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识字1笔画怎么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9种笔画。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诵读,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了解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景物,凭借形象的画面展开想象,获得整体感知。
2、指导诵读课文,指导学生利用田字格写好汉字。
教学准备:1、彩色图片。2、生字词卡片。3、田字格黑板。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把课文读通顺。
2、理解课文诗歌的意思,指导背诵。
3、认识并书写基本笔画。
一、 看图导入:
1、 看图说话:小朋友们,这幅图很美,请你们先向远处看,看到了什么?(远处有山,有树,有亭子,还有房子)再看看近处有什么?(有许多红花)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
2、 书上有一首小诗把图上的小山村写了下来,出示:
一 去 二 三 里,
烟 村 四 五 家
亭 台 六 七 座,
八 九 十 只 花。
二、初读韵文:
我的十分钟:
1、自己拿起书来,认真地把课文读一读,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两遍,直到读准读通为止。
2、四人小组互相读一读,提醒大家容易读错的字音。
3、[出示] 韵文
(1)有没有什么字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学生提醒,小老师带读。
(2)指名读,正音。
(3)开火车读,借助汉语拼音将韵文读通读顺,掌握字音。
三、读课文,理解诗意:
1、齐读课文。
2、一眼望去二三里的地方,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1)指导朗读,注意词儿连着读。
(2)师范读,启发学生讲述:“二三里”是说路途不远;“烟村”是有人居住;“四五家”是指人家不多。
(3)指名有感情朗读。
3、 除了这些你还看到了什么?
出示: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1)“六七座”是指有几座亭台,“八九十枝花”,是指有许多枝花。你觉得美吗?
(2)指导朗读,注意词儿连着读。
4、 配乐朗读,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觉得这个山村怎样?
指导学生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说说。
5、 学生练习背诵,一边背一边想象山村的画面。
四、学习笔画:
1、这课学的生字都认识了吗?(出示生字卡片。)我们“开火车”来读。
2、如果把汉字看成一座座形象各异的小房子的话,那么构成汉字小房子的砖头就是笔画。(出示笔画“点”。)这个笔画叫什么?猜猜看?
3、出示“雨点”图。)看,这个笔画“点”像什么? 还像什么呢?
4、小雨点头尖肚子圆,看老师写“点”。你们写两个试试。
5、教师利用“笛子”、“树干”、“竹叶”、“孔雀”等形象帮助学生学习笔画“横”、“竖”、“撇”、“捺”,鼓励学生想象这些笔画还像什么。再让学生写写这些笔画。
6、 刚才同学们学得很认真。下面老师要变个魔术。(学生睁圆了眼睛。)看,这是什么?(拿出胶线摆成“竖”。) 生:竖。
7、看好,要变了!(老师弯折胶线,成“竖弯”。)这是什么笔画,猜猜看! 生:竖弯!竖弯!
8、教师继续利用胶线在笔画“横、竖”基础上,弯折变化出笔画“横折”、“竖弯钩”、“横折弯钩”,让学生记名称,并写写笔画。
9、教师要注意范写,让学生感受笔画书写时的起笔、运笔和收笔。
10、再让学生充分利用习字册描红和临写。
五、练习设计:
1、熟读、背诵课文的诗歌。
2、练习书写基本笔画。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巩固背诵课文,启发想象山村的美丽景色。
2、 指导写字。
一、 检查复习:
1、指名读课文,认读生字。
2、背诵课文。
二、指导说话:
1、启发想象,看图:当我们来到郊外,一眼望去,你看到了什么?请你从远到近说说。
2、练习说几句完整的话。
三、指导写字:
1、出示基本笔画,指名说,巩固复习。
2、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引导学生利用笔画、形象、生活经验来记生字。如“六”,可引导学生摆个造型,使学生感受到“点”像小孩头,“横”像伸开的手臂,“撇”、“点”像叉开的双脚。记“十”可问学生,你在生活中什么地方见过“十”?)
3、教师播放音乐,让学生调整呼吸,放松手指,开始写字。因为第一次开始写汉字,教师可加强范写,特别是对较难的字如“四”、“五”等要注意范写。要保证学生充足的写字时间。引导学生描一个,临一个之后,要自己对照一下范字。
四、延伸拓展,课内外迁移:
我的十分钟:
1、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数字的成语。
2、小组学习的《咏雪诗》
五、练习设计:
1、练习写生字。
2、收集朗读带有数字的儿歌。
板书设计:
识字1
一 去 二 三 里,
烟 村 四 五 家。
亭 台 六 七 座,
八 九 十 只 花。
B. 小学一年级语文主要学习什么内容啊
习惯、拼音、笔画、识字、阅读。
一、习惯
听的习惯。
当前我国课堂教学方式,普遍以教师讲授为主。尤其是小学教育,教师讲得多,而且非常具体、细致。这就要求一年级新生首先要过“听力关”。
讲的习惯。
由于部分家长和老师不重视幼儿“讲话”能力的开发,很多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低下,不能完整、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长期下去,可能会导致孩子心理失衡,造成一定的心理封闭。
看的习惯。
这里我所强调的“看”,主要是指“看书”。现在的孩子看电视时间过多,必须加以限制;同时,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书本上来。家长要引导孩子自己看书,除了对课本进行正常的预习、复习外,还要扩大孩子的阅读面。
做的习惯。
尽管现在各学校都在努力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但适度的作业是必须的。通过作业,可以及时了解、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形成一定的技能和技巧。因此,家长要让孩子严格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
二、拼音
学会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的音节;能够准确、熟练地拼读音节,有条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节。能默写声母、韵母和抄写音节,认识大写字母和隔音符号,能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
三、笔画
笔画通常是指组成汉字且不间断的各种形状的点和线,如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乛)等,它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
笔画有时也指笔画数,如字书前有汉字笔画索引。表示这两种意思时“笔画”亦可作“笔划”,但目下规范作“笔画”。此外,笔画还指用笔绘制的图画,此义项一般用在古籍中,现时人们不常用或不用。
四、识字
认识文字,指如何把具象化的事物在脑中与抽象化的文字联系起来。识字方法主要有象形识字法,阶梯想象识字法,随文识字法等等。
五、阅读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改变思想,从而可能改变命运。
C. 汉字的基本笔画小学一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雪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地下来了,它们像一只只可爱的小精灵,好像是仙女专精心雕属刻,送给冬天的礼物。
雪花飞到了千奇百怪的高山哥哥的肩上,使高山哥哥变得更加有魅力了.雪花飘到了爱打扮的果树妹妹身上,送给果树妹妹一瓶雪花润肤霜,使果树妹妹更加可爱迷人.雪花跳到了诚实的小麦先生身上,为正冻得瑟瑟发抖的小麦先生盖上一层厚厚地棉被.雪花落到了慈祥地大地母亲的怀抱,为大地母亲披上一层洁白的地毯.
雪停了,人们在雪中留下的脚印就像一串串和谐美好的音符,它们在演奏着一首冬天的赞歌.向四周望望,没有人在扫雪,可能是人们不想破坏着美好的景色吧!
雪!你是洁白的象征,你是冬天的精灵.你净化了人们的心灵,美化了环境.我爱你雪,世界因你而精彩!
D. 小学一年级语文笔画顺序歌是怎么唱的
汉字笔画顺序的口诀为:
(1)先横后竖:十。
(2)先撇后捺:八。
(3)从上到下:二。
(4)从左到右:刂。
(5)先外后里:句。
(6)先外后里再封口:国。
(7)先中间后两边
E.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需要教笔顺吗
小学一年级学习生字需要教笔顺。
在小学低年级段(一、二年级)识字教学中,回汉字的基本笔答画、笔顺,都是必须的教学内容。
在一年级上学期初学写字时,学生就应该了解笔顺的基本规则,在不断地学习中,逐步实践、运用,达到熟练掌握。
在识字教学中,利用偏旁部首加部件组成的生字,偏旁部首已经学过的可以忽略不讲,对于新的部件和偏旁部首要讲清笔顺,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笔顺,按正确笔顺书写。
由于低年级学习生字时,基础没打好。 在高年级出现了很多笔顺出错的现象,因此低年级教学生字要特别强调,让学生按正确笔顺书写。
F. 小学一年级语文笔画口诀
横:起笔稍重行笔轻,稍稍按下再收笔。
悬针竖:起笔稍重行笔轻,收笔出锋画出尖。
垂露竖:起笔稍重行笔轻,稍稍按下再收笔。
斜撇:起笔稍重左下行,由重到轻要出尖。
竖撇:起笔稍重向下行,行至大半向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