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学语文课本中描写故乡的诗句
秋思抄
(唐)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
行人临发又开封。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涧
,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
明月何时照我还。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
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
遍插茱萸少一人。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
笑问客从何处来。
『贰』 我的故乡在北京小学语文12册阎妮资料
【闫妮基本资料】
姓名:阎(闫)妮
曾用名:闫凯艳(小名艳艳)
生日:1971年3月10日
星座:双鱼座
属相:猪
身高:168cm
籍贯:陕西西安
人生目标:让自己感觉到自己生活得很快乐
座右铭:要对生活有感激心
经历:高中,西安市45中
大学,陕西财经学院两年,企业管理专业
毕业后考上了兰州军区战斗歌舞团,后来又到解放军艺术学院上学
1994年调到空政话剧团,现为空军电视艺术中心演员。
【闫妮作品整理】
电影作品:
《周恩来》 (1991年) 红卫兵
《疑案忠魂》(又名《捉拿归案》) 女检察官
《生死劫》 四川女人
《张思德》
《西贡姿色》 翠鸟
《捉拿归案》
《金猪贺岁》
《六月男孩》 王小妮
《别拿自己不当干部》 韩月华
《追爱总动员》 朱恩
《大灌篮》 四位师傅之妮师傅
《公鸡打鸣,母鸡下蛋》 马巧巧
《大沙暴》 冯茹
《对门儿》 何冬梅
《非常周末》 叶小莲
《禧娃》 季婷
《翻身》 吕燕
《祝你平安》 马燕
《上班》 兰子
《半碗村的传奇》徐妻
《心中的圣地》 何秀兰
《大树底下好乘凉》
《命运呼叫转移-山区篇》
戏剧作品:
话剧:《军旗下的报告》(1992年)军艺“兰州班”毕业大戏
《第十二夜》 (1994年) 玛利亚 兰战
《湘江,湘江》 一句台词的女战士
全景式交响话剧:《红楼梦》薛宝钗
诗歌剧:《生命.真情》
小品:1994《到北京去》
1996《班务会》
1999《妈妈,您好》
1999年《上岛》
1999《心愿》
2000《西部情歌》
2006《斤斤计较》
电视作品:
《武林外传》 佟湘玉
《我心飞翔》 张雨晨
《朱德元帅》 康克清
《神探谷梁》 郑秋菊
《警察“李酒瓶”》 小佩
《永不回头》 郭彦
《海洋馆的约会》 辛琪
《彭真》 彭彦
《火帅》 庄主夫人
《健康快车》 严文秀
《行棋无悔》 程丽
《闲人马大姐》(221、222集) 牛海棠
《寻人档案》 冯会英
《历史的天空》川岛夫人
《使命》 (11、20集)
《蛐蛐四爷》
《三个姑娘一个兵》
《长平之战》
《长大不容易》 舒蔚然
《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 李妃
《房前屋后》 唐玉秀
《炊事班的故事II》(10、22集) 闫护士长
《炊事班的故事III》(1、11、12、21、31集)闫护士长
《国家行动-三峡移民纪实》 向云秀
《爱上上班的100个理由》 佟向阳
《回家》 周燕
《城的灯》刘汉香
《卫生队的故事》闫护士长
『叁』 小学一年级语文故乡的小桥有哪些特点
坚固,顽强
『肆』 求小学语文课文《故乡的田螺 》 原文
插下青苗,灌满了水,田里茫茫一片,似湖似海。禾苗往上长,青蛙阵阵叫,水底下的小田螺也在伸腰。
清晨,阳光洒落下来,水面顿时有了暖意。在青青禾苗的掩映下,田螺探头探脑地伸出螺壳,觉得这天地安全温暖,它便把乳白柔软的身体,赤条条地展露出来,接受大自然的沐浴。直到傍晚,凉风吹来,禾苗瑟瑟地抖动,它才慌忙缩进密不透风的硬壳里打瞌睡。
稻子渐渐黄熟,田螺也已长大,有的像核桃,有的像婴儿的拳头。这时候,田螺急着要寻找一个安身的地方过冬,等到来年春天撒下它们的子孙。
稻子开始收割,稻田排水了。田螺背着笨重的硬壳,拼命往泥里钻,直到地面只留下一个透气的小孔才歇。
秋收大忙,大人们成天在稻田里忙个不停,而我们这些八九岁的孩子,便赤着脚,提着篮子来到田里,搜寻田螺的窝。“这里准有!”看见泥土里有积水的地方,我就用手指一抠,果真抠出一只田螺。走了几步,又发现一个窝,用竹片挖下去,又是一只……
秋天的田螺最大、最肥、最鲜,煮一煮,便是农家桌上的好菜。有时候,我们还把田螺肉和猪肉剁成肉糜,和在一起,再塞进田螺壳里炖着吃,那味道,更是鲜美无比。不久以前,我吃到法国蜗牛,据说这是上品菜,味道确实不错。但我总觉得它远远不如咱故乡的田螺,也许是因为那儿时挖 田螺的情景,深深印在我的心底吧!
『伍』 小学语文作文!题目是写我的家乡!
三年级
我爱家乡的美景
郁郁葱葱,少不了它;百花争艳,少不了它——我的家乡。它有着古朴的美,独特的美。朋友,请随我地脚步,去欣赏家乡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吧。
家乡的天宇,比别处的更蓝,比别处的更美,一碧千里,辽辽无际。白云惬意地飘着,太阳兴奋地照着,偶尔还有俊俏的鸟儿箭般的掠过,真有些诗情画意的感觉。止步路头,放眼远眺,家乡的楼房比比皆是、密密麻麻,有红砖的,也有白瓦的;有直指云霄的,也有古朴简单的;有名副其实的中国房,也有拔地而起的洋楼。它们有高有矮,有大有小,有的像巧小玲珑的玉石,镶嵌其中,别有趣味。
一路兴致勃勃地走着,忽觉两旁有五颜六色的东西随风摇曳,恰似仙女,不时迎来泌人心脾的淡香。我不由自主地扭头一看,只见红一簇、黄一簇,白一丛、紫一丛的花儿你挨着我,舒展着如伞般绿油油的嫩叶,争着抢着展示自己最美丽、最迷人的一面。
我按捺不住好奇心,才走两步,眼前景色突变:一个翡翠般的水塘映入眼帘,水波圈圈荡开,像要和阳光拥抱在一起,反射出金子般的耀眼光芒。仔细一看,水底更是一个鱼的天堂!
如果我是画家,我要用我的五彩画笔描绘家乡;如果我是诗人,我要用我的白纸黑笔赞美家乡;如果我是歌唱家,我要用我的甜美歌声赞颂家乡!朋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请来我家乡看看她的景色吧!
『陆』 家乡的变化 小学语文六年级作文 500字以上
家乡的变化
这个星期六,我去了乡下,我惊奇的发现乡下有了巨大的变化。
以前的乡下呀,路面都是用石子铺的,凹凸不平,十分容易摔跤,房子也十分简陋,就连买个小东西都要跑好几里路才能跑到一个小商店里面去,人们也没有什么通讯设备,更别说电脑了,而且周遭还有许多鸡鸭鹅在路面上拉屎,别提有多臭了,就连河上也漂浮着许许多多的垃圾,散发着一阵阵的臭味,小孩们都不愿意到这条河附近来玩。
而现在不同了,乡下到处都是水泥铺的地面,那些家禽都被关在了一定的范围之内,老老实实的;就连房子都刷上了一层层新油漆,屋顶也装上了琉璃瓦,在屋顶的照耀下闪闪发亮,家家户户都装了大铁门;而且每家每户都有手机,电脑,电视,平板电脑等等高科技产品,且都有一辆摩托车,行动方便了许多,每天都吃的大鱼大肉,可丰盛了;就连河面都干净了许多,鹅在河上自由的游着;许多小孩也在桥上高兴的嬉戏,骑着滑板车,拿着手机别提有多高兴了;而且商店也离乡下近了很多,大人小孩买东西方便多了,你瞧,小孩们玩着从商店里面买的玩具多开心呀!乡下的人们都变富了,乡下的人们不再贫穷了,这是多好的事呀!
坐上回家的车子,我满心的欢喜、满怀的愉快。家乡的路、家乡的楼房、家乡的人们都在夕阳的余辉中渐渐地离我远去,而我不舍地回头说:“家乡,您真美丽!我还会回来的!”
『柒』 记得有一篇语文课文,是有关家乡的,是哪篇呢
小学5年级的6、7课梅花魂和桂花雨
『捌』 描写家乡语文小学三年级下册三百字
我的家乡既有引人入胜的风景,也有代表历史文化的名胜古迹。家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深远,和谐文明。
就先说说崆峒山吧!它被誉为“天下第一道教山”。崆峒山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其间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雾朦胧,如飘渺仙境;水天一色,既有北方山势之雄伟,又有南方景色之秀丽。从古到今,多少达官贵人,仙家道士在此修行,游赏。
在说崆峒古镇,它坐落于崆峒山下,仿明清建筑风格,它代表了崆峒文化的博大精深。望着那雄伟的城门之上几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我们仿佛来到百余年前的平凉。在镇中有大街小巷,古铺官楼,更有小桥流水,花草树木,好一幅古朴典雅之画卷!
柳湖公园是陇东的自然山水园林,它以“柳中湖,湖中柳”形成独特的景观。若沿着石阶幽径信步漫游,可见柳荫葱郁,亭台玲珑,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我的家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平凉人才百出,道教大师广寒子。道行高深,中华针灸学鼻祖黄莆谧,医术高超,多少豪杰志士生于此地!
我的家乡文化深远,和谐文明。崆峒派武术与武当,峨眉派等其它四大流派齐名。道教文化更是源远流长。
家乡的食品文化更为丰富。盛产的‘红富士’苹果远销世界各地,牛肉、牛肉干更是一大特色,玄鹤洞醋,崆峒酒,柳湖春酒等皆负盛名。
这就是我的家乡——平凉,一个风景优美,古迹众多,历史悠久,和谐文明的城市。
我爱我的家乡,让我引以为豪的家乡!
『玖』 小学语文课本中描写故乡的诗句,要全部
.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专.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属杜郎中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拾』 结合小说的基本特征解读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鲁迅小说《故乡》
鲁迅 先生的小说 作品历来是中学语文 教科书编选的重点,尤其是版《呐喊》集中的一权些作品几乎成为各种版本语文 教科书的固定篇目。本文以现行苏教版初中语文 教科书和人教版高中语文 教科书中鲁迅 小说 作品为例,论述语文 教学中鲁迅 小说 的文本解读问题。
一、文本分布现状及现有文本解读观点综述
鲁迅 小说 作品思想蕴籍深厚、语言简约精致,历来是中学语文 教科书编选的重点。现行苏教版初中语文 教科书和人教版高中语文 教科书的编选状况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学语文 教科书中鲁迅 小说 作品是编选的重点,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特点:其一,所选篇目大多出自《呐喊》集,只有《祝福》一篇出自《彷徨》集;其二,所有选文都采用全选的方式,包括《阿Q正传》这样篇幅很长的中篇小说 ,这为整体把握文本创造了良好条件;其三,初中阶段的选文注重与学生的年龄阶段结合,如《社戏》和《故乡》中很多童年回忆都易于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阶段则倡导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如《呐喊·自序》和《我怎么做起小说 来》两篇文章是作者安排的小说总纲和写作意图,但它们的选入,对于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