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关于忙与闲的取舍的作文
专业团队数学之美第一时间为您解答:
1
忙与闲
朋友见面,总免不了寒暄几句:最近在忙什么呀?含蓄的哥们一语带过:都什么年代了,还忙呀?唠叨的娘们絮絮叨叨,带孩子呀,评职呀,累呀,喋喋不休。我是乐天派,忙了,也说不忙;闲了,就真的不忙。久而久之,就是一个闲人了。
不觉得,想起老子那句“无为而治”的名言,大丈夫“治国、安家、平天下”固然轰轰烈烈,令人刮目相看,可自知不可为而为之,倒不免使人汗颜。
古语有云:有福之人不用忙,无福之人忙断肠。其言对于我们这个灌输了几千年孔孟儒学的民族而论,难免有些消极、颓废,可对于建设“和谐社会”而言,可谓是一件幸事。假如我们都一味追求功利,满足虚荣,忙未必就好于闲。
忙与闲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它不是一个矛盾的组合,把两者对立起来思考无疑有些偏颇,知难而退,也许是一个明智之举,“不撞南墙不回头”恐怕要成为我们的“后车之鉴”吧。
忙碌的现代人有如一条奔流的河水,活力固然充沛,却往往夹泥沙以俱下;因此忙碌中必须要有闲暇,奔流中必须要能静止。
灵魂最极致的幸福,就是拥有内心的宁静。而内心的宁静则需要在身心最放松的时刻才能获得。
在这个忙碌的社会里,想要找到一个随时都急急忙忙、慌慌张张的人,那简直是太容易了。在繁华的商业社会里,人们总是为了生计、生存、生活而四处奔忙,似乎一切都有个约定俗成的标准,倘若达不到这样的标准,这一生就白活了。真正的生活是需要花一点时间来寻找和经营的。
处于现代文明中的男男女女,都不得不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并且在那些彼此矛盾、难以取舍的价值中,做出艰难的抉择:既想保持自己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又不愿意放弃积极的进取和成功;既想感觉灵敏,又想保持坚韧,这就大大考验了
现代人的体力和精神。
人生需要许多在奔忙中的空闲,让你不只是紧锣密鼓的赶路,而是有些可以停下来的小小段落,容你欣赏玩味,遐思和体会。有如音乐中的休止符或间奏;也有如文章中的分段,让你换一口气再继续;让你有机会找到自己,认识一下自己在这宇宙间的位置,而不致像一颗流星,直接了当的划破长空,一口气冲到终点,还来不及认识自己所经过的旅程就已经结束。
宁静使你充实,孤独却使你无限遐想,让你在天地与宇宙之间,蕴藏了无限的可能。成为宁静闲暇的人,与一般人不同,是因为对宁静的渴求原本就不属于人之本性,平凡的人生本来就注定了必须劳碌终生,来换取自己与家人生存的需要,成为了挣扎与困乏的俗人之后,就很难再做一个有才智的自由人。
一般人总是厌倦空闲,好象总是需要为着什么目的而忙碌着,如此,才能显出自己的存在价值与重要性。当你的生活中,总是有着忙不完的事,你心中微细的声音,是不容易被听见的。所以,多歇足、少瞎忙,才能让生命活出自己的味道来。
我们平常做事,若偷懒怠惰,诸事皆废,方寸之间必定会有许多的牵挂,那么,又要到何处讨个闲来呢?所谓:果决人似忙,心中常有余闲,因循人似闲,心中常有余忙。
一般人总认为,奋发努力的反面是轻松自在。其实,勤奋过度也会成为成功的绊脚石,偶而,退后一步,再前进三步,给自己一点点缓冲的空间,让生活中适度留白,也是一种闲适的美。
把生活塞得满满的,也许是工作上的需要。然而,塞得满满的生活,没有一点闲暇,对生命来说,反而是一种窒息与压迫。
留白,绝不是要让生命空白;留白,只是一种生命偶尔的放松、一种优游自在的弹性;留白,是一种生命必要的呼吸,是一种生活美学的艺术。懂得留白,让自己在生活里有个弹性优游的空间,这也是生活里必要的智能。
要船走得快,也得慢慢的划;在勤奋之中,也要有悠闲的韵律。学习在努力和休闲之间取得平衡。在这个宇宙之中,凡事皆须因循中庸之道,太紧和太松皆非上上之策,唯有把握住何时该松、何时该紧的时机,你才能找到让自己快乐工作的奥秘。
你的生活是忙是闲? 忙与闲是两种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有的人喜欢忙,愈忙愈奋发,愈忙愈有精神;把忙看成是动力、是营养,认为安闲是偷懒、是懈怠、是无所事事,与死亡无异。 但也有人认为闲是放下......
换一个角度看,则行与停或者只是一个忙与闲的题。太忙碌和太清闲都容易出现问题,较好的状态应当是忙中有闲,闲中有忙,以达至忙与闲的平衡。有些人是忙得忘了闲,这并不要紧,忙与闲并没有定位,善处其间,忙时也就是闲境,不善处其间,闲时也会是忙境。所谓善处的人,身忙而心不忙;不善处的人,身闲而心不闲。应付忙与闲要善于调适心境。
你不去想,东西自然会消失,而且会消失的很彻底,你永远找不到它。忙忙碌碌的生活才叫充实,但忙碌决不代表就没有一刻闲暇! 忙的同时要不忘时不时抬头看看周围的人和事。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选择,生活就是在被动与主动之间不停的徘徊。能做到心闲人不闲,人忙心不忙,这就是最高境界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B. 帮忙写一篇有关“忙与闲”的作文,800字左右,快
“忙”与“闲”是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忙”似乎是褒义的,而“闲”则是贬义的。“忙”可以引发一系列积极正面的评价:有用的、积极的、充实的、勤奋的,甚至是主流的,令人羡慕的。见面寒暄,“您忙呐”几乎是一种恭维。被人打扰,会说“我忙着呢”,透着傲慢甚至是自豪。跟忙人相处,你也沾光,那叫帮忙。可是“闲”却没来由地会引发一连串负面的联想:没用的、消极的、空虚的、懒散的,甚至是边缘的,叫人看不起的。对人不耐烦了,会说,您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跟闲人相处,你也倒霉,那叫帮闲,那是一群混混儿,二流子。
这样一来,多数人会作出这样的选择:宁可忙些累些,也不愿闲下来。
在一个单位那些身兼数职的大忙人,一般总是受领导器重的,自然也总是令人羡慕的。俗话说贤者多劳,您是贤者,您自然该着多受累些。而那些闲人,一般可能是不受待见的。没办法,市场经济,不养闲人。这么说人们褒“忙”贬“闲”,就没有什么不对的了。
可是啊,我们回头想一想,看看这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人的生存质量,你也许会生出另外一些想法。
一个人太忙了,一天到晚忙得脚不沾地,忙得昏天黑地,穷于应付,疲于奔命,我不禁要问:您是否想过,我在忙些啥?我忙的这些事有意义有价值吗?您是否想过,我忙的这些事,还有没有其他做法?我可不可以不用这么忙?不用说,大忙人,您肯定没怎么想,至少是没常这样想,因为,可怜的,您哪里有时间去想这些闲人才会想的事儿?抽点儿时间看看吧,看看这个世界,这个时代,还有谁像我们这么忙着。小商贩,他们一般都是起早贪黑的,可是他们都是奔“无利不起早”而来的。还有那些劳动密集型的工厂里流水线上的工人,他们从事着一种简单劳动,这种劳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简单,高效。他们就像一种叫陀螺的玩具,在鞭子的抽打下,急速地旋转着。从事简单劳动的人,为了高效,只好这么高速旋转着。可是,我们的工作,也是这么一种简单劳动吗?如果在我们当中,有哪位把自己从事的这份工作看作是一种简单的劳动,那不是在妄自菲薄,那实在是对自己的工作的一种极端的不负责任。教育,无论他是哪个学历层次的,即使是对婴幼儿的教育,它也绝不会是一种简单劳动。把这种工作简单化,就是对人的不尊重。
毫无疑问,教师的职业是一种专业,这就意味着教师的劳动具有创造性与复杂性,都不应该呈现出一种简单忙碌的状态。过于忙碌,不仅会使我们的工作简单化,久而久之,也会使我们变得知识萎缩,见识肤浅,变得头脑简单,情感粗糙,感觉迟钝,心灵枯竭。最终,我们就变成一只依靠鞭子抽打高速旋转的陀螺。
还是让我们忙里偷一点儿闲吧。
其实,“闲”也不见得就一定是负面的。只要它不是懒散的、无聊的、放纵的。如果有了闲暇,你去给你们家的盆景整整枝,施点儿肥。看书架上的书生虫了没有,把他们搬下来晒晒太阳,掸掉上面的灰尘,重新归归类,或许你会发现里头有一本书你看了一半,由于忙没看完,搁在那儿有大半年了,此时,得闲了,又有了读书的心情,那么,泡杯茶,慢慢读下去吧,这时的心情,那叫闲适、惬意。
如果有了闲暇,陪爱人散散步,听听音乐,看场电影,上网聊天儿,出门会友,甚至什么都不干,就想想心事儿也行。收拾心情,整理思绪,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驾驭着思想的飞船,你爱上哪儿上哪儿。如果有了闲暇,你什么都可以干,什么都可以不干,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你是完完整整的自由自在的一个“人”。人在闲暇状态下才是彻底放松的。闲暇是生命的最佳存在形式。难怪苏轼要为“偷得浮生半日闲”而歌唱。闲暇真好!
别将生命之弦绷得太紧,给自己留一刻闲暇吧。
C. 忙与闲作文素材
友谊好比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在书里,友谊如珍珠,我们共同穿缀,连成一串串璀璨的项链;友谊如彩绸,我们共同剪裁缝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服;友谊如花种,我们共同播撒,培育出一个个五彩的花坛;友谊如油彩,我们共同调色,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我和贺卿、王沐汐是从小学开始就在一起非常要好的朋友,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但又有谁能保证,友情可以从头到脚保存得牢牢的,任凭所有人去撕去扯也永远打不开?没有,甚至不用撕不用扯也会轻而易举的将它打破。
记得在小学的时候,我们约定不再跟我们班上的那个女同学讲话。可是有一天,那个女同学过来问我了一件事,被她们看见了,说我背叛了她们,说我说话不算数,不容我的任何解释,她们就走了,头也不回地走了。我哭了,哭得很伤心,我觉得我们之间的关系,还比不上一张纸的厚度,但,我突然想到了,明天就是王沐汐的生日,我想,就在明天跟她们说清楚,让她们知道是她们误会了我,我没有背叛她们。
当第二天我去的时候,贺卿也在那,我把手中的礼物给王沐汐的时候,她看都没看,就直接说不要,突然间眼睛酸酸的,我抑制住自己的情绪,又问了一遍:“你要不要”,可她还是坚决地摇了摇头:“不要”。我气得走了,边走边哭,哭得很伤心,我想:她们终究是么没有听我的解释,我们之间的那层窗户纸破了,破了好大的一块。天本来是那么的蓝,可在我的眼里,世间的万物都已经是灰色的了,贪婪,伪善,无信,怨恨,嫉妒,阴险,野心,它们犹如墨汁一般,在自己空白的内心涂抹。这让我觉得友情这东西不切实际,甚至是骗人的东西。
八个月了,整整八个月之久的时间,因
D. 高中的普遍用的作文素材
楼主你好,希望下面的资料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古人云:"文以意为主。""意",就是文章的目的、意图、宗旨、中心,是指作者在反映现象、说明问题、表现生活时,通过文章的全部内容表达出来的最基本的思想感情和观点见解。高考作文,对立意有哪些要求呢?
一篇考场作文,在立意方面,首先应做到正确与鲜明。这是对考场作文最一般的要求。正确,指一篇文章中作者的观点、见解能反映生活的本质与主流,对生活现象无论是赞美或批评,均有积极的意义。鲜明,指一篇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态度、观点应清楚、明确、统一,绝不含糊,更不晦涩。要力求在第一时间使阅卷者明了你的意图,使你想说的话深入人心。
立意正确、鲜明,这最一般的要求,对考生来说,相信不是大问题。有"一般",就有"不一般"。《考试大纲》对高考作文"发展等级"有这样两条要求:①见解新颖,有个性特征;②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提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性。这两条要求,是对作文立意的高级要求,即立意新颖、深刻。
本文先谈立意的新颖。
清代文人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说:"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他将写文章与交友并论,说交友求个长久,但对待事物则图个新鲜;"新"字是天下事物的美名,写文章这件事与其他事物相比,就更是如此,更该求新。
高考写作也是这个道理,欲使一篇文章脱颖而出,非要有创新精神不可。那么,如何才能使文章的立意推陈出新呢?下面提供四种"求新"思路,请尝试之。
一、与时俱进以求新
一代有一代的文字。任何一个写作者都必有那个时代的眼光、境界。高考作文亦如此,我们应当时刻有一种时代的意识,经常问问自己:现时代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写怎样的文章才有意义?有什么样的意义?站在时代的高度,及时提出并回答当代人们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是文章立意新颖的第一要着。
[片段示例一]
(2002年高考北京卷试题以"规则"为话题)
《泥水里的笑容》
在小宾馆旁边的巷子里,每到夜晚,总会有几个外地来的打工者横七竖八地躺在那里。爸爸说,他们是农民,冲破阻力从家里走出来离开土地的农民!
农民,是的,我看得出来--从他们脸上的沟壑里,分明流淌着浑浊的泥水,笑起来的时候,那泥水里像长出了稻子。我猜想,他们的喜悦,是从破了"守土地""守老家""守祖坟"的观念那一天萌生出来的!他们终于离开了 "种地生娃"的传统规则统治下的那片土地,他们终于可以在日落之后从事有偿劳动而不是回家睡觉了!对他们而言,冲破束缚了他们一千多年前的所谓精神规则,仅这一点,就足以使他们满面春风了。
他们的喜悦令我感到的兴奋!历史书中说的--那一千多年来日复一日索然无味的农民生活终于在我眼前土崩瓦解了!这个社会最顽固的封建文化精神规则终于在被斩断枝叶的几十年后即将被连根拔起了!我怎能不快慰!我敢断言,中国的农民不会永远像过去那样穷下去,因为第一,让农民穷的政治规则变了。第二,让农民穷的精神规则也变了。
农民的命运,从他们进城来的第一个微笑开始转变。我所看到的,只是一个缩影,我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因打破精神规则而笑对人生的面容!
[立意点评]
本文在立意新颖方面是颇为醒目的。首先,作者对"规则"的理解是很大气的。它已不是赛规、校规、交规的简单类推,而涉及人类发展的根本规则--如政策规定、精神束缚等意识形态的东西。细究起来,这些东西又确实是"人为规定出来的供大家有形无形中共同遵守的制度或准则",只是一般人很难驾御这类"大规则"。本文作者的过人之处在于,将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作为探讨的话题,这样一来,"规则"也便超越了庸常的意义,显得开阔、冷峻、高远并具有现实意义和鲜明的时代性。
其次,作者对农民问题的认识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问题中存在的旧有观念既是国家政府应面对的,也是农民自身应认识到的。这种自上而下的自觉意识,使得"那一千多年来日复一日索然无味的农民生活终于在我眼前土崩瓦解了!这个社会最顽固的封建文化精神规则终于在被斩断枝叶的几十年后即将被连根拔起了!"对此,作者的观点是积极且不同凡俗的。
所谓"与时俱进",于写作者而言,是要求我们对社会生活保持敏锐的嗅觉,进而把握时代的脉搏,与生存的这个世界同呼吸、共命运。立意新颖,首先是指立意的时代感。上面这篇《泥水里的笑容》,为我们奏响了新时代的声音。
二、自出机杼以求新
"自出机杼以求新",即用自己的眼光对生活作出独到的审视,发出独立且有价值的声音。
对于凡俗的生活,若想表现出新颖的立意,最好的办法就是选取最新、最佳的角度,表达单属于"我"的东西。歌德说过:"诗人之所以是诗人,正在于他有足够的心智,使一件平凡的对象现出一个有兴趣的方面来。""平凡的对象"是我们平日司空见惯的事物,而"有兴趣的方面"便是我们看问题的新角度。正因变换了视角,便可能言人所未言,便可能从凡俗的生活中看出一些新的意思。
[片段示例二]
(2004年高考全国卷试题 以"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为话题)
《能哭,也是一种幸福》
其实,有的时候能大哭一场真是福气。就像我家隔壁的苗苗,他妈妈一打他,他就开始"轰炸",把全楼震得摇动也决无停息之意,那哭声,让我心酸,却也觉得痛快,有时我也会暗地里给他加油。但像他那样哭,我这个年龄,似乎已不允许。
听着爸妈在屋里叹气。他们这一代人,总是被社会推着,年轻时推下了乡,中年又推下了岗,像水流里的枯叶,毫无目的地飘着。理想和信念老是遗忘了他们。这时,我想他们也应该放声大哭一场,把心里的不平与失落全都哭出来,这样也许会好一些。
有人说笑口常开是幸福的,但我认为能随心所欲放声大哭一场的人才是幸福的。他们可以不必将烦恼藏在心里。哭完后,他们会平静下来,轻松起来,重新站起来,去走新的路。
但我,不敢做这种人,因为我没资格哭。我的父母也不会做这种人,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使之无法放下面子,去像孩子一样地哭。在这座城市里、这个国家里、这个地球上,又有多少人敢做这种人,敢去放纵地大哭呢?他们只能每天带着一张笑脸,对自己笑,对别人笑,对镜子笑,而想哭的时候,泪水只好往肚子里流。
正想着,隔壁的苗苗又开始哭了,那么放肆、那么张扬地哭,像在宣告自己的权利,像在享受自己的乐趣。真让人羡慕啊!我心里酸溜溜地想,趁着还小,多哭几回吧,能哭真是福气!
[立意点评]
这篇考场作文,就立意新颖而论,颇具创意。何为"幸福"?这也许是一个"不问还明白,一问倒糊涂"的问题,所谓"福",指在物质或精神上使自己感到满足的一种生命体验。而"能哭"对人意味着什么呢?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的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定会不同。这就是本文的切入点。文章由自己的学习生活起笔,笔触涉及下岗的成人、不经事的孩子--"在这座城市里、这个国家里、这个地球上,又有多少人敢做这种人,敢去放纵地大哭呢?""哭完后,他们会平静下来,轻松起来,重新站起来,去走新的路"。文章中这最重要的两句话,也正是"福"之所在。同时,作者与一般人思维方式的不同亦显现出来。在此,作者表达的感情决非个人的极端体验,而是人类普遍的情愫。这便显示了作者的细腻与博大。在此,作者的写作精神显露无遗:面对现实的生存环境,放下架子,适度宣泄,抗拒"异化的生活",做真实的自我,维护心灵的平衡,这对现代人何其重要!文章换一个角度看幸福,恰恰寻到了生活的本真。
所谓"自出机杼",于写作者而言,是要求我们对庸常的生活态度来一次重新审度,对旧有的人事物景来一次重新观照。上面这篇《能哭,也是一种幸福》,为我们开启了新的感觉之门。
三、打破定势以求新
"打破定势以求新",即用怀疑、批判的精神对某些人们既成定论的认识作出反思,并给出新的、更有价值的答案。
鲁迅先生有一句名言:历来如此,便正确么?王国维先生有一句名言: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每一个写作者,囿于个人性格、学识、经历、情绪、所处时代、所属民族等主客观因素,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这种种写作中的局限,尤其是对事物认识的局限,前人有。今人有,后人还会有。对"历来如此"的种种看法,我们是不假思索、欣然接受,还是冷静思考、细致辨析,是一个写作者面临的重要选择。立意的新颖,常常在于我们对已有的思维定势能够怀疑,对我们所认为的"真理"能够求证,最终能够对生活形成新的、更有价值认识。
[片段示例三]
(2005年高考北京卷试题以"说'安"'为题)
《说"安"--女性颂歌》
古人造字,寓形于意。何为"安"也?室中有女即为"安"。
可这世上又有多少流言诽毁女子!什么"红颜祸水",什么"红颜误国",似乎所有的罪恶安在女子身上都是那么合情合理。
女子使国不安?女子使家不宁?
那么是谁"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放弃了绿柳夹河而列,长风携云朵翩跹而来的长安,甘愿远赴黄沙大漠,经受亘古不变的猎风与沙石吹打,而换取和平免受战火?是王嫱,那个名唤昭君的绝美女子,她为大汉朝撑起半片安定、安康、安宁的天空。
那么又是谁"无字碑头字皆满",功过留于后人评?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她兴科举,用贤能,兴修水利,治国严谨,广开言路,打造了一派盛世安平的景象。
室中有女便为安,女子亦能独撑起一片天空,女子亦是平安幸福的象征。有女子的家才真正像个家,有女子的家便是个安定的家,安详的家,安逸的家,安然的家。
[立意点评]
本文以"说'安"'为题,与很多同题文章一样,本文选择了以"安定""安宁"作为论说对象;不同的是,为了将"安定""安宁"说得富有个性特征,作者将视角凝聚于特定人群,通过对天下女子们"不安与安"的独特理解爆发出思想的力量。
毋庸讳言,我们这个有着几于年的文化的民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并未将女性放到一个应有的位置上,对女性出现过不少带有歧视性甚至侮辱性的认识。上面这篇说"安"的文章,由"安"的造字说起,联想到"室中有女即为'安"'--"女子与'安'"的概念浮出水面,这对于传统认识来说,是个不小的突破,接下来在替女子鸣不平的文字中.众多史事,如数"家珍"--昭君、武则天--作者借几个排比段以不容置疑的语气高唱了一曲女性颂歌,令天下帼国扬眉吐气。,由此观之:本文的"突破",凭的是胆量与识见;本文能将这种"突破"表达得令人信服,凭的是作者的学识储备。因了这种种凭借,才有这篇"翻案"文章别致的构思。
所谓"打破定势",于写作者而言,是要求我们跳出惯常认识的小圈子,能够对看似正确、貌似合理或"历来如此"的结论,来一次颠覆性的反思,最终得出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上面这篇《说"安"--女性颂歌》,使我们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思想冲动。
四、老歌翻唱以求新
"老歌翻唱以求新",即用联系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来发现历史的异同,保持清醒的头脑去思考事理人情,去谋求解决问题之道。
前辈学者云: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当历史与现实相遇并惊人地一致时,无论历史或现实,就都有再认识的价值了。前辈文章家亦用创作实践告诉我们:怀古,是为了察今。
前贤的好文章就像一首代代传唱的经典老歌,不会因岁月流逝而失去它的价值;相反,一些有着真知灼见的文字在时间的检验下会日益显露它的光华。
[片段示例四]
(2004年高考上海卷试题以"忙"为话题)
《忙兮忙兮奈若何》
我看到熙熙攘攘的地铁,面无表情的人们下了又上;我听到那些比我小许多的孩子谈论着谁家更富有;我闻到城市里的气味,烟草、空调、汗水;我感觉到每个人的脉搏跳动得同样忙碌、快速。我总想,我们所生活的地方,忙得越来越缺失某种东西。
顺应着忙碌,快餐应运而生。另一方面,精神快餐也适时而起了。
我们永远不能像看漫画一样去读钱钟书和托尔斯泰?因为忙,所以他们隐到了舞台的背后。安妮宝贝、金庸、琼瑶大行其道了。因为忙,像书法这样的艺术精粹是根本不可能去碰了,连笔杆子都已被电脑键盘所替代,毫无美感可言的印刷字取代了流传千年、灵动飞扬的手写汉字。
忙,使我们的社会飞速发展;忙,也使我们的心灵无所依傍。以往的质朴人情正在变得淡薄,曾经的经典着作正在被人遗忘,那种久久品味艺术之美的感觉,已变得奢侈。龙井在角落里毫无意义地散发淡香,可乐披着闪亮的华服高高在上。
这到底是幸运,还是悲哀?
我多想,坐上人生的火车,捧着香茗,看看窗外的山山水水,让心灵飘飞到从前的时光--悠闲自在,任意西东。
忙兮忙兮奈若何。
[立意点评]
这是一篇批判现实、具有人文色彩的随笔性质的文章。关于"忙与闲"的话题,古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之选,今有李宗盛(台湾音乐人)《忙与盲》"门和抽屉开了又关关了又开,如此的慌张""忙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还是为了不让别人失望""忙得已经没有时间痛哭一场"等感叹,而《忙兮忙兮奈若何》一文,作者无疑将上述意念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用全镜头扫描社会人群,探究"忙"的后果--"只剩下浮华在招摇",撕去假面,暴露本质;另一方面,定点观察,定向分析,探究"忙"的更深一层后果--"心灵无所依傍""人情变得淡薄",从而揭示问题的严重性,使这篇"盛世危言"显现出极强的现实意义。与前贤的作品相比,作为一篇考场作文,作者的从容与老练亦不逊色。
所谓"老歌新唱",于写作者而言,是要求我们善于发现此时此地和彼时彼地的种种关联,以历史的经验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思路,探求新的切实的解决问题之道。上面这篇《忙兮忙兮奈若何》,使我们生发出似曾相识的内心感动。
综上所述,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文章立意所追求的"新",既包括"弃旧图新"的那个"新",也包括"温故知新"的那个"新"。上述四种"求新"思路,只要我们选择其一并且努力走下去,文章便有望不人云亦云,给人以清风扑面之感。
E. 关于忙与闲的作文小素材,只要100字
忙和闲该是现代社会最能代表人们生存状态的两个词了。有人把闲专与忙直接划分为心灵两属种不同的状态。不管怎样,闲与忙都与人的心灵状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闲与忙并不一定总对应于特定的某种心灵状态。同样忙碌,有人觉得充实,有人觉得若得若失;同样空闲,有人以为享受,有人以为要命。影响心灵状态的因素不仅仅有闲与忙,还有更具决定性的因素的是:目标和价值观。目标有高有低,价值观因人而异,闲与忙带来的感受自然也因人而异。对待忙与闲,该采取什么态度,怎么做才最好呢?这也是个价值观的问题。
F. 忙碌与闲暇作文素材
西塞罗说
:
“我空闲的时候,常常是我最忙的时候。
”
这句看似矛盾的话不禁让我眼前一亮,
开始思索。
人世间滚滚红尘、
万物万
象,纷繁杂乱,纵使你腰缠万贯,也未必真有“空闲”的时候;即使有,也可能
在宝贵的的闲暇时光里不能停下身心的惯性运动。
这样想来,
尘世纷繁,亦不过一池白莲,半亩静塘。
首先,
真正的空闲,
不是指无事可做之时。
一个人若是内心皎洁如新月之光
辉,明澈如山间之清泉,即使身边事务繁多,也不能影响到他内心的“空闲”一
丝一毫,此正所谓
“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
小隐之人不能隐
于功名利禄的漩涡中心,乃是其内心不够“空闲”
,不能做到“坐忘”
,定力不够
也。故其须以身外环境之清静来达到内心的清静。
那么,人“空闲”了,为何又要忙呢?
忙什么?忙着以文化之华实填补心中脑中之“空闲”
,以知识之精华灌溉眼
中手中的空虚。
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实验研究表明,
人的眼睛总是在不断寻找落点,
若一段
时间内找不到落点,人就会因为焦虑和迷茫而失明。这也是“雪盲症”的原因。
人的心与眼睛一样,也在不断地寻找落点,心,总得看到点什么、以什么为目标
才行。而文化和知识,即是人心最好的“落点”
。此时须以文化和思想灌溉心灵,
促进人格和性灵的成长。
灌溉心田,
怎能不忙?但增加人格力量只是一方面,
还有另一方面却更为重
要。
闲暇之时,
人们可以与自己相处。
生活的节奏太快,
我们必须常常停下脚步,
等一等落后的灵魂,自己陪伴着自己,过内在的生活
。
有一点人们常常误解,
那就是并非只有自己一人在一个独立的无他人的空间
里才叫做“独处”
。独处是指一个人面对自己,与自己的灵魂对话。由此可以看
出独处的重要性了。周国平说:
“人们总是用很少的时间进食,用很长的时间消
化。
”
独处就是那个消化世界的过程。
非独处的集体活动时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
道理、经验,而惟有通过独处才能内化成自己心灵的营养。
有些人害怕与自己独处,大概是因为连他自己都感觉到了自己的空洞和乏
味,故其必须找点别的消遣才能直面自己吧。
尘世纷繁,不过一池白莲,半亩静塘,只要明白了这点,我们就能像西塞罗
一样在空闲时充实地忙碌,直面自己,素颜修行。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G. 帮忙写一篇有关“忙与闲”的作文,300字左右,快
1
忙与闲
朋友见面,总免不了寒暄几句:最近在忙什么呀?含蓄的哥们一语带过:都什么年代了,还忙呀?唠叨的娘们絮絮叨叨,带孩子呀,评职呀,累呀,喋喋不休。我是乐天派,忙了,也说不忙;闲了,就真的不忙。久而久之,就是一个闲人了。
不觉得,想起老子那句“无为而治”的名言,大丈夫“治国、安家、平天下”固然轰轰烈烈,令人刮目相看,可自知不可为而为之,倒不免使人汗颜。
古语有云:有福之人不用忙,无福之人忙断肠。其言对于我们这个灌输了几千年孔孟儒学的民族而论,难免有些消极、颓废,可对于建设“和谐社会”而言,可谓是一件幸事。假如我们都一味追求功利,满足虚荣,忙未必就好于闲。
忙与闲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它不是一个矛盾的组合,把两者对立起来思考无疑有些偏颇,知难而退,也许是一个明智之举,“不撞南墙不回头”恐怕要成为我们的“后车之鉴”吧。
忙碌的现代人有如一条奔流的河水,活力固然充沛,却往往夹泥沙以俱下;因此忙碌中必须要有闲暇,奔流中必须要能静止。
灵魂最极致的幸福,就是拥有内心的宁静。而内心的宁静则需要在身心最放松的时刻才能获得。
在这个忙碌的社会里,想要找到一个随时都急急忙忙、慌慌张张的人,那简直是太容易了。在繁华的商业社会里,人们总是为了生计、生存、生活而四处奔忙,似乎一切都有个约定俗成的标准,倘若达不到这样的标准,这一生就白活了。真正的生活是需要花一点时间来寻找和经营的。
处于现代文明中的男男女女,都不得不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并且在那些彼此矛盾、难以取舍的价值中,做出艰难的抉择:既想保持自己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又不愿意放弃积极的进取和成功;既想感觉灵敏,又想保持坚韧,这就大大考验了
现代人的体力和精神。
人生需要许多在奔忙中的空闲,让你不只是紧锣密鼓的赶路,而是有些可以停下来的小小段落,容你欣赏玩味,遐思和体会。有如音乐中的休止符或间奏;也有如文章中的分段,让你换一口气再继续;让你有机会找到自己,认识一下自己在这宇宙间的位置,而不致像一颗流星,直接了当的划破长空,一口气冲到终点,还来不及认识自己所经过的旅程就已经结束。
宁静使你充实,孤独却使你无限遐想,让你在天地与宇宙之间,蕴藏了无限的可能。成为宁静闲暇的人,与一般人不同,是因为对宁静的渴求原本就不属于人之本性,平凡的人生本来就注定了必须劳碌终生,来换取自己与家人生存的需要,成为了挣扎与困乏的俗人之后,就很难再做一个有才智的自由人。
一般人总是厌倦空闲,好象总是需要为着什么目的而忙碌着,如此,才能显出自己的存在价值与重要性。当你的生活中,总是有着忙不完的事,你心中微细的声音,是不容易被听见的。所以,多歇足、少瞎忙,才能让生命活出自己的味道来。
我们平常做事,若偷懒怠惰,诸事皆废,方寸之间必定会有许多的牵挂,那么,又要到何处讨个闲来呢?所谓:果决人似忙,心中常有余闲,因循人似闲,心中常有余忙。
一般人总认为,奋发努力的反面是轻松自在。其实,勤奋过度也会成为成功的绊脚石,偶而,退后一步,再前进三步,给自己一点点缓冲的空间,让生活中适度留白,也是一种闲适的美。
把生活塞得满满的,也许是工作上的需要。然而,塞得满满的生活,没有一点闲暇,对生命来说,反而是一种窒息与压迫。
留白,绝不是要让生命空白;留白,只是一种生命偶尔的放松、一种优游自在的弹性;留白,是一种生命必要的呼吸,是一种生活美学的艺术。懂得留白,让自己在生活里有个弹性优游的空间,这也是生活里必要的智能。
要船走得快,也得慢慢的划;在勤奋之中,也要有悠闲的韵律。学习在努力和休闲之间取得平衡。在这个宇宙之中,凡事皆须因循中庸之道,太紧和太松皆非上上之策,唯有把握住何时该松、何时该紧的时机,你才能找到让自己快乐工作的奥秘。
你的生活是忙是闲? 忙与闲是两种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有的人喜欢忙,愈忙愈奋发,愈忙愈有精神;把忙看成是动力、是营养,认为安闲是偷懒、是懈怠、是无所事事,与死亡无异。 但也有人认为闲是放下......
换一个角度看,则行与停或者只是一个忙与闲的题。太忙碌和太清闲都容易出现问题,较好的状态应当是忙中有闲,闲中有忙,以达至忙与闲的平衡。有些人是忙得忘了闲,这并不要紧,忙与闲并没有定位,善处其间,忙时也就是闲境,不善处其间,闲时也会是忙境。所谓善处的人,身忙而心不忙;不善处的人,身闲而心不闲。应付忙与闲要善于调适心境。
你不去想,东西自然会消失,而且会消失的很彻底,你永远找不到它。忙忙碌碌的生活才叫充实,但忙碌决不代表就没有一刻闲暇! 忙的同时要不忘时不时抬头看看周围的人和事。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选择,生活就是在被动与主动之间不停的徘徊。能做到心闲人不闲,人忙心不忙,这就是最高境界了。
H. 把握忙与闲的度作文素材
友谊好比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在书里,友谊如珍珠,我们共同穿缀,连成一串串璀璨的项链;友谊如彩绸,我们共同剪裁缝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服;友谊如花种,我们共同播撒,培育出一个个五彩的花坛;友谊如油彩,我们共同调色,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我和贺卿、王沐汐是从小学开始就在一起非常要好的朋友,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但又有谁能保证,友情可以从头到脚保存得牢牢的,任凭所有人去撕去扯也永远打不开?没有,甚至不用撕不用扯也会轻而易举的将它打破。
记得在小学的时候,我们约定不再跟我们班上的那个女同学讲话。可是有一天,那个女同学过来问我了一件事,被她们看见了,说我背叛了她们,说我说话不算数,不容我的任何解释,她们就走了,头也不回地走了。我哭了,哭得很伤心,我觉得我们之间的关系,还比不上一张纸的厚度,但,我突然想到了,明天就是王沐汐的生日,我想,就在明天跟她们说清楚,让她们知道是她们误会了我,我没有背叛她们。
当第二天我去的时候,贺卿也在那,我把手中的礼物给王沐汐的时候,她看都没看,就直接说不要,突然间眼睛酸酸的,我抑制住自己的情绪,又问了一遍:“你要不要”,可她还是坚决地摇了摇头:“不要”。我气得走了,边走边哭,哭得很伤心,我想:她们终究是么没有听我的解释,我们之间的那层窗户纸破了,破了好大的一块。天本来是那么的蓝,可在我的眼里,世间的万物都已经是灰色的了,贪婪,伪善,无信,怨恨,嫉妒,阴险,野心,它们犹如墨汁一般,在自己空白的内心涂抹。这让我觉得友情这东西不切实际,甚至是骗人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