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悠悠,棕叶香作文记叙文800字
行走在粽叶飘香的季节里
又是一年端午,又是一年粽叶飘香,华夏大地处处弥漫着温馨,炎黄子孙陶醉在粽叶淡雅的香味中,陶醉在屈原的不朽精神中.真可谓有水的地方就有龙舟的鼓声;有岸的地方就有楚歌四起.
两千三百年前,一个清瘦老人,仰望苍天,他在忧虑他那民生多坚的的国家,当传来国都郢城被攻陷的消息后,他徘徊在汨罗江边,他愤怒,他哀伤,最后,他吟诵着世人皆醉我独醒,带着满腔的悲愤抱石沉入了江中.百姓们怕江中的鱼儿吃他们敬爱的屈原的尸体,所以用粽叶包了稻米,撒到江中,让鱼儿吃,这样就不会伤害他们敬爱的屈原了.可以这样说,没有一种食物能像粽子一样寓意丰富,粽子的形状棱角分明,象征着屈原的人格棱角分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粽子的里面包一颗红枣,象征着屈原的赤胆忠心……总之,粽子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无比敬重.
屈原绝没有想到,生前他忍受无人理解的寂寞;而他死后,他的继承者们贯穿古今,前仆后继,层出不穷.李白,杜甫,岳飞,文天祥,苏轼,辛弃疾,谭嗣同……,数不胜数的热血男儿传承着屈原的精神.可以这样说,是他让端午节熠熠闪光;是他让湘水接受祭拜,是他让国人由蒙昧走向进步,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唱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去找寻真理;又有多少人抛头颅,洒热血来表达对祖国的爱恋.
但是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屈原的精神从未像今天离我们这么近,这么亲切.这些都源自5.12四川大地震,这场震惊海内外的灾难,让中国13亿人民联系的更加紧密,让中国人更加想念屈原.屈原那处在人生的逆境中,却时刻怀着对祖国灿若日月的情怀,随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身虽死,情不改的爱国情结,不正是中国目前最需要的吗 那江上竞飞的龙舟,不正是13亿人民同心协力划动的吗 众人划桨开大船,在大自然的强悍面前,人类团结一致,血脉相连.
在这个粽叶飘香的季节里,我们走的更稳,更坚定,无往而不胜.只因为我们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爱中国!
『贰』 以棕叶飘香为话题的作文
以下是范文,你可以参考一下:
1、
行走在粽叶飘香的季节里
又是一年端午,又是一年粽叶飘香,华夏大地处处弥漫着温馨,炎黄子孙陶醉在粽叶淡雅的香味中,陶醉在屈原的不朽精神中.真可谓有水的地方就有龙舟的鼓声;有岸的地方就有楚歌四起.
两千三百年前,一个清瘦老人,仰望苍天,他在忧虑他那民生多坚的的国家,当传来国都郢城被攻陷的消息后,他徘徊在汨罗江边,他愤怒,他哀伤,最后,他吟诵着世人皆醉我独醒,带着满腔的悲愤抱石沉入了江中.百姓们怕江中的鱼儿吃他们敬爱的屈原的尸体,所以用粽叶包了稻米,撒到江中,让鱼儿吃,这样就不会伤害他们敬爱的屈原了.可以这样说,没有一种食物能像粽子一样寓意丰富,粽子的形状棱角分明,象征着屈原的人格棱角分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粽子的里面包一颗红枣,象征着屈原的赤胆忠心……总之,粽子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无比敬重.
屈原绝没有想到,生前他忍受无人理解的寂寞;而他死后,他的继承者们贯穿古今,前仆后继,层出不穷.李白,杜甫,岳飞,文天祥,苏轼,辛弃疾,谭嗣同……,数不胜数的热血男儿传承着屈原的精神.可以这样说,是他让端午节熠熠闪光;是他让湘水接受祭拜,是他让国人由蒙昧走向进步,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唱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去找寻真理;又有多少人抛头颅,洒热血来表达对祖国的爱恋.
但是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屈原的精神从未像今天离我们这么近,这么亲切.这些都源自5.12四川大地震,这场震惊海内外的灾难,让中国13亿人民联系的更加紧密,让中国人更加想念屈原.屈原那处在人生的逆境中,却时刻怀着对祖国灿若日月的情怀,随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身虽死,情不改的爱国情结,不正是中国目前最需要的吗 那江上竞飞的龙舟,不正是13亿人民同心协力划动的吗 众人划桨开大船,在大自然的强悍面前,人类团结一致,血脉相连.
在这个粽叶飘香的季节里,我们走的更稳,更坚定,无往而不胜.只因为我们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爱中国!
2、
在粽叶飘香的日子里
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节的时候,都是姥姥最忙碌的时候,因为家里人都说姥姥包的粽子最好吃!那年,姥姥照例将粽叶(南方一般都用竹叶;北方则多用苇叶。这都是姥姥告诉我的。)洗干净,泡在水里……江米、小枣都洗干净备用。
“姥姥,今年家里的粽子我来包吧……”我说道。姥姥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我……也许是从小受到父母的溺爱,家务活从来就没让我干过,什么做饭、洗衣服啦都是由父母包办了,我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把功课搞好。“您来教我,我一定行的!”看到姥姥投来的目光,我赶紧补充道。“好孩子,今天姥姥一定教会你包粽子!”当时的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姥姥熟练的从水盆里拿出一片苇叶说道:“叶片较宽的用一片叶子就可以了,叶片窄些的要用两片才行”然后,姥姥把苇叶的两端向中间弯起,使苇叶形成一个“漏斗”状,熟练的从旁边拿起一个小枣放在了“漏斗”中,并告诉我“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一会放江米的时候,米从苇叶底部的缝隙中流出……”我眼睛直直的点着头。姥姥边看着我边微笑地从旁边泡着江米的盆子里捞出一把江米,放进粽叶中,江米中剩余的水分从“漏斗”中流了出来,而江米有了一颗红枣的阻挡,只好乖乖的待在苇叶中不敢乱跑……哈哈,真的应验啦!接着,拿两到三个小枣放进江米里,再用“漏斗”上方富余的粽叶将江米包裹起来,然后用线绳一捆(力道要适中,不能过紧;太松了是要露馅滴……)大功告成!就这样,原本的一片苇叶和一些江米经过姥姥那双灵巧的手的摆弄,转眼间成了一个让人垂涎欲滴的粽子!(可惜是生的,要不我非咬上一口不行!)
“怎么样?看明白了吗?你也来做一个试试看?”姥姥说。于是,我就照着姥姥刚才的样子,拿起了一片苇叶……也许是平时很少干活的缘故吧,同样两只手显得那么的拙笨~看着姥姥那么快的就可以将一个粽子包好,可我却怎么摆弄也不行,当时急得我直出汗……经过姥姥耐心的手把手的教,一个粽子终于从我的手中诞生了!(尽管看上去很难看~)就这样,慢慢的熟能生巧,我包粽子的速度越来越快了,包出来的粽子也越来越漂亮了……经过一中午的努力,我包的粽子终于进锅了……
晚上,爸爸妈妈都夸我的粽子包的好!心里美滋滋的……
又是一年的端午节了。姥姥也早已离我而去……如今的我已经长大,多想再握着姥姥的手,一起包粽子……
3、
棕叶飘香
六月的雨,像泪水一样,一样,落下,落下……
林雪想,往年这时候,母亲也应该包棕子了。林雪用力晃了晃头,撑起一把伞,默然走进泪幕……
走,一直走,走进小巷,土黄色的路泛起了小泡泡,偶尔有一两只蛤蟆跳过,也是唯一有生气的东西,而那像发霉的红布似的墙壁,发出了更难闻的味道。看了看十几年如故的景象,林雪苦涩地笑了笑。
也是在去年冬天,母亲在这里倒下……
在林雪的记忆里,母亲瘦瘦的,矮矮的,还有那棕子,其它,也只是模糊的概念。
去年的六月,端午节,那时,林雪正在准备中考,入夜,母亲端着棕子给她,望着女儿慢慢地咽下棕子,欣慰地笑了,说:“林林,再读一会书。”原来就十分苦恼的林雪一下子激怒了,冲着母亲大喊:“读书,读书,你还知道啥!”说完还打碎了盘子。母亲被这突如而来的愤怒愣住了,许久,许久,才蹲下来拾碎片…… 林雪很想说对不起,但咽在了嘴边又放下去了。
第二天,林雪心里十分不安,但她还是没有说出口。
但是,下午,老师突然跑到教室,气呼呼地对林雪说:“你,你,妈妈出车祸了。”
顿时,天塌地陷……
是因为,因为自己,母亲才出车祸的……
林雪流泪了,尝了尝,是苦涩的……
今天,棕叶飘香……
『叁』 作文:在粽叶飘香的日子里
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节的时候,都是姥姥最忙碌的时候,因为家里人都说姥姥包的粽子最好吃!那年,姥姥照例将粽叶(南方一般都用竹叶;北方则多用苇叶。这都是姥姥告诉我的。)洗干净,泡在水里……江米、小枣都洗干净备用。
“姥姥,今年家里的粽子我来包吧……”我说道。姥姥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我……也许是从小受到父母的溺爱,家务活从来就没让我干过,什么做饭、洗衣服啦都是由父母包办了,我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把功课搞好。“您来教我,我一定行的!”看到姥姥投来的目光,我赶紧补充道。“好孩子,今天姥姥一定教会你包粽子!”当时的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姥姥熟练的从水盆里拿出一片苇叶说道:“叶片较宽的用一片叶子就可以了,叶片窄些的要用两片才行”然后,姥姥把苇叶的两端向中间弯起,使苇叶形成一个“漏斗”状,熟练的从旁边拿起一个小枣放在了“漏斗”中,并告诉我“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一会放江米的时候,米从苇叶底部的缝隙中流出……”我眼睛直直的点着头。姥姥边看着我边微笑地从旁边泡着江米的盆子里捞出一把江米,放进粽叶中,江米中剩余的水分从“漏斗”中流了出来,而江米有了一颗红枣的阻挡,只好乖乖的待在苇叶中不敢乱跑……哈哈,真的应验啦!接着,拿两到三个小枣放进江米里,再用“漏斗”上方富余的粽叶将江米包裹起来,然后用线绳一捆(力道要适中,不能过紧;太松了是要露馅滴……)大功告成!就这样,原本的一片苇叶和一些江米经过姥姥那双灵巧的手的摆弄,转眼间成了一个让人垂涎欲滴的粽子!(可惜是生的,要不我非咬上一口不行!)
“怎么样?看明白了吗?你也来做一个试试看?”姥姥说。于是,我就照着姥姥刚才的样子,拿起了一片苇叶……也许是平时很少干活的缘故吧,同样两只手显得那么的拙笨~看着姥姥那么快的就可以将一个粽子包好,可我却怎么摆弄也不行,当时急得我直出汗……经过姥姥耐心的手把手的教,一个粽子终于从我的手中诞生了!(尽管看上去很难看~)就这样,慢慢的熟能生巧,我包粽子的速度越来越快了,包出来的粽子也越来越漂亮了……经过一中午的努力,我包的粽子终于进锅了……
晚上,爸爸妈妈都夸我的粽子包的好!心里美滋滋的……
又是一年的端午节了。姥姥也早已离我而去……如今的我已经长大,多想再握着姥姥的手,一起包粽子……
『肆』 又到粽叶飘香时 作文
是要写端午节吧,那就写屈原,要不还得编个什么感人的老师,感人的故事,写屈原,不偏题有文采,古人真好
当粽叶被摆上了小摊的桌上,家家都在欢庆着即将到来的佳节,我不禁感到,那碧绿的叶子盛起的还有沉甸甸的敬仰与祝愿,楚国,在汨罗江畔那个身影从未被人们忘怀
屈原,一个可与日月争光的人,一个为国为民的英雄,也是一部悲壮的史诗。题记
乱世
天地不仁。当春秋战国天下大乱之时,才人辈出,百家争鸣。而屈原,就在这么一个战争纷纷的年代出生。是上天设计好的命运?还是他自己注定得承受这痛苦:空有一身的理想,却不能得到施展;一身正直,却被小人陷害;一颗爱国之心,却最终只能看着国家灭亡然而他在不断奋斗,奋斗,他坚信自己一定能够帮助国家兴旺起来
诗
一句离骚,让天下人知道了帝王权贵的丑陋;一句天问,唤醒了天下人沉睡的良知;一曲九歌,传唱了世间一切可传唱之事。他的诗词,没有李白的洒脱,没有李清照的婉约,没有辛弃疾的豪放,但正是他那脱俗的诗词,让人领略到了语言的精妙。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土争先。我仿佛感受到身穿战甲手拿武器的战士,抖落厚重的征尘,把战友的头颅搁置颈项的惨烈。这是屈原在悲歌,在祈祷。
爱国英雄
他,怀着报国的理想,带着满腹经纶来到政治舞台。这是英雄展示自己的舞台。他励精图治,大整朝纲,然而,正是他的正直,也给他带来了灾祸:蒙受小人祸害,被2次流放,亲友相继被迫害但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才造就了这么一位举世无双的英雄。
结局
然而,他也是人,即使他有卓越的贡献,脱俗的才华,还是摆脱不了世俗的结局:他走到汨罗河边,望着那滔滔的江水,举世浑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苍凉的声音刺破了黑夜,弥散在风雨中。万声寂静,星光早已隐藏起来。夜,更加幽寂;风,更加放肆;雨,更加张狂。屈原抱着一块石头,纵然跳到水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声音,在大地上空,久久盘旋。
这难道就是英雄的结局。
日月轮回,斗转星移。
每年端午,屈原,你又可曾看见,中华儿女,从你身上继承的精神和对你深深的追念呢?
『伍』 一篇因纠纷反目成仇最终握手言和的作文 高中
阳光总是以最明媚最透彻的方式,与正在发呆的我进行交流。
家中被抹上了一层不寻常的安静,那是我造成的。家人喊道:
“我在跟你说话你听到没有?”回答她的是一片沉默,“你怎么变
得怎么孤僻了!”我没有出声,因为什么呢?因为这是母亲今天说
了三遍的台词了。
从前的我就是这样,有些孤僻,基本上没有体验过与亲人或朋
友交心谈话。印象中,在外婆家的田野里,一片金黄的油菜花上有
我当时最爱的娱乐方式——捉蜜蜂。当时一点也不怕蜜蜂,爷爷说
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我想也是,因为我从来没有被蜜蜂蛰过。外
婆嘴上夸我文静,其实习惯泼妇骂街的她,是受不了我这样寂静,
所以对于我想要出去玩,她是最乐见其成的。我迈进田里,遇到了
一个与我年纪差不多的人,他也是来捉蜜蜂的。相对无言,玩耍了
半个多小时的我们竟没讲一句话。春笋是早些天就冒出来了,可惜
独自一人的我没有工具,即使土壤再软,笋子生根再浅,我也不能
动它分毫。所以在我眼中,笋,是一种很傲娇的植物。
幻想中的我,也许是一个漫无边际,无忧无虑的旅行者;但在
现实中,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我是家中的长女。
“日照时间越来越短,采挖蕨根的时候到了……”“舌尖2”
的播出,使我和家人们再次聚在了一起。“原来野韭菜花,也可以
磨好做酱料啊!”我忍不住插上一句,随后,一家子人便聊开了。
现在,有人明白,她需要别人理解,需要朋友,尽管她还是不
爱凑热闹。粽叶飘香,糯米被包裹其中。“哎,又浪费了一沓粽叶
。”我嘟囔道。看着奶奶半分钟包一个粽子,本以为是很简单的,
谁知自己上阵,第一步就败北。随即吐舌一笑,果然我只是个吃货
,却不会做。“算了,算了。我去帮你们挑粽叶吧!”
奶奶说,她喜欢活泼的我,也正在适应有时寂静的我。她说,
人总是会变的,有的人变得越来越孤僻,有的人变得越来越圆滑,
有的人变得越来越随心。有人能看见成长的过程,我说他是吹得,
他反而眼神愈来愈空洞,像是到了一个幻境。
终于,时间的推移,让那个孤僻的我与开朗的我握手言和
『陆』 棕叶飘香的端午节作文350字
又是一年端午,又是一年粽叶飘香,华夏大地处处弥漫着温馨,炎黄子孙陶醉在粽叶淡雅的香味中,陶醉在屈原的不朽精神中。真可谓有水的地方就有龙舟的鼓声;有岸的地方就有楚歌四起。
两千三百年前,一个清瘦老人,仰望苍天,他在忧虑他那民生多坚的的国家,当传来国都郢城被攻陷的消息后,他徘徊在汨罗江边,他愤怒,他哀伤,最后,他吟诵着"世人皆醉我独醒",带着满腔的悲愤抱石沉入了江中。百姓们怕江中的鱼儿吃他们敬爱的屈原的尸体,所以用粽叶包了稻米,撒到江中,让鱼儿吃,这样就不会伤害他们敬爱的屈原了。可以这样说,没有一种食物能像粽子一样寓意丰富,粽子的形状棱角分明,象征着屈原的人格棱角分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粽子的里面包一颗红枣,象征着屈原的赤胆忠心……总之,粽子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无比敬重。
屈原绝没有想到,生前他忍受无人理解的寂寞;而他死后,他的继承者们贯穿古今,前仆后继,层出不穷。李白,杜甫,岳飞,文天祥,苏轼,辛弃疾,谭嗣同……,数不胜数的热血男儿传承着屈原的精神。可以这样说,是他让端午节熠熠闪光;是他让湘水接受祭拜,是他让国人由蒙昧走向进步,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唱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去找寻真理;又有多少人抛头颅,洒热血来表达对祖国的爱恋。
『柒』 课文围绕端午情深,粽叶飘香300字作文
今天我们小记者来到乡村大宅院,见场面非常壮观,几百人凑在一起版有说有笑,热闹极了权,原来是包粽子大赛。上午九点半比赛时间到了,大家都准备起材料。随着主持人一声“开始”,大家纷纷投入“战斗”。 有位爷爷动作可快呢!就像机器人一样,经过她那双巧手,理、拢压扎,便成了这有楞有圆的粽子。旁边的阿姨也不甘示弱,一个接一个的包。看到米堆一点一点地减少,看到粽叶一张一张地抽出,我和*小记者在一边为她们加油呐喊。 “强中自有强中手”,不远处的奶奶更熟练了,只见她把线拴在了桌腿上。拿起粽叶、装上糯米,缠线两圈,一个精致的三角粽就包好了。记者见那位奶奶包粽子与众不同,并且包的粽子又结实有好看,速度还快。连忙拿起话筒采访,听奶奶说:“在家里包粽子啊,粽叶要先煮好,.
『捌』 粽叶飘香的日子作文
一阵微风吹过,白色的蒲公英漫天飞舞,伴随着那一缕缕清香……
刚一踏进家门,就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清香漫进鼻眼儿,似曾相识,却一时想不起来在哪儿闻到过。急急地走进厨房,只见桌子上摆着一盘热气腾腾的粽子。“难道今天是端午节?”我翻了翻日历,----农历五月初五!真的是端午节!看见热气腾腾的粽子勾起了我的馋瘾,于是我就拿起来享受了一番,“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心里产生了疑惑,便打开了电脑。
电脑里写道:传说屈原在流放地眼看祖国-----楚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不忍心离开祖国,就在五月初五抱着石头投汨罗江而死,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纷纷将诸如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虾龙蟹吃饱,就不会去吃屈原大夫的身体了。后来为怕饭团让蛟龙所食,人们就想出了用粽子叶来包饭团,外缠彩丝,逐渐发展成粽子。
再后来,吃粽子就成了端午节的习俗。据说这是人们为纪念屈原,把他投江的日子定为端午节。
屈原在流放期间,创作出了《离骚》、《天问》、《九歌》等著名诗篇,这些诗中的每个字无不充满了他满腔忧国忧民的爱国热血,体现了他那不屈的斗争精神,这是我油然而生起对他的敬佩之情。
回想当年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无数革命先烈视死如归,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抛头洒血,用他们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他们和屈原一样做到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现在的祖国虽然不需要我们付出鲜血的代价,但也需要我们常怀一颗赤子之心,去热爱我们的祖国。
第二盘粽子又端上了桌子,粽子的香味迎面扑来,真希望粽叶永远飘香……
『玖』 粽叶飘香端午,弘扬传统文化班会主题作文
【端午节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 “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端午节现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由来】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纪念屈原,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迎涛神,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龙的节日,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恶日,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夏至,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竟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兑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端午节别称】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等等。
端阳节,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重午节,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天中节,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太阳重人中天,故称这一天为“天中节”。
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解棕节,古人端午吃棕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女儿节,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沈榜宛《杂记》载:“燕京自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已出嫁之女,亦归宁簪以榴花,曰女儿节”。
菖蒲节,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邢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端午节习俗】
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史记》“武帝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风土记》:“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同时又有另一种端午节食,称为“龟”也只在晋朝昙花一现,随即销声匿迹。只有《风土记》中称为“角黍”的粽子,因为附会在屈原的传说上,千百年来,成为最受人欢迎的端午节食。
从《风土记》中记载的作法看来,当时的粽子是以黍为主要原料,除了粟子以外,不添加其余馅料。但在讲究饮食的中国人巧手经营之下,今天我所能看到的粽子,不论是造型或内容,都有五花八门的变化。
先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粽叶的材料则因地而异。南方因为盛产竹子,就地取材以竹叶来缚粽。一般人都喜欢采用新鲜竹叶,因为干竹叶绑出来的粽子,熟了以没有竹叶的清香。北方人则习惯用苇叶来绑粽子。苇叶叶片细长而窄,所以要用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粽子的大小也差异甚巨,有达二、三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珑,长不及两寸的甜粽。
就口味而言,粽子馅荤素兼具,有甜有咸。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料的内容,则是最能突显地方特色的部分。
北平的粽子大约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纯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蒸熟以蘸糖吃。另一种是小枣粽,馅心以小枣、果脯为主。第三种是豆沙粽,比较少见。华北地区另有一种以黄黍代糯米的粽子,馅料用的是红枣。蒸熟之,只见黄澄澄的粘黍中嵌著红艳艳的枣儿,有人美其名为“黄金裹玛瑙”。
浙江的湖州粽子,米质香软,分为咸甜种。咸的以新鲜猪肉,浸泡上等酱油。每只粽子用肥瘦肉各一片作馅。甜粽以枣泥或豆沙为馅。上面加一块猪板油。蒸熟,猪油融入豆沙,十分香滑适口,“五芳斋”出品的粽子尤其著名。馅料都经过专人选择,有八宝粽、鸡肉粽、豆沙粽、鲜肉粽等,各具特色。
四川的椒盐豆粽也别具特色。先将糯米、红豆浸泡半日,加入花椒面、川盐及少许腊肉丁、包成四角的小粽。以大火煮三个小时,煮熟再放在铁丝网上用木炭烤黄。吃起来外焦里嫩,颇具风味。
广东的中山芦兜粽,特点是圆棒形、粗如手臂。配料也分甜咸两种。甜的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有咸肉、烧鸡、蛋黄、甘贝、冬菇、绿豆、叉烧等。
闽南的粽子分碱粽、肉粽和豆粽。碱粽是在糯米中加入碱液蒸熟而成。兼具粘、软、滑的特色。冰透加上蜂蜜或糖浆尤为可口。肉粽的材料有卤肉、香菇、蛋黄、虾米、笋干等。以厦门的肉粽最为出名。豆粽则盛行于泉州一带,用九月豆混合少许盐,配上糯米裹成。蒸熟,豆香扑鼻,也有人沾上白糖来吃。
补充:
端午节的由来用简短的话:
【端午节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 “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端午节现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