景,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再现,更是作者主观感情的外观。景是外在的,情是内在的,正所谓“情随物迁,辞以情发”。景是情产生的基础,情是景的产物。因此,要求小学生不要单纯写景,而是要借助景物,抒发一定的思想感情。当然,这种感情必须发自内心,而不是无病呻吟。
五、怎样状物
状物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所谓状物,就是具体、形象地描写物体的特征、形态、色彩、质地等。这个物还应该包括动物、植物等类。由于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点,所以状物的方法也不一样。
(一)怎样写物品
1.抓住特征
从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制造材料)等方面,对所写的物品仔细观察。因为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同一种物品,也会有某些席位的区别,也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蛛蛛物品的特点写,就是抓住了这一物品是区别于另一物品的地方写。
2.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1)按总一分一总的顺序写。
(2)按物品各部分的空间顺序写。
(3)有的物品,须按先外后内的顺序写,即先写外表,后写内里的顺序。
3.状物需要想象和联想
展开想象和联想,不仅使所状之物更加具体生动,还可以开拓作品的意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二)怎样写动物
大多数小学生都喜爱小动物,看了以后总想把它们写出来来。到底用什么方法,才能写好描写小动物的作文呢?
1.写外形
首先,观察小动物(包括昆虫)的外形,一般是写小动物的静态。在观察时,包括颜色、长相、个头都要如实写出来。其次,要抓住特点,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写。三是按顺序:先整体一再局部一最后整体。概括写整体,具体写局部,用总分关系的句群。最后,为使描写更形象、具体,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恰当地运用比喻。特别要注意提醒小学生“像——”、“犹如——”、“仿佛——”等喻词的使用。
2.写习性
写小动物,还要细心观察它们的动作、静态和生活习性,这些是小动物的动态方面。例如写它们吃食物、嬉戏的样子,相互追逐争斗的情形,如何筑巢、休息的情况,等等。
小动物也 感情、情绪,这要靠小学生从它们的叫声和动作中,用拟人的方法去体会和想象,这样就能写出小动物的性格,显示出它们的活泼和可爱,实际上也就写出了小学生自己的感情。
(三)怎样写植物
提起植物,小学生的脑海力会出现许多花草树木的样子,但是要将平时熟悉的植物写成作文,很多同学却感到很难,有的觉得无话可写,有的三言两语就写完了。怎样才能写好植物呢?首先,写前要细心观察所写的植物,并做观察记录。观察时,先看整体的形状(外形)特征;再看颜色、枝叶的细部特征及生长环境,并把所看到的详细情况记录下来。其次,安排好写作顺序。
1.可以从整体到局部
先写植物的整体特征,再写它的局部特征。例如以主干、枝、叶、花、果等为序,并突出写其中的一两部分。另外写的时候,要求学生从各个角度去详细地描绘、刻画。例如描写树叶,就写它们的形状、颜色和给人的感觉等;描写花,就写它们的大小、香味、色彩、花期等,使人有如身临其境。
2.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
很多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直至衰亡,每个时期的形态各不相同的,所以,可以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
3.写观察日记
可以用写观察日记的方法。来描述某种植物在一段时间里的生长、发育情况。
4.以四时变化为序
很多植物在不同的季节里割据特色,所以,还可以其四时的变换顺序。
5.托物抒怀,借物咏志
写植物,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外形和色彩的描写上,还应该在文章中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感悟人生的哲理、高尚的道德情操、对美好理想的追求等等。用这种方法,要借助例文进行必要的指导,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能力,在描摹植物形态的同时,赋予它们一定的象征意义。
六、怎样写游记
在节假日,小学生在父母和老的在节假日,小学生在父母和老师的带领下,到公园和游览区欣赏景物、陶冶性情。如果将游览时看到的景物,所听到的声音,所产生的联想,所获得的感受,按照一定的顺序,有重点、有感情地记录下来,就是一篇游记。写游记有如下一些要求。
(一)写游记必须写清游踪
要记住从什么地方到了什么地方,每个地方的名称,以及每个地方的方位。这样读者才能搞清楚你先到什么地方。后到什么地方,才能确定你所要描述的景物的具体位置以及它的特征,唤起读者对你所游览之处的神往之情。同时,也使文章福有条理,层次清晰。
(二)要留心观察
观察是写好游记的基础。游览时,不能走马观花,要仔细观察。所谓仔细观察,就是要看景物的形状、颜色、质地是怎样的,静态下什么样,动态下又是什么样,等等。只有这样,在写作时可选的材料才多,才便于把景物写具体、写出特点来。另外,在观察的时候,还要按一定的顺序,或由近及远,又远到近;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里到外,从外到里;或从中间到两边,从两边到中间;或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按照这样顺序去观察,彩绘全面,描写时彩绘有条理。
(三)要做记录
学生游览的时候,看的东西多,去的地方也比较广,一时很难记住,就是当时记住了,过后也难免遗忘,不利于组织作文。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游览时要求学生带上笔和本,边观察、边记录,随看随记,就不会忘记了,写作文的时候还便于选择。另外,公园和修蓝区的有些景物带有介绍。例如,辞经管是何时建造的,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占地面积是多少,包含着怎样动人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等等。这些资料很有可能成为学生作文时的宝贵材料,应该要学生记录下来。 在游览之后,要求学生及时地把自己观察到的和记录的材料整理归类,看看哪些是属于作文需要的材料,哪些需要详写,哪些需要略写,做到心中有书,为下一步作文做好准备工作。可以要求学生按照下面的表格整理材料。
状物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所谓状物,就是具体、形象地描写物体的特征、形态、色彩、质地等。这个物还应该包括动物、植物等类。由于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点,所以状物的方法也不一样。
Ⅵ 小学生作文写作指导:如何写好动作描写
一、写出连贯的动作
描写一个人的动作要进行分解,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是由一系列地动作构成的。把一个大动作分解成几个小动作,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动作,一一进行叙述,那么整篇文章就能把人物动作写具体了。
请你阅读下面的作文片段:
炒菜
妈妈先把白菜一片片洗干净,又一片片摞起来,左手按住菜,右手拿起刀,一刀一刀地切着,把白菜切成一个个的小方块,剩下的菜叶放在旁边。
开始炒菜了。妈妈先把锅坐在火上,等锅烧热后把油倒进锅里,不一会儿,锅里腾起了油烟,发出“嗞嗞”的声响。妈妈先把切好的葱花扔进锅里,等葱花变黄,腾起一股香味,又把菜倒进锅里,抄起锅铲,不停地翻动着。等菜慢慢由白变黄,妈妈再倒入酱油、醋,撒上盐,接着用铲子翻动了几下,撒上白糖、味精,迅速把锅端下来,翻炒了几下,就出锅了。
妈妈炒的糖醋白菜,甜丝丝,酸溜溜,香喷喷,吃起来别有风味。这是妈妈的拿手菜呢!
妈妈是怎样炒糖醋白菜的呢?作者把妈妈炒菜的动作进行分解,用了表示连贯动作的词,然后抓住妈妈炒菜时最有代表性的动作,进行具体描写。如:先是——洗菜、切菜,开始——坐锅炒菜,又把——菜放锅里,再是——倒入调料,接着——用铲翻动。在这个片段作文里,由于用了表示动作先后顺序及动作连贯的词,清楚地写出了妈妈炒菜时的全过程,并且把妈妈炒菜时那熟练地样子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二、准确运用词语
我们祖国的语言十分丰富,例如:表示动作的词有:拿、提、拎、推等等,运用哪些词语呢?这就要看文章的具体环境了。因此,在描写人物动作时,要准确使用词语,精选动词,力求把人物的动作写得准确、具体、鲜明,这样才能把人物的动作、形象,逼真地写出来。
Ⅶ 小学作文指导方法
小学作文写作方法指导
话在前,说话人写在后,用引号、句号;前后各引一句或几句,中间交代谁说的,用
逗号;只写人物语言,不写说话人。这四种形式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事业,避免行文
死板。
3.
动作描写
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一个人的行为、
动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实的外化。看一个人,不仅要听他怎么
说,更要卡他如何做,正所谓“听其言,观其行”
,因此,动作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
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描写人物的动作
呢?
首先,要选择关键性的动作来写。一个人做事的时候,会有许多动作。但他们不
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这些动作一个不少地都写出来。这就要求选择那些关键性的、最
有意义的动作来写。
其次,要写准确。同一个动作可以用很多动词来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
反映人物气质的动词,才能把人写“活”
。有一位作家说过,最难的不是写动作,而
是写出有特点的动作,从动作中写出人来。
4.
心理描写
心理的人物内心的活动,是无声的语言。人物内心世界,指人物内心的喜、哀、
乐、忧伤、犹豫、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
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心理描写的要求是:要真实,要有根据;人
物的心理变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写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在描写人物的
心理活动时,要客观、谨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小学生作文时,大多采用第一人称(
“我”活“我们”
)
,采用这种人称作文,就
不能用“他想”
的形式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因为“我”不可能钻到别人的脑子里
去看。此时,可以换一种方式——在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上下功夫,这样可
能更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心理描写除了用“我想”之外,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
1
)提出问题,引入所想的内容。
(
2
)使用假设,流露心理活动。
(
3
)字里行间,流露着“想”
。
(
4
)直接抒发心中所想。
二、怎样写事
写事要求清楚、具体。一件事情的发生,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
因、经过、结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记叙文六要素”
。把这六个方面写清楚了,才
能让读者明白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同时,还要寓理于事,即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来说
明一个道理。在六要素当中,起因、经过、结果是事情的主要环节。其中,
“经过”
部分又是事情的核心,是全文成败的关键所在。在小学生的作文里,
“经过”部分写
得不具体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小学生的继续文不感人,平淡乏味,这是其中一个重
要原因。记事的记叙文可分两种:写事和写活动。
(一)怎样写事
小学作文写作方法指导
一是把“经过”部分分成几个阶段,然后按照先后顺序一层一层地写得清楚。写
的时候多文几个“后来怎样”
,文章就具体了。
二是注意材料的详略,有所侧重。对一些重要的过程、场面要细致描绘,使读者
有如身临其境。
三是对事件中的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当时是“怎么说的”
、
“怎么做的”
,又
是“怎么想的”
,一定要写具体。
(二)怎样写活动
活动都是有目的、有形式、有过程的。搞什么活动?为什么
搞活动?则眼搞活动?活动的结果怎样?都要写清楚。写活动也要求写清楚“六要
素”
,要把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活动开始、经过、结果写出来。
在整个活动当
中,不是写一个人,二是写一群人;不是用一两件事来写人物,而是通过写一个活动
场面,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写活动的记叙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必须有活动的基本
内容、主要过程和重要场面。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作为重点,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
亲身经历的主要部分记叙下来,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既要写好群体活动,又要把个
体代表写进去;既要写整个场面,又要突出典型人物。
写活动的文章一般包括两大部分:
一是活动的经过,
二是自己的感受。
如果写
“参
观”活动,就要用“观一处,感一处”的方法。写整个活动的过程,要用顺叙法,即
按活动的先后顺序,把活动时间、地点、人物及活动的经过和结果依次写出来。
三、怎样写景
描写景物,表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地域风貌,赞美祖国的壮丽山河和大自然的奇
妙,是记叙文的又一个重要类型。写景的记叙文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景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景物指提供人观赏的风景、建筑等;广义
的景物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即自然环境和身会环境。换句话说,记叙文中的景物
描写是指对自然风光、建筑物、动物、植物等事物的描写,所描写的景物在文章里占
重要位置,这是写景记叙文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的主要区别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有
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背景介绍、环境描写,但它们在文章中不是主要内容,是为
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为渲染气氛服务的。同理,写景记叙文里也有写
人叙事的内容,但都是为写景服务的。
其次,写景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人物感情抒发表达出来的。
作者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抒发感情,即所谓直抒胸臆,也可以通过写景表达出来,即所
谓寓请于景;还可以在景物描写中蕴涵自己的主观感受,即所谓情景交融。要注意景
物描写必须为人物的思想感情服务,与人物的思想感情相一致,不能孤立地、无目的
地写景。
怎样写好写景的记叙文?
(一)要写出有特色的景物
一般来说,景物是各有特色的。同样都是公园,但每个公园都有各自的独特之处。
例如,北海公园的白塔、九龙壁、颐和园的香阁、十七孔桥;天坛公园的祈年殿、回
音壁;紫竹院公园的竹子;香山公园的红叶等。同样是山,我国的四大名山各领风骚,
独具特色。同样是水,长江、黄河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文明数千载。或烟波浩渺、
横无涯际;或奔腾咆哮、气势磅礴。这些景色都以其特有的鲜明的特点闻名于世,只
小学作文写作方法指导
有把它们的独特之处描绘出来,才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使人得到美的陶冶和享
受。
(二)要学会观察
写景作文和看图作文有相似之处,都是以观察作为写作的前提。观察景物与观察
图画不同,观察景物要确定观察点,也就是观察景物的立足点。观察点不同,所看到
的景物也就不同。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题西林壁》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
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由于观赏庐山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
所获得的感受也就迥然不同了
.
(三)要借助想象和联想
在写景的时候,
如果只描写景物的外在特征是不够的,
还要写出景物的内在特征。
而内在特征有时难以描绘,折旧需要借助于想象和联想。即借助相关、相似,甚至相
反的事物进行类比,从而突出所写景物的特点。
其中,联想是最大特点是由此及彼,
它可以跨越时间的界限,可以冲决空间的阻隔,他可以使文章的思路开阔,让景物描
写更形象、更感人,更能出神入化地反映出景物的内在特征。
例如李白的《望庐山
瀑布》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人运用大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
突破了空间的限制,既写出了庐山瀑布落差之大的特征,给人留下难忘印象。
(四)写景要抒情
写景,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再现,更是作者主观感情的外观。景是外在的,情是内
在的,正所谓“情随物迁,辞以情发”
。景是情产生的基础,情是景的产物。因此,
要求小学生不要单纯写景,而是要借助景物,抒发一定的思想感情。当然,这种感情
必须发自内心,而不是无病呻吟。
五、怎样状物
状物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所谓状物,就是具体、形象地
描写物体的特征、形态、色彩、质地等。这个物还应该包括动物、植物等类。由于不
同的物有不同的特点,所以状物的方法也不一样。
(一)怎样写物品
1.
抓住特征
从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制造材料)等方面,对所写的物品仔细观察。因为
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同一种物品,也会有某些席位的区别,也有它自己
的独特之处。蛛蛛物品的特点写,就是抓住了这一物品是区别于另一物品的地方写。
2.
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
1
)按总一分一总的顺序写。
(
2
)按物品各部分的空间顺序写。
(
3
)有的物品,须按先外后内的顺序写,即先写外表,后写内里的顺序。
3.
状物需要想象和联想
展开想象和联想,不仅使所状之物更加具体生动,还可以开拓作品的意境,增强
文章的感染力。
(二)怎样写动物
大多数小学生都喜爱小动物,看了以后总想把它们写出来来。到底用什么方法,
小学作文写作方法指导
才能写好描写小动物的作文呢?
1.
写外形
首先,观察小动物(包括昆虫)的外形,一般是写小动物的静态。在观察时,包
括颜色、长相、个头都要如实写出来。其次,要抓住特点,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写。
三是按顺序:先整体一再局部一最后整体。概括写整体,具体写局部,用总分关系的
句群。最后,为使描写更形象、具体,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恰当地运用比喻。特别要
注意提醒小学生“像——”
、
“犹如——”
、
“仿佛——”等喻词的使用。
2.
写习性
写小动物,还要细心观察它们的动作、静态和生活习性,这些是小动物的动态方
面。例如写它们吃食物、嬉戏的样子,相互追逐争斗的情形,如何筑巢、休息的情况,
等等。
小动物也
感情、情绪,这要靠小学生从它们的叫声和动作中,用拟人的方法去
体会和想象,这样就能写出小动物的性格,显示出它们的活泼和可爱,实际上也就写
出了小学生自己的感情。
(三)怎样写植物
提起植物,小学生的脑海力会出现许多花草树木的样子,但是要将平时熟悉的植
物写成作文,很多同学却感到很难,有的觉得无话可写,有的三言两语就写完了。怎
样才能写好植物呢?首先,写前要细心观察所写的植物,并做观察记录。观察时,先
看整体的形状(外形)特征;再看颜色、枝叶的细部特征及生长环境,并把所看到的
详细情况记录下来。其次,安排好写作顺序。
1.
可以从整体到局部
先写植物的整体特征,再写它的局部特征。例如以主干、枝、叶、花、果等为序,
并突出写其中的一两部分。另外写的时候,要求学生从各个角度去详细地描绘、刻画。
例如描写树叶,就写它们的形状、颜色和给人的感觉等;描写花,就写它们的大小、
香味、色彩、花期等,使人有如身临其境。
2.
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
很多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直至衰亡,每个时期的形态各不相同的,所
以,可以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
3.
写观察日记
可以用写观察日记的方法。来描述某种植物在一段时间里的生长、发育情况。
4.
以四时变化为序
很多植物在不同的季节里割据特色,所以,还可以其四时的变换顺序。
5.
托物抒怀,借物咏志
写植物,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外形和色彩的描写上,还应该在文章中表达作者的思
想感情。例如,感悟人生的哲理、高尚的道德情操、对美好理想的追求等等。用这种
方法,要借助例文进行必要的指导,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能力,在描摹植物形态的同
时,赋予它们一定的象征意义。
六、怎样写游记
在节假日,小学生在父母和老的在节假日,小学生在父母和老师的带领下,到公
小学作文写作方法指导
园和游览区欣赏景物、陶冶性情。如果将游览时看到的景物,所听到的声音,所产生
的联想,所获得的感受,按照一定的顺序,有重点、有感情地记录下来,就是一篇游
记。写游记有如下一些要求。
(一)写游记必须写清游踪
要记住从什么地方到了什么地方,每个地方的名称,以及每个地方的方位。这样
读者才能搞清楚你先到什么地方。后到什么地方,才能确定你所要描述的景物的具体
位置以及它的特征,唤起读者对你所游览之处的神往之情。同时,也使文章福有条理,
层次清晰。
(二)要留心观察
观察是写好游记的基础。游览时,不能走马观花,要仔细观察。所谓仔细观察,
就是要看景物的形状、颜色、质地是怎样的,静态下什么样,动态下又是什么样,等
等。只有这样,在写作时可选的材料才多,才便于把景物写具体、写出特点来。另外,
在观察的时候,还要按一定的顺序,或由近及远,又远到近;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
或从里到外,从外到里;或从中间到两边,从两边到中间;或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
到整体。按照这样顺序去观察,彩绘全面,描写时彩绘有条理。
(三)要做记录
学生游览的时候,看的东西多,去的地方也比较广,一时很难记住,就是当时记
住了,过后也难免遗忘,不利于组织作文。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游览时要求学生带上
笔和本,边观察、边记录,随看随记,就不会忘记了,写作文的时候还便于选择。另
外,公园和修蓝区的有些景物带有介绍。例如,辞经管是何时建造的,经历了哪些发
展阶段,占地面积是多少,包含着怎样动人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等等。这些资料很有
可能成为学生作文时的宝贵材料,应该要学生记录下来。
在游览之后,要求学生及
时地把自己观察到的和记录的材料整理归类,看看哪些是属于作文需要的材料,哪些
需要详写,哪些需要略写,做到心中有书,为下一步作文做好准备工作。可以要求学
生按照下面的表格整理材料。
状物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所谓状物,就是具体、形象地
描写物体的特征、形态、色彩、质地等。这个物还应该包括动物、植物等类。由于不
同的物有不同的特点,所以状物的方法也不一样。
Ⅷ 如何写好作文的方法和技巧小学生
写好作文六大技巧
技巧一:写外貌不用“有”
作文如何写外貌?
孩子的作文里总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句子:“××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如果你试着让他们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联一遍,会发现作文顺了很多。写上段文字的同学经蒋老师指导后修改如下:“××可漂亮啦。一头卷卷的黄头发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樱桃小嘴配合起来,有点混血的味道,同学们可喜欢她啦。”是不是读起来舒服多了?同样,在描写动物外貌时也可以用到这个方法,如:毛黄白相间,耳朵尖尖地向上竖起……而不是写成:它有一身黄白相间的毛,有一对尖尖的耳朵……。
技巧二:写说不出现“说”
让孩子比较以下三句话。
张三说:“……”;
张三无可奈何地说:“……”;
张三摊了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显然,不出现“说”的第三句更精彩。写语言可以不用出现“说”而是在语言前面加上动作和神态,通过一定训练掌握这样的技巧将让孩子的写作水平切实得到提升,这他们学会了细节描写,不会仅干巴巴地写“某某说”。
技巧三:就是不用成语
作文为什么写不长?都是成语惹的祸!蒋老师此言一出震惊四座。不是说多用成语才显得有文采吗?其实不然,在“就是不用成语”写作技巧中,蒋老师指出:当作文中只会按照套路使用成语时,文章细节就没了,还不如让孩子老老实实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写出来。什么“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桃红柳绿、炯炯有神、心旷神怡……这些被用滥的成语还是少出现为妙。如,写春天别用“风和日丽”,而是这样写:“风儿拂过林梢 ,原本平静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涟漪,湖边的柳树轻摇着身姿,我也忍不住张开双臂,任风抚过我的每一寸肌肤,暖暖的,痒痒的。”想办法用具体的句子替换掉别人用滥的成语,解决孩子作文写不长写不细的难题。
技巧四: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
对于文章写不长的孩子,可以训练的另一个技巧是: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看过无数学生习作,蒋老师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包括“很、非常”,请家长提醒孩子,遇到要写这几个字时不要轻易下笔,停下来想一想,是不是非要出现这个字眼?比如写热,别出现“很热”两个字,学会用其他的描写来体现热:骄阳似火,没有一丝风,树叶低垂毫无生气…… 文章自然就能写长。
技巧五:一秒钟的事写三百字
还是针对作文写不长的一种技巧训练:用三百字来描写1秒钟内发生的事。如关于破校运会跳高纪录瞬间的描写原本只有几十字:只见某某纵身一跳,一下子飞过横杆,新的校运会记录诞生了!怎么变成三百字?可以有条理地加上动作解剖:如何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加上联想:往届校运会有人挑战失败,平时如何一次次练习等等;还可以加上细节充实,起跳前如何与同学进行眼神交流,成功后同学如何向他祝贺……家长可以找一些1秒钟的素材让孩子进行写作练习,学会了这个技巧还怕考试写不出四五百字吗?
技巧六:一段话里出现6种标点
很多孩子不会用标点,习作中常只有逗号句号逗号句号,甚至逗号都没有,把老师读到断气为止。针对这个现象,可以让孩子进行“一段话必须出现6种标点”的技巧练。
,。?!…… :“” 这些标点你的作文中都有吗?没有的话请尝试用起来。经过几次训练后,你会发现孩子的惊人变化:意味深长的句子会写了、人物语言会加进去了,心理活动结合进去了,还会用反问句了,这些句子加进去后,文章当然生动起来。
Ⅸ 怎样辅导小学作文 写作技巧和步骤
小学辅导小学作文有哪些描写方法?小学作文是对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检测,一个学生只有将语文知识学好了,才能写出一篇好的作文.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认为或者是景物运用某种手法写出来,那么小学辅导作文常用的描写方法有哪些?
(综合能力)
1.详细描写:使用了很多生动的、贴上的比喻,漂亮的文字,丰富多彩的颜色和厚厚的涂抹.2.白色描述:用简单的单词,掌握事物的人物或图像的特征,并在几个笔画中勾画出人物或事物.3.静态描述:平面、静态描述人物或场景.4.动态描述:写静态,或用拟人的方式描述事物.以上就是今天带来的小学辅导作文描写的方法,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借鉴和帮助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