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所了解的孟子,作文800字,急要!!
孟子是中国儒家早期了不起的人物,他倡导人性本善,坚持仁义并举,丰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理论,其思想主要体现在《孟子》中。《孟子》一书对后人的教育和启发甚多,影响深远。在《孟子》一书中,“君子”是一个高频词,出现八十余次,书中从人格上、道德上把仁人志士、仁义之人、有道之人称作君子。国学大师钱穆讲“中国人讲人,列出许多区别来,如君子小人,善恶贤不肖等,而最高则有圣人”,还说“讲做人道理,实为中国文化之精髓”。 在孟子眼里,“君子”有古今的分别:“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这是说,从对待过错的态度和做法上,可以看出古之君子与今之君子的高下之别。有过则改而不顺,更不得从为之辞,应是君子的正确态度和做法。 君子不仅有古今之别,也有与庶民、小人的差别。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于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人和禽兽有差异,但差异几希、有限。君子存之者为何物?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和礼存于君子之人心。孟子又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己之间互敬互爱,在今日社会也是需要提倡的,可以是良好的夫妻关系,也可以是和谐合作的上下级关系与同事关系、朋友关系。 孟子以义为路、以礼为门:“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常将仁和义并举,以仁为宅、以义为路,如“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能近取譬,以宅、路、门比仁、义、路,阐述了如此一番君子之道和做人道理,影响深远。人生之中不居仁宅,不走正路,岂不可哀可叹! 《孟子》中“君子”“小人”的对比,有明朗朗的一句“君子小人,每相反而已矣”。提醒人们注意君子和小人的分别。与小人对立的还有“大人”。大人者,德行高尚的人。如“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告子上14)体有贵贱,有小大,所以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孟子提出了“心之官则思”的名言,明确了大人“立乎其大”的要求。 来源:青年时代
❷ 高中作文800字 孟子高尚的人格操守
我眼中的孟子
孟子,一位先秦大家,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位风度翩翩的儒生,他和蔼可亲,慈祥的面颊上总是返着一丝微笑。
孟子是博爱的.
孟子的仁政和非攻思想处处都体现着他忧国忧民的仁心。他四方游说诸侯施行仁政。在那战乱纷飞的年代,充斥着暴力,流行着吞并,肆虐着攻伐,这位儒家学派的 “亚圣”要从法家的血腥中抢得一丝仁爱的地位,何其不易。但是他为天下万民,仍不屑努力与八方诸侯,无奈天下分久必合,孟子最终放弃了。他站在泰山之巅,俯视天下万民,有的穷困潦倒饿死街头;有的为谋生存骨肉分离……仰不足以养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他万念俱灰,为何他的眼中长含泪水,因为他爱老百姓爱得深沉。游说不遂他便退以著书,终成《孟子》。
孟子十分讲原则.
孟子为人很讲原则。即:“生而有不用也,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无论何时,哪怕是生死关头也要讲求原则,决不做苟且偷生之事。他大义凛然,四心伴身:他遇人知恻隐;遇错明羞恶;遇贤懂恭敬;遇事辨是非。面队万钟的丰厚条件,他毅然咏颂出: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和加焉!他一生两袖清风,不求宫室之美;不爱妻妾之奉;不需所识穷乏者得我。他从始至终都保持着人皆有之的“本心”,使他成为了正人君子的典范。
孟子作为亚圣,真的将仁爱的种子播撒如万民的心中,普济了天下。
孟子朴素的一生充满了失望,无奈,贫困。但他志向远大,却壮志未酬。真正做到了: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失为一位学术,政治教育大家。
❸ 关于读孟子孔子的感想的一篇作文高中
寿命的缩短与思想的虚耗成正比。
珍惜生命就要珍惜今天。
人生包含着一天,一天象征着一生。
谁能以深刻的内容充实每个瞬间,谁就是在无限地延长自己的生命。
❹ 读《中国人的智慧大师 孟子》有感 1200字
他,一个平凡至极的人。他没有秦皇汉武的创举,他没有商鞅范彝的谋略,他更没有富可敌国的财富,没有位高权重一手遮天的能力,更没有指点江山的霸气。与他们相比他只是繁星中的点点火星,如此的微不足道。但他演绎出了他的史诗,平凡中的不平凡,他便是孟子。
他,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体,他认为哲学的思想中最高的范畴是天。
他,在那个战火的年代了,在那民贱君贵的不平扥的时代中。他傲然站出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藐视王权的思想。他将所有人无论贫贱,无论高低平等看待,在他的眼中人人平等,“圣人与我同类者”他的傲然如此。
他,一个身如草芥之人却心系天下。走访四海,关心民生,面对王权,他无所畏惧,直谏而言道:“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王权至上的年代中依旧无法动摇他的思想。面对高位的诱惑,生死的威迫他依旧保持着本心。与人乐乐而非独乐乐,这便是他的乐。
他,如大海包纳以为。他始终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不善,水无有不下。面对不善,他用善去感化,面对不仁,他直言请柬“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他提倡仁政,而仁者无敌正是他的民本思想。
他,一介平凡书生,却成为了使人眼中的胜任圣人:他,一位平凡的老百姓,却无视金钱名利的威诱:他,一个平凡的子民,却舍生于直言进谏的艰苦道路上。
他,一个平凡的人,却在我们每个人之上,他拥有着天一般的胸怀,一样的淡然。他,瞰破了天道,看透了红尘,他所为的,只是保持本心。
❺ 高中作文孟子告诉我们
在孟子看来,要想成为圣人就必须“保养本心”、善养“浩然
之气”。孟子说这种“浩然之气”“至大至刚”,能够“塞于天地
之间”,听起来似乎充满故弄玄虚的神秘色彩,实则仍以保养本性
和加强仁义道德修养为旨归。纷繁世间,酒色财气,人生总是充满
了欲望和诱惑,要想学做圣人就必须摆脱这些干扰。孟子认为,人
们的差别不在于富贵贫贱,而在于能否保持高尚的道德,即做“仁
人”。君子“以德服人”,“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
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抵御外在物欲干扰,保养良好天性,既
需要好的环境,更需要个人持之以恒的努力。因此,孟子更强调个
人的立志和坚持,强调君子必须“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孟子反对的是大家都将“仁义”抛诸脑后而把眼睛紧盯在“利
”上,反对“见利忘义”和“后义而先利”。他认为,如果人人都
“怀利以相接”,“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
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那就会导致人们不顾廉耻、互相倾
轧,天下大乱。因此他提倡君子应该做到“仁民而爱物”,在鱼和
熊掌“不可得兼”时,要舍利取义、“舍生取义”。
与老子的清净无为不同,孟子奉行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有一种
“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轩昂霸气,这比孔子的“道不行,乘桴
浮于海”的无可奈何更为坚毅和充满斗争意志。他相信即使暂时遇
到挫折和困难,那不过是一些必经的考验,人要想成功,必须经风
雨、见世面。孟子认为人只有在逆境中奋斗,才能激发出强烈的进
取精神。在面对困境时,“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自任以天下
之重”,以实现人生价值。
孟子还提出了理想的人生典范——大丈夫人格。在孟子看来,
保持自我和完善人格才是理想的人格即所谓大丈夫:“居天下之广
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只有人格独立自主才能“无为其所不为”,才能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仁人无敌于天下”,有了这样的修养和“浩然之气”,就能
够无所畏惧。
❻ 求关于读孟子有感的作文
孟子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虞舜、傅说、管夷吾、胶鬲、孙叔敖和百里奚这六位古代贤人,原本地位卑微,历尽磨难,才成为君主或重臣。他认为,经历困境和磨难可以激励人们奋发向上。他还说,一个人犯错误后才能振作起来,国家遇到敌国威胁后才能保持警惕,失去敌国的威胁,常常会居安而不思危,和平麻痹,走向灭亡。 他就是这样,以个人和国家的事例证明“生于忧患”这个分论点。那么,这个分论点到底是对还是错呢?且看下面两个事例: 我教过一个学生,他随离异后的母亲生活。母亲自杀未遂,疯了,失去了自理能力和抚养孩子的能力。他又改跟父亲,而父亲已另立新家,便嫌弃、虐待他。他只好流浪街头。后来,他得到姨妈、舅舅的接济,白天上学,晚上帮姨妈看守五金档。谁料他以怨报德,竟带几个猪朋狗友偷走档口里的钱财,最终锒铛入狱。他先身处离异家庭,后又寄人篱下,却没能“生于忧患”。 春秋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六国,都受到秦国的威胁,却相继灭亡。它们也没能“生于忧患”。 拿这两个事例跟孟子的观点相对比,前提条件一样,但结局刚好相反。 那个学生的结局为什么会跟孟子的观点相反?因为他觉得世界上没一个好人,因为他不懂报恩,因为他的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薄弱,自暴自弃。可见,决定人的生死的主要因素是由人的知识水平、思想水平、技能水平、心理承受能力、生理健康状况等所组成的综合素质,这个综合素质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他适应社会环境能力的大小,外界条件的安危好坏只是一个次要因素。面对吴国的进犯,勾践能卧薪尝胆,东山再起;面对日寇的入侵,溥仪却俯首称臣,甘当傀儡。 六国的结局为什么跟孟子的观点相反?苏洵曾经论证说“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可见,决定国家存亡的主要因素是由国家的决策水平、经济实力、科技条件、社会秩序、国防状况等所构成的综合国力,这个综合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左右了这个国家对抗内忧外患的胜败,外界条件的安危好坏也只是一个次要因素。面对美英联军的立体进攻,萨达姆败下阵来,成为战俘;面对塔利班的恐怖袭击,美国能猛烈反击,稳定局面。 这证明,孟子的观点不能普而遍之,绝而对之。孟子“生于忧患”的观点乃是用不完全归纳法之中的简单枚举法推理出来的,他并没有全面考察个人和国家的各种“生”、“死”现象,也没有全面考察造成这些“生”、“死”现象的种种因素,光凭六位名人“生于忧患”这几个事例,没有考虑到“死于忧患”的众多事例,就贸贸然下结论,其观点没有普遍性,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他片面地夸大了外界不利因素对个人和国家的影响力。 烈火显真金,疾风知朽木。个人和国家能在忧患中发展起来,也会在忧患中颓丧下去,关键在于这个人和这个国家是真金还是朽木。外界环境的忧患不是决定个人和国家命运的根本因素,决定个人和国家命运的根本因素,是个人自身的综合素质,是国家自身的综合国力。 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个人素质和综合国力,以达到“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境界。一个人品学兼优,身心健康,会自理,能自立,竞争能力强,抗挫折力强,能随机应变,才能更有力地抵御厄困和磨难;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科技发达,社会稳定,国防坚固,才能更有力地经受动乱和战争,并取得稳定和发展。
❼ 求读《孟子》有感的作文
孟子读后感
看完了深奥的后,我开始研读表现温`良`恭`俭`让`仁`信`义礼`智`信的孟子。看完后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句话的意思是:老天将要降大任于你,你必须要多用心,多劳动,少吃饭,空乏你的身体才行。想想我自己,这四条原则中我又做到了哪些?就先说苦其心志吧!翻开名人史,发现自己并没有勾践那么卧薪尝胆,就算是小事,我也不刻意去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一点我虽经常做家务,可没有哪次我是自愿的,少了那种主动性,我每次干活都有气无力的。饿其体肤更是遥不可及,少吃?多吃还差不多。至于空乏其身就更不可能了。这每一样都不可能,别提什么“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了。虽然不能用古代的要求来约束现代人,但这做为目标却激励着人们不断向前。汶川大地震引证了这句话,老天就是要降大任于中国,降给中华龙,地震不是痛苦,而是会心的动力!就像《真心英雄》唱的一样: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让我们记住这句话——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名师点评:你真不简单啊!小小的年纪竟能去读这样的书!你的读后感符合基本的格式要求。你能抓住最著名的一句话,得出自己的体会,并且还能对照自己的行为进行深刻的反省。最难能可贵的你还把这句话的意义引申到国家这个层次,结合我们国家发生的“大难”,起到鼓舞斗志的作用。你的野心还不小啊,一心想要“天降大任”,即使不降大任也要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啊。
❽ 孟子读后感 600字
生作文 → 孟子 读后感600字
孟子 读后感600字
文章作者:吴励志 | 网站:http://www.t262.com | 来源:中国作文网
孟子 读后感600字
孟子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虞舜、傅说、管夷吾、胶鬲、孙叔敖和百里奚这六位古代贤人,原本地位卑微,历尽磨难,才成为君主或重臣。他认为,经历困境和磨难可以激励人们奋发向上。他还说,一个人犯错误后才能振作起来,国家遇到敌国威胁后才能保持警惕,失去敌国的威胁,常常会居安而不思危,和平麻痹,走向灭亡。
他就是这样,以个人和国家的事例证明“生于忧患”这个分论点。那么,这个分论点到底是对还是错呢?且看下面两个事例:
我教过一个学生,他随离异后的母亲生活。母亲自杀未遂,疯了,失去了自理能力和抚养孩子的能力。他又改跟父亲,而父亲已另立新家,便嫌弃、虐-待他。他只好流浪街头。后来,他得到姨妈、舅舅的接济,白天上学,晚上帮姨妈看守五金档。谁料他以怨报德,竟带几个猪朋狗友偷走档口里的钱财,最终锒铛入狱。他先身处离异家庭,后又寄人篱下,却没能“生于忧患”。
春秋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六国,都受到秦国的威胁,却相继灭亡。它们也没能“生于忧患”。
拿这两个事例跟孟子的观点相对比,前提条件一样,但结局刚好相反。
那个学生的结局为什么会跟孟子的观点相反?因为他觉得世界上没一个好人,因为他不懂报恩,因为他的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薄弱,自暴自弃。可见,决定人的生死的主要因素是由人的知识水平、思想水平、技能水平、心理承受能力、生理健康状况等所组成的综合素质,这个综合素质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他适应社会环境能力的大小,外界条件的安危好坏只是一个次要因素。面对吴国的进犯,勾践能卧薪尝胆,东山再起;面对日寇的入侵,溥仪却俯首称臣,甘当傀儡。
六国的结局为什么跟孟子的观点相反?苏洵曾经论证说“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可见,决定国家存亡的主要因素是由国家的决策水平、经济实力、科技条件、社会秩序、国防状况等所构成的综合国力,这个综合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左右了这个国家对抗内忧外患的胜败,外界条件的安危好坏也只是一个次要因素。面对美英联军的立体进攻,萨达姆败下阵来,成为战俘;面对塔利班的恐怖袭击,美国能猛烈反击,稳定局面。
这证明,孟子的观点不能普而遍之,绝而对之。孟子“生于忧患”的观点乃是用不完全归纳法之中的简单枚举法推理出来的,他并没有全面考察个人和国家的各种“生”、“死”现象,也没有全面考察造成这些“生”、“死”现象的种种因素,光凭六位名人“生于忧患”这几个事例,没有考虑到“死于忧患”的众多事例,就贸贸然下结论,其观点没有普遍性,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他片面地夸大了外界不利因素对个人和国家的影响力。
烈火显真金,疾风知朽木。个人和国家能在忧患中发展起来,也会在忧患中颓丧下去,关键在于这个人和这个国家是真金还是朽木。外界环境的忧患不是决定个人和国家命运的根本因素,决定个人和国家命运的根本因素,是个人自身的综合素质,是国家自身的综合国力。
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个人素质和综合国力,以达到“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境界。一个人品学兼优,身心健康,会自理,能自立,竞争能力强,抗挫折力强,能随机应变,才能更有力地抵御厄困和磨难;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科技发达,社会稳定,国防坚固,才能更有力地经受动-乱和战争,并取得稳定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