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穷人家的孩子和富人家的孩子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作文
家犹如一个永远也讲不完的话题,在众多文人的笔尖中涓涓流淌. 记得上学时就写过许多次关于家的作文.家,寄托着我的相思与情感;家,是我们每个人的出生地;家,就是一片肥沃的土地,是孕育我们生长的根基,在家的日子里,我把白天和夜晚当作灵魂的归宿,在家的日子里,我的视觉时刻得到更新. 家,并没有教我如何明智,而是教会了我懂得去爱,爱是维护家的一种灵物,我们只有拥有了这种灵物,方能感受到家带给我们的温馨.每每想到家,那些因被低落了的热情而产生的忧伤便被悄无声息地冲淡,甚至能还回一个全新的自我,这都归功于家这个概念在我的脑海里回荡的作用.每一个家的组成都可能是上天的恩赐,在人们还不能用知识和智慧解释它的缘由之前,我不得不承认世间神的存在. 家,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温馨的字眼.而自从有了“家”这个词,也就有了相应的漂泊,漂泊的终点却是找到自己心灵的乐土――回家. 遭遇离骚的屈原,在放逐的过程中,想得最多的就是那个家――郢都.所以无论多少苦难,他都可以戴着高冠,佩着长剑,行吟着自己的“九歌”.而一旦郢都被攻陷,国破家亡之时,他便知道这个世界已没有他的家了,他去了另外一个更遥远的地方,那里就是他的家. 也难怪人说,“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想想有多少人经历这样的时刻:“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李白再飘逸,也会“低头思故乡”;杜甫再无私,也知道“家书抵万金”;辛弃疾“半夜里挑灯看剑,沙场秋点兵”,也只是想光彩地回到幸福的家;李后主有“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思,也只是对南唐故土一席安馨的怀念……封建时代的文人们或许是因为前途,或许是因为战乱,或许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常常漂泊在崇山峻岭里,斜阳古道下,但当他们看到城市里的万家灯火与大江上的零星渔光,或者看到芜山野岭的数缕轻烟,又怎么能不忆起美好的家,涌出万般感慨呢?“曰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即使在平和安详的年代,对家的依恋也仍然是那么强烈.“我的家庭真美丽,幸福安详又健康,兄弟姐妹都和谐……”.《北京人在纽约》讲述了海外的中国人对家的看法,就是四合院内,一家人欢乐地团聚在一起.《似水年华》里黄磊的家也就是江南水乡所特有的底韵与齐爷爷那里的书的味道. 我们这个年龄对家有着更加不同的见想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自己布置,自己生活;谁与我远远漫步云端,在靠近太阳的地方住下,能掩耳不听那俗世的喧嚣,要一种干净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叛逆的孩子就是这样想的,乖孩子可不是这样的,他们愿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将以前的家和未来的家放在一起. 家不仅仅是一幢房子,它是漂泊者的避风港,是心灵的驿站,简而言之,它也是一种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我的亲人,我的家. 还可以写 “我想要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伤的时候,我总会想到它……” 这首家喻户晓的歌,唱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唱出了多少人的眼泪,唱出了多少人的悲欢离合. 家是什么?毕淑敏说过:“家是既让你高飞又用一根线牵扯的风筝轴.” 其实,家就是一所房子里,有人,有爱,有温柔.没有爱的家,再豪华也觉得荒凉;充满爱的家,再窄小也觉得温暖.家承载着家里每个人的梦想,在风雨中结伴同行,每个人的家都是用信念构成的屋顶,都是用坚强构成的外壁,都是用亲爱构成的家具.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家是母亲织出来的一丝丝牵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家金”,家是战火中不灭的期盼,“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的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家是亲人内心的守望. 家里没有壁炉中燃着的旺火,却有着一颗颗炙热真诚的心,依偎着彼此,让温暖传递.只有在家里才可以撒娇,——不管是15岁,25岁还是50岁,只要家在,一切都在.家是我们心灵的依靠,倦了,累了,就在这里停下脚,总有人为你扑去尘土,倒杯热茶,这就是家. 有家才会幸福,这个道理总是有人太晚明白,总是有人明白却无能为力.所以请再看看这个家,不论它是怎样的破落不堪,请相信,这是幸福存在的地方.
⑵ 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抽奖的作文
在一个荒村,穷人与富人不期而遇。
富人很骄傲,他向穷人炫耀着身上的名牌西装,手腕上的瑞士名表,油这的真皮鞋,和手中大把大把的钞票。穷人看了一声不吭,什么反应也没有。富人一看,觉得很奇怪,就问穷人“你看见我有这么多财富,你不眼红不嫉妒吗?”穷人淡淡一笑,问:“你有什么财富?”“嗯。”富人满意的笑了笑,“我有大房子,华服美食,奥迪汽车,还有很多很多钱。”富人一口气说完,“怎么样,羡慕吧。”
穷人又是淡淡一笑。富人有些沉不住气了,问:“看你那样子,像瞧不起我,是不?就你那个穷酸样,你又有什么财富?”
穷人又笑了一笑。说:“我一生都很清贫,没有什么太大的作为,也没有物质享受。不过,我有一个爱我的母亲,有一个贤慧的妻子,还有两个可爱的孩子。在他们心中,我比什么都重要,我就是他们心中的神。而他们,也是我这辈子最大的财富。富人你所拥有的地位,金钱都是暂时的,而我的家人却是真实的,都是永恒不变的。”
穷人很自豪,脸上写满了阳光。定满了快乐。他接着说:“他们现在都在等我回去,等我团聚。想到这,我就觉得自己精神饱满,有使不完的力气。好了,富人,我要走了。”穷人收拾了一下,走了。只留下富人一个人在那里。
富人突然发现,这么多年来,自己所追求的财富,却原来都是虚幻的。他长长出了一口气,下了决心,拿好了自己的东西,慢慢地向家的方向走去。
这一次,他一定可以找到财富。
⑶ 穷人与夫人的作文高中的
是穷人与富人把
有一个穷人,他有一个妻子、四个孩子。虽然他很穷、生活也很艰苦,但却每天都很快乐。他每天早晨吃完早饭就跟妻儿们吻别开始新一天的工作,晚上回来,总与孩子们大闹一番,才一起吃晚餐,很是满足。“没有比这更好的生活了,虽然有点拮据”他常常这样想。就在他家隔壁,那是一幢富人的房子,粉色的外墙、漆红的烟囱与他那间矮小的土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富人对他每天那么快乐而感到奇怪。“他那么穷,有什么可值得开心的呢(⊙o⊙?)不懂,要是他像我一样富有,还不疯了。”于是,富人便请了穷人到他家里做客。
富人一见到穷人便说:“日安,噢,我亲爱的邻居,近来可好?”
“日安,邻居,是的,托您的福,一切安好。”
“亲爱的朋友,我可以问你每天都很快乐的原因吗?”
“当然,正如您所知道的,朋友,我有一个温婉的妻子和四个健康可爱的孩子,我们有足够的钱维持生活,虽然没有富余的现钱。这是多么美好的生活呀!怎么会不开心呢?”
“嘿,我亲爱的朋友,你想得太简单了吧!我只有一个儿子,我的妻子早逝,虽然我很富有,但仍为他的婚事而感到苦恼,那种压力,你懂吗?”
“嗯……可我的孩子还那么小,谈婚的事还早呢。”
“还早?不早了,你得建好一幢房子给他们住,让他们不必挤在一个房间里;你还得给他们准备好迎亲的礼金。更何况,你可有四个孩子呢,而你又不像我这样富有。”
“这……”
……
从富人家里出来后,穷人就开始沉默不语了。回到家后,孩子们像往常一样缠着他们的爸爸闹,可穷人不与理睬,穷人的妻子见自己的丈夫这样,以为他病了,便用围裙擦干了手,放在他的额头上问道:
“亲爱的,你生病了吗?还是遇着什么事了?”
“噢,亲爱的,我没事,只是……”
穷人拿下妻子放在他额头上的手,握住,便跟妻子说了他与富人之间的谈话。妻子听了只是惆怅的皱了皱眉,随即又展开了。她弯下腰吻了他的额头说道:
“亲爱的,孩子们都还小呢,慢慢来吧!”
呆在一旁的大儿子插话道:
“爸,您不用担心,面包会有的。我们会长大,自己也会照顾自己的。”
他像穷人经常用“不用担心,面包会有的。”来安慰他们一样,安慰穷人。
“哈哈哈……”
大家都笑了。穷人的眉也展开了,他想通了:未来那么遥远,还指不定呢。活在当下,就应该快乐的活。是呀!面包会有的,不是吗?是的······
第二天,穷人又像往常一样快乐的出发,开始新一天的工作。路上,他遇到了富人,他很开心的向富人问好:
“日安,亲爱的朋友。”
“噢,日安,亲爱的朋友。”
“亲爱的朋友,你昨天不是很苦恼的吗?怎么又与往常一样了?”富人疑惑不解。
于是穷人便把他所想通的告知了富人,谁知富人却说:
“你真是个愚笨的人。”便走了。
“谁愚笨还不知道呢?”穷人看着富人远去的背影喃喃说道……
八年后,穷人更开心了。他的四个孩子都长大了,各有各的本事,大儿子是律师、二儿子是猎枪手、三儿子是商人、小儿子是医生。他们都有了自己的房子、家庭,还合力把穷人所住的那间土房改成了一幢高大的红砖房,比富人的还漂亮,屋顶似乎也比富人的高出一截。
穷人的妻子正在和儿媳妇们聊天,大儿子扶着穷人坐在藤椅上……
“爸爸,我说对了吧!面包会有的。”
“是呀!会有的。”
穷人应和道,接着又像叹息一般说道:
“要是当年我想不通,还会有现在的生活吗?让那所谓的压力缠着我,不懂释怀,恐怕也会像她一样吧!”
他又想起了,上个月被儿子送去疯人院的那个曾对他说过愚笨的富人,好像是因为每天都高度紧张的缘故而疯了呢,可怜的人。
压力要适当对待,轻度的压力会使人努力,但也不会让人觉得有压力。有压力虽好,但不可过大。切记~
小故事
⑷ 穷人和富人的区别作文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人,这犹如成语故事上所说的不同的矛盾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
在现实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简单地把人分为贫穷的与富裕的。我们常说的贫穷,就一定是那些衣衫褴褛,三餐顾不上的人吗?或者说富裕,就一定是那些高床软枕,住洋房养番狗的人吗?贫穷人家里一片欢歌笑语吧,这也是一种富裕,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你看到的富不一定是福,你看到的穷不一定是穷”,贫穷与富裕没有绝对的界限,只要你认为你是幸福的,那么你就是幸福的;只要你认为你这样的生活是值得你留恋的,那么你就是富裕的;只要你认为没有多大的遗憾,那么你就是富裕的。
清朝末代皇后慈禧太后曾过着奢侈的生活。曾为了要一张“樱桃小嘴”,用精选的玫瑰花瓣,经过繁复的工序,并用上等的蚕丝浸泡,按自己的口形制作独一无二的胭脂;也曾为了因岁月的冲洗而留下的皱纹,每天用专门的两头镶有金子的两根约三寸长的玉棍,即所谓的什么妆来按摩皱纹部位。如此浪费,古人身不由己的经历实在太多了吧。难道我们还要重蹈覆辙,直到身尝恶果时才深深地叹息?人曾空着手来到世上,也必然空着手离别人间。我们不是时间与金钱的奴隶,而是我们命运的主人。但是一些已经走上社会的人,由于自己的知识以及消极的生活的局限,从而导致他们站不到合适自己的位置,而最终郁郁寡欢,与心中的富裕擦肩而过,悲哀悲哀。
就连一些小职员家里也比富裕人家里好。俗话说得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穷人家里自己做饭,自己洗衣服,一片生机勃勃;富人家里还口口声声地说他们也动口了,也应该得到丰衣足食。穷人的计划:养家糊口,培养孩子,供养孩子上学; 富人的计划:投资,赚钱,继续投资,赚更多的钱。穷人的计划很小,却很朴实;相对来说,富人就非常贪得无厌了。
难道,世界上有钱为天下吗?以前的“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移”已经过时,张开怀抱,迎接我们的是“有钱走遍天下,无钱寸步难移”, 现在王权富贵,贵族阶层,依靠权力,做出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情,让许许多多的人们家破人忙,古诗说得好“眼看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我们要合理的运用钱做出有益的事,比如:办慈善晚会,为学校、孤儿院等社会性机构捐钱。让世界更加完美无缺的运转。
⑸ 穷人和富人和谐相处为题的作文
有一天,天帝下凡来到人间,他想亲自帮助人间心善而贫苦的人。
他来到了一个山谷里,这里居住者两户人家。一户人家住的是金碧辉煌的大宫殿,那个气势真是无与伦比。另一户是低矮的茅草屋,屋子被一些秸秆围栏着,庭院里种植了蔬菜和鲜花。此时天帝幻化成一名和尚来到了豪华的宫殿前,看到一个守门的人,于是走上前去问道:“施主,老衲今晚可否在你家借宿一晚?”刚一说出口,看门人便恶狠狠地答道:“没地方给你住!瞧瞧你的脏衣服别弄脏了主人家的地毯!快走!”天帝望了望那好几层高的宫殿,叹了口气走了。
离开了宫殿,天帝来到了茅草屋门口。天帝看见了一位老人在庭院里除草,他把脚步停留在破旧的木门口:“施主,老衲今晚可否在你家借宿一晚?”老人家抬头看见是一位路过的和尚就笑盈盈地上前迎接:“如果方丈不嫌弃小屋破旧,可以在我家歇息。”说着便引领天帝进来屋里。这是两间及其简陋的小房,一间是老两口睡觉用的,另外一间是做饭堆柴用的,还有一些简单的木质家具,从破旧的程度上看已经有些年头了。晚上,老妇人做了简单的斋饭,吃罢便聊了些农事的话,然后夫妻两人把仅有的一张木床让给了天帝,自己却睡在厨房的草席上。天帝被两位善良的老人感动了。( 书村网 www.mcqyy.com )
天亮了,老人醒来的时候惊奇地发现他们睡在豪华的软床上,房间里的装饰是他们这辈子都没有见过的稀罕物品。老两口一位自己是在做梦,没想到互相摸了摸脸是温热的。他们连忙起来去看望昨晚借宿的和尚,没想到已经不在了,只留下了一桌丰盛的早餐。当两位老人来到庭院里时,看见几位逃难的人,老人询问完才知道是富人家里的佣人们,因为从前富丽堂皇的宫殿一夜之间消失的无隐无踪而被迫离家出走。好心的老人因为自己突然富有了,所以收留了这些佣人。不久,又来了两头牛,还没有等老人明白怎么回事,就开始自己耕田了。从此,老人和那些佣人们一起开垦山谷的荒地,过着平等幸福的生活。至于那两头耕牛,也许只有天帝知道,那是富人的化身了。也许这就是善人有好报吧。
心路花语
穷人在贫穷中奋斗,富人在富贵中享受; 穷人乐于分享,富人吝啬财富;穷人付出不求回报,富人还未付出,就先询问回报以何。
文章采用神话故事刻画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典型人物,直截了当又真实地反映出了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处事态度以及生活境况。
⑹ 以穷人和富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作文
(前文省略)穷人拿起那钱掂量一番,里面全是真金白银的清脆撞击,穷回人听得心头一紧,又答袋凝视了好久,心中却是辗转难安、忐忑不宁,穷人想:此刻庙里四下无人,那丢钱带的富人已然远去,若是趁此机会将钱袋据为己有,可谓是神不知鬼不觉,不过转念又想:粻福纲凰蕺好告瞳梗困举头三尺有神明,想我虽穷,却也是气节不失的人,如今若是做这小人行径,实在心中有愧……穷人正思量间,突然听得一阵爽利大笑,穷人惊得回头一看,蓦然发现那丢钱的富商竟然回转,只见富商一脸笑意地对那穷人说道:“知道你为何会穷吗?遇到机会裹足不前、一件小事也踌躇不定,你这个样子又怎么能成就大事呢?”
⑺ 穷人的快乐与富人的烦恼作文不少于800字
有的人,家庭贫穷,有的人家庭富有。穷人穿最烂的衣服,吃最少的食物。富人穿最好版的衣服权,吃最丰盛的食物。也许你认为富人更快乐,其实并不。穷人更悲催,其实也不。为什么呢?因为富人好攀比,得罪人,穷人却很快乐,他们有的富人一定有,所以没什么好比的,自然更快乐。
⑻ 穷人和富人交换身份的想象作文
郭先生是一个时装设计师,他拥有亿万家产,住着豪华的别墅
,开着高贵的轿车,在回服装界拥有很高的声答誉。他每天都要面对很
多的应酬,这会儿要去那家五星级酒店,那会儿又要来这个高尔夫
场,一天到晚没个闲时,单是手机铃声,一天就得响上几百次。钱
方面他是不用愁的,愁的是没有一天安静快乐的生活。
李先生是一个农民,家里很穷,一件衣服都要过了好几个新年
才愿意拿出来在平时穿,家里就一间土房,一头老牛,半亩田地,
一天三顿饭难得有一顿是能吃饱的。每天天未亮他就要起来耕田种
地,一直到天黑才能停下手脚歇息,或者做一点夜里能干的小活。
他一直不满意自己的生活,希望有很多的钱,住高大的楼房,不过
这或许只是一个梦。
郭先生羡慕李先
⑼ 关于你身边的穷人或有钱人与自己相比较的作文
穷人的饥饿思维
据说民间有一种捕猴子的方法:在一块木板上挖两个洞,刚好够猴子的手伸进去。木板后面放一些花生。猴子看见花生,就伸手去抓。结果,抓了花生的手紧握成拳头,无法从洞里再缩回来,木板成了一块活生生的枷锁。猴子就这样紧紧抓着他的花生,被人轻而易举捉去。可怜的猴子!它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它太缺食物,把食物看得太重了。
穷人的状况也往往如此。
穷人最缺的是什么?是钱!缺钱给穷人带来深重的苦难,钱就成了穷人生活的重心,成了一个巨大的诱惑,他没法不看重。然而对钱过份关注,就容易忽视钱以外的东西,结果,穷人所得甚少,失去甚多。缺钱带来的精神上的损害,往往比物质上的匮乏更加可怕。
杰克·伦敦在小说《热爱生命》里,写了一个迷途者的故事。这个不幸的人独自在荒野挣扎,饥饿,疲劳,孤独,绝望,还有一匹和他同样饥饿、同样疲惫的老狼,一直跟着他,等着他倒下。然而最终不是狼吃掉了他,而是他吃掉了狼。小说的结尾是,这个人终于回到船上,吃了很多,成了胖子,却还惶惶恐恐地储藏面包,以至于已经干瘪的面包塞满了船舱的各个角落,他仍然情不自禁地四处收集。
穷人的生存能力很强,他战胜艰难困苦的毅力确实令人感动,但他竭尽全力得到的,或许只是一堆干瘪的面包而已。饿怕了的人常常养成饥饿思维,抓住一块面包便不肯松手,即使已经吃饱,还是忍不住囤积,生怕重新回到饥饿的日子。人只有一双手,既然抓满了面包,便腾不出手来抓其他东西,结果再努力也只能解决温饱问题。
穷人的眼光有限,往往就在于思维的局限。
穷人缺钱,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没有钱,就难有大的作为,只能为柴米油盐操心;没有钱,就不敢放弃手里这块面包,去追求更多更好的东西;没有钱,就进不了有钱人的圈子,就只能在穷人堆里混。身居底层,便很难高瞻远瞩,于是穷人目光短浅,总是错过机会,一生都在仰望别人,为别人的事业添砖加瓦。穷人的无奈,只有穷人自己能够体会,缺钱就没有事业的基础,缺钱得不到良好教育,缺钱影响心态,缺钱更进不了上层圈子……总之,缺钱的后果不仅是影响到生计,更重要的是影响到心态和眼光,影响到为人处世的方法,影响到人的整个前途。缺钱就可能导致缺志。只有小算计,而无大志向,眼光钉着琐屑的日常生计,激情消耗在太具体的事情上,鸡毛蒜皮,婆婆妈妈,得小惠而大喜,还以“知足常乐”自慰。久而久之,穷人不仅缺钱,还缺钙,整个人的精神都变软了。
穷人缺志是个普遍现象,对于等米下锅的人来说,很难坚持自己的理想。人穷就必然受制于人,迫于生计,很多时候只能妥协,这一妥协又埋没了自己的才华,错过了发展的机会,最后只好随波逐流,一直穷下去。穷人不仅是志短,而且还智短。缺少长远的眼光,缺少有效的方法,缺少做大事业的素质。所以尽管他们也有梦想,也在奋力拼搏,但只能在自己所处的这个层面上忙碌,辛苦一辈子,并没有改变穷人的命运。
查《说文解字》,穷人的“穷”字,本义“极也”,也就是到了头了。我们现在所说的“缺乏钱财”这层意思,古代叫“贫”。现在往往“贫”和“穷”通用,穷就是贫,贫就是穷,无钱万事休,充分体现了经济社会的特点。但是仔细揣摩,还是古人用字更确切。缺钱只是人生困境的一部分,走投无路的也并非只有贫者。一切到了头的人,一切困境中的人,无论是财富、事业还是前途,都看不到希望的人,就会有穷人的沮丧和恐慌。所以,只要你还有希望,还有梦想,还满怀着激情在奋斗,只要你还没有走到头,你就不能算是穷人。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收荒匠改变命运的报道,把它写进自己的书里,无数人为之感动。沈阳有个以收破烂为生的人,名叫王洪怀。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收一个易拉罐,才赚几分钱。如果将它熔化了,作为金属材料卖,是否可以多卖些钱?他于是把一个空罐剪碎,装进自行车的铃盖里,熔化成一块指甲大小的银灰色金属,然后花了600元在市有色金属研究所做了化验。化验结果出来了,这是一种很贵重的铝镁合金!当时市场上的铝锭价格,每吨在14000元至18000元之间,每个空易拉罐重18.5克,54000个就是一吨,这样算下来,卖熔化后的材料比直接卖易拉罐要多赚六七倍的钱。他决定回收易拉罐熔炼。
从收易拉罐到炼易拉罐,一念之间,不仅改变了他所做的工作的性质,也让他的人生走上另外一条轨迹。为了多收到易拉罐,他把回收价格从每个几分钱提高到每个一角四分,又将回收价格以及指定收购地点印在卡片上,向所有收破烂的同行散发。一周以后,王洪怀骑着自行车到指定地点一看,只见一大片货车在等待他,车上装的全是空易拉罐。这一天,他回收了13万多个,足足二吨半。他立即办了一个金属再生加工厂。一年内,加工厂用空易拉罐炼出了240多吨铝锭,3年内,赚了270万元。他从一个“收荒匠”一跃而为企业家,成了百万富翁。
一个收破烂的人,能够想到不仅是收,还要改造收来的东西,这已经不简单了。改造之后能够送到科研机构去化验,就更是具有了专业眼光。至于那600元的化验费,得收多少个易拉罐才赚得回来哟,一般的收荒匠是绝对舍不得的,这就是投资者和打工者的区别。虽然是个收荒匠,却少有穷人的心态,敢想敢做,而且有一套巧妙的办法,这种人,他难道会永远是穷人吗?
穷人也有穷人的希望,穷人也有穷人的优势。穷人所有的,也许正是富人所缺的。富人富不过三代,穷人也穷不过三代,世界总是在运动中达到平衡。所以,穷人不能放弃希望,穷人不能停止思考,穷人更要知道穷的原因,更要找到路在哪里。
穷人为富人输血
仅从售价来看,公共汽车贵还是轿车贵?答案是公共汽车。
那么,坐公共汽车的是穷人还是富人呢?显然是穷人。
为什么穷人反而坐贵的车?不是因为他们有钱,恰恰是因为他们没钱,所以必须合伙消费。
按照市场规律,公共汽车是富人出钱买的(假设公共汽车属私营企业所有),但他买来不是自己消费,而是投资。穷人买不起自己的私家轿车,就只有去乘公共汽车,很多人共同乘一辆,分摊费用,以买票的形式交易。这样,你一元我一元,很多人的钱慢慢积累起来,富人不仅将买公共汽车的钱分摊掉了,而且最终还赚了。
富人一定会赚的,不然就没人再愿意买公共汽车了,穷人也就无车可坐了。
富人往往是赚穷人的钱。穷人单个来看钱不多,但穷人的数量多,穷人也要消费,有的消费可以独立承担,比如买一瓶洗发水;有的消费不可能独力达到,就只有像乘公共汽车一样,合伙消费,而有能力提供这种合伙消费的,只能是富人,不管怎么样,钱都被富人赚去了。
富人赚穷人的钱,前提是他必须有资本,首先得买了公共汽车,才会有人来坐。有趣的是,富人的钱并不都是自己的,很大部分靠银行贷款。而银行的钱,很多则是穷人存进去的。
我们终于清楚了,富人实际上是利用了无数穷人的小钱,进行自己的投资,生产自己的产品,再提供给穷人消费,把穷人的钱赚走。
⑽ 穷人和富人 话题作文
穷人不奉承富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不卑不亢,另一种是极度自卑,所以故作高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