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全套作文 > 小学命题作文技巧

小学命题作文技巧

发布时间:2020-12-20 11:48:46

⑴ 浅谈怎样教学小学命题作文

传统的作文教学,在命题这一环节上,常常是老师命题,学生作文,而且,老师命的题目也往往只有一个,学生也只能都就这一个题目作文。题目既定,它就标示了这篇作文应写什么,不应写什么;应怎样写,不应怎样写……原因是题目本身在某些方面提出了要求,给予了限制。实际上,也就是在某些方面限制了学生的思路,即限制了学生思维发展的方向。这往往导致学生作文无话可说,但又要给老师交一篇作文,于是,便东拼西凑,或把他人作文改头换面,匆匆交上。这样写成的作文,自然千篇一律,虚假不实,毫无生气。老师批改作文,也兴趣索然,愁眉锁眼,可又不得不批改。批改作文成了一桩苦差事。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表达的要求中,比较重要的是:有具体内容、有真情实感、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展开想象。由此看来,传统的作文命题方式,很难使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说他们的真话、实话、自己的话,很难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其实,小学语文教材中,虽然基础训练里也有以一个题目让学生作文的,但它的选材范围却相当宽泛,其中更多的则是以给学生一个选材范围或提出要求让学生写完作文后,自己根据作文的内容给作文定一个题目的形式出现。仅从这点出发,在作文教学中,也不能总是用一个题目让学生写作文
再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考力,要思路开阔,要敢想敢说,敢做敢为,诚实勇敢,不说谎话等等。要达到这个目标,家庭、社会和学校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老师自然也概莫能外。在作文教学中,如果总是限定一个题目让学生作文,它对开拓学生的思维,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做老实人等良好的思想品德有害无益。
因此,传统的作文命题方法必须改革。
我认为,指导学生作文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命题:
一、 更新小学作文命题观念。
1、正确把握好小学作文教学的目标要求。新课程改革下作文教学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要求作文贴切生活,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以下问题:语言训练、以学生为主体、贴切实际生活。明确此目标,我改过去“教师布置-学生写作-教师批改”老一套的教学模式,精心设计好每一次的作文教学。例如:小学五年级有一篇习作内容是写一封信,去年教师节又准备到了,按照惯例学生会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一些小礼物或自己亲手做手工送给老师。与其让学生花这不必要的钱,还不如让学生来一次有意义的习作训练,因此在此之前我就跟学生讲明:“老师最喜欢的礼物是你们心底最想跟老师说的真心话,老师希望收到你们每一个同学写给老师的信。”在教师节的那天早上,学生班干组织了一个赠送“礼物”的仪式,双手接过学生送给我一个个漂亮地信封,我很是感动。下午我阅读了这些信,信中大多回顾了我与学生之间的琐事。有一个学生写到自己生病那天,老师顶着烈日踩着自行车送他去台江某镇的一个医院治疗,又为他垫付医药费,之后又亲自送他回到离学校有四公里远的家,看着落日,看着老师湿透的衣背,他的眼睛里酸酸的……那天下午我让他在班上念他写的信,深情地话语,让我热泪盈眶,这样的场景让学生很受感动,那天晚上很多学生又一次地把今天的事情记到了自己的日记本里。这样的习作训练,让学生贴近生活,发自内心,写出了真情实感。
2、命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题目出得好,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开通学生思路,使他们爱写,有话可写。因此教师要把命题出在学生的心坎上,贴近学生的生活背景。命题的内容应是学生经历过的、熟悉的、感兴趣的,使学生见到题目就想写,见了题目就有内容写。对作文的命题可以遵循以下几点:命题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贴近学生的生活背景。作为教师要紧紧结合学生实际,要了解熟悉学生的生活,掌握他们的兴趣、爱好、欢乐与烦恼,关注他们所谈论的话题,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命题,使他们有素材可写,有感而发。例如:学生童年的记忆是快乐的,因为有着许多童年的游戏,把你最快乐的一次游戏写下来,字数不少于400字。这样的题材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就下笔如有神。
3、命题方式要灵活多样。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命题:①自由命题。根据每一次习作的训练要点和内容,指定范围,做好写作要求,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材,自由命题。②半命题。让学生把题目补充完成再进行习作,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学生对题材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如,你以《_____的感觉真好》为题,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件事写下来,要把内心世界感受的经历写具体。③不少于多题选作。教师在布置作文时,可同时出示多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选题习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例如:请你以《这次,我有了经验》或《我想成为一棵树》(任选其一)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④话题作文。例如:“走进网络,拥抱自然,参与竞赛,社会调查,公益活动,学做家务……留心学习,你会发现生活处处是课堂。这样的课堂丰富多彩,能学到校内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能开阔视野,增长才干,磨炼意志;能使知识得到深化,潜能得到开发……请你以‘生活处处是课堂’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题目要有创新。在题目设计方面尽量有新意的作文题目,如果都是写老掉牙的作文题,学生写起来就无精打采,平淡无味,激不起学生写作的兴趣。比如写《我的老师》,可以把题目换成《老师,您真好》,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总是看到那些常见的作文题而厌烦了。
二、更新小学作文命题技巧。
学生不想作文,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这与老师命题有很大关系。当老师布置作文时,学生总感觉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这就要求老师在命题时,尽量以学生容易接受,学生熟悉的生活来命题。具体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1、只划定作文的题材范围,让学生根据自己写成的作文定一个合适的题目。例如,老师在进行作文指导时,根据作文的要求,可以这样说:“同学们,这次作文要写的是一件事。不管什么事都可以……”或者说:“同学们,我们这次作文,要练习写一个人,写谁都可以。根据自己所写的人,给作文定一个题目。”或者说:“同学们,咱们这次作文,要练习写一个物件,写什么都行,只要能把写的那个物件写清楚就行。”……这样来做,不管哪类题材,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何愁学生没啥可写呢? 2、只提出训练要求,既不出一个题目、一组题目,也不划写的题材范围。比如某次作文是训练学生把内容写具体,就把这个要求往黑板上一写,让学生根据这个要求写作文。因为写任何题材的作文都需要内容具体。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可以这样说:“同学们,这次作文,要练习的就是把内容写具体。你们可以根据这一要求,自己确定要写的内容,写什么都可以,例如写人,写事,写景,写物,等等,只是别忘了要把所写的内容写具体。另外,作文写好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内容,自己给作文加个题目。” 3、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拟题目。比如某次作文训练的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明确了,就可以让学生说出作文的题目。例如,学校开了运动会或者台江举行姊妹节等,老师想让学生就此事件写一篇作文,就可以这样说:“同学们,前不久,我们学校召开了一次运动会,我想让同学把它写下来。运动会也是一件事,我们就把它作为一件事来写。你写运动会之前你们班或者你们自己个人的准备也行,或者是写运动会上某一件事也好。那么,这篇作文该起一个什么题目呢?”下面就让学生考虑一番之后说题目。学生会动脑动口,异常活跃。当学生说出了一些题目之后,老师再引导学生从中选择能用的题目。这样,学生做起作文来,就会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因为那题目是他们从所想到的具体的内容而来的,而不是老师强加的。4、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说真话。这一点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学生作文中往往不说真话,只说空话、套话,是我们当前作文教学中最大的失败。在教学阅读课《只拣儿童多处行》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分析冰心奶奶写的这篇文章,文中没有多少华丽的词藻,但是她却描写了自己在颐和园所看到的情景写下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因此文章让人读起来很能引起共鸣。我教育学生,真情实感是你作文的生命力,用自己的笔写下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让笔下生花。5、鼓励学生创新,写出个性飞扬。俗话说:“文如其人”。为了让学生写出属于自己风格的文章,我在写作教学中,尽量避免在立意构思、布局谋篇上有所限制,压抑学生的思维和个性,鼓励学生创新,写出属于自己个性的文章,在习作的字里行间尽显个性飞扬。例如:在一次写一种植物的习作中,有一学生写竹子,通过写出了竹子的外形体现它的民族气节,还能通过写竹子的生长环境来体现竹子的顽强生命力,通过写竹子的用途体现它的无私奉献精神等,一般写植物的习作,要求不是很高,着重对植物的外形、香味、用途进行描写,大部分都写花花草草,但这个学生在习作上写别人不写,观察和思维与众不同。因此鼓励学生在习作上创新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老师在作文教学时,能用上述方法命题,给学生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作文环境,那么,学生的思维将会活跃起来,思路也将会开阔起来,将不会再出现无话可说的情况,学生写起作文来也就会兴趣盎然,写出的作文也肯定生动活泼,千姿百态。老师批改起来,也会有如入名胜风景之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批改作文不再是一桩苦事,而是一桩乐事。
三、更新小学作文命题方向
新课改下小学作文命题教学的方向应该指向现实生活。古人云:“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作文内容来源是现实生活,反过来,现实生活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作文的质量。因此,小学作文命题方向应该接近甚至直接指向现实生活,现实生活是作文内容的基础。没有现实生活作为基础而作文,必将使作文显得空洞无物。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多深入生活,掌握更多的生活素材呢?这要求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去体会生活。当然,这里介绍几种方法,仅供参考。
1、加强课外阅读,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光靠老师讲和学生练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到课外去阅读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并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大家交流阅读体会,写出读书笔记。学生在阅读他人作品的同时,也会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人们常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不无道理的。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时候,我鼓励学生读整本书,在读书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感受书中各种场景描写、人物描写、精彩片段,还可以将好片段摘抄,我还要求学生在摘抄的片段后写上自己的收获与感受,这样学生不仅知道这个片段写得好,还要知道为什么写得好,从而为自己以后写文章提供了帮助。在不断课外阅读中,学生的语言越来越通顺,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使学生今后写作文时句子更加通顺,减少病句。
2、勤动手,多练笔。俗话说“熟能生巧”。写作文也是一样,平时不练手,到写的时候就会犯难,单靠作文课有限的时间提高写作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老师要做好平时习作的练笔内容。在实践课改中,我的具体做法是:
①写日记。平时要求每个学生每个星期写三篇日记,内容不限,题目自拟,要求选择一天中最值得记录的来写,对于能坚持天天写的学生多鼓励和表扬。通过写日记,学生可以把平日里想说的话,想记录的事情记下来,通过练笔,学生没有写作的压力,也不用担心写不好,只要写出来就行。因此学生的语言越来越好。因为是日记,就要尊重学生的隐私,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意愿进行批改,征得学生的同意,教师可以在日记里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并对学生进行写作上的指导。
②写读后感。学生在课外阅读后,每读完一本书都可以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写感受的内容可以是书中的事情、人物的评价、写作的技巧等。在高年级时,我鼓励学生看《给我三天光明》、《鲁宾逊漂流记》、《昆虫记》等,让学生交流读后感受,并写出读后感,贴在教室的读书专栏里。
③写观后感。小学生最爱看的就是电视了,组织学生对最近大家都喜欢看的电视剧写感受,要求不要太高,可以选剧中喜欢的人物、感兴趣的故事等来写,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比如最近大家都在看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写观后感了。此外每个学期我们都组织学生观看爱国影片,如《董存瑞炸暗堡》、《刘胡兰》等,我都让学生写好观后感。
④借鉴课文、模仿写法。现编教材每篇课文都是优秀的写作范文。因此每学完一组课文后,我都要求学生摹写,这样可以较快地掌握作文的框架,知道一般体裁文章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如上完了《音乐之都维也纳》这篇课文之后,我也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作方法写《南宁绿城》,由于学习了课文中的写作方法、技巧,大部分学生能够模仿学过的文章,做到既条理清楚又内容具体地写好这篇作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新课程改革下,我们作为语文教师,不应该将作文命题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而应该借鉴课本,深入现实生活实际,了解更多身边的知识,以丰富自己的作文素材
总之,作文命题教学方式很多,教师可以在一边教学,一边探讨更多的方法。只要有利于学生成长,有利于学生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我们都可以去实践,不必考试什么客观因素。

⑵ 如何提高小学生命题作文的审题能力

作为语文水平的一大重要考查对象,写作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培养目版标之一。权不管是应试还是实用,写作能力都不容忽视,尤其是初中阶段,结合学生的自身发展特点,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熟悉多种表达方式,对于解决各种作文命题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⑶ 小学生作文怎么审题 作文审题的三个方法

命题作文通常规定了题目和拟题的范围和要求,按照题目和规定的要求去写作文。命题作文是小学阶段作文训练的主要形式。其命题形式一般有三种:
一是全命题作文,如:《难忘的一件事》、《春天的校园》、《我和老师》等;二是半命题作文,如《____教育了我》、《一个______的人》、《我爱我的_______》等;三是提供条件或范围的题目,如“写一篇作文,通过一个事物说明一个道理。重点部分写详细,其它部分写简单些”、“就我市的卫生状况,请你给市长写一封信”等。
命题作文的完成一般包括:审题、立意、选材、组材、写作和修改六个阶段。审题是写命题作文的基础,也是作文成败的关键之一。审题也叫解题,要求仔细分析题目,审查题目的意义和要求,确定选材范围,决定与题目相适应的体裁、内容、行文重点、写作方法和确定文章的中心主题。有些小学生在写作文时由于没有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不重视审题的重要性,或者还不要审题,有的甚至连作文的题目和要求都不细看,提笔就写,拿笔就画,结果闹出偏题、跑题、扣题不紧的现象。有的甚至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悲剧。
那么,小学命题作文如何审题呢?
一、弄清楚命题作问的限制和要求。
命题作文往往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限制,并提出了要求。因此,审题时先要弄清楚作文题目有哪些限制,哪些要求。一般来说,命题作文限制的有体裁、时间、地点、数量和叙述的对象及其关系等,弄清楚了这些,也就好确定作文的选材范围。
1、体裁。对小学生而言,一般是以练习写记叙文为主。我们在审题的时候,还应该将其分类,看清楚是属于“写人、写景、记事、状物”,还是属于“日记、书信”之类的。如《我的老师》就是写人的;《看日出》是写景的;《难忘的一件事》是记事的;《荷花》是状物》的。日记和书信的区别就比较明显了。
2、时间。如《课间十分钟》,选材的范围就是下课后和上课前所发生的趣事和进行的活动;《家乡的傍晚》时间范围指定得很具体,是“傍晚”;《国庆节见闻》时间就是国庆节。
3、地点。如《公园一角》的地点就是“公园”,而且是公园里的一部分“一角”。《校园新风》所写的人和事应该是校园内发生的而不是校园外发生的;《瞻仰烈士陵园》地点就是“烈士陵园”。
4、数量。如《难忘的暑假生活二三事》,写的事情可以是两件,也可以是三件,但是不只一件,十件八件也不行;《难忘的一个人》记叙的主要人物是一个,而不是两个或三个。
5、叙述的对象及其关系。如《我的同学》和《我和我的同学》,这两个题目都是写人与人之间的同学关系,但是前一个题目叙述的对象是“同学”,而后一个题目叙述的对象却是“我”和“同学”。《我爱语文课本》叙述的对象是“我”和“语文课本”,关系是人和物。
当然,命题作文限制的体裁、时间、地点、数量、叙述的对象及其关系,并非每个作文题目都有,或有其一,或有其二,或有其三。
二、审题时,分析题目的关键词语,扣住“题眼”,确定中心。
题目的关键词语,就是作文题目的“题眼”。“题眼”往往表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揭示了题目的意义。扣住了“题眼”也就是抓住了作文的写作重点。
1、作文题目是一个词语,题目即为“题眼”。
如《妈妈》、《春游》、《荷花》等,写作文的时候就要抓住“题眼”,弄清楚是写人、写事、还是写景,然后展开联想,确定中心,完成作文。
2、题目中,一般起修饰作用的词语是“题眼”。
如《课间十分钟》、《可爱的玩具》、《难忘的一件事》、《骄傲的爸爸》等,题眼就是“课间”、“可爱”、“难忘”、“骄傲”。
3、作文题目中的动词一般是“题眼”。
如《这件事教育了我》、《我爱我的小闹钟》、《瞻仰烈士陵园》、《清明节亿王大伯》等,题眼就是“教育”、“爱”、“瞻仰”、“忆”。
我们写作文之前,如果能够扣住“题眼”,写作文时就能把握文章的中心,不致于出现偏题、跑题,甚至“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了。
三析找出题目限制之外的那片天空,开拓思维,广泛选材。
命题作文有了上述诸多限制,是不是就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选材范围太狭窄了呢?不是的。命题作文除了有一些必要的限制和要求之外,往往非限制的范围很大,也就是说选材范围非常广,这有利于学生拓展思路,展开联想,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
例如:《暑假趣事一件》,分析:①体裁:写事的记叙文;②题眼“趣”,只要有趣,什么样的事情,题目没有限制。那么,我们就可以打开思路,放开思维,拓展视野去选材。写什么呢?游泳?看电影?做家务?义务劳动?等等。③时间限制了是暑假;④数量限制了是一件,但是暑假生活有一个多月,发生的趣事几乎每天都有,可供选材的“趣事”少说也有几十件,由此可见,限制之外的范围很大,选材范围非常广。再如《记我身边的一个人》,分析:叙述的对象是“人”,关系是“我身边的”,这是题目限制了的,但是我身边可以写的人很多:爸爸、妈妈、老师、同学、邻居等等,这些都没有限制。
因此,我们在写命题作文时,不要受限制,既要注意作文题目的限制和要求,又要分析找出题目限制之外的那片天空,开拓思维,广泛选材。
以上是个人在作文教学中的实践和认识。通过作文教学实践,觉得“小学命题作文审题三不法”比较适合于小学高年级的作文教学,而且,在教学中我还发现,小学作文训练如果能够辅以浅显易懂的理论指导,授人以“鱼”,让学生在写作文时能有一盏指路的明灯,将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⑷ 小学语文:怎样才能做好命题作文

近年来,话题作文在中考作文命题中独秀一枝,命题作文似乎有些旁落。与前些年相比,我们发现2006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试题中,命题与半命题作文形式又开始升温。我们从搜集的90份中考试卷中,做了一个统计,命题和半命题作文有21家,占23。3%。2006年北京、天津、上海、江苏、辽宁等五省市都是命题作文。命题作文不仅可以避免学生背抄优秀作品,又便于老师评卷。由此可以预测,2007年中考命题作文的形式将进一步走俏。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生活化选材、情感化体验、个性化表达”的精神已经并正在对中考作文命题改革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社会生活,关注人生感悟,关注人格教育,将是2007年中考作文命题者密切关注的内容。在具体选题上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文化视野、青春校园、亲情友情、责任爱心、合作交往、诚信沟通、宽容理解、勤奋团结、超越自信、珍惜磨难等。所以,同学们平时应注意多积累和整合写作素材,多角度地观察和思考生活,善于发现那些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真善美的人和事,努力捕捉自己生命世界里的灵光。
需要指出的是,现在中考命题或半命题作文的设计,在形式上已不像过去那样是单个的题目了。而往往在命题之前加一个像话题作文一样的引言,隐含一定的限制和要求,所以我们在审题时应当综合考虑。

⑸ 怎样辅导小学作文 写作技巧和步骤

小学辅导小学作文有哪些描写方法?小学作文是对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检测,一个学生只有将语文知识学好了,才能写出一篇好的作文.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认为或者是景物运用某种手法写出来,那么小学辅导作文常用的描写方法有哪些?

(综合能力)

1.详细描写:使用了很多生动的、贴上的比喻,漂亮的文字,丰富多彩的颜色和厚厚的涂抹.2.白色描述:用简单的单词,掌握事物的人物或图像的特征,并在几个笔画中勾画出人物或事物.3.静态描述:平面、静态描述人物或场景.4.动态描述:写静态,或用拟人的方式描述事物.以上就是今天带来的小学辅导作文描写的方法,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借鉴和帮助的价值.

⑹ 小学生作文写作指导:命题作文怎么写

【命题作文怎么写】
一、认真审题,明确题意
仔细地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专这是做好命题作属文最关键的第一步。
二、确定中心,选好材料
在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以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儿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准备表达一个什么思想,这就是回忆材料,确定中心。中心明确了,就要环绕中心,选择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这就是环绕中心,选择材料。
三、列好提纲,确定详略
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得列个写作计划,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得有个次序。哪些内容与中心关系密切,要详写,哪些内容与中心关系不大,可以略写,得分个主次,这不要求列好提纲,确定详略。提纲好比建造楼房的图纸。有了好的图纸,造出的楼房才能坚固美观。

⑺ 教小学生作文审题的技巧

一、命题作文小学作文题目:
(一、写人类小学作文题目)
1、朋友,对不起内! 当时应该那样容做(提示: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不愉快.你想对哪位朋友说声“对不起”?)
2、我最感激的一个人.(提示:你为何感激?请饱含深情地去写)
3、我是个好孩子.(提示:好在哪儿?)
4、我有一个好伙伴.(提示:为何说是你的好伙伴?好在哪儿?)
5、不值得我尊敬的一位长辈.(提示:为何不值得你尊敬?)
二、记事类小学作文题目
1、让我气恼的一件事.(提示:什么事让你气恼?)
2、这次我做对了.(提示:你做对了什么事?)
3、一件美好的往事.(提示:这一件怎样美好的事?)

⑻ 小学生作文写做技巧,怎样才能写好作文

审题是作文过程的第一步,这一步工作的好坏,将决定全篇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决定构思能否按正确方向展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作文由于审题不清而造成文不对题的情况屡见不鲜。而在作文基本功较好的情况下,只要文章符合题意,一般能保证二类文的成绩。
那么如何审清题意呢?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辨明文体
可以写成多种文体的考题是比较少的,一般情况下,一个文题只有一种适合它的文体。审题的第一步是判断文体。判断文体应注意以下规律:
(1)记叙文文题的字面一般对记叙文的六要素有所涉及。如《国庆之夜》涉及了时间,《放学路上》涉及了地点,《我家来了客人》涉及到了地点、人物、事件,《家乡变了》涉及到事物的发展和结局。题目当中直接带有“人”、“事”、“记”等字样,就更是记叙文的标志了。
(2)议论文文题中经常会有“议”、“论”、“谈”、“辩”等字眼,也有的由“......的启示”、“从......想到的”、“由......说起”等短语构成。有的议论文题目本身就是一个表明观点的句子,如《小事不可小视》、《不要惧怕困难》,判断起来就更加容易了。
(3)考查说明文的情况很少,即使有,一般也对文体有所提示。应用文试题则明确要求写通知、启事、书信等等。
2.要看清题目要求。一般作文题都在"要求"一项里对文体、字数、表达方式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必须把"要求"这项内容搞清楚,并且严格执行不能遗忘。
3.注意题目中的隐含内容
考题中明确提出的要求是一望而知的,必须照办无误,但有些要求是隐含在表面文字背后的,需要考生自己悟出来。比如《在阳光下成长》中的阳光,当然不是指自然界的阳光,应理解为党的关怀、集体的温暖、家人朋友间的亲情等等。《我的脚印》一题也决不是要描写真实的脚印,而应当写成长道路上、进步过程中的有意义的事件。对一些给材料作文题目中提供的材料,更应当注意运用概括、引申、类比等方法,加以认真分析,理解题目的比喻或象征意义。

作文技巧2:妥善立意
审题完毕,就要根据题目要求妥善立意了。所谓立意,就是文章的中心、主旨。在记叙文中,“立意”是文章通过写人记事所要表述的中心思想;在议论文中,“立意”指的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论点。
对立意的要求主要有三点:
一是要鲜明。文章歌颂什么,批评什么,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应旗帜鲜明,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
二是要正确。中考作文评级标准中对立意的要求是:记叙文要"思想感情健康",议论文要"观点正确",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要切实做到。
三是要力求新颖、深刻、有创意。这是在前二者基础上更高一些的要求。文章要力争写出新意,写出深度,不要过多重复别人已说过多次的话题,不要就事论事、浅尝辄止。还要注意立意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作文技巧3:编写提纲
在文章的中心确定下来之后,就要考虑选用哪些材料,怎样组织材料,怎样结构全文了。在这个思考过程中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情是编写提纲。就像盖房子之前要画好图纸一样,写作之前要先给文章搭个架子,把审题、立意、构思中落实下来的东西用文字条列出来。所以说,编写提纲的过程实际就是清理思路、安排材料,组织结构的过程。
提纲要确实反映自己的思路,要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简明扼要,突出文章每一部分的要点。至于文章细部的安排,可在写作过程中进一步落实。在写作过程中,发现提纲有不当之处,还可进一步修改。
编写提纲没有固定的格式。由于文体的不同,提纲的写法也应有所区别。如:记叙文可以按时间、空间的顺序或事件发展的过程来编写;议论文一般可以按照引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搭起架子,并体现论点、论据之间的关系;说明文则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按空间、或时间、或逻辑顺序编写。

作文技巧4:沉着行文
列好写作提纲后,就要落笔行文了。行文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语言表达
一篇文章有了明确的中心和合理的思路之后,最终的成败要取决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对于语言的基本要求是,“通顺,没有病句”。作文评分标准中语言一项明确规定,文中有1至3个病句尚可评为二类,有4至6个病句就属于三类了。因此,语言的通顺与否是极为重要的。各类不同文体对语言的要求我们在前面分体指导中都有具体说明,这里不再重复。不论哪一种文体,语言的准确和简洁都是必须要做到的。
2.准确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文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标点使用不准确,可能会导致文字的歧义;标点使用不规范,会影响全篇文章的表达效果。因此,行文中应给予足够重视。使用标点要注意规则,如:句号、问号、感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都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半部分不能放在一行的末尾,后半部分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应占两格,一个破折号或省略号不能分处两行。省略号要点足6个点等等。
3.书写清楚工整,不写错别字。
作文的书写情况,直接影响阅卷老师的总体印象,也就影响着作文成绩。对这一点,考生必须有足够的认识。作文评分标准规定,错别字每2个字扣0.5分,最多扣3分;全文书写极其潦草使人难以辩认的,扣2分,文中书写潦草或格式不正确的扣1分。不要小看这1分、2分,有时候,这小小的分数之差可能直接影响你升学的最终结果。书写的工整规范不是一日之功,应当在平时严格要求、自觉训练。
4.注意掌握时间,限制字数。
一般地说,在整个作文过程中要注意三次时间。一次在开始作文前,看一看可利用的作文时间共有多少,根据总时间决定行文的速度;一次在初步构思完成时,看用于正式行文的时间有多少;第三次在正文写下一半时,看还有多少时间,从而决定是否按计划展开全文,是否需要压缩调整、简化内容。
对作文的字数,题目一般都有明确规定,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规定上限,如“不得超过多少字”、“在多少字以内”;二是规定下限,如"不少于多少字"。这两种情况必须严格执行限制字数。三是上下限都有规定,如“左右”,“之间”等,其左右的幅度要看中间数字本身:一般地说100至200字的,各不宜大于10字;300至500字的,各不宜大于20字;600至800字的,各不宜大于30字(标点符号应计算在内)。
作文的字数,在总体布局时应心中有数。一般来说,命题作文主体部分应占全文的70%,开头和结尾各占15%;给材料作文,开头要引述材料的,开头部分可增加到25%~30%,主体部分至少要保证65%,结尾可适当缩减。

作文技巧5:检查与修改
文章写完以后,一定要检查修改。修改文章,原则上应从思想内容、结构、语言三方面进行,但考试作文在写完后不可能有时间做大的调整、改动,所以,修改的重点应是文面上的问题。对漏字、错字、别字、病句等毛病,要及时纠正,使其减少到最低限度,以期避免不应有的损失。修改的一个简单可行的办法就是“默读”。逐字逐句读下去,发现问题随时修改。
作文临场答卷是在有限时间内进行的,但答卷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考前的长时间的努力,反映着考生平时语文学习的功底。因此,要想临场答卷取得满意的效果,功在平时。如果说作文有“秘诀”的话,那就是鲁迅先生所讲过的:“要多看、多想、多读、多写

⑼ 小学半命题作文,常见的几种命题形式及做题技巧

小学生半命题作文,常见的几种命题形式及做题技巧
A、需要补足前半题。如《回______,我想对你说》《______错怪了答你》等。
B、需要补足后半题。如《我的______》《我终于______》等。
C、需要补足题目中间部分。如《一个______的人》《记一件______的事》等。
D、需要补足题目前后两部分。如《______教我______》《______“六一”______》等。半命题作文审题的关键是要正确地补足题目中的空白部分。填充、补足题目的过程,就是审题的过程。半命题补足了,补恰当了,审题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阅读全文

与小学命题作文技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