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课文填空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课文填空题

发布时间:2020-12-16 17:25:29

1.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配套练习丹顶鹤的外形,按什么顺序写的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
二、课外阅读。
丹顶鹤
丹顶鹤全身大部分是雪白的回,头顶答有一点朱红色,这点朱红色是椭圆形的,正正地长在头顶中央。它的嘴很长,上面有一条黑道。丹顶鹤的头小得可怜,几乎和那长脖子一般粗了。最有趣的是那双眼睛,像个小豆豆,边上还有一圈黑。它的尾巴也是黑的,这使丹顶鹤变得很美丽。它走起路来姿态很漂亮,腿一下一下地迈着,脖子一伸一伸,东瞄西瞧,样子十分警觉。有时还伴着一阵舞蹈。它休息时更是好看。它用个“金鸡独立”的架势,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蜷着,亭亭玉立。不过长脖子不能歇,仍旧四处张望,窥探动静。丹顶鹤真有意思!
这段话写丹顶鹤的外形时,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答:是按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写的。

2.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五六年级的重点课文有哪些

8、《天鹅的故事》主要讲 一群天鹅为了生存 , 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场面,反映了天鹅 、 的精神。 9、《小镇的早晨》是一篇 ,课文抓住小镇的早晨的 、 、 、这三方面写出了它的美丽。表现了作者 热爱家乡 的思想感情。文章是按照由 到 的结构来写的。 10、《鼎湖山听泉》是一篇 。作者以细腻地笔触记叙了游览鼎湖山时的所见、所闻、所感。重点写了 鼎湖山奇妙的泉声 和 听泉时的感受。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 的思想感情 。 11、《莫高窟》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大量文物的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12、《快手刘》课文生动逼真地记叙了快手刘变戏法的过程,表现了他纯熟的技巧和出神入化的手技。文章充满了童趣。 13、《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介绍了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滴水穿石”这一奇观,并借古今中外名人成就事业的例子,重点讲述了由这一奇观所得到的启示: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14、《装满昆虫的衣袋》讲的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激励学生从小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15、《黄河的主人》的作者是袁鹰,课文讲了作者看到的羊皮筏子的情况以及自己的感受,赞扬了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因而被誉为“黄河的主人”。 16、《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是一篇访问记。介绍了环保小组的同学们就水资源的问题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的经过。教育我们增强环保意识。 17、《友谊的航程》记叙了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访问美国圣迭戈军港的经过,展示了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成就,表现了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3. 人教版语文小学4年级上册21课的课文习题怎么写

其实也不是来没人知道你还活着自,阿贺就知道,可他没来骚扰过你对吧?是他让我来找你的,还费了我一番功夫。一个房地产经纪公司花了好几天功夫找到这条小街的地契存档,告诉我六十多年这条街的地权就没有发生过变化,土地的持有人是上衫越,已经拖欠几十年的土地税。”昂热舀着乳白色的浓汤,“它没有被政府收走只是因为阿贺私下里帮你把土地税给补上了,否则你连在这条街上卖拉面的权利都没有。”

4. 小学语文4年级5年级6年级重点要求背诵课文(人教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复习要点

1、文言文两则

1.《学弈》选自《孟子 告子》。通过写弈秋教两人下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2.《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 汤问》,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敢于提问,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3.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的言行被弟子编成《论语》一书。《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4.理解句子。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3)孰为汝多知乎?

注释:1、弈:下棋。2、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3、通国:全国。 4、诲:教导。5、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6、之:指弈秋的教导。7、鸿鹄:天鹅。 8、援:引,拉。 9、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10、之:他,指前一个人。11、俱:一起。 12、弗:不。13、矣:了。14、为:因为。15、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注释:16、本文选自《列子?汤问》。17、辩斗:辩论,争论。18、以:认为。19、去:离。20、日中:正午。 21、及:到。

22、盘盂:盛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23、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沧沧:寒冷的意思。

24、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意思是天气很热。汤:热水。

25、决:判断。26、汝:你。 27、知:通“智”。

2、匆匆

1.《匆匆》的作者是朱自清,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的作品还有《荷塘月色》、《背影》。

2.文章紧扣“匆匆”,写了时光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3.课文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开头、结尾都用了反问句,首尾呼应,突出时间来去匆匆的惋惜和无奈的强烈情感。

4.写出珍惜时间的语句。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5.句子理解: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用排比的句式,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运用反问的方法,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②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作者运用比喻,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大海。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③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作者用一系列排比句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

④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作者把自己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时间匆匆而去的形象化为“如轻烟”“如薄雾”,比喻独特,联想新奇。轻烟、薄雾瞬息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稍纵即逝。作者用全身心去感受时光的流逝。

3、桃花心木

1.《桃花心木》的作者是林清玄,我们学过他的《和时间赛跑》。文章借树的生长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的重要意义。

2.树的生长“不确定”指老天下雨,种树人浇水没规律。人生活的“不确定”指生活中不可预知的坎坷、曲折、磨难。桃花心木在不确定中寻找水源、拼命扎根,就能长成百年大树,显示出勃勃生机。人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历风雨和磨难就能成为意志坚强有所作为的人。树似人,人如树,这篇文章是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3.表达文章主旨句子是“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有所作为的人。

6、北京的春节

1.本课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

2.文章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1)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2)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招待客人,小孩逛庙会。(3)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

3.课文按时间顺序,对除夕、大年初一、元宵节三部分写得详细,其它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点面结合、主次分明、印象深刻。

4.本课突出的表达方法是以时间为顺序,有详有略。

7.*藏戏

《藏戏》开头运用了三个排比反问句,它的作用是强调藏戏的三个特点,强烈表达作者对藏戏艺术魅力的惊叹。文章还运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开山鼻祖。

不同的地方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样式,如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浙江的越剧,四川的川剧。

8.*各具特色的民居

《各具特色的民居》是一篇说明文。作者用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方法,介绍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

9.*和田的维吾尔

《和田的维吾尔》运用了对比的写法,作用是突出了维吾尔的豪气与乐观,运用了首尾呼应的方法,文章出现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反问。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1.本文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写的一篇回忆录,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害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全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使整篇文章显得紧凑,同时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亲的被害记在心里的感情。

2.本文按时间顺序写了四件事:(1)被捕前,李大钊同志坚持革命工作。(2)被捕时,李大钊同志从容镇定。(3)法庭上,李大钊同志与敌人作斗争。(4)被害后,李大钊的妻儿悲伤的情形。

3.课文前后照应,作用: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更清楚,印象更深刻。

4.理解句子

(1)那年春天,父亲夜里回来的很晚。每天早晨……出去了。

体现了他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

(2)局势越来越严重……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

李大钊同志把革命看的比生命重要,体现了他坚决无私和大无畏的精神。

(3)他们夺下父亲的手枪……父亲保持着他惯有的严峻态度……

表现了李大钊在敌人面前的镇定、从容和大无畏的精神。

(4)在法庭上……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没戴眼镜”和“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了李大钊遭受了苦刑;“平静”说明了他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表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护。

(5)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充满信心,所以在极端困难、危险的情况下,能够坦然自若,不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屈服,也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他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伤为力量。

12、为人民服务

1《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于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会议上所做的演讲,是一篇议论文。

2.文章从三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1)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

(2)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3)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3.解释词语

固:本来 或:有的 于:表示比较 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1.课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他的作品还有:《海的女儿》、《丑小鸭》、《拇指姑娘》。本课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2.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了暖和的火炉,是因为她十分寒冷,渴望得到温暖;第二次擦燃火柴,她看到喷香的烤鹅,是因为她十分饥饿,渴望得到食物;最后擦燃整把火柴,她看到了慈祥的奶奶,是因为她想把奶奶留住,和奶奶一起飞走,远离寒冷、饥饿、痛苦。

3.文章之所以打动,是因为作家巧妙的表达方法: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想和残酷的现实交替出现。

4.写出下面两段话的理解。

(1)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小女孩离开人世在美妙的幻觉中死去了,小女孩只要活在这个世界,就只有寒冷、饥饿和痛苦。

(2)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曾经”指的是火柴擦燃后的幻想。前一个“幸福”指小女孩临死前在美好的幻想中度过的,是幸福的;后一个“幸福”指小女孩死后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幸福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15、凡卡

1.本文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2.本文由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凡卡的回忆和想象三部分穿插组成的,凡卡在信中通过吃不饱,睡不好,挨打、受人欺负三方面写了学徒生活的痛苦,并回忆了乡下生活的两个情景:爷爷守夜的情景和过圣诞节的情景。

3.文章表达上的特点是:

(1)讲凡卡的悲惨遭遇时,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写信过程中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组成;

(2)采用了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3)课文以凡卡的梦结尾,暗示了他愿望的破灭,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激起人们对凡卡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愤怒。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1.本课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

2.文章采用倒叙的手法。

3.理解句子:

(1)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是指居里夫人坚定、刚毅,有远大执著的追求。

这项伟大的自然发现:是指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

人生意义的发现:是指居里夫人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年轻美貌,金钱名利,而在于为科学作出贡献,为人类作出贡献。

(2)他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这个句子采用“从……变成……”的句式,这种“变”不是一般的变成,而是一种人生价值的提升,生命境界的飞跃。四个“变成”概括了居里夫人奋斗了一生以及不朽的功绩。

4.课文为什么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美丽的含义是什么?

(1)答:“百年”是虚指,意即“永恒”,她的伟大发现对社会的贡献永恒。她的优秀品质和人格精神永存。

(2)美丽的含义:美丽不仅指居里夫人美丽的容貌,也不光是她伟大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她的科学精神———对科学执着追求,为科学奉献终身,以及淡泊名利。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人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的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2.课文的写作思路是: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3.理解句子。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

(2)最后把“?”拉直成“!”找到真理。

这里的“?”和“!”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指发现问题。“!”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好处: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这句话用“只要……就……”这样的句式说明了“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就是“见微知著,能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看到本质,并不断探索”。

5. 小学四年级语文 人教版 重点课文有那几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重点课文

1 观潮
3 鸟的天堂
6 爬山虎的脚
7 蟋蟀的住版宅
17 长城
18 颐和园权
21 搭石
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2 桂林山水
3 记金华的双龙洞
7 尊严
9 自然之道
11 蝙蝠和雷达
17 触摸春天
21 乡下人家
27 鱼游到了纸上
31 普罗米修斯

6. 2015年人教版小学四年语文上册必背课文有哪些

哈哈!
第5课、古诗两首
《题西林壁》 苏轼(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权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陆游(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20课、古诗两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课,一个豌豆荚里的五粒豆,针对写法可以提出那些

一、复,针对写法可以提制出那些问题

答:本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二、针对童话故事的特点可以提出那些问题

答:1、童话通过丰富的什么塑造形象,反映生活?

2、童话故事的特点是什么?

三、根据内容可以提出那些问题?

答:1、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都有什么愿望?

2、豌豆“家庭里的地位”是什么?

3、小豌豆是怎样长大的?

阅读全文

与人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课文填空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