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么写小学三年级看图作文
首先先看图进行一些联想,然后要看懂原图,确定要反映的问题,然后再按一般应用文内体的写法去容完成,要写的新奇
要求:1.观察图画。同学们在写作前首先 应该仔细地观察图上的画面,看清图上画的是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的事,画面上有哪些人、哪些景和哪些物。人是我们观察的主要对象,所以我 们特别要注意观察人的服饰、容貌、年龄、身份、表情、动作,并给主要人物取名。
2.合理想象。画面上的景物都是静止的,我们应该通过想象,使人活起来,让他们自己说话、行动,要反映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就是要使画面内容变成活动着的电影镜头。但这种想象必须是合理的,是表现文章中心服务的,主要人物和情节必须与画面内容一致,不能另编一套。
㈡ 小学三年级看图写话作文:谁最美
星期的早上,太阳高照.爱美的小猴出来玩.
小猴来到树林里看到了啄木鸟,小猴问啄内木鸟:"我和你谁最美".啄木鸟说:"你最容美".然后它就去捉虫了.
小猴来到草原看到大象.小猴问大象:"我和你谁最美".大象说:"我没时间".大象又去抱木头去了.
小猴来到了农田看到老牛.小猴问老牛:"我和你谁最美".老牛说:"劳动最美".老牛又去种田了.小猴想了想说: “太对了,我也要成为最美的人."
㈢ 小学三年级看图作文范文:《我该怎么办》
有一天,小明一个人在家里画画,忽然,小明听到敲门声,他就放下画笔回,站了起来,走到门前,小答明说:“您找谁?”那位叔叔就说“我来找你爸爸。”小明搬来一凳子,他站在凳子上透过猫眼往外看,看到这位叔叔是他不认识的,小明心想:“这位叔叔我不认识,可能是小偷,我不能让他进来。”小明就说:“我爸爸不在家,请您回去吧!”那位叔叔听了,却不回去,他就门口等,等了那么长时间,小明还没开门,他就走了。
㈣ 小学三年级看图作文《我想长大》
爸爸是农艺来师,致富带头人,受到村自里人的尊敬。
爸爸是我的偶像,我是爸爸的粉丝,爸爸的一举一动,我都想摹仿都想学。我希望自己快快长大,明天就变成爸爸,为人服务,受人尊敬。
看,爸爸的睡姿多美。左手托头,等美事入梦;双脚搁凳,忘疲劳而休闲。这样睡一个晚上,第二天,爸爸肯定精力充沛地忘我工作。如果我像爸爸一样,也这样睡一个晚上,明天我保证全神贯注地刻苦学习。
说干就干,我从厨房里拿来一个板凳,左手托头入睡,希望像爸爸一样做一个好梦——三门功课全优,从梦
里笑出来。
还没来得及做梦,却发现脚没放到凳子上,因为我比爸爸矮,头与爸爸并排,双脚只到爸爸大腿,碰不到板凳,空凳子成了小花猫的棉床,它不客气地在板凳上呼呼睡大觉。
双脚不搁凳,美梦做不成,为了让双脚搁到凳子上。我赶走了小花猫,把枕头往下移,枕头放在爸爸腰间,头靠在爸爸胸前,这样我的双脚像爸爸的双脚一样,舒舒服服地搁在板凳上。我和爸爸一样,呼呼入睡……
㈤ 小学三年级是看图写话还是写作文了
小学低年级作文主要是看图写话,是由识字教学逐渐过渡到作文教学,也是为三年级学生写作文打基础的过渡时期。因此,提高小学生的看图写话水平是非常重要的。1、根据情景激发趣味儿童都有争强好胜的一面,合理选择画面,创设轻松愉快形式多样的竞赛,可激发孩子的“情绪区”,激发他们的思维,让孩子喜欢说,乐与说,争着说,抢着说。这样,孩子在趣味昂然的情景中尽情投入到看图写话中来,全面活动起来,说自己想说的话,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2、认真观察图画学生在写话之前,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看清其中的人或物。其次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的细节,明确图片的含义,如: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图上有些什么?各在什么位置?它们之间有何联系?根据图上已有的“人”或“物”分析图中意,知道图上反映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明白从画面所体现的思想内涵。跟着重点观察,辨别主次。一幅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引导学生透过现象,深入细致的观察图画。确定其看图写话内容的重点,说话时就围绕这个重点来述说,并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老师要适时地进行思想教育。3、合理想象看图写话的画面是一个个静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较单调,要通过适当的提问,鼓励学生进行合理想象,使静止的画面尽量动起来、活起来,使单调的画面充实丰富起来。假如是多幅图的写话,可由一副图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幅图,由一个动作想到前前后后的几个动作。假如是一幅图,就要抓住一个想象点、一景一物、一举一动,让学生自由想象,让童心自由绽放,并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大胆创设故事情节,把看图写话变成一个个别开生面的故事。4、给孩子看一些看图写话的范文,对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也有帮助。低年级看图写话可以作为一个主题开展,但我认为它的训练并不是孤立的,平时就需要训练积累。如:让孩子做个有心人,细心观察周边的事物,要多看书多读书,积累好词好句,回答问题时说完整话,利用课文内容合理想象大胆拓展故事情节,平时勤练笔,勤交流。相信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鼓励下,让学生仔细看、大胆想、有条理地说,再认真地写,孩子们的作文一定能芝麻开花节节高。
㈥ 小学三年级是写看图写话了,还是作文了
护树记(看图写话)
小刚、小红和小强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们经常聚在一块玩。
一个夏内天的上午,容天气晴朗,太阳刚刚出来,却已经是火辣辣了。小刚、小红、小强相约来到公园,忽然发现草地上有一棵小树耷拉着脑袋,卷缩着叶子,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小刚说:“你们看,那棵小树都快枯死了。”小红说:“我们去给它浇点水吧。”于是他们忙找来了脸盆,从小河里打来了清凉的水为小树灌溉。小树咕咚咕咚地大口喝着水,不一会儿,它像解放军一样挺直了身子,叶子油亮亮的,别提有多精神了!
“这棵树太小了,而且长在路边上,很容易被行人或者小朋友撞到,不如我们把小树加个护栏吧。”小强提议道,“好呀,这个办法真好,我们就这么干吧”小刚和小红马上同意。他们回家拿来了木板、木桩、绳子、铁钉什么的,在小树边忙活起来了。太阳越来越大,他们全身都被汗水打得湿淋淋的,就像从水里捞上来一样,可是他们一点也没感觉到,还是继续干着。终于,护栏、护架都做好了,小红还在树边立了一块告示,上面写着:爱护树木。
一阵风吹来,大家感到一阵凉爽,小树在风中轻轻晃动着身体,好像在向他们表示感谢。看着这一切,小刚、小红、小强都高兴的笑了。
㈦ 三年级的看图作文怎么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人教版教材在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安排了看多幅图作文的练习。此时,学生正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经过近一学期的学习,有了一定的作文基础,但学生对作文技巧的掌握并不熟练,况且看多幅图编故事,学生刚刚接触到。因此,教师应该采用符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有效步骤,充分发挥例文的引导作用,尽力降低坡度,将习作的要求与方法巧妙融入课堂,循序渐进,层层推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看多幅图作文的方法,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面对处于作文启蒙阶段的学生,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方法完成看多幅图作文的启蒙教学任务呢?笔者经过多年实践与思考,以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一”为例,归纳出以下五点:
一、研读例文,获得启示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例文就是学生获取作文方法的极好途径。苏教版习作练习都安排了例文学习部分,例文为学生的习作练习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范例,其示范与引领作用不言而喻。学生需要掌握的习作要点,在例文中都可以找到依据。教材中,例文后面往往会提出几个针对性很强的问题,暗含了本次习作要求学生掌握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带着教材所提的问题读例文,是非常有效和必要的一个教学环节。
在教学中,我安排了“对照图片,读一读例文”的环节,思考例文后面的问题:(1)段秋霞是怎样分段写的?(2)哪些话是画面上没有的?(3)读了这篇习作,你受到什么启发?有了例文的示范作用,加上问题的引导,学生很快找到了写作方法:(1)要想层次分明,一般一幅图写一个自然段;(2)要写好看图作文,画面上有的要写,画面上没有的,发挥合理想象也要写。这两点正是这篇习作最重要的方法。如此一来,学生研读了例文,并从中获得了启示,了解了习作的方法,为进一步看图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观察图画,说出大意
学习了例文,掌握了习作的基本方法后,我们还不能直接让学生对照方法写作,这个坡度对学生来说,依然很高,我们需要进一步降低坡度。
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从习作练习提供的两组图中,任选一组,仔细观察,说出故事的大意。学生自己说一说,同桌之间又互相说一说,学生完成这个任务并不难。学生了解图的大意后,我让学生尝试给故事加个题目。学生纷纷发言,很快把《知错能改的孙小圣》统一为第一个故事的题目,把《亡羊补牢》作为第二个故事的题目。为了巩固成果,我还引导学生说说“亡羊”和“补牢”在故事中的意思,便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故事大意。虽然例文后的问题没有提出“仔细观察,看懂每一幅图的意思,弄清每幅图之间的联系”这个要求,但学生显然是有必要完成的。我设计“观察图画,说出大意”这个环节,不仅降低了习作的坡度,而且也对学生进行了作文常规训练,让学生明白:看懂图的大体意思再作文是一种良好的作文习惯。至于“重点突出,选择一两幅图重点写”这样的要求,教师此时也可以引导学生练习。我是这样教学的:
师:(学生说出了图片大意)你准备写几个自然段?
生:一共是三幅图,所以我准备写三个自然段,一幅图一个自然段。
师:很好。你准备把哪幅图的内容写得最多?
生:我准备把中间的第二幅图多写些。
师:这样重点就突出了,这就叫“详略得当”。
这个环节让学生掌握了不少作文知识,也为学生更好地完成练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方法指导,充实内容
一个完整的故事,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学生编故事的时候,这些要素大都会具备,但学生心中没有这些要素的概念,没有故事要完整的概念。况且要想把故事写具体充实,就要写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等。教师该如何巧妙地渗透这些知识呢?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以“引说”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以第一个看图编故事《知错能改的孙小圣》为例,我是这样“引说”的:
师:星期天早晨,谁和谁一起去……
生:星期天早晨,小熊贝贝和小猴孙小圣一起去公园玩。
(时间、地点、人物都有了。)
师:一路上,孙小圣一会儿……一会儿……
生:一路上,孙小圣一会儿跳到路边的大石头上,一会儿爬到大树上,可开心了。
师:你们所说的“一会儿跳到路边的大石头上,一会儿爬到大树上”就是动作描写。你们发挥的想象合理,非常符合猴子的特点。
(学生不仅运用了动作描写,还发挥了符合猴子特点的合理想象,学生在快乐中得到了方法的指导。)
师:他们来到公园的一座小亭子里。这时,贝贝觉得口渴了,说……
生:孙小圣,我去买两瓶水,你在这里等我!
师:这就是语言描写。
师:贝贝刚走,孙小圣看到两根鲜红的柱子,他想……
生:我的老祖宗孙悟空,曾在如来佛祖的手指上写下“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八个大字,我为什么不在这柱子上写点什么留作纪念呢?
师:太精彩了!这就是心理活动描写。把掌声送给这位同学!
如此引说,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写作方法,充实了写作内容,让故事变得生动有趣。
四、分组活动,口述故事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这样的兴趣离开了学生的会说、想说,将成为“无米之炊”。在教师“引说”之后,学生尝试创作顺理成章。此时,笔者组织学生分组活动,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同伴听一听。这样做其实是对学生因材施教,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自己创编,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学生则可以照着老师的思路去编。分层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所发展,降低了坡度,让学生感觉不到写看图作文的难度,因而能收获写作成功带来的欢乐,提升写作的兴趣。学生在小组交流中畅所欲言、兴趣盎然,他们自编的一个个精彩故事闪耀着智慧的火花。
五、独立构思,完成习作
学生会说,往往就会写。极个别学生略有困难,参加了小组交流之后,创作能力也能随之提升不少。此时提笔创作,可以让学生熟练借助所学方法,趁热打铁,一气呵成。学生创作时,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习作的情况,解答学生的疑难,尽量做到不打乱学生的思绪。习作结束,教师立即组织学生通过朗读自己的习作的方式发现问题,修改习作。学生自己修改过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修改,使习作的功效最大化。
实践证明,三年级的学生虽然是第一次完成看多幅图编故事的习作练习,但只要教师采用符合教育规律、符合教材特点和儿童实际的方法,降低难度,学生完全可以轻松驾驭习作。
㈧ 小学三年级看图作文三个小和尚怎么写
从前,山上有抄座庙,庙里住着一个小和尚。他很勤快,经常收拾的寺庙里很干净,水缸里从来没有缺过水,看见缸里快没水了,就下山去挑水。
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们为了谁去挑水而论不休。后来小和尚突然想了一个好办法,他和瘦和尚商量,瘦和尚也觉得很公平,就是去抬水。
可是好景不长,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他们更相互依赖,互相推诿,谁也不愿多出一点力。最后他们都被渴死了。正如老人们说得那句话: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评价:一个和尚能挑水喝,两个和尚能抬水喝,为什么三个和尚就没水喝了呢?那是因为他们不团结,自私自利。我建议他们要团结友爱,多动动脑筋,就会想出很好的办法解决问题。
㈨ 三年级看图作文图片
[三年级看图作文图片]三年级看图作文图片亲情图片
这是一个父亲的背影,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身体肥胖,吃力地攀爬月台,三年级看图作文图片。这是朱自清笔下的父亲,他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便是这幅“父亲的背影”。可这图片中又隐藏着多少的片断呢?画前的人看到的分明是自己那苍老的母亲的白发,白发中是母亲那逝去的青春,是母亲那沧桑的岁月;停留在画上的目光看到的分明是自己那年迈的父亲的已不挺直的腰身,那驼的背是最美的弧线,它是劳累,辛勤,养育;它是孩提时代孩子们最爱坐的桥,它是子女们心中最值得依赖的大山……那背影,那白发,那弧线,看着自己已不年轻的父母,辛酸早已化作热泪流淌。
这是举起的双手,强健而有力,手托起的是一个生命,是孩子。当缆车坠落,父母用他们的双手高举着孩子,父母辞世,他们手中的孩子却继续拥有父母给予的两次生。那双手,没有特别之处,但它是举得最高的,是支撑的最有力的,他所赠予的是生命,是世上的一切。那双手曾在少年时牵引我们走过马路,他将我们的手握得很紧,生怕我们在马路上乱跑,生怕我们挣托开,那双手曾在我们学生时代抚摸我们的头,他给予我们温暖,自信和鼓励,它告诉我们:“不错,继续加油!”那双手曾在我们成人之际挥别,当我们长大,离开父母,挥别的手便是父母对自己永远的关怀和挂念。
这是张开的翅,在烟火缭绕的森林中勇敢张开的翅,它的下面是小鸟,是尚未长大,尚未会飞翔的小鸟,小学三年级作文《三年级看图作文图片》。火灾来临,会飞翔的母亲并未丢弃她的孩子,而是用自己的身体包着孩子的身体,用自己的身躯为孩子挡住熊熊烈火。生命换生命,它毫无怨言,它的双翅便是孩子生命的蓝天。它,为孩子遮风挡雨,让狂风暴雨下,孩子们还可以享受温暖,宁静;它。为孩子们抵挡敌害,当老鹰冲下来,它为孩子竖起保护的屏障,让翅下的孩子免受攻击;它是温暖的怀抱,是幼鸟的依靠,是爱的蓝天……
背影因为爱而感动,双手因为爱而坚强,翅膀因为爱而博大。这种爱便是亲情,便是超越一切,甚至超越生命的亲情。
图片,震撼
最近,我在网上冲浪时,看到了一张图片,是一位老人正在路边乞讨。老人的脸已被风吹得通红,一道道深深的裂痕就像是干涸了的池水。老人的双眼迷茫而无助,眼睑重重地压在老人的双眼上。从老人的眼里,我看出了那一丝抹不去的忧伤.岁月无情,老人那满头黑发已被刷上白漆。老人的身上只披了一件破布袄,地上铺了些旧报纸。老人坐在报纸上,双手环抱住双腿,她已蜷缩成一团。路人个个都低着头匆匆走过,没有多做停留,没有人愿意施舍这个孤独无助的老人。
看了这张图片,我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酸苦,由衷地感叹一声:“现在的乞讨者真是太不容易了!”可当我看了图片下的附文后,我吃惊地张大了嘴,一种莫名的怒火在我心中熊熊燃烧。
原来在众多来往的人群中,有一个人竟是老人的女儿。她隐匿于人群中,与来往的行人没有什么不同,无非就是穿着更花哨些,更奇怪些。附文中写道:“老人一天下来乞讨到的钱都要交‘公’,如果没有满100元的话,她就会拿皮带抽打老人,就好象古时候的酷刑一样。老人的身上处处都是伤疤,有时旧伤刚愈合,就又会在另一处添上一条血樱”我看不清老人女儿的表情,但我能想象,那种一手握着肮脏的钞票,一手拿着正在滴血的皮带。她盯着那沓钞票,两眼放光,就像一个残忍的吸血鬼一样狰狞而又放肆地笑着。
一个年近半百的老人跪在地上乞讨,而她的女儿却在一旁数着母亲用尊严换来的钞票,难道她不会感到羞耻吗?她的良心不会不安吗?当她的母亲正被寒风吹得瑟瑟发抖时,她的心不会有一丝的不忍与痛苦吗?羊羔都知道跪乳,乌鸦都懂得要反哺,这是连动物都知道的自然规律,作为人类的她,难道会不懂得?
这张图片深深地打动了我,同时也震撼了我。人们常说:“儿女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打在儿身上痛在妈心里”......那作为儿女的我们又应该怎样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