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篇初中作文
留一点挫折给自己
流水在碰到抵触的地方。才把它的活力解放。——题记
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一个农民演唱组合“旭日阳刚”意外蹿红,让世人震撼。其实,成名之前的王旭和刘刚,如同许许多多的“北漂”一样,经历过艰苦困难的日子。有人说,幸运是青睐有准备的人,是青睐经历过挫折的人。
留一点挫折给自己,方能达到成功。
在人生的旅途中,不但有鲜花,也有荆棘;有成功,也有挫败。美国总统林肯22岁经商失败,27岁精神崩溃,34岁争取国会提名失败,46岁竞选副总统失败……失败与挫折锤炼着这一世纪的伟人,坎坷的经历造就了他的辉煌。假如,他在第一次受挫折时一蹶不振,那么,世界上会有人知道林肯吗?
留一点挫折给自己,方能欣赏到人生的美景。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曾三次考举人,三次失败,后来立志学医,并潜心研究药物,长期上山采药,深入民间查询验方,用了近三十年的时间,写成了流传千古的医学巨著《草本纲目》。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蒲松龄四次参考均落第,他狠下心攻读,留一点挫折终于写出了闻名时间的鸿篇巨著《聊斋志异》。
留一点挫折给自己,方能得到累累的“硕果”。
司马迁因遭李陵之祸,被处腐刑,可他发奋努力,终于写成了《史记》,对国家和民族做出了重要贡献。屈原如果没有被逐的苦难经历,也就不会有千古绝唱《离骚》的诞生。“奇迹总在厄运中出现”,培根的这句至理名言和孙子“以迂为直,以患为利”的思想,异曲同工,给人以无尽的思考。
留一点挫折给自己,方能造就辉煌。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现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里,挫折无处不在。请记住:留一点挫折给自己,举挫若重,我们害怕面对一切;举挫若轻,我们轻松地面对世界。
⑵ 写一篇 :如何上初中 的作文
在小学六年里有多少的欢声笑语,在我耳畔响起,有多少的苦涩与辛酸,让我铭记于心。但是上了初中,一切将从“0”开始。我在学校寄宿的第一个夜晚,月光透过窗户洒进了寝室里,朦胧中听见谁在微微啜泣,哦,原来是我自己……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哭,分明是我要坚持到这么远的学校来住读的呀!妈妈问:“你行吗?”我回答说:“男儿当自强!”在这个月光如水的夜晚,我那么想家,想妈妈…… 第一次走进新教室,一种莫名的忧郁会悄然无声涌上我的心头,曾经笑得那样天真灿烂的那个我呢,跑到哪里去了?如我一般不知所措的54个同学啊,在未来的日子里,你们会成为我的朋友吗?上了初中,只感觉小学的时光离我是那么遥远,看见老同学也没有了以往的亲切。在这个新的赛道上,我好像落后别人好远,同学不认识,老师也不熟悉,环境也陌生……但是,我相信我会融入新集体的!回首小学,就像是一场令人难忘的电影;走进初中,我会学会好好珍惜;展望未来,那还是一个“?”。爱我的爸爸妈妈老师同学啊,请相信我一定能将“?”拉直变成一个令人赞叹的“!”。等着吧,我的初中生活,我来也!如果初中生活是一片汪洋大海,我愿去乘风破浪;如果初中生活是一片森林,我愿为它在枝头歌唱;如果初中生活是一片沃土,我愿在这里茁壮成长!
⑶ 以“收获”为话题的一篇初中作文(600字)
有的时候,我们可能是静静的坐着,与月亮凭栏相望,欣赏着那婀娜多姿的嫦娥。有的时候我们是慢慢的走着,漫步于深邃的树林中,呼吸着大自然的气息。然而当太阳跳出地平线的时候,我们应该奔跑,去追逐人生的理想,体验人生的百味。奔跑人生,我们体验一种艰辛。真真正正的长跑需要的是良好的体格,而人生的长跑则需要一颗坚忍不拔的心灵。人生不是一条铺满玫瑰的花径,而是一条充满艰难困苦的沙土之道。在整个道路上,要经受住沙土的掩埋,道路的坎坷,还有许多意料之外的险阻。你要时时刻刻奔跑人生,使你的心灵得到锻炼。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你收获了面对困难的勇气,克服困难的信心以及丰富的经验。奔跑人生,我们体验一种畅快。当盘古开天辟地的时候,当女娲补天的时候,当上古的夸父追逐太阳的时候,他们体验到的不仅仅是艰辛,同时他们为自己的付出而感到开心。在你付出你的努力之后,你踏上了胜利的船只,唱着凯歌返航的时候,你是否会感到心中无比的畅快?!就算是夸父最终渴死于旸古,但是他的身躯化为了大好的河流山川。这也是成功。即便是你没有到达胜利的彼岸,但是你仍在不停的奔跑,胜利的曙光就在不远的前方。在这里你收获的是畅快和满足。当我们经历过这奔跑的人生之后,无论艰辛、畅快、满足都已经幻化成美好的梦想。而奔跑一直是人生的最高理想。让我们系紧鞋带,不在犹豫,向人生的理想冲刺!经历过最初似乎无止境的艰辛,我们挺了过来,身体已经适应了奔跑的感受,心灵不再有激烈的困惑——远方的目的地一点点在接近,而人也有了一种属于奔跑的快感,这是体验人生点滴过程的快感。不再理会外界的纷扰,我们只专注于自己的每一点进步,每一刻成长,轻盈的风成了我们最好的伴侣。想想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奔跑者吧:司马迁、李白、凡高、哈维、哥白尼……外界的一切早已不能羁绊他们的脚步,他们沉浸在内心的美妙体验,在人生旅途中划出了一条美丽的轨迹。奔跑人生,我们体验一种收获。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份果实,而且是一种奋进的动力;收获的不仅仅是一声赞叹,而且是一种征途的路标;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种快乐,而且是一种充实的思想。
⑷ 作文 醋娘 一篇初中作文
初中的生活就像五味瓶一样,不仅有酸、有甜、有苦、还有辣! ——题记
小学回时,我总是盼望答上初中.与其说是盼长大,不如说是盼望初中的自由.在我看来,初中是一个快乐的阶段——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更没有父母的唠叨.可当我迈进初中后,才真正的了解到初中生活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
初中的学习科目越来越多;作业越来越难;知识越来越复杂;自然酸甜苦辣也体会得越来越深:
酸
初中生活很酸.
每当考试不理想,我会恨自己不争气,流下后悔的眼泪;偶尔老师轻声的诘责,我也会觉得委屈而心酸.但是,酸却是一份生活的馈赠,每当我考试不好而心酸的时候,我就会明白:成绩需要付出,努力才会得到回报.每当我受到批评而心酸的时候,我会告诉自己:自作自受,决不能再犯.就是这样一次次的酸楚,让我明白“酸不过如此”,只要牢记这句话,我将不怕受挫.
⑸ 初中作文一篇(1000字)
“鬼才”爱迪生
爱迪生是一位杰出的天才发明家,他的种种发明为全人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小时侯的爱迪生对“为什么”特别喜欢,含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还特别喜欢亲自实验 。有一次,爱迪生看见了老母鸡孵蛋,他非常高兴,也学起母鸡来,结果可想而知他压岁碎了一窝蛋。可还有更惨的呢!有一回爱迪生问起火药是怎么做的,他的妈妈告诉他后,他把粮仓给烧光了。
爱迪生上学不到三个月就被老师赶走了,为什么?就是因为他的那么多问题。无奈,爱迪生之母南西只能带他回家,给他买了本《自然科学实验》,从此,爱迪生对科学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2岁,爱迪生在火车上当小报童,可因为把实验器材带上车,产生了火灾,“啪”地吃了一巴掌后被炒鱿鱼了。
爱迪生在一次被炒鱿鱼是因为把发明用在不正当的地方,当时他在铁路局当报务员,规定每晚9点后每一小时发一次信息,于是爱迪生便自制了一台自动发报机,可在一次查勤是被发现,虽然主任很欣赏他,但爱迪生还是被炒鱿鱼了。
到了21岁,爱迪生小有成就,发明了许多物品,让我们一同去看看吧:
瞧,这就是复印机,爱迪生把刻有字的滚轮沾墨在纸上一滚,就好了,着一发明,对很多厂家有许多帮助,受到了世人的欢迎。
我们知道电话是贝尔发明的,可若不是爱迪生的碳粉送话机,提高了音量和灵敏度,那不清晰的电话又有什么用呢?
快看,这就是爱迪生最伟大的发明——电灯!!爱迪生不眠不休做了1600多次耐热试验和600多次植物纤维试验终于把灯心制了出来,这一举动使全美国轰动。
爱迪生那永无止境的发明给予了我们许多帮助,若没有复印机,我们到现在还只能用手抄;若没有电话,我们传递信息便十分麻烦;若没有电灯,到现在我们还只能用油灯……
1931年,伟大的爱迪生永远地去了,虽然他离开了人世,但他与他的2000多项发明却永远的留在我们心中!
⑹ 求一篇初中作文
大自然是人类的故乡,是心灵的家园。大自然赐给我们生命与灵感,专它是美丽的源泉属。
我爱可爱的清晨。露水静静地泻在每一片叶子与花朵上,薄薄的雾在四处的飘荡着。叶子和花朵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般,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一般朦胧。
我爱美丽的中午。阳光洒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那溅起的水花,晶莹剔透,远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落的。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我爱月上西楼时,那嫩嫩的荷花。曲曲折折的荷塘上望去,田田的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那一朵朵白花缀在上边,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中的星星。微风抚过,送来缕缕清香。月色柔和,薄雾轻笼,月下的荷塘真是恍如仙境。
纯真的刻骨的热爱和自然的美在我的生命中结成一个长期的微妙的音符。我爱大自然,它的美丽,让人心旷神怡,它的神奇,使我叹为观止!
⑺ 初中作文写一篇记叙文600字
有一种爱叫欣赏
一个繁忙的黄昏,孤身漫步在那片莲花池边。
西阳光斜照着寂静而微风起浪的湖面,有几只小鸟清鸣歌声在嬉水,蜻蜓欢舞地在那亭亭玉立的莲藕叶上飞舞,伞似大的莲片就那么肆无忌惮地支撑着,有些叶干脆就伏在水面上,那下面可是小鱼儿的游乐场吧,小小而直立一莲茎顶着一朵粉色盛开正艳的莲花,花瓣有序自然散开,花淡红不耀眼,张扬而不失庄严,清香甚远,我不懂它过多的生长知识,只知道它是在淤泥里生,淤泥里长,经过清澈和浑浊的沐浴,依旧一尘不染地露出水面,亭亭洁枝,蓬勃绽放。
小时候就喜欢莲花,不知道是因为《爱莲说》里写得太美,还是习惯来这池只有为这句话吧!“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或许是莲花的精神影响了我,郁闷,孤独,失落的时候,喜欢一个人来到池边上,悠然漫步。
茫然慢慢地走着,看着周围稀稀落落的人们都忙碌地迎来一天归宿,为一天而收场,池边不远有一个不大的篮球场,几个小男孩在悠闲地训练,这时思绪里朦胧的一幕出现在眼帘里,没有那个机会和你一起打球,一起散步,但我知道傍晚的某一个地方篮球场上,累得上下气不接,依旧坚持的拼打着,那其中个肯定有一个是你。
或者朦胧中注定,在我的世界里,你就似那阔池水中的一株玉莲,喜欢你不能靠近,深爱你却只能远迎,遥远目赏。
在那茫茫人海,偶然中相识,我一向不相信缘分,开始好像是冤家路窄,烟火交锋的,无意的交火中,你是那么的成熟,稳重,和真诚,不知道怎么,后来是你感化了一个带刺的冰魂,幽美的言语,我在生气,也会被你说得笑了,困难中,你的安慰和指导,会让我不会害怕,疲惫里,看到你的开朗微笑,好像是消魂的解药,失落时,你的鼓励,给我无比的力量和信心。
如果没有遇到你,我也不知道我是否能坚持到现在?
如果没有遇到你,我也不知道我还会换起那道爱的火光,原我一直以为我是北极的冰山,也不会融化,也不会遇到焰火。
相信命运是公平的,给于我们的都一样多,只是在于我们怎么去欣赏而已。
认识你犹如蜻蜓点水一样的偶然,你还是翱翔蓝天,我也还水波荡漾;
平日里你的言语像藕丝般难断,让人讨厌和黏糊,而有那么真实。
生活里,你犹如莲花般钢强得让人震撼,虽然那时金融危机的来临,都给我们蒙上一成黑色朦胧的面沙,但你还是那么信心百倍,就是在你生意全排托出的那一刻,我心都为你很难过,感到可惜,但你没有,你还是微笑坚强的面对,人们都说该行三年穷,再说你家并不是很富裕,甚至还有些困难,在那段迷茫寻求商机的时候,看着你东奔西跑,又要承担家中称职的父亲,兼职母爱(你爱人在外地工作),真的看到时鼻子会酸,甚至会心疼,在你告诉说准备做什么时,不知道是我不懂行情,还你太过于冒险,因为投资不小,真的很为你担心,为你揪心着,遥远的我什么也帮不了你,只能在心里为你祈祷,直到开业后正常营业,那颗忐忑不安的心才稳稳地落下。
⑻ 一篇初中作文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次的错误,更忘不了那个月色如水的夜晚……
记得,在上内个月考完期末试的那天,我想容好好放松放松,一心不挂地看起了电视。结果,爸爸对我发了大脾气。这事还要从头说起呀。
要吃晚饭的时候,我仍在看电视,没听到爸爸在叫我吃饭。当时7:30儿童节目黄金时段,热播《巧巧手》,我看得入迷时,爸爸开始并没有生气,还用他那富有磁性的声音对我说道:“房鹏一呀,吃饭啦——”因为我看得太入迷了,只是随便地应了一声又继续看了。就在这时爸爸真地生气了,他三步并作两步奔到我我前面把电视机关掉了。这时我才回过神来,看着爸爸生气的脸不知所措。爸爸调高了调门继续对我大吼:“看电视能当饭吃么?你没听我对你说的话吗?”我开始心中一震,继而又心痛电视里没有看到的“大结局”,又感到爸爸如此冷酷,心中的委屈一下子迸发出来了。我伤心地嚎啕大哭起来。而且一发不可收拾——谁劝也没用。
⑼ 一篇初中作文
我与金派艺术的亲密接触
尊敬的领导、尊敬的扬剧界的各位前辈和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作为一位扬剧金派艺术的爱好者,能够参加这样一个具有重大纪念意义的活动,感到非常激动,非常感谢主办方提供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
我是一个地道的苏南人,自小生长在小桥流水、吴侬软语的昆曲故里—江苏省昆山市,从小接触最多的是昆曲、越剧、锡剧、沪剧和苏州评弹等地方戏曲和曲艺,知道有扬剧这样一个剧种,但是从来没有机会接触过。第一次接触扬剧是在1988年,那时我才20来岁,当时我订了一份介绍上海文艺动态的报纸《上海文化艺术报》,这张报纸上有篇报道描述了当时镇江市扬剧团在上海演出的盛况,报道说“这几天剧场内只要扬剧金派梳妆台的旋律一响起,观众就会忘情地鼓掌叫好”,我当时很好奇,是什么样的的曲调能有如此大的魔力。正好没过几天,上海电视台转播了镇江扬剧团演出的《情网血》的实况录像,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扬剧,接触金派艺术,也是第一次能够领略到姚恭林老师的艺术风采。本来我只是抱着一种好奇心理看一下的,没有想到一看就被完完全全地迷住了,直到全剧结束,还是沉醉其中,意犹未尽,扬剧原来是如此美妙的一个剧种,特别是姚恭林老师演唱的金派唱腔,韵味醇厚,声声动人,字字送听,那种声情韵完美的组合,沁脾醉心,荡人心魄 ,有着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让人回味无穷,久久不能忘怀。后来知道这就是扬剧艺术大师金运贵先生的唱腔。从此我着了魔似的寻找到一切能够找到的扬剧音像资料,看到电视报上预告重播《情网血》录像,我还特意调休了半天,回家再收看了一遍,可惜当时没有录像设备,没能好好地录下来,好在当时上海各大音像商店扬剧的磁带相当地丰富,那时上海大世界天桥下有一个专售戏曲音带的商店,我从那里买到了几乎能买到的所有的扬剧录音带。一盘盘地品味欣赏。扬剧绮丽动人的唱腔和音乐给我带来了极其美好的艺术享受,特别是姚老师演唱的金派唱腔和李开敏老师的唱腔,每每听来,总是那么地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姚老师那盒《金派传人、姚恭林唱腔选》的磁带,那时几乎每个晚上临睡前,我都要听上一段,以至于能够完整地背出那盒磁带上所有的唱词,那盒磁带被反复听坏了,我又重新买了一盒补上。后来,我结婚成家了,搬家时处理掉了一批戏曲音带,唯独扬剧的录音带我一盒也没舍得丢弃,直到现在还完好地保存在我的书房里,成了我心中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自从家里有了电脑以后,我又陆续地把它们转成了数字文件,保存在电脑里,并选择性地上传在扬剧网上供大家欣赏。1995年,我斗胆给姚老师写了一封信表达了戏迷对金派唱腔、对姚老师艺术的仰慕之情,虽然没有收到姚老师的回信,但是对金派艺术那份美好的感情,一直深深的藏在心底。 扬州扬剧网 www.yangju.cn
扬剧磁带听得多了,我就慢慢地试着学唱,可惜在我们那里找不到能教唱扬剧的老师,特别是咬字对我来说更是一大难题,我就跟看姚老师的那盒磁带,一句句地学会了上面所有的唱段。1999年江苏省举办了扬剧十佳名票的比赛,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报了名。并如愿以偿地有机会见到了姚老师本人。姚老师待人是那样的热情和谒,毫无名演员的架子,使我在仰慕之中平添了更多的敬重。从和姚老师的交谈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了姚老师对扬剧艺术,对金派艺术的一颗拳拳之心和对恩师金运贵先生的那份浓得化不开的母子深情,让我深深地为之感动,回昆山后,我给昆山日报写了一篇《风情万种维扬曲 姚腔金调巧梳妆》——访国家一级演员、金派杰出传人姚恭林的人物专访,昆山日报在副刊上用了整整一个版面刊登了那篇文章并附上了我和姚老师的合影。让更多的昆山观众有机会了解到了扬剧艺术和金派艺术。另外一提的是在那次省扬剧十佳名票的比赛中,评委老师对我这位唯一的苏南选手特别关爱,当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从高手如林的激烈比赛中抱回了十佳名票那沉甸甸的奖杯时,心里的激动真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在感激之余更增添了对扬剧艺术的钟爱和那份难以割舍的情怀。
随着现代数字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又为我们戏迷朋友交流信息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早在1998年,我就通过互联网结识了上海的一位年轻的扬剧爱好者,通过交流,发现他和我一样也是从听了姚老师的金派唱腔而喜欢扬剧的。现在随着扬州扬剧网和扬剧戏迷网的先后成立,越来越多的年轻戏迷通过网络相识和交流,我发现在这一批戏迷中,很大一部份是通过姚老师演唱的金派唱腔开始喜欢扬剧的。我也认真地思考这个现象,金派唱腔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魔力,在现代传媒十分丰富的今天还能够吸引住这样一大批年轻的戏迷。我想戏曲唱腔是戏曲艺术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份,也是最令戏曲观众着迷的一个部份。在众多的金派艺术爱好者中,能走进剧场看戏的毕竟是有限的,金派唱腔以唱词上错落有致有机的组合排列,以融情与声的演唱功力和完整统一的音乐体系,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能使扬剧观众闻之动情、过耳不忘。金运贵先生本身就是一位艺术的改革家,她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理解,对扬剧传统曲牌和唱腔不断的加以完善和发展,形成了风格鲜明、独具魅力的金派唱腔。在扬剧界独树一帜。时代在不断的发展,我们接触到的姚老师的金派唱段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姚老师在很好地继承了金派传统唱腔的基础上,结合他男小生本身的气质和他自己的嗓音条件,又作了许多的艺术上的再加工和再创新。为金派唱腔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之与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得到了很好的吻合。我们戏迷间津津乐道的姚老师在《二度梅》中的那段老梳妆台唱段,姚老师在处理上加入的一些拖腔和颤音,使整段唱深沉动人,令人回味无穷;《西厢记》中的那段“剪剪花”,唱腔和念白听起来没有脱离金调唱腔,但却又加入了许多新的元素;还有《卖油郎》中那段风靡大江南北的“叹五更”,精心的曲调安排加上姚老师精湛的演唱技巧,使观众但闻其声,如见其人,鲜活的人物形像仿佛呼之欲出,给人以极其美好的艺术享受。凡此种种,我想正是通过姚老师的这一系列精心的再创新,使人物形像更为立体和丰满,使金派唱腔呼吸着时代的气息,在新时代依旧保持它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
在我们戏迷间的交流当中,除了谈论金派艺术的独特魅力外,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姚恭林老师对扬剧观众,对金派戏迷的那份无私和热情。和姚老师接触过的戏迷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姚老师为人相当的谦和,无论是谁,只要是向他请教扬剧方面的问题,他都会耐心细致地给于解答和帮助。记得有一次姚老师到苏州开会,特意到昆山来看望我这个普通的戏迷,夜很深了,他还是不知疲倦地辅导我唱腔上的问题,还把他刚完成的伴奏小样给我复制学唱,真是让我感动不已。姚老师打字不是很熟练,但对于戏迷在扬剧网上有与之相关的留言,他也是想办法找人或者自己亲自动手一个字一个字地进行回复和讲解。我想,金运贵大师离我们这一辈人已是很遥远了,但金大师的那种宽广的胸襟和对艺术忘我无私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通过姚老师这样的艺术家的继承和发扬,使金派艺术在新时代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光大。
以上从我一个戏迷的角度谈了我对金派艺术从接触到迷恋的过程,是扬剧金派唱腔引领我进入扬剧的艺术殿堂,因此金派艺术对许多和我有类似经历的戏迷来说,有着非常特殊的一份感情。百年扬剧,生生不息;金派艺术,独领风骚。在纪念金运贵大师百年寿诞之际,请允许我代表所有喜爱扬剧,喜爱金派艺术的戏迷朋友,衷心祝愿金派艺术薪火相传,再创辉煌,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
谢谢大家!
⑽ 初中作文一篇
思念伴随着音乐倾泻而出,欲止却因此更加泛滥。一只快燃尽的蜡烛,仍在流着亘古不变的泪脂,凝结成了艺术,余下的便是沧桑。朦胧中,仿佛看到了绝美的风景由远而近……
你就这样地站着,眼睛望着远处,带着期盼,带着焦虑,仿佛就这样等了一辈子。你到底在等候着什么?等那份感恩的心吗?
还记得那个烟雨蒙蒙的日子,你就站在那银白的大门前张望,看着我渐渐走近,你的脸上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眼角那深深的皱纹尤为显眼,你的问候,你的关怀,让我感到了无限温暖。然而,你似乎不经意的简短的一句“上个星期五我等了你好久啊。你去哪了?都没有看见你”,仿佛让时间从此停止了流动,我的眼前模糊了,再也看不清你干皱的脸庞。从那句话里,我分明听到了经历一辈子艰辛的你的心声。
曾经小小摸样的我离你越来越远了,我长大了。而你的鬓上添的也不仅仅是几根简单的白发,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你老了。
细细品味着你的那句话,我终于明白原来你每天都守候在那里,等候着我的归来。一天一天,你看着日历,数着日子,只为了等待迎接我的那一刻。我难以想象,年近七旬的你每天在门前等待,不顾风吹雨打。
一直理所当然地享受着你对我的好,也一直固执地认为你已别无所求,却忘了缺乏关爱的心会感到寂寞。儿孙已不像以前那样缠在你身边,就算是再坚强的心,也一样会失落。
你总说,只要我们做儿孙的过得好,你就会幸福。其实,是你把幸福的含义理解得太过简单罢了。若儿孙们的都不在身边,你真的会幸福么?
一声“奶奶”哽在了喉咙里,朦胧间,我看到了一个年迈的老人在银白的门前弯着不再直的腰傻傻地等着幸福的归来,画面渐渐地定格了,形成了心灵深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后记:经历了一辈子的沧桑,老人的心愿便是希望儿孙们能够常回家看看,他们的幸福就是如此简单。那么,我们是否应该不再让老人傻傻地等待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