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语文 > 语文和四项有关的知识小学

语文和四项有关的知识小学

发布时间:2020-12-21 07:05:10

『壹』 中学语文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有哪四项

一、坚持“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悟能力”为唯一宗旨

阅读教学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一种能力建构,阅读的过程不是一种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感悟过程。这种感悟,不是纯知识性的感知,而是对文字所包涵渗透的情感、思想、韵味等等综合性的体验和领悟,同时,也是一种独特的个体情感的体验和领悟。 黑格尔所说道:“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的,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得更动人”。我想,这也就是我们阅读教学时应把握的感悟,而这种感悟,又恰恰最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特点。这足以说明阅读教学的唯一宗旨就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知能力。事实上语感敏锐的学生,在阅读中往往能迅速、直接地捕捉到文字信息的丰富内涵,弦外之音,甚至包括连作者自己也难以用语言确切地表达,而又流淌在字里行间的种种微妙之处。比如我校的熊蕾同学就能做到这一点,但是其余学生很难做到。

这种感悟,不是纯知识性的感知,而是对文字所包涵渗透的情感、思想、韵味等等综合性的体验和领悟,同时,也是一种独特的个体情感的体验和领悟。曹操的《观沧海》中有这样描写秋景的诗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在上课中,不同的学生对这句诗意境的感悟各不相同,而从他们不同的理解中,我清晰地看到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和他们对生活、对自身的认识,由此,我感到在阅读中要重视对学生内心世界的了解,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和各种欲望,引导他们的最敏锐的发散性思维,“以人为本”,让他们能自觉不自觉地从作品中寻找、体验并领悟到某种与现实生活相沟通、相联系的智慧和美感,并以此去填补文本的阅读空间。因此,阅读,不但是让学生在感悟中认识作品,同时,也在感悟中认识自我,体现自我。

二、切实做到“教学方式和师生角色”两种转变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的任务不是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去探究知识。“引导”实际上是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思路和方法。

传统的阅读教学最大的弊端是:学生读书、感悟少,教师提问、分析多;学生自主探究少,教师牵引灌输多;学生缺乏兴趣,教师忽略培养;阅读训练不全面;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僵化。新课程改的推行,把我们带进了教学改革的新时期,推行阅读教学的改革,要真正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师生角色的转变,尽力凸现阅读教学的个性美。
-

阅读是阅读主体对阅读对象(即作品)的再创造。在阅读中,只是教师“一言堂”,一味的“教师读、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是不行的,应让学生依其自身个性建构自己对文本意义的认识和新发展,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创造性地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吸收新的知识,用充满个性的心灵去与作者碰撞,以实现学生的自主建构,以体现阅读中学生的主体性。

以习得一种语言为学习目标的阅读教学,还担负着构筑学生“精神家园”、重塑学生“个体人格”、净化学生“灵魂世界”的重大使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深刻地揭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

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谈到阅读教学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墩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墩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绝不能仅仅着眼于书面文字,而是要通过作品的语言,全面的审视和把握作品的显性意义和直观图景,品味、感悟作品的内在意蕴和情趣,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三、务必要达成“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过程和方法的指导与运用、充分挖掘课文的人文性内涵”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的课程目标是: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过程与方法的指导及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三个维度。为了达成这三维目标,遵循阅读教学的唯一宗旨,切实转变教学方式和师生角色。我在阅读教学时坚持以下原则:

原则一、高度重视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首先是重视文本。课本是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它。尽管我校的教学手段已日趋先进,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已经广泛运用,但我还是坚持从具体的教学篇目入手,认真落实好其中的字词的读音、意义、用法等。对于文章中包含的文学常识、文体知识等有选择地让学生扎实掌握,充分挖掘出文章本身所包含的人文性内涵,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给予适时、适当地引导。

其次是重视积累。一定的语文知识的积累对学生头脑中的理论知识是一个补充,让理论知识的框架血肉丰满,也会让学生在头脑中有一个储备仓库,在实际运用是能够信手拈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记忆课文中出现的字词的音、形、意、用法等,此外还让学生积累一定量的具体语言材料,让学生对文章中优美、精彩的句子,片断或是整篇文章进行背诵,以此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如教学《爱莲说》这篇课文,我就让学生背诵整篇文章,除了能体味学习作者的高尚情操外,其中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等还要求学生学会在习作中运用。

文中需要记忆的知识,提醒学生不要死记硬背,学会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要求弄懂它的意思和用法,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在运用时也会正确运用了,避免了张冠李戴现象,填补了“根本不懂得学为所用”的空白。

再次要重视实践。学习知识就是为了能够运用,培养学生正确、灵活地运用知识的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形成,所以我在阅读教学课堂上时常为提拱学生实践的机会,如朗读、讨论等。例如在教学《陈毅市长》这篇课文时,首先,我在教学中积极投入自己的感情,模仿陈毅的地方口音进行范读,在陈毅与齐仰之的“当面交锋”部分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尤其要模仿陈毅的地方口音,使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其次是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挖掘出人作者确实要表达的文性内涵,强调学生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写作背景,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深切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积极与作者对话,寻找情感上的共鸣,提醒学生切记不能凭空捏造、任意夸大。始终坚持以文本为根据,就这样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同时还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延伸、扩展,给学生以课外练笔的机会,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原则二、重视过程和方法的指导与运用

“授之以渔”贵在导,为了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去自觉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正确引导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我时刻注意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语文学习的方法。如在学习《陈毅市长》这篇课文时,要求学生初读过程中把握文章内容及主题、在品读中掌握文章写作方法、在精读时分析写作特色。回答“文章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文章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作者采用这些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的好处是什么?”三个问题,学习完《陈毅市长》这篇文章以后,又启发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有没有齐仰之式的化合物?齐仰之“出山后”会做些什么?……让学生用思考、批判的眼光来看待生活。

另外,我在语文教学中还教给学生一般的学习方法,这些方法适用于任何学科的学习,如学习过程中要积极思考,将“学”和“思”结合起来,时刻牢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挑战权威,拥有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等等。使他们在后来的学习中受益匪浅。

原则三、充分挖掘课文的人文性内涵

我的语文教学不仅是讲字、词、句、章等方面的知识,还注重挖掘课文本身的人文性内涵,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起他们丰富的情感、高尚的情操、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等。

原则四、为了更好地达成三维目标,我还注意了以下几点:

第一、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第二、评价学生只注重过程,不太追求结果。

第三、坚持多鼓励、少批评,注重对学生的正面引导。

四、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坚持“自主性、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四项基本原则

叶澜教授曾提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它是人类交往活动中更特殊的一种。因此,交往可以看作是教学过程的一种本质。而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每个人都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每个人都是彼此相互认识和交流的对象,每个人都应具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因此,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便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我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了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为了让学生都能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我始终坚持“学生的自主性、内容的开放性、问题的探究性和活动的实践性”这四项基本原则。这四项基本原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立教之本、发展之基。

自主性原则

在新课程条件下,我的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尝试,主动去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内容和方式,自觉承担起实现阅读目标的义务,使全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开放性原则

为了有效地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我坚持开放教学时空,实现时空共有;开放学习内容,力求内容共创;开放组织形式,实现意义共生;开放探究结果,达到成功共享。

探究性原则

在阅读教学中,我的学生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在自主阅读中敏锐地问题、主动地得出问题、积极地探究问题。探究的结论不是教师的传授或从书本上直接得到的,而是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师生合作得到的属于学生自己的结论。

实践性原则

文学作品本身就来源于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集中反映,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竭力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接触社会生活实际、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关注身边的一切,采用“感性经验——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教学模式,遵循“生活——文学——生活”的原则,让学生在实践中阅读,阅读后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贰』 美术教师资格证要考些什么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分为笔试和面试。详情如下:

笔试考试科目

幼儿园教师考试科目: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师考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初中教师考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中教师考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中职文化课考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中职专业课考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职实习指导考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

面试:

一般面试时间约10分钟。面试分为说课和考官提问两部分。面试成绩为合格或不合格。

面试要求:不携带任何资料,即问即答,谈话式交流。仪表端庄,服饰得体,行为大方,气质文雅,师德良好。使用普通话,语言清晰、流畅、准确、完整,有感染力。解答针对拟教学科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的有关问题。

(2)语文和四项有关的知识小学扩展阅读

教师资格证书在我国有两种获得形式:一是参加国家统考,二是参加地方自主考试。两种形式的考试模式都是笔试+面试。国家统考地区的笔试科目与地方自主考试不同。地方自主考试笔试科目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政策法规。

国家统一考试分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职五个层级,其中幼儿园、小学、中职这三个学段考两门(科目一:《综合素质》;科目二:《教育(保教)知识与能力》)。

这三个学段不涉及专业知识的考察;初中、高中要多考一门专业知识。根据规定,只有笔试和面试都通过方可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单科成绩是保留两年的。

『叁』 会计硕士考试科目有哪些

会计学考研科目如抄下:袭

1、会计分学硕与专硕,学硕的初试和复试科目即使一样也要求不同,专业课各校自己命题,专硕的初试科目都是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和英语二但复试的要求不同。

2、各大学学硕的初试科目除了相同的统考课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一;③数学三,一般还有1门管理学因学校不同而可能要求不同(政治、外语各100分,数学和专业课各150分,总分合计500分)。

3、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初试均为统考共两科总计300分,科目是:

①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由数学、逻辑和写作构成,其中数学75分,逻辑60分,写作65分,合计200分);

②英语二(100分)。专业和思想政治理论由招生学校在复试中进行。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肆』 丁香结这课的语文练习册的第四项第三题照耀是什么意思急需

《丁香结》这一课文中,第三自然段的“照耀”一词既写出了丁香花白得如雪如月,版似权有光辉晕出;又写出花与人的联系之深,将花对作者心灵的鼓舞与慰藉、人对花的依赖巧妙表达出来。
《丁香结》原文相应语句: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网络的)

『伍』 教师的四项基本技能包括什么汉语课型包括那些

教师的四项基本技能包括听、说、读写,汉语课型包括听力、口语、阅读、视听说、写作和综合。
语文教师的四项基本功基本功之“听”:学会倾听是语文教学对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听不应只是听出学生朗读课文中的问题。去予以评议、指正,更应该去听清学生的回答,给学生以点拨,引导他们把意思表达清楚,启发他们思考得更深入。
基本功之“说”:霍姆林斯基指出:无论你教什么学科,语言素养都是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语文教师的课堂用语,应该做到清晰准确、简练生动。无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多么发达,语言永远是教师传授知识、激发思维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式。
基本功之“读”: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语文课里占较大的比重,语文教师的阅读能力要高于学生,才能指导学生。对于语文教师来讲,“读功”一方面指应认真备课,拿到一篇课文后,先认真地读懂语言文字,揣摩语言文字背后的意思,并联系作者本人的生平经历、时代背景,思考作者这样写的具体用意,增强独立分析教材的能力,逐步减少对教学参考书的依赖,做到课文烂熟于心,离开课本也能够讲解。只有当我们真正把一篇文章读懂后,我们才能有属于自己的体会,给学生以引领。
基本功之“写”: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只是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更应该会写得一手好文章。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勤于动笔,通过各种途径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该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确,当语文教师在写作上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时,才能更加有效地指导学生写好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陆』 vvv语文能力包括那四项

一、听话的能力,包括辨音能力(把音节与表达意思联系起来),理解能力(理解内对方说话的含义、重点、容要点、本质性的含意及感情色彩)和判断能力。
二、说话能力,包括①选词表意能力,即迅速选出恰当的词表达意思。②有条理地表达能力,要求语脉清晰、条理分明地表达思想,讲究表达的质量与效果。③运用语言的能力,要求语音纯净、语调优美,音律(节奏、快慢)适当,音力(强弱、大小)适度。
三、阅读能力,包括①认读能力,通过对文字符号的感知,了解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义。②理解能力,要不仅了解词的表面意思,而且认识文字之间的内部联系,直至认识其本质的、全部的含义。③鉴赏能力,是指对阅读对象(内容、形式、风格)的鉴别、欣赏能力,区别其是非、好坏、美丑。
四、写作能力,包括①立意能力,能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和归纳,把其中包含的意思加以提炼,确定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②布局谋篇的能力,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要求组织材料,用什么表达方式,都能运用自如。③书写能力,指书写成问的能力。

『柒』 小学四年级语文测验中,组词造句阅读写作四项成绩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靠组词、造句来提高语文能力是一种舍近求远的可笑做法,没有任何专方式可以替属代阅读。
二、我们给有视力的受试者20组次,让他们从每组词中选出根圆形密切相关的词和根正方形密切相关的词。
三、主要从组词和造句等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四、我抚琴,我流泪,我细细平仄细细组词,却唱不进你明眸中那湾浅浅深情。金国栋
五、每次他们停留,我们看到一组词.

『捌』 第十二届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竞赛是真的,还是假的

没有 去静有网

.写不同职业的人最好写最底层的,如摆小摊儿的、刷马桶的和送煤球的等,越普通越亲切,越亲切越感人;

『玖』 第九届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征文比赛获奖证书是否加盖全国中语会的公章

是不是在骗钱呢,举办大赛旨在提高教师素质,还是在骗钱?

『拾』 华中师范主办的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竞赛是骗人的吗

1c 2d 3a 4c 5b 6a 7c 8a 9a 10a 11b 12d 13a 14c 15c 16c 17b 18d 19abd 20be 21cab 22c 23a 24ad
学习语文时袭,不要觉得枯燥无味了,反而会觉得是一种享受,当我们把学习当作是一种享受时,不学好也难了

阅读全文

与语文和四项有关的知识小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