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语文 > 小学语文课外拓展

小学语文课外拓展

发布时间:2020-12-19 11:32:44

Ⅰ 如何扩展和延伸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如何有效拓展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语文教学与研究] 高祥虎 约2825 字 摘要: 本文就如何有效地拓展小学生的语文阅读,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教师要转变观念,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拓展阅读兴趣;教师要做好学生课外拓展阅读的向导。 关键词: 语文课外拓展阅读 转变观念 激发 向导 当今语文课程改革有一个重要导向——十分重视课外阅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1]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指出:“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2]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起着积极作用,那么,针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应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生的语文课外拓展阅读 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真心开展学生的课外拓展阅读 在当前社会现实环境下,教学质量仍是教师的“生命线”,是社会评价教师工作的重要标准,于是,很多的教师便自觉不自觉地疏远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继续死抠课本。但是,课外阅读难道就一定是分数的累赘吗?课外阅读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难道不能双赢吗?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精辟地指出:“如果学生什么书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3]因此,要真正开展学生的课外拓展阅读,首先要求教师能真正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放开手脚让学生投身到课外阅读的海洋中。 二、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课外拓展阅读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4]孔子的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因此,要取得好的课外拓展阅读效果,教师就要善于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为了贯彻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教师在课外拓展阅读的内容安排、组织形式等方面要尽可能地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使学生乐读、爱读,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不同的阅读方式也是使学生对阅读感兴趣的关键之一。在组织课外阅读活动时,不仅可采用指名读、互读、分角色读等多种阅读形式,还可采用游戏、表演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从而增强阅读的兴趣。阅读是一个由少到多、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没有阅读量的积累,就难有阅读的质的飞跃,因此古人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精辟论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 万字。从表面上看似乎有些庞大,但如果我们能够巧妙地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发挥网络本身独特的视听效果,形象、丰富的信息承载,这样的阅读量以及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他们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这个目标就不难实现。 三、教师要做好学生课外拓展阅读的向导 1.推荐好的课外拓展阅读书籍。 当小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起来后,就要适时地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书,让学生有好书可读。要考虑推荐的课外书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与学生的心灵世界息息相通,读物的语言水平要略高于学生。 2.结合语文课本开展拓展阅读,指导课外阅读方法。 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往往以有限的文字讲述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往往有着复杂的背景。如果没有足够的背景资料,要理解课文是有难度的。所以,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开展拓展阅读,加大学生的阅读量。 学生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离不开科学的阅读方法。因此,我们要利用课堂,把阅读方法的指导寓于课堂教学之中,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如:精读法、略读法、浏览法、做读书笔记等。这样学生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在课外阅读中加以实践应用,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达到“不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四、课外拓展阅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注意课外拓展阅读程度、层次。 目前,小学生语文课外拓展阅读实践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无序、无层次现象,为改变拓展阅读的无序、无层次现象,教师应该加强计划性,可以在每学期初制订课外拓展阅读的计划,而后根据具体的操作情况及时做出调整。 2.要注意课外拓展阅读的类型、迁移性。 要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相应的拓展阅读的类型和形式。小学语文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表达形式的学习模仿,并通过阅读学会阅读,因此更应重视迁移性和比较性的拓展。教师有必要推荐那些和课文形式相类似的内容,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如,学了儿歌《四季》,补充分别写春夏秋冬景致的小诗;学了《桂林山水》,可对比阅读常识教材中《桂林山水》一课,把教材中的课文前后串联起来,重新进行阅读比较,也是一种有效的拓展阅读,可以促进知识的类化,提高思维的概括水平。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思维的基础。”[5]教师要善于选取相关的教学资料,把内容或形式上

Ⅱ 小学语文可以开展哪些拓展性课程

一、课程分段开展拓展性阅读

由于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拓展性阅读应该根据课堂的实际时间来进行分类,课前的拓展性阅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让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得以被有效激发。比如课堂内容是关于小蝌蚪找妈妈的,就可以在上一堂课的结束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回忆自己和妈妈日常相处的过程中,孩子对于妈妈的依恋。希望学生在下一堂课之前准备好一个跟找妈妈有关的小故事,并且参照课本进行预习阅读,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和家长沟通,让妈妈来给学生讲述课本的内容,帮助小学生预习和进行阅读理解。

课堂前的拓展阅读,可以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正式的课堂学习埋下有效的伏笔,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课堂中的拓展性阅读往往会面临到学生们的疑难问题,这个时候老师应当将小学生作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体,教师的身份转化为有效的引导者,答疑解惑,引导学生来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探究。

语文的最终目的是到社会生活中进行应用,汉语言文学的教育离不开对于社会实践和生活实践的有效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调动学生有效利用课内外的各种资源的积极性,把语文的触角延伸到课堂外的方方面面。

二、拓展阅读要遵循适度、适时的原则

拓展阅读和语文的课堂内教学是互相补充、互为相长的关系,但是不能互相替代。在进行课外阅读过程中,必须要本着适量和适度的原则进行拓展,有效的课外阅读应当与课堂内的教学内容有互相助长的作用。

教师应当在课内外的拓展过程中,不露痕迹的运用拓展教学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拓展应用的过程中,应该能够突破课本原有的局限性,尽可能在阅读能力的提升和学习能力的有效超越上进行不断的创新。

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和课堂内外的绘本和阅读材料非常丰富,因此在对于课程资源的拓展和利用过程中,应当巧妙地利用拓展的资源来进行课堂内外的阅读教学。教师应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更加形象生动的浩瀚文明,让祖国的灿烂文化,通过一次一次的交流与碰撞深深的印入到小学生的心中。

三、多种形式的课外延伸活动

新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指出,喜欢阅读和感受阅读的乐趣是人的基本素质,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要完成对于语文课的学习和对阅读美感的体验仅仅依靠课堂内的有限阅读和课堂内容是不够的,而是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开放式的课外拓展阅读,以导读和开放自由度相结合的形式更好地开展语文教育。

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读书汇报,介绍好书,交流心得,故事会,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等形式,不断的开发小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综合性兴趣,发展小学生的记忆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展开小组之间的阅读评比,让小学生自己来选择具体的阅读材料,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阅读书籍范围,然后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之后进行讲故事比赛和心得交流,并且通过竞赛的形式来评出最佳阅读小组,给予适当的奖励。

在对于课外拓展阅读的进行过程中,应当注意阅读内容的层次性。由于小学生在智力发育水平、家庭状况、阅读基础等方面是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指导阅读过程中既要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又要鼓励学生富有个性地去学习,每个小学生阅读的侧重点和兴趣是不同的,教师应当关注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兴趣爱好的小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在进行课外阅读的实际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对一些名言警句、好句佳句的教授和积累,应该提倡学生在进行阅读之后对阅读的情感进行总结,可以通过写日记、编童话故事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来进行课外拓展,从而不断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这种对于分层教育的活学活用是符合新教学大纲要求的。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应当有效地结合分层教育的先进教学理念来进行教育行为,通过对于不同内容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进行对于个性化差异明显的学生课外区别辅导,同时要注重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作业布置。

Ⅲ 如何让语文学习从课内走向课外——浅谈语文课堂中的拓展延伸

浅析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拓展是根据教学实际、学生实际展开的。“润物细无声”的有效拓展是融入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信手拈来,不事雕琢,妙趣天成的。看似不经意间的拓展延伸,却能够非常自然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深化文章主旨,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我们在实践中努力追寻着。
关键词:课堂教学 把握时机 行之有效 类型丰富 方式多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大多数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都能抓住“大语文”的特点,充分挖掘、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课外拓展,在教学中不再把教材作为“圣经”进行解读。
什么是“课堂教学拓展”? 一位教育专家是这样说的:“根据教材要求、文本特点、教学目标、学生基础、教师个性,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适量、适情地引入文本背景和相关内容,其中包括文字、音乐、图片、影像等媒介,整合成读写思的教学策略,促进感悟,促成建构。”
小学语文教学要真正发挥叶老所说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的作用,必须将活的语文资源引进课堂,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得法于课内,增加拓展阅读兴趣并学会拓展阅读,再从课外阅读中有所收获。
一、拓展延伸——把握时机
拓展性阅读作为课内教材的补充、延伸,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类型及教学的需要,把它安排在不同的时段。为此,教师可从课前拓展性阅读、课中拓展性阅读、课后拓展性阅读三个角度来谈谈其具体操作。
1.课前拓展性阅读。课前拓展性阅读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储备能量。如苏教版四年级教材中的《特殊的葬礼》一课,上课伊始,老师可请学生谈谈课前通过查资料(包括上网)所了解的瀑布形态,如何形成的。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下文学习埋下伏笔。
2.课中拓展性阅读。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疑难,适时地利用拓展性阅读材料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释疑解惑。
苏教版三年级教材中的《菩萨兵》一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主要让学生了解藏族同胞听说又有部队开进自己居住区,便躲进深山不敢露面的原因。这里老师可简介军队是如何对待老百姓的,也可以请学生们谈谈自己在电视上、电影中所看到的相关内容。学生对第四自然段中翻译说的“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这句话就容易理解了。
3.课后拓展性阅读。语文的外延是社会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体验,自觉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把语文的触角延伸到课外。拓展的本质是学生的课外语文实践。什么是教学拓展?教学拓展就是指导学生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或在生活中印证课堂的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字词句的练习,进行课外读写。恰倒好处的拓展延伸能让语文课堂更开放!
苏教版新教材课后思考练习中多了一些 “搜集资料”的要求。如四年级教材《人类的“老师”》一文,课后要求“你还知道哪些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事例?搜集有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在小组里跟同学们交流。”;《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课后要求“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她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又如《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的课后要求“中药是我国宝贵的遗产。你知道哪些中药?说说这些中药的药效。”这些都表明,实行课程改革,要不断增强课程的资源意识,加强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所以,一篇课文教好后,学生应当感到意犹未尽,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使学生的学习向课外、课后延伸,并及时地进行反馈、交流,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去开发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并不断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
二、拓展延伸——行之有效
可以说语文课堂教学拓展已经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是由于我们缺乏对拓展尺度的把握和有效拓展的经验,因此在教学中不免出现了一些低效的或者说是无效的拓展。
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的时候,一位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引入科学常识,说明壁虎的特点,观察壁虎的捕食录像,了解壁虎的生活习性;一位教师上《荷花》一课,讲到“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大”一句时,说这个画家就是大自然,然后开始拓展问“大自然还画了哪些美丽的图画”;一个教师上《水上飞机》一课,只花近20分钟的教学时间,让学生读课文并总结出水上飞机外形奇特、特殊用途,而后就补充了网上搜集来的大量的有关水上飞机的图片、种类及用途介绍等等。对于文质兼美的课文是如何以童话的形式、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介绍出水上飞机的广泛用途的,不再研读、品味,课文的语言特色几乎完全被忽略,这显然是有悖于语文课的初衷……
语文课堂教学就如一道道菜肴,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就如烧菜用的盐,没了少了,这道菜则给人感觉淡而无味,多了乱了同样让人无法入口。因此,适量、适度的进行拓展才是真正的有效拓展。
1.自然拓展
有效的拓展应该是跟文本之间有一种“互文性”的关系。拓展的内容和教学需要达成的目标也应该有一种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拓展时,也应该是自然的、不露痕迹的。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课堂导入时,教师不露痕迹的运用拓展教学往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整个课堂教学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可爱的小蜜蜂》教学中,一位教师这样引出问题:
(1)出示蜜蜂采蜜画面。最吸引你的是什么?为什么?
(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篇描写小蜜蜂的课文——可爱的小蜜蜂(齐读)
(3)课题直接告诉我们什么?
(4)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杨朔写的,它的原文叫《荔枝蜜》,其中原文的开头是这样的。(课件:出示原文的开头,让学生自由读)
(5)同学们看了这段话,你认为作者对蜜蜂是怀着怎样的感情?(不喜欢)
(6)是呀,为什么从开头的不喜欢到这里的觉得可爱呢?接下去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从上述案例中看出,教者引用了作者原文开头的一段话,让学生从这段话中了解作者对蜜蜂的感情是不甚喜欢的,甚至是带有害怕情绪的。那么为什么作者能从“害怕”到课文中的觉得“可爱”呢?一次简单的不露痕迹的拓展,让学生很快产生疑惑,同时也让学生产生学文的欲望。
2.适度拓展
拓展延伸应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突破“文本”的限制,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因为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必须超越课堂、超越文本。拓展延伸应该围绕课文的主题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任何离开课文的拓展延伸都是空中楼阁,不着边际的。为了拓展,将课上到野外去,新是新了,却没了原则和规矩;为了创新,囫囵吞枣学习课内知识,忙于拓展中的“表演”和“作秀”,新是新了,却多了几分浮艳。因此,只有文字才是教学之本,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凭借,也才是最好的课程资源。拓展延伸是为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服务的,不能让内容为拓展延伸服务。正如于漪所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所以在对课文拓展延伸时,首要的就是深挖教材、紧扣文本,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
同时,拓展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包含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认知水平、知识积累、学生能力发展水平、地区差别和特征等。做到切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适当变换内容或改变难度,使每一位学生都感到很亲切,都有话可说。每一节语文课,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教学目标,而且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因此,拓展延伸时教师应注意照顾学生个性差异,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多设置一些难度各异的学习内容,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训练项目,以供学生自由选择,各取所需。立足课堂实际,考虑时间、场地、情景的限制。否则,再精彩的拓展延伸,也不过是一种表演或作秀,比作一只“绣花枕头”恐怕并不为过。
特级教师秦咏中在教学《三顾茅庐》一课时,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情感的渐渐推进,一点一点地把刘备和诸葛亮的生平资料引入进来,把与文本相关联的资料渗透到学习过程中。此时的拓展在教师一张一弛的把握中,仿佛落花般悄无声息地飘落,使得原本在学生心目中陌生而遥远的三顾茅庐的故事,一步步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领悟到了刘备“求贤若渴”的内涵。
再如一位老师在解读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没有单纯地在“绿”字上做文章,而是设计了想象说话环节:“ 又 江南岸”,让学生仿照诗句展开丰富的想象。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学生对春天太熟悉了,一至六年级也积累了大量的描写春天的词句,于是他们很快调动了自己的生活体验,唤起相似的记忆,用鲜活的语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他们心中江南岸的春天美景:“桃花又红江南岸”“蝴蝶又舞江南岸”“小鸟又唱江南岸”……
就这样,教师没有多余的讲解,更没有采用花俏的课件,而是采用一次简单的说话训练环节,让学生在适度的拓展中明白:在春风的吹拂下,江南又显现出一片绿色的、充满生机的景象。
从学生的阅读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阅读基础、阅读心理,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乘势引入相关资料,能保证学生面对重点难点疑惑点时,有充分的自主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收获的空间,促进学生视野融合。
3.巧妙拓展
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课内外的适度拓展延伸,可以让语文更加充盈和丰富!教师在课堂上恰当地选择拓展的内容,适当地选择拓展的时间,则有助于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拨动学生内心的感情之弦。
例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时,为了让学生能深刻体会周总理的不辞劳苦,有位教师在学了课文之后引入“总理最后一段日子的工作时间表”。在悲凉的音乐声中,在教师动情的朗读中,学生完全进入了情境。学生深深地被总理的顽强,被总理的不顾个人身体所感动,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水,听课老师也无不为之感动。此时大家内心都充满了对周总理的崇敬爱戴之情。可以说这样的“拓展”让人心动,令人拍手称快。
教师的恰到好处的引领和延伸,可以让课堂变得更加美妙,可以让学生的练笔在情感的铺垫和知识的积累中进一步得到训练,使得此时的拓展体现出“画龙点睛”的效果。一位教师在教学《我们爱你啊,中国》一课时是这样拓展的:
在学习“山河壮丽”这一部分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的祖国著名的风景,然后让学生试着仿照第二自然段写一写;在教学“文化灿烂”这一部分的时候,这位教师没有给孩子们讲四大发明、、文房四宝、三皇五帝、唐诗宋词……而是利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教者更多地引导学生回忆奥运会开幕式中所出现的那些中国元素,学生的表现很是兴奋。记载中华民族非凡智慧的“四大发明”、美轮美奂的中国画卷轴、浩瀚星河中飞舞的天女、多种多样的戏曲……尽管孩子们说的不是怎么太完整、太精彩,但是从他们兴奋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更加关注祖国、关心祖国了!祖国灿烂的文化在一次次交流与碰撞中更加深深地印入学生的心中!
接下来教者引导学生聊如今祖国的各种巨大的变化,聊神州、聊高楼、聊文化、聊“嫦娥”(飞船)……在聊的过程中体会到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伟大成就!
适逢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课后,教者布置了一个作业——仿照课文,也创作一首诗歌,赞美祖国,表达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这样的拓展方式,是对课文的延伸和拓展,是对课堂教学的总结和提升,进一步丰富了课文的内涵,使学生在拓展中了解了课文的写作特点,使学生在情感体验和人文感悟的同时,语言也进一步得到训练,在教学中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三、拓展延伸——类型丰富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主题是由语文阅读教材而来。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文体类型和不同的学习方法设计教学,开展活动。拓展阅读的类型往往分为三种:情境欣赏类拓展阅读、感悟哲理类拓展阅读、文学欣赏类拓展阅读。
1.情境欣赏类拓展阅读
情境欣赏类拓展阅读,就是通过收集阅读大量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资料,让学生进入到主题情境中去,了解并体验某一名胜的地理环境与人文景观、历史故事及文化信息,从学生的视角形成独特的感受与观点。
如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材中《九寨沟》主要介绍了九寨沟蔚为壮观的自然景色。学习课文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虚拟网上游——《中国名胜任我游》,让学生扮演导游或游客,通过大量资料的收集阅读,了解、体验某一名胜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故事、文化气息、风俗习惯等,从自己特定的视角形成独特的感受与观点,向大家描绘和阐述,在拓展阅读的主题活动中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感悟哲理类拓展阅读
感悟哲理类拓展阅读,就是通过收集阅读大量与主题有关的“寓言”、“成语故事”等文体特征的文章,感悟其中所蕴涵的哲理,并联系生活实际加以体会。如《感受中国寓言》是学生学习了苏教版五年级教材中的《成语故事》后的拓展阅读,主要学习目标为:阅读某一类寓言故事,了解寓言故事作涉及的背景和典故,理解体验寓言的寓意,并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活哲理。
3.文学欣赏类拓展阅读
学生通过搜集并阅读欣赏散文、诗歌、随笔类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并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如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学习后的《冰心散文鉴赏》就属于欣赏式拓展阅读。五年级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了冰心的散文《只拣儿童多处行》,感受到冰心的文笔之独特,笔下的意蕴之美。后续的拓展阅读可以开展《冰心散文欣赏》的主题学习,主要了解冰心散文的特点和进一步感受冰心散文的内在美和外在美。
四、拓展延伸——方式多元
随着信息技术逐步与学科教学相整合,各种新颖的阅读方式也随之出现,如音像阅读,这种阅读方式更多借助于现代音像技术,如电影、电视、广播、录像等,比较直观,它通过画面、声音来展示内容,能强烈地刺激人的感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网络阅读,这种阅读方式主要借助于网络技术,通过上网浏览或在线阅读来达到目的,它的大信息量和快捷的查阅速度是其它阅读方式无法比拟的,也是现在学生较感兴趣、极易接受的阅读方式。因此拓展阅读开展过程中同样可以既有文本的拓展,也有音像资料的拓展、图片资料的拓展,通过“屏幕阅读”来拓展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其体验感悟能力。
此外,与任何教学活动一样,对于拓展阅读同样需要及时的检查反馈,需要适当的评价。只是在评价中,更应该倾向于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生生互评,评价的内容要以阅读的兴趣和自主性为主,使我们的学生通过拓展爱上阅读,使阅读成为每个学生的爱好。
提倡教育创新的今天,学习语文再不能局限于课堂,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不断引入来自奥妙无穷的大自然、纷繁复杂的大社会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在开放的、无比丰富的教学内容中自由徜徉、自由搏击!课堂是语文教育的主阵地,有效的教学拓展会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新的提升,使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有新的提高,所以它是语文课不能缺少的环节,而它首先应立足于课堂,再向课外拓展延伸。在课堂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空间,尽可能地让语文课堂更开放,将教学内容变得更充实,将教学思路变得更宽广,将教学方法变得更灵活。

参考文献:
1.刘五生,浅谈古诗教学的拓展,小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1期。
2.陈永林,让资料交流更有效些,小学语文教师,2008年第3期。
3.符煜,发散——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小学语文教师,2005第9期。
4.陶静,语文教学要把握好拓展的“度”,江苏教育,2006年第3期。
5.周成平,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小学语文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

Ⅳ 如何拓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

孩子对于语言的接受能力是很强的,但是因为年幼,往往对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并不喜欢,对于死记硬背式的教育方式充满反感,甚至会因此产生逆反心理,得不偿失。基于这一特性,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对于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便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很多教师研究的重点,寓教于乐也成为教师交流时经常挂在嘴上的家常便饭。
一、拓展课外活动模式,强化课外阅读范围
对于小学生而言,往往很容易因为各种新奇事物而分心,但是也同样因为不断接触到新奇事物,而对正在学习的相关知识非常有激情,并牢记所学内容。所以,在小学语文教育之中,课外活动就成了非常必要的一个环节。传统的课外活动模式一般仅仅局限于春游,或者是组织学生进行有组织的课外阅读,包括在班级建立图书角等等。实际上,这样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拓展学生阅读面的作用,但是任务一样的阅读要求也非常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情绪,甚至因为叛逆的情绪对阅读产生反感。实际上,阅读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在开展课外活动的时候,要记住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喜欢上阅读,对语言学习产生热爱的情绪,并以此激励学生对于语言学习的热情。如果只是单纯地通过教条式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反而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厌恶情绪,最终得不偿失。因此,如何恰当地拓展课外活动模式显然是一个很有必要思考的问题。笔者在多年教学经验中发现,孩子天性之中有一种亲近自然的本能,如果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将学生引入自然中,往往能够起到不错的效果。譬如,在一些传统课文的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去户外走一走,用类似于郊游的形式调动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将学生召集在一起,环坐在花草树木之中,用讲故事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文学的世界。在这个时候,学生会不由自主地进入到一种倾听的模式中,同时开始在文学的世界中自由徜徉,并且开始逐渐对语言学习产生兴趣。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往往能够自主地要求家长找来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根本不需要老师的督促或者强制要求。这就是对于日常课外活动的简单拓展之一,这样的课外活动不但会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更能够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同时因为惦念着下一次的活动,也会让学生在日常管理中更加主动地遵循课堂秩序,无形中提升了教学质量。
二、成立多种课外小组,组织趣味语文竞赛
学生的课余文化活动很多,但传统语文教学并没有充分利用课外活动,这不利于孩子们潜能的开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成立课外小组显然是在长期教学实践中获得了较好成效的方法之一。通过学生的自主选择,根据各人的兴趣不同,组建不同的兴趣小组,再根据不同的兴趣小组,开展不同的课外活动,或者在相同的课外活动形式中,给予不同小组不同的课题,这样既可以尽可能地培养每一个孩子的兴趣爱好,又能够依托兴趣爱好提升孩子们对于语文学习的热爱。譬如,成立板报小组、小记者站、校园广播站、书画小组等等,这些多种多样的课外小组本身就能够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在各个小组的不同活动中培养学生对于团队的意识。除此之外,在不同的小组之间还可以根据所学语文内容开展不同的趣味竞赛,譬如古诗词接龙、讲故事大赛、童话剧表演大赛、书画大赛等等,还可以根据所学过的语文内容和当前所处的环境,要求学生进行编故事接龙或者口头作文写作等等。这样的方式,既能够让学生在一次次的竞赛对抗中学会团队合作,又能够让学生主动地去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拓展阅读渠道,又能够让学生之间产生一种良好的奋发向上的氛围,极有效地提升了语文教学中的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基础课程,想要有效地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就必须合理地利用孩子们的各种特性,拓展小学语文的各种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的各种素质得到提升。

Ⅳ 浅谈如何拓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的目的和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素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据任务,也是开展语文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因此,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应该围绕听、说、读、写来组织。
一、听的方面
1.组织专题讲座。为了便于学生集中学习某一方面的语文知识,教师应在平时搜集、积累资料的基础上,配合课堂教学,不定期地组织专题讲座。如“怎样学习语文”“怎样查字、词典”“怎样修改作文”以及“著名作家的成长道路”等。讲座的内容要富有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通过讲座既可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课堂知识,又能拓展视野,提高学习能力,通过介绍名人的治学精神,还能使学生受到鼓舞和激励。
2.指导学生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广播、电视等也是少年儿童学习知识的课堂。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有目的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帮助学生选择收听收看的内容(如:名人课堂、动画城等)提出收听收看要求,www.ziyatu.com指出应注意的问题。使学生了解新情况、新信息,培养学生的听力,开发学生的智力。
3.组织听写比赛,在课余时间组织班级性的听写比赛。如听写成语、听写短文、听写难字、听写录音等。此类活动,可以训练学生聚精会神、准确速记的能力。
二、说的方面
1.举行演讲比赛。结合课堂教学及少先队主题队会,配合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和节日纪念活动,分别组织班、年级和全校性的演讲比赛。如“我爱中华”“党在我心中”“做祖国的好花朵”等。这不仅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也能较好地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召开故事会。在课外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主题,搜集材料、编成故事,然后召开故事会,并由学生自己讲。教师、辅导员也可讲,但主要以示范为目的。
3.举办读书报告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并定期组织读书报告会,交流学习经验,畅谈学习体会。如举行“我读了一本好书”“读后我懂得了……”等报告会,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得到“说”的锻炼机会。
三、说的方面
1.组织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引导学生通往知识世界的重要窗口之一。进行课外阅读对学生学习语文及促进各科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发展个人特长都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的课外读书活动,提倡鼓励学生订阅报刊杂志,购买课外书籍、办好班级“图书角”。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实际,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认真进行指导。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不断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使学生能从多方面广泛地汲取知识营养,并养成自学习惯,增强自学能力。
2.举行朗读、背诵会。朗读、背诵,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活动内容,教师要大力提倡学生的课外朗诵、背诵活动,举行朗读、背诵会。这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普通话,丰富学生的语言,增强学生的记忆是很有意义的。
3.组织读报活动。报纸是一种内容丰富的读物,组织学生读报不仅是对学生进行时事政治教育的需要,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指导学生读报时,教师要精选一些与语文学习有关的内容,并注意让学生轮流读。使学生养成看报、读报的良好兴趣和习惯。
四、写的方面
1.组织写作小组。可将班上写作爱好者组织起来,成立写作小组,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活动。如举行写作知识讲座,进行写作指导、作文观赏、写作练习;组织小组成员走出校门,进行参观、游览、访问;到社会大课堂去获取生动实际的写作素材。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2.指导学生写日记、周记。记日记,写周记是学生练笔的重要形式。教师应教给学生记日记,写周记的方法,并要求学生坚持把每天每周有意义的事记录下来。这种练笔取材于生活,学生用自己的话,无拘无束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有利于培养学生写的能力、写的习惯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3.办板报、墙报和“小报”。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动手开辟“语文园地”,创办“语文小报”“园地”,采用板报、墙报专栏的形式,“小报”由学生手抄或刻印。学生自己组稿改稿,自己编排设计,自己书写美化。学校对各班“园地”“小报”定期组织评比。这种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认真工作、细心办事的好作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
总之,语文课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多样,既能更好地适应儿童少年好新好奇、兴趣广泛的特点,又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学习与发展环境,还会使孩子处在幸福快乐的气氛之中,这是目前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难以办到的。

Ⅵ 如何让小学语文拓展教学适度而有效

如何有效拓展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语文教学与研究] 高祥虎 约2825 字 摘要: 本文就如何有效地拓展小学生的语文阅读,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教师要转变观念,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拓展阅读兴趣;教师要做好学生课外拓展阅读的向导。 关键词: 语文课外拓展阅读 转变观念 激发 向导 当今语文课程改革有一个重要导向——十分重视课外阅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1]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指出:“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2]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起着积极作用,那么,针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应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生的语文课外拓展阅读 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真心开展学生的课外拓展阅读 在当前社会现实环境下,教学质量仍是教师的“生命线”,是社会评价教师工作的重要标准,于是,很多的教师便自觉不自觉地疏远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继续死抠课本。但是,课外阅读难道就一定是分数的累赘吗?课外阅读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难道不能双赢吗?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精辟地指出:“如果学生什么书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3]因此,要真正开展学生的课外拓展阅读,首先要求教师能真正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放开手脚让学生投身到课外阅读的海洋中。 二、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课外拓展阅读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4]孔子的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因此,要取得好的课外拓展阅读效果,教师就要善于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为了贯彻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教师在课外拓展阅读的内容安排、组织形式等方面要尽可能地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使学生乐读、爱读,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不同的阅读方式也是使学生对阅读感兴趣的关键之一。在组织课外阅读活动时,不仅可采用指名读、互读、分角色读等多种阅读形式,还可采用游戏、表演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从而增强阅读的兴趣。阅读是一个由少到多、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没有阅读量的积累,就难有阅读的质的飞跃,因此古人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精辟论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 万字。从表面上看似乎有些庞大,但如果我们能够巧妙地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发挥网络本身独特的视听效果,形象、丰富的信息承载,这样的阅读量以及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他们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这个目标就不难实现。 三、教师要做好学生课外拓展阅读的向导 1.推荐好的课外拓展阅读书籍。 当小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起来后,就要适时地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书,让学生有好书可读。要考虑推荐的课外书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与学生的心灵世界息息相通,读物的语言水平要略高于学生。 2.结合语文课本开展拓展阅读,指导课外阅读方法。 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往往以有限的文字讲述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往往有着复杂的背景。如果没有足够的背景资料,要理解课文是有难度的。所以,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开展拓展阅读,加大学生的阅读量。 学生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离不开科学的阅读方法。因此,我们要利用课堂,把阅读方法的指导寓于课堂教学之中,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如:精读法、略读法、浏览法、做读书笔记等。这样学生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在课外阅读中加以实践应用,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达到“不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四、课外拓展阅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注意课外拓展阅读程度、层次。 目前,小学生语文课外拓展阅读实践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无序、无层次现象,为改变拓展阅读的无序、无层次现象,教师应该加强计划性,可以在每学期初制订课外拓展阅读的计划,而后根据具体的操作情况及时做出调整。 2.要注意课外拓展阅读的类型、迁移性。 要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相应的拓展阅读的类型和形式。小学语文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表达形式的学习模仿,并通过阅读学会阅读,因此更应重视迁移性和比较性的拓展。教师有必要推荐那些和课文形式相类似的内容,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如,学了儿歌《四季》,补充分别写春夏秋冬景致的小诗;学了《桂林山水》,可对比阅读常识教材中《桂林山水》一课,把教材中的课文前后串联起来,重新进行阅读比较,也是一种有效的拓展阅读,可以促进知识的类化,提高思维的概括水平。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思维的基础。”[5]教师要善于选取相关的教学资料,把内容或形式上

Ⅶ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

浅析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拓展是根据教学实际、学生实际展开的.“润物细无声”的有效拓展是融入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信手拈来,不事雕琢,妙趣天成的.看似不经意间的拓展延伸,却能够非常自然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深化文章主旨,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我们在实践中努力追寻着.
关键词:课堂教学 把握时机 行之有效 类型丰富 方式多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大多数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都能抓住“大语文”的特点,充分挖掘、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课外拓展,在教学中不再把教材作为“圣经”进行解读.
什么是“课堂教学拓展”? 一位教育专家是这样说的:“根据教材要求、文本特点、教学目标、学生基础、教师个性,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适量、适情地引入文本背景和相关内容,其中包括文字、音乐、图片、影像等媒介,整合成读写思的教学策略,促进感悟,促成建构.”
小学语文教学要真正发挥叶老所说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的作用,必须将活的语文资源引进课堂,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得法于课内,增加拓展阅读兴趣并学会拓展阅读,再从课外阅读中有所收获.
一、拓展延伸——把握时机
拓展性阅读作为课内教材的补充、延伸,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类型及教学的需要,把它安排在不同的时段.为此,教师可从课前拓展性阅读、课中拓展性阅读、课后拓展性阅读三个角度来谈谈其具体操作.
1.课前拓展性阅读.课前拓展性阅读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储备能量.如苏教版四年级教材中的《特殊的葬礼》一课,上课伊始,老师可请学生谈谈课前通过查资料(包括上网)所了解的瀑布形态,如何形成的.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下文学习埋下伏笔.
2.课中拓展性阅读.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疑难,适时地利用拓展性阅读材料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释疑解惑.
苏教版三年级教材中的《菩萨兵》一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主要让学生了解藏族同胞听说又有部队开进自己居住区,便躲进深山不敢露面的原因.这里老师可简介军队是如何对待老百姓的,也可以请学生们谈谈自己在电视上、电影中所看到的相关内容.学生对第四自然段中翻译说的“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这句话就容易理解了.
3.课后拓展性阅读.语文的外延是社会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体验,自觉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把语文的触角延伸到课外.拓展的本质是学生的课外语文实践.什么是教学拓展?教学拓展就是指导学生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或在生活中印证课堂的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字词句的练习,进行课外读写.恰倒好处的拓展延伸能让语文课堂更开放!
苏教版新教材课后思考练习中多了一些 “搜集资料”的要求.如四年级教材《人类的“老师”》一文,课后要求“你还知道哪些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事例?搜集有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在小组里跟同学们交流.”;《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课后要求“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她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又如《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的课后要求“中药是我国宝贵的遗产.你知道哪些中药?说说这些中药的药效.”这些都表明,实行课程改革,要不断增强课程的资源意识,加强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所以,一篇课文教好后,学生应当感到意犹未尽,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使学生的学习向课外、课后延伸,并及时地进行反馈、交流,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去开发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并不断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
二、拓展延伸——行之有效
可以说语文课堂教学拓展已经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是由于我们缺乏对拓展尺度的把握和有效拓展的经验,因此在教学中不免出现了一些低效的或者说是无效的拓展.
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的时候,一位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引入科学常识,说明壁虎的特点,观察壁虎的捕食录像,了解壁虎的生活习性;一位教师上《荷花》一课,讲到“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大”一句时,说这个画家就是大自然,然后开始拓展问“大自然还画了哪些美丽的图画”;一个教师上《水上飞机》一课,只花近20分钟的教学时间,让学生读课文并总结出水上飞机外形奇特、特殊用途,而后就补充了网上搜集来的大量的有关水上飞机的图片、种类及用途

Ⅷ 什么是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与课文的作者、人物、创作背景有关的介绍或故事。回
2.与课文题材答相当、相似的文章推荐。
3.与课文选自同样的作品的阅读。
扩展阅读可加深你对原课文的理解,也增加自己的知识积累。

Ⅸ 如何有效拓展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 详细

如何有效拓展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语文教学与研究] 高祥虎 约2825 字 摘要: 本文就如何有效地拓展小学生的语文阅读,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教师要转变观念,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拓展阅读兴趣;教师要做好学生课外拓展阅读的向导。 关键词: 语文课外拓展阅读 转变观念 激发 向导 当今语文课程改革有一个重要导向——十分重视课外阅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1]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指出:“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2]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起着积极作用,那么,针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应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生的语文课外拓展阅读 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真心开展学生的课外拓展阅读 在当前社会现实环境下,教学质量仍是教师的“生命线”,是社会评价教师工作的重要标准,于是,很多的教师便自觉不自觉地疏远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继续死抠课本。但是,课外阅读难道就一定是分数的累赘吗?课外阅读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难道不能双赢吗?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精辟地指出:“如果学生什么书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3]因此,要真正开展学生的课外拓展阅读,首先要求教师能真正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放开手脚让学生投身到课外阅读的海洋中。 二、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课外拓展阅读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4]孔子的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因此,要取得好的课外拓展阅读效果,教师就要善于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为了贯彻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教师在课外拓展阅读的内容安排、组织形式等方面要尽可能地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使学生乐读、爱读,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不同的阅读方式也是使学生对阅读感兴趣的关键之一。在组织课外阅读活动时,不仅可采用指名读、互读、分角色读等多种阅读形式,还可采用游戏、表演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从而增强阅读的兴趣。阅读是一个由少到多、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没有阅读量的积累,就难有阅读的质的飞跃,因此古人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精辟论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 万字。从表面上看似乎有些庞大,但如果我们能够巧妙地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发挥网络本身独特的视听效果,形象、丰富的信息承载,这样的阅读量以及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他们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这个目标就不难实现。 三、教师要做好学生课外拓展阅读的向导 1.推荐好的课外拓展阅读书籍。 当小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起来后,就要适时地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书,让学生有好书可读。要考虑推荐的课外书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与学生的心灵世界息息相通,读物的语言水平要略高于学生。 2.结合语文课本开展拓展阅读,指导课外阅读方法。 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往往以有限的文字讲述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往往有着复杂的背景。如果没有足够的背景资料,要理解课文是有难度的。所以,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开展拓展阅读,加大学生的阅读量。 学生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离不开科学的阅读方法。因此,我们要利用课堂,把阅读方法的指导寓于课堂教学之中,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如:精读法、略读法、浏览法、做读书笔记等。这样学生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在课外阅读中加以实践应用,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四、课外拓展阅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注意课外拓展阅读程度、层次。 目前,小学生语文课外拓展阅读实践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无序、无层次现象,为改变拓展阅读的无序、无层次现象,教师应该加强计划性,可以在每学期初制订课外拓展阅读的计划,而后根据具体的操作情况及时做出调整。 2.要注意课外拓展阅读的类型、迁移性。 要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相应的拓展阅读的类型和形式。小学语文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表达形式的学习模仿,并通过阅读学会阅读,因此更应重视迁移性和比较性的拓展。教师有必要推荐那些和课文形式相类似的内容,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如,学了儿歌《四季》,补充分别写春夏秋冬景致的小诗;学了《桂林山水》,可对比阅读常识教材中《桂林山水》一课,把教材中的课文前后串联起来,重新进行阅读比较,也是一种有效的拓展阅读,可以促进知识的类化,提高思维的概括水平。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思维的基础。”[5]教师要善于选取相关的教学资料,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对比,使学生由此及彼、组合积累,实现类化、迁移。 3.要注意课外拓展阅读数量、质量。 当前,课外拓展阅读材料的选择、时间的安排,基本上还是由教师说了算,学生还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而且教师在确定拓展阅读材料时,很少考虑到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由于拓展阅读只使用了简单的“加法”,学生的负担明显加重,引起了一部分学生的反感。拓展阅读同样要遵循因材施教和学生主体原则。教师要面对学生,研究学生,尊重他们的阅读习惯、喜好,抓住他们的兴奋点,和他们一起选择与实际生活贴近或最受关注的文章来学习,使“要我读”变为“我要读”。 此外,与任何教学活动一样,对于拓展阅读同样需要及时的检查反馈,需要适当的评价。在评价中,更应该倾向于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生生互评,评价的内容要以阅读的兴趣和主动性为主,使学生通过拓展阅读爱上阅读,使阅读成为每个学生的爱好。 总之,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活动拓展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空间,开创了一个开放式的大语文学习氛围,同时大大丰富了小学生的语言积累和生活体验,使小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为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铺平了道路。工作中教师要善于审时度势,努力发挥好在小学生语文课外拓展阅读中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小学生课外拓展阅读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各种语文学习资源,丰富小学生的阅读,拓展他们的课外阅读,如此小学生阅读能力、语文素养一定能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古今中外读书格言集锦. [3]给教师的建议. [4]论语. [5]文学教育(下半月).2007,(9).

阅读全文

与小学语文课外拓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