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语文 > 小学语文爱国经典课文

小学语文爱国经典课文

发布时间:2020-12-22 03:11:07

Ⅰ 西南师大版语文小学四年级下册我们爱祖国课文仿写2,3,5,7,8段

我的生活中充满了快乐,我用我的心去感受巍峨的高山;我用我的心去感受宇宙的奥秘;我用我的心去感受那夕阳的美丽。
游览山谷,这里高山、急水,四处散发着高原的气息。着气息是流云被烈日投射在大地上浮动的光影,着气息是湍急的激流撞击峭壁散落的千堆雪浪,着气息更是到处孕育的生机,是那些给世界增添无限希望的活力。我时常想象,我就是一团水淋淋、稚嫩的小鸟,小小的脑袋还忘不了破壳时第一时间倨傲的摇晃。母鸟舒展开羽翼从远处飞来,轻盈地栖止在巢边,小鸟从母亲口中衔过第一口甜美的美味,眼中流露出幸福和快乐。
漫步竹林,我时常想象,我就是一棵小竹子,我虽然没有紫藤萝粗壮的盘虬卧龙的根、没有杨柳的娇柔;但我很快乐,我与白兔为伴、小鸟为友,无忧无虑,听着涓涓细流奏起的动听乐章,享受到大自然无私的给予。
倘徉在小河旁,我时常想象,我就是一条小河,我没有大海那样波澜壮阔,没有湖泊那样波光粼粼,也没有江面的波涛凶涌、浩浩洪流;但是我很快乐,我可以与山林为伴、可以与细浪为友,可以冲击着美丽的鹅卵石,滋润着我周围的生物。
行走在大街上,我时常想象,我就是一个小石子,我没有黄山奇石那样壮美、奇怪;更没有玉石和玛瑙那样奢华、名贵,但是我快乐,因为我这块石头可以铺平一个小坑,“千千万万个我”会让人们出行方便。
我很渺小,但我有我生存的价值和意义。我很普通,但是我很快乐,因为我的心灵满载着生活的快乐与幸福。如果每个人都敞开胸怀,你会发现你会象我一样,拥有无穷的快乐。

Ⅱ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哪些课文渗透哪些德育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德育渗透点清单
吕 娜
1、《爬天都峰》教育孩子与人相处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2、《槐乡的孩子》教育孩子热爱劳动。
3、《灰雀》教育孩子保护鸟类、知错就改、爱护他人。
4、《奇怪的石头》教育孩子勤于思考,善于动脑。
5、《我不能失信》教育孩子诚实守信。
6、《花种》教育孩子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勤于思考。
7、《玩出了名堂》教育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
能有所发现。
8、《找骆驼》教育孩子仔细观察、勤于思考。
9、《孔子拜师》教育孩子谦虚好学、学无止境。
10、《赵州桥》让孩子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11、《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育孩子热爱祖国传统文化。
12、《古诗两首》教育孩子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
13、《富饶的西沙群岛》教育孩子祖国。
14、《美丽的小兴安岭》教育孩子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15、《东方之珠》激发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感情。
16、《矛和盾的集合》让孩子懂得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17、《科里亚的木匣》让孩子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18、《陶罐和铁管》教育孩子善于取长补短,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19、《狮子和鹿》教育孩子物各有所长、所短,要取长补短;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要讲实用,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
20、《掌声》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21、《一次成功的实验》教育孩子懂得与人合作、先人后己的品质。
22、《给予树》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
23、《好汉查理》懂得朋友之间的理解和尊重也是爱的表现。

Ⅲ 小学一,二,三,四年级学过的爱国的课文

1、《狼牙山五壮士》,收录于沪教版四年级上册13课和鲁教版四年级下册14课,作者沈专重。原名《棋属盘陀上的五个神兵》。同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等首长,签署的训令中,正式称为《狼牙山五壮士》。

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少年时代立下的宏伟志向,表现了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詹天佑》,讲述了詹天佑在政治背景黑暗的情况下,不怕困难,在经历了许多困难后终于修建完京张铁路的故事。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留下了一个伟大工程。

4、《芦花荡》,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在战火硝烟中,夫妻之情、家国之爱,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淀盛开的荷花一样,美丽灿烂。

5、《我的战友邱少云》,革命回忆录记述了发生在朝鲜战场上的革命故事。该文记叙了邱少云在执行潜伏任务时,潜伏的地方被敌人炮火打着,自己被燃烧了起来,但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他一动不动,在烈火中牺牲的经过,歌颂了邱少云烈士顾全大局,遵守纪律,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革命精神。

Ⅳ 人教版小学语文关于爱祖国、爱民族或爱民族文化的课文有哪些

最后一课 都德

Ⅳ 小学语文教材目录

六(上)语文常识练习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1)
1、本学期培养的良好学习习惯:不懂就问、勤于搜集资料。
2、搜集资料的途径有:看报刊、采访、上网、参观有关展览。
3、搜集资料常用的方法有:做摘抄笔记、拍照片、编辑剪报、制作资料卡片。
1、我们爱你啊,中国
1、《我们爱你啊,中国》是一首诗歌,作者以饱含感情的笔墨赞美祖国的美丽
富饶以及悠久的历史,光辉的成就,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全诗按总分总
的结构写的。
2、全诗分为三部分,开头歌颂祖国的(幅员辽阔)、总写(对祖国的热爱)。
第二部分从从五个方面赞美了祖国,即(山河无比壮丽,物产闻名世界,民族风物迷人,文化古老灿烂,民族精神伟大)抒发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学了课文,我想用这些成语来赞美祖国:地大物博、气壮山河、山清水秀、锦绣中华、万里河山。
2、郑成功
1、《郑成功》是一篇历史故事,记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
设台湾的史实,歌颂了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2、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民族英雄:文天祥 岳 飞 郑成功 林则徐 张自忠
戚继光 霍去病 郑 和 史可法 刘仁轨
当代民族英雄:鲁 迅 钱学森 邓稼先 许海峰 邓小平
3、郑成功是中国明清之际军事家、民族英雄。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
4、明朝末年,荷兰侵略者强占了我国的宝岛台湾。他们残酷地奴役台湾同胞,台湾人民恨透了这伙强盗。
从祖国内地来到台湾的,有不少爱国的读书人,郑成功让他们办起了学校。他还规定高山族子弟读书可以免除徭役。这样一来,高山族和汉族的关系更融洽了。郑成功建设台湾的两件实事是:发展生产,兴办教育。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这句话在全文中起总结全文、深化中心作用。
5、载歌载舞:载:又、且。 负隅顽抗:负,依仗、依靠;隅,角落。
6、背诵第5、9两小节。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1、《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讲了波兰音乐家肖邦身在异国他乡不忘亡
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对祖国强烈的爱。
2、肖邦: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作
品有《革命练习曲》、《悲伤》。
3、中外爱国音乐家有: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冼星海、聂耳。
4、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5、课后第4题:a、埃斯内尔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为的是让肖
邦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b、“弥留之际”指病重快要死的时候,肖邦对姐姐说的话,表达了他至死不忘祖国强烈的爱国情感。
6、悲愤欲绝:欲,将要。绝,死亡。 与世长辞:辞,告别。
4、古诗两首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之后惊喜欲狂的心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定生活的思想。“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一句准确地表达了诗人的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2)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3)全诗体现了一个“喜”字,从“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却看妻子愁何在”等词句可以体会到诗人因听到大唐军队收复失地而欣喜。
2、《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1)爱国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 游
我自横刃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2)爱国诗篇: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杜甫《春望》 文天祥《过零汀洋》
3、背诵全诗及诗意。
4、带点字:△妻子:妻子和孩子。 △漫:随意胡乱。△ 漫卷:随意地卷起来。指高兴得不能读书了。 △青春:明丽的春天 ◇示:告诉 ◇元:同“原”,本来。◇万事空:什么事情都没有了。◇但:只。 ◇王师:这里指南宋军队。◇九州:指中原。◇同:全国统一。◇定:平定,收复。◇:家祭:祭祀祖先。◇:无:同“勿”,不要。◇乃:你的。◇翁:父亲。
5、诗意:《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门关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听到这个消息,眼泪就洒满了我的衣裳。再看看夫人和孩子,他们的忧愁不知哪里去了;我胡乱地把诗稿和书籍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在大晴天放声高歌,畅饮美酒,趁着这美好的春光,我也好回我的故乡。我立刻就乘船从巴峡东下,穿越巫峡,一路顺流之下,一过襄阳,便直奔洛阳。
《示儿》:我本来就知道人一死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我只是为不能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等到宋朝军队向北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在祭祀祖宗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6、这两首诗的相同点:均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不同点:第一首是通过“喜”来表达的,写作者听到失地收复的消息后极度喜悦和急还乡的心情;而《示儿》是通过“悲”来表达的,写作者临终前的牵挂,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
练习1
1、《爱我中华》这首诗是著名词作家乔羽为第4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所写的
会歌,这支歌真切地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爱我中华”的思想感情及对伟大祖国
的热爱和建设伟大祖国的豪情。
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56个民族,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
如蒙古族(那达慕)、回族(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经节)、藏族(沐浴节)、维吾尔族(内孜节、库尔班节)、苗族(龙船节)、彝族(火把节)、壮族(三月三)、傣族(泼水节)、满族、朝鲜族、侗族(斗牛节)
5、负荆请罪
1、《负荆请罪》是历史小话剧,课文是根据历史故事将相和第三部分而改编的。
剧本共分为两幕;第一幕侧重写的人物是蔺相如,第二部分侧重写的人物是廉颇。
剧本开头先写明时间、地点和人物。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人物活动
情况;剧中的内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剧本通过人物对话,讲述
了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军廉颇向遭受其侮辱不与之计较的上卿蔺相如负荆请罚的故
事,揭示了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而不计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肷襟和廉颇知错就
改、爽直磊落的可贵精神。“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背着荆条去请罪,现表
示愿意责罚,也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2、与之相关的成语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3、蔺相如:深明大义 宽容大度 廉 颇:光明磊落 知错就改
6、船长
1、《船长》是一篇短篇小说。这篇小说讲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
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后即将沉没时,镇定自若地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坚守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船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2、课文作者是维克多·雨果,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称为“法
兰西的莎士比亚”。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的世界》、《笑面人》、《九三年》。
3、课后第4题句子的含义:(1)人们被哈尔威船长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人
性美和先人后己、舍己救人的品德所感动,没有一个人再违反他的命令,全部听从他的指挥,有秩序地开展自救。这句话蕴含着对船长忠于职宇、舍己救人崇高品格的讴歌与赞美。(2)这句话是对哈尔威船长一生品德的赞颂,面对死亡的威胁,哈尔威船长作出了以身殉职的选择,他忠于职守、舍己救人,又一次表现他的高尚品格。
4、背诵25-30自然段。
5、做人之道:忠于职守、舍己救人、诚实守信、拾金不昧、见义勇为、
尊敬长辈、宽容大度等等。
7、爱之链
1、《爱之链》这篇课文是一首爱的赞歌,作者是美国作家杰尼·巴尼特罗依·李。
课文叙写了乔依帮助老妇人修车不计报酬,老妇人帮助女店主,女店主关爱丈夫乔
依的故事,生动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爱的链条,赞扬了人间的友爱互助,告诉人们:
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伸出援助的手。
1、课文为何用“爱之链”作题目:课文中写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
店主,乔依帮助了别人,就是帮助了自己,只要你付出了关爱,也必定会得到别人的关爱。每个人的爱都在传递着延续,这就是一根爱的链条,这就是爱之链。
2、乔依:助人为乐、无私奉献。
《我不期望回报》作者汪国真,他的诗集和小说集,多次获得全国图书“金
钥匙”奖。诗中表达的深刻哲理:尽量多地不求索取地为社会,为他人做一些事情,
努力使自己的心灵变得充实、美丽。
练习2
1、《我不期望回报》作者汪国真,他的诗集和小说集,多次获得全国图书“金
钥匙”奖。诗中表达的深刻哲理:尽量多地不求索取地为社会,为他人做一些事情,
努力使自己的心灵变得充实、美丽。
2、学了课文《爱之链》,使我们想起了汪国真写的《我不期望回报》这首诗中的一句话:人,不一定能使人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也使我们想到了一句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3、采访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较高层次的互动活动。采访的注意点:(1)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要明确需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要明确解决什么问题。(2)确定好采访的对象,列好采访提纲。(3)提问要有礼貌,语言要得体。(4)记录重要的内容。
8、小草和大树
1、《小草和大树》课文讲述了出生于贫困家庭的夏洛蒂·勃朗特在沉重的生活
压力下,坚持学习,尝试写作。当她满怀希望得到大诗人指点时,却遭到了巨大的
打击。但她没有失去信心,而是从羞惭与痛苦中昂起头来,与两个妹妹一起发奋努
力,改变方向,继续写作,三姐妹终于脱颖而出,成为震动英国乃至世界文坛的作
家,这个故事折射出夏洛蒂·勃朗特和两个妹妹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与不懈努力的
坚强意志,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她们在保守观念与陈腐偏见盛行的年代,敢于破旧
势力的勇气与胆识。
2、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
安恩·勃朗特《艾格尼斯·格雷》
3、课文为何以“小草和大树”为题:夏洛蒂为理想而奋斗的顽强意志和不屈
的抗挣精神使自己脱颖而出,成为震动英国乃至世界文坛的作家,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让我们感受并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4、课后第3题句子的含义:(1)作者将夏洛蒂·勃朗特比作“仙人掌花”,意
在突出她不屈的精神和在恶劣环境中茁壮成长的顽强的生命力。(2)从作者比喻中可体会出夏洛蒂·勃朗特姐妹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坚韧不屈的意志。
5、课后第4题。从勃朗特三姐妹身上受到的启发有:要敢于和保守观念、偏见作抗争;要不畏生活的艰难,环境的恶劣,发奋努力;要具备顽强的意志,不怕挫折,才能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
6、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7、节衣缩食:节,节省;缩,减少。指省吃省穿,形容节约。
嗷嗷待哺: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指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 要强好胜:好,喜欢。事事不甘落后,愿意为了成功付出努力,喜欢胜利、
成功。 大名鼎鼎:鼎鼎,盛大的样子。形容名气很大。
脱颖而出:颖,尖子。锥尖透过布袋显露出来。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露出来。
寥寥无几:寥寥,形容数量少。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惴惴不安: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9、轮椅上的霍金
1、《轮椅上的霍金》课文讲的是被称为“宇宙之王”的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
金在自己完全瘫痪,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的情况下,面对常人难人想象的艰难,仍
然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的未知世界,勇敢顽强地挑战命运,为科学事业作出重要贡
献的故事,赞扬了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抒发了由衷的敬
仰之情。
2、霍金:英国著名物理学家,被称为“宇宙之王”,科学著作《时间简史》
3、像他这样身残志坚的人还有:贝多芬、爱迪尔、张海迪、海伦·凯勒、桑兰
4、说说霍金的非凡之处,即课后第4题。从以下方面来组织语言回答:
(1)在受到病魔的残酷折磨下,依然顽强地地行科学探索。(2)取得的成就。(3)忘我工作的事例。(4)回答记者提问的事例。
5、年轻的女记者认为命运让霍金失去的太多,可霍金却觉得自己依然拥有很多:手指还能活动;大脑还能思维;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亲人和朋友,有一颗感恩的心……从霍金的回答中,我们感受到了:面对残酷的命运,霍金没有抱怨,而逝为了自己所能拥有的一切而感到高兴。霍金正视命运,乐观向上,真不愧是令人折服的强者。
6、背诵课文1、2、8、11自然段。
10、生命的林子
1、《生命的林子》课文讲述了玄奘在方丈的开导下,放弃了去偏僻小寺的想法,
决心在法门寺潜心苦修,后来终于成为一代名僧的事。告诉我们“一个想要成才的
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就像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哲理。
2、玄奘:又名唐三藏,是唐朝名僧,宗教活动家、旅行家、翻译家。著作有
《大唐西域记》。唐三藏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一个人物。其他三部名著分别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
3、课文为何以“生命的林子”作题目:“林子”一般指自然界的树林,本文中
的“林子”是以自然界的林子喻指社会群体,作者借此及彼、托物寓意。“生命”一般指生物体所具有的活动能力,在本文中“生命”用来修饰“林子”,指的是这林子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即有着生存、发展的能力,没有生命的林子势必走向衰竭,只有富有生命力的林子才会使每一个成员蓬勃向上,最终在竞争中成材,作者以此为题目,意在告诉我们要想成才,是不能离开这充满竞争的社会群体的。
4、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最后一段在文章中起总结全文,点明主题的作用,
这句话的理解:一个想要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在竞争中才能使自己更好地成长。
5、“水深龙多”课文中“水深”比喻法门寺是香火鼎盛的名寺;“龙多”比喻法门寺集纳了天下许多名僧。鹤立鸡群:像鹤立在鸡群之中,在文中指远离群体的松树在灌木丛中显得高大。
6、文中有人劝说玄奘的话可用一句谚语归纳:宁为鸡首,不为牛后。
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讲述了《鲁滨逊漂流记》是“我”家一本三代相传的书,在阅读中,“我”懂得了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成为一个成功者,成为一个英雄。故事告诉我们《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一本告诉我们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困难不畏惧的书。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概括起来,他遇到的困难主要有三方面:
荒凉与孤独、食物缺乏、住宿困难。
2、《鲁滨逊漂流记》作者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在书中的一句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凶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陪。”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是:一个具有大无罪冒险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课后习题2)
3、课文作者杨红樱,儿童文学作家,作品有校园系列小说《女生日记》、《男生日记》、《五三班的坏小子》、《漂亮老师与坏小子》。
4、《鲁宾逊漂流记》告诉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困难。
5、背诵13、14自然段。
练习3
1、前人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当我们的草稿写好后修改的好方法是放开声音去读你的草稿。正如老舍先生说:我写作中有一个窍门,一个东西写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念给别人听(听不听由他),看念得顺不顺?准不准?别扭不?逻辑性强不?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到口头说说看看。
2、我国是一个法制国家。我国小学生的生命财产、合法权益随时都国家法律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就是专门为保护我们少年儿童而制定的法律。
3、《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启示我们:成才不光需要自己的努力,更离不
开亲人朋友的关心,因此,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12、姥姥的剪纸
1、《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采用第一人称叙写了姥姥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
围绕“喜鹊登枝”和“老牛兔子”的剪纸展开了“我”和姥姥间动情有趣的故事,
表现了“我”对姥姥的深切怀念之情。
2、课文为何以“姥姥的剪纸”为题目。姥姥不识字,只能用剪纸来表达她对
我的期待,对我的牵挂。剪纸是我和姥姥之情感联的桥梁。
3、姥姥是个心灵手巧、勤劳善良、技巧高超的人。她剪纸技艺高超、作品很受欢迎的原因有:剪纸逼真;姥姥心地善良,广结善缘,有求必应。
4、课后第4题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姥姥剪得多,剪得时
间长,长年累月的练习使姥姥技艺娴熟。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我们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只要肯花时间,肯花功夫,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
5、刁难:故意使人为难。 挑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摘。
耍赖:使用无赖手段。课文中指“我”的淘气与顽皮。
调皮蛋:是对调皮孩子的昵称。
6、背诵12、13两个自然段。
13、牛郎织女
1、《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牵牛星属于天鹰座,在银河的两岸,当牛郎隔河
相望,有一颗特别亮的大星星,即就是织女星,织女星属于天琴座。《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的憎恨。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善良的人们的深深同情。
它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被誉为我国四大民间故事。
2、民间故事:指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而
成的一种文学形式,这些故事大多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
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3、《牛郎织女》中的两位主人翁深受人们的同情,大家希望他们有个美好的未来,正如苏轼的一首词中写道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人物素描:
牛郎——心地善良、勤劳能干、重情义,向往美好生活。
织女——心地善良,心灵手巧,善解人意,勇敢、向往美好的生活。
老牛——知恩图报,善解人意,勤劳。
王母娘娘——心狠手辣,残暴专制,无情无义。
14、安塞腰鼓
1、《安塞腰鼓》是我国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抒情散文,课文为我们描述
了安塞腰鼓这一独特的民间舞台艺术,通过写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
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赞美黄土高原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课文按“鼓响之前—
腰鼓表演—鼓声止息”的顺序呈现出“静—闹—静”的表演过程。
2、“好一个安塞腰鼓!”中的“好”体现在:好在有火烈的舞蹈场面;好在鼓声的巨大力量;好在有茂腾腾的击鼓后生;好在变幻的舞姿。
3、“一声渺远的鸡啼”表现了对明天充满了希望。
4、背诵课文6-7、12-16自然段。
5、课后习题3:(1)“茂腾腾”写出了沸腾着生命的热烈,写出了后生们的健
壮、朴实与活力。(2)“燥热”、“飞溅” 这些词语,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3)“震撼”、“烧灼”、“威逼”动感十足,将安塞腰鼓的活跃与激烈表达了出来,给人以感官与心灵上的震撼,展现了强烈的生命力。

Ⅵ 寻一篇小学语文的课文,爱国主义题材的

《别了,我爱的中国》-----郑振铎

别了,我爱的中国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我倚在高高的船栏上,看着船渐渐地离岸了,船和岸之间的水面渐渐地宽了,我看着许多亲友挥着帽子,挥着手,说着:“再见,再见!”我听着鞭炮劈劈啪啪地响着,我的眼眶湿润了,我的眼泪已经滴在眼镜面上,镜面模糊了。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沿途停着好几只灰色和白色的军舰。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两岸是黄土和青草,再过去是地平线上几座小岛。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儿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我不忍离了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个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许多亲爱的勇士正在用他们的血和汗建造着新的中国,正以满腔热情工作着,战斗着。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然而,我终将在这大时代中工作的,我终将为中国而努力,而贡献我的身、我的心。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暂别了,暂别了,在各方面斗争着的勇士们,我不久将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到你们当中来!
当我归来的时候,我希望这些帝国主义的军舰都不见了,代替他们的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伟大的中国舰队。如果它们那时候还没有退出中国海,还没有被我们赶出去,那么,来,勇士们,我将加入你们的队伍,以更勇猛的力量,去驱逐它们,毁灭它们!
这是我的誓言!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Ⅶ 小学一,二,三,四年级学过的爱国的课文有哪些

1、《狼牙山五壮士》,收录于沪教版四年级上册13课和鲁教版四年级下册14课,回作者沈答重。原名《棋盘陀上的五个神兵》。同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等首长,签署的训令中,正式称为《狼牙山五壮士》。

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少年时代立下的宏伟志向,表现了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詹天佑》,讲述了詹天佑在政治背景黑暗的情况下,不怕困难,在经历了许多困难后终于修建完京张铁路的故事。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留下了一个伟大工程。

4、《芦花荡》,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在战火硝烟中,夫妻之情、家国之爱,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淀盛开的荷花一样,美丽灿烂。

5、《我的战友邱少云》,革命回忆录记述了发生在朝鲜战场上的革命故事。该文记叙了邱少云在执行潜伏任务时,潜伏的地方被敌人炮火打着,自己被燃烧了起来,但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他一动不动,在烈火中牺牲的经过,歌颂了邱少云烈士顾全大局,遵守纪律,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革命精神。

Ⅷ 小学爱国课文有哪些

有梅兰芳蓄须,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还有难忘的一课,还有延安,我把你追寻

Ⅸ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18课问题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说说人物的爱国思想和美好品质是什么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内,文有蔺相如.如果我容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这段话说了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蔺相如回避廉颇并不是怕他,而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为国家着想.另一层意思是说将相和与不和与国家安危的关系:将相和,国家则安;将相不和,国家则危.“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突出了廉颇、蔺相如在赵国的地位,同时也表现了秦国不敢攻打赵国的原因.这几句话,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文《我们爱祖国》课文材料分析

爱就是无偿的付出,是心甘情愿的帮助,是彼此心灵的感应,既然选择了爱,就要真诚的对待它,珍惜它,在他(她)困难时予以支持,失败是与以鼓励,在他(她)开心时,一起快乐,悲伤时一起难过。而不是在拥有时无视它的存在,而在失去后才知道后悔莫及。爱一个人就要他永远幸福,做她永远的避风港,保护她,哪怕一丁点的伤害。真正的爱一个人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一次深情的拥抱,一个深深的吻,一句不变的誓言,一件不退色的信物……这一切在真爱面前时索而无味,暗而无光的。
爱一个人最为重要的是尊重他(她)自己独立的时间和空间,让他(她)全身心的把精力投入到为自己的理想事业的奋斗中去,并督促他(她)充分利用好,完全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在彼此相处短暂的空间里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同甘共苦,为彼此的理想事业添砖加瓦,为共同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天长地久的爱情就在你心中,只要你真心的付出,执着的追求,勇敢的牺牲,真爱就在你的身上发生,天长地久的爱情就是你的爱情。 爱是一种无私的付出和牺牲,爱的回报就是对方的永远快乐和幸福,如果你爱对方,那么你会因为对方快乐而快乐,因为对方幸福而幸福。只要你为了你们的幸福生活而努力付出,那么天长地久的爱情就在你的身边, 不是你拥有了天长地久的爱情,而是你创造了天长地久的爱情。

阅读全文

与小学语文爱国经典课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