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语文 > 70年代小学语文内容

70年代小学语文内容

发布时间:2020-12-24 11:08:59

⑴ 七十年代小学语文方的笔顺怎么写

方:[fāng]
笔顺
点、横、横折钩、撇

⑵ 70年代的小学语文课本里有古诗吗如果有,有哪些。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第一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目录
入学教育 汉语拼音 拼音识字 1、热爱共产党 2、我爱北京 3、电 4、丰收 5、新村里 6、我们住在地球上 7、爱惜时间 8、节省铅笔 9、过马路 10、你长大了干什么 11、我们爱老师 12、我自己做 13、认清方向 14、锻炼 15、小新的手 16、小小的船 17、乌鸦喝水 18、两头牛 19、过桥 20、小猫钓鱼 21、送雨衣 22、她是谁 23、扫雪 24、小公鸡和小鸭子 25、丁丁和小飞机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第二册
中小学通用教材小学语文编写组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北京出版社重印
1978年8月第1版 1981年4月第3版(没有把版本写出来的是封底掉了)
目录
1、春天来了 2、辛勤地劳动 3、好思想好习惯 4、学文化学科学 5、王二小 6、一只小羊羔 7、明明上学 8、小白兔和小灰兔 9、一粒种子 10、燕子飞回来了 11、认真学习 12、学画 13、小猴子下山 14、保护牙齿 15、画 16、我是什么 17、谜语 18、蔬菜 19、庄稼的好朋友 20、奇妙的“眼睛” 21、上天入地下海 22、杨家岭的早晨 23、纺线比赛 24、小八路 25、日月潭 26、锄禾 27、队里有了新机器 28、我们的老师 29、我选我 30、难忘的泼水节 31、两个孩子 32、小壁虎借尾巴 33、农夫和蛇 34、坐井观天 35、捞月亮 36、雷雨 37、要下雨了 38、参观养鸡场 39、大海大海你等着 40、明天还有明天的事

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三册(试用本)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四省市小学语文教材联合编写组编
目录
1、我们的教室 2、蔬菜 3、农作物 4、我比去年更快乐 5、上学路上 6、明明上学 7、秋天到 8、熊妈妈收菜 9、温暖 10、落叶 11、我喜欢 12、想做好事 13、天鹅、梭子鱼和虾 14、蓝树叶 15、一双手 16、鸟类 17、奇妙的“眼睛” 18、小脏手 19、大熊猫 20、好朋友 21、白头翁的故事 22、我要的是葫芦 23、诚实的孩子 24、五彩棉 25、锄禾 26、一篮稻穗 27、我的家乡 28、朱德的扁担 29、杨家岭的早晨 30、谜语 31、我是什么 32、捞月亮 33、狼和小羊 34、等一会儿再说 35、狐狸和乌鸦 36、美丽的公鸡 37、初冬 38、动物过冬
注:上二年级时从五年制改为六年制,因此六年制课本第3、4册有些课文与五年制课本第2册重复

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四册(试用本)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四省市小学语文教材联合编写组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北京出版社重印
1982年11月第1版
目录
1、弟弟问蓝天 2、不要从这儿走 3、我要读书 4、蚕姑娘 5、一粒种子 6、种蓖麻 7、日月潭 8、小壁虎借尾巴 9、小虾 10、蜜蜂 11、古诗二首(咏鹅、草) 12、锯是怎样发明的 13、骆驼和羊 14、鱼和潜水艇 15、保护牙齿 16、小蝌蚪找妈妈 17、海龟下蛋 18、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19、数星星的孩子 20、科学的大门 21、蜜蜂引路 22、骄傲的孔雀 23、狐假虎威 24、小马过河 25、谜语 26、我们也要当红军 27、钓鱼竿里的秘密 28、难忘的泼水节 29、学画 30、雷雨 31、精彩的马戏 32、我的旅行 33、家访 34、在医院里 35、我的哥哥
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五册(试用本)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四省市小学语文教材联合编写组编
目录
1、望着远方 2、关怀 3、秘密学习 4、保护小树苗 5、荧火虫 6、寓言二则(郑人买履、刻舟求剑) 7、古诗二首(蚕妇、陶者) 8、称象 9、黄鹂和山雀 10、小虫和大船 11、捉鱼 12、葡萄沟 13、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14、指南针 15、列宁在理发室里 16、刘胡兰 17、小蚂蚁 18、捉青虫 19、千人糕 20、珊瑚 21、猫头鹰 22、看月食 23、植物妈妈有办法 24、采树种 25、老槐树 26、找骆驼 27、画鸡蛋 28、养兔日记 29、雾 30、爱因斯坦小时候 31、瑞雪 32、寒号鸟 33、我的爸爸 34、英雄爆破手 35、爸爸的老师 36、跳高

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六册(试用本)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四省市小学语文教材联合编写组编
目录
1、邓妈妈补睡衣 2、在延安中央医院 3、我们就从这里出发 4、做风车的故事 5、群鸟学艺 6、捏鸡蛋 7、古诗二首(梅花、春晓) 8、会飞的水 9、富饶的西沙群岛 10、生物角 11、寓言二则(农夫和蛇、画蛇添足) 12、会摇尾巴的狼 13、野兔 14、挖泉水 15、爬山虎的脚 16、翠鸟 17、三只蝈蝈 18、刺猬 19、西瓜弟兄 20、“你们想错了” 21、给自己写信的人 22、老鹰捉小鸡 23、大海的歌 24、荷花 25、雨 26、一个粗瓷大碗 27、大雪山 28、人桥 29、新衬衫 30、三味书屋 31、南京长江大桥 32、保卫黄河 33、为人民歌唱 34、小交通员 35、我的弟弟 36、亮亮
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七册(试用本)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四省市小学语文教材联合编写组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北京出版社重印
1982年6月第1版 1984年6月第2版
目录
1、列宁和卫兵 2、帽子的秘密 3、向日葵笑了 4、赶牛 5、海底世界 6、壁虎 7、珍贵的动物 8、小青蛙 9、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江上渔者) 10、赵州桥 11、人民大会堂 12、海滨小城 13、寓言二则(自相矛盾、掩耳盗铃) 14、喇叭花 15、吃虫的植物 16、我的“小花鹿” 17、一定要争气 18、李时珍 19、爱迪生 20、航天飞机 21、金鱼 22、鸬鷀 23、我和姐姐争冠军 24、课间十分钟 25、爷爷的俭朴生活 26、手术台就是阵地 27、罗盛教 28、爷爷 29、惊弓之鸟 30、神笔马良 31、 打猎

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八册(试用本)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四省市小学语文教材联合编写组编
目录
1、燕子 2、瀑布 3、放风筝 4、一次科技活动 5、珍贵的教科书 6、一个降落伞包 7、黄继光 8、堵决口 9、江南山区的春光 10、美丽的小兴安岭 11、蛇宝石 12、参观刘家峡水电站 13、蝙蝠和雷达 14、试航 15、捞铁牛 16、买绸带 17、寓言二则(守株待兔、亡羊补牢) 18、麻雀 19、沙漠里的船 20、松鼠 21、东郭先生和狼 22、臭水浜成了林荫道 23、威尼斯的小艇 24、我爱故乡的杨梅 25、古诗二首(早发白帝城、绝句) 26、西门豹 27、猎人海力布 28、视死如归 29、革命烈士诗二首(就义诗、把牢底坐穿) 30、一个苹果 31、第一次跳伞
日制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九册(试用本)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四省市小学语文教材联合编写组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北京出版社重印
1984年6月第1版
目录
1、海上日出 2、乡村的傍晚 3、井 4、赤壁之战 5、古诗四首 6、寓言三则 7、劳动的开端 8、雷锋日记 9、赶集 10、帐篷 11、南泥湾开荒 12、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13、太阳 14、鲸 15、猫 16、一对小瓷鹅 17、草地夜行 18、第二十四号船 19、赶羊 20、在炮兵阵地上 21、避雨 22、高大的背影 23、伟大的友谊 24、古诗四首 25、唐打虎 26、小木船 27、十里长接送总理 28、再见了,亲人 29、心愿 30、我和狮子

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十册(试用本)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四省市小学语文教材联合编写组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北京出版社重印
1984年11月第1版
目录
1、桂林山水 2、记金华的双龙洞 3、鸟的天堂 4、月光曲 5、挑山工 6、蟋蟀的住宅 7、寓言三则 8、繁星 9、饲养员赵大叔 10、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11、雨夜 12、春花 13、黄河象 14、蛇与庄稼 15、火烧云 16、雷雨 17、古诗四首 18、草船借箭 19、晏子使楚 20、插秧比赛 21、小音乐家扬科 22、诺言 23、老牛 24、跳水 25、飞夺泸定桥 26、狼牙山五壮士 27、送西瓜 2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9、古诗四首 30、复活节的夜晚
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十一册(试行本)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四省市小学语文教材联合编写组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北京出版社重印
1984年6月第1版
目录
1、一夜的工作 2、落花生 3、给颜黎民的信 4、再寄小读者 5、古诗四首 6、天然动物园漫游记 7、游善卷洞 8、开国大典 9、突破乌江天险 10、革命烈士诗二首 11、钓鱼能手 12、古诗四首 13、我家门前的柿子树 14、埃及金字塔见闻 15、我的战友邱少云 16、江姐 17、小英雄雨来 18、学弈 19、金色的鱼钩 20、长征 21、我的心事 22、少年闰土 23、大仓老师 24、将相和 25、忆铁人 26、林海 27、松坊溪的冬天 28、第一场雪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十二册(试用本)
目录
1、工人代表 2、十六年前的回忆 3、梅山脚下 4、养花 5、贝壳 6、动物的远游 7、草原 8、詹天佑 9、凡卡 10、夜莺之歌 11、中条山的风 12、古诗四首 13、景阳冈 14、观刈麦 15、鲁班学艺 16、卖火柴的小女孩 17、穷人 18、鹌鹑 19、螳螂捕蝉 20、奇异的琥珀 21、冬眠 22、马 23、小站 24、别了,我可爱的中国 25、三人行 26、渡船 27、彩色的翅膀

⑶ 寻找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小学语文课本

去旧书市场

⑷ 七十年代小学语文课文武汉长江大桥的课文

清晨,我来到南京长江大桥.今天的天气格外好,万里碧空飘着朵朵白云。大桥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十分壮丽。波浪滚滚的江水中,9个巨大的桥墩稳稳地托住桥身。

正桥连接着22孔引桥,仿佛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上面。大桥分两层,底下一层是火车道,铺着双轨,上面一层是公路,公路两边是人行道。宽阔的公路上,行人车辆穿梭似的来来往往。

我沿着人行道,走近正桥。两座雄伟的工农兵塑像左右挺立。塑像后面,耸立着两个高大的桥头堡,顶端的一面面红旗,映着阳光,十分艳丽。正桥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候检阅的队伍,站得整整齐齐。

我手扶着桥栏杆,站在大桥上,远望江面,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随着波浪时起时伏,侧耳倾听,一列列火车鸣着汽笛,从脚下呼啸而过。滔滔的江水浩浩荡荡,奔向大海。自古称作天堑的长江,被我们征服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此文出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南京长江大桥》

(4)70年代小学语文内容扩展阅读


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1日动工兴建;于1957年7月1日完成主桥合龙工程;于1957年10月15日通车运营。

武汉长江大桥西起楚琴立交,上跨长江水道,东至中山路;线路全长1670米,主桥全长1156米;上层桥面为双向四车道城市主干道,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下层为双线铁轨,设计速度160千米/小时;总投资额为1.38亿人民币。

民国2年(1913年),在詹天佑的支持下,国立北京大学(现北京大学)工科德国籍教授乔治·米勒带领夏昌炽、李文骥等13名土木门学生,到武汉来对长江大桥桥址进行初步勘测和设计大桥的实习;虽此次规划未获得实行,但其选址被历史证明为十分适宜,与此后几次规划选址基本相同。

民国18年(1929年),国民政府成立武汉特别市政府,而刘文岛就任武汉特别市市长后,再次邀请华德尔来华,研商武汉长江建桥之事,可惜由于建桥耗资巨大而无下文,加之国民政府正忙于应付内部军事派系斗争,包括蒋桂战争、中原大战等内战,无暇顾及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

⑸ 70年代小学语文里:我们伟大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求此文出处

《中国名山》-序

⑹ 七十年代的小学语文课文中有一篇发生在 黑龙江佳木斯市的课文,好像是马受惊了什么的,谁知道是什么课文

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第2回

⑺ 列夫托尔斯泰简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学 ,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托尔斯泰著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这几部被视作经典的长篇小说,被认为是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高尔基曾言:“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在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中,他还提出了“托尔斯泰主义”,对很多政治运动有着深刻影响。

(7)70年代小学语文内容扩展阅读

托尔斯泰的作品中有着乌托邦思想,主要表现为反抗暴力与奴役,反对土地私有制度,反对崇尚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和“进化论”,要求奉行合法的生活义务和合理的生命法则,回返健康的农耕生活,通过人人的劳动和道德实践建立起充满兄弟情谊,平等、和谐、友爱的属于全人类的人间“天国”。

从19世纪60年代起,他的作品开始在英、德等国翻译出版。19世纪70至80年代之交以《战争与和平》的法译本出版获得国际上第一流作家的声誉,成为当时欧美的“俄国热”的主要对象。80至90年代法、英等国最早论述他的评论家,都承认他的现实主义创作对自己国家文学的振兴作用。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成长的进步作家法朗士、罗曼·罗兰、亨利希·曼和托马斯·曼、德莱塞、伯纳·萧、高尔斯华绥以及其他欧美作家和亚洲作家都受到他的熏陶。

在中国,1900年就出现评价他的文字,1907年译价过他的“宗教小说”(《主与仆》及民间故事)。1913年、1917年先后有《复活》(译名《心狱》)和《安娜·卡列尼娜》(译名《婀娜小史》)的不完全的文言译本。“五四”前后,托尔斯泰的作品大量被译成中文。

⑻ 老舍的写作风格

老舍的写作风格是朴实、 幽默, 俗而能雅,清浅中有韵味,从而表现出作家独具的个性色彩。

1、语言风格,老舍的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老舍说:“没有一位语言艺术大师是脱离群众的,也没有一位这样的大师是记录人民语言,而不给它加工的。”因此,作品中人物语言是加提炼过的北京白话。其作品语言的“俗”是建立在精细的思考与研究的基础上。

2、创作题材,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

3、文学思想,老舍没有坚定单纯的文学立场,他的文艺思想是摇摆不定的,但是他倾向于从感情角度看文学,认为“使人欣喜是艺术的目的”,“文学是认识生命的,解释生命的”。同时老舍认为“文以气为主”强调表达自我为主,不使文学变成传道的教科书。

4、老舍的作品也追求幽默,一方面来自狄更斯等英国文学家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深深地打上了“北京市民文化”的烙印,形成了更内蕴的“京味”。

幽默风趣,是老舍作品语言的总体风格特色。他认为:“文字要生动有趣,必须利用幽默⋯⋯假荇干燥、晦涩、无趣,是文艺的致命伤;幽默便有了很大的重要。”因此,老舍的小说、戏剧,散文等也都充满了幽默风趣色彩。

(8)70年代小学语文内容扩展阅读:

老舍的文学思想成分复杂,现代文学史中无产阶级文学和资产阶级文学的斗争里,他的派别色彩不明显,虽然他对左派的革命领导文学的艺术指导方式及其他艺术和思想上的主张颇有微词。同时老舍也未曾加入苏汶和梁实秋等人的第三派----不认为文学至死都是自由的。

他的文学思想的基调是强调文学的自由表达,同时认为文学对社会的作用是不期然而然的和远期的。

但是由于受到时代的影响,老舍也曾一度向文学的实用性靠近,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发展,艺术家的他又感到不适,于是又重新呼唤并实践文学的自由表达和艺术性,在此期间其文学思想也出现了反复和震荡。

因此而言老舍没有坚定单纯的文学立场,他的文艺思想是摇摆不定的,但是他倾向于从感情角度看文学,认为“使人欣喜是艺术的目的”,“文学是认识生命的,解释生命的”。同时老舍认为“文以气为主”强调表达自我为主,不使文学变成传道的教科书。

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本名舒庆春,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赶集》等。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1966年8月24日,中国作家老舍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暴力批斗,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尽。1978年初,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⑼ 我有一批七十年代出版的小学和初中教材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及连环画战国老旧书,准备处理,谁需要买

无语 你盗了图书馆么~·

阅读全文

与70年代小学语文内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