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关于莫言教育女儿的高考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莫言改名”的范文
[文题回放]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2年12月6日,中国作家莫言在瑞典文学院大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我的本名叫“管谟业”,改名莫言有三个原因,一是“谟”字拆开就是“莫言”;二是小时候因为乱说话,给父母带来很多麻烦,所以他们教育我要少说话;三是人如果多说话就没精力写作了,既然选择作家这个职业,就把用嘴说出的话全都写出来。当前最希望重新回到书桌前写小说,有人说一个作家获得诺贝尔奖后再也写不出好作品,但也有很多优秀作家打破了这个魔咒,我也希望自己努力加入这个行列,打破这个魔咒。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的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例文:
做语言的主人
哲人言:话未出口,你是话的主人;话出口后,你便成了话的奴隶:还是少说为妙! 三国时期曹军主簿杨修,虽才智过人,却长了一张与他的才智不相称的嘴,最终让他丢掉了性命。
在“阔门事件”中,曹操在门上写上的那个“活”字,“人皆不晓其意”,杨修却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 大家都不明白曹操在想什么,只有杨修看明白了门上的字的含意,并且很得意的把它告诉了别人。这当然让曹操对杨修有了“忌”意。在“梦中杀人事件”中,曹操深怕人家暗中谋害自己而杀死了给自己盖被子的近侍以示警告。人们都以为曹操果真是梦中杀人,惟有杨修又识破了他的意图,临葬时指着近侍尸体叹惜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曹操听到后更加厌恶杨修。在“鸡肋事件”中,众军皆不识曹操为何以“鸡肋”为夜间号令,又是这个杨修,不仅识破,还要叫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当夏侯惇问及为何如此时,他还要自鸣得意地说:“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夏侯惇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曹操得知此情后,是忍无可忍,大怒道:“你怎敢造谣言,乱我军心!”喝刀斧手推出斩之。
杨修是很聪明,但结果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他犯了做人之大忌:做人不能不聪明,但不能让别人觉得你太聪明。所谓大智若愚嘛!这个“愚”不是“真愚”——有人给“真愚”下的定义是:语言走在思想的前面。所以,话还是少说为妙,至少想好后再说,要和思想同步。
好说的人,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好展示自己。但言多必失,最后不但不能如愿,有时候反而还会损毁了自己。所以孔子云:“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所以,交流的最佳方式不是表达,而是倾听。让别人“说”比自己的“滔滔不绝”更能给人带来快意:这不仅是一种交际的技巧,更是一种做人的修养与气度!
最喜欢苏轼,特别是经历了黄州之后的苏轼,大师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对他的评价真可谓是精彩至极:“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是呀,这是一种不需要用任何语言描述的人性的丰碑。
做语言的主人,言同心生,让语言同思想一起流淌,在国学《中庸》所倡导的“不偏不倚”中智慧地经营自己的美丽人生!
『贰』 关于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感想的五百字左右的作文
首先,它提醒我们中国作家必须摒弃中国文人的劣根性,回归到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正确轨道,营造一个单纯、洁净的文坛。 在莫言获奖前,很多所谓的专家、作家都预言莫言根本不可能获奖,有不少人甚至对莫言竭尽抹黑、诬陷之能事,有的说莫言崇洋媚外,太迷信诺奖了;有的指其在炒作,借机多卖几本书;有的干脆朝他身上泼污水,说他收买诺奖评委。 实际上,此前普通百姓对莫言获奖也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强烈的期待,但与文人不同的是,他们更关心是不是中国作家获奖,而文人的反应所以如此龌龊,是因为他们首先想的是不是自己获奖,如果不是那宁可其他中国作家也不要获奖,这样他们才觉得咱们中国作家都在一个水平线上,也才心安理得。可以说,围绕莫言获不获奖,将中国文人的肤浅浮躁和文人相轻的劣根性再一次摊在了阳光下,而这其实正是影响中国作家走向世界、影响中国文学融入世界文学主流的关键所在,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不可能保持文坛的纯净,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中国文学,也不可能让中国文学走得更远。 其次,它告诉我们中国作家必须克服浮躁的心态,坚持深入生活,坚持把火热的生活当作创作的动力。 莫言凭什么能获得诺奖,人们给出的回答通常是凭借的是他的实力,可笔者要问的是莫言的实力从何而来?仔细阅读莫言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不仅散发着强烈的乡土气息,而且有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积淀,这种实力不是一日之功,更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靠着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对生活的爱,靠着植根于人民、植根于生活,靠着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理解、无情的解剖及深邃的思考,更靠着一个作家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会创作出那么多震撼人心的伟大作品,难怪瑞典文学院在颁奖词中赞扬莫言的作品“用魔幻般的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 可反观当下的中国作家,有几个能像莫言那样踏踏实实深入中国农村体验生活,且一呆就是一年半载甚至好几年?有几个能像莫言那样不为名利所累,潜心创作,写出那么多影响巨大而广泛的作品?有几个能像莫言那样虚怀若谷、宽以待人,面对各种流言蜚语始终保持低调而不愿意伤害别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纵观当今文坛能出其右者实在是凤毛麟角,有的只是半吊子作家,或是浮光掠影、追风逐日的作家,再就是借着所谓的文学作品大发横财,浑身上下沾满了铜臭的作家。 文学作品源于生活,诺奖青睐植根于生活的作家;文品即人品,诺奖偏爱行事低调的作家,莫言的获奖即是明证,中国的作家如果不能就此作深刻的反省,不能像莫言那样立足生活,深入社会的最底层,搭准中国历史和现实的脉搏,深刻揭示小人物的命运,那中国文学绝不会因为此次莫言获奖而走向世界,更不会迎来文学的复兴、文学的繁荣和文学的辉煌。 由此看来,莫言获奖只是中国文学一个新的起点,繁荣文学创作,让中国文学真正屹立于世界文坛,未来的路还很长,中国作家任重而道远!
『叁』 让莫言写一篇高考作文,能及格吗
文学功底肯定是有的,语言组织能力之类的肯定不错,能不能抓住命题以及阅卷老师的眼球就说不准了。至于分数,那么短的时间,看情况了
『肆』 急急急 《莫言,那就写吧》高中作文 800字左右
莫言的小说我喜欢,吸引我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语言本身..
莫言说:“作家要写灵魂深处最痛的地方。”我也这样认为。没有灵魂真会有灵感。
莫言:“数十年来,我一直坚持直面现实,直面人生,敢于批判和揭露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当然,作家不是政治家,小说不是批判文章。小说要有警世的作用,不应成为纯粹娱乐的东西。我一直痴迷于对小说形式的探索。我在创作《檀香刑》、《生死疲劳》时一直在写作形式上进行探索和创新,力戒重复,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家重复自己比抄袭别人更可耻。为了避免重复,我才另起炉灶,毁掉了原来写好的十几万字。《蛙》这部作品创作理念有了很大的变化,注重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人生,关注人性,关注下层百姓的生活。语言运用平实,不会像过去的作品那样剑拔弩张,更加注重内涵,更加含蓄,对小说中的人物更加理解和宽容。这部作品注重了对人的灵魂的剖析,十几年前我就说过,作家要写灵魂深处最痛的地方。写作的根本目的不是对某项政策的批判,而是对人性的剖析和自我救赎。“
“写人的灵魂,写人的忏悔,这也许就是《蛙》这部作品的价值所在。”
看了莫言说的这些话和他的新作,我在想:人真的会忏悔吗? 我们期待你的新作,我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莫言的写作风格中来。莫言写吧!我支持你,加油!加油呦
『伍』 以莫言的"你若懂我,该有多好"为题的一篇800字的记叙文
《你若懂我该有多好》
作者;莫言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死角,
自己走不出来,
别人内也闯不进去。容
我把最深沉的秘密放在那里,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每一个人都有一道伤口,
或深或浅,盖上布,以为不存在。
我把最殷红的血涂在那里。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每一个人都有一场爱恋,
用心,用情,用力,感动也感伤。
我把最灸热的心情藏在那里。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每一个人都有一行泪,
喝下冰冷的水,
酝酿成的热泪。
我把最心酸的委屈汇在那里。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每一个人都有一段告白,
忐忑、不安,却饱含真心和勇气。
我把最抒情的语言用在那里。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你永远也看不见我最爱你的时候,
因为我只有在看不见你的时候,
才最爱你;
同样,你永远也看不见我最寂寞的时候,
因为我只有在你看不见我的时候,
才最寂寞。
也许,我太会隐藏自己的悲伤。
也许。我太会安慰自己的伤痕。
从阴雨走到艳阳,
我路过泥泞、路过风。
一路走来,
你若懂我,
该有多好。
『陆』 莫言的真实事例 有关作文素材
莫言抄辍学之后,混迹于袭成人之中,开始了“用耳朵阅读”的漫长生涯。二百多年前,他的故乡曾出了一个讲故事的伟大天才——蒲松龄。他们村里的许多人,包括他,都是他的传人,他在集体劳动的田间地头,在生产队的牛棚马厩,在他爷爷奶奶的热炕头上,甚至在摇摇晃晃地行进着的牛车上,聆听了许许多多神鬼故事,历史传奇,逸闻趣事,这些故事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家族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他产生了强烈的现实感。
『柒』 写一篇关于莫言的作文
一共5篇。。。在网页复制来的。。。话说我的寒假作业也是这个。。。。。
1、谈谈莫言热
自从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整个文坛,整个中国,都沉浸在一种莫大的喜悦中,“莫言热”随之而来;莫言的书被卖断货,莫言的书又将被拍成电影,高密市将要实行“红高粱”工程……对于“莫言热”,我觉得我们应当理性看待,不应盲目跟风。
文学是一种神圣的事物,因为它不可模仿,不可界定。一本好书,不在于它是否出名,而在于它能否给予你个人精神上的启迪,给予你个人精神上的愉悦,给予你在不知不觉中的一种了悟升华,那么这本书就是有价值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审人也说了,诺奖不是评价一本书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世界上优秀的作家很多,他们只是择出他们认为最能打动他们的作品。因此,极力地追捧莫言。甚至用莫言老师的书去炒作,去发展所谓的地方经济是滑稽可笑的,同样,亦不要因为莫言老师的得奖而仅仅关注他一人,盲目跟风。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书,要广泛地去接纳不同作家的不同思想,通过他们思想的碰撞,促进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在“莫言热”的大潮里,莫言老师的从容淡静尤其让我佩服。无论是发布会也好,采访也好,莫言老师都反复强调希望公众能更多关注文学而不是关注莫名这个人,从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一个作家最最纯朴最最可贵的一面——真。鲜少有作家能够在盛名面前做到如此的从容淡静,鲜少有作家能够在社会都处在一种狂热浮躁境界中而做到如此地璞质,如此地守好初心。有的文人拿字画赚钱,有的文人为歌手写词,还有的文人登上娱乐节目炒作自己。而在“莫言热”正兴的时候,莫言老师却为大家注射了一剂镇静剂,让大家看到一个专心写作投身文学的莫言,让大家看以一个文字的作者的坚守,让大家在“莫言热”中可以瞥见中国文学的希望。这样的文字工作者是可敬的。
对于“莫言热”,我觉得我们应该像莫言老师一样地从容淡静,不要带着任何功利心地去跟风,仅仅怀着对文字的热爱去了解去学习,在文学中找到情感的共鸣和自我的提升,还文字一个安宁,还文学创作者一个纯粹的创作环境,也还自己一个交代。
2、巅峰时刻,方显本色
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个已不是新闻的消息还是人们谈论的热点话题。各种争论像潮水般一浪又一浪打来。将莫言与历届得主比较者有之,探讨得奖值与不值者有之,论公平者有之,分析诺奖政治性者有之,高呼祖国万岁者有之,痛批恶骂者亦有之。作为这个惯于喧闹的民族的一分子,我们大约已对这种洪水猛兽式的评论习以为常了,但有人关注莫言自己的感受吗?
各派评论的出现体现了文化的多元,这当然好,但对于处聚光灯下的个体,无论正面还是负面的评价,太多了都是一种压力。这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过程其实也是对成功者本性的检验。
曹禺进入壮年时反而无法创作优秀作品,李娜拿下大满贯后频频失误,无数作家的代表作只能是其成名作甚至处女作……无数事实告诉我们,爬上峰顶困难重重,而想要平稳从容地走完“巅峰期”,也决非易事。
我们从最卑微的工作中积极进取,挖掘人生意义时,不会有人关注。历尽艰苦熬过黑夜迎来曙光时,却能发现,天上那个名叫“舆论”的太阳可能让人汗流浃背、体力不支。是像夸父那样累死渴死在前进路上,还是像后羿那样用实力秒杀一切流言,又或者是像皎月那样,躲在舆论之后,独自散发清辉,我想,这是每一个成功的人都需要面对的抉择。选择没有正确错的分别,却有适合不适合的差异。能让自己在巅峰期做出更多、更大成就的,就是好的。
莫言在面对镜头时时常展现出木讷,体制化的一面,但他也有可爱的一面。被问及要怎样花奖金时,他先说“没想好”,后开玩笑道“在北京买一套120平米的房子都不够”;记者问他最大愿望是什么时,他直言“结束采访”;他谈及自己新书时的淡淡欣喜,他谈论别人为他贴各种流派的标签时理智冷静……。这些细节都打动了我。我不指望也不愿意莫言有反体制、标新立异的言辞出现,但我乐于看到他真实、质朴的一面。这至少表明,莫言还没有被各“圈”各“层”的口水打倒。
人处于巅峰的时候,暴露于舆论之下,这正是展现本色的时候,我不敢说莫言显示出了“英雄本色”,但他的真诚质朴与踏实让我看到,这是一个写作而非“卖作”的人。
3、走不尽的文化苦旅
我思,故我在。古人尚可知晓人若仍存一口气便在无止境的思考与探索中。正如一朵花的价值难道就只在它倾情绽放万人羡艳之刻吗?不,整朵花从出生至死亡都要浴血奋斗,而绽放的那一刻只是上天赐予的回报而已,凋零之泥,它仍会滋养下个春天的花开。而诺贝尔文学奖难道是一代文学奋斗的终结点吗?不,它只是外界的一种承认与认可,淡去荣耀,淡去追捧,淡去包装,莫言仍是莫言,而中国的文学之路仍要无止境地走下去,中国文学就像一块钻石,只有在不断强烈,刺激的碰撞与击打中才能有更多的棱面,散发出更多的光彩。
可敬的莫言的确是文学星空中闪亮着的一颗星,而不幸的是在获诺奖之前它却一直躲在厚重的云彩背后:许多大学图书馆在莫言获奖之前根本借阅不出去多少莫言写的书;很多人了解莫言的作品只是通过一个又一个改编的电影,这极大说明了这个时代的青年人文学的匮乏,当一本本武侠,科幻小说充斥着我们的大脑,刺激着我们的神经时还有多少人愿意披荆斩棘掠过野草克服诱惑最终抵达文学的圣地呢?有些如莫言一般的人挥舞着文学的旗帜,而多少人又能传递呢?不得不说,大多数人只像是鲁迅笔下的看客,热衷于莫言获奖的那一刻,而又有多少人能在繁华过后聆听文学的呼唤,走上“衣带渐宽终不悔”文化之旅呢?不得不说在这条路上我们还有洒不尽的血与泪,道不完的苦与愁。
说文化之旅走不尽还有另一层原因,那就是诺贝尔奖并不是文学之路的真正价值所在。鲁迅没有获得过诺奖,但又有谁能否认他不是笔锋上的战士呢?沈从文没有获过诺奖,但又有谁没有领略过他笔下的小桥流水人家呢?巴金也没有获诺奖,但又有谁没有聆听过他激烈的三部曲呢?真正属于文学价值的只是在于精神的共鸣,对生命的感悟,是一种思想的探索,无关乎于一切外物。
少一些对文学的淡漠,多一些在文化探索之路上的坚持与拼搏;少一些故作高深的见解,多一些体味人间冷暖的温情,少一些带虚伪面具的看客,多一些真实真诚的文学之星。
走不尽的文学之路,涤荡出最激荡人心的文化精神的浪花,那才是真正的永恒。
4、一切尽在不言中
正如仓央嘉措诗中写道:“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离不弃。”莫言的成就并非空穴来风,得到诺奖前的莫言或许默默无闻,不为人们所知,而得奖后的他一下子被摆在了公众的视野,或仰慕、或非议、或不解,都铺天盖地向这位作家袭来,面对赞许,他微笑,面对非议,他接受,这就是莫言,中国的第一位世界性文学奖得主。
有人说,莫言是中国文学的代表,这话不假。作为作家,莫言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理应尊崇他,而有人说,中国文学终于可以挺胸抬头了。这我们不能苟同,中国的文学何时弯过腰?得奖前的莫言,创造了《丰乳肥臀》《红高粱》等优秀作品,还有无数其他中国作家,如今都如昨日的莫言一样默默耕耘,莫言只是他们中的代表罢了,而以他为旗帜的中国文学,还会继续焕发光彩。
我想,莫言应是那个时代中国作家的代表中,一个将灵魂、精神、爱寄洒在故乡的作家,饱含着对社会真挚的感情。他可能不会用呐喊来抒发他对这土地爱的深沉,他也可能不会用歌喉来体现他的家国情怀,他只有用文字,用最能体现中年文化的汉字来表达他的情感,莫言莫言,不是无话可说,而是只言片语又哪是能真正铭记?
可以说,莫言印象中的红高粱已不复存在,而当年的记忆又如何抹去?他的奇幻文学,正是对时空的探索与拼搏,如果不是莫言,红高粱也会随时间的推移而被后人遗忘。莫言是如今的诺贝尔奖得主,也是昔时乡村里的孩童,他是中华土地的儿女,所以他用他的方法展现了他的赤子之心。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从莫言的背后,我们更能感受到这个社会的现实,有报道说,莫言的家乡要复原当年的红高粱地,作为旅游景点供人们参访,书店里原本无人问津的他的书也变得畅销。而舆论的导向似乎也在建立莫言“宏大”的形象。这天一不体现出当年社会的功利性。莫言被这个社会推上风口浪尖,莫言面对的是无穷不尽的言论、采访、这想想似乎有些可笑,所以说,莫言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需要,因为这个时代需要“莫言”。
一切尽在不言中。
5、千言万语,未若莫言
莫言的获奖,在中国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争相购买莫言的作品,《蛙》甚至一度畅销。这不禁激起了我们的思考:莫言的作品一直在书架上陈列着,为何一定要等到几个外国佬首肯后我们才开始疯抢呢?我们看的,到底是《蛙》还是诺贝尔奖的空头衔呢?
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大谈自信力与他信力的关系,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们却仍停在这个话题中兜圈子,在我们心中,仿佛只有得到外国人的认可的,才是真正的价值的东西。别的不说,就谈当莫言获得茅盾文学奖后,并未引发任何狂热,要知道。莫言的文章是用汉字写的,说的是中国话,有谁会比我们自己更能了解这些文字背后的韵味呢?我们没有自信力,像一个学龄前儿童,一心想获得别人的认可,而不考虑做的事情究竟有多少价值,究竟是对是错。
还有一点,便是中国人太想向世界证明自己的存在了,不过这说到底,仍是缺乏自信力的一种表现,要知道,浮夸疯狂的背后,便是无边的空虚寂寞。中国人想向世界说,我不再是东亚病夫,我已经站起来了,而莫言便是这个扬声器。我对莫言的印象颇好,他是一个真实而谦逊的人,可悲的是这样一个潜心创作的人却被卷入了一场“世界争雄赛”中,无论对他个人,或是对中国,都是一件自毁长城的事情。大家对他的关注,也只是国内过分炒作的后果,中国想出名,却把所有的批评都丢给了莫言,这让他的“惊喜而惶恐”也就不言而喻了。我真心地希望,那些聒噪的喇叭可以减小音量,留给莫言一片净土,这才是真正保护文学的方法。
其实中国早已是站了起来的,美国、日本,哪一个强国不对我们避忌三分呢?但是中国却还是期待,并享受着那种被赞许,被人肯定的感受,渴望跻身“世界列强”中,进入他们的世界,这是大可不必的。我们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文化,不必幼稚地只知羡慕他人,如果我们真正地相信自己,那诺贝尔奖得不得又有何妨?
希望下一次中国人获得殊荣后,我们可以只是轻道一声恭喜,而不是千言万语。
『捌』 关于采访莫言的作文
在此之前,对于来莫言获得源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舆论众说纷纭,也有一些人对他提出质疑。对此,莫言说:“感谢那些支持我的朋友,也感谢那些批评我的朋友。我终于得到了一个把自己放在众声喧哗之中的机会。持续半个月之久的网络大战,也是认识自我的最佳机会,让我知道我有哪些缺陷和不足,也让我知道了有哪些宝贵的东西需要坚持、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