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语文 > 浅谈小学语文素养写作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素养写作能力

发布时间:2020-12-17 14:55:51

⑴ 如何培养幼儿的识字能力

当前,在语文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培养孩子们的“语文素养”是提得最响的一个词,而识字写字能力作为各种能力的首席出现在语文素养里面,这说明“识字写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汉字笔画多,对于儿童来说,不但难认、难写、还难记。识字是读书写作的基础,因此在低年级阶段识字尤为重要。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单一的教,认真地范写,学生反复地机械地抄写,效果却不理想,写出的字质量也不高。于是,识字就成为学好语文的拦路虎。如今小学语文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对识字教学进行了改革,它打破了旧的教学模式,提倡多种识字方法,把识字转化为思维训练的过程,从而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识字的能力。现将自己在识字、写字教学中的做法和体会谈一谈。 教给学生多种识字的方法 1、学会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是认识汉字,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所以必须在学习汉字之前教给学生拼读音节的方法。为了方便记忆,我运用了适合低年级儿童年龄特征和儿童心理特点的儿歌,既能引起小学生的兴趣,又能方便他们的记忆,掌握拼读方法。例如:教学声母g,k,h,我用儿歌是q下加弯g,g,g,机枪向上k,k,k,一把小椅h,h,h.教学两拼法,我用儿歌:“声母轻短韵母重,两音相连猛一碰”。学习带有介母的三拼音时,我教学生“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相连很顺当。”并指导向上运用,逐步达到心拼口直呼,直到能够独立运用。这样等到学生学习生字时,学生能够直呼音节,把字读准,迈出了识字的第一步,为独立识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识记汉字字形 识记汉字的字形是汉字的重点。“小学语文能力整体发展实验”把汉字字形归为四类:基本字、基本字带字、形声字和难字。在教学中要结合字的特点教给学生相应的识字方法。基本字是笔画比较简单的字,是组成汉字的基本单位。首先要教给学生识记基本字的方法:熟字要牢记,笔画不忘记。例如:“明”是由“日”和“月”两个熟字组成,可用口诀“日月明”来记,“车”是由笔画组成,教给学生识记方法是记住笔画。 字带字是由一个基本字加上一个偏旁部首带出来的新字,也是熟字加偏旁来识记。如“们”的记忆方法是:基本字“门”加上“人”旁合起来念“们”,我们的“们”。还要指导学生偏旁表意帮助识记字形,我们是人,所以“们”用“人”旁,把记形与字义相结合。 形声字是半边表音,半边表意的字。这类字段记忆方法是:半边表音要牢记,半边表义不忘记。如“蜻蜓”右半部是表音,左边是“虫”表义,因为蜻蜓是昆虫,所以是虫子旁。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在识字中让学生都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读写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理解汉字是的意思是识字的难点。也是识字的又一种重要方法。理解汉字的意思,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通过偏旁了解字义,这种方法掌握后,就很快地区分同音字。如“情”和“晴”,“情”的偏旁是竖心,与心情有关。“晴”是晴天的晴要有日头。这样在运用时就不会出现错误。第二,运用查字典的方法。教给学生两种查字典的方法,通过查字典了解字义,使学生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逐步形成识字能力。 “减”、“加一加”、“换一换”也是识字的良好方法。如“哪”减去“口”念“那”。“我”字加上“鸟”就是“鹅”。“傍”的“人”旁换上“木”字旁念“榜”。这样是学生能用学过的熟字与生字进行比较,使记忆更加深刻。编顺口溜和猜谜语更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和提高识字能力。如:学习“笑”可说:一个小孩天天笑,头上戴个小竹帽。学习“碧”可说:王先生,白先生,一起坐在石头上。学习“弟”可说:弟弟真淘气,头上两角系,身上挂张弓,一脚踢出去。学习“画”可让学生猜谜“一块豆腐切四瓣,放在锅里盖上盖。”学习“闪”字可让学生猜“门里有个人”。“春”“三人日下去春游”。“来”“米上加横竖出头”。学生掌握了多种的识字方法,也就能自主地独立识字了。 3、注重汉字运用 正确运用汉字是识字的最终目的。同样也是一个难点。也是写话写作的基础。因此必须在一年级识字教学时教给学生正确运用汉字的方法。开始在理解字形、字义的基础上让学生组词。为加深印象,让学生选一词说话,选两个词语说一段话,这样不仅能够把字义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也为写作打下了基础。 培养学生写字观察的能力 低年级学生有的在写字之前没有观察范字的意识,更没有观察范字的写法。因而写出的字总与范字差之千里。怎样才能把字写得更美观呢?那就是要学会观察。在写字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认真、精细的观察能力。 1、培养观察习惯 写好汉字是识字教学的又一难点。写字不是单纯写对而且还要写好。写对容易,写好难。要想写好字,必须在学生写汉字之前,教给学生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及笔画特点。如:点要顿,横要平,竖要直,捺有脚,提要尖,折有脚,弯要圆,撇有尖。另外还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使学生对写的字的笔画姿态,结构特点有一个全面的整体印象。注意观察汉字哪笔压在横虚线上,哪笔压在竖虚线上,及起笔位置。注意字形特点与形近字的细微区别,牢固的记忆字形。如:“走”、“足”让学生区分比较两字的相同与不同。 2、指导学生观察方法 观察字越精细越好。模仿范字越精细越好。可见精细地观察范字是仿写范字的首要条件。低年级学生大多写字时不会观察。不知该看什么?怎么看?所以指导学生写字时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范字尽力做到观察精细,写每个字都应该既观察整体又观察局部。要观察汉字结构在田字格中怎样搭配。如:左右结构,有的左窄右宽。有的左右相等,上下结构的字,有的上大下小,有的上小下大,有的上下相等。不管什么字都要认真观察,认真书写。在观察汉字时还要注意笔画特点,如写“地”的“土”字旁时,最后一笔的横要写成提。“校”的木字旁的最后一笔是点而不是捺。还要观察汉字每个笔画的姿态。如:长短、粗细、斜正、曲直及至笔画首尾的样子,中途转折点特点等。注意运笔方法的指导,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激发学生独立识字的兴趣 虽然在一年级时教师已经教给学生识字方法,但学生还不能独立运用。所以到二年级我引导学生继续运用各种方法识字,激发学生独立识字的兴趣,直到能够独立运用。 1、指导学生运用方法 识字方法分为音、形、义、写、用五个方面。让学生在清楚这五个方面的基础上按顺序具体识字:如“够”应该这样记:这个字读gou,它是左右结构,左边是“句”右边是“多”合在一起是“够”,能够的够也可以组成:“不够、够了、吃够、看不够。把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选词说话,然后指导学生观察这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练写。比一比谁组的词多,谁写的字漂亮。这样清楚了步骤每个字都这样识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规律。学生对识字也产生了兴趣。 2、指导学生独立运用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运用方法,形成规律后,便开始独立运用了,这时先不要完全放手,教师还要进一步指导,经过一边运用一边指导,等到学生能独立运用了再放手。可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学习过程,使知识清晰可见,把掌握变成一种乐趣。 3、放手练习,形成能力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独立识字的能力,可以请学生来当小老师,让小老师领读,分析字形,介绍识字方法,组词说话等。这样可以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自主识字的能力。 总之,识字、写字、观察、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并能为阅读、写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学好其他学科奠定良好的根基。

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改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言语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第三学段(5~6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四)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第四学段(7~9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
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6.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7.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8.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9.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10.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1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12.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13.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语言上的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4.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15.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三)写作
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7.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8.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9.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10.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0万字,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说话观点和意图。
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4.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5.在交流过程中,能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6.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7.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8.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⑶ 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读本 阅读与写作》 这本书哪里有

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读本 阅读与写作》 这本书当当网 上面有,可以 去搜索购买。

⑷ 开一家干洗店要具备什么条件吗

开干洗店需要办理的手续:

1、卫生许可证;
2、营业执照;
3、环保证;
4、特殊行业审批证(视各地方不同);
5、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证等。

详情可咨询当地工商行政部门。

开洗衣店需要具备的条件:

条件一、充分的市场调查

投资者在开店前期,首先调查自己想要开店区域周围店铺的分布情况,了解周围消费人群的人均消费水平是多少,周围分布的店铺针对哪些人群,如果周围有洗衣店,要了解到这些洗衣店的规模大小、专业化程度、利润等来决定自己开店的规模等问题。

条件二、准备充足的资金

做好了充足的市场调查后,接着就是要有充足的资金准备。干洗业属于半季生意,淡旺季节分明,对于没有充裕资金,且没有做生意经验的投资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先以小投资开一家小型干洗店,其他多余的资金用于周转。

条件三、承受风险的能力

但凡是投资,都离不开风险。虽说干洗业属于投资成本、风险低的行业,但是如果投资不慎,还是容易导致亏本甚至失败。作为初次接触干洗业的投资者们,应当根据自身的资金实力情况进行选择,如开家中小型干洗店就是不错的选择,在投资开干洗店之前,要有一定的风险意识。

条件四、选择干洗加盟连锁方式

随着市场变化,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经营模式简陋,设备不齐全的干洗店已经不能够满足更多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在市场调查中发现,干洗业以个人经营模式的成功率只有20%,而干洗店加盟连锁的模式成功率为80%,从侧面就说明了一个道理,干洗加盟连锁的模式更受消费者的喜爱。

条件五、选择一家知名干洗品牌

一家优秀的干洗加盟品牌,能让投资者享受很多优惠,比如广告宣传方面,加盟店不用担心自己的知名度不被消费者所知,总部会不断的通过媒体,广告等扩大知名度。选择一家优秀的干洗企业,有的还能够享受免加盟费的政策。

卫生许可证是单位和个人从事食品生产、餐饮店及卫生安全类经营活动,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后,发给的卫生许可凭证,有注册备案的许可证号。

营业执照是企业或组织合法经营权的凭证。《营业执照》的登记事项为:名称、地址、负责人、资金数额、经济成分、经营范围、经营方式、从业人数、经营期限等。

环保证(环境保护许可证),是指从事有害或可能有害环境的活动之前,必须向有关管理机关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发给许可证后方可进行该活动。

组织机构代码证是各类组织机构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通行证。

税务证(税务登记证),是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向生产、经营地或者纳税义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时,所颁发的登记凭证。

⑸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阅读与写作能力训练六年级上册阅读记录卡怎么做

阅读和写作是后天培养的,加油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回,发展思维,并答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

⑹ 核心素养下教师如何做好小学后进生作文

写作能力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语文学习及语文教学的重点。写作教学满足的是学生将来走上社会以后运用书面语言进行社会沟通的基本需要,这些需要均基于人类沟通的内在机制,因此,不同时期的写作教学内容,如在为什么写、写什么、怎样写等问题上,必然存在一定的共性,因而,不同时期的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策略的选择上,都应该围绕人类表达能力提高的基本需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另一方面,不同时代的学生情况、当时社会的育人取向以及教育观念的变化,又会不断对写作教学提出一些新要求,因此,写作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也应根据上述因素的变化做出适当调整,才能满足社会对写作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育的需要。近几年中,“语文核心素养”就是关于语文教育的一种比较新的观念,这种观念自然也会对语文课程,包括课程目标确定、教材编写、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小学写作教学在核心素养语境下该如何建构自己的课程内容?小学阶段日常的写作教学中如何体现培养核心素养的理念?本文尝试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考察小学写作教学内容的建构及教学实施问题。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学习目标审视写作教学
学科教育目标的确定是一门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对语文这门学科来说,核心素养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而是在以往人们对语文教育价值理解基础上进一步的思考与更清晰的表达。
20世纪末以来,中国语文教育改革中的一个关键是如何改变漫灌式教学带来的少慢差费的问题,而探索更为确定的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这的确定无疑是一个恰当的努力方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前言中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按照“课标目标与内容”部分的描述来看,这里的综合素养应该包括“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文化品位”“对祖国语言的态度”“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实践和探究精神”“识字、说话和书写技能”“阅读能力和阅读量”“书面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工具书和媒体运用”等基本内容。课标所列出的这12项学习内容,都是语文材料或学习中必然涉及、对青少年的学习与成长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而课标将它们详细列出,对语文教师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目标、并分别将它们落实到教学中去,从而确保学习效率,无疑将起着不小的保障作用。不过,从课程标准对教学应负有的指导价值来看,无论是语文素养这一概念还是具体的内容,在表述上尚存在一定的不足。
第一,无论语文素养所隐含的构成要素还是12项学习目标,其中有一些内容并非是语文学科所独有的,比如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和“思维能力”等,就是由几门学科学习所共同承担的任务,而语文学科学习只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则需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共同来完成,语文学科也参与其中;有的任务甚至不是语文学科最擅长、属于主要的担责者,譬如对学生“科学态度”和“实践和探究精神”的培养,科学、数学、生物等课程所承担的任务可能会多些、作用也更明显些;还有像“媒体运用”这类内容,应该是信息技术课程最重要的学习目标,语文学科对媒体工具的认识和运用,涉及的差不过也是最基础的层面。而从目标的精细化与确定性的角度看,上述内容都需要作更细致的区分,并进行更清晰地描述。
第二,即使是那些主要由语文学科承担的学习目标,有些内容似乎也不应该是同级别的并列关系,比如“识字、说话和书写技能”和“书面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之间是并列关系、包含关系还是交叉关系?它们之间应该存在一个能起到统领作用的目标,也应该有其内在的逻辑线索。在实际教学中,有不少语文教师对众多零散的学习目标间关系认识不明确,教学中不是使它们互相割裂、不能形成合力,就是学习上简单的重复,降低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效率。
第三,语文素养以及内容分类主要还是从学科类型的角度来划分学习内容、描述学习目标的,而不是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要来描述。理论上说,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不该按照学科内容作分门别类的学习,也不应是学习数量和学习时间上的简单叠加,而应该以满足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需要为主要依据。
上述三个方面,正是语文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试图作出回应、也是它最值得期待的价值。

阅读全文

与浅谈小学语文素养写作能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