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语文 > 总结小学语文生词

总结小学语文生词

发布时间:2020-12-19 19:28:21

❶ 小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生字词总结

你好像只有5分呀?
yāo fǔ pù qiào qū jīn yùn xiá
邀 俯 瀑 峭 躯 津 蕴 侠
mì xiàng qiào dòu páng hōng kǎo yùn
谧 巷 俏 逗 庞 烘 烤 韵
qín miǎn wěn
勤 勉 吻
shī náo yōng jiān yì chǎn liè rě
施 挠 庸 艰 毅 铲 劣 惹
jī jiāng chà
讥 浆 岔
zhì qǐn pín méng lóng qī bān piān
挚 寝 频 朦 胧 凄 斑 篇
gē tián yuàn xiān āi xiāng kuí wú
搁 填 怨 掀 唉 襄 魁 梧
lín sī méi lǜ
淋 撕 霉 虑
yōu yí qiàn liū hēi gē
悠 仪 歉 溜 嘿 割
jīng yíng ǎi zī kuàng cì jié làn
晶 莹 蔼 资 矿 赐 竭 滥
xié dǔ
胁 睹
wēng lù jùn yīng chán zhī yīng juàn
嗡 鹿 骏 鹰 潺 脂 婴 眷
niǔ kuà chú tào wèi chù cuàn
扭 胯 厨 套 猬 畜 窜
wǎn hú lún zǎo gǎo huǎng shuāng xiáng
挽 囫 囵 枣 搞 恍 霜 详
shì zhāng ké sou
逝 章 咳 嗽
sù bǐng pǔ yì cuò xiē jí yíng
塑 饼 谱 抑 挫 歇 吉 营
pī kòu jiāo tǒng zào gé zāo qì
劈 寇 蕉 筒 躁 革 遭 泣
yù bó bēi
浴 搏 碑
yīn là mò máng jiàn lín shà lù
茵 蜡 陌 盲 键 粼 霎 录

小学语文拼音汉字总结

汉语拼音

[001]

拼音

一、什么叫拼音

拼音就是指声母和韵母快速连读,拼成一个音节。拼音时声母的音要发得轻、短,韵母的音要发得重、长,声韵相拼时,要拼得快而猛。

二、拼音的方法

拼音的方法常用的有两种。

一种是两拼法,也叫直呼拼音法,是声母和韵母直接相拼的方法。拼音时,声母尽量念得轻而短,紧接着念韵母;韵母的音要发得稍重,快速连续,气流不中断。要领是“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另一种是三拼法,又叫三拼连读法,当声母和带有介母i、u、ü(放在声母和韵母之间)的韵母相拼时,往往采用“三拼法”。拼音时,声母、介母、韵母三者连起来拼读,先念声母,后念介母,再念韵母,快速连读,拼成音节。要领是“前音轻短后音重,介音一滑猛一碰”。学习三拼法,要抓住一个“连”字,做到“轻声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不能忘”。

[002]

汉语拼音大小写字母表

一、大小写字母(26个)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二、大写字母的用法有两点

1.每一个句子(或诗的第一行)的第一个音节的声母要大写。

2.专用名词的第一个音节要大写。

[003]

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一、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二、韵母

单韵母:a o e i u ü

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前鼻韵母:an en in un ün

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

三、整体认读音节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004]

拼写规则

一、ü上两点的省略

ü和ü领头的韵母与j、q、x相拼时,ü上的两点省去不写。

二、y、w的使用

i作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应加y或将头母i改成y。

三、隔音符号

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为了避免音节界限发生混淆,要用隔音符号“’”隔开。

[005]

声调

一、什么是声调

我们说话时,声音有高有低,或先高后低,或先低后高,这种声音的高低、升降的变化就叫做声调。

二、声调的种类

普通话语音里有四种声调,简称四声。四声的读法是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再向上、四声快快往下降。

三、轻声

在一个词里,有的音节,读得又轻又短,失去原来的声调,叫轻声。

四、声调的变化

1.上声相连的变化

2.叠音的变化

五、儿化韵

在音节的末尾,加上一个卷舌的尾音(r),使这个音节里的韵母因受影响而有点变化,叫做儿化韵或儿化。

汉字

[001]

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和多义字

一、形声字

用现成的两个符号,一个表示意义(形旁),一个表示读音(声旁),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字叫形声字。

二、形近字

字形相近的字,叫形近字。

形近字主要有下面几种类型:

1.笔画多少不同。

2.笔画长短、出头不出头不同。

3.个别笔形不同。

4.个别部位不同。

5、偏旁部首不同。

三、同音字

汉字有很多字音相同,字义不同的同音字。辨别这些字的意义,是正确掌握汉字,减少和消灭错别字的一环。

四、多义字

有的字,不止一种意义,这就是多义字。

[002]

偏旁和结构

一、偏旁

汉字除部分独体字外,其他大部分是合体字。偏旁是合体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和熟记常用的偏旁。

二、结构

每一个汉字都有一定的间架结构。结构是指汉字笔画的组合规律。

[003]

笔画和笔顺

一、笔画

笔画是组成汉字的最小结构单位。每个汉字都是由一定的笔画构成的。我们写字的时候,由落笔到抬笔,叫做“一笔”或“一画”。一笔一笔写出来的形状就是笔画。

二、笔顺

笔顺就是汉字笔画的书写顺序。

[004]

查字典

字典是不会说话的老师。它是我们学习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学会查字典,不仅能提高我们的识字能力,还能培养我们的自学习惯。对小学生来说,查字典要求掌握三种查法: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数笔画查字法。

一、音序查字法

用音序查字法查字,一般可分为四步进行。第一步是看第一个字母,从《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查到大写字母;第二步是找音节,查出例字的页码;第三步是查正文,找到例字;第四步是按声调查到要查的字。

二、部首查字法

用部首查字法查字,一般也分四步进行。第一步是看部首,对要查的字,数准它部首的笔画数;第二步是查《部首目录》,按该部首的笔画数从《部首目录》中查到该部首;第三步是查《检字表》,按《部首目录》中标明的页码,从《检字表》中先查到该部首那一栏,然后再按该字除部首外的笔画数查到该字;第四步是查正文,按《检字表》中标明的页码从正文中查到要查的字。

三、数笔画查字法

用数笔画查字法查字比较简单,最常用的方法是先按笔画数查、再按笔形查。

[005]

纠正错别字

错字和别字统称为错别字。凡是字的笔画结构不对的叫错字。该用这个字,却用了另一个字,就叫别字。

错别字的类型大致有下面几种:

1.增减笔画。记不清字的笔画,多写了一笔或少写了一笔。

2.形近误用。没有把形状相似的字区别清楚,写了错字。

3.同音有误。对读音相同的字,不注意分辨它们的意义,或者曲解字义,往往写成别字。

4.生造简化字

纠正错别字,最主要的是要从思想上重视,建立爱护祖国语言文字的正确观点,养成查字典的良好习惯;还要多做练习,对每个字都要读准字音,分析字形,理解字义。

❸ 小学语文形近字总结

1、忏、歼、迁、阡、芊、纤、跹
忏(chàn)悔、忏舌、祈忏、忏谢、宝忏、忏涤、皇忏
歼(jiān)灭、歼除、歼扑、歼夺、聚歼、全歼、歼覆、攻歼
迁(qiān)移、南迁、迁革、迁更、迁序、优迁、内迁、迁擢、迁逝
阡(qiān)陌、吉阡、阡塍、阡张、阡兆、阡巷、林阡、回阡
芊芊(qiān)莽莽、郁芊、芊丽、萋芊、芊眠、芊緜、谸芊、芊瞑、青芊、葱芊
纤(qiàn)绳、纤夫
纤(xiān)介、纤手、纤尘、纤秀、纤弱、纤毫、纤悉
翩(piān)跹(xiān)、跰跹、蹁跹、跹跹
2、鲠、梗、哽、粳、便、硬
鲠(ɡěnɡ,今写作“耿”)直、清鲠、鲠怅、贞鲠、刚鲠、鲠愤、穷鲠
梗(ɡěnɡ)概(ɡài)、泛梗、忠梗、木梗、梗碍、梗泪、见梗、乖梗、梗寇
哽(ɡěnɡ)咽(yè)、酸哽、哽躃、哽吃、感哽、哽结、哽噎、凄哽
粳(jīnɡ)米、香粳、玉粳、粳粮、晩粳、粳粱、白粳
便(biàn)宜行事、便当、便利、便道、便民、便衣、随便
便(pián)宜、大腹便便(pián)
硬(yìng)卧、硬松、硬胆、硬朗、硬诤、硬张、硬说、僵硬
3、聘、娉、骋、俜
聘(pìn)请、受聘、聘士、解聘、岁聘、殷聘、徵聘、匹聘
娉(pīnɡ)婷、娉纳、娉命、娉娉、娉财、连娉、娉姈、娉内
驰骋(chěnɡ)、骋娱、驱骋、骋辔、驼骋、骋纵、骋足
伶俜(pīnɡ)、俜停、俜伶、令俜
4、浼、娩、晚、挽、冕
央浼(měi)、奉浼、浼止、求浼、浼渎、尘浼、相浼
分娩(miǎn)、娩媚、娩身、娩出、嬿娩、娩怀、娩息、娩泽
傍晚(wǎn)、晚景、晚霞、晚会、晚报、晚年、晚期、晚节、晚婚
挽(wǎn)救、挽弓、挽留、力挽狂澜、挽词、挽联、挽幛
冠冕(miǎn)、加冕、卫冕
5、抠、讴、沤、枢、呕、妪、怄、伛、佝、殴
抠(kōu)门、抠搜、抠裳、抠哧、抠衣、抠唆、瓯抠
讴(ōu)歌、讴歌、讴吟、酣讴、讴颂、讴者、讴思、讴曲、东讴
沤(òu)肥、沤麻、沤田
浮沤(ōu)、沤泡、浮沤、旋沤
枢(shū)纽、枢机、中枢、枢要、元枢、枢曹、枢干
呕(ǒu)心沥血(xuè)、作呕、呕吐、呕喁、
呕(ōu)哑、怄(òu)气
老妪(yù)、少妪、妪育、煦妪、媪妪、昫妪、妪妪
伛(yǔ)偻、伛背、伛步、伛宇、尪伛、拊伛、俯伛
佝(ɡōu)偻(lóu)、倨佝、佝愗、佝瞀
殴(ǒu)打、殴斗、斗殴、棰殴、殴曳、伤殴
6、诰、梏、浩、皓、鹄
诰(gào)命、诰封、鸾诰、命诰、诰诫、紫诰、典诰
桎(zhì)梏(ɡù) 、拲梏、梏亡、梏掠、软梏、免梏
浩(hào)瀚、浩博、浩劫、浩渺、浩浩、浩特、浩茫
皓(hào)月、皓齿、皓首、皓胶、绛皓、皓皓
鸿鹄(hú)之志、鹄望、鹄立、鸿鹄、鹄色
中鹄(ɡǔ)
7、偶、藕、隅、寓、遇、喁
偶(ǒu)尔、木偶、偶然、偶数、玩偶、偶像、佳偶
藕(ǒu)断丝连、莲藕、藕合、藕荷、藕色、藕粉、藕灰
向隅(yú)而泣、举隅、城隅、负隅、向隅、一隅、隅奥
寓(yù)言、公寓、寓意、寓居、寓目、寓所
遭遇(yù)、相遇、境遇、际遇、遇合、知遇、遇险
喁喁(yú)私语(yú)、唱喁
呕喁(yóng)、陬喁、煦喁、于喁
8、渎、牍、黩、读、续、椟、赎
亵(xiè)渎(dú)、渎(dú)职、烦渎
案牍(dú)、尺牍、书牍、文牍、试牍、遗牍、章牍
穷兵黩(dú)武、谄黩、穷黩、轻黩、黩泄、黪黩
读(dú)书、朗读、研读、读音、读物、品读
继续(xù)、陆续、持续、后续、续约、续弦、断续
买椟(dú)还珠、蕴椟、轊椟、箧椟、玉椟、帑椟、椟栌、故椟
赎(shú)罪、赎罪、回赎、自赎、赎身、赎金、赎买、赎当

❹ 小学语文字词句段篇总结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观察图画,让学生了解图画的内容。
2、让学生懂得学语文的渠道多种多样,不能局限在课本的学习。
3、培养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社会活动,开阔视野,丰富头脑。
4、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养成自改作文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逐步养成多种途径学语文和学会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预习题:
自由看图画,弄清图画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头脑中,认为学语文,就是将课本上的课文学好,其实,这种认为是单一的。我们生活中的一切交往活动都是语文训练。我们来看课本第1页的图画。
二、指导观看图画,弄清多种渠道学语文的重要性。
1、学生自己观看图画,说出每一幅图画的内容。
2、组织学生讨论。
第一幅图:收听广播
第二幅图:上网浏览信息、收看电视、听讲座
第三幅图:参观工厂、航空航模、深入农田调查
第四幅图:阅览图书
第五幅图:采访、讲故事
3、学生讨论:参加这些活动,对学语文有什么作用。
收看电视和广播,既可以让学生了解许多新鲜事,又能从中学会如何说话、说好话。参加和走访、调查,可以增强我们的社会观察力,丰富我们的大脑。……
4、扩展讨论:除了图上的这些活动可以学语文外,还可以参加哪些活动?
5、小结:学习语文的渠道多种多样,我们不能单纯学习课本,要养成自觉地去观察,去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走访、调查和参观活动,从中能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这样,我们的头脑才会日益地充实起来。
三、学会修改作文
1、观察图画,你还能说出哪些关于修改文章的名人名言来。
2、举例子,弄清修改文章的方式和办法。

⑴学会使用修改符号。
⑵修改什么内容?(错别字、病句、标点、段落及选材与叙述等)
3、出示修改的片断。学生板演。同学评定。
4、教师小结。
⑴首先要正确使用修改符号
⑵从字、词、句、段、标点,到文章的叙述顺序等方面进行反复的推敲修改。
四、总结课堂
要学好语文,就要积极参加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社会活动,文章初稿写成后,要反复读、反复改,去粗存精才行。希望同学们今后要养成这样的好习惯。

初备
第一单元
单元课目:《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三亚落日》、《古诗两首》、《新闻报道一则》、练习1
单元教学目标:
1、学习本单元的31个生字,其中课后田字格里的24个生字要求会读会写,并要写得正确、规范、美观;其余的7个生字只要求认识,不要求默写,能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2、掌握田字格中生字构成的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能正确解释诗句和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能正确使用量词填空。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课文和段落,熟记练习1中的成语和背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能将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5、能将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写下来,并写出它的变化特点。
单元知能结构:
字:掌握本单元24个生字。
词:掌握第1、2、3课,课后练习3中的词语,熟记练习1中的成语。
句:赏析第2课中描写落日的句子,理解《古诗两首》中诗句的意思。
段、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和段落。
听说:围绕“不要私自撕别人的邮票”,仔细观察图画,展开想象和讨论,有中心、有条理地说一说。
读写:欣赏文中写景的语句,学习写景手法,将观察到的一自然现象写下来,并写出它的变化特点。
学科渗透点:
学习第2课,渗透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学习第2课,第4课渗透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教育。

❺ 小学语文总结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易混术语区分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
: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答题举例(06浦东新区模拟)回答1:同意。文章以“山格”为题,以拟人化的手法铺写了众多山的不同性情,赋予其以人的灵性:无论是南方的山灵秀不失狂野,还是北方的山健壮而不失妩媚,抑或是西部的山尊严而沉默……总之,作者在对不同地域山的不同风格的描述中笔意纵横,令人饱览山之情味,行文大气而稳重。回答2:同意。首先,运用了大量拟人、比喻等修辞格,把山所表现出来的形态赋予丰富的人格性情;其次选材大气,描摹了南方、北方、西部山的个性,给读者以全面的感悟;最后又以山与人之关系升华作结,拓展了思考空间:大气尽显其中矣。就上海高考而言,它的理念是为学生服务的,是为学生升入高校服务的,而不是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设立难题,为难学生,它会为学生提供了舞台和机会,所出的题应该能够解答,但必须是有道理、有准备、有基础的。

❻ 整个小学人教版语文的重点总结

记叙文的阅读,要明确有关的知识点,把握其文体特征。
一、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中学阶段,为了教学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讯、人物传记、回忆录、寓言、童话、小说等,都划归到记叙文教学中。
二、记叙文的分类:从写作内容与方式看,可分为两类:简单的记叙文和复杂的记叙文。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1.写人的记叙文;2.叙事的记叙文;3.写景的记叙文(即散文);4.状物的记叙文。
三、记叙的要素: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记叙的顺序:常用的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五、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
六、记叙的人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
七、记叙的中心与详略: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章中心。分析材料与中心的关系,理解材料的详略安排。 、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

2、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

3、说明方法: 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

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ü 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5、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6、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7、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

其他文体文章也如此。

ü 概括文段的中心句。

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2)紧扣表秩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

8、说明语言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 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9、常见考点: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

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

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

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 这些只要掌握,语文成绩就会猛彪,我以前就是这样,加油!
八、记叙文所用的表达方式:常见的是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
2记叙文的阅读,要明确有关的知识点,把握其文体特征。
一、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中学阶段,为了教学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讯、人物传记、回忆录、寓言、童话、小说等,都划归到记叙文教学中。
二、记叙文的分类:从写作内容与方式看,可分为两类:简单的记叙文和复杂的记叙文。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1.写人的记叙文;2.叙事的记叙文;3.写景的记叙文(即散文);4.状物的记叙文。
三、记叙的要素: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记叙的顺序:常用的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五、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
六、记叙的人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
七、记叙的中心与详略: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章中心。分析材料与中心的关系,理解材料的详略安排。 、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

2、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

3、说明方法: 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

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ü 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5、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6、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7、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

其他文体文章也如此。

ü 概括文段的中心句。

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2)紧扣表秩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

8、说明语言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 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这种。。。。。。”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9、常见考点: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

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

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段落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

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 这些只要掌握,语文成绩就会升。
八、记叙文所用的表达方式:常见的是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

阅读全文

与总结小学语文生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