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语文 > 小学毕业升学考试语文总复习

小学毕业升学考试语文总复习

发布时间:2020-12-26 08:57:06

❶ 2018小学毕业升学系统总复习考点大全与全真模拟语文答案

不管用什么复习资料,其实最主要的是自己还是要有自己的复习方法,以下一些复习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回归课本为主, 找准备考方向
学生根据自己的丢分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备考方向。 基础差的学生,最好层层追溯到自己学不好的根源。 无论哪个学科, 基本上都是按照教材层层关联的, 希望基础不好的同学以课本为主,配套练习课本后的练习题,以中等题、简单题为辅、 逐渐吃透课本,也渐渐提高信心。只要把基础抓好, 那么考试时除了一些较难的题目, 基本上都可以凭借能力拿下,分数的高低仅剩下发挥的问题。
二、循序渐进,切忌急躁
在复习的时候, 由于是以自己为主导, 有时候复习的版块和教学进度不同,当考试时会发现没有复习到的部分丢分严重。导致成绩不高。 但是已经复习过的版块,却大多能够拿下。这就是进步,不要因为用一时的分数高低做为衡量标准,复习要循序渐进,不要急躁。复习就像修一 条坑坑洼洼的路, 每个坎坷都是障碍,我们只有认真的从起点开始,按照顺序慢慢推平。哪怕前面依旧沟整,但是当你回头的时候,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条康庄大道。基本上, 如果纯做题的话, 1 -2个月时间就能把各科的试题从第一章节到最后一个章节摸得差不多。
三、合理利用作业试题、 试卷
简单题、中等题一方面可以印证、检验自己的基础知识体系, 又一方面可以提升我们复习的信心。在选择作业上,简单题、中等题尤其是概念理解应用题一 定要自己动手做,还要进行总结。 难题可以参考答案, 但要认真思考其中的步骤推导思想和转化思想,这些都是考试所考察的。语文要充分利用试卷,其中的成语、病句要注重收集,文言文虚实词记得要摘录。英语单词注意把正确选项带人念熟。 同时思考阅读、完型题是如何找到有效的原文信息,他们有何特点和提示点? 要这么去利用每一次作业和试卷,那么成绩将会短期内提高。
四、建立信心, 不计一时得失
有些学生自认为自己是差生, 无可救药了。但是事实上往往不是这样。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天生比别人笨, 不如别人聪明。也许在某一方面上确实是有自身的缺陷,但是却忽略了自己的优势所在。为了自己心中那份或许并不是十分确定的梦想,一定要打起精神。前面也说过,考试不要记一时得失,而是要不断的总结归纳。中等生,只要你不放弃,找到自己的缺陷,严格给自己定下复习要求并认真执行,就能达到。

❷ 小学毕业升学系统总复习语文答案

六下语文《总复习》作业本答案

1、 看拼音,写词语。

(蒸 融 ) ( 枯 萎 ) ( 翡 翠 ) ( 预 备 )

bao zhu zhan lan kong bu jian rui

( 爆 竹 ) ( 展 览 ) ( 恐 怖 ) ( 尖 锐 )

can bao ai si dong jiang guai qiao

( 残 暴 ) ( 哀 思 ) (冻 僵 ) ( 乖 巧 )

chou ye sheng dan shu jing bing jian zheng

( 抽 噎 ) ( 圣 诞 树 ) ( 精 兵 简 政 )

bo bo sheng ji yu zhong xin chang

( 勃 勃 生 机 ) ( 语 重 心 长 )

zhang deng jie cai jian wei zhu

( 张 灯 结 彩 ) ( 见 微 知 著 )

2、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读音或字

撇(piē piě )嘴 机械( jiè xiè ) 糊( hú hù )弄

万象更( gēng gèng )新 养尊处( chǔ chù )优

锻(练 炼) (厨 橱)窗 里程(碑 牌)

无(缘 原)无故 专心(至 致)志 鱼(惯 贯)而入

第1、第1、第1、第2、第2、第1、第1第2、第2、第1、第1(划去)

3、按要求查字典。

要查的字

音序

部首

除部首外几画

在词语中的意思

秉烛夜游

B

禾(ノ)

3(7)

拿着

置之不理

Z



8

放 ;搁

奇花异草

Y

巳(廾)

3

特别的

粗犷

G



3

粗野

4、成语集锦。

(1)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不少新成语,为我们说话、作文积累了丰富的语言素材。请你回顾并整理这些成语,并按下面的要求归类。

写人类:专心致志、语重心长、能歌善舞、蜂拥而至、鱼贯而入、养尊处优、哄堂大笑、别无所求、肃然起敬、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死得其所、与世隔绝、游手好闲、落荒而逃、见微知著、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目瞪口呆

叙事类:无缘无故、司空见惯、出乎意料、卓有成效、饶有趣味、意想不到、座无虚席、惊心动魄、精兵简政、闻所未闻、无独有偶

绘景类:万象更新、张灯结彩、狂风暴雨、美不胜收、天涯海角

状物类:零七八碎、勃勃生机、铺天盖地

(2)请你从上面这些成语中选择2—4个,写几句话。(略)

(3)成语接龙。

专心致志——志同道合——合二为一——一心一意——意味深长——长年累月——月朗风清——清清楚楚——楚楚动人——人山人海——海阔天空——空穴来风

5、按课文内容填空。(略)

6、读句子,回答问题。

(1)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这个比喻写出了时间的什么特点?

答:这句话把日子比作针尖上的一滴水,把时间的流比作浩瀚的大海,写出了时间消逝飞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的特点。

(2)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耷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

我们都很清楚,凡卡的这封信永远没有机会被送到爷爷的手中,那么文章为什么还要以这样一个甜蜜的梦作为结尾呢?

答:因为作者要用这样一个甜蜜的梦作为结尾,和残酷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加强了悲剧的力量,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激起人们对凡卡的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愤怒。

(3)从此,科学课对于我们来说就成了一种“冒险”。

这是《我最好的老师》中的一句话。这儿“从此”的“此”具体指什么?这儿的“冒险”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此后的科学课变成了“冒险”?

答:“此”具体指在关于猫猬兽的课堂测验得了零分之后。“冒险”是我们在科学课上富有挑战性的,紧张刺激的学习过程。因为在科学课上,“我们要独立思考,时刻动脑,独立判断,要有怀疑,也要有实证,学习对我们来说就成了一个真实的、复杂的认识过程。

(4)看洞中依然旧景 望窗外已是新春 横批:苦尽甘来

这是《狱中联欢》一文中写到的一副对联。联系文中描绘的故事背景,你如何理解这副对联的含义?

答:虽然在渣滓洞里革命者仍被“猩猩”统治着,但是,在渣滓洞外,革命的春天已经来临,人们当家作主的时代将要来临。

7、古诗词积累。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学宝库中的珍品,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活中,你一定已经学习、积累了不少经典诗词吧?

(1)我喜欢的赠别诗是(至少两首):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赠汪伦》

(2)我喜欢的写景诗是:(至少三首):《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3)我喜欢的叙事诗是(至少两首):《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泊船瓜洲》京口瓜州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我喜欢的励志诗是(至少两首):《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我喜欢的哲理诗是(至少一首):《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6)我喜欢的词和曲分别是:《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②,轻烟老树寒鸦③,一点飞鸿影下④。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7)略

8、默读诗文,完成练习。

(一)

(1)这一节诗歌中 寻常 和 平凡 是近义词,它们说明了生命中有些人牢牢的把自己的命运,就会不平凡。而有些人错失良机,就会很寻常。

(2)“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去以心发现心。”说说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去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即使这会让自己得不到温暖,但是这才是最高尚的.

(二)

(1)我们的祖先将许多动物的特点集中到龙的身上,创造出这“万能之兽”、“万能之神”的艺术形象。根据你的理解和猜测,这些动物特征分别象征着什么?

“驼头”象征抗旱

“鹿角”象征健康长寿

“蛇颈”象征灵活多变

“龟眼”象征富有灵气

“鱼鳞”象征神圣的防卫

“虎掌”象征英勇不屈

“鹰爪”象征腾云驾雾,勇敢果断

“牛耳”象征勤劳善良

(2)根据文章的描述,我知道了“图腾”指的是一个名族认定的标志 我还知道,我国古代各族人民除了以龙为图腾外,还有以虎狼 蛇 玄鸟 熊…作为图腾

(3 )这一段文章选自《中华第一龙》。认真阅读原文,摘抄文中带“龙”的词语,再自己写几个。(略)

(三)

(1)诗歌第一节中押韵的字是过和我。

(2)诗歌第二节中把时间比作小老鼠 ,生动地写出了时间飞快消逝,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3)“幸运、成功、坎坷、曲折……将会是人生的绚丽组合!”你如何理解这句诗的含义?

答:人生总是在不断的变化和取舍走到最后的。只有经历过坎坷、曲折才有收获。幸福是怎样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结果。

(4)略

(四)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佝偻(弯曲)等待 ( 等候 )体验 ( 体会 )

成就(成绩 )乐天( 乐观 )流连( 留恋)

(2)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爷爷说:“让我们赶快播种吧”,联系全文看,这里的“播种”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播下西瓜的种子 ;二是指播下希望的种子。

(3)一夜之间怎么可能长出大西瓜来呢?注意文中的那个“……”,这里被删掉了一段比较重要的内容。请你认真研读短文,根据上下文的联系,按你的理解,把这一段内容补写出来。

稍大些,我知道这个西瓜是爷爷从家里搬到瓜地里的。尽管这样,我不认为那是一种游戏,是慈爱的爷爷哄骗孙子的把戏,而是在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心里适时播下一颗希望的种子。

(4)“我”在橡树下播下了种子,收获的是什么呢?

答:收获的是劳动后的喜悦,自己乐天的性情与成功的生活,同时也体验了“希望”和"成功"的滋味,使我对以后的人生充满希望。

❸ 小学毕业升学考试语文总复习的目录

识字与写字
第一章拼音
第1课时熟悉字母
第2课时声母和韵母
第3课时拼版读音节
第4课时读准字权音
第二章汉字
第5课时认清字形
第6课时字义辨析
第7课时纠正错别字
第8课时学会查字典
第一专题达标测试
阅读
第一章词语
第1课时词语的类型
第2课时词语的理解
第3课时词语的运用
第4课时关联词语的使用
第5课时成语的积累运用
第二章句子
第6课时句子的类型
第7课时改写句子
第8课时修改病句
第9课时扩句与缩句
第10课时标点符号的使用
第11课时修辞的认识与运用
第三章现代文阅读
第12课时认识文章段落结构
第13课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第14课时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第15课时领悟文章表达方法
第三章古诗文阅读
第16课时古诗文识记
第17课时文学常识积累
第18课时古诗文赏析
第二专题达标测试
习 作
第一章 审题立意与选材
第1课时记事写人
第2课时写景状物
第3课时应用文
第二章布局谋篇与修改
第4课时布局谋篇
第5课时习作与修改
第三专题达标测试
口语交际
第一章“听”的训练
第1课时“听话”记忆与分析
……
综合性学习
参考答案与提示

❹ 小学毕业升学系统总复习语文答案

雷锋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前。五.1.苹果在到了坐在树下乘凉的我(改为把字句)苹果把坐在树下乘凉的我打到了。(改为被字句)坐在树下乘凉的我被苹果打到了。2.不要忘记了同学们对你的帮助!(改为被字句)不要忘记你被同学们帮助过。(改为把字句)不要把同学们对我的帮助忘记了。八.缩写下列句子。1.柳树挂满了银条—。2,愁云在妈妈额头上聚拢。3,桑娜想起来要去探望女邻居——————————————————————-。4.总攻前敌人还没发现潜伏的战士————————————————————。九.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1.神舟十号的顺利回归令全世界人民惊叹。(改为反问句)难道世界人民不为神州十号的顺利回归而惊叹吗?。(改为双重否定句)————————————————————————世界人民不能不为神州十号的顺利回归惊叹。2.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穷兄妹两怎么能买得起呢?(改为陈述句)音乐会的入场劵太贵了,穷兄妹俩买不起。(改为感叹句)————————————音乐会的入场劵太贵了,穷兄妹俩买不起啊!3.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伙呢。”(改为转述句)————————————————————————————那个小红军对陈赓说,他还要等自己的同伙。4.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张老师走进教室。 张老师向同学们问好————————————————————张老师走进教室,向同学们问好,

❺ 小学毕业升学总复习 新题库精编 语文 答案

自古有言茗茶配名水,众多天下第一泉林立无不源于茶而起。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有所谓的“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将水分为不同等级,古虽有蓄水方法种种,加之如今交通方便,蓄水更易,但是名泉终归有限,若泡茶均用名水,则茶之味非凡人所能享。况且水之好坏不在其是否江井,而在于其清、活、轻、甘、冽,唯有五味皆齐,才可算得上是好水,如蒸馏水虽有其清轻,却终因少甘冽而不为所用 。

陆羽曾在<<茶经>>中明确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一般说来,天然水中,泉水是比较清净的,杂质少,透明度高,污染少,水质最好。但是,由於水源和流经途径不同,所以其溶解物、含盐量与硬度等均有很大差异,所以并不是所有泉水都是优质的。中国号称五大名泉;镇江中冷泉、无锡惠山泉、苏州观音泉、杭州虎跑泉和济南趵突泉。

选择泡茶用水,必须了解水的硬度和茶汤品质的关系。天然水可分硬水和软水;含有较多量的钙、镁离子的水称为硬水;不容或只含少量的钙、镁离子的水称为软水。如果水的硬性是由碳酸氢钙或碳酸氢镁引起,称为暂时硬水。暂时硬水经过煮沸,所含碳酸氢盐,就分解成不容性碳酸盐,这样硬水变成软水。平时用铝壶烧水,壶底之白色沉淀物,就是碳酸盐。

(A)水的硬度会影响水的PH值(酸碱度),而PH值又影响茶汤色泽。当PH大於5时,茶汤色泽加深,PH值达到7时茶黄素就会自动氧化而损失。

(B)水的硬度会影响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软水中含其他溶质少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高,故茶味浓;而硬水含有较多量的钙、镁离子,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低,故茶味淡。如水中铁离子含量高,茶汤会变成黑褐色这是茶叶多酚类物质与铁作用的结果。所以泡茶用水以软水、暂时硬水为佳。

在天然水中,雨水和雪水属软水,泉水、溪水、江河水属暂时硬水,部份地下水属硬水,蒸馏水为人工加工而成之软水。

❻ 求《小学毕业升学总复习》(语文)的全部答案!!!必须是全部答案!!!

认真玩成,我的被丝票了

小学语文毕业班总复习提纲(答案)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在考查目标上没有变化,要求仍然是着眼于语言的运用,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考名词术语。
1.识记 A
①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语音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从试题看,这一项内容的考查重点不在声调上,范围也以常用字为主。
②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现代汉字”指现代汉语用字。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包括区分形近字、同音字,不写错别字等(包括对写作的要求),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功。
2.表达应用 D
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在实际使用中问题比较多,甚至包括新闻报道、学校教材等正式的书面资料中,标点符号的使用都比较混乱,因此在高考中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确有一定的困难。不过由于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先后多次正式颁布了作为国家标准的《标点符号用法》(国家出版总署1951年9月,国家语委、新闻出版署1990年3月,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12月),因此标点符号也是有“法”可依的,至少有些最基本的规定还是需要严格遵守的,这也正是出这类题目的依据。换句话说,试题中出现的正确和不正确的标点符号用法都是比较明显的和没有什么争议的。而目前尚未规范或者有争议的某些标点符号的用法,当然不会也不应出现在考试题目之中,即使句子中涉及到这类问题,在考点上也应该回避。
高考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一般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
②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正确理解词语(包括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等。其中不仅有词语(包括熟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使用得更好的问题。
③ 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一项内容的考查,可以用客观性试题,也可以用主观性试题。辨析病句的考查一般使用客观性试题,修改病句的考查一般使用主观性试题。
④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扩展语句”考查的是扩展、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主要题型有:将若干词语合理地扩展成一句话或将一句话扩展成几句话。
“压缩语段”考查的是将一段话进行正确地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
⑤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选用、仿用、变换”都是指操作,是重要的语言表达技能。
这类试题呈开放状态,没有固定的答案,目的在于激活学生平日头脑中积累的材料。学生答题,不可能全都与参考答案一样,只要符合科学性原则就应视为达到要求。
⑥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语言表达“简明”指能够删掉多余的语句,消除歧义。
语言表达“连贯”指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
语言表达“得体”指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⑦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常见修辞方法规定了8种。这8种修辞方法中,“借代”虽然没有列在教学大纲里,但考虑到它应用较多,学生又熟悉,需要考查,就列在这里。
考查修辞方法的目的是指导语言实践,而不是单纯考查概念。学生应能够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得是否得当,进而辨其优劣。
修辞方法重在考查运用。
二、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识记 A
① 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
② 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
③ 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本条①②两项有文字修改,原大纲的表述没有考虑到作家,修改后考查的目标就明确了。
这类考查常常是与中国重要作家极其时代和代表作、外国重要作家极其国别和代表作综合在一道进行。
④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我国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传世至今的优秀文学作品数不胜数。其中,名句名篇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语言艺术的精华。对名句、名篇的理解,是随着一个人的经验、阅历的不断丰富而深化的,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之一,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三、古代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古代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年轻一代的学生很有掌握它的必要。这里所说的“浅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即使难度相同的古代诗文,对于古代诗文素养不同的人来说,也会有对所谓“浅易”程度的不同认识。因而这里的“浅易”应当理解为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大体能够掌握的程度。
《考试大纲》在“能够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这一总要求之后列了“理解B”“分析综合C”“鉴赏评价E”三项,三项之下又总共提出九条具体要求。“理解”中第一条常见实词的含义,第二条常见虚词的用法,第三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第四条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主要是古代诗文阅读中语言方面的要求。这四条着重要求理解,能力层级均为B级。“分析综合”中第一条筛选信息,第二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第三条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是古代诗文阅读中内容方面的要求。这三条着重要求分析综合,能力层级均为C级。“鉴赏评价”中第一条鉴赏,第二条评价,是古代诗文阅读中较高的能力要求,能力层级为E级。从这些具体要求的设置中可以看出,高考古代诗文阅读的命题比较侧重考查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这是做到“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首要条件;而对于内容的分析综合以及对内容的鉴赏评价则又是古代诗文阅读中的重点与难点,因为这是掌握古代诗文的主要目的。
古代诗文阅读有有一处修改,即“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修改为“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加了“文言”二字,考查的目标就更加明确了。
古代诗文阅读的考查在其他方面与2005年考试要求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四、现代文阅读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现代文阅读是现代社会的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每天都会从事的一项最基本的活动。我们从阅读文章中或学习新知识、或了解社会动态、或欣赏文学作品等等,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扩充知识、了解社会、陶冶情操,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高考考查现代文阅读目的在于检验考生的阅读能力,因为阅读能力对于一个即将升入大学学习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目前,高考考查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材料包括了“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这里将着重探讨对一般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的考查要求。
在高考试卷中,一般社会科学类或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选材,往往是反映某一个领域最新动向的文章,也就是说文章所涉及的内容对考生来说是比较新的或是比较陌生的。我们把这样的文章内容称为“新知识”。新知识包含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动态和成果,是人们在学习深入到一定阶段时必然要接触到的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能力测验是为了检验人的学习的潜在能力,选这样材料的目的是为了检测考生阅读文章的理解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和综合分析以及判断的能力,这些内容在升学考试中具有较高的效度和区分度。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与2005年考试要求一致,这里不再作具体说明。
五、写作
能写记叙文、 议论文、 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
高考写作要求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这是高考写作一贯的要求。事实上这两年高考作文是“文体不限”“文体自选”,有一些考生选择了书信、日记、消息、通知、总结、报告等常用应用文体,这不能说不合要求,这里表示考生选择哪一种文体(包括常用应用文体)都是可以的。高考写作不同于文学创作,它一般只要求会写上述几种文体,不搞文学创作;但是,如果高考试题中说明“文体自选”,考生不违反题意,选择写散文、小说、故事和寓言等等文学体裁,也是符合要求的。高考写作也不同于征文比赛,征文比赛只录取前几名,衡量文章不仅注意写作技巧,更重视文章内容的社会意义,而高考写作的主要目标是检测考生的写作能力。
考试大纲将写作能力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等级标准。
基础等级包括:①符合题意②符合文体要求③感情真挚、思想健康④内容充实、中心明确⑤语言通顺、结构完整⑥书写规范、标点正确;发展等级包括:①深刻②丰富③有文采④有创新。
发展等级包括:① 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② 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③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④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写作内容有一处修订,即发展等级“深刻”一项中“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改为“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这样修改使原项目中的层次表述得更加清楚。
作文评分采用“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级评分标准。基础等级占40分,发展等级占20分。需要说明的是,发展等级有四个项共15个评分点(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采用一点评分法,所谓一点评分法,就是以15点中最突出的一点来评分,这一点该得多少分就得多少分,也就是说,有一点突出就可以得到满分20分。

出处:中国教学资源网
作者:会员

阅读全文

与小学毕业升学考试语文总复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