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关羽的作文
关羽,刘备的义弟,蜀汉五虎上将排名第一位。字云长,坐骑赤兔马,提一口青龙偃月刀。因杀豪强而逃亡至涿郡。其后与张飞一起追随刘备。曾因斩华雄、虎牢关前战吕布而闻名天下。官渡之战前被俘,被曹操拜为偏军,封汉寿亭侯,但降汉不降曹,为曹操杀了袁绍名将颜良、文丑。后来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在攻打樊城时,水淹七军,收降曹操大将于禁,杀庞德,威名远扬。但终因娇傲轻敌,刚愎自用,兵败麦城,被孙权所杀 。有儒将之风,知晓《春秋》大意。一生重情义,智勇双全,武艺绝伦。
关羽是罗贯中最用力刻画的武将,和《三国演义》中塑造的曹操--“奸绝”、诸葛亮--“智绝”齐名,称为“义绝”。他周身闪耀着超绝尘世的理想人格的光辉。毛宗岗就评价他“世服其神威,是古今名将中第一奇人”。所以他最终虽然镇守荆州失败,但在人们心目中仍然是个令人崇敬的大英雄。真可谓“忠义凛然参天地,成败岂足论英雄”。关羽的英武神威、忠义刚烈、义薄云天等经过《三国演义》的艺术加工,更是深入民心,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仁义君子、忠义化身,而受到历朝统治者的嘉许、追封,为后世百姓所顶礼膜拜,关羽形象也逐渐被圣化、神化。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三国演义》中关羽这一艺形象,就该拂去他头顶种种光环,还原他以本来的性格面目。
关羽最为突出的性格特征就是忠义,其中包含着多重丰富的内涵,有对国家社稷黎民之忠,有对君主兄长朋友之义。汉朝末年天下大乱、官吏腐败、豪强横行,关羽凭着一股忧国忧民、拯救百姓于水火的家国责任之感,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并毕生都在为此奋斗,抗争。义字在三国演义中是贯穿始终的,尤其在关羽身上体现得最为充分,可以说关羽的一言一行都和“义”密不可分。在刘备兵败投奔袁绍之时,关羽孤身一人为保护两兄嫂,不得已投降,但曹操有三项约定在先:一为保节操,降汉不降曹;二为保两位嫂嫂;三为保忠义、誓言,一旦知道刘皇叔下落,立即投奔。甚至关羽因为战袍是兄长刘备所赠,即使破旧得无法补救,也不肯换上曹操为其赶制的新袍。足可见关羽的至情至性,至忠至义。在他眼中,投降是可以变通的,但惟独他对汉朝之忠、对刘备之义,是永远不可更改的。关羽之义绝不是一般的义气,而是披肝沥胆、义无返顾,他的义比泰山还重,比生命还珍贵,禁得住人世间的种种考验。
关羽还是一个武艺超群、有着崇高道德修养的贤能之才。《三国演义》在描写关羽勇冠三军的英武神威上,用了许多笔墨,如温酒斩华雄一段,就写得有声有色。先是华雄自称斩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接着写几员大将均被其斩于马下。讨伐董卓的各路诸侯都惊恐失色,惟独关羽挺身而出,对曹操赏赐的酒,也只轻描浅写地说了句“且斟下,某去便来”。雷鼓大振,众人还在恐惧之时,关羽已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杯中的酒还是热的呢。六十六回“关云长单刀赴会”是对关羽胆识、才智自信的又一次极好展示。关羽知道鲁肃这次邀请他去东吴摆的是鸿门宴,可能对自己不利,仍然从容前往,并以超人的谋略,机警应变,挟持住了鲁肃,最终控制了局面,反败为胜。在千军万马中从容往来,如入无人之境,令人惊叹。不但如此,关羽内在的人格修养尤其令人钦佩。他深明大义,金钱、美色、爵禄都动摇不了他,显示了高尚的道德操守;而在华容道上义释曹操也体现了他有着知恩图报、不忍杀戮的宽容仁慈之心和人道精神。
同时,关羽性格也有一定的弱点,主要是生性骄傲,有时难免听不进劝谏。关羽的矜持自傲固然与他自己文武双全、声名远播有关,但也给他带来了终身的遗憾。在关羽留守荆州之时,诸葛亮询问关羽镇守的策略,关羽只回答对曹军“以力拒之”,对孙权之兵,则“分兵拒之”。虽然对诸葛亮一再叮咛的“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八字箴言也表示赞同,却依然按自己的个性办事。孙权派诸葛瑾为其子求婚、两家结好,共同抗击曹军的时候,关羽心高气傲,勃然大怒,并说“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最终落得个兵败被杀。
总之,关羽是一个以天下、百姓兴亡为己任的忠义之士,又是深明大义,智勇双全,神勇无比,拥有高洁操守的理想人格典范。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关羽的身上也有着居功自傲、不听人言的一面,但这并不妨碍千百年来人们对关公的喜爱、敬仰、怀念之情。
归纳三点:
1.关羽性格的核心特征是忠义,称为“义绝”。
2.关羽更是一个武艺超群、有着崇高道德修养的济世之才。
3.关羽身上也有着生性骄傲、听不进劝谏的弱点。参考资料: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12月版《四大名著人物点击与知识问答
⑵ 关羽与优愁和忧生四年级150字获奖作文
春游超山
今年春游,我们去游超山。
超山到了!同学们欢呼着进入超山。
哟,超山的十里梅海真是名不虚传。这里有雪一般的白梅,霞一样的红梅,
碧玉似的绿梅,还有金黄色的腊梅。株株梅树亭亭玉立,芳香袭人。
登山啦!我从陶醉中苏醒过来,和同学们一起兴致勃勃地向山顶跑。跑了
一程,忽觉得点点细小的东西落在脸上,清凉凉的。哦,下濛濛细雨了。在细
雨中攀登,更有一番趣味。
我一路闻着泥土的清香,欣赏着从湿润中透出几分绿意的新芽。她们正贪
婪地吮吸着这春天的甘露。我想:天上如果真有仙人,他们一定会来到这里观
赏的。这里是多么美啊!我觉得腿酸溜溜的,还微微颤抖,有点累了。我在雨
雾中仿佛看到超峰在向我微笑,鼓励我快快向上攀登。我咬紧牙,直往上跑,
汗水和雨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啊,超峰离我不远了!我停下喘口气,撩了撩额前的头发,和同学们一起
欢呼着奋力向上攀登,终于登上了超山的峰顶。我往峭壁上望去,上面刻着超
峰两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准是哪位书法家写的。向四周望去,映入眼帘的是千
姿百态的大小不等的石块,要是在这里捉迷藏多有趣啊!我迎着轻拂的春风,
跑到扶栏旁向下俯视,山下的一切都变小了:幢幢房屋好似一个个鸽子笼;公
路上的汽车好像甲虫在蠕动;田野如同无边无际的绿色大地毯。唷,我脚下还
有一大片乳白的云呢,仔细一看,原来云是山下的梅海。
雨停了。她在壮丽的超山撒满了珍珠。啊,春天,你多美好!祖国,你多
壮美!
⑶ 写关羽的小作文
最佳答案关羽好写一些,重点可放在败走麦城的原因上。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刮骨疗伤、水淹七军、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一生壮烈,而后人又敬其忠勇、侠义,而将其奉为财神、武神。如此人物怎能不写。
关羽是以忠贞、守义、勇猛和武艺高强称著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需要这样的典型人物来作为维护其统治的守护神,因而无比地夸张、渲染其忠、义、勇、武的品格操守,希望有更多的文臣武将能象关羽那样尽忠义于君王,献勇武于社稷。
在中国古代层出不穷的名人之中,被后世戴上炫目光环并尊之为“圣人”者,却仅有二人,他们就是被民间尊称为“文圣”的孔子和“武圣”的关公。
关公本名关羽,字云长,出生于公元一六0年,卒于公元二一九年。关公在其近六十年的一生中,策马横刀,驰骋疆场,征战群雄,辅佐刘备完成鼎立三分大业,谱写出一曲令人感慨万端的人生壮歌。作为三国名将的关公,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毫无建树。可是,关羽那充满英雄传奇的一生,却被后人推举为“忠”、“信”、“义”、“勇”集于一身的道德楷模,并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农工商广泛顶礼膜拜的神圣偶像。
关公从“当时义勇倾三国”的蜀汉名将,到“万古祠堂遍九州”的神化、圣化偶像,是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后期以来,社会各界对关公不断美化、圣化和神化的结果。从宋元至明清的这一历史过程中,上至高居庙堂的帝王将相,下至终生劳作的庶民百姓,从挥文弄墨的文人学子、舞枪弄剑的草莽义士,到勾栏瓦舍中的说书艺人、梨园演场中的戏子优伶,乃至远避尘世的僧侣道士,几乎都陆陆续续汇入了美化、圣化和神化关公的潮流。在这一浪高于一浪的关公崇拜浪潮中,从关公身上发掘出来的和被追加到关公身上的美德与美誉,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真实的关公,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几乎达到了无人可及而又无以复加的地步。于是,生活于三国时代的关公,在宋元明清之际,便渐渐地超凡脱俗,青云直上,由一个充满悲壮色彩的人间英雄,变成了万民礼拜的神圣偶像。
中国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后,对关公的敬重乃至崇拜,并未在海内外华人中大幅度降温。尤其在港、澳、台同胞和旅居海外的华人那里,对于关公的祭祀、崇拜,依然热潮未退,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维护和承继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促进和增强海内外华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关公精神和关公文化在当代社会中所具有的新价值和新作用。
所以,港人重义气、重情谊,并且对中国传统文化信仰比较多,祭拜关公的风气由此而发扬!
⑷ 关于关羽的作文
公元200年,刘备同借机脱离曹操束缚,重回徐州,在夺取徐州一战中,关羽将军用计击毙曹操爱将、徐州车胄,为重夺徐州立下头功。在第一次反围剿过程中,关羽与张飞分别活捉了刘岱和副军长王忠,成功粉碎了第一次围剿。刘备还专门赋诗:齐声唤,前面捉了伪刘岱。不久,曹操亲自为总司令,兵分五路,共二十万人马,组织了第二次围剿,由于兵力相差悬殊,第二次反围剿失利了,刘备去联合袁绍共同反曹。关羽将军在下坯被围,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为了保全革命的火种和两位国母的安全,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通过曹操的五虎上将之一,关羽将军的故交敌张辽将军约法三章,在“降汉不降曹”“一旦知道主席去向便离开曹操”的前提下,投降了当时被曹操控制的大汉共和国。
关羽在曹营期间,不为金钱地位美女所利诱,他时刻不忘同志加兄长的刘备,正是 “身在曹营心在汉”,他生活简朴,对曹操为拉拢他而送的金银财宝,全部上缴两位国母以作为革命活动经费,在曹营期间,他始终穿着刘备主席送他的那件旧大衣,对于曹操送他的美女,他一概拒收,实在拒绝不了,他就给那些女子讲革命道理,并赠送路费送她们回家。刘备后来说:“关羽在曹营所作所为,对得起天地,对得起人民和蜀汉共和国,任何想借“降曹”攻击关羽将军的言行,都是反革命的,是别有用心的。”
⑸ 四年级关羽秋天的作文
关于秋天
缸里装满了鱼,我却一条也没有捉到,我不甘心,我问你们怎么捉到的呢!“你要先把一样鱼吃的东西放在水面上,等鱼浮上来的时候一手抓下就可以把鱼抓到了。”我照他说的做,我果然抓到了几条。
这可是我最珍贵的秋天,这个秋天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关于秋天的小学作文_秋天
秋天来了,秋天来了,秋姑娘穿着彩色的衣服匆匆地赶来了。
蓝蓝的天空上飘着朵朵白云,有的像小狗,有的像小猫,有的像小鱼,小鸭,小鸡.....一阵秋风吹来这些小动物好像都变成活的了,他们都跑起来了。
马路上杨树枫树的叶子打着旋儿纷纷飘落下来,在天空中翩翩飞舞,好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可是松树爷爷还穿着他那一年四季不变的长袍,显得更加苍翠了。
公园里,菊花争芳斗艳,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紫的像玉,美不胜收。
果园里,果实丰收了,又红又大的苹果挂满了树枝,黄澄澄的梨压弯了枝头,紫色亮晶晶的葡萄,非常惹人喜爱。你再看看橘子和柿子,他们好像一对亲姐妹,你瞧我,我看你,争着让人们赶快去摘呢!
田野里更是热闹,你看,高粱涨红了脸,稻谷染黄了头,棉花像白云一样朵朵开放,农民伯伯笑的嘴都合不拢了。
我喜欢着绚丽多彩的秋色,它给大地绘出了一副美丽的图画,它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欢乐。
关于秋天的小学作文_秋天到了
当夏的炎热还残留在街头巷尾,秋姑娘则迈着轻盈的脚步悄然来到,带来了专属于她的清凉。
变了,变了,她就象一个神奇的魔术师,将纤细的手轻轻一挥,小草褪去了往日的嫩绿,泛出了点点鹅黄,柔和的光从枝缝中直射下去,一幅迷人而又渐变的油画展现在你面前。不时间,林中传来了秋虫的呢哝,给原本寂静的丛林带来了勃勃生机。凋零的叶子告别了树妈妈温暖的怀抱,簌簌飘落,宛如纷飞的蒲公英。此时的叶子少了夏的热情,多了秋的萧瑟。踏着满地金黄的落叶,看蓝天、云海,任秋风抚面,让你全然忘却夏的酷热难耐。尽管太阳的光是那样的强烈、灼人,却让你感到温暖、明媚。
秋的天空更是变幻无穷,像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湛蓝的天干净、透明,几朵棉花糖般的云漂浮着,随着秋风的吹拂,不时地变换着各种姿态,时儿像巍峨的雪山,时儿像奔驰的骏马,时儿像怒吼的雄师,时儿像婀娜的舞女……把秋日的天空点缀得分外妩媚、动人。
常有人说秋是凄凉的,给人以伤感。而在我眼中,秋是壮美的,秋是丰富的,秋是成熟的,秋的胸怀更是博大的!
我爱秋天,爱她的善解人意,爱她的凉爽宜人,爱她的多愁善感……你也爱秋天吗?
⑹ 关羽的故事作文350~400字
关羽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显英雄。
“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的确,关羽自始至终都不失一个英雄的本色。
关云长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刮骨疗伤,过五关斩六将,……都将关羽的忠义之举,智勇之能,一展无遗,其虎牢关的英勇,白门楼上的恩义,令赤兔马都为之殉命,何况人乎?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麦城之战失利,关羽面临着心与血的生死抉择,以他的才能,一旦受降,富贵权力会一涌而至,“玉可碎不可损其白,竹可破不可毁其节”他背负着忠君的沧桑与巍峨,透着不尽的壮烈与苍凉,留给世人一个从容赴死的背影,赤诚,隽永……
其实在当时,见风使舵已成气候,哪国强大就降哪国的亦不少见,像马超,姜维,张松……或许在当时会威名远扬,但当历史沉淀到今日,他们也就暗淡无光了。一臣侍二主可以长安乐,但关羽宁死不降,蜀国的耻辱就是关羽的耻辱,这时,体面的义无反顾是唯一的。因为,中国人不仅活在生命的百年里,还注重活在千年的历史中。
余秋雨说过:“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关羽的悲剧,又蕴含着多少沧桑的感伤和无尽的苍凉!都说胜者为王,我却一直在心里称他为“失败了的英雄”,不管定语为何,他依然盈满炎黄脉搏的英雄本色。
关羽,演绎了千年不变的精魂,演绎了荡气回肠的凝重。
忠义永存,英雄无愧。
⑺ 要一篇关于写关羽的600字作文
《关羽的故事》
一、桃园结义
公元162年,山西运城的一个普通农户家中一个巨婴呱呱坠地,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个孩子后来竟成为叱吒风云的一代名将,他就是蜀汉共和国著名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武术家以及一代围棋国手关羽关长生。
关羽同志幼年喜欢读书,但由于家中贫困上不起学,所以只能借放牛的时候在私塾外偷听先生讲课。小长生记性特别好,对听到的东西过耳不忘,尤其对《春秋》上的革命先烈的故事尤感兴趣。直到关羽同志晚年,他还对书中的记述倒背如流。
幼年的关羽武学天赋极高。他在砍柴割草之间,自己摸索了一套劈柴割草刀法,他以后杀起那些反革命分子就象割草一样,就源自于他少年时期的勤学苦练和不断摸索,无师自通,从而成为一代武学大师。
公元184年,也就是关羽同志22岁那年,时逢甲子,天下大乱,黄巾党造反,再加上连年饥荒,民不聊生,在关羽同志的家乡,恶霸横行,关羽看不惯恶霸的所做所为,一怒之下拿着两把菜刀把恶霸一家人砍翻了,这就是著名的"两把菜刀闹革命"。
之后,关羽同志毅然出走,告别家里为他找的童养媳,踏上了寻求革命、为国为民的道路。为了躲避仇家勾结的反动势力的追杀,关羽同志将自己的字改为云长。
那时的关羽怀着一颗赤胆忠心和对反动阶级的深仇大恨,本想投靠黄巾党救民于水火,但很快他就认清了黄巾党这一反动邪教组织的本质,主动离开反动队伍,开始了流亡生涯。(注 1)
在长达五年的流亡生涯中,关羽同志以贩卖绿豆为生。他公平买卖,童叟无欺,从不缺斤短两。他在做生意的同时,很注意体察民情,同时也在不断摸索革命的真理,在此期间他写下了《五十县农民运动调查报告》等文章(注2)。关羽同志那时就立下了以身报国的宏愿:革命不成功,就不结婚,不刮胡子。(注3)
公元189年,也就是关羽同志二十七岁那年,在河北涿县,关羽同志遇到了改变他一生命运的前蜀汉共和国主席,革命家、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旅游家、表演艺术家、厚黑学派创始人之一、蜀汉人民的大救星刘备同志,从而找到了组织,看到了光明,从此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也开始了关羽同志极具传奇的军事政治生涯。
此后,关羽同志和刘备同志以及另一位共和国创始人张飞同志,形成了共和国第一带领导核心,这三位伟人同志加兄弟的感情成为后世的楷模,在他们的带领下,很快形成了一支队伍,在民主人士苏双、张世平的捐助下,有了自己的经费和武器,打响了他们打击反动势力的第一枪。
关羽好写一些,重点可放在败走麦城的原因上。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刮骨疗伤、水淹七军、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一生壮烈,而后人又敬其忠勇、侠义,而将其奉为财神、武神。如此人物怎能不写。
关羽是以忠贞、守义、勇猛和武艺高强称著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需要这样的典型人物来作为维护其统治的守护神,因而无比地夸张、渲染其忠、义、勇、武的品格操守,希望有更多的文臣武将能象关羽那样尽忠义于君王,献勇武于社稷。
在中国古代层出不穷的名人之中,被后世戴上炫目光环并尊之为“圣人”者,却仅有二人,他们就是被民间尊称为“文圣”的孔子和“武圣”的关公。
关公本名关羽,字云长,出生于公元一六0年,卒于公元二一九年。关公在其近六十年的一生中,策马横刀,驰骋疆场,征战群雄,辅佐刘备完成鼎立三分大业,谱写出一曲令人感慨万端的人生壮歌。作为三国名将的关公,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毫无建树。可是,关羽那充满英雄传奇的一生,却被后人推举为“忠”、“信”、“义”、“勇”集于一身的道德楷模,并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农工商广泛顶礼膜拜的神圣偶像。
关公从“当时义勇倾三国”的蜀汉名将,到“万古祠堂遍九州”的神化、圣化偶像,是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后期以来,社会各界对关公不断美化、圣化和神化的结果。从宋元至明清的这一历史过程中,上至高居庙堂的帝王将相,下至终生劳作的庶民百姓,从挥文弄墨的文人学子、舞枪弄剑的草莽义士,到勾栏瓦舍中的说书艺人、梨园演场中的戏子优伶,乃至远避尘世的僧侣道士,几乎都陆陆续续汇入了美化、圣化和神化关公的潮流。在这一浪高于一浪的关公崇拜浪潮中,从关公身上发掘出来的和被追加到关公身上的美德与美誉,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真实的关公,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几乎达到了无人可及而又无以复加的地步。于是,生活于三国时代的关公,在宋元明清之际,便渐渐地超凡脱俗,青云直上,由一个充满悲壮色彩的人间英雄,变成了万民礼拜的神圣偶像。
中国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后,对关公的敬重乃至崇拜,并未在海内外华人中大幅度降温。尤其在港、澳、台同胞和旅居海外的华人那里,对于关公的祭祀、崇拜,依然热潮未退,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维护和承继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促进和增强海内外华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关公精神和关公文化在当代社会中所具有的新价值和新作用。
所以,港人重义气、重情谊,并且对中国传统文化信仰比较多,祭拜关公的风气由此而发扬! 追问能少一点吗??
回答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显英雄。“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的确,关羽自始至终都不失一个英雄的本色。关云长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刮骨疗伤,过五关斩六将,……都将关羽的忠义之举,智勇之能,一展无遗,其虎牢关的英勇,白门楼上的恩义,令赤兔马都为之殉命,何况人乎?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麦城之战失利,关羽面临着心与血的生死抉择,以他的才能,一旦受降,富贵权力会一涌而至,“玉可碎不可损其白,竹可破不可毁其节”他背负着忠君的沧桑与巍峨,透着不尽的壮烈与苍凉,留给世人一个从容赴死的背影,赤诚,隽永……其实在当时,见风使舵已成气候,哪国强大就降哪国的亦不少见,像马超,姜维,张松……或许在当时会威名远扬,但当历史沉淀到今日,他们也就暗淡无光了。一臣侍二主可以长安乐,但关羽宁死不降,蜀国的耻辱就是关羽的耻辱,这时,体面的义无反顾是唯一的。因为,中国人不仅活在生命的百年里,还注重活在千年的历史中。余秋雨说过:“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关羽的悲剧,又蕴含着多少沧桑的感伤和无尽的苍凉!都说胜者为王,我却一直在心里称他为“失败了的英雄”,不管定语为何,他依然盈满炎黄脉搏的英雄本色。关羽,演绎了千年不变的精魂,演绎了荡气回肠的凝重。忠义永存,英雄无愧。
《赤兔马之死》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关羽走麦城,兵败遭擒,拒降,为孙权所害。其坐骑赤兔马为孙权赐予马忠。
一日,马忠上表:赤兔马绝食数日,不久将亡。孙权大惊,急访江东名士伯喜。此人乃伯乐之后,人言其精通马语。
马忠引伯喜回府,至槽间,但见赤兔马伏于地,哀嘶不止。众人不解,惟伯喜知之。伯喜遣散诸人,抚其背叹道:“昔日曹操做《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吾深知君念关将军之恩,欲从之于地下。然当日吕奉先白门楼殒命,亦未见君如此相依,为何今日这等轻生,岂不负君千里之志哉?”
赤兔马哀嘶一声,叹道:“予尝闻,‘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今幸遇先生,吾可将肺腑之言相告。吾生于西凉,后为董卓所获,此人飞扬跋扈,杀少帝,卧龙床,实为汉贼,吾深恨之。”
伯喜点头,曰:“后闻李儒献计,将君赠予吕布,吕布乃天下第一勇将,众皆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想来当不负君之志也。”
赤兔马叹曰:“公言差矣。吕布此人最是无信,为荣华而杀丁原,为美色而刺董卓,投刘备而夺其徐州,结袁术而斩其婚使。‘人无信不立’,与此等无诚信之人齐名,实为吾平生之大耻!后吾归于曹操,其手下虽猛将如云,却无人可称英雄。吾恐今生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后曹操将吾赠予关将军;吾曾于虎牢关前见其武勇,白门楼上见其恩义,仰慕已久。关将军见吾亦大喜,拜谢曹操。操问何故如此,关将军答曰:‘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他日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得见矣。’其人诚信如此。常言道:‘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吾敢不以死相报乎?”
伯喜闻之,叹曰:“人皆言关将军乃诚信之士,今日所闻,果真如此。”
赤兔马泣曰:“吾尝慕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齐之高义。玉可碎而不可损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毁其节。士为知己而死,人因诚信而存,吾安肯食吴粟而苟活于世间?”言罢,伏地而亡。
伯喜放声痛哭,曰:“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后奏于孙权。权闻之亦泣:“吾不知云长诚信如此,今此忠义之士为吾所害,吾有何面目见天下苍生?”
后孙权传旨,将关羽父子并赤兔马厚葬。
简评:读罢此篇临场作文,令人拍案称奇。一是故事新奇。作者以熟谙三国故事为基础,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其想象力实在丰富。二是立意高远。文章将赤兔马拟人化,让它在同伯喜的对话中,显示对关羽与董卓、吕布两类人物的褒贬,实现了“真英雄必讲诚信”的主题;且以“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一联,“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一句,抒写了人生当择善而从、唯诚信是瞻的志向,使文章的立意更上层楼。三是语言老到。通篇遣用纯熟的古白话,散整错综,明白畅晓,文采飞扬,这种老到的语言功夫,是众多考生无法望其项背的。
⑻ 关于关羽的作文是什么600字
关羽的故事
话说关羽败走麦城,被红眼儿孙权抓住,最终不为名利所动,英勇就义,留下了千古美名。
被关羽的忠义精神感动的仙界魔界诸神鬼一起设宴迎接关羽。关羽坐在酒席上,思忖半晌,终于举起了酒杯,向着诸神鬼一仰脖子喝下去。他答应了出任仙界忠义神的职位。
新官上任三把火,关羽一上任就严厉整顿各部门的纪律,因为是玉皇大帝钦典的司法纪检大官,各路神仙不敢马虎,接到通知后连夜开专题讨论会,组织各部门下属学习关羽的专著《忠义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时间,各部门人手一本《忠义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学习气氛十分浓烈。大家学习完这本书之后,无不赞扬关羽不但武功好,人忠义,而且文笔一流,分析说里头头是道,深刻透彻。于是各部门向下面基层出通知,下指标,由下属传下属,下属的下属传给下属的下属的下属,直到地狱的十八层里面的鬼魂也各自人手一本《忠义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大家发奋学习研究。关羽的专著因此也发行超过两亿多本,收入版本费数十亿元冥币,关羽的名胜更是鹊起,加之巨富,连玉皇老帝也不得不降尊迂贵,对关羽言听计从。
关羽三把火还没烧完,仙界魔界已经是气象大新,各个部门人员言必称忠义,人员之间的关系更是更上一层楼了。看到这种状况,关羽总算感到一点自我确证。
不知过了几天几年,关羽独自一人坐在宝座上闷呆了,便独自踩着行云到处闲逛。游着游着,突然想看看地下各鬼投胎后变成什么样子,于是他找来阎王爷,要来生死簿,乔装一番便下凡来了。
刚一下来,他就发现了自己的身影。原来家家户户都在供奉着他的神位。他不由地心花怒放:原来世人没有忘却他,都虔诚地供奉着他。他高兴地走进了一家,只见一个男人正跪在神台前面,虔诚地祈祷着:关大爷保佑保佑我,让我这次能赚个大钱,回来后我给你全牲供奉。关羽刚感到奇怪自己怎么变成财神了,转而又想:也好,保佑他发点财也没所谓,既然他那么虔诚。于是他就紧跟着那人,准备到时候帮他一把。那人径直走进一间小屋子,里面已经有好多人了,正在四人一组四人一组热火朝天地搓着方块东西,时而看见有人垂头丧气地掏出和冥币类似的纸张。关羽看了好久,终于明白了他们在赌博,一气之下施了毒咒,让那人输个精光,然后气冲冲地走了。
关羽又走进了另一家房子。几个小伙子在神台前面鱼贯而列给自己上香。关羽顿时感到舒服多了,真是年轻有为啊。这时,为首的小伙子发言了:“关大爷,这次我们是为受侮辱的兄弟报仇的,你一定要保佑我们啊,回来后再给你全羊供奉。”说完,几个小伙子操起了家伙冲出门去……
关羽目瞪口呆!看着自己被香火缭绕的英武样子,不仅思索起来。
⑼ 有关关羽的作文。。。。。急急
关羽好写一些,重点可放在败走麦城的原因上。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刮骨疗伤、水淹七军、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一生壮烈,而后人又敬其忠勇、侠义,而将其奉为财神、武神。如此人物怎能不写。
关羽是以忠贞、守义、勇猛和武艺高强称著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需要这样的典型人物来作为维护其统治的守护神,因而无比地夸张、渲染其忠、义、勇、武的品格操守,希望有更多的文臣武将能象关羽那样尽忠义于君王,献勇武于社稷。
在中国古代层出不穷的名人之中,被后世戴上炫目光环并尊之为“圣人”者,却仅有二人,他们就是被民间尊称为“文圣”的孔子和“武圣”的关公。
关公本名关羽,字云长,出生于公元一六0年,卒于公元二一九年。关公在其近六十年的一生中,策马横刀,驰骋疆场,征战群雄,辅佐刘备完成鼎立三分大业,谱写出一曲令人感慨万端的人生壮歌。作为三国名将的关公,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毫无建树。可是,关羽那充满英雄传奇的一生,却被后人推举为“忠”、“信”、“义”、“勇”集于一身的道德楷模,并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农工商广泛顶礼膜拜的神圣偶像。
关公从“当时义勇倾三国”的蜀汉名将,到“万古祠堂遍九州”的神化、圣化偶像,是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后期以来,社会各界对关公不断美化、圣化和神化的结果。从宋元至明清的这一历史过程中,上至高居庙堂的帝王将相,下至终生劳作的庶民百姓,从挥文弄墨的文人学子、舞枪弄剑的草莽义士,到勾栏瓦舍中的说书艺人、梨园演场中的戏子优伶,乃至远避尘世的僧侣道士,几乎都陆陆续续汇入了美化、圣化和神化关公的潮流。在这一浪高于一浪的关公崇拜浪潮中,从关公身上发掘出来的和被追加到关公身上的美德与美誉,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真实的关公,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几乎达到了无人可及而又无以复加的地步。于是,生活于三国时代的关公,在宋元明清之际,便渐渐地超凡脱俗,青云直上,由一个充满悲壮色彩的人间英雄,变成了万民礼拜的神圣偶像。
中国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后,对关公的敬重乃至崇拜,并未在海内外华人中大幅度降温。尤其在港、澳、台同胞和旅居海外的华人那里,对于关公的祭祀、崇拜,依然热潮未退,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维护和承继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促进和增强海内外华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关公精神和关公文化在当代社会中所具有的新价值和新作用。
所以,港人重义气、重情谊,并且对中国传统文化信仰比较多,祭拜关公的风气
关羽是以忠贞、守义、勇猛和武艺高强称著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需要这样的典型人物来作为维护其统治的守护神,因而无比地夸张、渲染其忠、义、勇、武的品格操守,希望有更多的文臣武将能象关羽那样尽忠义于君王,献勇武于社稷。
在中国古代层出不穷的名人之中,被后世戴上炫目光环并尊之为“圣人”者,却仅有二人,他们就是被民间尊称为“文圣”的孔子和“武圣”的关公。
关公本名关羽,字云长,出生于公元一六0年,卒于公元二一九年。关公在其近六十年的一生中,策马横刀,驰骋疆场,征战群雄,辅佐刘备完成鼎立三分大业,谱写出一曲令人感慨万端的人生壮歌。作为三国名将的关公,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毫无建树。可是,关羽那充满英雄传奇的一生,却被后人推举为“忠”、“信”、“义”、“勇”集于一身的道德楷模,并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农工商广泛顶礼膜拜的神圣偶像。
关公从“当时义勇倾三国”的蜀汉名将,到“万古祠堂遍九州”的神化、圣化偶像,是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后期以来,社会各界对关公不断美化、圣化和神化的结果。从宋元至明清的这一历史过程中,上至高居庙堂的帝王将相,下至终生劳作的庶民百姓,从挥文弄墨的文人学子、舞枪弄剑的草莽义士,到勾栏瓦舍中的说书艺人、梨园演场中的戏子优伶,乃至远避尘世的僧侣道士,几乎都陆陆续续汇入了美化、圣化和神化关公的潮流。在这一浪高于一浪的关公崇拜浪潮中,从关公身上发掘出来的和被追加到关公身上的美德与美誉,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真实的关公,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几乎达到了无人可及而又无以复加的地步。于是,生活于三国时代的关公,在宋元明清之际,便渐渐地超凡脱俗,青云直上,由一个充满悲壮色彩的人间英雄,变成了万民礼拜的神圣偶像。
中国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后,对关公的敬重乃至崇拜,并未在海内外华人中大幅度降温。尤其在港、澳、台同胞和旅居海外的华人那里,对于关公的祭祀、崇拜,依然热潮未退,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维护和承继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促进和增强海内外华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关公精神和关公文化在当代社会中所具有的新价值和新作用。
⑽ 一篇写关羽的作文
关羽好写一些,重点可放在败走麦城的原因上。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刮骨疗伤、水淹七军、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一生壮烈,而后人又敬其忠勇、侠义,而将其奉为财神、武神。如此人物怎能不写。 关羽是以忠贞、守义、勇猛和武艺高强称著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需要这样的典型人物来作为维护其统治的守护神,因而无比地夸张、渲染其忠、义、勇、武的品格操守,希望有更多的文臣武将能象关羽那样尽忠义于君王,献勇武于社稷。 在中国古代层出不穷的名人之中,被后世戴上炫目光环并尊之为“圣人”者,却仅有二人,他们就是被民间尊称为“文圣”的孔子和“武圣”的关公。 关公本名关羽,字云长,出生于公元一六0年,卒于公元二一九年。关公在其近六十年的一生中,策马横刀,驰骋疆场,征战群雄,辅佐刘备完成鼎立三分大业,谱写出一曲令人感慨万端的人生壮歌。作为三国名将的关公,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毫无建树。可是,关羽那充满英雄传奇的一生,却被后人推举为“忠”、“信”、“义”、“勇”集于一身的道德楷模,并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农工商广泛顶礼膜拜的神圣偶像。 关公从“当时义勇倾三国”的蜀汉名将,到“万古祠堂遍九州”的神化、圣化偶像,是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后期以来,社会各界对关公不断美化、圣化和神化的结果。从宋元至明清的这一历史过程中,上至高居庙堂的帝王将相,下至终生劳作的庶民百姓,从挥文弄墨的文人学子、舞枪弄剑的草莽义士,到勾栏瓦舍中的说书艺人、梨园演场中的戏子优伶,乃至远避尘世的僧侣道士,几乎都陆陆续续汇入了美化、圣化和神化关公的潮流。在这一浪高于一浪的关公崇拜浪潮中,从关公身上发掘出来的和被追加到关公身上的美德与美誉,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真实的关公,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几乎达到了无人可及而又无以复加的地步。于是,生活于三国时代的关公,在宋元明清之际,便渐渐地超凡脱俗,青云直上,由一个充满悲壮色彩的人间英雄,变成了万民礼拜的神圣偶像。 中国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后,对关公的敬重乃至崇拜,并未在海内外华人中大幅度降温。尤其在港、澳、台同胞和旅居海外的华人那里,对于关公的祭祀、崇拜,依然热潮未退,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维护和承继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促进和增强海内外华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关公精神和关公文化在当代社会中所具有的新价值和新作用。 所以,港人重义气、重情谊,并且对中国传统文化信仰比较多,祭拜关公的风气由此而出!!! 追问: 你写哪里去了 写他的精神 不写现在 回答: 明清两朝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各类社会矛盾尖锐,统治者除加强君主专制外,企图用儒家思想塑造超人的神的力量来维护统治。以关羽为例。关羽是《三国演义》中重笔刻画的人物之一,他武艺高强,神勇盖世,同时又“义不负心,忠不顾死”,是忠义的化身。《三国演义》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表现关羽的忠义的: 为义而盟 关羽杀了本处势豪,逃难江湖,闻招军破贼,前来应募,结果与刘备,张飞幸遇,交谈甚是相投,于是三人在张飞庄后桃园结为兄弟。这是第一回开篇所述。标题不说“结拜”“结盟”,而说“结义”。誓曰:“背义忘恩,天人共戮!”可以说,“义”起领全篇,又贯穿全篇,成为全书中的一个神眼。守义者便颂,背义者则伐,不论身在何方,皆用“义”来作褒贬的界限。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三国鼎立,魏吴蜀相争,本无是非正邪之分,但小说就是要把蜀汉写作正面,曹魏定成反面,很多人对此不解以至反感,其实,这里面还是一个“义”在起作用。刘关张重义,曹操背义,曹操最初行刺董卓不果,逃跑时对款待他的吕伯奢一家九口,悉数杀尽,并且大言不惭地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正是背义的宣言。作者抓了一个“义”字,也使全书有了神韵。 守义而战 兴兵之初,诸侯会集,共讨汉贼。刘备投奔,并不被看重,只因是帝室之胄,才被袁绍赐于末座。关羽、张飞叉手侍立于后。恰好华雄到寨前大骂挑战,接着几名大将出寨迎战,均被华雄斩于马下。关羽请战,并非于己邀功,实为刘备争位。面对强敌,关羽不饮热酒,“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大战华雄,瞬间即胜。'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这段精妙的侧面描写,历来为评论家看好,正面不着一字,尽得“斩”字风流。从关羽“叉手侍立于后”便能看出他对刘备“末位”的愤懑不满,斩华雄应是关羽全然为“义”而战之一证。 在关羽的戎马生涯中,守义而战的例子还不少,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要数斩颜良,诛文丑。当时兵败,刘备附绍,关羽降汉,兄弟之间互不知晓,关羽领命与颜良对阵,首先是想打听刘备下落,以便尽早相聚。二是报曹操的不杀之恩,以尽信义之举。斩杀二将,颇显关羽神威。颜良不可一世,连斩曹部二将,关羽出阵,快马飞刀,突出一个“速”字。诛文丑,又有一个“巧”字,先是用计令文军大乱,然后截住厮杀,取胜亦速。此乃守义而战。此后,关羽进军,闻知刘备确在绍部,欲星夜而往,“但恨吾斩绍二将,恐今事变矣。”一个“恨”字,现出多少忠心与信义。 重义而动 在关羽的心目中,刘备的利益高于一切。在小沛为吕布追杀,兵败之后,刘备暂投曹操,用韬晦之计巧过难关。身在曹营,刘后园种菜,亲自浇灌,曹操却邀刘饮酒时,说出“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大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后借雷声掩饰。 就在煮酒论英雄之时,关羽、张飞闻知刘备被请走,立即“撞入后园,手提定剑,突至亭前,左右拦挡不住。”见到刘备与曹操之后,两人便按剑而立。尊刘护刘,由此可见一斑。 护义而降 刘关张早期根基不稳,不断依附他人以保全自身,又不断寻机自立,徐州、小沛几收几失。关羽自守下邳,保护着刘备妻小。曹操大军压境,张辽在关羽失城困窘之中前来劝降,晓以利害,关羽也自知不降必死。按勇士之志,可杀而不可辱,可死而不可降,但关羽正肩负着保护刘备妻小的重任,弃任而死,似有不义,因此,便有降曹一段。但关羽又不同一般降将,他要降汉不降曹,还要让刘备家小得到皇叔俸禄善赡,并且一经知晓刘备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这样的投降,恐怕古今中外难找第二,但关羽就是关羽。曹操爽快答应三条之后,关羽又让曹操退军,容他入城禀告刘妻,这真有些得寸进尺。但其间全然没有一点私心私利,都在忠刘“义”上。 护义而降之后,还有一个细节,即关羽随曹军班师还许昌。“关公收拾车仗,请二嫂上车,亲自护车而行。于路安歇馆驿,操欲乱其君臣之礼,使关公与二嫂共处一室。关公乃秉烛立于户外,自夜达旦。毫无倦色。操见公如此,愈加敬服。” 这个细节看起来平常,但足见曹操奸诈。当初张辽向他禀呈关羽三约时,他不允“但知玄德信息,虽远必往”一条,认为“然则吾养云长何用?此事却难从。”是张辽劝他“更施厚恩以结其心”,方才应允。曹操看出,仅凭施恩,难以留住关羽,而乱了他的君臣之礼,关羽自己也不便再去投刘备了。使其与嫂共处一室,实属为人所不齿之下策,但曹操却做得出来。关羽光明磊落,夜立户外,其忠义之心更是跃然纸上。《三国演义》写降事比比皆是,但不是无奈,便是不义,唯有关羽、黄忠之降,写出了光明与大义。 奉义而辞 关羽知晓刘备下落之后,立即辞别曹操,曹操避而不见,便不辞而别。一路上,由于没有拿到曹操文书,守将一一阻拦,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演出了流传千古的夺路之争,也写就了关羽忠义最有气势的篇章。可以说,到这里,全书对关羽忠义性格的刻画既是高潮,也是完成。 在过关斩将的过程中,关羽每到关口,总是下马施礼,好言求路;总是对方不允,先行动武之时,才被迫反抗。杀将求路,对其余军士,一概晓以缘委,不予诛杀。并且把刘备的两个妻子甚是看重,精心护卫,不让出一点差错。即使受了箭伤,亦毫不怠慢,其忠义之心,着实天地可鉴。 从思想性格的刻画而言,到了过五关,斩六将,关羽的忠义形象已经完成。此后还有诸多义举,最典型的是义释曹操。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在诸葛亮的精心设计下,终于有了一次捉拿曹操的机会。如果消灭曹操,掌握北方,便有了压倒孙吴之势,平定天下,兴复汉室的大业就可能成为现实。但关羽与曹操面对面的时候,竟不忘旧恩,心中不忍,放走曹操,正是这一放,使蜀汉江山永在下风,诸葛亮晚年六出祁山,终不能灭魏,反而出师未捷身先死。关羽义释曹操,当作对蜀汉不义而论。 从以上五个方面的表现可以看出:关羽的忠义思想确实具有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基础,有着相当复杂的内容。在我们国家,有着上千年的尊孔的历史,孔子的学说,具有很强的规范人的行为的力量,是一种准则,这是不能随意抹杀的事实。而对关羽的推祟,倡导忠于国君,讲究信义,使孔学的规范作用进一步加大,进一步具体化了。 终其一生,正应了我们今天的一句话:为忠义生,为忠义死,为忠义奋斗一辈子;吃忠义亏,上忠义当,最终死在忠义上。令人叹息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