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让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怎样指导小学生作文,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思考和探索这个问题。我认为辅导小学生作文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我把小学生作文辅导概括为三个阶段:摹仿辅导、迁移辅导、创新辅导
任何一种技能、技巧都是从摹仿开始的。小孩是怎样说话的?他是通过摹仿父母及周围的人说话时唇、齿、舌、喉的动作,而学会说话的。辅导学生启蒙作文时,最好用摹仿辅导法。教学作文时,出示优秀的范文,让学生摹仿着去写。例如:我们可以把《可爱的小鸡》一文抄在黑板上,让学生明白着篇文章从哪些方面告诉我们小鸡是什么样子,那些词语、句子写出了小鸡的可爱,然后让学生试着写可爱的小动物——小狗、小猫、小鸟、小猪……学生呢感作文时有章法可依,辅导的效果会是良好的。
孩子学会口语是因为他们自身迫切需要与外界进行交际,积极主动的摹仿周围人说话而学会口语。进行书面语言的交际,学生本人并没有这种迫切的需要。他们把写作文看作是一种很费脑筋很麻烦的作业,在被动的情况下去完成学习任务。这时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写作的欲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谁家的小动物最可爱,谁家周围的景色最美,谁的爸爸妈妈最优秀,请写出来,告诉老师和同学们。这样一鼓励,学生就会产生表现的欲望,就会积极、主动的写作文,效果显然比被动作文要好。
经过低年级的摹仿辅导作文教学,学生基本上能够写作文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年级的提高,如果仍然用摹仿的方法辅导学生作文,将会产生一种不良的作文现象。学生抄袭作文选上的内容,他们将作文选上的作文所写的人和事改名换姓,变成自己的作文。这种经过改造的作文,因为是抄来的,在谋篇布局、遣辞造句、叙事状物等方面都比学生自己冥思苦想写出来的作文要好,所以在考试的时候,这类作文一般都会评上高分,正因为这样,为了追求名次和升学率,有些教师竟然鼓励学生考前背诵作文,应付考试。小学试卷上的作文题大都是要求学生写人叙事的题目,写人的作文背两篇,写事的作文背两篇,考试时将背熟的人和事往作文题里一填就了事,快捷方便。像扶老人、小孩、残疾人过马路,公车上为孕妇让座,捡到钱包或贵重物品归还失主,考试时借笔或尺给同学等等都是万能的作文材料,用到写人叙事的作文题里都很合适。这样一来,机关学生呢感作文得了高分,但学生实际的作文能力并没有提高,甚至到了离开作文选就不会作文的地步。这就是语文教学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克服摹仿带来的负面影响,必须及时地转入第二阶段的辅导训练,即迁移辅导。
迁移辅导法,就是将摹仿阶段学会的别人写文章的技能、技巧迁移到学生呢感自己的作文中去。辅导的关键是要求学生学会协作的技能、技巧来表现自己生活中的美与丑、善与恶、爱与恨、悲与欢、喜与忧,把学生的作文与他们的生活联系起来。在辅导是,要严把选材关,要求学生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写人必须是你实习的人,这个人的音容笑貌、举首投足必须忽之欲出,并对他们的思想、品质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写事必须是你亲身经历的事情,对它的始末了如指掌,对事件中包含的意义有独到的认识和看法。写景一定是你亲眼目睹过的,并有你自己的美感体验。写物必须熟悉它的外形、结构、特征。写感悟必须是你心灵震撼的产物。这样学生作文的内容是他自己鲜活的生活,就避免了抄袭作文选上的人和事,同时也减少了无病呻吟的学生腔调。只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学生就能写出内容充实,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要指导学生写出优秀的作文,必须知道学生在写作时要创新。创新辅导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文章的技能技巧形式上的创新,一是文章内容方面的创新,后者尤为重要。文无定法,文章的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文章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是由作文的内容的需要决定的。要注意辅导学生用恰当的形式表现作文的内容。学生作文时常抱怨没有什么东西可写,在创新辅导阶段要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生活之树常青,文章是对生活的反映。没有什么东西可写是学生对生活观察不细,思考不深的结果。生活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对美的事物感悟的心灵,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要指导学生留意观察自己生活的周围环境,观察所有人在上呢搞活中的表现,特别是有冲突、有矛盾的时候,观察事件的发展变化,深刻地思考生活的本质,从中捕捉住美的东西,鞭鞑丑恶的东西,然后用恰当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写成作文,这样的作文就不乏新意了。
三个阶段的辅导不是相互独立和排斥的,它们互有联系,互相渗透,循序渐进地辅导学生作文。在作文教学中把着几个阶段辅导落到实处,分年级按阶段地实施,我想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无裨益。
2. 急要一篇写事的作文!要有真情实感,还能符合实际生活! 小学生作文,400字以上
蜘蛛记 今天,我独自躺在床上,眼睛半张半合,无意间,我看到墙壁上有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我想:这会不会是一只蜘蛛啊!我怀着好奇心,便站起身,走上前去,想看个究竟,没想到,它竟然动了起来.啊!它真的是“八脚怪”!我吓得“哇”地一声叫了出来,要知道,我最怕的虫子就是蜘蛛了,何况这只蜘蛛又黑又大,怪吓人的. 妈妈听到叫声,便走过来问:“什么事啊?”我结结巴巴地说:“这儿有…蜘…蛛.”说完,便指了指墙壁上的蜘蛛,谁知,妈妈却若无其事地说:“我还以为什么事呢,大惊小怪的,不就是一只蜘蛛吗,它又不会咬人,你怕什么呀?”说完便走了出去.我想:一只小小的蜘蛛怕什么呀,我比它大好几百倍呢!用一根手指头就能把它压成肉饼.想是这么想,可我的眼睛却始终盯着那个“八脚怪“,怕它爬到我的小床上来.只见它爬呀爬,当它爬到空调的边上时,忽然掉了下来,我心里“咯噔”一下,目不转睛地盯着蜘蛛,没想到它荡在了半空中,原来蜘蛛用它吐出的丝在做杂技表演呢,等它玩够了,又像弹簧 一样“嗖”的一下上去了,我长长地吁了口气,幸亏没掉到我的床上来,唉,真是有惊无险啊! 我正在为自己庆幸,没想到它以飞快的速度爬向我的小床,我吃了一惊,刚才那股高兴劲儿早就烟消云散了,随之而来的是“咚咚”的心跳声,可这只蜘蛛却一点儿也不知情,还在往我的小床的方向爬过来.我忙跳下床,去搬我的“救兵”—爷爷,爷爷看到这个情景,便撕了一张报纸,他把报纸放在蜘蛛的必经之路,等它“自投罗网”,只见蜘蛛真的沿着报纸爬了上来,爷爷轻轻地拿起报纸,打开窗户,把蜘蛛放回了大自然. 我问爷爷:“爷爷,您为什么不把蜘蛛打死啊?”爷爷笑着对我说:“蜘蛛专吃蚊子,是益虫,我们应该保护它才对呀.”我听了,点了点头,心想:看一样东西不能只看它的外表,只有懂得了更多的文化知识,才能够更好的保护和利用它们.
希望采纳
3. 如何让小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
要想让学生喜欢写作文,并且写出的作文有真情实感,就要让学生有生活体验和积累,并鼓励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写身边的人和事,,这样也有利于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使他们作文“有内容可写,有情感可抒”。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针对农村小学生,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方式让学生去体验生活: 一、走进农田,体验劳动 例如在教学《锄禾》这首诗时,同学们群情激奋,纷纷阐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表达了自己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然而现实生活中学生浪费粮食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可见,学生课堂上所表现的情感还只停留在较浅层次,教学并未收到很强的教育效果。为杜绝此种现象,我的做法是:麦假前一天,向同学们提出具体要求:和父母一起到田里去参加麦收,用不同形式进行劳动实践,劳动后写一篇200字以上的感想。 麦假期间,同学们不怕苦、不怕累,白天帮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麦收活,亲身体验劳动的辛苦;休息时,请父母给他们讲些耕种方面的常识;晚上,在灯下奋笔作文。麦假结束后,同学们写出了一篇篇内容生动、情感真挚的文章。有个同学写道:“今天的劳动虽然苦了点儿,但我却感到非常有意义。在今天的劳动中,我不仅看到了农村繁忙的景象,看到了机械化的威力,也体会到了人工收割的艰辛;不仅品尝到了劳动果实的甘甜,增强了劳动自豪感,更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粮食是农民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以后我再也不浪费粮食了。……”真情发自肺腑,真情溢自内心,这次作文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走进农村,认识社会 如写以爱家乡为题材的文章,可带领学生走进养殖厂、温室大棚,了解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等;写以人间真情为题材的文章,可带领学生走访孤寡老人,开展“我为他人献爱心”活动。 农村为科技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科技活动又为体验性作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条件。学生在科技活动中,不但养成了遇事总想问个为什么的好习惯,锤炼出了坚韧不拔的意志,还大幅度地提高了写作水平。 三、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在自然中去摄取语文素养。
农村学生的眼里没有林立的高楼,没有精彩纷呈的歌舞,没有变幻莫测的现代背景,但他们却拥有一个比城市学生更广阔更丰富的世界——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那里有高山,有流水,有花草树木,有鸟兽虫鱼,有自然的天籁,有无穷的奥秘,更有丰富无比的人文景观。这个丰富得无与伦比的大自然,不仅给我们赏心悦目的风景,更蕴藏着供我们使用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资源。农村教师要善待这份资源,要积极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在自然中摄取语文素养。
在教学实践中,我以课本上的一些知识为载体,注重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观察自然。我还开展了一系列诸如“我和自然对话”、“告诉你,我家乡的小河”等一系列以自然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收获。在活动过程中,由于学生能得到实践参与而兴致极高,他们观察细致,讲述生动,交流也精彩纷呈。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既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又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人文思想。 这样写出的作文就非常生动。
四、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结合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写出真实之作。
尽管农村学生没有这样色彩富丽斑斓的生活画面,但是他们却拥有同样丰富的生活感受。在他们的生活里,有勤劳无怨的父母,有淳朴善良的邻里,有纯真无邪的朋友,更有与父母一道走向田间地里那种沉甸甸的生活感受......农村学生的生活是丰富的,生活的感悟也同样厚实的。作为农村语文教师,更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走进自己熟悉的生活,把语文学习活动与具有乡土特色的家庭生活、校园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的作文实践活动,往往会获得意料之外的成功。
总之,我认为,农村小学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要根据农村学校的特点,发挥农村孩子的优势,因势利导,利用我们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民俗文化,引导他们融入美丽的大自然,感悟丰富的民俗文化,结合语文学习的实际,引领学生关注自然,体悟民俗风情,在观察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砥砺能力,培养素养。让学生去体验生活,一定能在作文中写出真情实感。
4. 如何让小学生作文写出真情实感
“观山则情满于山,看海则意溢于海”。一篇文章语言朴实,真情流露,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便可称作佳作。其实,文章令人心动的不仅仅是巧妙的布局,华丽的辞藻,更主要的是内在情感的抒发。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所以,文章只有有了真情实感,才能有妙笔生花的精彩。那么,小学生的作文中如何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呢?一、选取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我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一定经历过许多事,其中有些事有教育意义或使人受到启迪,有的会使你感动,难以忘怀。如果我们在习作中,根据题目要求,选择那些感受最深的材料就容易表达真情实感。如《难忘的一课》,写“我”在抗战胜利后,在台湾高雄港口附近一所乡村小学看到一位教师教学生们学习祖国文字的情景及在小礼堂参观中国伟人像的经过,受到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由于这些都是“我”所见、所闻、所感,因而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的真情实感。二、要用具体事物表达真情实感。没有具体事物,文章就没有真情实感。而真情实感一般都是通过具体事物的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的。例如在《难忘的一课》中,“我”看到年轻教师认真地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时,“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怀着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老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一具体生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这样写,确实感人。三、用词造句要准确、实在。文章以情动人,这“情”指真情实感。要使文章的思想感情真实,用词造句就要较准确、实在,做到恰如其分。《感情真实、恰如其分》(读写例话)一文以《穷人》这篇课文为例进行了具体阐述,并得出了结论:写出真情实感,不在于用华丽的词语或激昂的语句,而是要做到用词造句恰如其分。如《难忘的一课》中,写参观小礼堂里的中国伟人像后,“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这简朴的一句话,真实而准确地表达了“我”当时的心情。又如课文结尾,在写“我”激动的心情时,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华丽的词藻,作者用“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但是想不到还有什么话,比他刚才教给孩子们的那句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这句朴实的语言准确地表达了“我”当时的真情实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四、观察生活丰富积累写作离开了生活,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同学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时时观察、感悟、积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把思想的触角伸向生活的角角落落。感动、悲伤、忧愁、快乐、苦涩、无奈,生活的多姿多彩也让我们的作文丰富起来。感情是诚挚的,它弄不得虚假,也只有当某些事、某句话、某个眼神真正触动了你内心最柔软的那个部分,它就令你难忘。记得一位学生作文中写到:春天万物吐绿,他便对母亲说,“柳树发芽了”,“是,柳树爆青了。”母亲的一句话令他惊叹不已。“爆青”形象地再现那种冲破冬的禁锢迎来春天的蓬勃的生命力。所以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才能有的写作素材。五、全心投入调动感情“情到真时总动人”,朱自清的《背影》非字字珠玑,却句句动人。那“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早已成为永久的画面定格在我们的脑海之中。如果你自己还未掀起感情的波澜,又如何能让读者产生共鸣呢?一位学生的作文里曾这样写过,在寒风中,惨淡的月光平添了几分凄冷。我到了村口,远远的看到家门口的灯光中那个拉长的身影,飘动的衣襟却又看不分明。走近,迎着母亲那张熟悉的笑脸,我看到了却不熟悉的一双手,粗糙、干裂、布满血痕。我摘下手套,紧紧握住了那双冰冷的手……学生用心写出了母亲等候的情景。看着听者湿润的双眸,我相信这个作文写得很成功。六、锤炼语言细节描绘“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是事件的目击者,有的叙述索然无味,有的叙述活灵活现。究其原因,就是语言的运用。一篇文章根据需要可以自由裁剪。不同的体裁,多种写作手法,可令文章变幻多姿。修辞的运用,可迅速抓住读者的眼,但在表达真情实感时,关键要进行细节描绘。什么是细节描写?就是对某些细小事件,细微特征(语言、外貌、举止、行动等)或场景的描写。好的细节描写不仅使文章具体生动,而且真实感人。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对鲁提辖三拳的描写:一拳打出个“油酱铺”,二拳打出个“彩帛铺”,三拳打出个“全道水陆的道场”,形象的比喻从味觉、视角、听觉等多方面将郑屠被打的情态,描写的真切生动,淋漓尽致。再如同是写一位女同学,“老师表扬她时,她低着头,手轻轻地拧着衣角”,一个害羞的女孩跃然纸上,远比直接描述要好得多。我在平时作文教学中,了解到学生作文之所以缺乏真情实感,是因为他们对真情实感的认识产生了误解,认为作文就是写完全和事实相符合即可,却没有考虑如何去表达更恰当。所以写出来的作文如白开水一样无味,没有什么感情,反映的主题不深刻。这时我在作文教学时引导学生真情的表露可通过细节描写来达到目的。如写作文《我的妈妈》,有位学生为了突出妈妈对自己的爱,是这样写的:“妈妈每天给我做饭、洗衣、起早摸黑,对我嘘寒问暧……”他认为这就是真实的情感。这时,我先肯定了他在文中所表达的对妈妈的深情,然后指出他这种情感还够细腻。再引导他可通过细节的描写来表达这种细腻的感情。在我的启发下,他重写了这篇文章:“妈妈每天给我做饭、洗衣、起早摸黑。因急于做好饭,能让我上学不迟到,不小心划破了手指,她却忍痛不出声;妈妈的手因常常洗衣服而被洗衣粉侵蚀得起了红斑。她洗衣服时只好避开伤处,小心翼翼地揉搓着衣服……。”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不但体现出妈妈对“我”深厚的爱,而且不失真实。又如学生写他第一次登台领奖的心情,他只说“格外激动”。这时我引导他索性不用“格外激动”,而是具体写下心跳如何加快,全身热血怎样往上涌,两手怎样微微颤抖,眼眶是怎样湿润的等细节描写来表达此时激动的心情。总之,在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领悟到:写人能使之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状物能使之惟妙惟肖,形象逼真;绘景能使之有声有色,令人神往。通过以上的引导,学生认识到:文章充满真情的生命力,在于恰到好处的细节描写。这些细节从何而来?当然是对生活要用“心”去观察,有一颗热爱生活、热爱周围事物的“心”去感受,并养成一种习惯。正像高尔基说的:“我是一个文人,职业使我必须注意一些细微末节,这种‘必须’已经成为习惯。”如果笼统概括,即便是亲身经历,也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所以很多文章巧妙的运用细节描写,令文章熠熠生辉。有的同学误认为表达真情实感就是内心的宣泄,可以天马行空,无所顾忌。其实不然,作文应表达积极健康的真情实感。要陶冶情操,健全人格,要关注生活,选择那些健康向上的情感来抒发。为情感插上理性的翅膀,让感性认识闪耀出理性的光辉。巴金曾说过:“我不是用文字技巧,只是用作者的真情实感打动读者,鼓舞他们前进。我的写作的最高境界,我的理想绝不是完美的技巧,而是高尔基《草原故事》中勇士丹柯——他用手抓开自己的胸膛,掏出自己的心来,高高的举在头上。”我相信真情实感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这样的文章才能真正走进读者的心灵。
5. 怎样让小学生作文表达出真情实感
“观山则情满于抄山,看海则意溢于海”。一篇文章语言朴实,真情流露,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便可称作佳作。其实,文章令人心动的不仅仅是巧妙的布局,华丽的辞藻,更主要的是内在情感的抒发。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所以,文章只有有了真情实感,才能有妙笔生花的精彩。那么,小学生的作文中如何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呢?一、选取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我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一定经历过许多事,其中有些事有教育意义或使人受到启迪,有的会使你感动,难以忘怀。如果我们在习作中,根据题目要求,选择那些感受最深的材料就容易表达真情实感。
6. 小学生作文没有真情实感怎么办
很多同学一提写作,就感到头疼,觉得没东西可写。于是写起作文来,有的同学喜欢胡编乱造。课标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撇开课标要求不谈,其实,写文章应该是一项很自然的活动,写文章无须造作,你想说什么就写什么,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就是文章。
每个人对生活都有感受,你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关心的东西写下来,写出你心中感受最深的东西,用那曾打动过自己心灵的东西去使别人的心灵颤动,用自己的情感去唤起别人的情感,这样,你笔下的文字就会摇电曳多姿、情真意切,就能感动人,从而获得成功。 要达到这个写作效果,如下两点值得注意。
实感才有真情。写人叙事要有真情实感,首要的条件是要有“实感”,也就是要有亲身经历或体验。力求材料的真实。需要强调的是,“真实”不是简单地把生活经历当作素材拿来就用。比如,一谈到信心,就写考试失败,父母或是老师找自己谈心;一谈到友情,就是同学主动把珍贵的学习资料借给自己。要想通过“实感”来表达真情、感动别人,在选材上首先得感动自己。
精心选择细节。对于记叙文而言,除了要内容充实外,还需重视叙事过程中精心安排一些能表现主题或是刻画人物的细节和场面。否则,笼而统之,即使洋洋洒洒几百字,而没有这些典型情节的支撑,读完后就不会在读者的心灵深处激发情感的共鸣。比如一篇借助洗脚来表现母爱的作文:洗脚前母亲用手试探水温,洗脚时帮自己慢慢揉脚,洗完后母亲用一块干毛巾帮自己仔细地擦干净。有了这样的细节,平常的事件有了感人的力量。
7. 小学作文怎么写出真情实感
【小学作文怎么写出真情实感】
要想让学生喜欢写作文,并且写出的作文有真情实感,就要让学生有生活体验和积累,并鼓励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写身边的人和事,,这样也有利于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使他们作文“有内容可写,有情感可抒”。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针对农村小学生,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方式让学生去体验生活: 一、走进农田,体验劳动 例如在教学《锄禾》这首诗时,同学们群情激奋,纷纷阐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表达了自己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然而现实生活中学生浪费粮食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可见,学生课堂上所表现的情感还只停留在较浅层次,教学并未收到很强的教育效果。为杜绝此种现象,我的做法是:麦假前一天,向同学们提出具体要求:和父母一起到田里去参加麦收,用不同形式进行劳动实践,劳动后写一篇200字以上的感想。 麦假期间,同学们不怕苦、不怕累,白天帮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麦收活,亲身体验劳动的辛苦;休息时,请父母给他们讲些耕种方面的常识;晚上,在灯下奋笔作文。麦假结束后,同学们写出了一篇篇内容生动、情感真挚的文章。有个同学写道:“今天的劳动虽然苦了点儿,但我却感到非常有意义。在今天的劳动中,我不仅看到了农村繁忙的景象,看到了机械化的威力,也体会到了人工收割的艰辛;不仅品尝到了劳动果实的甘甜,增强了劳动自豪感,更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粮食是农民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以后我再也不浪费粮食了。……”真情发自肺腑,真情溢自内心,这次作文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走进农村,认识社会 如写以爱家乡为题材的文章,可带领学生走进养殖厂、温室大棚,了解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等;写以人间真情为题材的文章,可带领学生走访孤寡老人,开展“我为他人献爱心”活动。 农村为科技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科技活动又为体验性作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条件。学生在科技活动中,不但养成了遇事总想问个为什么的好习惯,锤炼出了坚韧不拔的意志,还大幅度地提高了写作水平。 三、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在自然中去摄取语文素养。
农村学生的眼里没有林立的高楼,没有精彩纷呈的歌舞,没有变幻莫测的现代背景,但他们却拥有一个比城市学生更广阔更丰富的世界——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那里有高山,有流水,有花草树木,有鸟兽虫鱼,有自然的天籁,有无穷的奥秘,更有丰富无比的人文景观。这个丰富得无与伦比的大自然,不仅给我们赏心悦目的风景,更蕴藏着供我们使用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资源。农村教师要善待这份资源,要积极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在自然中摄取语文素养。
在教学实践中,我以课本上的一些知识为载体,注重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观察自然。我还开展了一系列诸如“我和自然对话”、“告诉你,我家乡的小河”等一系列以自然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收获。在活动过程中,由于学生能得到实践参与而兴致极高,他们观察细致,讲述生动,交流也精彩纷呈。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既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又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人文思想。 这样写出的作文就非常生动。
四、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结合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写出真实之作。
尽管农村学生没有这样色彩富丽斑斓的生活画面,但是他们却拥有同样丰富的生活感受。在他们的生活里,有勤劳无怨的父母,有淳朴善良的邻里,有纯真无邪的朋友,更有与父母一道走向田间地里那种沉甸甸的生活感受......农村学生的生活是丰富的,生活的感悟也同样厚实的。作为农村语文教师,更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走进自己熟悉的生活,把语文学习活动与具有乡土特色的家庭生活、校园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的作文实践活动,往往会获得意料之外的成功。
总之,我认为,农村小学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要根据农村学校的特点,发挥农村孩子的优势,因势利导,利用我们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民俗文化,引导他们融入美丽的大自然,感悟丰富的民俗文化,结合语文学习的实际,引领学生关注自然,体悟民俗风情,在观察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砥砺能力,培养素养。让学生去体验生活,一定能在作文中写出真情实感。
8. 作文怎么才能写得有真情实感
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作文如何写出真情实感?。 真情实感从小学习作看包含着这样几个意见:1、真实的内容。新奇有趣的、印象最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2、真实的感受。写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认识,而不是套出来,移植过来的。3、真挚的感情。文中对客观事物所表达的心情,必须伴随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字里行间流露的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笔是心非的,虚情假意的感情。那么小学生习作是不是做到了真情实感呢?笔者曾对全市部分师生进行了习作教学问卷调查,并查阅了一些学生习作,对小学习作缺乏真情实感问题进行了一番归类。 胡编式作文:言过其实,无中生有。叙假事,编造假经历、离奇事物;抒假情,无病呻吟,生搬硬套“豪言壮语”。 拼凑式作文:东摘一段,西抄一节,或把所得材料统统写进作文,不顾材料是否能表情达意,更有的把老师的指导,其他学生出于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读给同学听的习作,合为一体,拼凑成文。 抄录式作文:抄题材,不顾城乡不同,南国北疆有差别;抄词句、抄结构、抄感情、哪管个性特点,认识有别。 仿套式作文:用司空见惯的题材套在自己身上,仿照结构,填充材料,制造出一个个相同的成品,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是一个多元的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没有抓住小学习作教学的根本——让学生 “自言自语”,也就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中指出的“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第一学段(1~2年级)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第二学段(3~4年级)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第三学段(5~6年级)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作文指导《作文如何写出真情实感?》。”总之,“自言自语”会让小学生真情实感在习作中自然流露。 “自言自语”就是用自己的语言说自己想说的话。用自己的语言,才会不同的人写出不同的文,体现儿童的个性,真的情感表现在儿童那特有的朴实而富有情趣的童言稚语中;说自己想说的话,才会使作文内容生活化、情趣化,真切的情感得以抒发。 要让学生习作“自言自语”,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积累习作素材,以丰富见闻,形成个人的独特感受,从而达到学生习作有话可写并充满儿童情趣。 要让学生习作“自言自语”,必须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自主拟题,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少写命题作文并注意命题的多样化,将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可使学生根据自己情趣和生活积累各取所喜、各显神通,真实具体地写出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要让学生习作“自言自语”,习作训练就要发挥学生主动性。习作训练要发挥学生主动性表现在多方面:(1)习作内容要由学生选择确定。可放手让学生从接触和了解的事中选择,写清楚具体就行,允许学生凭自己的认识写各种各样的人,写出人物特点就可以。选材自己定,就会言之有情、言之有物。(2)表达方式由学生自己定。教学生习作就要引导他们自己去表现,用他们的方式,说自己想说的话。(3)“词必己出”。让学生尽情地所欲所语,用朴朴实实的语言写自己实实在在的感情;写自己的理想追求,喜怒哀乐;写自己天真幼稚想法;写那些在成人眼中平常而又为自己津津乐道的趣事。 要让学生习作“自言自语”,习作指导就要注意层次性。习作指导要因人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起点上都得到提高:对习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可简略指点,对习作有困难的就要进行分门别类的具体指导:选材举棋不定的要帮助及时选定材料;对没有内容写的,要善于引导对周围事物进行精心观察,逐步培养观察能力;对“拼凑作文”的学生要指导立意,围绕立意选材;对懒于动脑、 “抄录仿套”的学生,要调动写作积极性,启发思维、培养求异思维能力。在分类指导时,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使学生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写文。 小学生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教学时教师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通过“自言自语”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真切的感受一定会在“自言自语”中自然流露,真挚感情也一定会在“自言自语”中准确表达,从而使得习作达到“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使习作过程成为“动情与达意完整统一的过程”,“ 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9. 怎样体现小学作文的真情实感
那么,小学生的作文中如何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呢?
一、观察生活丰富积累
写作离开了生活,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同学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时时观察、感悟、积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得一位学生作文中写到:春天万物吐绿,他便对母亲说,'柳树发芽了','是,柳树爆青了。'母亲的一句话令他惊叹不已。'爆青'形象地再现那种冲破冬的禁锢迎来春天的蓬勃的生命力。所以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才能有更多的写作素材。
二、全心投入调动感情
一位学生的作文里曾这样写过,在寒风中,惨淡的月光平添了几分凄冷。我回家远远的看到家门口的灯光中那个拉长的身影,飘动的衣襟却又看不分明。走近,迎着母亲那张熟悉的笑脸,我看到了却不熟悉的一双手,粗糙、干裂、布满血痕。我摘下手套,紧紧握住了那双冰冷的手……学生用心写出了母亲等候的情景。看着听者湿润的双眸,我相信这个作文写得很成功。
三、锤炼语言细节描绘
同是事件的目击者,有的叙述索然无味,有的叙述活灵活现。究其原因,就是语言的运用。不同的体裁,多种写作手法,可迅速抓住读者的眼,但在表达真情实感时,关键要进行细节描绘。
什么是细节描写?就是对某些细小事件,细微特征(语言、外貌、举止、行动等)或场景的描写。好的细节描写不仅使文章具体生动,而且真实感人。如写一位女同学,'老师表扬她时,她低着头,手轻轻地拧着衣角',一个害羞的女孩跃然纸上,远比直接描述要好得多。如果笼统概括,即便是亲身经历,也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所以很多文章巧妙的运用细节描写,令文章熠熠生辉。
我认为写作的最高境界绝不是完美的技巧。'我相信真情实感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这样的文章才能真正走进读者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