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应该如何上好第一节语文课
上好初中第一节语文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虽然语文课对于学生来说不是第一次接触,但如果上第一节课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对学习语文知识的求知欲,使他们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那么对他们以后学习语文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那么,?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本人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让他们认识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于是,在上这一节课时,本人一开始就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今天先给你们讲一个笑话,听完后,看你们能受到什么启发?”于是,本人讲了个关于推广普通话的笑话故事《大肥鸡》。故事是这样的:在广州有一间北方饭店,专门煮一些适合北方人口味的饭菜来招待客人。店里有一位女服务员,她是广州人,但她的普通话说得不好。有一天,有位北方老汉来到饭店里吃饭。他刚坐下,那位女服务员就对他说:“老大爷,你想去(吃)什么?”那位老汉因为听不明白她说的普通话,以为那位女服务员问他去什么地方?老汉心里想:有没有搞错,我是来这里吃饭的,为什么要问我去什么地方呢?后来,老汉明白了女服务员的普通话可能说得不标准,所以自己听错了。于是老汉就说:“有没有包子?”女服务员听了马上说:“报纸(包子),有!”她很快拿了一张报纸给老汉。老汉被弄得哭笑不得,心想:“这报纸,我怎样吃呢!”后来,老汉又问:“有大肥鸡吗?”女服务员热情地说:“搭飞机,还早呢,去(吃)过饭也不迟。”当这个笑话一说完,学生个个都捧腹大笑起来。于是,本人就趁热打铁地问他们听了这个笑话后有什么启发?有的学生立刻就说,普通话说得不好会闹出笑话;有的学生说,学好普通话非常重要;有的学生说,学好普通话对于我们能准确的表达语言有很大的帮助。本人顺水推舟地分析:普通话说得好与不好,不单是语言表达准确与否问题,而且关系到我们的写作水平问题,因此,我们一定要学好普通话,学好语文知识。如果我们作为跨世纪的年青一代连自己祖国的语言也学不好,说不好,甚至还闹出笑话,那么自己也会觉得脸上无光,面子不知道往哪儿搁。此时,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于是,本人让学生各抒己见,谈一下自己对学习语文的想法。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到学好语文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接着,本人又从语言的准确表达方面,谈到学好语文的重要性。本人针对学生由于本身说白话或本地方言的原因,有些学生的普通话说得不标准,也会闹出笑话,以致影响他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也就是说影响他们的写作水平。例如,有个学生在作文上写有这样一句话:“我在家里足足等了他五个字,他才来到。”话中的“足足”和“五个字”是什么意思,让人费解。原来这个学生是用口语写作。这句话应该这样说:“我在家里整整等了他二十五分钟,他才到来。”如果一位听不懂白话的人听了这句话,就好像丈二的金刚––––摸不着头脑。又如,“唔识(不知道)”、“点解(为什么)”、“应成(答应)”等诸如类此的白话都不适合写在作文上。因此,如果要准确地表达语言,学好普通话是很必要的。这时,学生的情绪进一步调动起来了。
当然,学会准确地表达语言,除了学好普通话之外,也离不开自己平时对语文知识的积累。例如,对词语的理解,词语的搭配使用,语法知识的掌握,学习优秀文章的写作手法等等。所以要学好语文知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样分析之后,本人把学生从兴趣中引导到认识学好语文的重要性。
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它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它把学生引入了求知的大门,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重要一步。因此,本人在上这节课时,虽然内容比较零散,但目的明确,通过激情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今后顺利开展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卫灿金)
第一堂课,对于教师来说至关重要。一方面,它可以建立学生对教师的信心;一方面,可以增进师生的感情;再者,可以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常情况,第一节语文课,都不会马上进入新知识的讲授,而是首先着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融洽深沉的情感氛围,和学生迅速建立一种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一开始先代表学校用真挚热情的语言对新生表示欢迎,然后再向学生们作自我介绍。接下来就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使他们产生共鸣并接受自己,最后鼓励他们,大胆地站起来向大家介绍自己(或鼓励他们就“语文”谈谈自己的体会等)。在学生的发言过程中,对每个发言学生进行精要点评。特别要注意的是,不管学生说得好不好,都应肯定他们的勇气和胆量,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大胆说大胆练打下基础。对每位发言者,只要吐字清楚,声音响亮,表达有条理,就应给予表扬,毕竟这是他们第一课的第一次口头表达。也就说,在他们第一次发言时,要抓住学生心理,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不失时机地把师范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及培养目标提出来,并让他们比较初中语文教学和中专语文教学的不同特点,强调“听”、“说”、“读”、“写”并重,让学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的。再者,作为语文老师,要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你对语文的兴趣如何,所以教师首先一定要有教学的激情,以满腔热情投入教学。在教学中,用对学生的爱心,对知识的热爱,对教学的责任,以及富有感情的讲述,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体会教师的良苦用心,主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并努力去学好它。如果教师没有这种激情,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教学的理想境界的。所以,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重要。
新教材文质兼美,形式多样,很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合学生学习。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因为在认知能力、知识基础、情感、技能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特殊性,所以要求教师必须在把握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对象来选择更科学、更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实践,我发现让学生课前进入“游戏乐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既可以激活他们的思维,使知识得到巩固与积累,又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使其进入积极主动的状态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前几分钟,我设计了一些有趣的小练习。它们如同丰富多样的“游戏点心”,让学生在品味甜美的同时,心理得到满足,情感得到升华。
1、“课前小宣言” 课前几分钟,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打算在课上要怎样表现,或猜一猜老师最喜欢什么样的学生,你要向班里的哪位同学学习,他们很愿意表现自己的想法,说出心里的愿望。老师用称赞的目光、会心的微笑、激励的语言对他们所说的话给予肯定,让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真诚的感受到老师的希望和鼓励,他们觉得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更加坚定了学习的自信和勇气。学生心中荡漾着快乐的音符,这样师生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开始了一堂课的学习。
2、“快乐传递恰恰恰”在学习新课前,总有一个检查复习的环节。我将与课文有关的字卡发到学生手里,让他们在音乐声中传递卡片,音乐停止时,手拿卡片的同学就要站起来教大家读那个字。如果不会可以请其他同学来帮助,这样学生在复习知识的同时不仅找到了互助互学的朋友,而且训练了动手能力,提高了做事的效率。不知不觉中,学生边玩边记忆了先前学过的字和词,心中充满了胜利的喜悦,接下来的学习会更加努力。
3、“说词大比拼”我将教材中的课后小练习串接、组合在一起,设计成小游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数量类的词、形容类的词、重叠类的词,动物类的词、人物类的词等,展开激烈的比赛,学生积极地参与。小组内,大家互相合作交流,笑声中传递着友情,传递着信息,在欢乐的气氛中积累了知识
4、“对口令”识字部分中写字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但字一多。时间一长,许多学生写字笔顺经常出错。我与学生一起参与到游戏中,当发令员说出一个字,大家就伸出小手书空边说边写这个字。师生、同桌之间还可以做说反义词的练习,“我说上,你说下,上和下意思相反。”这样达到师生的互动互学。
5、“今日焦点”这是一个发挥学生多方面技能与特长的舞台。我让学生在课前按值日的顺序准备一个简短的发言,可以是生活小常识、科技小网络,也可以是自己所见所闻、所听所感,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喜欢的内容,准备起来更是当作一件大事来做。他们利用课外的时间,从报纸、电视、广播、书籍等媒体上搜集信息,剪下来、记下来,或是录下来、给同学们带来了新鲜、有趣的新闻、故事,当他们将快乐和知识一起带给大家时,看得出是那样的幸福与满足,同时自己的特长也得到了发挥与展示。
⑵ 如何上好新学期第一节语文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好新学期第一节语文课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师的关注专。教师怎样上好第一节属语文课才能促进学生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对一学期的学习有明确的整体认识与感知?教师对教材怎样进行处理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热爱语文、会学语文、学会语文的兴趣及能力?这些问题促使教师更加重视新学期第一节语文课的设计。通过积极的研讨与实践,针对新教材人文色彩浓厚、整合性加强、单元主题突出、各单元之间的联系紧密等特点,笔者对新学期第一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一、突出教材特点1.教材的承接性语文教材的知识、能力的编排特点是呈螺旋性上升的,很多知识点的出现是反复的。例如:“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一知识点在三年级教材中就开始出现,“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出现就更加频繁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除此之外,在单元主题的安排上,各册的教材也有相通之处。例如:每册教材的第一单元都是以写景为主的文章,如第八册的走遍祖国的千山万水、第十册的走进祖国的西部就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应该准确把握教材承接性的特点,使学生明确语文学习是连续的、一贯的。本册书的学习,既是上册书的巩固延伸,
⑶ 小学第一节语文课怎么上
呵呵...好可爱的老师啊...
抱歉我不是老师,但我一直是个好学生,呵呵。
不知道您是不是班主任,所以关于此的大部分东西就不说了。如果您是,我再给您说。
可以说第一节课的重点在3个方面:
1赢得学生对老师的好感;
2赢得学生对你所授科目的好感;
3给学生关于你所授科目的感性认识——呃,虽然是小学生。
关于1:要自信。虽然是小学生,也能看出来老师自信与否(呵呵...我不是故意让您紧张滴)。而明显的自信对小学生有巨大的号召力。
要和善。小学生对威严那类东西不感冒。哪个老师爱笑,她(他)就是好老师。让自己保持微笑吧。毕竟面对那么多可爱的孩子,想来不笑也难吧...
关于2:小学生看待知识的角度只有兴趣,或者是喜欢任课老师。这里说第一点。努力让您的课程有趣就好,毕竟第一节课往往都是概论,你可以搜集很多很多历史上有趣的关于所授科目的资料。如果一节课都是在学生们的大笑声中度过的,虽然很辛苦,但很成功啦。
ps:建议你有意识的抹淡科目的学术色彩,反而为它添上娱乐的气息就好。用些色彩鲜艳的道具吧。
关于3:重点要少。毕竟是小学课程嘛。但这个重点应该让他们终生难忘。这就看你的水平啦。
我觉得你是个好老师。现在中国小学的好老师太少了。祝福你!
⑷ 如何上好小学五年级第一节语文课。
课堂教学是所有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所有那些“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等等说法与要求,其实就是要我们想方设法上好每一节课,特别是那些“新”课。而一个学年开学之后的“第一节课”,我觉得尤其重要。
记得去年学年开学前,学校里事先由五年级的老师把两班学生重新分了一下。开学第一天,“百废待兴”,那班学生有一半同学是不认识或者不熟悉的,当然班干部、班主任还有各科老师也还不知道。我清楚地记得那天的开学集会上,当教导主任宣布六零二班的语文科任老师是我的时候,那班学生中的不少人就马上很开心地窃窃私语起来了,还隐隐约约听到其中两三个女生在说“好”。这让我觉得十分高兴,不由自主地对着他们微笑起来。能教着一班喜欢自己的学生,还有比这更令人开心的吗?虽然还没有给他们上课,但我与学生之间,无形中已经架起了一座沟通感情的桥!
第一天给他们上课,就是连着的两节语文。这两节课怎样安排好呢?这花了我不少的心思。如果第一天就用这两个课时来上课本里的新课文,那么同学们可能还没有转过弯来,接受不了;但如果这两节课都用来讲买什么作业本、做作业的格式、还有学语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诸如此类什么的,那就不但把这两节课的时间白白浪费了,还会给学生留下不好的印象,觉得我怎么这么罗嗦而不珍惜时间!
于是这第一天的课堂上,我作了这样的安排:首先,我拿着花名册,用普通话点一次名,对他们名字的读音务求准确。这个过程中,有个别学生的名字的普通话读音我记得给他们纠正了的,比如“倩”字,白话音与普通话音的声母差别很大,他们往往把“qian”读成“xian”了。第一次点名的过程我也初步把他们的名字和人联系起来,这大概让我认识到了八九个学生了。在这过程中,每点到一个他们熟悉的或者平时有“花名”的同学,他们就会兴奋起来,一部分人随即嘻哈大笑,被嘲笑的那个学生或者随即发话反击,或者有些扭捏不安地坐下去。
第二个环节,我让他们主动举手站起来作自我介绍。可是,只有一个学生肯举手说,还是我熟悉的那个当“班长”的学生。怎样才能激发他们说话的积极性呢?
于是我马上“见机而行”,话题一转,对他们说:我们的名字,是父母长辈给我们改的,或者满怀希望,或者寄托深情。不过,可惜那都不一定是我们自己喜欢的。如果能自己给自己改一个名字,你会叫什么?为什么呢?
同学们一听,意外,惊喜?愕然了一会儿之后,教室内兴奋起来。他们有的马上与旁边的同学或朋友凑在一起眉飞色舞地说着,有的呢,则有些不好意思地低头沉思。
这个话题我就让他们按着座位的次序一个一个到前面来说。先说自己叫啥名字,再说如果能自己改名字,自己会叫什么,原因是什么。刚开始的两三个学生,或者断断续续的不好意思说,或者一字一顿的很不自然。不过,到后来,随着一个又一个的说下去,后面的同学说得越来越流畅,也越来越有趣了!
你听一个男生说的:“我叫陈**。如果我可以给自己改名字,我就叫‘陈皮’。因为‘陈皮’这个‘花名’是五年级的时候一些同学给我起的。陈皮是一种很美味的食品,如果我能给大家带来乐趣我觉得很高兴。还有,这个名字也很简单,容易记,而且喊起来也很响亮!”
一个女生:“我叫陈*如。如果可以改名字,我就叫陈心如……”当然,她还换来大家一阵哄笑声。
一个姓石的男生,他说要改名叫“石头”。
有个别甚至连名带姓都改了,原来姓廖的一个学生,他说改名叫“周杰伦”,因为周杰伦是他的偶像。
还有一个男生,以前我曾给他上过一节课就觉得他的知识十分丰富,他姓黄,可是他现在要改为一个外国足球明星的名字了,有五个字那样长的,我听了两三遍也没有记住他的“新”名字……
就这样,一节课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过去了。我已经能把他们之中的十多个人和名字联系起来了!而他们同学之间那种因为新分了班而显得有些局束不安的气氛也早就不翼而飞了!
接下来的一节课,我让他们拿出作文本来,就把刚才说的这个话题写下来。字数不限,但不能不写“原因”。
一节课不到,很多学生都把这项作业完成了。剩下的作业就是回去看看新的语文书,特别是第一单元。
这就是那一年教六年级时开学第一天我上的语文课。这样的语文课,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和我之间的感情距离迅速缩短。
后来在语文课上,他们都跟我十分友好,有些什么心里话有时会在上课之前跟我说一说,有时也会特意写在他们日记本里给我看。
语文课是特别重视感情培养的一门课。生生关系、师生关系融洽了,对于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是事半功倍的!
我们尤其不能忽视开学之后的第一节语文课!
⑸ 如何上好小学语文第一堂课
小学生其实很单纯的,他们第一关注的肯定是这个老师好不好,有趣不有趣,所以专第一堂课肯定得属在自身上做点处理。然后是上课,不要上来就提问,会让他们感到紧张,可以根据教案先讲点(讲课抓住趣味性,在你能控制的范围内鼓励他们插嘴),然后做点互动,慢慢引入你的节奏,语文不像数学,能发散开来讲很多别的东西,然而这些东西都是能引起学生注意的,适当地讲些,让他们的注意牢牢集中在你身上,这样才能把你想要教的让他们听得到,而不是让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课本上。做到这些的前提当然是,不要紧张,拘谨地样子会让小学生们引起有同样地感觉,要自然,学生们比你小多了,对于他们来说你是陌生的,你要做到的就是就是使他们对你的陌生感消失。
⑹ 如何上好小学一年级第一堂语文课
一、用灵活多样的游戏形式组织活动
教师面对新生,首先要让学生消除对新环境和新课程的恐惧,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情趣、引人入胜的学习氛围。贝特勒克教师显然深谙此道。一本《姜饼男人》的“巨书”,本来是会给孩子们带来学习上的巨大压力的,但在教师惟妙惟肖、用游戏口吻的故事讲述中,孩子们的压力化解了。为了寻找姜饼男人,孩子们认识了学校里应该认识的人:厨师、门卫、护士,辅导主任、校长,还了解了应该知道的餐厅、浴室、储藏室、卫生室、辅导主任办公室、校长室等部门。可贵的是,学校的所有人员从校长到员工都参与了孩子的游戏活动,共同构建出这一堂令人难忘的课程,点燃了孩子主动学习的热情,让孩子对新校园充满了向往。
二、用童话共振的教学方法进行语文教学
贝特勒克用自己的教学案例告诉我们,刚入小学的孩子,对学习拼音、识字感到很陌生,并且不感兴趣,所以,一年级语文课的首要任务不是让孩子先学习拼音和写字,而是先让孩子学会阅读,激发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教一年级的语文第一课《上学歌》时,如果教师只是干巴巴朗读儿歌:“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孩子们也许也不会感到有什么新鲜,教师可以用提问的形式导入:“孩子们好,今天上学来的时候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开心吗?为什么开心?上学的时候能不能迟到啊?……”当孩子们叽叽喳喳根据引导说出儿歌的内容时,教师说:“教师可以把刚才你们看到的、听到的唱出来,想听吗?”然后,教师就用好听的声音演唱《上学歌》。并要求鼓励孩子动起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来创编动作,这样既满足了低年级孩子好动的年龄特点,还可以让孩子通过创编动作来理解儿歌的含义。最后,教师就把孩子们说的、唱的和跳的内容用儿歌的形式说出来,再让孩子跟读一遍,这节课就基本完成了。低年级的教师在和学生交流的时候还要像幼儿园的教师一样用他们喜欢听的甜甜的、柔柔的语气,让孩子们觉得很亲切,这样,他们就会慢慢喜欢上小学教师。
三、发挥游戏的作用是上好语文课的关键
课堂形式单一会让刚入小学的孩子身心疲惫、注意力不集中,因为一年级的孩子刚刚升入到小学,所有的行为习惯还没有完全走出幼儿园的上课模式。游戏对他们来说仍然起着主导作用,特别在语文课上,教师语言的组织、肢体的发挥尤为重要,如果满堂灌的话,孩子就会失去上课的兴趣,他们就会开始拍桌子、敲笔盒、和同伴喧哗、钻桌子、手舞足蹈等,根本不在意教师在讲什么,此时,教师就要学会组织,就要用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形式来进行引导。教师还要学会鼓励和奖励孩子们的表现,如“叮叮当,你真棒;”“小红花愿意和表现棒的孩子做朋友”等。这样,用游戏的形式组织教学,孩子们就会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一定要想法设法地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学习贝特勒克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小游戏、小表演、猜谜语、小活动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到自己设计的课堂上来,同时,求教师还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
总之,要上好一年级的每一节语文课,教师就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不断探索、实践和总结教学经验,有很好地驾驭课堂的能力,更要掌握孩子的年龄特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做他们知心朋友,了解他们的喜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因材施教,让孩子们尽快走出幼儿园的行为习惯而适应小学生活,达到最优最佳的教学效果。
⑺ 如何上好第一节语文课
1、备课,有备才能无患,把课备好上课你会发现自信心会增加很多,更能够得心专应手。
2、提前试讲,属提前找个地方自己模拟试讲,让自己习惯课堂上的气氛,慢慢进入讲课的状态。
3、提前了解班级学生的特点,基础,性格,课堂上灵活应变。
⑻ 怎样上好第一节语文课
当老师
很难
最好去看看老教师怎么上课 经常去讨教一下
在他们面前
你始终回是孩子是学生答
我们这边的新老师
进校都要拜一个老教师为师傅
还有拜师会很重视的
而且效果很好
还有和孩子在一起
开始的时候要适当严厉 但要讲理而不是单纯教训
班干部在一开始可以让大家自荐
轮流
等一段时候再确定
个人意见
我上的也是师范
祝你能当个好老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