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使作文有文采.ppt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义虽深,理虽当,词不工者不成文”。自古以来,文人学士都非常重视文采的雕饰。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杜甫的“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都说明了锤炼佳句的艰难和必要。
高考作文固然要追求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意境深远,但也不能忽视文辞。若没有好的文采,何谈“丰富、深刻、深远”呢?要想在短短几分钟打动阅卷者,获得满意的分数,就必须展示自己的才华,显露文章的语言工夫。
那么,怎样让你的文章文采斑斓,引人入胜呢?
一、 巧用修辞
1.比喻。比喻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被称为语言艺术之花,它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作者与读者产生心与心,神与神的交汇遇合。请欣赏高考作文中比喻的精彩句段:
人生这一路上,鲜花稗草,杨柳荆棘,何尝不是并肩而至?(以自然万物喻指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坦途与坎坷,形象生动)
——2003年高考佳作《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
爱给人以安慰,鼓励和支持的同时,却悄无声息地给心灵那锐利的目光遮上一层幕布,正如花给人以芬芳艳丽,却挡住了前行的山路;湖泊给人以清澈空灵,却倒映出虚假的幻景;美酒给人以香醇清冽,却模糊了眼中的目标。(用若干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去比另一种情景,起到了强化渲染的作用,使道理更加明白透彻)
——2003年四川考生的《甜蜜负担》
自己的感情,很象一片叶子,光洁美好,放在眼前观赏,总是爱不释手……(将感情比作光洁美好的叶子,形象地写出感情的距离蒙蔽了我们认识的慧眼)
2.排比。请看下边一篇高考作文中精彩的排比。
楚大夫屈原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纵然谄媚污蔑蒙蔽视听,也不随其流而扬其波,这是执着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关西,也要扬声边塞尽扫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岁难饱,也甘愿怡然自乐,躬耕垄亩,这是高雅的选择……
——2002年高考佳作《选择永恒》
排比可丰富拓展文章的内容,可以增强文章的气势。好的排比,如大江东去,一泻千里,汪洋恣肆,读来琅琅上口,酣畅淋漓,试想,阅卷者读到这样的一组排比句,怎不心颜大悦,拍案叫好?
3.拟人。泥人可以化无情为有情,使文章生动形象,意蕴丰富,高考作文中有多篇运用拟人的高考佳作。如2003年重庆市的高考佳作《我是一只毛毛虫》,将一只毛毛虫拟人化,赋予思维,构建了一个美丽动人的童话世界,鹰了个满堂彩。2003年上海市的佳作《“杂”的感慨》,将抽象概念“杂”人化,生命化,并以此成就了一篇佳作。考生的作文中也有许多句子因用了拟人辞格而精彩形象,如:“在有月的深夜里,我的思想悄悄起身,开始它历史中的漫游。” (02004年高考佳作《夜.月.人》
除了这三种常见的修辞格,其他一些辞格如拟物、移情、对偶、夸张等也经常运用,只要我们写作时有修辞意识,我们的文章就会活起来,动起来,就会有血有肉,有情感,能吸引人,打动人。
二、 展示文化底蕴。
1.引用名言典故。 名言典故,内涵丰富,意旨深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有时洋洋洒洒一大篇,却不如一句名言来得简洁,来得有力。巧用名言警句,可以使语言显得厚重而含蓄,具有丰富的哲理意蕴。高考作文中若能将名言警句,历史典故信手拈来,会使你的文章显示出丰厚文化底蕴,如:我听到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悲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雄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的伟岸。——《选择心灵的美景》(引用)
那梨花院落融融的明月,那柳絮池塘淡淡的清风,流入我心中,轻轻拨动那根尘封在岁月中的心弦,奏出曲曲远古的清音……(化用)。
2.炫示丰富的文化积淀。钱钟书、林语堂之所以被称为大才子,除了他们创新的头脑中不断闪现的思想灵光,很大程度来自于他们写文章可以旁征博引,对历史掌故信手拾来化用无痕吧。怎样才能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呢?需要我们大量提炼和概括文化信息,比如建筑、艺术、景点、服饰方面的知识。“胸中有丘壑”为文时才有识马良的神笔。
3.文章要有哲理化的句子。比如:“成功和失败或许只是一种来自外界的判断,而一个人经历的真正转折却是对原有信念的背叛,对自己控制命运的决心的背叛。”
“播义于四海,流芳于后世,则非不畏困险,笃志奋发者莫属也。”
“鱼说:你看不到我在流泪,因为我在水里。水说:我能感受到,因为你在我心里。”
三、 锤炼词语
一句话形象与否往往只是某个词语的运用问题,古人尚且有“推敲”之典,我们为文更当锤炼词语,特别是动词和形容词。动词要考虑其简练,更要注意它生动形象,可否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化抽象为可感;形容词常作为修饰语,更能做到贴切生动,绘声绘色,能调动人的诸多感觉。如:“夏季的豆荚挤在门的四周”,就比“夏季的豆荚长满门的四周”所传达的信息要丰富得多。
“回眸历史沧桑,掩卷长思,荡气回肠。”
“物欲横流流尽了血汗,歌舞生平平息了壮志,阿谀逢迎迎合了庸人。”
再比如:“天空是蓝色的”总不及“天空是孩子们画的那种天空,彻头彻尾的蓝色”生动。“田野散发着香气”更不及“青翠欲滴的田野散发着新刈的牧草清新的香气”传神。
因此,我们在写文章时不写“一个夜晚”,应写“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更应写“一个北风呼啸的月黑风高的夜晚”“一个落木萧萧的月白风清的夜晚”。学会锤炼词语,你的文章自然精彩。
若你具有修饰文章的意识,理解了修饰文章的方法,还是远远不够的。巧用修辞,要有想象和联想能力,展示文化底蕴,要注重积累和记忆。如果平时多阅读。多动笔。辅之以上文介绍的方法,你的文章一定会灵气飞动,满篇生辉。
❷ 怎样使作文有文采上课
1.意象是决定文采的关键。光靠意象的堆叠也可以文采斐然。
比如马致远的版《天净沙》枯藤老权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你如果决定写散文 这是个很好的方法 在开头使用往往让人耳目一新
2.如果决定写议论文 排比是最立竿见影的方法 让文章有气势
比如:
唐时的风,抚皱了多少才子的眉头?
宋时的雨,淋湿了多少佳人的眼眶?
明时的雪,苍白了多少文人的面颊?
万种风情的中华文化,多么地让人牵挂……
(呵呵,这个例子是自己写的,不好别见怪啊)
3.散文化语言的议论文。也许你会纳闷,上例明明是散文的写法,为什么归类为议论文呢?
其实写散文化语言的议论文,才是最容易得高分的,因为它语言散文化,所为文采优美,同时又具有议论文严谨的结构,让老师能一目了然。
4.积累一些典型但是不泛滥的事例,不要一写作文就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怀才不遇,苏轼被贬心境宽广,爱迪生发明灯泡失败了N次,这种用烂了的材料反而在老师审美疲劳时给你的文章扣分。
❸ 如何让初中生作文更有文采
以下是我的一点体会,供你参考。
如何写好作文?
1、好的文章源于生活,写你的版所见权、所闻;写你的亲身体会;写出你的真情实感,这样的文章,才会生动感人。
2、写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之事。但面对当今的应试教育,你不妨学会一些技巧。比如,平时多背一些好的段落、好的开头及结尾。以备考试用之。
3、多读书,用心读,学会借鉴。好的文章、好词、好句,学会积累。
4、确立新颖、独特的文章标题。有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坚持写日记,既能练笔,又积累了素材。
6、学会引用名人名言,引用仙人的诗词歌赋,使你的文章更加有说服力。
7、好词好句的用法,好词好句用在文章中,能给你的文章增添色彩,并使文章得以升华。但要恰到好处,不宜过多,过多会显得华而不实。
8、学会套用,即变通的能力,以不变应万变 。
9、接近大自然,节假期走出去,见多才能识广。
10、接近大自然还能使您收集的素材更加丰富多彩。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祝你学习进步!
❹ 如何使议论文的语言更有文采.ppt
https://wenku..com/search?lm=3&word=%C8%E7%BA%CE%CA%B9%D2%E9%C2%DB%CE%C4%B5%C4%D3%EF%D1%D4%B8%FC%D3%D0%CE%C4%B2%C9&org=0
❺ 如何让自己的文章有文采ppt免费
语言不一定是用说的,只要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它就会像阳光一样融化人与人之版间的冰雪,就会像春雨一样权滋润人们的生活,就会像黄莺一样唤醒孤寂冷漠的心。 钱钟书教授曾这样婉拒一个急于采访他的记者:“如果你吃到一个鸡蛋味道很好,你会想去...
❻ 《怎样使文章更深刻有文采》作文讲评课公开教案
《怎样使文章更深刻有文采》作文讲评公开课教案
讲评目的:
1, 通过回忆、讲评、总结,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2, 训练学生考场作文应试技巧,增强创新能力,争取发展分.讲评重点
怎样使文章更深刻,有文采.
讲评方法
自评、互评,师生合作归纳总结.
讲评步骤
一,交代讲评内容.话题作文《读书的快乐》
二,出示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1、基础等级
①符合题意
②符合文体要求
③思想健康,感情真挚
④中心明确,内容充实
⑤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⑥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2、发展等级
①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②丰富 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③有文采 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④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三,学生互评作文.(出示学生作文)
1号作文: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读书这一种
我向来不善交际,不喜欢见面的寒暄,不懂得讨人喜欢.大多数时间我都一个人呆在房间,顺手拿本书翻翻,来排遣孤独和寂寞.久而久之,读书便成了我的最爱.
作家们善于用敏锐的指尖沉淀下人世间的爱恨情仇,于是我便很希望自己能用一颗沧桑的心去感悟纸间的悲欢离合,享受读书带来的那份快乐.
读书是穿越时空的邂逅.书海泛舟,我们来到“乱石穿空”的赤壁战场,仰望“雄姿英发”的周瑜;我们醉倒在“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深秋郊外,感受“执手相看泪眼”的离别;我们登上“浔阳江边”的小舟,聆听“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倾诉.我们情不自禁地赞叹,当我们结识“博闻强志,正直高洁”的屈原,我们无比地仰慕,当我们看到那位“形容枯槁,面容憔悴”的长者走向汨罗江边,我们无比地痛心.
当我们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中,用文字叩响心灵的时候,一切尘世的烦恼都会被抛到九霄云外,当我们走进书中的世界去倾听花开的声音,去触摸岁月的痕迹,去祭奠历史的容颜,去感悟生命的轮回.
安妮宝贝说:只要我们以相同的姿势阅读,我们就能彼此安慰.让相通的灵魂激起共鸣,这又何尝不是一大快乐.当我们的灵魂被竞争所占据,被物欲所充斥,被酒精所麻痹,我们用什么来抵御生命中呼啸而来的郁闷,获得真正的快乐?请不要忘记我们忠实的朋友—书籍.
对于我来说,读书已经成为一种生存状态.当我有钱的时候,我首先会去买书,剩下的再去买食物和衣服.
橙色灯下,手执书卷,畅游书海,怡然自得.明月半墙,树影婆娑,清风徐来.书香四溢,不亦乐乎?
请求上苍看见我爱读书的诚意,让书陪伴我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泱泱四季.
2号作品:踏上乐土
在这个标新立异的现代生活中,人们都以其不同的方式寻乐.人们可以轻松地点击鼠标,享受网上带来的乐趣;但研读诗书的人却很少;人们可以昼夜不停地关注股票的涨落,却不愿去翻阅唐诗宋词;人们有了烦恼宁愿去迪厅发泄一番也不愿静下心来品读文学名著.他们疏远了让他们反璞归真的乐土——书籍.
当基辛格不再担任美国国务卿时说:“卸职以后最大的喜悦是不需要整天再看文件,可以读自己喜爱的书”,可见读书有多大的魅力.
是啊,试想一下,闲暇时有什么比手捧一杯果饮翻阅几页自己喜爱的书更惬意的呢?读书,是充实生命的有效途径,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它可以让你静下来反思以求心灵的澄明.在这片乐土上,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徜徉,悠然自得地欣赏,之后你会发现这是一种莫大的快乐.你的身心会得到彻底的放松,其乐融融.
有一本好书,你会不再寂寞.正所谓一卷在手,神游天地.与那些伟大的心灵对话,和自然万物沟通,那才是世上最美的享受.踏上书籍这块乐土,你可以自由自在地穿梭细腻感人的世界,阅读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欣赏富有时代气息的人物形象,懂得真实而纷乱的社会纠葛…….我们在看到这块乐土内容广阔的同时,也会体验到这一片空间同样可以让你旋转得潇洒.你又何乐而不为呢?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不必强求自己在文学道路上阔步前行,只要能在书籍的指引下步入文学的芳草地,就已经是得到了莫大的快乐.你可以体味鲁迅的深刻,感受张爱玲的绮丽,领略余秋雨的博识,你还可以感受到《小妇人》的温馨甜美和《围城》的幽默调侃,《红楼梦》的博大精深.你想知道的一切几乎都可以从书中找到答案,岂不乐哉!
总之,你是有意也好,无意也罢,只要踏上书籍这块乐土,一定能找到你自己想要的那份快乐.
3号作文:读书的快乐
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曾说:“不应该追求一切种类的快乐,只应该追求高尚的快乐.”读书的快乐正是高尚的快乐.
读书的快乐是特殊的,它富有深刻的内涵,它是滋补我们的养分,是我们前进的助推器.从我们接受启蒙到我们逐步懂事起,是读书把我们带出了那片无知的盐碱地,开始品尝人生的滋味: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可以这样说,每一位成功人士都是在读书中成长,在成长中读书,最终迈向成功的.这种成功的快乐不是读书人是难以体验的.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为证明“歌德巴赫”猜想,每天去图书馆沉浸在书的海洋中,几乎到了入迷的境地,他从感到疲倦,反而感到了无限快乐,因为书给了他乐趣,给了他才干,给了他快乐,最终他摘取了“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孙中山先生热爱读书,他说过自己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因为读书给了他精神支柱,给了他革命的动力.通过读书,他尝到了无尽的快乐.
然而,读书的快乐并不是信手拈来的.快乐与否取决于读哪类书.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本好书使我们懂得怎样做人,怎样去丰富自己的人生.而一本不好的书就像不好的朋友可能带坏我们,他使你获得暂时的“刺激”,却时刻影响着你的思想,甚至将你推上生命的悬崖.
我们向往高尚的快乐,这便要求我们不仅有勤奋、刻苦精神,有博观、有怀疑的批判态度,还要有高尚的兴趣爱好.只有这样才是 “为快乐而读书”.因为读好书,我们领略了保尔?柯察金对生命的感悟;感受到了陆游对祖国的热爱,读懂了马克思对科学共产主义的阐释.这一切的一切将时刻提醒我们为理想而奋斗,引导我们获得高尚的快乐.
无论人生是辉煌还是暗淡,无论道路是坎坷还是平坦,只要有好书的日子,生活便是快乐的.
4号作文:此中有真意 欲辨以忘言(议论文)
―― 谈读书的快乐
快乐有许多种,对于读书人来说,快乐莫过于读书.
是书引领我们走进未知世界,读有品位的书,就是提升自己.读《我与地坛》,我们和现代著名作家史铁生一同体悟生命的意义,鼓舞我们用自己的奋斗去撞开人生之路;读《世间最美的坟墓》,我们同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一起领略托尔斯泰崇尚自然,追求朴素的人格魅力;读《巴黎圣母院》,我们同法国作家雨果一同探讨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几乎每一本书都在我们面前打开了一个个了解世界的窗口.当我们与文本的作者对话,与书中人物交流,达到情感上认同,思想上共鸣的时候,那真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读书境界,其中的快乐是不言而喻的.
读鲁迅的嬉笑怒骂,读张爱玲的卓尔不群,读胡适之的清晰秀丽,读李敖的魑魅披靡,读钱钟书的妙趣隽永,所有这些名家都给了我们精神濡染,使我们的人格不断地升华,让我们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体验成功的快乐.
生活中常会碰到有些人把读书看成是一种负担,甚至拒绝读书,这是多么短视的行为!
不错,读书是苦了点,不然怎么有“十年寒窗无人问”的感慨呢?可是,世间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先苦后甜,富贵万年.明代文臣之首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回忆他的读书求学经历写道:在严寒的冬天,冒着漫天大雪,到百里外去求学,一天只吃两顿饭,穿着破旧的衣服,“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以中有足乐者”.试想,如果宋濂当年没有一心向学,刻苦求学读书的精神,又怎能成为明代文臣之首?又怎么能体味到读书的快乐?
当然,不是读所有的书都能获得快乐.读自己不喜欢的书,犹如背着石板在剧场里看戏,苦不堪言.读有害的书,只能使人灵魂受到污染.面对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要有辨别香花和毒草的能力, 学会读书,既要入得书,又要出得书.多读有品位的书,不断充实自己,像大诗人苏轼说的那样:腹有诗书气自华.在提升自己品位的过程中去体验读书的快乐.(全文803字)
分组发言,对发给大家的四篇作文进行评点.并按照高考作文评分要求进行打分(基础等级加发展等级,例如45+8=53,基础分达不到45分,不加发展分,没有标题扣2分,每少50字扣一分,错别字每三个扣一分).最后选出我最喜爱的作文.
学生甲:我觉得这次作文比较成功,在这几篇作文中,我最喜欢的是1号作文,具有文化底蕴,语言犹如行云流水,语意深刻.我认为这篇作文应该打50分(基础等级45+5=50).
学生乙:我最喜欢的是1号作文和2号作文.先说第一篇,题目化用《霸王别姬》歌词“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你那一种”,活用词语,也很优美.其次,从文中看出,作者的个性与我相同,我也喜欢夜深人静时独自一人坐在灯下,手捧一本书,一边品茶,一边咀嚼书中的滋味,很是快乐.因此,我读这篇作文能产生共鸣.所以我给1号作文47+5=52 ,4号作文是按照议论文的经典套路写的,写得中规中矩,议论有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让人无可辩驳,我想阅卷老师也会折服,因此我给这篇作文打50+4=54.
学生丙:看到同学作文这么好,很让我羡慕.1号作文语言华丽、经典,2号作文文笔轻快,让人愉悦.3号作文很有现实感,贴近学生生活.4号作文平稳中透出光彩.我也有个建议,1号作文最后一节的“请求”改为“恳求”更好.倒数第三节应该删去,最后一节稍微改动一下,紧扣话题“读书的快乐”,使文章的主旨更鲜明.所以我给1号作文45+3=48,其他的几篇我同意以上同学的看法.
师:这位同学的发言很不错,不但指出优点,还指出缺点,是很负责的态度.现在我们分成男女两组,集体讨论,给这几篇作文打好分.然后各推一人上黑板把大家的打分公布在黑板上.
男生代表,1号作文:50+5=55 2号作文:45+2=47 3号作文:47+2=49 4号作文:48+8=56
女生代表,1号作文:50+4=54 2号作文:45+3=48 3号作文:47+2=49 4号作文:50+4=54
老师公布自己给这几篇作文打的分数:
1号作文:45+2=47
2号作文:47+7=54
3号作文:45+5=50
4号作文:47+3=50
老师认为 2号作文是优秀作文,因为结构完整,语言表达顺畅,具有现代气息,譬如说,“鼠标”、“迪厅”等词语的运用.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手法,写的充实饱满.大家普遍认为1号作文最好,好在语言丰富,高出其他作文,但老师觉得这篇作文开头结尾未能突出读书的快乐,只是写了爱读书.
四,揭示谜底,公布选文作者,
1号作文作者 梁悦,
2号作文作者刘雯雯
3号作文作者柏雪
4号作文 作者 老师本人.
教师现场采访,请问2号作者,你是如何构思这篇文章的?
学生答:如果说我这篇作文写得较好的话,我想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张老师说的一句话:借助他人的智慧,照亮自己的文章.他给了我一定的启发和帮助.所以在文章的选材和语言表达上我选用了名人名言和一些比较精彩的语句,这可能是作文的一个闪光点.
对于读书的快乐这个话题,我首先想到在现代社会人们寻乐往往忽视了“读书”这种高雅的方式,所以我就以此开头,将书比喻成乐土,然后引用了基辛格的话阐述读书的快乐,最后是联系中学生的实际,启发大家要踏上读书这块乐土寻找高雅的快乐.
通过这次作文训练,我体会到“借助他人的智慧,照亮自己的文章”,的确是我们作文达到深刻、有文采争取发展分的一个好方法,但是也要注意运用得恰当、得体.
老师谈作文体会:我想同学们平时写作文,总觉得无话可说,因此我的 这篇习作试图从课文中找材料,给同学做一个示范,开头概括举例显得全面,然后举一个典型事例,大家熟悉的宋濂的事例,典型事例显得具体深刻,同时纠正同学作文中只知举例,不知分析,使材料与观点相联系.所以我在用了一系列排比以后,接着就说,读书的快乐是不言而喻的. 这样一分析就使材料与观点紧密地联系起来.
五,归纳本次作文得失.
成功之处:
1,具有文化信息,内涵丰富―“天光云影共徘徊.”“和书籍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罗曼?罗兰的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书对于我们的重要影响.如果你想快乐,就读书吧,因为它激发你活跃的思维,让你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让你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享受着它带给你的无穷无尽的快乐,这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啊!(季珩)
如果说彼此交换苹果得到的仍然是一个苹果,那么快乐时去读些美丽的文字就像与朋友分享快乐一样,得到的是两份快乐.(虞帆)
2,语言表达,气势贯通—“黄河之水天上来.”
因为读书,我知道了李白的旷远、飘逸,了解了他“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洒脱;因为读书,我感受到了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沉郁顿挫;因为读书,我欣赏了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的婉约凄楚.(朱虹)
3、文采斐然,亮点多多——回头一笑百媚生.
4、书是我快乐的起点,也是我快乐的终点.在这里,我能将所有的烦恼与不愉快抛向脑后;在这里,我的生活变得充实,做什么事都卖劲;在这里,我找到了散发智慧之光的源头;在这里,我读懂了自己,读懂了他人,读懂了人生.(胡丽丽)
不足之处:
1, 文体倾向不明——像雾像雨又像风.话题作文文体不限不是不要文体,文体倾向不明,当然谈不上有文采.
一位同学的作文开头:“记得小时候,总是拿着童话书缠着妈妈讲故事.渐渐地长大了,学会看小人书了,整天抱着小人书幻想着能够和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交朋友.”后面又不是写记叙文.
2, 审题不准,偏离话题——“朝发白帝城,”“暮投石壕村.” 没有前后照应,文脉中断.一位同学在作文第二节写道:“读书,可以使我们获得更多的知识,但书籍犹如朋友,必须慎重选择.好的书可以使你受益非浅,坏的书也许会把你引上歧途.”按理说下面写的应该是读书必须慎重选择,可是这位同学接着谈的都是读韩寒,读郭敬明的收获.从头至尾找不到读书的快乐.
3, 表意不够明确——其实我不懂你的心
一位同学在作文开头写道:“我读书,但我不快乐;我快乐,不是因为读书.”一位同学在作文的结尾写道:“读书也许不快乐,但还有什么比读书更快乐的事呢?” 这等于告诉老师我写的可不是读书的快乐,岂不是故意与老师作对吗?
七、下周作文;重作《读书的快乐》,要求:本次写记叙文的下次必须写议论文.
八、 结束语:
高考作文要达到发展等级,很难.但是,只要我们肯努力,文章是完全可以写得更好些.“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不过,要写出情理俱佳、文采斐然的文字,不是通过一两次训练、仅懂几种修辞手法就能做到的.在语言的背后,需要深厚的文学底蕴、博大的精神境界和独到的审美情趣.衷心祝愿同学们用心作文,心想事成,在2004年的高考中写出优美的作文,写出灿烂的人生.
教后反思:
作文讲评课,要有针对性、指导性、启发性.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我针对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写了一篇范文,把它放在学生作文中一起评讲.没有事先告诉学生,是想与学生平等参与,同时不使学生因人论文,所以我采取了大家评讲过后公布作者的做法,实践证明效果较好.
参加听课的人达一百多,有学校的领导,有知名的特级教师,大家反映较好,特别是学生的发言赢得了听课者的好评.特级教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中青年专家季德贵,对这节作文讲评课作了高度评价,他说学生发言精彩,老师评价精彩,课堂效果很好.
笔者认为这堂课的成功表现在落实了三个问题:一是解决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即学生作文选材难的问题,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材料,同时告诉学生如何才能做到材料与观点的统一;二是突出一个重点,即高考作文如何做到深刻,有文采?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综合运用各种句式,提高表达效果.三是澄清一个认识,即有些学生认为,有了排比或比喻就能获得发展分,这是不对的.要使作文 基本分达45分,才能加发展分,这是常常被忽略的一个模糊认识.
实践证明:师生共同作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作文积极性,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途径.
❼ 怎样使作文有文采.ppt
【如何让文章更有文采】
作文“有文采”的基本要求有二:话语机智,文辞形象。即要做到话语有机智感,遣词遣得生动,尤其要在动词、形容词、副词上下功夫;造句要造得别致,句子成分倒错组合,有诗意;修辞用得精彩,如,比喻的喻体出人意料,排比的语气铿锵。借用、比描、泛灵、修饰等就是最出文采的好方法。
1、借用,即引用。
你哪知我有远大理想!——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前路茫茫不知所往,正在徘徊出现了转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烦死了,愁煞人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2、比描即比喻等描绘手段。人的大脑喜欢形象感强的东西,我们作文的语言应既能传情达意,又形象感强。
A、20世纪快要过去了,处于世纪之交的我们回首往事。
B、20世纪的帷幕正在我们头顶徐徐落下,丫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驿站,我们回首百年来并未如烟消散的往事。
A、她瘦极了!
B、她的下巴与颈项瘦到极点,像蜜枣吮得光剩下核,核上只沾着一点毛毛的肉衣子。
A、试问闲愁都几许?且多,且乱,且久。
B、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A只有意而没有象,B则通过比描成为中国传统的“立象以尽意”。倘用物理的眼光看,比描便于工作是通过联想给对象确定参照物。单说“愁”不易说清,为它觅一参照物,让读者在比照中自求自得,于是有了“立象尽意”的B句。
3、泛灵,即让被描绘的事物“泛”出人、物的“灵气”(往往用比拟)。
夏季的豆荚挤在门的四周。
我在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对面。
4、修饰——将文字写具体的好方法。
A、天空是蓝色的,鸟儿飞来飞去,远方的山模糊不清,绿色的四时散发着好闻的香味儿。
B、天空是孩子们画中的那种天空,彻头彻尾的深蓝色。绵延的山脉看上去就像恐龙的脊背,人字形的大雁在头顶上盘旋,青翠欲滴的四时散发着阵阵新刈的牧草的清香。
一篇文章的开头:菲儿正在公共汽车上专心致志地读书。这个开头不好,一个多好的修饰机会被作者错过了!什么书读得这样专心?简单说一下,读者就可马上大略猜知人物的性格乃至所处时代。因此,当你写作时,请记住:不是“一杯茶”,而是“一杯柠檬茶”或“一杯热气腾腾的柠檬茶”:
一只狗——一只卷毛狗——一只白色卷毛狗;一束花——一束康乃馨——一束素白淡雅的康乃馨;一个夜晚——一个月白风清的夜晚——一个月白风清木叶萧萧的夜晚;一个国王——一个耍无赖的国王——一个一身百结衣耍无赖的国王。
“修饰”这个简单的技巧,我们以前没注意是因为只管写自己的,不管读者的接受状况——设身处地的替读者(阅卷者)想想,他们愿意看什么样的文字?
“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这已是形象的画面了,然而水田怎样夏木怎样,我们读者却不能准确知晓,而作者要传达的意思是“水田开阔,空蒙迷茫;林木幽深,茂密清凉”,所以王维写成“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仅仅两词的加入就使意境迥异,作者表达尽了想表达的,读者读到了作者所期望读到的。
语言本身只是一些抽象的文字符号,没有形象感,但语言却可以唤起形象感,这就要依靠联想和想象,没有它们就没有文学,为了重新激活上帝赋予人类的这种能力,希望大家养成两个阅读和写作的良好习惯:
一是用联想把每个与文字相关的信息激活。如,家——家门前的老槐树、树下的旧石磨、磨旁编着麦草辫的奶奶——写家、写乡愁的诗文等。
一是用想像把每一个文字“立体”起来。如,凌晨四点——夜的黑、灯火的倦怠、环境的阒(qù)寂、夜虫的呢喃、落花的声响等。
联想与想象在高考作文中的作用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构建故事性文章中的人物形象。2、为议论性文章营造一种历史情景。3、为议论性文字描绘一些必要的细节。
请欣赏佳作中的“修饰”与“想像”:
梨花院落融融的月光,和着柳絮池塘淡淡的清风,流入我的心中,轻轻地拨动那根尘封在岁月的心弦,奏出曲曲远古的清音……这清音,穿过了唐朝橘红的烟尘和宋朝暗黄的天宇,来到这月光如水的庭院。……这清音,飞越时空隧道,飘过无垠的大西洋,落入这梨香满园的庭院。
记得流浪异域,足迹启遍布撒哈拉的三毛吗?为什么她选择了如此艰苦的环境,为什么要去领略凄楚与绝境的颤栗?是漫天黄沙翻滚的雄浑,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幽远,还是驼铃声声的悠扬?……一幅幅画面在我眼前静静闪过,坐在海边的海明威,抚摸着向日葵的凡高……
❽ 怎样使作文语言有文采——初中生作文指导(黄建义)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这里的文就是文采,精彩的语言能使文章富有感召力和吸引力,从而更有效的表达思想内容。我们要让自己作文出类拔萃,就得着意雕刻文采之花,使自己的语言美起来。 一、锤炼词语 要使作文语言新颖脱俗,鲜明生动,必须注重锤炼词语,尤其要重视动词与形容词的锤炼。如:“低垂的天幕压着我的胸口,灰暗与沮丧撕裂着我的心。”“我们伟大祖国的形象第一次在我心灵的胶片上感光。”前句中“撕裂”一词毕现了苦闷无助、失落伤痛。后句中“感光”这一摄影术语的运用使人倍感新颖别致。“一阵冷风吹来,浓云像从地上冒出来似的。”“冒”字说明天气变化突然。“我的母亲早已迎出来了,接着便飞出八岁的宏儿。”这里的“飞”,飞出了亲人的亲热,飞出了侄儿的活泼可爱。“我踩着铃声走进教室”,“踩”字形象地写出了时间的紧张。 二、描摹色彩 即对主体对象的色彩从不同方面进行细致描摹,使之具有画面美、立体感,给人以丰富直观的视角感。有位同学这样写金银花: “每年初春,金银花那婀娜多姿的花蔓便迅速地攀在花架上,非常匀称地向四周伸展。猛一看去,那个花架简直成了一堵绿色的墙。到四五月份,绿叶丛中缀满了白银似的小花,花瓣是白色的,花蕊带点黄色呈喇叭状,貌似金针花,但比金针花小。花开了,迷人的香味被春风送得很远很远。随着时间的推移,盛开的花儿逐渐由洁白变成金黄。这时绿色的墙上黄白相间,美丽极了,真是名副其实的金银花。” 白色的花瓣,黄色的花蕊,衬托花的绿叶丛,作者抓住金银花这些颜色下笔,细致描摹,将其色态及色变栩栩如生地展示在读者眼界,让人真切地感觉到金银花娇艳迷人的风姿。 三、善用修辞 各种修辞格都有各自妙用,恰当的运用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机,化腐朽为神奇,增加文采。如中考满分作文《雨夜曲》中这一片断:“?春雨细小,使人温馨。她清新而不妖媚,纤小而不失豪劲,她总是细细地诉说,诉说春的幽远与和煦。夏雨的豪爽让人痛快。她像惊世骇俗的佳作美文,忽而高山流水,忽而一泻千里,忽而崇山纳壤,忽而大海吞流,让人畅快淋漓。秋雨凄凄怨怨,让人爱怜,她忽而浅吟低唱,忽而如行云流水,忽而欲说还休。冬雨不再矜持,但她仪态端庄,雍容典雅。倾听着四季的雨声,不觉感慨镜花水月、沧海桑田。 ”此段写出了春夏秋冬四时不同的雨的特点,用拟人句、比喻句显出生动形象之美,耐人品味,又用排比句使语言对称,让人读之琅琅上口、富有音韵美。飞扬的文采,传达出的情愫怎能不令读者动容? 四、营造幽默 叶圣陶先生不止一次说过“语体文的最高境界就是文章同说话一样”,这要求语言应生活化,写得无拘无束,幽默自在。中考佳作《我的同学》就有这样妙趣横生的话语:“我们宿舍的‘鱼二’有一张早熟的脸,配上浓浓的胡子,老师见了他,以为是家长,赶紧点头哈腰;家长见了他,以为是老师,也点头哈腰。基于这一点,我们几个都尊称他‘鱼二爷’。当年的鱼二爷也说得上是俺们班上足球队的主力。由于受风湿关节炎的困扰,鱼二爷走路有点一瘸一拐,因此他在球场上就颇有巴西名将加林查的风格,对手看他一扭一扭信步而来,总以为他要做假动作,于是乎随着一阵乱扭。结果,嘿嘿嘿……” 我们还可以用巧借熟语、张冠李戴、错位搭配、褒词贬用、旧词新用等方式使句子情韵深醇,增加文章幽默情趣。如“他一而再、再而三犯规,最后荣幸地受到校长‘亲切接见’”。“这个说我‘痘(豆)冠年华’,那个说我‘情痘(窦)初开’,我气得几乎眼泪几乎夺眶而出。”“脸上怎么来了这么一个不束之客,虽然不大……再一次照镜子,似乎又有一处蠢蠢欲动。”各种幽默语的刻意营造,增添了文采,产生了艺术魅力。 五、巧妙引用 诗词名句大多文字洗练,语意含蓄,内涵丰富,声韵和谐,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时空穿透力,如果恰当而巧妙引用或化用,能使文章增色,语言就有了文采。如中考佳作《诗意人生》其中一段: “品读诗词,我领略山河之壮美。随杜甫一起登泰山,我拥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与王维一同走进边塞,我感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同李白游览名山,我领略‘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的神奇;和孟浩然并肩俯看洞庭,我体会‘气蒸云泽梦,波撼岳阳城’的浩瀚;跟苏轼共同远眺长江,我欣赏‘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观……”。此外,引用精美的歌词、俗语、术语、歇后语等也可使语言灵动鲜活,富有韵味。 六、联想化形 将枯燥的内容或抽象的概念借助联想和想象演化成具体形象的内容,也可增添文采。中考佳作《魅力》一文,作者作了这样饶有兴味的化形联想:“魅力是护旗手升旗时那有力的一甩;是站在领奖台上奥运冠军脸上灿烂的笑容;是巴蒂斯图塔的飞脚射门;是迈克尔.乔丹的潇洒灌篮;是六弦琴上流动的音符;是时装模特轻盈的步履;是演讲者潇洒的手势;是胸襟博大者宽容的微笑;是贝利的脚,泰森的拳;是卓别林的鞋,梅兰芳的水袖;是白石老人的虾,徐悲鸿的马;是慈母灯下为儿缝衣时映照在窗纸上的背影;是外婆目送孙儿远离时在风里飘动的白发……”化形联想描绘出的鲜活画面,能使人悦之以形,动之以情,给人美不胜收之感。 七、仿拟改编 将诗词、台词、歌曲等进行仿拟,取其形式改其内容,也能使文章增色添彩。如中考佳作片断:“作业最多的人是我,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休息最少的人是我,挨批最多的是我,没有人身自由的人是我,放假关禁闭的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这位考生以自嘲口吻改编了歌词,形象地将当前学生课业负担重的现状描绘出来,读来发人深思。“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学海。我将更加努力学习,以驶向知识海洋的彼岸。”这段文字将李白诗中“沧”字换成“学”字,表达了作者勤奋学习愿望。改编,点明主旨,增加了文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你文笔飞扬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同学们只有平时广采集,锲而不舍地积累储存,下笔时精心运用,才能用手中的彩笔描绘新生活,讴歌新时代。
❾ 如何让作文有文采
作文“有文采”的基本要求有二:话语机智,文辞形象。即要做到话语有机智感,遣词遣得生动,尤其要在动词、形容词、副词上下功夫;造句要造得别致,句子成分倒错组合,有诗意;修辞用得精彩,如,比喻的喻体出人意料,排比的语气铿锵。借用、比描、泛灵、修饰等就是最出文采的好方法。
1、借用,即引用。
你哪知我有远大理想!——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前路茫茫不知所往,正在徘徊出现了转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烦死了,愁煞人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2、比描即比喻等描绘手段。人的大脑喜欢形象感强的东西,我们作文的语言应既能传情达意,又形象感强。
A、20世纪快要过去了,处于世纪之交的我们回首往事。
B、20世纪的帷幕正在我们头顶徐徐落下,丫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驿站,我们回首百年来并未如烟消散的往事。
A、她瘦极了!
B、她的下巴与颈项瘦到极点,像蜜枣吮得光剩下核,核上只沾着一点毛毛的肉衣子。
A、试问闲愁都几许?且多,且乱,且久。
B、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A只有意而没有象,B则通过比描成为中国传统的“立象以尽意”。倘用物理的眼光看,比描便于工作是通过联想给对象确定参照物。单说“愁”不易说清,为它觅一参照物,让读者在比照中自求自得,于是有了“立象尽意”的B句。
3、泛灵,即让被描绘的事物“泛”出人、物的“灵气”(往往用比拟)。
夏季的豆荚挤在门的四周。
我在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对面。
4、修饰——将文字写具体的好方法。
A、天空是蓝色的,鸟儿飞来飞去,远方的山模糊不清,绿色的四时散发着好闻的香味儿。
B、天空是孩子们画中的那种天空,彻头彻尾的深蓝色。绵延的山脉看上去就像恐龙的脊背,人字形的大雁在头顶上盘旋,青翠欲滴的四时散发着阵阵新刈的牧草的清香。
一篇文章的开头:菲儿正在公共汽车上专心致志地读书。这个开头不好,一个多好的修饰机会被作者错过了!什么书读得这样专心?简单说一下,读者就可马上大略猜知人物的性格乃至所处时代。因此,当你写作时,请记住:不是“一杯茶”,而是“一杯柠檬茶”或“一杯热气腾腾的柠檬茶”:
一只狗——一只卷毛狗——一只白色卷毛狗;一束花——一束康乃馨——一束素白淡雅的康乃馨;一个夜晚——一个月白风清的夜晚——一个月白风清木叶萧萧的夜晚;一个国王——一个耍无赖的国王——一个一身百结衣耍无赖的国王。
“修饰”这个简单的技巧,我们以前没注意是因为只管写自己的,不管读者的接受状况——设身处地的替读者(阅卷者)想想,他们愿意看什么样的文字?
“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这已是形象的画面了,然而水田怎样夏木怎样,我们读者却不能准确知晓,而作者要传达的意思是“水田开阔,空蒙迷茫;林木幽深,茂密清凉”,所以王维写成“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仅仅两词的加入就使意境迥异,作者表达尽了想表达的,读者读到了作者所期望读到的。
语言本身只是一些抽象的文字符号,没有形象感,但语言却可以唤起形象感,这就要依靠联想和想象,没有它们就没有文学,为了重新激活上帝赋予人类的这种能力,希望大家养成两个阅读和写作的良好习惯:
一是用联想把每个与文字相关的信息激活。如,家——家门前的老槐树、树下的旧石磨、磨旁编着麦草辫的奶奶——写家、写乡愁的诗文等。
一是用想像把每一个文字“立体”起来。如,凌晨四点——夜的黑、灯火的倦怠、环境的阒(qù)寂、夜虫的呢喃、落花的声响等。
联想与想象在高考作文中的作用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构建故事性文章中的人物形象。2、为议论性文章营造一种历史情景。3、为议论性文字描绘一些必要的细节。
请欣赏佳作中的“修饰”与“想像”:
梨花院落融融的月光,和着柳絮池塘淡淡的清风,流入我的心中,轻轻地拨动那根尘封在岁月的心弦,奏出曲曲远古的清音……这清音,穿过了唐朝橘红的烟尘和宋朝暗黄的天宇,来到这月光如水的庭院。……这清音,飞越时空隧道,飘过无垠的大西洋,落入这梨香满园的庭院。
记得流浪异域,足迹启遍布撒哈拉的三毛吗?为什么她选择了如此艰苦的环境,为什么要去领略凄楚与绝境的颤栗?是漫天黄沙翻滚的雄浑,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幽远,还是驼铃声声的悠扬?……一幅幅画面在我眼前静静闪过,坐在海边的海明威,抚摸着向日葵的凡高……
❿ 谈怎样让中学作文语言有文采
作文教学新探索——“秀一秀”作文语言
长期以来,高考作文如何能够在众多的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吸引阅卷教师的眼球,一直是值得探究的问题。现在大多数学生在写作时即使内容再好,也难以吸引读者。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一篇文章若没有较好的语言,大多苦于语言枯燥、乏味。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他们的作文语言更有文采,能在高考时拿到作文评分标准中“语言有文采”这项发展等级分,我试着将扩写语段、选用、仿用句式的知识运用到作文教学中。
将扩写语段、选用、仿用句式的知识运用到作文教学中有两大优点:首先,词语、句子是一篇文章最基本的语言构成单位,从最基础的词语、句子来抓写作,可以防止文章出现语病,确保拿到更多的基础等级分。其次,灵活的句式、优美的语段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一篇文章如果选择多种多样的句式就会显得很灵活、不呆板。而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的句式单一、缺乏变换,就从整句和散句这两种句式的选择来看,学生大多钟情于散句,因为散句自由活泼,可以脱口而出。所以许多学生的整篇文章就一散到底,形式单调。为了使他们的作文能整散结合,富于变化。我将选用句式中的知识运用到作文教学中,并且重点训练了整句,因为整句结构整齐、音节和谐,能渲染气氛、增强语气,是高考作文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下面就以整句的仿写、扩写的教学实例来谈谈我是怎样利用句式和语段来训练作文的。
一、古诗文连用式整句
古诗文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若能在文中恰当、灵活地运用很可展示学生丰富的文化底蕴,深深地打动读者。如2000年山东一位考生在《冷香飞上语文》中有一段话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语文从那古人口中娓娓道出;语文被当阳桥的张飞一声吼出;语文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的笔端流出;语文在浔阳江头的琵琶女琴弦上回荡;语文带我们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体验神奇,到景阳冈的青石上感受惊险;它让我们深味‘逝者如斯’的感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无奈,‘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萧瑟——”,我用投影的方式摆出例题,然后要求学生在五分钟之内仿写一段话,内容要体现自己对语文的感受。有一个学生很
快就仿写出如下一段话:“‘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语文从那古人口中娓娓道出;语文被精忠报国的岳飞大声唱出;语文从心系国民的杜甫的笔端流出;语文在流浪的阿炳二胡上萦饶;语文带我们到石钟山的罅隙里体验神奇,到蜀道山的天梯上感受惊险;它让我们体味‘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羁苦,‘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思情,‘欲将心事付琴瑶,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苦闷,‘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这个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联想能力,主要是相似联想,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写出来。但是由于我校学生素质普遍不很高,层次参差不齐,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写出这么一段话来的人不多。我就采取了低起分层教学法的教学方法。层次最低的学生只要求写出其中的一两句诗和一两个作者,不硬性规定他们组成段落。层次稍微高一点的要求能拓展开去,如例文中最后一个分号后的内容谈了四种语文可以让我们深味的东西,我要求他们写六种、七种甚至更多。层次最高的学生则要求他们用自己的优美的语言将古诗人与古诗文连队缀成语段。这种方法深受学生欢迎,他们个个情绪高涨,连平时讨厌语文,视语文为猛兽的学生也来了兴趣。为了能总结他们的情况我还作了笔录。有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语文带我们走入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情怀中;语文能让我们体味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情怀;语文激起我们‘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斗志;语文使我们知道,<<巴黎圣母院>>中人心的美与丑;语文可以告诉我们中国近代史的血与泪;语文也可描绘中国未来的美好前景。这个学生水平处中上层次,他的答案虽然不是十全十美,但他能有进步,这也是我们教学目的所在。
二、排比式整句
写作时若能适当地运用排比句式将会使文章气势磅礴。如同样是谈语文,另一个学生则是这样写的:“天空中一丝云儿飘过,淡淡的,自由自在的,你觉得真好,这就是语文;初升的朝阳光芒万丈,你觉得生机勃发,这就是语文;如血的残阳映红了半边天,让人无限留恋,别忘了,这也是语文。”我用同样的方式将例题投影到荧幕上,然后要求仿写或扩写有关“人生”这个话题,有一个学生是这么写的:“人生是什么?人生是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人生是李白的蔑视权贵;人生是文天祥的宁死不屈;人生是于文龙的两袖清风;人生是孔繁森的无私奉献。”
排比句的使用,拓展了空间,浓化了色彩,增强了语势,如骏马走坂,酣畅淋漓,神盈气足,读之有一种充满愉悦的美感。
三、比喻式整句
比喻式整句就是运用一系列比喻,用形象、具体、感性的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深邃的内蕴的语段。运用它能使文章中深奥的内容变得浅显易懂。
如山东一位考生的《零的断想》是这样写的:“在刚刚启蒙的孩童眼里,零是一轮金灿灿的太阳,是热乎乎的鸡蛋,是一朵盛开的向日葵,是一颗圆形的巧克力,是妈妈炸的香喷喷的甜圈,也或许仅仅是一个圆圈??在迷茫失望、对生活失去信心,对世界充满了怨言与不满的人眼里,零永远是一个令人消沉的符号,在他眼中零是一个无底的深洞,是一个黑乎乎的陷阱,是一个令人恐怖的血盆大口,是一个置人于死地的枪口。”这一系列的比喻所表现出来的非凡的想象力,极大地启发着学生,令他们遐想,使他们有着强烈的写作欲望。为了不使教学模式呆板,我采用了分组讨论式:将全班分成六组,每组自定一个话题内容,写好后本组同学进行讨论、修改,然后每组各派一个代表宣读本组的讨论结果。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前教师一言堂的常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能在讨论与修改的氛围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这样自然也就出现了一些好的语段,如有一组以“友谊”为话题:“友谊是一杯香茶越泡越浓;友谊是一坛美酒,越酿越醇;友谊是一盏黑暗中的灯,指引双方共同前进;友谊是一首动听的歌,伴随乐音越唱越响;友谊是—本无字的天书,书中的字要双方用真诚共同去编写。另有一组对“1”进行想象:“1是慈母手中的—根针,缝织着母亲深深的关怀;1是老师手中的一支粉笔,播撒着老师智慧的花朵;1是荆轲手中的一把剑,饱含着英雄末路的凄凉;1是奶奶手中的一根油条,油炸着奶奶不烦的唠叨。”
四、假设式整句
假设式整句是利用假设的句式,排比、推理的方式构成的相对整齐的句子。若能将其恰当运用,将会使文章思维严密、逻辑性强,使文章充满浓厚的思辨色彩。
如江苏省有一篇十分特殊的文章《10减1等于??》就用了假设式句式:“你知道十减一等于几吗?九。对,可也不完全对。如果是树上有十只鸟,被枪打掉一只,这里的十减一就不一定是九,而可能是一只鸟都没有;如果是鱼缸里的十条
金鱼,死了—条,问还有几条金鱼?那么十减一也不等于九,而可能是十;如果是夜里点燃的十支蜡烛,被风吹灭了一支,问还有几支?那么答案是一,因为其余的蜡烛都燃尽了;如果是桌子的十个角被砍掉一个,那么十减一还是不等于九,因为我们将看到十一个。好了,如果现在再问你十减一等于几?你还会只想到九吗?你还有其他答案吗?”看了例文以后,有一个学生很快就写下了一段有关“毅力”的话:“如果没有毅力,蜘蛛即使有再好的丝,也不可能织成漂亮牢固的蜘蛛网;如果没有毅力,勾践即使有再好的谋臣,也不可能灭亡吴国;如果没有毅力,爱迪生即使试验几百次,也不可能找到电灯的材料钨丝;如果没有毅力,欧立希即使试验605次,也不可能发明606。”这段话的材料虽然陈旧一点,但能旧瓶装新酒,有较强的说服力。
经过多次的训练,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文章材料丰富了,语言也有文采了,他们使这道亮丽的风景线熠熠闪光。 因此,鄙人认为教作文不必死守固定模式,应该将其和其它知识相融合。不仅如此,在高考的其它知识的复习中也应该注意知识的相互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