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九年级上册语文只背《行路难》的其一吗
不是,九年级上册的古诗词都要背的
② 求人教版语文初二下册的25课和30课共10首古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赤壁》 杜 牧(唐)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过零丁洋》 文天祥(南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元)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30、诗五首
《饮酒》陶渊明(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③ 行路难在鲁教版的哪本语文书上
在鲁教版八年级上册,上一课是陶渊明的《饮酒》,下一课是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④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词
八年级下册
(一)课内部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赤壁】(杜牧·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过零丁洋】(文天祥·明)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元)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己亥杂诗】(龚自珍·清)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课外部分
【赠从弟】(刘桢·汉)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无题】(李商隐·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相见欢】(李煜·五代南唐)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登飞来峰】(王安石·北宋)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0.《苏幕遮》 范仲淹 北宋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⑤ 人教版高中语文的诗歌散文中行路难里的馐应该是羞吗
两个字的意思有相同也有不同,馐最基本的意思是美味的食品,一般不单用内,而是和其他容的词组合在一起用。比如:珍馐、馐膳等。而羞的意思1.感到耻辱:~耻。~辱。~恶。2.难为情,害臊:害~。~惭。~臊(sào)。~愧。含~。~赧(因害臊而红了脸的样子)。~怯。~涩。3.使难为情:~人。你别~我。4.进献:“~玉芝以疗饥”。5.同“馐”。所以两个字有意思相同的点。
⑥ 河南省人教版高考语文李白行路难出自高中语文哪一本书
[诗词]古典诗词赏析——李白《行路难》
2009-03-19 来源:看中国网 作者: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题 解】
《行路难》共三首,这里选其一。大约作于天宝三载(743)从长安赐金放还之时。
《行路难》是古乐府杂曲歌辞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本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抱负。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行路难 诗意图 汪国新 绘
句 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面对丰盛的美酒佳肴,“嗜酒见天真”的李白,本该开怀畅饮,但他却食不下咽。他说:金杯里斟满美酒,一斗就要十千,玉盘中盛着珍贵菜肴,价值万钱。但我推开杯子,丢下筷子,不愿喝,也不想吃。可见心情是多么苦闷抑郁。
诗人没有借酒浇愁,而是焦躁不安,有一种行动的渴望。他拔出宝剑,放眼四望,似乎在寻找什么,又像要随时击出宝剑。他好像在寻找出路,要斩断那些阻碍。但出路在哪里?他试过,找过,却无路可行。现在,他要去向何方,宝剑要指向哪里,诗人心绪迷乱,茫茫然不知所措。
三国诗人曹植在《名都篇》中描写洛阳饮宴时说:“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李白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大概想到了他。曹植被称为才高八斗,尽管身怀利器,抱负不凡,却受到政治上的打击,郁郁不得志。接着,李白又想到了南朝诗人鲍照,并化用了他的诗句。鲍照也是现实生活中的被压抑者,他在《拟行路难》之六写道:“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显然,这引起李白的强烈共鸣。
本诗起句极言宴席的华美,紧接着说对此了无心绪,是欲抑先扬的写法。羞,同“馐”。“直”,同“值”。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诗人遭受了挫折,遇到了迷茫。他想渡过黄河,坚冰却堵塞了河流;准备登上太行山,却又积雪满山。诗人茫然四顾,不见坦途,不见春光,惟见大河高山,冰天雪地。这是诗人托物寓意,以山川的险阻说明世路的艰难。鲍照在《舞鹤赋》中说:“冰塞长河,雪满群山”,李白这两句也是从他那里化出。
诗人感到寸步难行,有了暂时退隐的打算。他要闲居下来,垂钓在碧溪上,与山水相亲,忽然又梦到自己乘船经过太阳边。
诗人借用了吕尚(姜子牙)垂钓渭水的典故。商朝末年,纣王暴虐无道,姜子牙隐钓于磻溪,后来遇到求贤若渴的周文王,被立为军师。最终,他辅周伐纣,成了兴周八百年的功臣。白居易在《渭上偶钓》诗中说他是“钓人不钓鱼,七十得文王”。李白所说的“垂钓碧溪”,也同吕尚一样,并不是甘心隐居,而是时运不济时暂且退隐江湖。因此,他又借用伊尹的典故,说明自己的期望。传说伊尹将受命于商汤时,曾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于是,诗人也做起了这样的梦。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吕尚、伊尹的人生际遇,固然增加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但毕竟是梦想,当他的思想回到眼前时,又不免焦虑起来:行路难啊,行路难!前路崎岖,歧途甚多,我要走的那条现在哪里?诗人在七言中用了节奏短促、跳跃的短句,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岐”,通“歧”。
李白毕竟是积极入世的。瞻望前程,他坚信目前的困境终将摆脱,总有一天,他要乘长风破万里浪,扬起云帆渡过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诗末,作者又唱起高昂的调子。他似乎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引吭高歌,以不可遏止的热情和执着不渝的追求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云帆”,指航行在大海里的船只。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长风破浪”,用南朝宗悫故事。宗悫少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回答:“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这最后一句也有不同的理解。明人朱谏《李诗选注》卷二云:“世路难行如此,惟当乘长风挂云帆以济沧海,将悠然远去,永与世违。”也就是说,诗人一旦建功立业,便当功成身退,乘舟浮海。
评 解
元人杨载在《诗法家数》中评论李白的七言古诗说:“如江海之波,一波未平,一波复起;又如兵家之阵,方以为正,又复为奇,方以为奇,忽复是正。出入变化,不可纪极。”《行路难》的感情发展,就体现了这种波澜层生、变幻无穷的特点,它围绕着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展开,通过瞬息变化的场景,生动地反映了诗人激荡起伏、复杂变化的内心世界:失望与希望交织,迷茫中有着期待,痛苦中掩藏着热情,悲吟和叹息中有着美妙的幻想与豪迈的高歌。
⑦ 九下语文书与行路难在一起的另两首古诗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二首》:
行路难
作者:李白回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答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观沧海
作者: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