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作文(800字左右)
中华传统节日》作文范文,可以参照写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他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清明节最开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地,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所以,清明节也是重要的祭拜祖先的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的就是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它是在每年阳历的4月5日,这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打马球、荡秋千、蹴鞠、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的习俗。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因此,这个节日既有祭扫祖坟生
⑵ 有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作文(1000多字)
中秋情几何
被冷风吹惯了,也就不觉得冷了;被匕首伤害多了,也就不会感到心痛了;月亮看多了,也就不认为圆了。
不知是谁把天空撕裂出星星的伤口;不知是谁抹杀了我的自由还有腼腆的温柔;不知是谁噬咬了弧形的月亮踩碎了沙漏;不知是谁留下月饼带走中秋。
一、断桥·行人
已是深夜,已是深秋,本想找一点温暖的感动,无奈抵不过秋的凉意,也许只有我冷而已。
独自走上断桥,桥是坚实的石头砌成,却如此冰冷,栏杆上雕镂着数十只石狮,每一只都有着不同的形态,有的怒视前方,漠然盯着一望无际的天空,仿佛要撕裂这虚伪的黑暗;有的显得很憔悴,静静地舔着身上的心中的伤口,莫非心中的愁云还未散去;亦有的眼神很茫然,很散乱,身上的狮毛凌乱不堪,仿佛噙着泪的眼里掠过一丝沧桑,苍老的脸上的深深的皱纹无法用狮毛取代,瘦弱的身上的粗粗的伤痕无法用时间来掩盖。
桥上的人来来往往,有亲密无间的恋人,有无话不说的家人,也有谈笑风生的朋友,擦肩而过形形色色的人,感受到他们中间交织着的某种温馨的情感,独享着一个人的索然无味。
二、江岸·江水
断桥两岸是像我一样孤独的事物,几株错落的垂柳,懒散地垂下来几枝细长的枝干,有几枝垂到水中,打破了水面的平静,荡漾起了点点涟漪,一圈圈散开,越散越大,越散越开,越散越淡,直到恢复到原有的平静,然后,比原来还要平,还要静。垂柳枝干上的叶已基本落光,残留着秃顶一般的空虚。岸上烛影摇红,隔着淡淡的黄晕,有一种朦胧的伤痛。也有卖唱的男男女女,声音很干涩,吉他声总走调,却分贝很高,夹着江水传来,声音变得很浑浊,却依然听得出丝丝缕缕哀思和惆怅。
江水是流了不下百年的,依然还是断断续续地吟颂着,吟着岁月的流失,颂着青春的消逝,茫然等待着未知的将来。秋风起了,我下意识裹了裹单薄的衣衫,出门时并没有想到夜晚会这么冷。秋风吹得江水缓缓地流了,江面上泛起了几缕波纹,不知是江水真的老到出现皱纹了,还是它也冻得瑟瑟地抖了,我已无心去猜。
是不是每年的中秋,江上和江岸的事物都是如此孤独寂寞?是不是每年的中秋他们都要在别人的欢笑中度过?是不是每年的中秋他们都要强忍住心中的泪水强颜欢笑?是不是每年的中秋他们都像我一样失落?
三、桂花·枫叶
阵阵桂花的香扑面而来,稍稍缓解了心底的痛,那种淡淡的清新的味道,好象一个精灵,很机灵地钻进了我的身体,融入我的体肤,洗濯我的心灵。然后走近桂花树,细细体味它的娇小,它的纯洁。风把它的花都吹落了,一大片一大片散落在树下,堆积起厚厚一层,像冬日飘雪,纷然降落,翩然落地,脆弱得一碰就会碎,经不起一点风吹,可是这让人更怜爱它。尽管它的躯体失去了生命的意义,可是它的灵魂却得到了永生,因为,在它腐烂前,它还在为人们倾吐最后一丝芬芳,就算它永远消失在人间,可是它的芳香却永远留在了人间。
此时,一片黄色枫叶从远处飘来,落在我的手心上,像一只黄色的蝴蝶,唤醒了我的桂花梦。枫叶撑开它的五只掌,赤裸裸地摊在我的手心中央,略带疲倦,好象飘累了,想找个地方歇歇。可是,风又起了,枫叶丝毫不带眷恋,毅然离开了,满地桂花也都随风飘走了,头也不回。
风停了,手心里空空的,连枫叶的痕迹也没有留下,心里也是空空的,好像从来没有满过,身边只有零星的几瓣桂花还来不及走,但是等风再起的时候,它们也会走的,走得很干净,去过它们的中秋。只留我,孤独的我,陪着孤独的树。
四、月饼·月亮
看来,我也该走了。
走在喧哗的街上,我才想起自己连月饼都没有吃,于是在街边的小店散买了一个,本来是想去超市买的,可是我不愿感受那种温暖,超市里都是很温馨的,我不能再用别人的快乐来安慰自己,敷衍自己,伤害自己。小店里的月饼价也疯窜,一只莲蓉月饼卖到了六块钱一只,存心坑人,我摸摸裤袋里只省下三个一元硬币,使劲往衣袋里掏,掏了半天也只掏出个六个一角的,感到自己很窘,可是总不能亏待自己,于是就厚着脸皮和老板娘讨价还价,费劲唇舌,老板娘才很不情愿地答应了,嘴里还嘟囔着:“唉,看你是孩子,只好赔本卖给你了。”我也就装成很感激的样子,心里在说着,谁不知道你平时多小气,你赚亏本钱,鬼才相信!
月饼算是买到了,可是还挺坎坷,不过有了这段小插曲,心情仿佛也顺畅多了,于是带着月饼,赏起了月亮。
照理说,中秋的月应该是一年中最圆最大最亮的,旁边赏月的人也都这么说,可是我却不觉得,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月亮有缺口,好象被虫子噬去了一块似的,甚至我还怀疑今天是不是天狗食月。
月在深蓝的天空中高高悬挂着,黑色的云在它的周围缭绕着,月亮穿梭在薄薄的轻纱似的云之间,它的光忽明忽暗、若隐若现地呈现在眼前,难道说它是在逃避什么吗?还是在伪装什么?或是像我一样在掩饰自己的泪水,埋藏自己的孤独吗?
天空中的月亮好象我手中的月饼,我狠狠地咬下一口,很难吃,是一种咸咸的、涩涩的味道,突然感到有种冰凉的液体滑过我的脸,像珍珠般落进月饼里,不知是眼泪的味道,还是原本就是这种味道。
也许,月亮也是这种味道吧,因为,天空中除了惨淡的愁云,一颗星星也没有看见,它和我一样孤独。也许我猜得是错的吧,星星只是我没有看见罢了,说不定,它们正躲在月亮身后呢!可是我永远都只是一个人,我的身后不可能会有什么人,因为,我每走几步都会回几次头,希望有奇迹出现,可是奇迹终究是奇迹,身后永远都是陌生的脸孔或是背影。
五、中秋·孤独
我甚至都差点忘了今天还是中秋,也许只是还不习惯孤独吧。我给爸爸打电话,电话响了很久,终于有人接了,“喂”“是你呀,我没空,有几个客人在,就这样了。”从头到尾,我只说了个“喂”,而爸爸却连再见也懒得说,我的心像一个无底洞。我又打给妈妈,今夜妈妈在医院值班。电话那头传来甜美的声音,我迫不及待地说“喂,妈妈,是我,我很想你。”可是,那头并不是妈妈的声音,“对不起,您所拨打的电话已关机,请稍后再拨。”原来,我对一个机器激动了半天。然后,电话那头就是“嘟——嘟——”的声音,那么空洞,那么虚无。
夹着秋的凉意,我形单影只地往家走,路上只有我与光折射出的产物,影子。
六、离别·欢聚
回到家,突然发现屋内灯亮着,第一反应就是有小偷,可是门口分明放着爸爸妈妈的鞋子,我几乎就要窒息了,这是怎么回事?然后,我清清楚楚地看见一个高大魁梧的身影和一个娇小柔弱的身影从屋内走出来,是爸爸妈妈!!!
“你们怎么……”“哦,我们是想给你个惊喜啊,你到哪里去了,妈妈烧的菜都凉了。”
看着眼前的情景,不知是因为过度的感动,还是因为一颗几近空虚的心一时无法承受太多的惊喜,我的鼻子一酸,眼泪真的像倾泻的洪水般再也无法掩饰、无法强忍了。
⑶ 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 高中生800字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 "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⑷ 高中作文800字为什么青少年忽视中国传统节日
如今相对开放的国际环境,使得各种地域文化交汇融合,过各种洋节日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这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渐渐地不被重视。现今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肩负着的使命。
中国的传统和文明需要传承。这些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存和发展的产物。现在的中国人,未来的中国人,若是无法了解自己的祖先和民族的发展,轻视这些传统和文明,那么这样的中国人也就失去了属于自己的特色。
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品性的紧密联系,也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容被西化。中秋节寄托了游子对家的思念;端午节展现了耕作的劳动人民对丰收的喜悦;清明节表达了亲人对逝去者的哀思;新年则体现了人民向往和平快乐生活的朴素愿望。这些节日背后所存在的意义,是任何一个洋节日无法替代的。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倡保护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从原来没有节假日变成了休假一天,电视媒体也日益加大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提高人们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在这个受到外来文化强烈冲击的21世纪,我们太多地关注于西方万圣节的南瓜;情人节的玫瑰;圣诞节的白胡子老人。从而忽略了新年的“福”字,端午的艾草,中秋的月饼,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这都是一种本土文化的丢失,没有了这些文化和传统,我们也将丢失自己的信仰,失去自己的特色。
身处于现今社会的我们依然要懂得不崇洋媚外的道理。外国的传统和特色往往不适合拥有古老历史的中国。就像君主立宪制不适用于中国;刀叉无法成为中国人吃饭的主要工具;直接的说话方式无法改变中国人的婉转一样,洋节日也不应该成为中国人的节日。
一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历史文化在千百年里长期积淀和凝聚之后又经后人总结和实践而成的,从种种节日风俗里,后世的人们可以清晰地体验到先民生活的历史文化图景。当承载着民族传统文化的节日不再受重视,节日的文化内涵渐渐被遗忘,中国“文明古国”的盛誉也将不复存在。
我们需要加强对传统节日的宣传与弘扬,从自身做起,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
⑸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作文材料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⑹ 作文:传统节日
清明随想今天是清明节,天是阴的,还飘着零星的雨,千多年前dba博士学位的杜枚就把清明定格在这样雨天里。
今年是把清明立为法定节日的第一年,大街上到处都摆满了供人扫墓用的鲜花,多是菊花和百合。那些由清明而引起的悠悠情思也就这样在空中飘荡了,但我的先人不在这里,他们的脚步没有来过这么远的地方,他们的一生只定格在那个几千里之外的村庄上空,他们从不会离开村庄去很远的地方,如果离开也只是在半径百十公里的范围内。他们不会像我们一样能走到千里以外的地方去谋生,会把异乡当作故乡来生活。
在他们的生活中异乡只是个遥远的名词,离他们很远。但到了我们这代人这种观念完全改变了,异乡离我们很近,故乡却远了,远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也只会呆上那么几天,有时甚至还一连好几年也回不了一次家。
好多半场戏·半生祭次我外去旅行,一个人躺在车里,车在没有尽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城市一座接一座的被我丢到了后面,那种心情很复杂,这其间会有一些淡淡的乡愁,但这却不是主要永远的情节的,群山.河流。湖泊与村庄在我的思考中一一远去,我的祖先哪里会走得这么远,他们哪里会知道这个世界会是这样大潘安之路诗歌解读(之)假如我生活在海地——照片中这个。
《带着我的祖先去旅行》,这是我有次在旅途中想起的一首诗的题目,那时我正好去北京,车过钱塘江大桥,夕阳西下,空阔的钱塘江江面被太阳染得通红,把人的思绪也染红了,可惜这事过去好多年了,这诗却没有写出来,空留许多遗憾。诗很多的时候也是一种思绪的点燃,激情过后就没用了。
漂着的生活让我觉得根越来越深越来越大,故乡在这时会成为一种力量,压迫着我,让我很多的时候夜不能睡。故乡像一口很大的钟,总是在我深睡时不经意地把我敲醒,而祖先的灵魂会在我醒后的时刻风一样的徘徊在窗外。
离开故乡好多年了,要是我不讲故乡话很少有人会知道我是个异乡人,我的故乡很多的时候也似离我很远很远了,但我知道我的故乡并没有离开我,它藏在我内心最隐密的一个地方,冷不丁一个时刻出来就会把我打倒,就像今天,今天这个下雨的清明里,我的故乡和先人便从我身体隐蔽的那个部位走了出来,让我不得不花很多的时间去想这些事情。
现在的故乡应该也是罩在杜牧的雨里,那些先人的坟上也应该挂满了花花绿绿的彩球,坟上也会响起鞭炮声,这样的一些东西会把断了的一些记忆重新续上,虽然是沉重的,可经历了这种沉重会更加感受到生的意义。
人生就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没有这些沉重的反思,人就会很脆弱,经不住生活的重压。那些我们先人经历的日子已经成了历史,他们的日子是用自已的脚走出来的,用自已的肩挑出来,所以他们的人生是坚硬的。
我们己经过了那个时代了,社会的进步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去享受生活,只是我们仍会有着困惑,而这种困惑是我们的先人所想象不到的,但我知道我们的先人也会和我一样曾经在无数个夜晚冥思苦想。是的!就是因为这种苦想与思考我们才会走得更好,日子才会越过越红火,这种美好的生活说到底也是共同努力的结果。所以从叧一个方面讲,怀念先人其实也是在传承一种力量传承一种信念,套用牛顿的一句话“我们之所以能过上这样幸福的生活,其实是站在先人肩膀上缘故”,没有先人就不会有新人。
春天是个生机勃勃的季节,但我想我们的先人之所以要选在这一天缅怀他们的先人,也肯定是有用意的。
怀念先人其实是为了更好的生存,我们要是并不是那份悲戚,而是那份再生的力量。播种.孕育.收获.冬藏,如此周而复始,我们的这个民族才得已绵延了几千年,但我们更要承接那些更坚韧的东西让我们的民族立于不败之林,这可能才是我们祖先的信念,也是我们这代人和后人的信念。
⑺ 以中国传统节日为题的作文有哪些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今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在这江南青青的色彩里、湿湿的雨季中缓然而来.在江南春雨的背景中,我也盼来了结束中考的姐姐.那清凉的春雨淅沥沥的一直下着、下着,伴着我们舒缓闲适地度过了这个美好的节日.
推开家门,一阵如风铃般清脆的笑声和着青青的粽草叶香味便向我袭,一定是姐姐和妈妈正在包粽子.我看狗够黑豆也仿佛受到粽草叶清香的诱惑,兴奋的在客厅里乱窜,似要嗅上一口这个季节的味道.姐姐听见开门声响从厨房里跑了出来.一见到我就扑过来抱我
..连连说我又长高了, 可是姐姐依旧没变还是那么乐观依旧笑靥如花……
接着大家开始吃粽子,今年我们家的粽子形状可谓千奇百怪,有方的有圆的还有像牛角一样尖尖得.大概是姐姐的杰作.绿剥开墨绿色的粽叶,只见洁白如玉的珍珠团里镶嵌着几颗深油红亮的玛瑙枣.绿白红三色相映衬,显得十分艳丽动人.散发出淡雅的清香,咬一口,真是甜而不腻,黏黏而爽口.酒足饭饱后妈妈又泡上我最爱的薄荷叶茶,那清凉的味道,真是好极了!
端午节,是个传统的节日,也是个季节的符号.我固然不会忘记关于端午的来历,不会忘记诗人屈原,不会忘记围绕端午的许多故事.
小时候每年的端午节天空也会飘着牛毛细雨,而小小我总是倚在祖母的怀里看着祖母娴熟的包粽子,认真的帮我做着香袋……
如今打开我的衣柜,还能看见一只红缎绸的香袋,它用五彩线系着,香袋下面的穗子是用蒜梗和五颜六色的花布剪成的小圆圈缀成的,是的这便是那年香袋是祖母为我缝制的只可惜,如今物在人去,花落花开,莺归燕已10余个春秋 每到端午节,我把它从衣柜里拿出...
端午!你给我带来需多快乐也勾起我对如烟往事的无限怀念.端午的味道,是我难忘的回忆.
【2】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圆圆的月光之下,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我每年都买杏花楼的月饼,那里的月饼外观象大饼,很厚实,新鲜的面,新鲜的馅.不管是蒸出来的,还是烙出来的,上面都有用农家的大碗所刻画出来的月的图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馅,也很特别,蒸的,柔软可口,适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轻人对它情有独钟.你看,新端上来的月饼,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过去了,虽然现在市场上的月饼琳琅满目,各种瓜果一应俱全.月饼的花纹虽然没有太多变化,但是花纹总是那么的清晰,那么均匀,那么好看.所以一赶上中秋过节回家,总要吃上两大块儿,觉得好香、好甜…….因为从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变迁.
你看,餐桌上,除家禽肉类,传统的蔬菜等食品外,越来越多的餐桌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肉类、蔬菜、海鲜.
“无酒不成筵席”,喜庆的日子,中国人总要饮一点酒.过去,多是二锅头等高度白酒,现在人头马、茅台等国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这些都预示着祖国经济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红火.我愿意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中秋节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圆、更明,更祈望我的亲人愈加健康、我的家乡愈加美丽、富饶;也从内心起期望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或许,这就是我中秋情结的真谛.
【3】
⑻ 中国传统节日的作文!急需!!!
每年的大年初二我和爸爸妈妈都回外婆家拜年,外婆家住在乡下,乡村的小路不好走,特别是雨天,满是泥泞,不小心就被滑倒,弄得全身湿,所以小时候我不怎么爱去。
今年没下雨,我买了很多鞭炮回去,打算同表哥表弟一起玩。到了外婆家,很多亲戚都在,一一道喜后我们仨人“臭味相同”,迫不急待拿起鞭炮出门,来到池塘边炸鱼,点燃炮往池塘里扔,看着被炸得溅起高高的水花,可有趣了,表哥说水里有泡泡冒出来的地方是鱼伸头出来呼吸,往那里炸准行,我们静静观察水面,确定方位,齐声把炮扔下去,一阵水花过后,水面慢慢恢复平静,“炸到了”表弟忽然大叫,顺着他手指的地方,果真有一只小鱼儿翻白肚子浮起来,我们用木棍把鱼捞上来,表弟手捧着鱼儿,太小了多么可怜,一条小小生灵就这样被我们炸没了,大家都显出惋惜之情,决定不能炸鱼了。那,还能炸什么呢?
牛粪,表哥小眼珠子一转,指着不远处路中的一堆牛粪,我们商定从三面齐放炮,就可以看到一朵大大的牛粪花开,每个人从一面插上炮,同时点燃导火线然后跑开,说来也巧,当我点燃了导火线起身跑开之际,不小心被路上有个小土坑拌倒了,我来不及爬起来,顿时牛粪在一声巨响中开花了,溅得我满身臭哄哄的牛粪,惹得众人笑翻肚皮,表哥也笑得找不到他的小眼睛,我狠狠瞪了他一眼,都是你的馊注意,把我害惨了。没办法只好回去换洗啦。
幸灾乐祸的表哥又生一计,到田边炸老鼠去,好!带上工具出发,找到老鼠洞,把三个小炮捆成一体,放进老鼠洞约二寸深的地方,由表哥点燃导火线,一声闷响之后,洞口黑烟直冒,表弟则手持木棒等待老鼠出洞,哪里有老鼠的影子,表哥装出老道的样子分析说这个洞口不够光滑,也许已多日没有老鼠走过了,我们找别的洞,今天准有老鼠肉吃,在一块红蓍地边,有一个滑溜溜的鼠洞,表哥奸笑道:“小的们,我们有口福了,这里有我们的美味佳肴,让开,看我的。”只见他利索的把炮捆起来,象刚才一样放进洞里,这一次放得更深了,得用一根木条点燃火才能放进洞中点炮,闷响后有很多碎泥纷纷落在洞口,表哥拿木棒在洞口专心盯着洞口,老鼠被烟熏得受不了就会往外跑,那时候就是表哥的棒下肉,表哥示意我们不要动,突然一只毛线线的田鼠拱着背冲出来,表哥闪电般地下棒,不偏不正砸中鼠头,肥大的田鼠来不及哼一声就完了,满载丰收回家。
外公呵呵地笑,把战利品做成香喷喷的一道菜肴,咬着酥脆又香嫩的田鼠肉,我们都笑了``````
新年的第一天也就是大年初一,我们都有个习俗,大清早孩子要给大人请安,就能收到大红包,那叫利市也叫压岁钱,是大人寄予孩子在这一年里平平安安,大吉大利,快长快大的愿望,都是孩子们最盼望的节日,我也不例外。
这天我早早就起床,首先向父母请安,爸爸、妈妈早就准备好了两个大红包等着我,“新年好!恭喜发财,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一番吉祥语下来就收到两个大红包,太爽了,还有爷爷奶奶,又是一番背得滚瓜烂熟的祝语,大红包又到手。
还有一个习俗,在这一天早上人人都穿着盛装出门逛大运,希望来年做事顺顺利利,公园、广场以及大街上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面孔,迎合树上的大红灯笼,透出喜庆而热闹的节日气氛。今年爷爷奶奶选择不同出游点,我们只好兵分两路出发,一路是爸爸和爷爷,他们开车兜环城观看南宁的发展;一路是我,妈妈,奶奶到人民公园凑热闹。
踏进公园门口,我们就被眼前的景象镇住了,一只活灵活现的小老虎正对着大门欢迎每位客人,右边两排精致别样的灯笼,令人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奶奶迫不及待要照相,“咔嚓咔嚓”一张张新景留下,奶奶笑得合不拢嘴,然后慷慨万千道“变了变了,大变样了,几年没来,变化不得了啦!”奶奶选择直向山顶的阶梯,我抬头望去,腿即发软,似上青天啊!我远远地被落在后面,看着年过花甲的奶奶仍是健步如飞,一会儿爬到半山腰了,我好不容易追了上去,气喘吁吁地要求休息,奶奶丝毫没有倦意,侃侃不休道出她的光辉历史,妈妈总是认真听,还不时附合几句,奶奶高兴得越说越来劲,还是我提出继续前进才打断奶奶的话,因为我已经听了N遍了。
到了山顶,遍布了健身器材,奶奶要荡秋迁,我轻轻地把奶奶荡起来,妈妈忙着拍照,这时的奶奶仿佛是个小孩子,爽爽的笑声迎来许多羡慕的目光,全民运动起来,三代人其乐融融玩在一块。
嘿嘿!游乐圆到了,是我的天地,大年初一奶奶妈妈毫无吝啬让我大玩一轮,刺激的过山车,恐怖的海盗船,激烈的碰碰车,悠悠旋转的木马,兴奋的蹦蹦床,通通地都让我尽兴了,这时候人越聚越多,可以形容人山人海,肩并肩,脚蹭脚,尽管这样大家脸上都挂着笑容。
大年初一,我就是在这热闹而快乐中度过。
⑼ 高中作文传统节日的创新
中国的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正月拜年、元宵灯火、清明祭祖、端午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节日活动千姿百态,丰富多彩。
中国的传统节日,展示了中华民族和谐为美的道德思想,体现了中华儿女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社会进步的渴望,表达了华夏子孙对美好理想、智慧与道德的追求和向往。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凝聚中华民族向心力的纽带,是中华民族举国欢庆的聚会。
中国的传统节日,从远古走向现代,从民族走向世界。它代表着过去,也代表了未来,它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象征。
鲁迅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民魂是什么?传统文化无疑是其核心之一,而中国的传统节日正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忽视自己传统节日的民族,是一个浅薄无知的民族;一个抛弃自己传统节日的民族,是一个走向堕落的民族。
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要靠每一个中国人,而传承中国传统节日的重任,落在了我们新一代的身上。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我们有义务、有责任让我们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发扬光大。
作为年少的我们,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提高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责无旁贷。
我支持中国的传统节日,它让我学到了中华民族崇尚劳动、尊亲敬祖、敬老敬贤的传统文化。
我支持中国的传统节日,它让我学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勤劳善良、勇敢智慧的传统美德。
我支持中国的传统节日,它有着美丽的故事、动人的传说。
我支持中国的传统节日,它让我时刻感受着浓厚的亲情,带给我无尽的欢乐与向往。
我是中国传统节日的坚定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