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必修一语文虚词

人教版必修一语文虚词

发布时间:2020-12-19 02:45:35

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上的重点实词及虚词

http://bbs.pep.com.cn/index.php
上这个论坛找内吧容

② 高中 语文必修一 必修二 的文言虚词解释 和用法 乃 乎 何

乃 基本字义

1. 才:今~得之。“断其喉,尽其肉,~去”。
2. 是,为:~大丈夫也。
3. 竟:~至如此。
4. 于是,就:“因山势高峻,~在山腰休息片时”。
5. 你,你的:~父。~兄。“家祭无忘告~翁”。

详细字义

1. 你,你的 [your]
余嘉乃勋。——《左传·僖公十二年》
几败乃公事。——《汉书·高帝纪上》
谁谓乃公勇者?——《史记·淮南衡山传》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父亲)。——陆游《示儿》
2. 又如:乃父(乃翁。你的父亲);乃祖(你的祖父;先祖);乃公(你的父亲);乃兄
3. 他的 [his]
乃心在咸阳。—— 曹操《蒿里行》
4. 又如:乃眷(他的妻子);乃尊(尊称别人的父亲);乃老(他的父亲);乃堂(他的母亲)
5. 此,这个 [this]
吾闻之,五子不满隅,一子可满朝,非乃子耶?——《晏子春秋》
6. 又如:乃今(如今;从今);乃者(往日;从前)
7. 这样,如此 [so]
子无乃称。——《庄子·德充符》
8. 又如:因山势高峻,乃在山腰休息片刻;乃尔(如此;这样);乃若(至于)

〈动〉

1. 是,就是 [be]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2. 又如:真乃英雄好汉;失败乃成功之母;乃是(却是)

〈副〉

1. 刚刚,才,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 [just now]
九月…丁巳,葬我君定公,雨,不克葬,戊午日下昃乃克葬。——《春秋经·定公十五年》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聊斋志异·狼三则》
2. 只,仅仅 [only then]。如:唯虚心乃能进步
3. 竟,竟然 [unexpectedly;actually]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何怪也!——唐· 韩愈《师说》
4. 却 [at the same time]
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却每天寻找可买的合适的土地房屋。)——汉· 刘向《列女传》
5. 于是;就 [then;whereupon]
屠乃奔倚其下。——《聊斋志异·狼三则》
乃令张仪佯去 秦,厚币委质事 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婉贞挥刀奋斫…敌乃纷退。——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6. 又如:乃遂(就,于是);乃其(于是,就)

〈连〉

1. 可是,然而 [but;however]

乎 基本字义

1. 文言助词,表示疑问:汝识之~(吗)?
2. 文言叹词:陛下与谁取天下~(呀)!
3. 文言介词,相当“于”(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在~。无须~。异~寻常。
4. 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巍巍~。郁郁~。
5. 古同“呼”,呜呼。

详细字义
〈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声音上扬,下面的符号表示舒气。“乎”是“呼”的本字。当“乎”借作语气词、介词用之后,就另造了一个从“口”的形声字“呼”。本义:吐气)
2. 同本义 [exhale]
3. “呼”的古字。呼唤;召唤 [call]。如:乎号

〈语〉

1. 表示疑问或反诘
汝识之乎?——苏轼《石钟山记》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远者凉乎。
汝多知乎。
污其行乎。——《后汉书·列女传》
断斯织乎。
不亦精乎。
2. 相当于“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可乎。——《列子·汤问》
不闻藏书者乎。——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学有难易乎。
3. 表示感叹语气或呼告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
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左传》
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贤人乎,贤人乎!非质有其内,恶能用之哉?——《史记》
有甚是者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天乎。——清· 袁枚《祭妹文》
人乎。
4. 表示祈使或命令语气。相当于“啊”、“呀”
勉速行乎!无重而罪!——《左传》
5. 表示推测语气
宋其亡乎?幸而后败。——《左传》
愿见之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得无苦贫乎。——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或能免乎。——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6. 表示呼唤人的语气。相当于“啊”、“呀”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
7. 表示商榷语气
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 宰予。——《韩非子》
8. 表示肯定语气
故曰:“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韩非子》
9. 用在句中,表示稍作停顿,舒缓语气,引人注意下文。如:大家认识一致以后,于是乎就大干起来;不外乎两点,一是斗志,一是斗胆

〈介〉

1. 于;在 [in;at]。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屈原《离骚》
今虽死乎此。——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于;从 [from]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春秋”何以始乎隐?——《公羊·哀十四年》
3. 于;在 [in]。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楚人生乎 楚,长乎 楚,而 楚言。——《吕览·用众》
4. 于;从 [from]。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地点
叫嚣乎东西。——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隳突乎南北。
先率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战国策》
5. 于;因为;由于;在于 [because]。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不动乎众人之非誉。——《荀子》
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庄子》
6. 于;按照;根据 [according to]。介绍动作、行为遵循的准则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礼记》
7. 于,对。引进动作产生的对象 [to]
何 基本字义

1. 疑问代词(a.什么,如“~人?”b.为什么,如“~必如此?”c.哪样,怎样,如“~不?”“~如?”d.哪里,如“~往?”e.发表反问,如“~乐而不为?”)。
2. 副词,多么:~其壮哉!
3. 姓。

详细字义

1. 什么 [what]
何节奄忽,蹄足洒血?——《文选·宋玉·高唐赋》。注:“何,问辞也。”
何调翰之乔桀?——《文选·潘岳·射雉赋》。注:“何,疑问之辞也。”
何以自绘。——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子何恃而往?——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何异断斯织。——《后汉书·列女传》
2. 又如:何人;何物;有何困难;何干(有什么相干)
3. 怎么样 [what]
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如土石何。
问女何所思。——《乐府诗集·木兰诗》
得钱何所营。——唐· 白居易《卖炭翁》
何苦而不平。——《列子·汤问》
何不以锯中。——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何忧令名不彰。——《世说新语·自新》
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诗
4. 又如:何居(何故);何者(为什么);何意(为什么,何故);何缘(为什么)
5. 哪里,什么地方 [where]
笑问客从何处来。——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何处得秋霜。——唐· 李白《秋浦歌》
6. 又如:何往;此行何去?;何从(哪里);何止(哪里止,不止)
7. 谁 [who]
何事非君,何使非民。——《孟子·万章下》
不知何氏之女。——《后汉书·列女传》
8. 哪样,哪点 [which]
何有于我哉?(哪一样我能有呢?这是孔子自谦的话。)——《论语》

〈动〉

1. 问,盘问,诘问 [ask]
陈列兵而谁何。——《史记·秦皇纪》
2. 又如:谁何(盘问是谁)
3. 通“诃(呵)”。谴责;呵斥 [berate;excoriate]
何,与诃通。——《正字通》
又下令不何止夜行;使民自便,境内以安。——《新唐书》
故其在大谴大何之域者,闻谴何则自冠氂缨。——《汉书·贾谊传》

〈副〉

1. 岂:怎 [how]。如:何以这样?;几何?
2. 甚;多么 [very;how]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唐· 李白《古风》
水何澹澹。——曹操《步出夏门行》

〈语气〉

1. 句中语气词,相当于“啊”
隐隐何甸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另见 hè

③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修二的文言文,虚词:“而”表目的。有哪些句子 求帮助

“而”表示目的关系,
①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而,连词,表目的。

④ 高一语文必修一 劝学 实虚词

《劝学》知识积累
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 兴 文言翻译 xīng
起;兴起.《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3]焉.”

文言实词 就 文言翻译 jiù 接近;靠近;趋向.《劝学》:“木受绳则直,金~砺则利.”

文言实词 望 文言翻译 wàng 远望;远看.《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文言实词 长 文言翻译 cháng 长,与“短”相对.《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文言虚词



1.表修饰关系.《劝学》:“吾尝终日~思矣.”

2.表示递进关系.《劝学》:“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3.表假设关系.《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1)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



(1)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劝学》:“冰,水为之,而寒~水.”

也语气助词,用于句中

1.表陈述或解释.《劝学》:“君子生非异~,善假于物~.”

乎相当于“于”

1.连词,表递进.《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己.”

之[4]

(1)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利.”[5]

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或“揉”,用火烘木使弯曲)

生非异(生,通“性”,资质、天赋)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更,再.暴,同“曝”,晒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古今异义

博学

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2.参

古义:检验.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加入.

3.假

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4.金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子,黄金.

5.爪牙

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6.用心

古义:因为用心.例如:用心一也.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7.绳

古义:墨线.例:木受绳则直

今义:绳子,绳索.

8.跪

古义:腿脚 .例:蟹六跪而二螯

今义:跪下

9.疾

古义:疾劲,强,大,这里指声音宏大 .例:声非加疾也

今义:疾病

10.致

古义:达到(而致千里)

今义:赠送,给予

11.寄托

古义:这里指藏身(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今义:大致指心灵、精神的某种依靠

词类活用

①名词做状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②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③动词的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④形容词作名词

1.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

3. 积善成德 (善:形作名,善行)

⑤形容词用作动词

故木受绳则直(直:变直,形容词用作动词)

⑥形容词作使动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⑦数词作形容词

用心一也(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

⑧动词作名词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流:流水)

一词多义

1.于:

(1)寒于水 (比)

(2)善假于物也 (介词,不译.引进作用)

(3)取之于蓝 (从)

2.而: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递进关系,并且)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递进关系,而且)

(3)终日而思矣 (表修饰)

(4)而见者远 (表转折)

(5)锲而舍之 (表假设或承接)

(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表承接)

(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关系,却)

(8)锲而不舍 (表假设,如果)

(9)蟹六跪而二螯 (连词,表并列)

3.者:

(1)假舟楫者(代词,指……的人)

(2)不复挺者(……的原因)

4.焉:

(1)风雨兴焉(兼词,“于之”,意为在这里)

(2)圣心备焉(语气词)

5.利:

(1)金就砺则利(形容词作动词,变锋利)

(2)非利足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6. 之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音节助词)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代词代青)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的标志)

(4)非蛇鳝之穴 (的)

7.假

(1)善假于物也 (借助)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假装)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借)

(4)因求假暂归 (假期,休假)

(5) 假以雄权 (授予,给予)

8.疾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强)

(2)君有疾在腠理 (疾病)

9.绝

(1)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 (停止)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与世隔绝)

(3)以为妙绝(《口技》) (极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横渡)

(5)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 *断绝关系)

10.强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强壮)

(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有余)

(3)乃自强步,日三四里(《触龙说赵太后》) (勉强)

11.一

用心一也 (形容词,专一)

骐骥一跃 (数词)

⑤ 跪求!语文必修一到必修五文言文整理 实、虚词 要全!! 跪谢

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身份”等。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用)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拿)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凭借)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按照 )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凭……身份)
(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曹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赤壁之战》 )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在)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从)
(5)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跟)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率领)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似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游褒禅山记》)
(3)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而)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来)
不宜妄自菲薄…… 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以致)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因: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 .张衡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与:
“与”在很多情况下作实词:
1.给予,授予 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与尔三矢(《伶官传序》)
2.结交,亲附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yǔ 3. 对付。 庞暖易与耳《史记·燕召公世家》)
4.赞许。 朝过夕改,君子与之。(《汉书·翟方进传》)
引申为“帮助” 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 《战国策·齐策一》)
5. yù 参加。
蹇叔之子与师。( 《崤之战》)

作虚词主要有下列用法:
1介词,“和”“跟”“同”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yǔ 2连词,“和”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伶官传序》)
3 yú 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同“欤”。
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介词,总是跟名 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 “在……方面”、 “在……中”、 “向”、 “到”、 “自”、 “ 从”、 “跟” 、 “同”、 “对”、 “对于、” “给”、 “由于” 等 .
得复见将军于此( 《鸿门宴》 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 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 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 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 可不译。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 ”;有时动词前还有“见” “受”等字和它相应。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在这职业上”)

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就)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便)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原来是)
(2)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内容,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果 )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那么)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锥传》已经是)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
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让步),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郑风·东门之墠》虽然)
2用做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者:
助词,主要有两种用法:
一种是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 ,组成名词性短语。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指南录>后序)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采草药>)
另一种用法是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
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五蠹>)

2 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大概)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难道)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还是)
尔其勿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可要)
3 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者”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 可以代人、事、物,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 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做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2)指示代词,表近指 ,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如: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2 . 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2)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宋何罪之有 ?(《公输》)
(4)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不译。
师道之不传也久已,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5)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 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我已发了一份到你邮箱

⑥ 语文必修一中 虚词焉的用法

文言虚词“焉”的用法2009-10-30 18:34文言虚词【焉】的用法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之”,他,他们。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2.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四)助词,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虚词“焉”的用法及答案

一、规律:

1.助词:①用在完整的句子后面 ,作语气词,主要表示直陈语气,相当于“了,啊,呢”, 可不译。②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③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2.代词:①疑问代词,用在动词前面,“哪里”; ②指示代词,用在及物动词后面,相当于“之”,可译为“他”、“它”。

3.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4.兼词:用在非及物动词后面,译为“于之”,兼有介词和代词两种词性

二、详解:

1.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①

2.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①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②

4.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②

5.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③

6.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③

7.姜氏欲之,焉能辟害?(《左传•隐公元年》)⑥

8.其子焉往?(《孟子•离娄上》)④

9.众恶之,必察之;终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⑤

10.故为之说,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⑤

11.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⑤

12.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⑤

13.未知生,焉知死(《论语》)⑥

14.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⑥

15.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⑦

1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⑦

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⑦

18.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部分语句翻译:

1.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呢。

2. 君子只怕自己没有才能,不怕人家不知道自己。

7.姜氏想要这样,怎么能避开这祸害呢?

8.他的儿子会往哪儿去呢?

9.众人都厌恶他,一定要考察他;众人都喜欢他,也一要考察他。

10.所以为这事写了这篇文章,等待那些观察民情风俗的人得到它。

15.大国是难以猜测的,恐怕在那里有埋伏。

⑦ 能否帮我整理下高中语文必修一到必修四文言常用的实词与虚词各30个

虚词:1.蟹六跪而二鳌 而:表并列2.吾尝跂而望矣 而:表修饰3.大王来何操 何:什么4.开国何茫然 何:多么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乎:相当于“于”,介词,比的意思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乎:。。。。。的样子7.今其知乃反不能及 乃:竟然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乃:你的9.其皆出于此乎 其:大概,也许10.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其:是。。。。还是。。。。。1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所:所字结构1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所以:用来。。。。的1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焉:之于,于此14.且焉置土石 焉:在哪里15.犹且从师而问焉 焉:之,代词16.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焉:语气词17.盘盘焉,囷囷焉 焉:。。。。的样子18.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以:凭借19.夜以继日,秋以为期 以:按照20.做《师说》以贻之 以:用来21.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因:通过22.因利乘便 因:依靠23.相如因持璧却立 因:于是24.不如因而厚遇之 因:趁着25.青,取之于蓝 于:从26.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于:比27.蚓无爪牙之利 之:定语后置28.咸与维新 于:参与29.吾与徐公孰美 与。。。孰。。。:跟。。。相比,。。。。30.无乃尔是过与 无乃:恐怕是。。。。

⑧ 高一必修一二文言文虚词

安 而 尔 夫 盖 故 何 或 乎 即 既 莫 乃 其 且 然 若 安

1.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2.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
[例解] 用作疑问副词。出现在疑问句中,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相当于“怎么”“怎样”。
3.皮之不存,毛将安傅(附)?(《左传·僖公十四年》)
4.沛公安在?(《鸿门宴》)
[例解] 用作疑问代词。在疑问句中作宾语,置于动词之前。相当于“什么”“哪里”。


1.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例解] 用作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例解]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3.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例解]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例解] 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5.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例解] 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6.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7.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例解] 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8.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例解] 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9.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10.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例解] 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1.尔何知!(《肴之战》)
2.中寿,尔墓之要拱矣!如有营,(《肴之战》)
3.且尔言过矣(《季氏将伐颛臾》)
4.胡瞻尔庭有县貆兮(《伐檀》)
[例解] 用作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你”“你们”“你的”“你们的”。
5.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6.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
7.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例解] 指示代词,相当于“此”“如此(这样)”“那”。
8.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例解] 用作副词,用来修辞动词,相当“这样(地)”。
9.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待坐》)
10.子路率尔而对曰:……(同上)
11.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祭妹文》)
1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鱼我所欲也》)
[例解] 用作助词。作形容词、动词的词尾,和“然”的用法相似:相当于“的”“地”“着”。
13.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不辱使命》)
[例解] 表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而已”。
14.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例解] 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同虚词“耳”的用法相同。表叙述语气,相当于“了”或不译。


1.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2.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例解] 用作代词。表近指,相当于“这”或在“这”后加适当的量词。
3.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
4.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例解] 用作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或在“那”后加适当的量词。
5.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赤壁之战》)
6.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问说》)
[例解] 用作助词。用在句子开头,表示议论或叙述的开端,称为“发语词”,也可用复音虚词“且夫”,不必译出。
7.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促织》)
8.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问说》)
9.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例解] 用作助词。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啊”或“了”。


1.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2.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季氏将伐颛臾》)
[例解] 用在句首,作副词,表示下边说的一些话,是带有推测性的断定,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大概”推想”的意思。
3.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与妻书》)
[例解] 表示这种意思的“盖”,也有用于句中的。
4.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游褒禅山记》)
5.谢灵运为永嘉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雁荡山》)
[例解] 用作连词。连接上文,起说明原因的作用,也含有不十分确定之意。


1.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2.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例解] 用作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所以”“因此”。有时用“是故”“以故”。
4.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史记·刺客列传》)
5.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例解] 用作副词。有“从前”“故意”的意思。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例解] 用作疑问代词。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3.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4.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例解] 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5.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6.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例解]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7.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8.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解] 用作副词。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9.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例解] 用作副词。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10.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11.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12.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谭嗣同》)
[例解] “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13.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谭嗣同》)
14.何以战?(《曹刿论战》)
[例解]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1.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2.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登泰山记》)
3.或曰此鹳鹤也。(《石钟山记》)
[例解] 用作代词。有时分指它前面已经出现过的人或物中的一部分,有时泛指某人、某物或某种情况,可译为“有人”“有的”“某人”等。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例解] 用作副词。表示不敢或不能肯定,可译为“或许”、“也许”、“可能”等。
5.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察今》)
6.蛟或浮或没。(《周处》)
[例解] 用作连词。表示两种(或以上)情况可供选择或者动作行为的交替发生,可译为“或者”“有时”。


1.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2.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报刘一丈书》)
3.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例解] 用作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4.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例解] 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5.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例解] 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6.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
[例解] 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7.生乎吾前……(《师说》)
[例解] 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8.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例解] 作词尾。


1.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与妻书》)
2.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贾谊《论积贮疏》)
[例解] 用作连词。用在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让步,可译为“即使”“纵使”;或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
3.(樊)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鸿门宴》)
4.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
5.其无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采草药》)
[例解] 用作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示前后两件事紧相衔接,或表示两种情况紧相联系。可译为“立即”“马上”“就”等。
6.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治平篇》)
[例解] 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1.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2.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子鱼论战》前“既”,已经;后“既”,完全。)
3.弗听,既,又欲立王子职而黜太子商臣。(《左传》文公元年)
4.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五人墓碑记》)
[例解] 用作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完结。可译为“……以后”“已经”“完全”等,有时“既已”连用,可译为“已经……之后”;也表示在隔了一段短时间以后,发生了某事,可译为“不久”,有时“既而”连用,意义不变。
5.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6.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谋攻》)
[例解] 用作连词。连接词与词、分句与分句,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或者由前一分句的事实引出下一分句的推论。常和“且”“则”“又”等词前后呼应。


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2.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指南录〉后序》)
[例解] 用作无指定代词,充当主语。代人时,相当于“没有人”“没有谁”。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4.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倚,砉然向然,奏刀 然,莫不中音……(《庖丁解牛》)
[例解] 代物时,相当于“没有什么”。
5.今为君计,莫若遗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
6.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训俭示康》)
[例解] 用作否定副词。放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表示否定,相当于“不”。
7.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赤壁之战》)
8.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货殖列传序》)
[例解] 放在动词前面,表示劝戒或禁止,相当于“不要”“不能”。

1.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2.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4.臣乃敢上壁。(《谦颇蔺相如列传》)
5.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例解] 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
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例解] 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7.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8.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例解] 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乃”有时还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例略。


1.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解] 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2.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3.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4.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例解] 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5.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6.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例解] 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7.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8.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例解] 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9.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解]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10.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11.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12.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13.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例解] 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
14.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例解] 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


1.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2.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3.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例解] 用作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5.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例解] 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7.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8.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驴》)
9.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10.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例解] 用作副词。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1.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2.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
[例解] 用作连词。主要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但是”。
3.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例解] “然”有时和“而”连用,“然”代指上文所说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
4.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例解] “然”还常和“则”结合,“然”是承接上文事实,“则”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也可单译为“那么”。
5.輮使之然也。(《劝学》)
6.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例解] 用作代词。相当于口语中“这样”“如此”。
7.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
8.大石……森然欲搏人……(《石钟山记》)
[例解] 用作助词。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相当于口语的“……地”。
9.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10.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
[例解] 用在名词或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的,可译为“的样子”“一般”“那样”。
11.袁曰:“然,固有所闻。”(《谭嗣同》)
12.成然之。(《促织》)
[例解] “然”还常作应对之辞,同口语中“是的”“对的”相似。或者表示赞成、同意,即“认为是”“认为对”的意思。


1.若毒之乎?(《捕蛇者说》你)
2.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例解] 用作代词。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3.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
[例解] 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4.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例解] 用作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5.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例解] 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6.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例解] “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

阅读全文

与人教版必修一语文虚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