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初中600字诗词作文 描写词人李清照的作文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小时候,父母对清照要求极其严格,他们规定,每天黎明即起,早晨朗读背诵,中午讲解诗书,下午作文答对,晚间写大字,间或作画、下棋和游戏等。一次太阳偏西了,清照才有机会坐上小船,在柳絮泉边的池塘或小溪中散心。她奋力地划着双桨,就象要展翅飞翔一般。
夕阳西下,晚霞满天,溪边的凉亭,城中的楼阁,都被落日的余辉轻轻地披上了一层薄薄的幕纱。清照被这美丽的景色陶醉了。她坐在小船上一动不动,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和花草的芬香。高兴时,她就信口唱几曲新词或旧歌。
夜幕就要降临时,她游兴已尽,才急忙掉转船头回家。不料,她竟把小船划到了藕花丛里。于是只好再次掉转船头,使出平生力气,奋力划桨。只听船桨打得水“啪啪”作响,船舷两旁激起了层层浪花,把躲在水边的各种水鸟,惊吓的“扑楞楞”一齐飞上青空。
后来,
李清照回忆起这段幸福的往事,挥笔填词,作了一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幕,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从小生长在充满诗情画意的环境里,受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度过了幸福的童年。同时,也为她今后的艺术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
希望对你有帮助o(∩_∩)o
★★★★★请及时给予好评或采纳,万分感谢!
(*^__^*)
B. 写一篇关于李清照的作文700字 不能与网上重复
愁啊,居然有人发这种问题,700字加5句诗。。这么费脑子的事情我不干,我宁愿去帮隔壁小学生写作业还能收到1块钱
C. 李清照的魅力作文600字
李清照,我心中的偶像
手起。琴响。书声。呢喃。
从弦上缓缓流出,一个才华绝顶的女子,漫过岁月,穿越时空,由远及近,姗姗飘来。
默默徘徊于窗前,低诉着愁思。不敢有太多的奢望,只求你再停留一会儿,我梦中的女神,我心中的阳光。
少女时期,你天真无邪,秀发香腮,“半筏娇恨寄幽怀”。在“露浓花瘦”的暮春之季,你着轻衣荡秋千,以致“薄汗”淋漓,“蹴罢秋千”,遇人来访,只得“袜划金钗溜”。文化的汁液将你浇灌的貌美如花,内秀如竹,品评史实人物也胸有块垒,大气如虹。一时间,“李家有女初长成,笔走龙蛇起雷声”。我心中的女神,你博古通今,你告诉我,女子应好读,应自强,女子绝不比男儿差。我心中的阳光,有你在,我的心永远亮着。
正当你在享受着娇宠和才气为你编织的光环时,上天发现了你更博大的艺术才华,如果只让你写些闺怨闲愁,历史会从你身边白白走过。于是,天降煞星,一锤砸烂了汴京的琼楼玉宇,斩断了你的爱河。你的愁绪早已不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儿女情愁了,国已不国,家已不家,人亦已不人……就是真有旧愁,想觅也难寻了。
在国破山河之际,你“欲将血泪寄山河”,希望收复失地,“径持紫泥沼,直入黄龙城”,却换来偏安都城的虚假繁荣,迫害忠良的怪事;你欲追求一份安慰与寄托,却换来“不终晚节”的千古骂名;你欲将平生所学相授于人,却换来一句“才藻非女子事也”。你乘一扁轻舟,在乱世之中流离,家不能回,心无处归,花已然尽。面对物是人非,面对断香残酒,你没有像祥林嫂那般麻木,也没有像杜十娘那样以死抗争,而是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子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你教会我,女子应该坚强,人生在世多磨难,踏平坎坷是春秋。我心中的阳光,你指引这我前进,让我不再彷徨。
你是中国文学史上绽放的绝世之花,你是闪耀着传奇色彩的乱世美神,你没有留下你的风华绝代,却以你的经历,告诉我:人生总有起伏,难免跌倒和等候,要勇敢地抬头,阳光总在风雨后。
我心中的阳光,你牵引着我的思想,引导着我向前,让软弱的我充满力量,让我不再轻易向生活低头。
叶落了,雁走了,花谢了,可我并不惧怕,因为我一直沐浴在你的阳光下。
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
D. 关于李清照的作文
李清照,心中的美神
每个人都有自己爱恋的美神,我心中的美神,就是你——
从没人见过你的照片,那个年代的你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但在我心中,你却美于沉鱼落雁的西施与昭君,美于闭月羞花的貂蝉与贵妃。你的美独一无二,无人替代!你的美,令我陶醉,是我永远的追求!
伴着晨曦,越过千年,我走近了你……
我走过“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的寂寞,走过“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的青涩,走过“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的风情万种,走过“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的孤独惆怅,走过“不如随分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的清冷无奈……维纳斯因断臂而美丽,贝多芬因失聪而伟大,而你却因才气而孤独。你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却情无所托,学无所传,在那个年代,你无疑是枝头的一朵奇花,凛冽的秋风摧残着你,你却不甘落在地上,依然倔强地挺立枝头,尽情绽放,溢出特有的清香,不曾萎靡凋谢。你的才气、倔强铸就了你的孤独,你那绝世的孤独又成就了你冰冷凝绝的美丽!
你乘一叶扁舟,载着浓浓的愁绪,忧郁的眼神,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向我们走来。千年的风雨淡退了琉璃繁华,沉淀了,你的泪光柔弱中带着忧伤。家,已不能回;心,已无处归;夜太漫长,凝成霜,惨白的弯月勾住了过往,使得这孤独融入了淡酒,令你最难将息,直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你的一生被这漫天的愁绪所包围,闺愁、家愁、情愁、国愁,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面对着物是人非,面对着断香残酒,面对着绿肥红瘦,没有同道,没有相知,只有一杯浊酒洗清愁。那愁情深深深几许?蚱蜢舟也无能为力。既然载不动,那就和着孤独化作咸咸的泪,滴在对赵明诚的追忆里,滴在对国仇家恨的绵绵思绪里。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心中永远的追求。你站在山顶,吮天地之锐气,吸日月之精华。你不会孤独。你带着周身的光芒,穿越时空,向我们走来。我坚信,在新的时代,仍有在你的精神感召下的蕙质兰心的女子。爱玲继承了你的坚定与毅然决然,三毛继承了你的豪放与洒脱,张小娴继承了你的锐利与透彻,舒婷继承了你的甜蜜而独立的爱情……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我永远的追求,你擎起了一盏孤独的灯,照亮了一段孤独的历程,用那绝世的孤独跳了一曲完美的独舞,如一朵摇曳的花,守护着中华史上那一座盛世空城。
E. 求关于介绍李清照的初中作文
自踏入文学殿堂以来,一直对李清照怀有高山仰止般的景仰,她风姿绰约的一生,她香如兰芷的慧心,她婉约清丽的词章,无数次让我感动让我唏嘘让我迷失。今夜,冷雨敲屋,寒风越脊,我洗手焚香,又一次捧起《漱玉词》,于灯下静心阅读……
——题记
无法知道公元1048年2月5日那天是什么样的天象,也许风清云淡,百鸟和鸣;也许乌云密布,太阳只从云翳射出一缕灿烂;也许细雨密密地梳理着山川……这些都无所谓了,重要的是,在山东章丘,苏轼门人李格非的家里有了弄瓦之喜,那个秉天地灵气而生的女婴被取名清照,后来成为最伟大的词人。
李清照的童年是幸福的,她生活在宽松的家庭氛围里,父亲大有文名,外公是当朝状元,家传文史卷帙汗牛充栋,天资聪慧的她醉心于书山探宝,文化的汁液将她浇灌得外美如花,内秀如竹,少女时代,她在驾驭诗词格律方面已经如斗春草、荡秋千般随意自如。一个绣面芙蓉、情窦初开的美少女,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然后对着袅袅沈香发痴,她娇憨、濡慕、害羞,她怀春、痴缠、憧憬,少女的情思付与半笺娇恨,月移花影约重来,她和自己的诗词一起成长,一天天亭亭玉立起来。
18岁,人生的花季,李清照出嫁了,夫婿是太学生赵明诚,门当户对,情投意合,才子佳人,美偶天成,他们一样地酷爱金石,一样地喜欢诗词,郎著《金石录》,妻写《金石序》,妻写锦心词,郎作秀口吟,甜蜜的爱情,美满的婚姻,使新妇的幸福从心里溢出来。直到晚年,依然刻骨铭心:“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生活如此情趣而美好,那时的李清照一定貌美如花,不,比花花羞,花有其美无其才,李清照是千古唯一的!
蜜里调油,夫唱妇随,李清照让幸福变成了浓浓淡淡的墨香。携手春游,“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小别痴念,“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赵学士对娇妻爱到极处,慕到极处,可叹自己才有不逮,偏偏私心不服,总想能妙手偶得锦绣词章盖过娇妻的风头。因为政坛的纷争,夫妻有一段时间遥遥相隔。相思无度,兰笺传情,李清照用“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来表达对爱人彻骨的思念。款款深情,脉脉思语,让夫君铭感五内,却又暗自不平,发誓要写一首超过妻子《醉花阴》的词。他闭门谢客,呕心沥血,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三日愁苦,白发频添,终于得词五十首,那日宴请宾朋,将李词杂于其间,请友人评点,友人背手吟咏,最后只说三句最好:“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学士只能五味杂陈,暗自嗟叹了。
李清照青年时代,一直生活在歌舞升平的奢靡里,卸下了祖先的长剑盔甲,与昨日的铁马金戈挥手告别,整个宋朝沉醉在温柔暖软的风气里,虽然边关告急,惊醒的亦不过是寥寥数人。终于,金人挥戈南下,长驱直入,宋王朝南迁苟安,李清照的命运从此开始逆转。
南渡第二年,赵明诚就任京城建康知府,就在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对李清照来说极为羞辱的事。某夜,京城内乱,赵明诚没有身先士卒指挥戡乱,而是偷偷用绳子缒城逃走。事发之后,他被朝廷撤职,夫妻开始了一段逃亡生活。
无法想象李清照当时的心境,风流倜傥的夫君突然变得猥琐,再也找不回曾有的鱼水和谐,沿长江往江西,江水滔滔,心如汤煮,行至乌江镇,这是霸王兵败别姬自刎的不祥之地,词人感慨万千,心潮激荡,面对滚滚逝水,吟出千古绝唱: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长歌当哭,穿云裂石,不知站在一边的夫君心中有几许惶愧。翌年,赵明诚被召回京复职,不久暴病而亡。
美妇新寡,身心憔悴。彷徨郁郁中,李清照改嫁给了一个叫张汝舟的人。
生于风雨飘摇的年代,尽管心比天高,才须斗量,李清照终究还是个弱女子,当生活艰辛举步维艰时,活下去变成唯一的选择。张汝舟是个伪君子,他迎娶李清照的真正原因,是占有金石名家的文物。那时候,《金石录》还没有整理成书,李清照段不会答应这些凝聚着先夫心血的金石易主。无数次夜色阑珊,词人于灯下轻舒柔荑,把玩那些金石,那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是温柔旖旎的风花雪月,是痴痴缠缠的幸福。也许此时她会在过往的甜蜜里麻醉自己,但清醒以后,却痛入骨髓。一个曾经沧海难为水,心存高洁不低头,视人格比生命更珍贵的女子,“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所嫁非人,痛定思痛后的决定,是毅然决然地分手。这是鱼死网破之计,在“惟小人与女子难养也”的宋代,李清照让自己走上一条不归路。最终,张汝舟因科举作弊获罪,被发配到柳州,李清照因“不终晚节”、“无检操”、“晚节流荡无归”入狱,后来蒙友人斡旋,只坐了九天监牢便获释放,但终生蒙羞,从此性情大变。
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李清照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渐入暮年,她守着孤清的院落,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偶尔有一两个旧友来访,帮助她驱赶走落寞,但关闭柴扉,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青灯黄卷,踽踽孤影,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那穿越时空的孤独啊,让我不忍卒读她的《漱玉词》。她代表了一个高度,“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断香残酒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行爱情之尊,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所有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她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地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无穷的佳作珍品。“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
西子湖畔,雷峰夕照,李清照已是垂垂老人。有一天,她的一个孙姓朋友带着十岁的小女来探望,那是个极为聪颖的女孩,骨骼清秀,神采俊朗,兰心蕙质,心机玲珑,李清照仿佛看到数十年前的自己,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剗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她想收下为徒,将平生所学相授,不想,那孩子脱口说道:“才藻非女子事也。”一口凉气,一阵晕眩,李清照痴了。
原来在这个世界上有才有情的女子是多余!自己一直奢想什么国事,著书立说,传道授业,虽然收集的文物汗牛充栋,虽然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到头来还不是报国无门,情无所托!李清照感到自己像是落在不着边际的深渊里,孤独有一次袭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读懂她的心。她茫然地行走在西子湖畔深秋的落叶黄花中,渐行渐远……
一个擅书画通音律工诗词精金石的绝世才女,用惨淡一生将自己置于文学的巅峰,她的快乐幸福痛苦忧愤孤独寂寞成为过往,成为天光云影,成为隔世离空的怅惘,一千年后一万年后千古以后,谁懂清照谁于清照同?
掩卷,止不住两行清泪。
屋外开始下雪了。
F. 赞扬李清照的中学作文
一
自古文人之路, 极少有女人大步走过.历代以来,能著芳菲于时代的女文人不多,而能流芳百世的更是屈指可数.其中也有过一些出色的女子,如朱淑真,薜涛等人,但却逃不出世俗的樊篱,最终作了文学的素材,在别人的目光中挣扎痛苦,丝毫没有文学主人的味道.然而,历史总会有例外,它偶尔也会眷顾一些超凡的女子,让她们尽了情怀,做一番自己想做的事.李清照就是这样一个被历史亲睐的女子.她不仅做了自己感情的主人,而且做了诗词的主人.她的美丽沧桑,她的文学天机,她的忧时伤世,无一不具有动人的魅力,在文学及人学方面成为极出彩的一页.
二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这是情窦初开的李清照,天真灵秀里有着好奇与大胆.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一次次沉醉的记忆,一阙阙生活的欢腾.记得的不是暮色长亭,而是把盏言欢的郎情妾意;不是惊飞的水鸟,暗香盈盈的荷花,而是人乐我乐众乐融融的光景.这是少妇李清照:快乐,妩媚.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丈夫走了,妻子瘦了.云是愁云,雾是迷雾,茜纱窗前,夜凉如水.夕阳西下,疏篱隐隐约约,菊花散发着沁人心脾的幽香,一缕又一缕,乱了独酌女子的心绪.风儿轻轻卷起珠帘,仿佛撩开一帘心事.一个女人就在这样的景致中酝酿着自己的感情.这是思夫的李清照:感伤,浓情.
这就是南渡前的李清照:衣食无忧,娇媚深情,文采飞扬,鲜活清新,韵味十足.我们从<金石录后序>中也可以捕捉到这样的片段.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夫君赵明诚致力于金石考据,清照爱屋及乌,随夫学习研究,并在其中点染些花絮,为自己的生活增添色彩.其间的真情真意,雅谑趣味自不必说, “而甘心老是乡 ”,则是不胶着于物质,于世俗尘粒中保持着一颗平常平淡之心. 然而,李清照的一生并不因知足而平安,她有更多的沧桑.靖康之难后,家难接踵而来.半生流离半生凄凉,让人不由吁唏再三.不过,她并未因此而放弃生活的希望.据传她曾与张汝舟再婚,后人因此而有所责诘,谓之不守妇道,这实在是道学们的迂腐之见.于流浪中见好友,自然欣喜有加;于孤独中遭遇温情,感动也是自然而然.只是竟不知道这好友面局下生长着狰狞,脉脉温情里隐藏着欺骗.这样的感情要还是不要?李清照离婚了,舍弃了这样一个无耻的男人难道有什么可惜吗?卫道士们一片哗然,我想,这不但无损李清照的名声,倒让中国的男人有了出丑的机会.李清照不以为意,在保持自我的人格尊严与奴役于世俗的偏见之中她选择了前者, “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于欢愉里生妩媚,于沧桑中出意志.女人性情的李清照,可为我辈女子范式.
三
李清照是两宋时期最伟大的词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女词人.(郭预衡<中国文学史>)<四库全书>赞扬她 “为词家一大也 ”, “词格乃抗秩周,柳”.李清照词格清新,姿态婉约, 极具词家本色,承周邦彦而多感慨,继柳屯田而少尘语.沈去矜将其与李太白,李煜并称 “词家三李,”这绝无半点虚夸.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乃是苏东坡的学生,著名的散文家.李清照极早就受着诗词大家的熏陶,不仅自铸丽词,而且对词的创作形式有独到的见解.她年轻时就作<词论>,公允地评价了当时极具声名的前辈们的创作,指出他们向下的一面.如柳永虽协韵律,而 “词语尘下”;苏东坡欧阳修学际天人,不但以诗入词,而且音律不协;张先宋祁等人虽有妙语,但浑成不足……李清照将诗词分畛,提出了 “词别是一家”的新论,给词一个明确的定位.她主张词应当恪守传统的风格:高雅,轻灵,流畅,协律,典重而富于情致.一个女人,能在男权时代大胆提出自己的文学见解,敢于挑战男性的权威与尊严,这不能不让人礼敬与佩服,所以<白雨斋词话>语 “妇人有此,可谓奇也.”
G. 关于李清照的作文!
字寄李清照
翻开厚重的历史,踏入两宋滚滚的狼烟,风雨中那个被急遽的车
轮和马啼践踏得支离破碎的宋王朝,是谁的身影在牵动着我的目光。
一梦千年的情节里,频频回首的是嗅青梅的女子,罗衣淡淡而来
,再截一枝暗香疏影,沾一滴绿肥红瘦,书那宋朝华美锦缎上清韵悠
悠的一笔。
一段长长的距离,沉沉的是把酒待月的孤独,你怀抱着三两枝慵
倦的菊花,独立于帘卷西风的廊下,你随手从书页间斟杯清酒,万千
的心思,合一曲琵琶拨弄,在墨香古卷的文字中翩然起舞。
一念间花落了,清愁薄绪,填满夜的每个空隙。声声慢,声声慢
,载不动一地相思两处愁的舴艋小舟,至今仍搁浅在那个蘼丽朝代的
的藕花深处。
云烟漫漫,翠华摇摇,你细碎的莲步,走过脂冷与烟翠的山河,
曾经执杯的纤手提笔运墨,你素腕轻落,一笔惊天地泣鬼神的绝句在
人杰与鬼雄间横亘而出。
尘世如烟,转瞬千年,当山光已残,水色阑珊时,你幽怨的身影
仍停留在泛黄的文字间,你看见了吗,一千年的风雨末曾停歇,一千
年的黄花依旧消瘦,一千年你心碎的叹息,依然置于我的案头,我似
乎看见了,你辛酸的泪,穿越繁密的历史中,于无声无息处坠落。
清照,风姿绰约的李清照,多愁善感的李清照,词绝天下的李清
照,你是一首婉约的古琵琶曲,你是一阕清丽的长短句,你是一道花
开千年不谢的风景,而我,只是身着素衣的女子,守着你曾经的青灯
古卷,在梧桐雨落的季节,等你乘一叶兰舟,从藕花深处涉来,陪我
同看那碧水云天,残月如钩
本人很喜欢李清照 觉得这篇文章写的很好呢~~ 很喜欢的
H. 求一篇关于李清照的800字作文!!!
李清照,心中的美神
每个人都有自己爱恋的美神,我心中的美神,就是你——
从没人见过你的照片,那个年代的你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但在我心中,你却美于沉鱼落雁的西施与昭君,美于闭月羞花的貂蝉与贵妃。你的美独一无二,无人替代!你的美,令我陶醉,是我永远的追求!
伴着晨曦,越过千年,我走近了你……
我走过“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的寂寞,走过“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的青涩,走过“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的风情万种,走过“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的孤独惆怅,走过“不如随分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的清冷无奈……维纳斯因断臂而美丽,贝多芬因失聪而伟大,而你却因才气而孤独。你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却情无所托,学无所传,在那个年代,你无疑是枝头的一朵奇花,凛冽的秋风摧残着你,你却不甘落在地上,依然倔强地挺立枝头,尽情绽放,溢出特有的清香,不曾萎靡凋谢。你的才气、倔强铸就了你的孤独,你那绝世的孤独又成就了你冰冷凝绝的美丽!
你乘一叶扁舟,载着浓浓的愁绪,忧郁的眼神,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向我们走来。千年的风雨淡退了琉璃繁华,沉淀了,你的泪光柔弱中带着忧伤。家,已不能回;心,已无处归;夜太漫长,凝成霜,惨白的弯月勾住了过往,使得这孤独融入了淡酒,令你最难将息,直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你的一生被这漫天的愁绪所包围,闺愁、家愁、情愁、国愁,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面对着物是人非,面对着断香残酒,面对着绿肥红瘦,没有同道,没有相知,只有一杯浊酒洗清愁。那愁情深深深几许?蚱蜢舟也无能为力。既然载不动,那就和着孤独化作咸咸的泪,滴在对赵明诚的追忆里,滴在对国仇家恨的绵绵思绪里。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心中永远的追求。你站在山顶,吮天地之锐气,吸日月之精华。你不会孤独。你带着周身的光芒,穿越时空,向我们走来。我坚信,在新的时代,仍有在你的精神感召下的蕙质兰心的女子。爱玲继承了你的坚定与毅然决然,三毛继承了你的豪放与洒脱,张小娴继承了你的锐利与透彻,舒婷继承了你的甜蜜而独立的爱情……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我永远的追求,你擎起了一盏孤独的灯,照亮了一段孤独的历程,用那绝世的孤独跳了一曲完美的独舞,如一朵摇曳的花,守护着中华史上那一座盛世空城。
I. 初三作文 600字 风流人物 李清照
古往今来,风流人物数不胜数。这些英雄一次又一次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含义。
他们昂首自立,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他们都是铮铮铁骨,舍生而取义;他们个性张扬,从不谄媚权贵......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大宋已经山河破碎,江山摇坠的时候。文天祥即使有着赤胆忠心,也不得不长叹。多年的抗金救国,失败一次次在眼前,他心中更是万分凄凉。他,一介书生,又怎能换来大宋以往的辉煌!但是他面对敌将的话,心中顿时怒气腾腾。因为他知道必死无疑,又怎么能够叛国投敌! 于是他选择从容就义。
陈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是陈涉仰天质问的一种气魄! 在秦王的压迫剥削的暴政下,他从小立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为天下的百姓抱不平,为苍天而咆哮! 于是他决定揭竿而起。
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身处蜀地,心却留在长安。蜀道难啊,难于上青天。李白笔下的那一股力量,那一抹雄心。可是本以为可以大展宏图,一施抱负。但却落得日日想着为帝王粉饰太平,这又怎么是他心里所愿意的呢?!他是不羁的,他笔下是苍劲有力的。 于是他游遍天下山水,造就半个盛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国忧民的范仲淹叹息。担心国土的留失,担心老百姓的安危。
诸葛亮聪明过人“未出茅庐而天下三分。”成为刘备的辅佐。成就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可是他又怎能像辅佐刘备那样,去辅佐“阿斗”呢?
唐雎不辱使命,为那一份区区五十里的国土。用他那善于外交的能力,与彗星袭月的坚定。让秦王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布衣之怒”。最终保住了国土。
这些千古风流人物,成为我们的学习的榜样。虽然我们不用舍生就义,但是我们应学着飘然洒脱的生活,洁身自好。应该赞叹,也应该相信自己,勇敢立誓,拥有远大的抱负。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J. 一篇600字描写李清照的初中作文
中学生作文易犯的毛病,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十种情况: 一、 察物不精,浮光掠影,以至作文时叙述描写抽象空泛。 一位同学在《池塘雨景》中写道:“池塘的四面围着一些花草树木。树是各种各样的,一片郁郁葱葱。花也是各种各样的,五彩缤纷。”这段描写就显得有些空泛。空间有哪些树,树有何特征,有哪些花,这些花的形态和色彩如何,都未能出来。不仅如此,它还未能扣住“雨”字。这都是由于观察不细导致的。 二、 语言干瘪,没有文采,行文不够丰满。 例如有一篇题为《我的语文老师》的习作,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她长得比较标准,戴着眼镜,说话声音不大,总爱笑,我非常喜欢她。”这段文字,从语法上看显然没有问题,但从描写人物肖像、再现人物音容笑貌的力度和效果上看,语言则欠修饰润色的功夫,显得比较平淡,缺乏生动性和表现力。 三、 机械模仿,生搬硬套,没有创新精神。 有一篇写状物的文章,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放学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站一会儿工夫。”这段文字,除了将叶圣陶《牵牛花》中的“工毕”改为“放学”,“小立”改为“小站”外,其余文字几乎雷同。这种依样画葫芦式的仿作,与抄袭还有多大区别呢?当然,看到报刊上的一篇好文章,以启发后,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文章来,虽然这样的文章不免带有“仿”的痕迹,但对初学写作的人来说,是值得赞许的。而那种把X或Y代进去的“仿作”,岂不是变成数学游戏了吗? 四、 生造词语,适用语汇,令人劳神费解。 例如:“我爸爸是位老师,对我的要求很严烈。”“他人老心不老,表示一定要为人民多服几年务。”心上第一句里的“严烈”,在词典里根本查不到,属生造;第二句里的“多服几年务”,把“服务”拆开,属割裂词语。 五、 言重词复,不重推敲,不懂得锤炼字句。 例如:“到达目的地有三条路可走,即左路、中路和右路。左路和右路,路途较远,走中路最近,所以左中右三路中,我们决定走中路。”显然,这段文字嗦重复的地方不少,但如果能对其稍作加工锤炼,将其变成“到达目的地有左中右三条路可走,中路最近,所以我们决定走中路”,那就简洁多了。 六、 追求“文气”,故作文雅,有哗众取宠之嫌。 “太阳上山了”一句,本来非常通俗晓畅,也很简洁,可有人竟将其写成“一个圆圆射出金色光芒的红红的太阳,静悄悄地从东山上探出脸儿来了”,以显示自己博学多才。 鲁迅先生一贯主张文章应该通俗易懂,要“从活人的嘴上,采取有生命的词汇,搬到纸上来。”同学位 应该从这里获得一点启示。 七、 前后抵触,自相矛盾,不合思维逻辑。 例如,“我是一个十分顽皮的小孩,自小到大可以说都是这样的顽皮”一句,既然前边已经承认自己是个“小孩”,后边怎么又说“从小到大”呢?因此,前后抵触,出现矛盾。 八、 孤立写景,无助主旨,为写景而写景。 例如,有一篇写春节见闻的文章,其中写道:“早晨一起床,看见天空阴沉沉的,好像满有‘脸愁容。太阳不知躲到哪里去了,北风呜呜地哭泣着。这时候,街上传来锣鼓声,爆竹连天,人们都在欢度春节,多热闹啊!”作者愿意是写过春节的欢东,但开头这段写景,不但不能衬托主旨,相反牛头不对马嘴,还和主旨打起架来了。 九、 浅吟低唱,孤芳自赏,缺乏在气与豪放。 例如,有一位同学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亭子里格外冷清,一个人走累了,便坐下来。这时,忽然想起李清照的一首词来:‘风往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是啊,风物依旧,可人事已非。想着想着,不觉眼泪似断了线的珠子簌簌落下。”确实,在一部分学生的习作中,浅吟低唱,孤芳自赏,成了他们抒写的主调,而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和介入,则“千呼万唤”难睹面。这种柔弱的病态文风,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十、 轻视标点,一逗到底,有的甚至王文不加标点。 例如下面的一段文字:“人人挑灯夜读时,她已经上床睡觉,而人人要睡觉时,她便放声地扯起呼噜,大家都很愤怒,都纷纷地要捏她的脸。”这段话至少包含了两个完整的句子,应把“扯起呼噜”后的逗号改为句号才对。我们要重视标点,让标点更好地为文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