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教版初中语文2013 年七年级上下册目录
目前只有上册的啊。
2013人教版初一语文上目录
第一单元
第1课 散步
第2课 秋天的怀念
第3课 羚羊木雕
第4课 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荷叶 母亲》
第5课 《世说新语》两则
第二单元
第6课 我的老师
第7课 再塑生命的人
第8课 我的早年生活
第9课 王几何
第10课 《论语》十二章
第三单元
第11课 春
第12课 济南的冬天
第13课 风雨
第14课 秋天
第15课 古代诗歌四首
第四单元
第16课 紫藤萝瀑布
第17课 走一步,再走一步
第18课 短文两篇
第19课 在山的那边
第20课 虽有嘉肴
第五单元
第21课 化石吟
第22课 看云识天气
第23课 绿色蝈蝈
第24课 月亮上的足迹
第25课 河中石兽
第六单元
第26课 小生施威降大圣
第27课 皇帝的新装
第28课 女娲造人
第29课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第30课 寓言四则
Ⅱ 求助初一-语文-下册-初中语文 读·测·练 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其他的答案!
你要的答案我都整理好了,不专谢属! https://www.kuaiizuoye.com/codesearch/m/bookview?bookId=
Ⅲ 七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要背诵哪些文章
人教版初中语文要求背诵的课文课内篇目
七年级上
1、《童趣》2、《论语》3、《春》4、《古专代诗歌四属首》5、《散文两篇---金色花 荷叶母亲》6、《世说新语》两则 7、《郭沫若诗两首》
七年级下
8、《假如生活欺骗了你》9、《木兰诗》10、《口技》11、《短文两篇---夸父逐日 共工怒触不周山》
八年级上
12、《桃花源记》13、《短文两篇---陋室铭 爱莲说》14、《核舟记》2-4段 15、《大道之行也》16、《杜甫诗三首》17、《三峡》18、《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19、《湖心亭看雪》20、《诗四首》
八年级下
21、《雷电颂》前六段 22、《与朱元思书》23、《五柳先生传》24、《马说》25、《送东阳马生序》26、《诗词曲五首》27、《小石潭记》28、《岳阳楼记》29、《醉翁亭记》30、《诗五首》
九年级上
31、《沁园春雪》32、《出师表》33、《词五首》
九年级下
34、《诗两首 土地 乡愁》35、《我用残损的手掌》36、《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37、《孟子二章》38、《鱼我所欲也》39、《曹刿论战》40、《邹忌讽齐王纳谏》41、《诗经》两首
Ⅳ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下册所有的古诗名字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有:《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秋词(其一)》、《夜雨寄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潼关》。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有:《木兰诗》、《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晚春》、《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己亥杂诗》、《泊秦淮》、《贾生》、《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约客》。
1、《观沧海》
东汉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白话译文: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
水波多么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耸立在水中。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的很茂盛。
水面上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雄伟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灿烂的银河,好像出自大海里。
喜悦高兴到了极点,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愿志向。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白话译文:
杨花落尽杜鹃声声哀啼,得知你被贬龙标去跋涉五溪。
把我的愁心托付给明月,一同伴随你奔赴夜郎之西。
3、《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白话译文:
在青山中旅途,在绿水中行舟。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显得更加宽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
夜还未消去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思念故乡的家书要传到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4、《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白话译文:枯藤缠绕的老树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孤独的瘦马。夕阳早已落下,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天涯。
5、《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白话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Ⅳ 人教版语文书七年级下册所有的古诗
新版的和旧版的古诗一样!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内里出。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容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青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约客
宋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希望你能满意!
Ⅵ 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学霸123》参考答案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哽咽.(yè)蝉蜕.(tuì)可汗.(hán)九曲.连环(qŭ)B炽.痛(chì)默契.(qì)祈.祷(qĭ)脑髓.suǐC救济.(jì)憎.恶(zēng)嫉.妒jí环谒.yâD确凿.(záo)气氛.(fân)泥泞.(nìng)讪.笑shàn2、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随着晚会帏幕的拉开,那美轮美奂....的歌舞,品味精良的相声小品,使晚会高潮迭起。B、先生身材魁梧,道貌岸然....,刚一见面,我便对他油然而生敬意。C、这个企划案,是通过大家几天几夜,不眠不休,费尽心思....制作出来的。D、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似镜,真是巧夺天工....。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祖国的安定团结更加激发了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爱国主义热情。B.我家花台上放着白玉兰、玫瑰两盆花卉。C.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D.他那崇高的品德,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4、古诗默写(7分)⑴山际见来烟,⑵,关山度若飞。⑶,影入平羌江水流。⑷,明月来相照。⑸《木兰诗》中描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⑹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5.小清要求电视台为他播放一首歌,说法最得体的一句是()(2分)A.我的好友小伟今天起参加中考,我衷心地祝愿他考试成功。您为我播一首歌献给他吧!B.我的好友小伟今天起参加中考,我衷心地祝愿他考试成功。我想您一定会乐意播放一首歌献给他的。C.我的好友小伟今天起参加中考,我衷心地祝愿他考试成功。希望您为我播放一首歌献给他,好吗?D.我的好友小伟今天起参加中考,我衷心地祝愿他考试成功。请您为我播放一首歌献给他,好吗?6、名著导读(2分)①世界上许多伟大人物小时候都经历过磨难。苏联作家就是其中一位,他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三部曲分别是、《在人间》、《我的大学》。7、阅读下面一段歌词,完成题目(4分)茫茫人海,漫漫大路,你我相遇,成为相互。相互就是走累了一起扶助;相互就是,走远了一起回顾。请根据上面画线的两个句子的结构,以“相互就是”开头,仿写两句:;8、下面是一份对200名初中生课外阅读调查情况表,请根据这个表回答问题。(4分)阅读内容人数百分比卡通书11256%时文杂志3216%武侠小说3015%文学名著2613%⑴从表中可得出一个结论,即(1分)⑵看了这一结果,你对同学的建议是(2分)三、阅读理解(36分)一伤仲永(13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9、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4分)传一.乡秀才观之()指物作诗立就.()稍稍宾客..其父()日扳.仲永环谒于邑()10、翻译划线的句子。(4分)①②11、下列句子,属于正面描写的有,属于侧面描写的有(3分)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E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F父异焉12、联系全文,说说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2分)二最后一课(12分)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①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②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③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杆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崖顶上鸽子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④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13.划线句①中“监狱大门”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钥匙”指的是:________,全句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14.划线句②中“恨不得”和“一下子”表现了韩麦尔先生___________的心情。(1分)15.小弗郎士称韩麦尔先生为“可怜的人”的意思是()(2分)A.对韩麦尔的即将失业感到可怜。B.对韩麦尔被迫离开阿尔萨斯感到同情。C.对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一种伤感。D.对韩麦尔不但成了亡国奴,甚至连从事几十年的法语教学都被迫终止处境的同情。16.划线句③是______(环境、细节、场面、心理)描写,挂在铁杆上的字帖,烘托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氛。(2分)17.划线句④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8.这两段文字给读者的教育是()(2分)A.集体主义教育B.认真学习本民族文字的教育C.爱国主义教育D.尊重知识、尊重老师的教育(三)我长大了(11分)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19、第一段中,作者说“小时候想长大”,“想长大”的内容是什么?(2分)20、文中划线句子是描写,作用是(3分)21、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文中“撞人”和“吃晚饭”是(详写,略写),而照顾老奶奶却是(详写,略写)。请从括号号中选出答案填在横线上。(2分)23、“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四、作文(40分)人生是一个静悄悄的成长过程,这里面有欢乐,也有忧愁;有轻松,也有凝重;有甜美,也有苦涩;有新奇,也有平淡„„你的又是什么?能对大家说说吗?请以“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不限。2、紧扣话题。3、600字以上,字数不够酌情扣分。4、卷面要求整洁。题目妈妈,我想对您说答案1.C2.C3.B4.略5.D6.高尔基《童年》7.参考答案:“相互就是痛苦时,一起倾诉;”相互就是快乐时,一起分享。8.⑴大多数初中生喜欢看卡通书,而不喜欢阅读文学名著⑵开放性题目,答案合理即可。9.全完成把…..当做宾客通攀牵、引10.①马上写下四句诗歌,并且自己提上名字。②从此能指定题目叫他作诗马上就能完成,其中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可取的地方。11.ABCDEF12.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性。13.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法国语言;牢记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求得民族解放14.把所有法语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急切心情15.C16.细节爱国17.嘲笑普鲁士侵略者强迫他们学德语的愚蠢,写出了他对侵略者的愤慨18.C19.希望早点进入中学早点成为大人20.环境描写作用:为下文写孩子撞倒老太太作铺垫21.因为我的车撞人了,自己还想一走了之。22.详写、略写23.略
Ⅶ 七年级下册的语文人教版第一课笔记
就是查抄找有关作者的一些资料,有关袭这篇文章的资料。对一些句子做品味,把心得写在旁边。大概是这样吧。
第一课,如果是人教版的,那就是《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你就查查王家新是的简历(不用长)
比如在第二段“是的,我曾一次次的失望过……向前走去”写出了作者永不言败,永不放弃;“那雪白的海潮……心灵”写出了海的样子;“在不停地翻过……失望之后”写出了作者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海,等。
孩子,初中和小学是没法比的,你一定要努力啊。初中三年是辛苦的,你一定能行。
Ⅷ 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选入了哪些鲁迅的作品
(1)《少年闰复土》
(制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社戏》
(4)《阿长和<山海经>》
(5)《鲁迅自传》
(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7)《故乡》
(8)《藤野先生》
(9)《孔乙己》
Ⅸ 关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
《竹影》教案
安徽省广德县独山中学 吴昊
教学目标:1、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
2、初步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
教学难点:体会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
教学方法:
采用“感知一品读一迁移—小结”的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查找收集资料。倡导教师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板书:
童真童趣
画竹影
艺术体验
读——品——想——结
一、 导语
有些同学看到我,可能会在心里说,这个老师怎么长得这么小巧啊?我的回答是:因为我还保留了一颗童心,一颗热爱自然热爱艺术热爱孩子的童心。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自然有关孩子有关艺术的课文《竹影》。
二、 、初读课文
a) 有多少同学阅读过这篇文章?请这位没有读过的同学猜想一下,这篇文章到底是写什么的,是写景的吗?是写人的吗?还是写事的?为什么要以竹影为题呢?
b) 由于这是篇自读课文,需要同学们以自己的能力去完成这一课文学习。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地阅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扫读等,只要是自己喜欢,怎样的阅读方式都可以。
不动笔墨不读书,请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明白的词可以做下标记,并把自己认为写的好的地方,或是和你产生了共鸣的地方,作下标记,可以划线,可以作批注,简要地记录下你读书时的情感体验。读完了,我还想请同学们对这篇文章进行简单的概括。
c) 同学们读得很仔细,现在请你们中说话最精练最简短的同学来概括这篇文章。
他概括得好不好呢?你来评价一下吧,你认为怎么概括才又简短又深刻呢。可不可以用更简练的词语来概括呢?
(这篇文章以几个少年描描画画的游戏,,及爸爸给我们讲画画的知识,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
三、 品味文章
一个苹果两个人分,一个苹果只剩下半个。而一种思想两个人分,一种思想会变成两种。现在请同学们将你读到的记下的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学生们读一读自己划的好句子,或是自己作的批注。他们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1、 文章对孩子们的活动写得很有童趣很真实:
如:弟弟发现一个只有孩子才能注意的问题:………成年人也许不会注意这样的事情,谁又有这样的细心这样的时间去注意月光下的人影头上冒出烟气?这样的问题成年人听了,也许不以为然地一笑了之,而孩子们却会追根究底的。大家争论了一会儿,没有解决。
如果成年人争论一个问题,一定会水落石出的。华明的注意略去了转向了别处,水门汀上热心地描写自己的影。如果是成年人一定挨批评,做事三分钟热情,但是孩子的天性如此,他们对世界如此好奇,不可能要求他们像成年人那样专注某件事。搞不明白不一定非弄明白,吸引他们的事多着呢。作者把孩子的心理和性格写得真实恰当。
作者并没有一味地写孩子新一轮的热情,他们用木炭描这些天然的国画,并联想到平时见到的画图。孩子由童心童趣,不由得走到艺术的殿堂门口。于是领路人——爸爸出现了,他给孩子们讲了一番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因势利导地给孩子们上了一堂艺术入门课。
2、 一些句子很生动,也是用孩子的眼光用艺术的眼光来看待景物。
略见教参.
3、 爸爸很会引导。经过爸爸的引导,你了解了哪些绘画的知识?
(1)爸爸没有批评他们在水门汀上画画,而是引导他们走进艺术的殿堂。爸爸和他们一起画画。
(2)爸爸在讲中国画和西洋画的时候,打了个比方,“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讲授二者的区别:西洋画注重写实,画人则要按解剖学来画,画景要画出立体感,而中国画则不讲究这些,画人,则张扬人物的特点,画景则山水重重叠叠,象是飞机中所见的,而且又不是一时所见,却是飞来飞去,飞上飞下,几次所看见的。想到哪画到哪。而且很多中国画只有寥寥数笔,却传达出画者深刻的思想和感情。所以,西洋画更讲究形式,画出的画和照片一模一样,而中国画讲究神似,如做文章一样,只突出主题)
(1) 爸爸在讲中国画时,没有用专业的术语,也没有长篇大论,只是用了几句话就概括了竹画也是中国画的要点:讲究画意(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等)表现着一种美的姿态,一种活的神气。
(2) 请绘画最好的同学上黑板画一幅竹影,大家按课文中的标准评价。
4、你还在文中读到了什么?为什么以竹影呢?
意境很美。几个小伙伴,借着月光画竹影,你一笔,我一笔,参参差差,明明暗暗,竟然有几分中国画的意味。艺术和美就蕴含在孩子的童稚活动中。
四、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快乐的童年,也做过许多充满童趣的游戏。但当时没能像作者那样从中获得艺术美的体验,所以大多已成了过眼烟云,学了这篇文章,你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你儿时做过的哪一个充满童稚的游戏也是可以让你获得类似的发现、体验的?后来它发芽成长了吗?
五、学习语文,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善于小结。现在我们请同学们将自己在这节课中所学的所想的小结在作业中。
作业一:用一句话概括这节课的收获。再分项写出从内容上、思想上、写法上的体会。
作业二:课后自己进行一次艺术上的创造,将自己的创造的过程、体验用语言表达出来。字数300左右。
六.结全文。这节课,我们运用了:读——品——想——结的方法,自己学习了这篇散文。以后,同学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学习课本上的自读课文、课外书上的美文。至于文中的一些细小的知识点如作家作品介绍,词语解释等,请同学们课后自己查资料,互相交流。最后,引用一下丰子恺在《艺术三昧》中的话来结束这节课:宇宙是一大艺术。人何以只知鉴赏书画的小艺术,而不知鉴赏宇宙的大艺术呢?人何以不拿看书画的眼来看宇宙呢?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吗?
我们来猜个谜语: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影子。)
请同学们再来听首儿歌: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是个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个好朋友,常常陪着我。
每当我们唱起这样的儿歌,就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和儿时的伙伴玩影子、玩各种有趣的游戏,从中获得了对生活的美好体验。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影子的文章—一《竹影》,希望今天的学习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猜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充满童稚的儿歌,更能激发他们对童年趣事的美好回忆,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本文的热情,为下面环节的展开作一个良好的心理准备。)
二、作者介绍
(学生交流收集的丰子恺的资料,讲述有关作者生活创作的故事。)
师:丰子恺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师,在绘画、散文创作方面成就颇丰,这些成就与他从小就爱在生活中去发现、思考是分不开的。下面,就让我们从阅读作者的文章开始,走近丰子恺。(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作者,突破传统的介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也检验了课前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三、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配以轻音乐,学生轻声朗读。学生回答有因难,教师可提示,文题是“竹影”,它是以写景为主,还是以写人物活动为主?)
明确:叙述几个少年描竹影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游戏。从中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从中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
(朗读是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过自读,学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为品读课文作好铺垫。)
四、品味朗读,体验童趣
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游戏,却有了艺术美的发现。那么,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生动地表现了童趣?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找到后在小组内朗读,然后教师点名朗读得好的学生示范朗读,也可鼓励学生自告奋勇来朗读。)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对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品读交流中,让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引起共鸣,产生更多的火花,当学生有了心得之后,读相关的语段时感情就会充沛、真挚。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应鼓励、肯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拓展欣赏
在一位独具慧心的艺术启蒙人“爸爸”的引领下,“我”和伙伴们从一次无意的游戏,走进了艺术的殿堂,并领略了中国画与西洋画各自的魅力。下面让我们借这次语文课。也来简单欣赏一下东西方文化不同的艺术魅力。
(多媒体展示几幅中国画和西洋画,配音乐。)
(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是一个很专一的理论,教师如果过多解释,反而会“越描越黑”。借助多媒体的视听效果,加以音乐的陪衬,学生凭借自身的审美力、想像力,去感悟艺术的美。同时,扩充艺术的欣赏内容,也增加了语文课的容量,使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六、口语交流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快乐的童年,也做过许多充满童趣的游戏。但当时没能像作者那样从中获得艺术美的体验,所以大多已成了过眼烟云,学了这篇文章,你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你儿时做过的哪一个充满童稚的游戏也是可以让你获得类似的发现、体验的?后来它发芽成长了吗?
(语文学习要基于教材,但又不能仅局限于教材,应向生活延伸。由童年的游戏引发的体验,应避免围绕竹子品格的空洞的说教,而应注重对艺术发现的认识,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引导,对学生自身修养的培养。)
七、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用一句话来归纳一下你的感受、收获吗?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演示板书。)
艺术并非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就蕴含在孩子们童稚的游戏中。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拥有一颗童心,你就能拥有阳光般的快乐;只要你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你就会发现在平凡的生活中,美无处不在。罗丹也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希望同学们能走进生活这个语文大课堂,用你们的慧眼去发现、去描绘、去赞美生活的美。
(学要有所得。大家的合作交流,触动了学生的灵魂,就能让学生说出自己最深的体会,教师的寄语,让课堂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同时,让学生由课堂走入生活去进行语文学习,拓宽了语文课堂的宽度。)观舞记(教案)
——朗读教学中的音乐美
教学目标
I知识与能力:
1、积累字词,以课本“读一读,写一写”中的为主。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品味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句。
II过程与方法:
1、自主、合作、探究
2、品读感悟法
III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初步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掌握“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
2.师生上网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设想:
初一是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时期,但他们的鉴赏能力还是很有限的,教师的引导很有必要。因此我在课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中利用多媒体创造教学情境,以朗读作品中最富表现力的、能引起学生共鸣的语言为“切入口”,逐步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协作的精神,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多想、多说、多做,以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付诸实践贯穿课堂始终。对学生多给予肯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对学好语文更有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舞导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印度舞蹈。)
1、请同学们用心欣赏这段舞蹈,然后说说你们的感受。(引导观察舞蹈演员的动作、服装等方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鼓励。)
生:这种舞蹈的动作十分优美、欢快,活力四射。
生:演员的动作整齐,十分和谐。
生:手臂非常灵活。时而优柔婉转,表现出一种柔和;时而刚劲有力,表现出一种生机。
生:身上的服饰很华丽,穿在身上显得无比动人。
2、过渡:同学们讲得都很好。但是如果我们没有看过这段舞蹈而单凭同学们的描述,我们还是很难相象出印度舞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的语言在这样的舞蹈面前显得有些空洞。但大家别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冰心老人的《观舞记》,相信通过本文的学习,大家会有许多收获的。(能否开个好头,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有声有色的画面,能渲染气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语的设疑,可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冰心会用怎样的语言来描绘舞蹈艺术呢?这样学生就能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开始本课的学习。)二、配乐朗读,整体感知。
1、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读时以轻音乐陪衬。
2、朗读后谈初读体会,各抒己见,教师不要作硬性评定。
3、思考问题:此文是写给谁的?作者为何要送给他们?(由此问引出:姐妹舞蹈之“美”。)(学生对文本的感知是通过“读”来完成的。本文语言质朴、明朗而优美蕴含着深厚的感情,轻声朗读比大声朗读或默读更容易让学生入境,获得丰富的真实感受。各抒己见让学生发现自我,肯定自我,激起主动说话的欲望。音乐的陪衬熏陶,如催化剂一般,渲染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三、品读课文,赏析揣摩。
1、冰心的描绘,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之美,那她们的美是一种怎样的美呢?能否从文中找出两个字概括?(飞动。)
2、这种美在文中哪些具体语段得到生动的描绘?(16、17、18三个自然段。)(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导学生用怎样的感情、语调来朗读,然后指名一位朗读能力强的学生示范读16自然段,接下来男女生分角色读17、18自然段。初一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分角色朗读能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朗读的语感。)
3.此时此刻,让你对这三个自然段作一个选择,你最喜欢哪一自然段?为什么?
生:我最喜欢文中16自然段。“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在这句话中作者用简洁的语言对卡拉玛姐妹的外貌、衣饰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她的眉毛是修长的,眼睛非常有神、充满灵性,加上漂亮的衣饰,非常吸引人。
生:我也喜欢文中16自然段。在这段话中,作者不仅对卡拉玛姐妹的外貌、衣饰进行了描写,同时还细致刻画了她的动作,这才是舞蹈的灵魂。她优美的动作与铃声的完美配合,正如作者所说“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生:我喜欢文中17自然段。因为它写出了卡拉玛姐妹神情的多变,舞姿的优美。如“颦蹙”“粲然”“娇羞”“嗔视”,丰富的表情显示出她们舞蹈技艺的精湛。同时,在句式上采用排比句的形式,使语句读起来很有韵味。)
生:我喜欢18自然段。这一段也是一个排比句,这段话中的词语用得非常生动贴切。如“花开瓣颤”,“疾走惊跃”,“高视阔步”。它还用比喻表现了印度舞蹈的特点,以及卡拉玛姐妹高超的舞蹈技艺。(引导:①这段文章中哪个句子最能表现印度舞蹈的美?“我们发现她们不但是表现的神和人,就是草木禽兽: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最精彩的是“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一阵一阵的柔韧的蠕动,从右手的指尖,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②请一位同学配乐朗读,其余同学闭上眼睛听同学想像舞蹈情景。③结合画面同学口头描述想像的情景。④齐读第18段。)
……
(扣住文中的重点语段,引导学生由感知美、感受美到鉴赏美表达美。在师生的互动中,学生的情绪进一步高涨,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产生更多的心得,朗读时感情就更充沛、真挚。整个过程始终将学生摆在主体地位,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有得提升审判品味。)
4.自由朗读课文,提出不能理解的地方,全班讨论。
1)生问: “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这不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吗?
生答1:因为好的舞蹈不仅要动作美,还要心灵的完全投入,使自己也成为舞蹈的一部分,身心浑然一体,才能达到美的境界。
生答2:卡拉玛姐妹已经在自己的舞蹈中陶醉了,她们太专注了,以至于忘怀了观众,但这决不是对观众的不尊重;相反,正因为尊重所以才专注。
2) 生问:“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在作者观看时,既然看不懂,为什么会起共鸣?
生答:我们看不懂的是舞蹈背后的故事,但是卡拉玛姐妹高超的舞技,让人可以感受到一切悲欢离合,让观众随舞蹈的起伏而起伏,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3)生问:文中为什么有这么多“假如”?
生答:因为作者认为自己仅为一名作家很渺小,她想尝试所有的职业。世间的任何事物都是可以表现美的,作者想尽一切可能,来形容卡拉玛姐妹舞蹈的优美.
生答:因为作者觉得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实在太美了,但自己贫乏的文字又不能描绘得那么好,她想从多方面来描绘舞蹈的美,说明作者非常想把卡拉玛姐妹舞蹈的美描绘得淋漓尽致。
4)生问:作者为什么只描写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动作,为什么不描写观众?
生答:因为作者完全被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吸引,根本没有注意到观众的反应。从侧面写出卡拉玛姐妹舞蹈的精彩。
5)生问:舞蹈是一种娱乐,为什么这次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
生答1:卡拉玛姐妹对于观众很尊重,所以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
生答2:因为印度舞是印度的传统文化之一,表示着对印度古老文化的尊重,所以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明确:这是一种宗教舞蹈。)
6)生问:我心中的“咿呀”指的是什么?
生答1:作者想要用语言来形容,但她认为太美了,想不出怎样表达,所以变成了“咿呀”。
生答2:作者对卡拉玛姐妹舞蹈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7)生问:为什么开头作者说“难以形容卡拉玛姐妹的舞蹈”,文中也说“我实在描写不出”,文章作者对卡拉玛姐妹舞蹈的描写却又生动形象,请问矛盾吗?
生答1: 不矛盾 ,因为作者认为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实在太美了,她认为自己贫乏的语言不能表现出她的美,只能尽力,所以不矛盾。
生答2:不矛盾,文章作者对于卡拉玛姐妹舞蹈的描写却又生动形象,实指卡拉玛姐妹的神态。而“我实在描写不出”实指心灵的舞蹈,真正的舞蹈。
8)生问:第19小节中说:“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为什么看了她们的舞蹈会体会到她们的文化?印度文化有什么特点?
(这道题较难,教师要加以引导。)
首先,艺术上的交流,能增强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所以,“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
其次,所有优秀的艺术家,都在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吸取养料,卡拉玛姐妹也是一样,“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食粮的供养”。没有印度悠久文化的熏陶,没有印度文化历史的内涵,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就不会这样优美动人。
(在课上,通过讨论解决学生课前提出的问题,真正使课前、课堂、课后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付诸实践,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迁移拓展,课堂延伸。
1、这篇文章的文字很优美,值得我们一读再读。能否结合自己的感受或学习生活体验,说说为什么冰心奶奶能写出这样一篇优美的文章,像卡拉玛姐妹的舞蹈那样打动人心?
我个人认为,冰心老人之所以能写出这样一篇优美的文章,首先可能是她从小就对文学怀有极大的兴趣,观察或写作时能全身心地投入。
其次是她在文学以及其他方面坚持不懈的学习,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吸取了许多宝贵的养料。
三是由于她的勤奋。从她十几岁开始发表文章到她逝世,一直笔耕不辍,坚持写作近八十年。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2、如果说贝多芬的音乐是灵魂的声响的话,那么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就是心灵之舞。只有心灵之舞才是真正的舞蹈。请问同学们我们中国有这样的舞蹈吗?能否举例?为什么她们的舞蹈也是心灵之舞?(如杨丽萍的《孔雀舞》、黄豆豆的《丰收》等。明确:他们的舞蹈是整个身心的投入。杨丽萍的舞蹈不仅舞姿优美,而且还让人能感受到中国女性的美丽和温柔。黄豆豆的舞蹈,让人感受到中国男儿强壮的体魄和力量,感受到中华男儿坚强不屈的精神。)
3、讨论回答后,欣赏杨丽萍的舞蹈《雀之灵》。(做到随学随练,切实提高写作水平)
请同学们拿起你手中的笔,学习冰心奶奶,用精致的形容词、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法,去描绘生活美,来表现自己所看见的和所想到的,哪怕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段文字都行。------谁先写好,谁就优先展示他的劳动成果。
生:在柔和的灯光、柔美的音乐包围下,舞蹈大师杨莉萍在尽情地展示她那梦幻般的舞姿。在我看来,她在举手投足间,把孔雀的灵韵刻画得淋漓尽致。她的每一个手势,每一个跳步,每一个转动都出自于对生命的喜悦。比风更轻,比梦更美,比云更柔软,比幻想更动人。长裙之上,星点密布,衣衫动处,飘飘欲仙。我仿佛有被携去雀仙园之感,身体已不复存在,唯有灵魂浮游在缥缈的天空。
生:那柔美的旋律在耳边轻盈地回荡。一只柔美的孔雀在那儿旋转着高雅的身躯。两只手在那儿不断摆动,如同一只展翅的海鸥,在那儿与一种力量搏斗,站起来了,手指在头顶上灵巧地摆动着,舞者把柔韧的美带给了我们,也把那颗信念的种子,吹进了我的心中……婀娜的舞姿,柔美的臂膀,高傲的气势,在我的眼前回荡。
生:像一朵白云在人眼前缓缓飘过,高贵的气质让人眼睛一亮,我们立刻就被舞蹈大师杨莉萍拉入了梦幻般的舞蹈境界。优美动听的音乐瞬间响起,一只高贵的“孔雀”开始翩翩起舞。“孔雀”美丽的姿态,如一朵娇嫩的蓓蕾,在阳光下绽放。一阵柔韧的蠕动,时而缓慢,时而轻快,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如风似水,修长的手指灵活的变换着。孔雀的美态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你已无法转开目光,一只美丽幽雅的孔雀已深深刻入了你的心里。这就是美,自然,和谐,如微风拂过你的面庞。
(教是为了不教,学就是为了会用。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有了感悟再来动笔写,就能真正让知识成为自己思考的结晶。)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从卡拉玛姐妹到美丽的孔雀舞,心灵一次次受到美的洗礼。艺术的美,让我们心驰神往;借助语言再现艺术,更是让我们得到语言和舞蹈的双重享受。美的文章,让我们沉浸于字里行间,流连于书香文字。让我们再次回到文章,选择你喜欢的段落朗读,并背会它。
六、课后作业。
1、 修改课堂内的这段描写,并把它写在综合本上。
2、 教后感:
朗读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领略到文章的音乐美。我们知道音乐是以其特有的节奏旋律来打动人心,感染听众,从而显示艺术魅力的。好的音乐,总给人余韵袅袅,绕梁三日的美感。好的文章也是如此。学生也只有通过恰当地朗读,才能感受到文章的旋律美。
在《观舞记》这篇散文中,冰心大量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来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蹈,准确的词语,优美的文字,朗读它们,犹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贯穿于文章中,有效地增强了文章的美感。
通过个别朗读,分组朗读,齐读,自由朗读,表情朗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学生能够更好地领悟到冰心散文所具有的音乐美。特别是17自然段的表情朗读。不仅让学生读出音调的抑扬顿挫,同时还要表现出面部喜怒哀乐。批情人文,情随声出,其声琅琅,其乐融融。
相关链接:
1、艾青的诗歌《给乌兰诺娃》,这也是作者在欣赏了一场优美的舞蹈表演后的所思所感。
2、再读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选段,看看他怎样用语言来描绘音乐的美。
3、高尔斯华绥《观舞》
4、刘鹗《老残游记》中“明湖居听书”的精彩描写。
5、叶君健先生的《看戏》。
Ⅹ 七年级语文下册十三首古诗词
向无数英雄致敬,珍惜现在学习的机会,101教育初中小编整理了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十三首内容,以供大家参考。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十三首
1、泊秦淮
【作者】杜牧【朝代】唐代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竹里馆
【作者】王维【朝代】唐代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望岳
【作者】杜甫【朝代】唐代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春夜洛城闻笛
【作者】李白【朝代】唐代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己亥杂诗·其五
【作者】龚自珍【朝代】清代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晚春
【作者】韩愈【朝代】唐代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7、登飞来峰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代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8、约客
【作者】赵师秀【朝代】宋代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9、游山西村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0、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1、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朝代】唐代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2、陋室铭
【作者】刘禹锡【朝代】唐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作者】杨万里【朝代】宋代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上述是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十三首内容,希望帮助同学们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