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作为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新方法。
一、注重课前预习,独立寻疑,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叶老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在预习中,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读课文时,按“导读”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甚至可以提出对知识本身进行的怀疑、研究,这就能使学生产生查阅的动力,争论的欲望,获胜的信心。在预习中学生的质疑就能营造新的学习氛围,为课堂上深入学习做好铺垫。如《白杨树》一课,学生提出“在荒无人烟的大戈壁为什么还能长出这么直这么大的白杨树?”“哥哥问爸爸后,爸爸为什么微笑消失,脸色变得严肃起来”等问题,通过课前预习研读,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叉吸引,设疑答疑,使教师变包场为导演,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索,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注重明确目标,创设自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在学习每一篇课文之前,学习目标都能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心中有数,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那么学生就能很主动地进入自主探索学习中,自学目标的自主确立是学生主体重新构建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一刀切”地用集体自学目标取代学生自己的自学目标,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自学的教学情境,使其自主学习的气氛活跃。如教学《穷人》,教师在上课之时兴奋地说:“昨天大家预习了《穷人》这篇课文,听说大家都有许多感受,谁愿意把自己的最深感受说给大家听听?”同学们争着举手。学生提到本课所要学习的目标:“桑娜的品质可贵,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作者对人物心理活动描写得特别精彩”等等,师相机说:“那就请同学们想想对这篇课文你最想学习的目标是什么?你想用什么方法学习?……”同学们即联系自己的感受定下自学的目标与方法。老师即兴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学习目标与方法开始自学。显然,全班同学们的积极性在新课一开始就被调动起来了。
三、注重学生质疑,进行“问题教学”,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课堂上要让学生思,必先教有疑。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进而进行发现的问题教学,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如《小音乐家扬科》在最后一段的阅读后。学生提问:杨科死时为什么旁边躺着树皮做的小提琴?白桦树哗哗地响,在号叫是什么意思?杨科为什么张大着眼睛?杨科前面说过,只要有一把小提琴,用他的一切去交换都行,怎么会死不瞑目呢?杨科快要死了,为什么还要写燕子在唱歌,姑娘们在唱歌呢?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读书,互相议论,自主探索解决。这种教学即真正达到以学生的问题不断提出为教学的开始,至学生契而不舍地解决问题为成功的归宿,教学就十分有效和积极。
四、注重多读感悟,品味语言,进行自主地阅读获取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只有通过反复朗读,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谖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忧伤中体味情感,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受到熏陶,自由地进行阅读。如在引导朗读《圆明园的毁灭》时,先让学生选择文中最生动、最感人的语句进行自由品读,然后交流共同欣赏,学生在对词语的揣摩、比较中领悟圆明园景色的千姿百态、万种风情;另一方面学生在错落有致,或高亢放读,或浅唱低吟中自主地获取语言的“意义与情味”,自由地表达感受。
五、注重激励评价,激发兴趣,树立坚定学习的自信心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课文产生浓厚兴趣,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定学习的自信心。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要不断探索创新,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学目的不断提高教学,培养出能自主探索,具创新精神的新一代。
B.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有效品读句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必须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突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阅读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一堂高效的阅读课,不但能让学生在文本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之美,得到情感的熏陶,更能让学生获得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做到人文性和工具性并重。那么,如何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体验来谈谈个人的一点儿浅见。
一、认真解读文本,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认真准确地解读文本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文本,从而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要求。教师对文本进行深入的钻研,能够真正的解读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语言的运用等,就可以轻松地驾驭课堂,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正所谓有了精心的预设,才会有精彩的生成。
二、激发阅读兴趣,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基石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教师要应用自己智慧的火种,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能够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对话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从而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最终促进学生深化对作品的理解,真正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从以下几点进行了尝试:
(1)每天利用课前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讲故事或背成语。(2)课外阅读课时帮学生选择一些容易理解且感兴趣的阅读书籍。(3)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在班内开展一些朗读小竞赛等。(4)精心设计导课。
三、提倡个性化阅读,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核心。
《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读是语文教学的必经之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阅读教学可以不断提升学生对教材文字的自主理解、自我体验、自由感悟,许多不同的体验正是在多样化的阅读中得以生成的。
例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学生自读、互读后进行交流。他们不但说出了侵略者的罪恶行径,也体会出了当时统治者的无能,还了解了祖国有珍贵的文化遗产等。学生也按照自己的理解,采用不同的语气去读、去悟,课堂效果比预期的还好。
四、巧妙设问,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人道:“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又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巧妙设问,质疑问难是学习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质疑的方法,让学生的质疑问难成为课堂的源头活水,给课堂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活力。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我一般遵循如下 “三步曲”:先学会提出一般性问题,然后逐步过渡到会对教材提出一些“理解性的问题”,进而能提出一些更有“探索性”的问题。在教学中巧妙设问让学生充分地质疑问难,有利于创新阅读教学方法、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五、以“情”为导,读悟写结合,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点,在阅读教学中就必须处理好朗读与感悟,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做到以“情”为导,读悟结合,读写结合。
1、以“情”为导,读中品悟,积累内化语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阅读,对文章内容的感悟更深,语言文字的训练就更有效,结合语言想象的画面更清晰,课堂学习的质量就更高。
读即朗读,悟即品悟,朗读和品悟相辅相成。熟读、精读之后,方可在心中感悟到语言的艺术之魅力。在教学中,我采用“读书三步曲”,首先要求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第二步则是读出情感;第三则要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样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读书,实现了师生与文本、与作者心灵交流,这样的读才有实效。
在教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五课《迷人的九寨沟》时,我设计了如下合作细读、整体感悟的教学过程: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自主学习,了解九寨沟迷人在什么地方。接着,四人小组合作展开研讨,小组长带领组员根据各自初读课文的体会,说说“九寨沟真是迷人的人间仙境”的理由,一起读读有关句子或段落,读后由小组成员简单评议。最后,全班集体交流、反馈学习成果。
2、读写结合,拓展延伸。阅读是写作之母。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让学生从对课文的品读上积累写作素材,从教材中学会作文方法,使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阅读教学中,应该引领学生走进其中,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在文本、教师、学生的相互对话中,让学生充分说出他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问题让学生去提,让学生去议,答案让学生去辩,结论让学生去得。学生要品出自己的味,品出自己的情,还要品出自己的疑……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读书最高境界,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而阅读教学则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让我们真正走进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进一步更新教学形式,优化教学手段,提升教育潜能,拓宽思路,改变方法,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实现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质量的互动,为学生打造更加宽广的阅读学习平台,策划更为丰富的阅读学习模式,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进而升华他们的人文内涵。如此语文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C.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重视单元导读,培养单元整合意识
解读教材发现,每个单元都是围绕一个专题把各项教材内容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每组教材的“导语”,通过简单的几句话,点出本组的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简短的导语点明了本组的主题--童年。后面的课文、语文园地等都围绕这一专题来安排。这样的编排体系,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加强整合的思想。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首先关注导读的导向,并根据导读进行有意识、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训练,而且在教学中让学生养成阅读导读的习惯,在每单元学习前花上三、五分钟读、议导读,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单元整合意识。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之母。正如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毫无兴趣,只是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愿望”。小学语文阅读,是学生个体的自主阅读。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营造民主和谐的阅读氛围。教师应面带笑容,和蔼亲切,愉快的和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充分尊重、信任理解学生,让学生想读、乐读、真读。如在教学李白诗歌《望庐山瀑布》之时,先放轻音乐,然后用幻灯或信息技术展示庐山瀑布的奇丽、雄伟、壮观之景,师生在声、像情之中进入诗的意境,心随情动,情动与辞发。同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其启蒙而引其趣”,引导学生阅读兴趣的坚持,让学生保持一种新鲜感,兴趣持久。
三、鼓励探究,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
古人云:“学贵多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心理学家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以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的。在新课程教学中,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去探究,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主动去思考,咀嚼文本、品味文本,读懂文本,读活文意。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我一般遵循如下的“三步曲”:先学会提出一般性问题,然后逐步过渡到会对教材提出一些“理解性的问题”,进而能提出一些更有“探索性”的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十九课《最大的书》时,教师板书课题后问学生:“看了这个题目后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就题目提出了一些一般性的问题,如“最大的书是什么样子?”“为什么称为最大的书?”“最大的书在什么地方?”……这些问题的提出为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教师再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并稍加点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也是学生创新思维的活动的具体特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大胆放权:一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思考,大胆提问;二是创设民主、宽松的阅读环境,拓展学生的阅读时空;三是精心设计“问题”,教会学生质疑,深于文本探究。如教《山行》这首诗时,任让学生阅读,品味诗中作者的心情以及让学生自己在回家路上时有什么感受,谈体会。
四、教会学法,提高学生阅读思维能力
1、分布阅读,培养良好读书习惯。正确朗读和感悟文章思想感情的习惯的培养,是小学语文课堂重要的教学任务,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教学中,我采用“读书三步曲”,首先要求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第二步则是读出情感;第三则要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样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读书,实现了师生与文本、与作者心灵交流,这样的读才有实效。
2、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多元化解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永远是以问题开始的,鼓励学生对文本尝试多角度质疑问难。比如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思考点:(1)蔺相如会不会与和氏璧一起撞柱子,为什么?(2)渑池会上,秦国与赵国是打成平手还是分不出胜负?(3)廉颇负荆请罪,他到底有没有罪?这一设计,学生阅读后,会众说纷纭,思维非常活跃。
3、发展求异思维,突出创新思维。如教学课文《落花生》时,虽文本朴实无华,但真情实感跃于纸上。让学生反复阅读,品味花生与做人有什么联系?平凡与伟大,怎样理解?
4、拓展思维空间,激励想象创新。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创造思维。如一问多答,一词多解。教学《跳水》一文时,让学生阅读,想象“当船长逼儿子跳水时”,会有哪些结果,你对此有什么感受?从而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收获。
D.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审美教育
以人为本、能力本位、学习方式变革和创新教育四个最基本的理念,构成了课程改革的核心,成为各学科的所共享的教育理念.1、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发挥学生的智慧潜能为根本.教育的价值取向从“以社会为本”发展为“以人为本”是近年来全球经济、科技、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反映,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需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使中小学培养目标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三个发展”(即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培养目标就充分具体地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三个发展” 是在传统的“全体”和“全面”的基础上增加了“个性发展”的人文内涵,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2、能力本位:能力本位是相对于知识本位而言的.知识本位教育观倾向于知识与灌输;而能力本位理念则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倡导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是新课程的一个崭新理念.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表现为知识掌握是能力发展的基础,一方面表现为能力的培养又直接影响知识掌握的深度、广度与速度.但知识与能力并非同一个概念,知识的增长与能力的提高并非同步,知识的接受与能力的发展也非一个层面,所产生的意义也不同(知识是即时的,能力是久远的;知识容易过时,能力则受用终身).所以我们既要突出能力本位,又不能削弱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要根据新课程所提出的“双基”概念(现在的“双基”不单纯是知识和技能,它整合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许多新要素,是学生发展的基本素养)实施教学.3、学习方式变革: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挥学生主体的自觉能动性,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多样化地、富有个性化的学生.变革学习方式包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爱学习为探究学习、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三种途径.学习方式变革的理念是新课程的一大特色.在知识经济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不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中,就是将“学会认知”(其余为学会做事、学生共同生活,学会成为你自己)放在首位的.4、创新教育:就是指在教育教学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注重培育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在质疑、调查、探究、实践、发现中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是新课程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这是因为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创新力匮乏的民族意味着缺乏最根本的竞争力;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它需要长期的教育与培养.长期以来,一提及创新,人们就以为是发明创造、技术革新或申请专利,这是一个误区.基础教育阶段是创新教育的最佳时期,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在培养模式上高度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在教育方法上全面推广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性环节、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强化民主性原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语文新课程提出的基本理念.语文新课程改革决不是教科书的修修补补,而是从培养目标、课程功能、价值取向到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考试评价等方面进行的全面改革.教学实践证明,没有全新的教材就不会有全新的教法,而全新的教法又必须建立在全新的课程理念之上.语文新课程体现了以下四个基本理念:5、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包括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E. 浅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新课标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内力,能具体明确、文容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这些都与学生的概括能力有关。如果学生对旧有的知识水平概括能力低
F.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进行创新教育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思维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基本任务。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而言,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因为兴趣是创造动机的表现形式之一,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思考,而且使知、情、意等整个心理活动都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无数成功者的事例证明:兴趣是引发创新的先导,他们的成果、成就无不由兴趣而生。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无论是导入新课,还是教学环节的设计;无论是课堂上的训练题,还是课后的巩固;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教师都应在“兴趣”上做文章,都应该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让他们在听说读写思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为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1、设境激趣。
小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密切相关,需要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而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感人的故事,如果单纯地进行字、词、句、篇的教学,师生游离于情感之外,文章就显得形散神离,枯燥无味了。因此要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情境,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用环境去渲染,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能全情投入到学习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人。如教学《月光曲》时,可以先以音乐大师贝多芬优美的《月光曲》导入,用多媒体播放月光从海面升起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月夜的美。当学生沉浸在老师所创设的月夜情境时,再以感人的语调诉说这首动人的《月光曲》的来历,学生立刻对盲姑娘的不幸产生了同情,并对贝多芬的行为予以肯定。学生的情感在这样的氛围下得以调动,迫不及待地要学习这一感人的课文。在悠扬的乐曲中,在真实的画面面前,结合课文的语言文字描写,学生又有了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这样创设情境,以情激情,既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又使学生在自己的情感实践中生成了新的思维,这就是创新意识。
2、置悬引趣。
悬念作为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由学生对新学知识未完成感和不满足感而产生的。悬念能产生最直接的探索欲望,也是调动学生兴趣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和教材具体内容,恰到好处的设置悬念,便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学生参与探索知识的兴趣中来。如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我先出示题目,然后由简介作者引出:作者的笔名叫落华生,和题目仅一字之差,作者为什么要起这个笔名?再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自己去发现。通过这种方法组织的课堂教学,就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交给了学生。学生通过教师巧设悬念组织的自学训练,学会了在学习中多提问题,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这样一来,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索兴趣,直至知道其中的奥妙。由此,学生便在兴趣盎然中学会新知。
3、图文持趣。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简笔画就是一种很好的引情激趣的手段。如《故乡的杨梅》的教学,要学生理解杨梅果颜色的变化时,我让学生先自读课文,找出课中语言文字的描写,再联系自己的想象,把杨梅果颜色的变化以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来。大家对比交流,图文对照,加深了学生对杨梅果颜色可爱的认识,使他们进一步理解了作者爱杨梅的情感。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不少插图,这些插图是课文内容的缩影,它往往形象生动地把课文的重点、难点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因此充分利用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文对照,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能提高他们深究课文的兴趣。另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实物演示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生活展现情境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语言内容。综上所述,兴趣是一张高扬的风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技术,吸引学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创设问题的情境,激活学生的创造兴趣,则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二、启发想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学生读有情有景的课文,教师可启发学生再造想象,边读边在头脑中浮现图画,这样既能用图画帮助理解内容,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增进创新技能,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留有想象空间的课文,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比如学了《桥》让学生说说,你们最想对老支书说些什么?学了《新型玻璃》让学生说说,你们还想发明什么样的玻璃?读了《坐井观天》让学生想象,青蛙听了小鸟的话怎么想,怎么做了?这样在仿写实践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美国教育家杜威也说过,“科学的每一项巨大的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对事物的未来大胆地幻想是创新的起点,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史上的许多事物的过去和今天都表明,“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未来大胆进行幻想,并以此幻想目标为导向,激励学生改组、迁移、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寻找各种将幻想目标化为现实的途径,从而增进创新技能。同时,教师要善于利用“空白点”,引发学生“补想”,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能力。小学语文课本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好课文很多,蕴含着培养创新能力的因素和良机,我们要充分挖掘这些因素,把握培养良机,引导主体参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鼓励质疑,增强学生的创新信心。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要从鼓励学生发问质疑开始。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生的发问家。对小学生而言,整个世界就是由一个个问号构成的,所以他的问题很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为什么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问题会变得越来越少,很多孩子最后不会问问题,提不出问题来,这跟我们的教育方式是相联系的。对于孩子的很多荒诞不经的问题,我们常常采取的方式是呵斥制止,不予理睬。这样时间长了后,孩子的质疑问难的精神就会被窒息掉。所以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发问质疑,另一方面,要保持学生始终有一种比较强烈的问题意识。要使学生能够不断的提出问题来,教师还应该有正确的应对发问的策略。在课堂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学生发表的意见,教师应该冷静地对待和思考,特别是对于那些跟教科书、跟老师设定的不一致的意见,教师更应该慎重地给予解答,在不明确的情况下,最好延迟做出判断。而不象我们现在所形成的习惯,教师马上要给一个反馈,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是习惯性的、条件反射式的给予否定。这样,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在老师不经意间就可能受到伤害。学生需要成就感,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和认可。为了及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除了要让学生认识自己的表现、鼓励他们相互学习外,还要特别重视对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教师肯定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
四、注重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传统教育偏重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实践能力,以被动接受为主,很少有学生自己从活动与实践中获取真正的知识。创新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才转化为创新能力。否则,创新意识会淡化,创新精神会消退,创新能力也只是空中楼阁。因此,教师应广泛开展语文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语文创新能力。一是明确主题,开展读书活动。如学完《给予是快乐的》一课,以“怎样和别人分享快乐”为主题,向学生公布读书目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评比。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从而提高认识评判能力。二是举行辩论大赛,让学生思想的火花在撞击中迸射,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辩论中得到锻炼。三是积极为学校网站投稿,尽量发表自己的佳作。让学生自己体会成就感,这种自由的形式正为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缤纷的舞台。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充实了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提高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语文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创新意识的语文实践活动也使学生学到了书本上所缺乏而学生真正需要的知识与能力,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
五、善疑巧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质疑是创新的开始,是孕育探索未知世界的摇篮。的确,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问题,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的疑点、难点、焦点,随时随地进行教学调控,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创新兴趣,形成巨大的创新动力。
1、问中求巧。
“问题是接生婆,它帮助新思想的诞生”。教材的重难点知识是质疑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少教师在处理重难点教学内容时,不是想方设法去激活学生的思维,突破学生的认知矛盾,通过问题探索、解决矛盾获得长进,而是要学生死记硬背或由教师满堂解释,向学生奉送知识,这种教学很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已有的知识和内容,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善疑巧问生成新的知识,寻求新的发现,获得新的认识。有位教师在教学古诗《泊船瓜洲》时提问:“春风又绿江南岸”你是怎样理解的?这样的提问,起到了“一石击起千层浪”的作用,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不同层次的学生按自己的分析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学生的答案有的包括了教参所列的内容,有的却与教参发生冲突。如学生说,这春风吹绿长江南岸的景色,不是因为诗人看到的,而是诗人想到的。因为,诗人不可能从北岸的瓜洲看到南岸的景色。尽管学生的理解与教参不同,但却有自己的创意,有一定的道理。使教师的提问达到了推陈出新的目的。
2、易中出奇。
小语教材中的有些内容,学生似乎一看就懂,处于无疑的境地,也就失去了再去研究学习的兴趣。所以,为了让学生能积极地完成自己的每一项学习任务,在这些内容的处理上,教师要注意于浅处深问,于无疑处激疑,引导学生探讨课文的思想,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励学生思维,撞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阀,收到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如《穷人》这篇课文,学生通过预习,加上课上交流,基本上弄懂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讲的是桑娜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表现了她善良、帮助穷人的品质。他们觉得很容易,没有什么再思考的了。这时,可以启发学生继续于无疑处来生疑,设计这样一组提问:“对于用《穷人》做题目,你是怎么想的?这篇课文重点写桑娜,为什么又不以‘桑娜’为题,而用‘穷人’为题呢?谁能从课文中所描写的人物和事情上去理解?请同学们再好好想想。”这样一问,学生一下子又活跃起来:“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我们不知道的内容啊!我要把它弄清楚。”学生的好奇心马上涨涌起来,又积极地去思考,去讨论。这样“无中生有”,突破定势,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质疑品质,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实现思维的创新。
3、同中求异。
课文是“文道”的统一体。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用词造句、构段连篇没有固定的模式。课文的思想感情,作者的观点、态度等的传递也具有间接性、模糊性等特点,同样的思想内容可以用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表现方法、不同的语言文字来表达;同一篇文章,因为阅读者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及经验积累,他们对文章的理解也会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要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交流合作,取长补短。为学生质疑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他们把隐藏的认知过程充分显示出来,在充分“求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正误和优劣,并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选择最佳答案或进行优化组合。如在教学《两猫失鼠》一课后,我提出:“这只老鼠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并说出各自的理由。”由于在学生的知识经验中,老鼠是公害,所以大部分学生说老鼠非常狡猾,哄骗两只猫放跑了它。有的学生却说:“老鼠虽然狡猾,但它遇到危险时,能随机应变,这是爱动脑筋的表现。”说的多好啊!说出了与众不同的见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当僵化地绝对排他的去追求统一,要在学生个体差异上做文章,为此教师就要在情感价值观的正确取向下,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观点、新思路,提出一些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问题,提出一些乍听起来有违常规,有悖常理,甚至是荒唐无稽的问题。教师要以宽容、尊重、赞赏、激励为主的情感态度点拨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的独特作用,不仅在于它承传着直接孕育创造精神的民族文化,而且是养成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个性的主要源泉。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教育是不容忽视的,需要我们教师联系语文学科的特点采用各种方法,多种形式,进行创造性地教学,只有这样学生的创造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创新教育才能得以实施。
G.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学是一种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能力。“授之一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们应该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以便他们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能够汲取更多的营养,开拓他们的视野,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必须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自学信心 自学方法 自学习惯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表明了兴趣对学习的意义。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可知,只有浓厚的兴趣,才能产生很强的注意力,才能调动学生的自觉的积极性;反之,没有任何兴趣强迫学生学习就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兴趣有待于培养,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老师的指导。有了兴趣,才谈的上培养学生的能力。兴趣是学生的内因,语文教学不可忽视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在观察、感受时,擅长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处于兴奋状态;观察后,用语言表达情景时,擅长抽象思维的左半球兴奋,这样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抑制,可以挖掘出大脑潜在的力量,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参与的兴趣和意识,培养了参与的能力。根据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手段,努力创设吸引人、感动人、陶醉人的情境,在师生间、生生间平等互助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让学生感受,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如同身临其境一般,亲自去体验,去发现那些新奇的、有趣的东西,并且能主动地参与进去,积极地探索、积极地寻求答案。依据这一点,在学习《草原的早晨》时,我首先为学生展示了我搜集到的大草原的照片:蓝天白云、满眼绿色、牛羊成群、野花盛开…学生一下被图片中美丽的景色吸引住了,此时我说:“这些图片和今天我们将要学的课文内容一模一样,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大草原游览和感受一番,好不好?”同学们一致响应。接着,伴随着悠扬的草原乐曲,我又为大家播放起了配合课文内容的大草原的美景的课件,并请学生们准备谈一谈自己印象最深的美景和自己来到草原的感受。这一下,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了,他们认真地看,细心地体验,争着尽情地说…尤其是在深入学习课文后,我希望他们利用自己的朗读来重现大草原的美景时,学生们的积极性更高了,个个抢着读、比着读,读得那么令人陶醉…由此可见,恰当地创设情景,的确能激发学生们去发现美的事物,研究美的内涵,探索美的真谛的兴趣。
总之,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发现中得到快乐、在研究中获取知识、在探索中提高自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然而,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再多,终究是有限的,培养的学生走出校门以后必须要“自能听话,自能读书,自能成文。”因此,教师教学生学,不只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重要的是把学习的方式教给了学生。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并能运用自如,这不仅得益于一时,而且终身受用无穷。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再次要教给正确自学的方法
爱因斯坦曾说过:“勤劳的汗水加珍惜时间再加合理的方法等于成功”。这就告诉我们方法是多么重要呀!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的能力,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把“金钥匙”——自学的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手执金钥匙,去打开语文的知识大门,读懂各类文章。
1、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是自学的好方法
默读是我们自学课文的主要方式。它要求不指读(用手指文章)、不动唇(小声叨念)。因此,我们在默读中,应该做到:
⑴、养成按句默读的习惯。即用眼睛一次把握住一个句子,而不是按字或一个个单独来瞧,以提高默读速度,培养整体观念。
⑵、养成边默读边查问的习惯。对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查字典、翻资料、找工具书,弄懂了再读下去,不马虎了事。
⑶、养成边默读边思考的习惯,一边看句子,一边想这句话的意思。语文教材大多文质兼美,作者将他们丰富而浓厚的情感流于笔端,凝聚在字里行间。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要以“情感”为动力,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可以促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是阅读实践的核心内容,没有理解的阅读是无效的阅读,许多文章只有在反复诵读中才能体会出它的精髓,加深对文字的理解,真正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有感情地读不仅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同时也是想象的过程,边读边思边想象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这样的朗读才会促进对文章的理解。如《白杨》一文,学生预习课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