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第四单元语文测试卷答案
参考答案:
1. fú jiá jī kàng 恬 皎 惬 弥 (每空0.5分)
2. ①尽态极妍,②叱咤风云,③叹为观止 (每小题1分)
3.A(选对即得3分)
4.跳跃在湖面上的一抹斜阳,“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每一处2分,符合要求即可)
5.示例: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鲁迅先生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他的问品与人品都值得后人敬仰、学习!(前两处每一处1分,第三处2分)
6.《西游记》,大闹天宫(每一处1分,填本书中的其他情节也可)
7.(1)示例:清明、端午、中秋被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示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一小题2分)
8.月下归航。(抓住“归航”二字,可以得2分)
9.衬托出“我”恋恋不舍的心情。(突出“衬托”、“恋恋不舍”就可得3分)
10.动作、语言;淳厚、朴实。(每一问2分)
11.不能(1分);因为原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一方面形象地写出了船速之快,另一方面烘托了心情之愉快。(3分)
12.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言之有即可。(3分)
13.(1)演出地点(1分)(2)表演方式(1分)(3)演员构成(1分)
14.不能;(1分)因为“攒拥”一词描写出观众之多,气氛之热烈,而“晃动”一词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2分)
15.侧面描写(2分);衬托出秦腔的夺人心魄的魅力。(2分)
16.“凡是到这些村庄去下乡……甚至不能有一点不入神的表示。”(2分)
17.开放性试题,写出剧种1分,写出感受3分。
18.(1)正好遇到,恰逢(2)只(3)全部(4)极点(每空1分)
19.(1)四处宾客都安静下来,没有人敢喧闹。(2分)(2)只听到远远的深巷里一阵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哈欠,伸着懒腰。(2分)
20. 交待了口技表演者,演出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及听众情况和开演气氛。(2分)为下文记叙精彩表演作了渲染和铺垫。(1分)
21. 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小到大,由少及多。(2分)
22. 听得入神,心领神会,满意、折服的感受。(2分)
祝你工作愉快!!
㈡ 语文四年级下(人教版)第四单元过关测试卷答案
同学,您的提问不清晰,相关答案可能在下面的网站找到
http://www.1010jiajiao.com/daan/index.php
在练习册栏输入练习册的专年属级,名称,版本等可准确搜索
㈢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版)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版)参考答案
一、积累及运用
1.C(A.蔫niān B.哕huì D.铉xuàn)
2.D(A.应把冒号改成逗号 B.应为“苋菜、虾、鸭蛋” C.感叹号应在引号内)
3.A(本句没用修辞方法)
4.(1)舵 源
(2)顾 义
(3)辙 韵
(4)淳朴
5.(1)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2)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6.山野对歌
山路漫歌
村寨传歌
唱歌人
唱歌的环境
唱歌的场面
7.(1)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家乡民风的淳朴、春酒的可口。
(2)运用夸张突出“泥人张”的技艺高超,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二、阅读与探究
8.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
9.说明了高邮咸蛋的出名,卖咸蛋的都愿借这个名声以求生意兴隆,以家乡咸蛋的出名,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10.(1)一问作者籍贯对方就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2)上海店铺里卖的咸鸭蛋也特别标明“高邮咸蛋”。
(3)高邮还出双黄鸭蛋;且多得可以成批输出。
(4)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中也有记载。
11.一种是带壳切开,一种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孩子们喜欢第二种吃法,因为可以捉来萤火虫利用空蛋壳做小灯笼。
12.写苏北名菜是为了进一步体现家乡咸蛋的好吃与出名;写北京咸鸭蛋,则是以此来说明家乡咸蛋的好。
13.示例“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以他乡作比,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咸蛋的赞赏和眷恋。
14.抒发了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15.这句话是全文的文眼,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全文内容因这句话而铺展开来。结构上,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16.为下文母亲说“杭州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作铺垫,即用杭州满觉陇的桂花来衬托故乡的桂花,表达热爱家乡的感情。
17.①因为这是童年趣事之一。
②“桂花飘落如雨”形成了“金沙铺地”的景象,烘托出故乡“人和年丰”的生活图景。
③表现出母亲温柔宽厚的心胸和父亲儒雅、和乐的性格。
18.画线句运用拟人、对比的手法,将桂花与梅花比照着写,写出了桂花朴素而不张扬的独特的美,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
19.在内容上,都回忆了故乡的生活以及童年的趣事,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在写作手法上,都运用了托物抒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