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后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后题

发布时间:2020-12-24 13:44:23

㈠ 高一语文必修二 兰亭集序 课后习题第二题解答

修:1 高高的
2 寿命长
3 修建

期:1 至,及
2 哪一年
3 时间

次:1 旁边
2 驻扎

致:1 相同
2 看到

只是回这么想,不一定答太准啊!还请高人解答啊!!!

㈡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课 《 故都的秋》课后习题2

1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内日光”“像喇叭似容的牵牛花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总体来说,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2.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感受。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写触觉,给读者以逼真的感觉。这是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㈢ 高一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课后第二题答案

本文成功地描写了荷塘的月色和月下的荷塘,于景色描写中寄托着自己的真情实感,这种成功,也得益于他对语言的巧妙运用。

文章多处使用比喻、通感、叠字等,使得全文语言典雅,充满诗情画意。比如作者连用三个比喻写静态的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绘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的晶莹剔透,绿叶衬托下荷花的忽明忽暗以及荷花纤尘不染的美质。

通感的使用更使文章的语言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通感就是在描写客观事物时,凭借人们各种感觉间的息息相通,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一感观上的感受移到另一感观上,使“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本来是属于嗅觉的,作者却将它转化成听觉上的“渺茫的歌声”,令人联想到若有若无、轻淡幽香、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像的跳跃。

此外,叠字的运用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的景象,而且使文气舒展,给人音韵和谐的美感。如“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树、“曲曲折折”的荷塘、“隐隐约约”的远山,“亭亭”的荷花、“田田”的叶子、“缕缕”的清香、“脉脉”的流水,“密密地”挨、“静静地”泻、“重重”围住等等,比比皆是,独具匠心。

阅读全文

与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后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