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引导学生“以读促写”
一、大量的阅读有利于词句的积累,让学生作文时有话可写。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新课程标准也指出“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大量的阅读,学生的大脑中就会积累丰富的好词佳句,以及一些名人名言、谚语等。他们在作文时,大脑这个“仓库”中就有很多可供他们使用的词句,这样一来,他们写作文还怕无话可写吗?
二、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平时积累写作素材。
小学生观察的特点是:观察对象多,观察背景少;笼统观察多,仔细观察少;无顺序观察多,按顺序观察少。针对以上这些特点,在阅读教学中渗透观察方法是必要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渗透一定的观察方法:①要按顺序。在上《燕子》时,我就抓住作者由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写燕子外形的,向学生渗透一种观察的方法。②要抓重点。凡事都有主次之分,在观察事物时应遵循事物的规律,根据事物的特点重点观察。如在《爬山虎的脚》一课中,爬山虎的脚与其他植物就有很大区别,我通过分析“巴、拉、贴……”这些动词,指导学生重点观察。经过训练,学生逐步掌握了观察的方法和规律,他们认识事物、社会和自然以及分析事物的能力,也会从中不断得到提高。
这样一来,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就有目的的去观察事物,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作文时就有材可选。
三、大量的阅读有利于拓宽视野,增加知识,增强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提高作文的品味。
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不知不觉的就获取了他们在书本上和生活中没有的知识,使他们能进一步认识生活和社会,更能懂得人生的价值。在作文选材时,他们再也不会选择那些低级或毫无趣味的事情来写,而是选择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材料来写。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不会枯燥无味,而是回味无穷。
四、 在阅读中学习习作的表达方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大量的阅读中,学生有意无意地就学会了常见的一些写作的表达顺序,加上教师平时在阅读教学中的指导,学生就很容易的学会按一定的顺序写。多读,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学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学会一些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在作文时就会少很多病句,多一些生动具体的语句。
读是知识的积累,是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认识能力。读是写的基础和前提。所以,以读促写,才能真正让学生轻松写作。
② 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和作文
只要主题积极向上,坚持天天自由写作一篇
③ 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利川市长坪民族初级中学 李少辉 《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引导学生对教材文本的语言进行感知、理解、欣赏、评价,更应注重文本内部各项训练项目之间的链接。引领学生对文本的语言进行加工、整合,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写结合不仅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而且是提高学生各种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学生充分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抓住阅读教学最核心的东西,真正做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关注阅读是提升写作的重要途径。 有人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读是基础,是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所谓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许多名作家在写作之前几乎都是阅读了大量的作品后,才有高水平的作品问世的。 从中可以看出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如此重要,如何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促进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呢?我认为阅读与写作是“读而不作则罔,作而不读则殆”。只有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写作教学,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以读促写”。如此亦是解决语文教学中作文水平不高问题的一个途径。 一、语文课堂上读中学写,以读促写 因为学语文不仅为了提高人文素养,更重要的是要会运用。我们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有写的意识,要关注写作,注重读写结合,读中学写,以读促写。学生也要有写的意识,通过一篇篇课文的学习,从中感悟文章的主题情感,品味文章的语言文字,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从而学会表达。这才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最终目的。 二、语文教学中注重语境,理解含义 语境是语用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正确地理解语言的内在含义离不开语境,它是正确理解语言的基础,尤其是对语言深层含义的理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人们总是不同的环境下运用不同的言语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脱离语境的人物语言感悟对于学生来说是困难的、苍白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人物语言与语境结合起来,通过对人物语言的理解、感悟帮助学生领悟到不同的语境中,人物的语言也会有各自的特点,从而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表现人物的形象。这样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才能得到“真”发展,这个“真”既是语言感悟的“真”,也是写作表达的“真”。 三、课堂教学中注重学习方式的培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已知的旧知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自己发现、获取相关的知识。这种学习方式就是一种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教师作为引领者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学习中的研究点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解决研究点,获取相关的知识,感受研究的快乐。 四、写作的基础是课本中的课文 现代教育原理认为,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双边互动过程。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教为学而存在,学又要靠教来引导,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较之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优势就在于“教学相长”,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同学生一起经历了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并有目的、有组织地引导教学活动的开展。由此可见,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大都是精选名家的经典之作,其语言、格式、表达方法等等都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典范。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当然不应该就课文论课文。一篇课文的学习,通常大家认为只要掌握了字词,理解了内容,进行了思想教育,这基本上就达到目的了。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到:重要的一点是,应该把课文的学习与写作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时时受到写作的启示。正像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阅读和写作是对等的两回事,可不是彼此不相干的两回事,认真阅读有助于写作。” 总之, “读”与“写”是两个重要的语文能力,特别突出地体现着一个人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语文教学是一个开放的教学体系,既要加强学生阅读的指导,又要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阅读是理解,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表达,又得益于阅读,两者密不可分。
④ 以读促写,英语
为你解答。
1、回feed
2、答danger
3、situation
4、wild
5、raise
6、set
7、government
8、making
9、notices
10、scientists
11、research
12、bear
13、babies
14、protect
⑤ 如何构建有效的以读促写教学模式
课堂是落实新理念、提高教育质量的主渠道,教学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版课堂。而先进、科学的课权堂教学模式能使教师摆脱只凭经验和感觉在实践中摸索进行教学的状况,在理念与实践之间搭起了一座通向高效课堂的桥梁。成功的教学模式,有实践性很强的基本操作程序,便于操作和实践,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之一。即由“理念”到“教学模式”再到“操作程序”,最终实现“高效课堂”。如杜威提出“以儿童为中心”的“做中学”为基础的实用主义教学模式。基本程序是“创设情境—确定问题—占有资料—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操作程序科学、实用而富有实效。
⑥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现以读促写
抓住文眼 读中品味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文本内容的挖掘和对思想感情的理解上,强化了“人文的感悟”,却淡化了“语文本色的品味”。事实上,语文教材中的 每一 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
⑦ 如何有效地以读促写
利用语文课教读课进行作文拓展延伸训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行之有效的办内法。这样的练习学生十分喜容欢,他们感觉是在做一个有趣的游戏,仿佛和课文中的人物在交流,不仅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还能写得生动而富有创意。如学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之后,我让同学们围绕桃源真的存在吗?千年之后再访桃源,你会遇到怎样的情景等话题进行创新写作,大家表现出极高的热情,这些问题激发了想象力,触发了写作的欲望,点亮了思考的火花,佳作不断涌现。同学们写出了《千年桃源今何在?》、《今日桃源》、《我与陶渊明对话》等精彩文章。
⑧ 如何实践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来改进,科学源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阅读与写作在其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为了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需要将“读”与“写”相结合,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⑨ 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专题活动
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作为语文教师,作文教学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作文,教师把作文教学视为难登的高山,学生把作文当作拦路猛虎,学生怕作文课,怕写作文,怕考作文,这实在是中国语文教学的悲哀,是语文教师的悲哀。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作了一些初浅的尝试:注意培养兴趣,重视作文指导;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以说促写;借鉴范文经验,以读促写;培养自改能力,以悟促写。对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培养学生作文兴趣,重视作文指导,使学生由怕作文到爱作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作文的意向,怎说得上写作文呢?更不用说取得一定的效果了。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1、相信学生,也让学生相信自身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
人的思维是都有一定的“惰性”的,学生写作也一样,就看你怎么引导,我们在相信自己的教学能力的同时,也应该充分地相信学生的写作能力,他们其实都具有一定的写作潜能,我们应该让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让他们看到学习的希望,看到自己潜在的写作能力。
2、创设有感而发、有事而叙的情境。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则新闻、假设或模拟的一个场景等等,让学生有表达的欲望,有倾吐的需要。叶圣陶先生说:“训练学生作文,必须注重倾吐他们的生活积累。”有一位教育家前辈曾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动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创设一定的有感而发、有事而叙的情境,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对于写作的顺利进行是良好的开端,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3、培养良好的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学生有了良好的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就会有意无意地把课内的语文和生活中的语文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所观察就会有所收获,有所思就会有所得,就会想到拿起笔来抒写自己的真情,表达自己的感受,有了写作的兴趣,有材料的积累,写起文章也就较为得心应手。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认识的感受就越敏锐,当教师的人,工作起来就越容易了。可以说,培养良好的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感受,随之而来的就是“表达”的欲望,“倾吐”的需要。
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还需要老师的精心指导,才能写出满意的文章来。老师在指导时应注意指导学生作文中审题,立意的方法。审题,就要确定写作的文体、写作的内容、写作的对象等等;立意就要确定作文所要表达的中心,围绕中心应该选取哪些材料等等。审题立意指导,其实是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对习作的谋篇布局,就像是对一场战斗所作的指挥决策,它是非常重要的。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谈对审题立意的认识,从而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及时指导写作的方式方法、技能技巧等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以此促使学生由怕作文慢慢地喜欢作文。
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以“说”促写
学生的实际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贴近生活实际,才能真正地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从而更好地表现生活,表达情感,更好地抒写性灵。
学生的生活包括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为此,教师应把整个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纳入习作的教学过程之中。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并想方设法去调动他们的各种感觉器官,用眼看一看,用耳听一听,用鼻嗅一嗅,动口尝一尝,动手做一做,活动中不同的体验与感受就会使学生掀起情感的波澜,激起思想交流的欲望。此时,因势利导,满足学生交流的欲望,让他们把自己的感受,体验用口头语言说出,在说的时候,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突出学生语言的个性特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最想表达的感情体验,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然后把“说”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成书面语言,就成了作文。
然后把“说”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成书面语言就成了作文。例如:我在教小学五年级(人教版教材第十册)第三单元作文时,我就采用这一方法(先“说”后写,以“说”促写)。这一单元的作文要求是:写自己成功的经历、体验。其中有一个学生就站起来说了他在用任意4张扑克牌算出结果为24的数学游戏时的经历,他说他们遇到了这几张牌,三个5和一个1要算出来等于24,一只牌只能用一次,他们开始怎么也算不出来,经过多次失败多次思考后,他突然想到了刚学过的小数,可以用小数进行计算。于是他灵机一动,用1除以5等于0.2,再用一个5减去0.2等于4.8,然后用4.8乘以5等于24。他说他终于算出来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哪。这就是他通过自己动脑筋获得的成功,他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这个学生“说”完后,我又顺势引导他,如果把你刚才说的整理后写下来就是一篇很不错的作文了。然后他依据课堂上所叙述的内容加以整理写成了作文。这一次作文他得了较高的分数。他觉得自己作文获得了成功,提高了他对作文的兴趣。促进了他写作能力的发展。
三、借鉴范文经验,以“读”促写
1、借鉴课文的写作经验。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经过专家学者的审定而最终确定下来的,大都是名家名篇。新课改教材在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方面的编排往往是阅读教学某方面的内容,作文教学也要求写某一方面的内容。如:小学五年级(人教版教材第十册)第一单元阅读教材是写景文章,作文就是要求写一篇关于春天景色的文章。阅读与作文是相互配合的,因此我们应把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在作文教学的时候,回顾本单元阅读的课文,总结写作经验,再应用到写作实践中去。或者是在单元教学前,先让学生注意一下本单元的习作要求,然后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归纳课文的写作方法,最后用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实践。如:小学五年级(人教版教材第十册)第一单元的作文,先了解到习作要求,是写一篇关于春天景物的文章,在阅读教学时让学生学完本单元课文后,分别小结一下《燕子》、《夕照》、《阿里山的云雾》的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出了景物的特征的,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最后再加以归纳、总结、概括,在写作的时候就依照这种方法,这种表达方式就一定能够写出满意的作文来。
2、借鉴学生的写作例文。
这里所说的学生的写作例文,可以是本班的学生平时的随意作文,也可以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作文选。让学生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觉得什么最有话写就写什么,发现有写得不错的文章,把它们抽出来加以整理、收集,以便在今后要求学生写同一文体或同一方面内容的文章时,拿出来作为例子。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成效显著。学生看到自己的文章被老师当作范文来分析、评讲,很有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其他的同学往往也能获得一种学习的动力。
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写作,写作的时候可以仿照优秀范文进行,以“读”促写。范文的阅读就是同思想大师心灵的沟通、对话、交流,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提高自己对世界、社会、人生的认识水平、文化素养、人生品位。学生阅读作品,理解作品,欣赏作品,从内容到形式,由感性到理性,在作品范文的铿锵顿挫节奏中不断深化,把各种写作元素(如表达方式、记叙顺序、遣词造句等)融入自己的心灵。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判断力和领悟力。它是无意识的沉淀。如《白杨》以物喻人的写法,《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叙述顺序,《牛郎织女》的双线交织,都要在学生的阅读中,通过老师的有意识讲述、学生的理解,以感性的形象存入学生的脑海,最终进入潜意识。这些内容、形式、技巧,最后化为学生的创作方式和技巧。通过“读”各种范文,学生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思维质量,使其更细致、严密、清晰、透辟,从而丰富并提升学生的写作创造力。
四、培养作文自评自改能力,以“悟”促写。
作文的修改、讲评传统上都是由教师一手包办,累坏了老师,却也收效甚微,甚至给老师业务的进修和教研水平的提高带来一定的阻力。作文的修改、讲评,如果能在课堂上完成。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对培养学生自评自改作文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将具有现实意义。培养学生自评自改作文的能力,首先要要求学生在作文课上写完作文之后,自己先通读几次,发现什么语病,错漏,及时订正,再把作文读给同学听,让听的同学从中发现问题,提出修改意见,根据修改意见再由同桌交换修改各自的文章,修改完以后写上对该篇文章的“评语”。在写评语时特别能展示学生对作文创作的感悟力,通过老师讲评,自己领悟,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仍以小学五年级第三单元“我成功了”作文为例来进行说明。在这单元的作文中,老师在指导作文之后,先请其中部分学生把自己成功的事件、经历说一遍,然后老师对其事例进行适当点评,再让学生动手写,写完以后,我让学生用前面介绍的自评自改的方法,自己修改评价作文,在评别人、评自己的作文时,用心领悟以前学过的写作技巧与方法。写出恰如其分的评语,以此促进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其中有一位学生给另一位“写玩扑克牌数学游戏”的学生的评语是:“你的文章如果能用倒叙的手法来写,一定更精彩。开头就以我成功了,成功了……更能激起读者往下读的兴趣,新意不够!”从学生的点评可以看出学生是有一定的欣赏、评价能力的,只要我们善于培养,不但可以减少我们的工作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评自改作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作文的“悟”性,提高写作水平。
作文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只有结合学生实际,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多激励学生,培养起良好的兴趣,让学生多说、多读、多思、多悟,方能让学生热爱作文,提高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