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语文 > 小学语文必会基础知识集锦

小学语文必会基础知识集锦

发布时间:2020-12-24 09:20:38

① 知识集锦小学语文

语文基础知识 一、两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四、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五、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六、六种病句类型:1 成分残缺;2 搭配不当;3 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4 前后矛盾;5 语序不当;6 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七、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八、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九、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双关 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十一、 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十二、 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三、 记叙线索: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 十四、 描写角度:正面描写、反面描写 十五、 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十六、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十七、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八、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移步换景 十九、 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思想 二十、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二十一、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六种形式:1 一般—个别 2 现象—本质 3 原因—结果 4 概括—具体 5 部分—整体 6 主要—次要 二十二、 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十三、 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十四、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列图表 二十五、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六、 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二十七、 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称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二十八、 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九、 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十、 结构形式: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三十一、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三十二、 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三十三、 引号的作用:1 表引用 2 表讽刺或否定 3 表特定称谓 4 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5 特殊含义 三十四、 破折号用法:1 表注释 2 表插说 3 表声音中断、延续 4 表话题转换 5 表意思递进 三十五、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1 表内容省略 2 表语言断续 3 表话未说完 4 表心情矛盾 5 表思维跳跃 6 表思索正在进行 三十六、 其他: (一) 某句话在句子中的作用: * 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 * 文中:承上启下(过渡);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 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 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四)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五)段意的归纳 * 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 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 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六)复句关系和常用关联词语: * 并列:既……又……;一边……一边……;不是……而是…… * 承接:便;就;于是 * 递进:不但……而且……;并且;甚至;更;何况等 * 选择:不是……就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是……还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 转折:虽然……但是……;尽管……却……;然而;却;只是;不过等 * 因果:因为……所以……;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 * 假设:如果……那么……;即使(哪怕)……也…… * 条件:只有……才……;只要……就……

② 小学语文必会基础知识点:歇后语

1、稻草人来救火――引火上自身
2、稻场撒网――空捕一场
3、操场上捉迷藏――无处藏身
4、擦脂粉进棺材――死要面子(比喻非常好脸。)
5、财迷转向――走路算账(比喻总是在算计)
6、财神爷放账――无利可图(比喻谋取不到好处)
7、财神爷招手――来福了(比喻来了福气)
8、财神爷戴乌纱帽――钱也有,权也有
9、裁缝打狗――有尺寸(比喻办事有分寸)

③ 小学语文必会基础知识哪个版本好


这本书比较适合小学生学习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④ 小学语文必须掌握哪些语文知识汇总

字、词、句

小学语文必会基础知识--句子
语句及句子的一些相关知识是小学语文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其中包括很多重要内容,例如句型转换、修改病句、造句、口语练习等等,但是白变不离其中,只要把句子的基本概念牢牢掌握,至于各种题型只要经常练习就可以很容易消化了!
1、陈述句:用于告诉别人一件事或一个道理,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一般语调平和,句尾一般用句号。
例:(1)小明的好朋友是学生。(2)明天我们去秋游。(3)夜空中满是闪闪的星星。
2、疑问句:用于提出问题的句子,句尾语调上升,常有疑问词“呢、吗、呀、么等等”句尾用问号。
例:(1)这本书是你的吗?(2)你吃过午饭了吗?(3)他在做什么呢?
3、祈使句:表示命令、请求、希望或者劝阻的句子,根据语句语调可以用叹号、也可用句号。
例:(1)不许随便乱走!(2)请把那本书给我。
4、感叹句:用于抒发感情、表示感叹的句子,句尾用叹号。
例:(1)春天的景色真美呀!(2)种子的力量竟然有这么大!

小学语文必会基础知识--阅读理解
有句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还说“读题百遍,其意自现”,话说如此,但是如果真的落实到现实中,尤其是小学生的头上,那么这个问题就没那么简单了。
1、如何对待阅读中的生词(即不懂的词)
对阅读中遇到的生词最好的方法是通过上下文猜测。以下几条建议或许会有帮助:
(1)看看上下文中有没有生词的另一种说法解释,即找同义词。有时下文会对一个词做解释,或者提供一些暗示,这就需要细心去观察。
(2)看看生词在文章中的词性,即看这个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其他词类。另外看看这个词在文中与那些词搭配使用,再根据自己的其他知识,基本上就可以进行正确的猜测了。
(3)看看同一生词是否在上下文的其他地方出现,把两处的语竟相比较,也许更能准的猜出词义。
(4)充分利用你关于所阅读的内容已有的知识。
(5)或者利用文中所附的插图等直观线索猜测词义。
2、 找出文章中隐含意思
文章中作者往往不直接说出文章的中心意思,而大多是含蓄的表达。这种隐含的意思有时是文章的主要意思。所以阅读文学作品经常需要推理。有时一句话的含义需要推理,有时整个文章的含义需要推理。以下几条建议可以帮助你推理:
(1)结合作者的想法、观点及其要说的目的进行推理。
(2)寻找作者直接陈述的诸多事件之间的联系。
(3) 仔细体会一些重要词的含蓄意义及其感情色彩。
(4)从作者的语气、语调、措辞等文体特征,读出作者的“言外之意”。
(5)得出推理后,尽量从上下文中寻找证据。
(6)充分利用自己的各方面的知识,把文章中所述的事件和自己的阅历或熟悉的事情联系起来思考。
3、如何找出文章中心思想
为了便于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阅读中你可以思考以下问题:
(1)文章是否表明了有关社会生活的重要东西?它是否在告诉你一些生活中的道理?如果懂得了这个道理,那么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2)文章是否有大家都明白的真理?这个真理也许就是中心思想哦!
(3)你同意文章的中心思想和观点吗?同意或者不同意之中就有可能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4、做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仔细读问题及选项,仔细品味问题的所指及选项之间意思的差别,切勿草率处之。
(2)做一篇文章后,应综合看一下你的选择,因为它们也许是紧密相关的。
(3)实在选不出来的时候,可以重点选择与所提问的内容相关性强的选择项作为正确答案。
(4)另外一些常识也可以帮助一些选择项。
(5)文后的几个问题经常是对整篇文章推理过程的几方面的概括,了解这一点可以帮助对照检验自己的阅读从而对文章的推理过程进一步的认识。

⑤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语文一、填空1、在汉语拼音中,字母表上的字母一共有()个,声母有()个,韵母有()个,整体认读音节有()个,音节中除读轻声之外,使用的声调符号有()种。2、“侮、施、饮、怨、梢”五个字的注音中40只有()的注音不是整体认读音节。3、“头上、叶儿、里头”三个词中()要读成儿化音。4、“sì、shì”中的()是“木偶似”的读音。5、“xian、lian、xiong、liu”四个音节中,只有()中的“i不是介母。6、“鼎”字共()画,第六画是(),第十二画是()。7、“凹”字的结构是(),笔顺规则是:()8、补上成语的下半部分A、千里之行()B、天网恢恢()C、螳螂捕蝉()D、()满招损9、叠字成语A、咄咄()B、兢兢()C、虎视()D、振振()10、谚语、歇后语A、人心齐,()B、有则改之,()C、飞蛾扑火。————()D、孔夫子搬家————()1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在今()省()内,它是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其他两座是今江西的()和湖南的()。12、“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是我国()(朝代)起义的领袖,人称(),后来被()打败。13、“南朝四百八十寺2840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是晋朝以后()()等的合称。14、材料是文章的内容,直接关系着主题的表达,所以选材要(),要(),要()。15、读书笔记有三种写法,一种是(),一种是(),一种是()。16、常识填空A、CCTV代表(),B、VCD代表()、C、Windows代表(),D、China代表()E、火警电话是()F、盗警电话是()G、交通事故报警台()H、急救电话()17、在正常情况下,一天中最高温和最低温的时间应分别在:()、()二、选择⑴、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提高认识价钱便宜生活简朴保卫公物B、反映情况身体强大发扬风格灌溉稻田C、发现问题远大理想参观演出改正错误D、改善生活天空晴朗安排工作工作认真⑵、下面句子中画线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两句话是(痢⑷绻挥刑鬹zej地球上自然也不会有人类。B、我们要热爱大自然。C、他上神态自然地讲起来。D、风、雨、雷、电都是自然现象。⑶、下面的“川”有一项与其他三项意义不同rtx请选出来()A、川流不息B、高山大川C、一马平川D、百川归海⑷、与提供的句子搭配恰当的一句是()他一人走在巷子里,……A、一个人影也没有。B、只听见远处传来的几声犬吠。C、周围人声鼎沸。⑸、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们必须认真克服、随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B、止咳去痰片,它里边的主要成分是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C、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D、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受到了很大的教育。⑹、选出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B、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青山绿水画。C、地中海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D、燕子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⑺、“这是……电影院”中的“电影院”有五个修饰词语,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①、一座②、现代化的③、武汉市④、唯一的⑤新型A、③①④②⑤B、①......余下全文>>

阅读全文

与小学语文必会基础知识集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