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语文 > 小学语文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研究论文

小学语文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12-25 12:43:00

⑴ 合作学习论文提纲

第一部分 引言
一、 研究的问题及意义
二、研究的国内外现专状
三、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 合作学习属的理论介绍
一、 合作学习的内涵
二、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三、“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第三部分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探索
一、 现状调查
二、通过现状分析后再次系统地利用合作学习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尝试
三、永安某小学语文教师实施合作学习的感悟及问题反思
第四部分 启示
一、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二、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如何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
在几乎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这说明教师已经在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一宣小组讨论,前排学生的唰地回头,满教室都嗡嗡的声音,四人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怎样怎样。”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
一个具体的例子发生在三年级语文课上,老师让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现场的情景是,全班学生兴趣勃勃,人人都在争当自己喜欢的角色,直到汇报时,仍然还有小组没分配好角色。之所以会出现这样混乱的场面,就是因为小组里没有分工,因而没有真正的合作。很明显,这样一来,合作学习最突出的价值就被抹杀了。
二、问题探讨
针对学生在小组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我们教研组进行了一次讨论,分析和判断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从而反思和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朱老师: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本来是不矛盾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很困难。学习好的学生不会等其他学生发言,而是首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当老师提问到学困生时,他们虽然往往能够答对,但这并不是他们自己思考得到的。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老师该怎么办?
雷老师:在学生分组活动时,老师注意到各小组的学习进程出现了差异,小组讨论得也非常热烈,他们甚至提出很多问题,这时,老师的第一个想法可能是,呀,我驾驭不了啦,会不会说我的课堂太乱了。
陈老师:《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认为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但是,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有的问题很浅显,答案直白得一眼就能看出来,还需要合作探究吗?
柴老师:小组讨论的时候,老师应该做什么呢?我认为不是观望,也不是干自己的其他事情,而是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一下教学环节。
教研组长:怎样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这的确是困扰教师的一个难题。我们老师应事先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的规则,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意见。这样,每个人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老师在要求汇报时,也应首先将自己的口头禅:“哪个同学愿意来说一说”改为“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老师还可以尝试围绕一个小组的意见,让大家发表见解,那么在具体团体性质的争论中,学生就更容易发现差异,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会更深刻。
三、问题的解决
那么究竟什么时候需要合作探究,怎样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呢?我有以下几点不成熟的见解:
1、在出现了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在遇到了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时,而且有一定难度时;当学生意见不一致,而且有必要争论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探究。
2、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明确分工,主持人、记录员等各负其责。每位组员既要会表达见解,还要会倾听意见,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整合”功效。

⑶ 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论文

高效课堂,是对课堂不断优化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让所有教师永远追求的目标。现代教育理念认为,要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构建一个能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参与课堂的教学模式。
一、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效率。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单一的教学方式。首先,要转变自身观念,进而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改变课堂上学生被动接受多、主动思考少的现象。
在教学方式手段上,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策略。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会把同学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通过声、光、色、形,将教学过程直观地、形象地、生动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在设计导入环节时,更容易把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再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认真学习课标,努力钻研课本,备好每一节课,做好课堂反思。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课本是教师教课的依据,是最权威的参考资料。所以,老师要慎用参考书,认真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对教材做到烂熟于心。
备课是教师积累知识,不断提高的过程,提高备课实效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打造高效课堂之关键。
课堂反思是一节课上完之后,对自己本节课的一个反思,包括值得继续发扬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做好课堂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课堂上提高效率。
三、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具体明确。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的首要前提。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其次,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最后,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不能相同。
四、认真研究并设计好课堂提问。
第一,课堂问题设计必须有效。首先,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学生认真思考。其次,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能引导他们快乐地学习,能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提问的方式必须有效。好的提问方式应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提出一些能够与学生基础相适应并能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而且有一些思考含量。努力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开阔。课堂提问不在数量,而在提问的思维含量。
第三,问题要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太多或太少。
五、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
课堂节奏把握的好坏是一堂课是否高效的关键。课堂上,有的教师给学生提出了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六、积极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制度。
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现今课堂上主要的学习方式,已为我们广大教师所喜用。
“合作学习”把问题放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体地位会更加突出。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很多的,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相互合作下学习,使学生互相检查、帮助、促进。同时还要投入小组活动中,以一名探索者的身份出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七、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教学,创建学习型课堂。
在师生合作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两者地位是平等的,应该平等交流,合作学习,创建学习型课堂。
教师必须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应学知识、积极思维、提高能力。学生则完全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学习,对所学知识主动探索、认真思考、深刻钻研、相互讨论、敢于质疑、主动提问,变过去的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灵活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八、优化练习布置,巩固学生知识。
每节课结束,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非常必要。好的练习题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之间进行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可以使学生增加课外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更充实。另外,设计合理巧妙的练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精神,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有效的练习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九、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人文性和情感性决定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出动人的教学情境与氛围。小学课文绝大部分是情文并茂的美文,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除了考虑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把握文中的“情”,以创设一种氛围,使学生入情、移情、冶情。
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舒心。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因此,教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中。然后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深处,让他们不知不觉中进入深层次的学习中,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索知识,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中来,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要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认真备课,创新方法,加强师生合作教学,使课堂教学成为开放的、双向的、多面的、立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真正发挥好教学主导作用,构建高效课堂。

阅读全文

与小学语文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研究论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