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思乡汉台的作文800字
除夕守岁是中国人民春早就有的一种饶有风趣的习俗,最早是为了驱赶“百鬼”,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驱赶百鬼的含意早已荡然无存,而今已成为人们除节时旧迎新、合家共享天伦之乐的家庭年会了。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雅士对“守岁”这一习俗进行了描绘,为后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文化遗产。梁朝徐君倩在《共内人夜坐守岁》一诗中写道:
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
勿疑鬓叉重,为待晓光摧。
这就从多个侧面反映了1400多年前人们在除夕之夜欢乐待晓的情景。
冬逐更筹尽,春随斗柄回。
寒喧一夜隔,客鬓两年摧。
则是唐朝诗人李德裕对人们除夕守岁一夜不眠的具体描述。而唐朝的另一位诗人张说的《钦州守岁》一诗,则生动地再现了那些因公务在身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与家人团聚的远方游子在除夕之夜守岁不眠的思乡之情: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
愁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
到了宋代,除夕守岁更是盛行。大文学家苏东坡所写的“儿童强不眠,相守夜喧哗”等著名诗章,则表现了孩子们除夕守岁时的喧闹场面。至于说皇宫之内或一些富贵人家,除夕守岁也自然要比普通人家豪华得多。李世民曾以《守岁》为题写有一诗: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唐朝另一位诗人杜审言也同样写有一首《守岁》诗,把那些达官贵人守岁时谈笑风生、酒绿烛红的景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孙捧御筵。
宫阙星河低拂树,殿廷灯烛上薰天。
弹弦奏节梅风入,对局探钩柏酒传。
欲向正元歌万寿,暂留欢赏寄春前。
在江苏省苏州市的寒山寺,有一种“击钟分岁”的守岁习俗,除夕之夜的夜半时分,敲钟108下,意在消除人世间的108种烦恼。唐朝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一诗中对此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而今天,人们在除夕之夜守岁之时,听着那寒山寺钟声的袅袅余音,无不思念起自己的亲人和远方的朋友,无不沉浸在幸福和欢乐的海洋之中。
⑵ 关于思乡的作文
梦里思乡
做了一个梦,昨晚。没有谎言,没有欺骗,也不是一个编撰的故事,不是虚拟的,是真真切切的做了一个梦,梦中的主角是我和一个论坛,论坛是一个家,我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名成员。
你还知道有这个家?!你还知道自己是这个家中的一员?!
谁在说我?!没有谁会说我,是我自己在自责。是!是自责也是惭愧,多多少少还有些内疚,因为我的不负责,因为我的离家已经太久。
就是这样,梦中的我就是这样在自责,一直、不停地自责,就是这样简单,没有多少内容,没有太多复杂,就如同我的生活,简单。梦也是一样,简单,如同生活,如同我的人,这已经足够了。
梦醒。我的思想仍遗留在梦境中的情节,在想,在想那个梦,在想梦中的内容,像电影胶片回放,然后定格某一个画面,然后是不断地想,不停地思、想,象是一个暮年的老人坐在摇椅上回忆着自己的初恋。
凡是经历过感情的人都曾有过初恋,我也有过属于自己的初恋,确切地说,我的初恋情人是一个论坛,一个虚拟世界中最真实的情感——幽梦帆影。
把一个论坛视为自己的初恋,是否恰当,我没有心思去考证其准确性,因为我知道那是一个梦,我知道自己是在做梦,我不想让梦醒,我不想让简单的事情变的复杂,如果在梦里还要考证什么的话,那真是活得太累了。梦儿说的,在梦里她亲口对我说的,而且是一边抚摩着我的头一边说,累了就休息一下吧。真的,我真的感觉自己很累,真的,我真的很听话的休息着,昏昏沉沉的在瞌睡着,象是一个孩子,一个很听话很乖的孩子在安静地瞌睡着,有一种感觉,一种真切的感觉,那是一种在外流浪、漂泊了很久的浪子回到久违的家的感觉,那是一种踏实的感觉,感觉很温馨,然后一种强烈的欲望,想大呼小叫的欲望,说出来吧,想说什么就说出来吧,在自己的家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你不是外人,你是这个家里的一员,于是我就说了,只说了一句,简简单单的一句:回家的感觉真好。
闭着眼,沉睡着。
在梦乡中,在家园里,没有喧嚣,没有纷争,只有安宁,还有一个挥不去的影子,帆的影子,那是船帆,那是真情的呼唤,回家吧,就这么简单。
回家吧。外面的世界再好,也没有家的温暖。
温暖。真的,家真的是很温暖。
外面在飘着雪,很大、很大的雪,又是一个冬天,这已经是第二个冬天。
第二个冬天,外面在飘着雪花。家里已经烧起了火炉,很美,一家人围炉喝着茶,说着最知心的话,这种感觉真好,因为家,因为温暖和一份牵挂,牵挂仍在外漂泊的亲人。
闭着眼,沉睡着。
梦里思乡。因为,又是一个冬天,一个飘雪的冬天,一个不寻常的冬天,今年的冬天是“幽梦帆影”家园的2周年,风风雨雨的2周年。
归心似箭。家人在期盼着过一个团圆的周年。
在梦乡中,耳边传来的呼唤是如此的清晰,回家吧,家人在等你。
闭着眼,却也能清晰地看见,看见鼓动的风帆,那是归家的帆船。
累了,倦了,漂泊得久了,踏上归家的船。荡漾的河水载着游子的心归心似箭。
累了,倦了,乘着归家的帆船,驶向家的宁静港湾。
思乡(原创诗)
思乡——晓凡
日头滚进山腰
黄牛的归列中
牧归的人
囤满了温暖的阳光
蟋蟀轻轻吟唱
古老的房子
古老的人
家啊,家在哪一座山的后面?
春风又起的时候
枝头的小鸟唱着无忧的歌
啊,正是熟透的家乡!
我驻足不前眼眶发热
粼粼泉水洗净喉咙里的灰尘
青青翠竹重唱那古老的歌谣
雁南飞
又往高处去……
女儿的书也越来越多了,我找出以前的书箱,给她。妻在一旁看着,笑了:“传家宝又传了一代啊”。这箱子,是父亲从爷爷那里得来的。现在,到女儿这里,算起来至少有四代人了,木箱虽是旧木箱,但祖上的东西传下来的也只有这木箱了。
箱子不大,长不过1米,高近2尺,宽1尺有余,和衣箱来比,也算小巧。打开木箱,内部结构如现在小学生以前使用过的铅笔盒。上半部分是一个可以活动的内盒,三两块纵横的木板把它分成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空间,好根据需要,分别放置常用的笔墨纸砚直尺圆规三角版橡皮擦削笔刀之类的文具。取出活动内盒,里面才是放书的地方。合上箱子,正好是一方写字台。
木箱的的每个面是用厚近1公分的整块重阳木板做成,没有一丝缝隙,雨是绝对不会入侵其中的,要是里边盛上水,恐怕也会半滴不漏,也可以把它当盆来使。箱子没有上漆,底色暗红,是木头的本色,只是日长月久,不再那么鲜艳。细细观察,木板上的纹理颜色或深或浅,形状或宽或窄,看似随意,却很有规律,也有节奏。嗅嗅,清香犹存。正是有了这独特的气味,蛀虫才不敢光顾。重阳树生长缓慢,材质细腻、坚硬。正是这些原因,箱子现在依然完好。
很多年来,就因为这重阳木箱,无数次听说过“重阳树”的名字,也在小方凳、切菜板上加深了对它的记忆,但一直没有见过真实的重阳树。有时,满怀好奇地去问老人,他们总是习惯地咪起眼,抽口旱烟,面对南方,不厌其烦地对我讲起重阳树的来历和辉煌。重阳树不是本地的乡土树种,很久以前,本族人从崇阳县移民来到这水乡,先人为了怀恋故土,带来了重阳树种,播入墩台上的泥中,可是当时成活的只有两棵。一雌一雄,一左一右,门前相互守望。到我祖辈的时候,树已成古木。古木的年纪有多大?谁也说不清。据说,每棵树的树冠就足有半亩,高三丈余,方圆几十里,都可以看到它们,胸径却是五个成年人的臂膀量出来的,就连小枝也粗过水桶。因为有了这两棵古树,本族人在当地的名声也响亮起来。有些人干脆用“重阳树”替代了墩台的原名。
我无法想象这树的模样,也无法得知树下发生的种种故事。如果树还在,它一定还存有那些永不磨灭的记忆。它不会不记得那匹曾经依偎身边的贺龙老总最爱的白马;不会不记得曾经被白狗子刺刀割破的胸膛;不会不记得行人一股脑喝水的清凉;不会不记得幕归老牛踱方步时的哞叫;也不会不记得枝头喜鹊与白鸽的对歌,树荫里男孩与女孩的嬉闹。
树,是1954年被伐倒的。那一年,长江发大水,江堤上缺少木材,重阳树听了人的召唤,站到了长江边,分散的枝干的排成一行,守护着几公里地段。然而,无根的树终究没有挡住肆意的洪水,滚滚长江水带着狞笑,越过土堤,一路咆哮,冲向家园。垸内,汪洋一片。
洪水退后,祖父、叔祖父几个一起花了三天时间,动用锹镐斧锯,挖出树墩,锯开,每家分得几块木板,也好为水洗过后的家添置一些必要的木器,木箱就是那时候做的。
木箱传到我手里的时候,是离家求学。父亲找来根扁担,一头是装有可供一月的粮食的布袋,一头正是这口箱子。父亲挑着起肩的时候,躬着腰,咬着牙,挺身很慢。我问父亲是不是很重,要不要我分担一些?父亲只是说,木箱里所装的希望太重。其实,我心里知道,在那个“养鸡换油盐”的年代,父亲肩上的担子绝对不只是这扁担的两头。
求学期间,才从专业课上了解了更多关于重阳树的知识:重阳树在生物分类上原来叫重阳木,属大戟科,落叶乔木,雌雄异株,高达10米,树皮褐色,纵裂。小叶片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顶端狭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钝锯齿,两面光滑;总状花序,果实球形浆果状,棕褐色,种子含油,油有香味,可以食用;木树较坚硬,质重,是良好的建筑用材。同时,听老师讲,南方古树中,最多的就是这重阳木了,往往都有上千年呢。
伴着这重阳木箱,也伴着故土的情怀,前辈的希冀,我完成了学业。当我从木箱中拿出红红的毕业文凭,双手递给父亲的时候,我记得父亲笑了。这一笑,是我记忆中父亲最开怀的一笑。那情形,至今难忘。
不久前回老家,居然在屋后的杂木林中发现了一棵重阳树!树是从狭缝中长出来的,由于有大树的压迫,重阳树的树干变为倒写的“L”,看上去更显得它的倔强,它的毅力,它的活力。周围的树叶,颜色早被秋霜染黄染褐,其形体也被秋风撕裂、卷落,撒满一地。重阳树依然挺起枝干,顽强撑出一树青青。远远看去,那树分明是一杆迎风而立的大旗。风,阵阵而过,枝,左右摇摆,只要风势稍微缓和,枝叶就回到原有的位置。油亮的叶片相互摩擦,沙沙有声,似乎在相互安慰、相互鼓励,共同对抗这簌簌的寒风。
这,才是我心中的重阳树啊!不是记忆中的,也不是照片上的,更不是公园湖边的。我不禁走上前去。树,此时也似乎善解人意,张开臂膀,点头说:你来了!
抚摸树干,尚处于幼年阶段树皮竟然也是那么苍老。嶙峋的树皮是你与风雨抗争、勇于出头的历史吗?
本来,想拿起斧锯,砍去一些其他大树的枝条,让出足够空间,好让重阳树得到足够的阳光雨露,快速成长。我没有这样做。原因只有一个:重阳树绝对不是屈服的树。
⑶ 写思乡的作文 要有题目 三篇
篇一:思乡
乡村的明月有着无言的静美。
傍晚时分,西边的夕阳一落下,东边的一轮明月便爬上来,他是那么圆润,硕大,犹如水洗过般的明净,澄撤。这乡村明月,适于饮茶,与竹萌共话;也宜于品酒,与荷塘共醉。窗前凝眸时,它万千风情近在溪流;花下吟唱时,它百般柔媚又远在江湖。
小时候,我总是好奇的想:为什么天上有月亮,水中也有月亮?后来,父亲告诉我:水中的月亮是天上月亮的投影,只要有水的地方,它都会出现。我爱水中月,随意常常用小石子去投它,看,月被击碎了,一下又回复原样。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生活在乡村土地上,使我永远怀着深情与感恩。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我打开心扉,乡村月都会不辞万里而至,与我共同欢乐,共同悲伤。我想:久居尝试的人,如果有机会子啊某个夜晚与乡村的月亮相逢,一定会把她当做奇遇,当做心灵上的朋友。
穿过风雨,拨开云烟,愈来愈静美的乡村明月,在此时此刻,牵魂萦梦,温暖人心。
篇二:思乡
床前明月光,疑视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静夜思”这首诗是我最熟悉的一首诗,这首诗说的是坐在井床上看天上明月洒在地上的月光,宛如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这首诗是首千古传诵的名篇。平实朴素的语言,生动地表现出游子的思乡之情,全诗仅20个字,已从时间、环境、气氛及对人物的细微动作的描绘,写出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语言明白,音韵流利自然,似信手拈来,毫不费力,但却含蓄深沉,引人深思。
又一次读到这首诗,让我不禁想起了年迈的姥姥,回忆起了在姥姥家所度过的快乐的田园生活。古朴的山村,清澈的小河,善良的人们……每次去姥姥家,都会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在这里的人们没有勾心斗角,有的单单是纯朴善良的心。有时路过溪边,还会听到孩子们在背诵唐诗宋词,让人有一种不想离开的冲动。
在这时我终于读懂了这首诗所含的真义,让我真正理解了当时诗人的心境,了解了当时诗人的感受……
篇三:思乡
思乡是一种眷恋,思乡是一种温柔的情怀,就像平原上的袅袅炊烟被风扯向无尽的天边。
每次外出到异地求学,总止不住眼眶中的泪水,惜别家人。伙伴,背上沉重的行囊,
一步一回头地踏上远行的道路。渐渐地看着熟悉的小镇模糊,然后消失不见。我看见窗外的大树,它的枝干指着许多的路。而起点只有一个,终点也只有一个,每个离开家乡的人,都带走了一片绿叶,却留下了一条根。至莫夜月明时,就会想起父母亲,想起那充满回忆的小屋。父亲拾起一根根枯枝,犹如把那些破碎的日子——点缀,然后把温暖交到我的手上,我仿佛看见冬日里母亲在炕灶里点燃的白色的昏暗的火焰,在我的心中燃烧着。这淡淡的思念是那样温暖,那样亲切。
又是一个月夜,我静静地躺在寝室里,身旁是数不尽的书山题海,我紧握着勤奋的桨,在知识的海洋里拼搏。屋外狂风无情地吹着,暴雨在窗外形成了一道雨帘,我瑟缩在床的一角,我感到无数的寒冷在包围着我,泪水溢满了眼眶,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我多想拥入父母温暖的怀抱,但是我不能,思乡是必然的,我有自己的梦想要去追求,我只能把感情收拾起来。
窗外雨仍旧飘飘洒洒地下着,水帘依旧飞流直下。乡情,落在书中,落在心里……
篇四:思乡
故乡是我的摇篮,它伴我快乐的成长;故乡是我的乐园,他让我自由地展翅歌唱;故乡是我的存折,他存载着我的梦想。
我现在却已经离开我那可爱的故乡,来到了与故乡相隔“十万八千里”的武汉。
武汉虽有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却比不上故乡那波澜壮阔的碧海蓝天;武汉虽有名扬四方的黄鹤楼,却比不上故乡那雄伟壮阔的万里长城。可是为了我的学习,我只好来到了这里。
俗语说,月是故乡明,每到中秋节,我便来到附近的草原上,观赏那圆圆的明月,仿佛那就是我魂牵梦萦的故乡,渴望不可及,望着她,一股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正像李白所说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又如王维所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望着她,我仿佛看到了故乡的伙伴和朋友,看到了……
咦,那不是我最好的朋友小A同学吗?他和我在一个班,学习成绩相当,可我们最要好。我们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了一个有一个神奇动人的故事,丰富了我们一个有一个的课间十分钟,他为人善良,语文超级好,所以我们各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宝贵财富。可是,他现在还好吗?我无法知道,我积淀已久的眼泪夺眶而出,小A,我想你……
接着,我有看到了波澜壮阔的大海,一到夏天,和伙伴们在海边嬉戏是件很快乐的事情,可现在,我却无法体验那种快乐,啊,大海,我想你。
接着,我有看到了长城,看到了……
啊!故乡的伙伴们,我会回来看你们的,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让我们铭记这句话,早晚有一天,我们会再次相见。
啊,故乡,我何时才能回到你身边。
篇五:思乡
把酝酿已久的思念交给秋风,让明月演绎相思的旋律,将期待团圆的心放飞到天空,在异乡斑驳的夜空下又想起你-----我的故乡。
我的故乡------东仰绿春。座落在哀牢山脚下,李仙江畔,那里风景奇特,环境优美,民风纯朴。那里有我心爱的父母和儿时的伙伴。
为了求学,我远离家乡来到锡都个旧,每个学期最多回两次家,不离乡不知思乡何滋味,每到周末看到舍友们一个个高高兴兴地回家,我很是羡慕,周末的宿舍空荡荡的毫无生气,夜晚一个人在空寂的宿舍里连个讲话的人都没有,唯一可做的就是给家里人打电话来缓解心中的落寂,或打给朋友聊一聊近况来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孤独的人儿。夜很漫长,思乡的情绪也正在滋长,我没有任何的一丝睡意,我的思绪会去追逐家乡亘古灿烂的太阳,泪水悄然而逝。我想家了。
明月本无价,高山皆有情。路遥千里,不断相思,人虽不至。心向往之,故乡我和你貌似隔着千山万水,却从不曾远离,我想念外婆的茅草房,东一座西一栋,就像大山里的蘑菇丛,密密麻麻,自然,纯朴,可爱。我想念外公的藤格子椅,小时候坐在上面玩,阳光照在掌心,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当我握紧拳头时,它却早已怃影无踪,那近在手中的感觉是一场美丽的幻觉。外公把它放到院子里的丰收瓜架下,沏上一杯茶,他坐在上面,在一旁玩的我看着外公的神态,就如一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人生感慨。
每一学期结束的时候,是最令我向往的时候。通常在放假前的一周我就按奈不住情感。,这一周对我来说无疑是一学年中最漫长也是最幸福的一周,我沉浸在回家的幸福之中,别提好好复习功课了。这也是我最烦闷的一点,意念总是战胜理志,每每我拿起书要好好复习,临时抱一下佛脚时,那种高兴劲又涌上心头,课本当然也是丢在一边,去收拾行李,即使我的行李已被我收了好多遍……
故乡,多少个夜里我面向西而驻立在宿舍走廊里,仰望夜空,思念向故乡生长,遥想每一颗繁星上都藏有一个笑脸,让人望眼欲穿,心动欲摘。
⑷ 思乡作文
温暖和煦的阳光将窗台镀成了金色的世界之窗,悲伤忧愁的情怀将音乐化作了美妙的天籁之音,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将他带入了无边的沉思中。转眼间,花荣树茂变成了残花败柳,喧嚣浮华化为孤身倩影,阳光明媚转变为夜深人静。仿佛时间骤然由白天变成了黑夜,月光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留下他一人把酒问月。夜,又是一个月圆之夜:静,又如死一般的寂静。一切悄无声息,但丝线却缠绕在他的思想中,让他心乱如麻;一切又并非扑朔迷离,因为浓浓的家乡情意流露在他的眼睛中,使他寂寞无语。无言的他焦距始终停留在皎洁的明月上,冷漠的月光依旧无情的刺痛了他的眼睛,可是他却任由空气这种介质将乡情和孤独来回传递。他,仍望着圆月,眼光却开始游离,脸颊泛着晕开的红色,左手紧紧地握住酒樽,右手慢慢地提起玉壶。透明清澈的液体从玉壶流到酒樽,最后渗入他的咽喉。这冰冷的液体在他咽喉里流淌着,随着这寒气散开浓烈的味道,渐渐的又如火般炙烤着他的肠胃,但他却又斟起了一杯,又是毫不犹豫地一饮而尽,一杯接着一杯,不知停息。此时的他似乎早已忘记了如何是醉,亦或是他就想停留在醉生梦死中呢?借酒消愁愁更愁,他何尝不知。悲伤逆流成河,他怎么不晓。但是一切就是那样身不由己。清冽的微风拂起了他的衣袖,孤单的倩影反映出他的颓唐,思乡的心绪扰乱着他的情感。迷离之际,他随风起舞。风突然狂啸,他的发暨被吹散,长袖舞动,似乎他将像嫦蛾般奔向天际。此刻他眼睛里好象多了一份矛盾,多了一份犹豫,多了一份挣扎。如同广寒宫凌宵殿中涌动着千年寒流会将他冻结一般,使之留恋着红尘凡间,竟似乎让他忘记了自己身处的是天上还是人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些被剪截下来的黑白画面如放电影般悄然随风潜入了他的脑海,重新浮现在他的眼前。没有了色彩的黑白画面依旧是那样清晰,但是过往的岁月却停留在他的记忆之中,见证了黑白“照片”被时光染成泛黄的变化,给他刻下了深深的痕迹。可是原本悲伤孤独的他望着月亮却莫明地泛起了笑的涟漪,而且笑得是那样的纯真那样的幸福。朱红色的楼阁,雕花的窗户,皎洁的月光和幸福的他顿时定格成一幅惟美的画。因为他知道了悲伤孤独寂寞都不属于他,远方子由一定也在明月之下思念着他。他知道了自己不应陷入尘世间苦恨之中,因为“人有悲伤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所以他要仰天长笑,让美好的祝福留在人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⑸ 乡愁的高中800字议论文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是什么样的乐声,会有如 此大的力量,
可以让所有的征人彻夜未眠?是什么样
的感情有如此大 的感召力,直达所有
人的心底?是乡愁,是心灵深处对家乡
的思念。
小时候,我一直不懂,不是每个人都
拥有家、拥有自己的亲人吗? 为何还要
在寻找家的途中如此惆怅?长大以后,
我才明白生活的无 奈—拥有有时也只
是一种奢望。
总想起苏轼在中秋之夜不能与弟弟团
圆的情形。一个人独饮美酒, 观望明
月,寻找家人的影子,最终吟出“但
愿人长久,千里共掸娟”的 千古绝唱。
总想起老舍去伦敦、住巴黎的情形,
他在街上走着,寻找着 北京城的喧闹;
与人交谈,寻找着如北京一样的厚重
的人情味,却始终 不能如愿。他于是
盼望着回国,盼望着去重新拥有那份
只属于家乡的温 暖。总想起,萧乾的
好友在美国旅居的情形,将庭院装扮
得如故土一 般,更像个孩子似的问友
人要一颗枣核儿,只为拥有家乡的感觉。
他们都因离开了故土而拥有了一份深
深的乡愁,而又都因为这份乡愁去四
处寻找。寻找家乡的味道,家乡的气息,
无怨无悔。
记得在林清玄先生的一篇散文里,曾
讲到这样一件事情,一位中 年男子得
知林先生是自己的老乡时激动万分,
当即在台北的街头唱起 了乡歌。可怜一
个壮年男子唱着唱着就嚎陶大哭。这是
一个早年被抓 来打仗的壮丁,从那时起,
他就失去了妻子儿女。我知道,那泪眼朦
胧中飘洒着多少对家乡的酸楚的记忆呀!
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与找寻是何等的迫切,
何等的执著。这其中包 含的决不是徐志摩“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淡然,而是不得
不 在乎的乡土情结。
因为曾经拥有过,所以我们了解家乡的温暖,
于是就有了对家的 依恋。一张张亲人的脸庞
是我们心灵最好的慰藉。因为离开,于是我
们又开始寻找。在寻找的过程中,我们又拥
有了另一份情感—乡愁。 一叶乡愁,牵着我
们苦苦寻找。或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生
命就是 不断拥有和寻找的过程”。
离家越远,其实离家却近。不再拥有,却找
到了对家的最深处的思 念。“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物犹如此,人何以堪!而当有
一天, 我们真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时,
请不要放弃寻找的信念,将那乡愁寄 予明月,
⑹ 帮忙!写一篇高中800字的议论文,题目为乡愁!急!在线等!
那一段乡愁
中华文化浸染着两岸的炎黄子孙。我们共同吟诵着曹操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舒兰的“三十年前/你从柳树梢头望我/我正年少/你圆/人也圆/三十年后/我从椰树林望你/你是一杯乡色酒/你满/乡愁也满。”……
这一首首哀怨的思乡情曲,深深灼痛了海峡两岸所有互相凝望的眼睛,这一段段浓浓的乡愁,牵引着对祖国故土梦牵魂绕的无尽思念。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据说,台湾产的相思豆比大陆的相思豆个大,质地更坚硬,而且台湾相思豆内缘有心型纹路,被人们称做“心心相印”。每一颗相思豆都分黑红两色,红色的一端代表赤子之心,黑色的一端象征着黑土地。或许这相思豆正是相思积累成的而用以寄托相思的吧!
一颗红豆,带来浓情似酒,愁肠怎生禁受?
或许乡愁就是这样的触景生情,就是让我们的心泛起涟漪,跳跃着永不枯竭的悸动,挥洒着无边无际的情伤。
这一依带水的小岛寄托了我们几代人的多少情思。无论是在远古时代因地壳运动而导致的台湾大陆忍痛分离,还是近代因人为因素而致的两岸同胞隔海相望,都割不断那份一脉相承的血系,都阻挡不了历史的进程,阻挡不了统一团圆的共同心愿。
黄山、泰山连着阿里山,黄河、长江映着日月潭。我们有个共同的家,他的名字叫中华。我们无限感慨忧伤的过去,更有理由憧憬美好的未来,台湾思乡的人啊,将不再是只有空叹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而是与大陆亲人共同拨奏一曲江南丝竹《花好月圆》。
浓浓乡愁
她是我生命里的一棵长青树,任凭风吹雨打依然在我的生命中蓬勃向上。她是我生命里的一株水仙花,风吹日晒仍旧在我的心里香气盎然。她是我生命里的一处别院,历经风霜还在为我守侯。她占满我不眠夜晚的思绪,填满我寂寞无助的心房,浸透我透明泪珠的缠绵。她就是那一丝一缕的乡愁,不舍昼夜的乡愁。
青涩的少年时光在古香古色的小镇洒落,我踏着长着青苔的石板路来回奔跑,从懂事起一直跑到十八岁。她是流淌的河水,流经我的身旁悄然无息,我从懵懂走向成熟,岁月像是不眠的沙漏,一点点地漏掉我的思绪,无法逆转。属于我的一方安乐土,就是我心心依恋的家乡。这里的山清水秀滋养我负荷的心灵,这里的鸟语花香舒缓我憔悴的身躯,这里的鱼虾满江沉淀我不安的慌乱。我在这儿生长。她告诉我真善美的世界,这儿勤劳朴实的人们,真切的关怀,贴心的问候,好似黎明的朝阳,充满了希望。我被家乡的水土滋润得一尘不染,我快乐地成长着。
但是,这一切却没能阻止我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这一天,我拿起行囊,决定离开。
在我离开的那一刻,我端详着这古老小镇,我才第一次发现她的破旧不堪,这里封存着我成长的记忆,我在心里荡漾起了丝丝涟漪。有些不舍,但终究还是要走的,我太年轻,我拥有我不停歇的梦想。
于是我带着行囊,像穿越漫漫沙漠的骆驼。一身的落魄没有掩埋我内心的自信。我整装待发,我尝试着让自己融入外面的社会,他的流光溢彩,灯红酒绿,都曾经让我好奇向往。我试着让自己流连忘返。每一步我小心翼翼,我瞻前顾后,生怕一不小心就粉身碎骨。渐渐的,我开始失望。我发现,他们的笑容不够真实,他们的话语没有肺腑。
我开始想念我的家乡,想念她的纯净,她的清澈。
我怀念在她襁褓中感受到的温暖。
我想回家,想离开这里的嘈杂和虚假,想回到属于我的家。我不想经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心酸,不想经历“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无奈,不想经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悲哀,我只想回到她的怀抱,柔情似水的怀抱。
乡愁,我“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愁,浓浓的乡愁。
乡愁
当我写下你的时候,笔尖在颤抖,那是因为心儿驮着你,飘走了。
于是,便有了黄土地上父辈们的身影。崔健的声嘶力竭的狂吼,永远也不能让父辈们跟着去欣赏。“太阳最红……”却能唱出他们当年的梦想。父辈们辛勤地拉着他们的生命之车在人生路上远行。勤勤恳恳,踏踏实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可怜天下父母心”是他们对孩子的期望。
我总是这样轻轻地想。
昏黄的灯光下,父亲趴在桌上认真地给我写信。写好了,母亲就把它交给一位探亲的老乡,让他顺便给我捎来。不敢撕开那一纸深情,怕就怕,自己碌碌无为的青春让父亲殷殷的期望如山丹丹调零。捧起父母的叮咛与牵挂,方知,石山的深沉与凝重。惭愧,在这雨季里潜滋暗长。
昔日依依别故乡,最后一眼望见的就是你——故乡的炊烟。伴着落日的余晖袅袅地升起,像井绳一样,父亲的白发,母亲的皱纹,再一次在盈满的泪眼中闪现,啊,炊烟!你可是妈妈脸上慈祥的笑意?
烟梦似的乡愁,斩不断,挥不去,却如初春里的野草般疯长。
⑺ 有关“”在远方”思乡的高中作文
中秋,一个让我的心沉甸甸的词。临近中秋,就常有同学问我,你爸爸妈妈都回家了吗?我轻轻点头,笑了。也许笑得有点凄苦。她们都不知道,我爸爸早就不在,谈何回家。 妈妈在这一天,总会把事务办得体体面面的,买大盒大盒的精装月饼高中作文,买各种名产水果,特色饼干,糖果,饮料,有的是送朋友高中作文,送亲戚,有的则是留着自家用。这天晚餐后,她会教我和哥哥诚心诚意地拜月亮。接着捧出当地最好的烟花,招来邻里的小孩子,把烟花一束一束分给他们,让孩子们一起开心。看大家玩累了,再摆出水果等的让大家分享。孩子们满足的笑脸让妈妈也微微地跟着笑了。我如何不知道,她微笑后面隐藏着一颗怎样的心,她此时此刻的心情,我体会得到。她何尝不想也融入这喜庆的气氛。 我不爱热闹,所以没有和大伙一起玩,只是静静地坐在妈妈身边。这时候妈妈总会拿出月饼让我先品尝,而我最讨厌吃的,就是月饼,常是让妈妈逼着吃,特别是里面包蛋黄的,我'一定会把蛋黄挑掉。那圆圆的蛋黄让人特别揪心。每年这一天,常有大人逗我叫他们干爹,一个是当医生的,一个是当老师的,一个是隔壁家的伯伯。我承认,在爸爸不在的这些年里,他们对我的疼爱和关怀不亚于父爱,假如爸爸还在的话。但是,我心里只驻进一个爸爸,所以我不会那么称呼他们。尽管我很渴望在我的日常生活里可以叫到"爸爸"这个名词。 我悄悄地躲入房间,在大家都没注意到我的时候。窝上床,睡。明天,请你快点儿来。 "你怎么哭了,宝贝女儿?" "爸!"我跑了过去,"我以为您不来了……" "怎么会,今晚的月这么圆。中秋,爸当然要回来和你们一起。" …… 我闭着眼,想着小时候过中秋。那时的月,真的圆。 不愿睁开眼。 我知道,眼睛一睁开,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没有云,没有月,几颗孤星灿烂地亮着高中作文,使夜显得更苍茫、悠远和深邃.坐在年久的竹椅上,听着日子吱吱嘎嘎的叹息望着深沉沉的夜,面对老屋那旧有的遐想,我又充满了无限的思念. 老屋是全家的一个梦,是一条流淌的河总在我们心里川流不息. 梨在翻耕土地的那一瞬间,深埋了冬,播种了春.早早看到的是爷爷那驼背的背影和那灰褐色的锄头.爷爷脸上的皱纹,就像老屋一样苍老却充满了慈祥和和蔼.爷爷的一生就是这样,为党为这个家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点点滴滴,从无怨言,把自己的辛酸,困苦都雕进了远古的冰川,深埋心底.无论如何,爷爷仍以那熟悉的笑脸面对我们,这笑脸就像如潮的花海,使层层递进的心事伸展. "坐在岸边看着夕阳让我想起你,
⑻ 思乡的作文
夜色清辉淡淡,月光妩媚皎洁,我斜倚在窗前,托腮凝眸:寂寥的远方依然灯火阑珊,徐风依旧,而今夜的故乡是否仍然清风明月,蛙声遍野呢?牵挂故乡的心无一刻停止,思念故乡的情无一时中断。怀念故乡的父老,村旁的古柳,江中的故乡月……
七彩梦的编织
那辛勤的家乡父老以阳光为经,月光为纬,用心灵之梭日夜编织着简单而多彩的生活:春织沃地,牛铃,有报春花的盛开,布谷鸟的晨啼;夏织绿野,蛙鸣,有似鼓的泉声,苍茫的劲松;秋织丰硕,欢呼,有金灿灿的水稻,缤纷的秋色;冬织银白的世界,用洁净的心灵编织玉蝶般的雪花,雪花般的玉蝶。春夏秋冬,年复一年,父老乡亲在追求中不懈地织着七彩的梦,虽然织白了头织弯了腰,织上一脸的阡陌。
静默的古柳
小村的那棵古柳,你就如同一位缄默不语的老人一样在路旁悲壮的挺立着,多少个日月,多少个春秋,就连健在的百岁老翁也无法记清你的年纪。你的躯体斑痕累累,曾经记载着历史给予的无情伤痛;你的枝叶纷披繁茂,曾经无私的展开了绿色的凉荫。攀援玩耍的孩童还记得你,黄昏对弈的老翁还记得你;炎日下进城的挑夫还记得你,如今小村的路要拓宽了,你将走完悲壮的历程,而古柳——奉献者的不朽塑像,更加无言的静默了,这是深沉的期待还是炽热的眷恋呢?
深沉的故乡月
故乡月是我童年幻想的王国,是我成长的摇篮。曾经在斑驳的月光下,我倾听奶奶讲述广寒宫中嫦娥姐姐的故事,曾经在牛乳般的月色中我观赏“江舟渔火灯船”的美景,曾经在光照床头的夜晚我随妈妈习诗诵词,“窗前明月光”,“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圆月缺,纯洁如水的童年就是在这不停的循环中悄悄的流逝了。如今身在天涯,我依然常常思念故乡月,那里有我丢失的童年的天真,有浓浓如月色的缠绵不断的乡魂。
故乡,是我情感的寄托,永远的牵挂。那父老乡亲的简单而平淡的生活画面,村旁的那棵繁茂静默的古柳,江中那轮皎洁的明月,将永远成为我早已尘封在脑海中的记忆瑰宝。游子心头事,悠悠故乡情。
⑼ 关于"思乡"的有赏析的作文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诗文解释】
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远在天涯的人与我同样望月,思念对方。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长夜,整个晚上想念亲人。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的月光,披上衣服觉得露水渐渐重了。不能把这满手的月光赠给你,还是回去睡觉吧,希望与你在梦里相见。
【词语解释】
遥夜:漫漫长夜。
竟夕:通宵
披衣:表示出户。
露滋:露水打湿。
还寝:回卧室再睡。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望月怀人的诗。由望月引起相思,竟彻夜不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是相思的见证。诗人通过写主人公的动作表达了主人公的内心情感。
全诗意境雄浑而又幽清,语言形象真切,情与景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温婉缠绵,回味无穷。
李白《静夜思》赏析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