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作文我在陆游的引领下
一个星期六的中午,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高高兴兴地去奶奶家后山玩。一路回上鲜花盛答开,大树茂盛,小草在路旁笑眯眯地看着我,好象在对我说:“这么高兴去哪儿呀?”这时我看见一个穿着红裙子的小女孩坐在草坪上,神情看去很悲伤,我走过去问小女孩;“小妹妹,你怎么了 ?”她的眼睛哭红了,难过地说:"我太顽皮,独自出来玩,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说完又呜呜哭了起来。” 我擦擦她的眼泪说:“别哭,我送你回家,你妈妈在 家也一定着急地在找你了 。
小女孩站了起来,拉着我的手,和我一起找回家的路。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找到了家。小女孩看见了妈妈,就扑进妈妈的怀抱,对妈妈说:“妈妈,多亏了这位姐姐,不然,我现在还在山上呢!” 回家的路上,我心里比吃了蜜糖还要甜,原来,帮助别人是多么令人快乐的一件事啊!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明天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㈡ 陆游,我读懂了你(关于陆游的作文,)
乱世中的美神 李清照遇到的第三大磨难是超越时空的孤独。 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已将她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就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但如果只是这两点,还不算最伤最痛,最孤最寒。生活中婚变情离者,时时难免;忠臣遭弃,亦代代不绝。更何况一柔弱女子又生于乱世呢?问题在于她除了遭遇国难、情愁,就连想实现一个普通人的价值,竟也这样的难。已渐入暮年的李清照没有孩子,守着一孤清的小院落,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只有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偶尔有一两个旧友来访。她有一孙姓朋友,其小女十岁,极为聪颖。一日孩子来玩,李清照对她说,你该学点东西了,我老了,愿将平生所学相授。不想这孩子脱口说道:“才藻非女子之事也。”李清照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觉得一阵晕眩,手扶门框,才勉强没有摔倒。童言无忌,原来在这个社会上有才有情的女子是真正多余啊。李清照感到她像是落进四面不着边际的深渊里,一种可怕的孤独向她袭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读懂她的心。她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吟出了那首浓缩她一生和全生心痛楚的也是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声声慢》。 是的,她的国愁、家愁、情愁,还有学业之愁,怎一个愁了得! 李清照所寻寻觅觅的是什么呢?从她的身世和诗词文章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她在寻觅三样东西。一是国家民族的前途。她不愿看到山河破碎,不愿“飘零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河山”。在这点上她与同时代的岳飞陆游及稍后的辛弃疾是相同的。但身为女人,她既不能像岳飞那样驰骋疆场,也不能像辛弃疾那样上朝议事,甚至不能像陆、辛那样有政界文坛朋友可以痛痛快快地使酒骂座,痛拍栏杆。二是寻觅幸福的爱情。她曾有过美满的家庭,有过幸福的爱情,但转瞬就破碎了。她也做过再寻真爱的梦,但又碎得更惨甚至身负枷锁,锒铛入狱;还被以“不终晚节”灾入史册,生前生后受此奇辱。她能说什么呢?也只能独自一人愁。三是寻觅自身的价值。她以非凡的才华和勤奋,又借着爱情的力量,在学术上完成了《金石录》巨著,在词艺上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但是,那个社会不以为奇,不以为功,连那十岁的小女孩都说:“才藻非女子之事也”,李清照还有什么话可以说呢?她只好一个人咀嚼自己的凄凉,又是只有一个愁。 李清照的悲剧在于她是生在封建社会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作为女人,她处在社会的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别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本来,三千年封建社会,来来往往有多少人都在心安理得,随波逐流地生活。你看,北宋仓皇南渡后不是又夹风夹雨,称儿称臣地苟延了152年吗尽管与李清照同时代的陆游愤怒地喊道“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但朝中的大人们不是照样做官,照样花天酒地吗你看,虽生乱世,有多少文人不是照样手摇折扇,歌风咏月,琴棋书画了一生吗?你看,有多少女性,就像那个孙姓的女子一般,不学什么词藻,不追求什么爱情,不是照样生活吗?但李清照却不,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从骨子里讲,李清照除追求民族气节和政治上的坚定外,还追求人格的超尘拔俗。她总是清醒地坚持着一种做人的标准,顽强地守护着自己的节操。在未遭大难,生活还比较稳定时,已见出她高标准的人格追求。当年赵明诚在莱州做官,她去探亲,见室中诗书不多,竟大不悦,作诗曰:“寒窗败几无书吏,公路生平竟如此”。以后世事纷扰,她就更加超群拔俗,出污泥而不染。她站在世纪的高阁之上,穿越时空,俯视众生,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寂寞:“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换秋色,又还寂寞。”(《忆秦娥》)有一本书叫《百年孤独 》,李清照是千年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所以她才上溯千年到英雄霸王那里去追求相通:“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如果李清照像那个孙姓女孩一样,是一个已经麻木的人,也就算了;如果李
㈢ 作文题材解读陆游的“诸葛亮”情结
这二位一个感念先主三顾之情托孤之重殚精竭虑想要北伐,另一个天天版想着宋室沦亡国土沦丧铁蹄权肆虐想要收复失地,二位都想要克服中原兴复汉室(宋室)还于旧都,但最终一个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另一个是“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都是由于外部因素(“外部”是相对而言,就是说不是他们本人的原因,但是还是他们政权内部的原因)没能成功,实在是非常相似,所以有这个情结也是正常的。杜甫也多少有点儿,写诸葛亮的比较有名的诗句都是他们俩的最多。
㈣ 作文: 陆游,我想对你说
一直以来,我都把你看作是一个英雄。而且在我看来,像“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这般慷慨义气、教人耸眉动容的诗句便只能出自于你手。
本来以为你的一辈子都是轰轰烈烈的,可在读了你写的《钗头凤》之后,我仿佛又看到了一个新的你,一个我未曾了解过的侠骨柔情的你。
你和唐婉是多么美满的一对。我甚至曾经在脑海中掠过这样的场景:许许清辉洒落在地,你们在亭边赏景。霎时,唐婉抬头,柔情似水地望着你,说道:“此生别无他求,只原与表哥结为一双人。”在如水的月光下,他们俩依偎在了一起……奈何?时代、礼教……在属于你们这一双人的感情之间添加了多少纠葛?奈何!陆游你又是如此之孝,是那个时代的标准好儿郎,又怎能从那些纠葛中释然?
我不怪你,也不怨你,因为你绝非无情之人。想来你在写给唐婉休书的时候,又是多么的痛!可是我怪天,也怨天!为何要在你另娶、唐婉另嫁的十年之后,让你们在沈园重遇?为何要让唐婉和一阕《钗头凤》便悲伤而逝?为何要让你在唐婉过世、40年后重回故地,只能悲伤逆流成河,独自舔那个叫做“沈园”的伤口?
有人说你们是一对神仙眷侣,是天眷顾你们。谬言!我看是天在作弄你们!我为你不平!
陆游,我始终想对你说:“无情未必真豪杰”。人生若有情,即便是不美满的,那也是另一种完整。就如你这样一个英雄,人生中有了情,才可堪称是真豪杰!
㈤ 以《走进陆游》为题目的作文600字
陆游,这位南宋着名的爱国诗人,自幼好学不倦,在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然而,在与唐琬的爱情中受到的感情伤痛却终其一生。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有情人被强行拆散的悲惨的爱情命运,黑暗的社会世道,使陆游与唐琬这对恩爱夫妻不能常相厮守而遗恨终生。当初的妻子,现在已变成了“宫墙柳”,可望而不可即。
“错,错,错,”正是陆游心中永远解不开的结。一错,只在与唐琬相识又相知,结下了生命之中的不了缘;二错,与唐琬相亲相爱结为夫妻,比翼双飞夫唱妇随;三错,母命难违含泪忍恨痛写休书。终落得恩爱夫妻各分散,只得忍看“春如旧,人空瘦”,终日“泪痕红?”
桃花已落,池台亭阁依旧,却没有了往日的相聚与欢歌。回忆往昔的海誓山盟,幸福甜蜜的美好时光,都已随花落水流去,独留陆游伫立在沈园中的苍凉背影。“人成各,今非昨”,欲借信笺诉衷情,却也情路难通锦书难托,只得忍痛作罢。
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悲剧,给陆游的人生罩上了一层涂抹不去的爱恨情愫。他无法违背顽固母亲的意愿,面对不得已嫁做他人妇的唐琬,几十年的相思牵挂与凄怆酸楚,全部迸发于悔恨交加之中,令人深感旧礼教的无情和可憎,为抱恨终身的陆游而难过。
陆游一生,仕途坎坷,爱情凄苦,但意志从不消沉,他的诗词慷慨雄浑,荡漾着炽热的爱国主义的激情,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堪称伟大,不辱伟大!
㈥ 作文《陆游的魅力》
“陆游是着名的爱国诗人,在政治上主张要坚决抗战,充实军备,一直收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写下了无数爱国诗篇……”随着一段“爱国诗人‘陆游’”的资料介绍,周二由裴老师上的一节公开国学课,“走进‘陆游’”,正式拉开了序幕。
一上课,裴老师就出了不少陆游的名诗名篇,和大家玩起了“填诗句”的活动。课堂上的气氛变得活跃了,听课的老师和同学们纷纷交头接耳、冥思苦想。其中的诗句有的简单易懂,有的寓意深刻,有的令全班同学对答如流,有的让博学的老师绞尽脑汁……游戏结束了,不仅每位同学都能印象深刻的记住这些诗句,而且更让大家多方面的了解了陆游和他的诗。时而抒发郁愤之情,时而怀念奋勇杀敌……陆游是一位爱国的诗人!
接着,裴老师开始带我们一会儿欣赏陆游笔下不畏严寒、坚韧不拔的梅花;一会儿随陆游追怀往事、感慨世事多艰;一会儿和陆游一同梦见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一会儿又同陆游一起至死念念不忘祖国统一……大家都深深沉浸在陆游那深挚强烈的爱国情怀中,深深的体会着他的那满腔热血,也深深的感受着她那对金兵的痛恨。陆游是一位真正爱国的诗人!
最后,我们在裴老师的带领下朗诵着这位诗人的爱国情怀,时而高昂,时而低荡,时而强烈,时而收敛,时高时低,时长时短。我们高颂着这位伟大的诗人,高颂着这位爱国的诗人。陆游是一位真真正正爱国的诗人!
这节“走进‘陆游’”的国学课让我了解到陆游的爱国情怀,它令我记忆犹新!
㈦ 初中 记事作文 论陆游
我们的七年级下册课本中出现了陆游写的《游山西村》我首先通读全诗,然后背过。这首诗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所以我想了解一下陆游这位才人。
陆游在1125年出生在一条小船上,1210年去世,他是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陆游从小好学不倦,在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20岁时与唐琬结婚,26岁时被他的母亲强行拆散,这种感情伤痛终他的一生。
29岁时,去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应锁厅试,名列第一,因为在秦桧孙子之前,又因为他不忘国耻喜论恢复,竟然在复试时被除名。后得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和蜀州、嘉州、荣州代理通判、知州等职位。
淳熙五年,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但并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在江西任上,当地发生水灾,他草行露宿,亲到灾区视察,并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不料却固此触犯当道,竟以擅权罪名罢职还乡。陆游在家闲居6年后,又被起用为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州。
陆游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我比较喜欢《游山西村》里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句是颔联也是流传千古的一句。这一句写出了山间水畔的景色但又富含哲理。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说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这句诗给我的启示是:只要我们勇敢面对现实,面对种种困难,不退缩不畏惧,发奋前进。这样的话,前方将会是充满光明与希望的。
㈧ 陆游先生我想对您说作文
书籍,我想对你说
高尔基曾说过:“书记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喜欢一个人坐在窗前,品一杯清茗,捧着你,沉浸在那如梦如幻的诗情画意中,如痴如醉〃〃〃〃〃〃
当
我遇到挫折时,你告诉我应该把挫折当做“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还要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心;当我取得成功时,你赠给我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激励我不断前进;当我孤独寂寞时,你就给我讲由“写鬼写人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的蒲松龄写的聊斋志异
中的一些故事,从而引发我的深思,让我不再寂寞。
追随着你的脚步,我走进了一个个历史人物:飘逸的李白、沉郁的
杜甫、忧患的陆游、壮怀的岳飞、豪迈的东坡。其中,我最喜欢“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李白“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是他仗剑江湖之义气,愿将腰下
剑,直为斩楼兰“是他希望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心声;“知音不易得,抚剑增感慨”是他屡遭挫折、报国无门的感叹;“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是他执着追求
梦想的表现。你还告诉我,一位作家曾这样描述李白之死:夜,已深了;人,已醉了;歌,已终了;泪,已尽了;李白的生命也到了最后一刻。叮---叮---叮
---悦耳的铃声提醒我该休息了,可我却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躺在你的怀抱里,我来到了大自然中,寻觅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韵味,寻觅那“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空灵,寻
觅
那“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的意境。欣赏那“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西湖,感受那“山路元无雨,空翠湿
人衣”“泉落寒崖响,萝依古木垂”的青城山,领略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田园风光,让我纵情于山水之间流连忘返。
通过阅读你,我看到了鹰击长空,感受到勇于拼搏的力量,看到了鱼翔浅底,感受到自由自在的快乐,听到了小桥流水,感受到诗情画意的美丽,书籍,我想对你说“你很重要”。
㈨ 读懂陆游的爱国情怀作文
乱世中的美神 李清照遇到的第三大磨难是超越时空的孤独。 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已将她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就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但如果只是这两点,还不算最伤最痛,最孤最寒。生活中婚变情离者,时时难免;忠臣遭弃,亦代代不绝。更何况一柔弱女子又生于乱世呢?问题在于她除了遭遇国难、情愁,就连想实现一个普通人的价值,竟也这样的难。已渐入暮年的李清照没有孩子,守着一孤清的小院落,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只有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偶尔有一两个旧友来访。她有一孙姓朋友,其小女十岁,极为聪颖。一日孩子来玩,李清照对她说,你该学点东西了,我老了,愿将平生所学相授。不想这孩子脱口说道:“才藻非女子之事也。”李清照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觉得一阵晕眩,手扶门框,才勉强没有摔倒。童言无忌,原来在这个社会上有才有情的女子是真正多余啊。李清照感到她像是落进四面不着边际的深渊里,一种可怕的孤独向她袭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读懂她的心。她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吟出了那首浓缩她一生和全生心痛楚的也是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声声慢》。 是的,她的国愁、家愁、情愁,还有学业之愁,怎一个愁了得! 李清照所寻寻觅觅的是什么呢?从她的身世和诗词文章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她在寻觅三样东西。一是国家民族的前途。她不愿看到山河破碎,不愿“飘零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河山”。在这点上她与同时代的岳飞陆游及稍后的辛弃疾是相同的。但身为女人,她既不能像岳飞那样驰骋疆场,也不能像辛弃疾那样上朝议事,甚至不能像陆、辛那样有政界文坛朋友可以痛痛快快地使酒骂座,痛拍栏杆。二是寻觅幸福的爱情。她曾有过美满的家庭,有过幸福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