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学生怎样学好语文有什么好方法
怎样才能指导学生有效学习语文?这一直是小学语文老师探究的问题,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学好小学语文的方法和技巧,供大家参考。
一、学好课本知识
课本知识是语文的基础,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学习它。有不少学生认为只要上课时专心听讲,勤记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再加上自觉复习,就能使成绩提高。其实,这还不够。学习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
也就是说在老师上课之前,你先得自己学习一下课文,在预习中要尽量运用你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主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上课时跟老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课本要反复阅读,直到把问题看的透彻了、明白了。
重点是培养两个习惯:一个是课后复习的习惯。教师应该针对各学习环节的不同特点给学生适量布置听、说、读、写、背方面的作业,形式上要尽量做到游戏式、趣味化,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自己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不懂就问,在复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另一个是阶段复习的习惯。从时间安排上,可以当天巩固新知识,每周进行小结,每月进行阶段性总结,期中期末进行全面系统的学期复习;从内容上看,每课知识及时回顾,每单元进行知识梳理,每章节进行知识归纳总结,必须把相关知识串联在一起,描绘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达到对知识和方法的整体把握。
B. 阅读对小学生有什么好处
1、知识储备。经常读书的人,无论是知识量、深度还是知识的新鲜度都远大于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人很多知识压根就无法了解到,或者了解的很表面。
2、思维方式。①经常读书的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有广度也有深度,更容易透过现象看本质,恰到好处的解决问题。因为面对一个问题,你所能做的就是从你已知的“知识库”中寻求答案。②经常读书的人,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更加独立和理性;相反的则比较从众和感性,甚至交智商税。
3、精神层面。从精神层面来讲,人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世界上唯一的那种动物。这种动物是需要通过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或者说是重要渠道,便是阅读。精神上强大的人是不畏惧现实的,精神上富有的人是不抱怨现实的。
4、包容性。经常读书的人,其包容性是更大的,因为他的学识、眼界、思想不会局限在一个点上。他们更容易从容的面对一件或好或坏的事,接受一个不一样的观点,和各阶层的人们融洽相处,能接受热闹也能享受孤独,拥有一颗平常心。他们会更客观地去思考一件事,并找出最好的解决办法。
读书的方法:
高效的阅读要养成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阅读的习惯,这样可以使我们在阅读中善于发现重点、新问题、新观点和新材料,这样既有助于提升阅读速度,同时也能提升阅读理解和记忆效率。当然了,这需要自己在平时的阅读中有意识的培养。
如果阅读效率低的话,可以学习一下快速阅读法。快速阅读是一种眼脑直映式的高效阅读学习方法,掌握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重点,促进整理、归纳和分析,提高理解和记忆效率;同时很快的阅读速度,还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其它事情。掌握不是一句两句话就可以做到的,想学习的可以自己去了解,或者参考《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软件》,主要就是训练快速阅读的,里面也有“思维导图”的训练,如果你的阅读效率低,可以好好的去练习提高一下。
阅读中和阅读后要学会做做读书笔记:
阅读过程中:①遇到重要的、有趣的、有疑问的等的内容就记录下来,以备份查阅。②做好读书批注。也就是记录阅读过程中的阅读感受或感悟,比如你对某一句话、某一观点的理解、联想、灵感等方面,都要及时的记录下来。
阅读完之后:①以知识框架或思维导图的形式来来整理书籍,主要是书本的重要内容提炼,也包括自己在读的过程中的一些理解和感悟。知识框架,特备是思维导图形式的笔记,有一个好处就是方便添加新内容,当我在后期的学习或阅读中有相关的新知识点、新体会,都可以加进去,促进知识的衔接,方便掌握和运用。②针对一部分书,比如看了之后很有感触的那种,我也会写一写读书感悟。
C. 小学生的语文学习,需要怎么样进行积累呢
语文学习的主要学科,语文取得理想的成绩,说难不难但也不简单。小学生需要明白,语文的知识源于生活,学习语文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语文需要从读、说、写三方面去学习,去品味,去发扬,读就是要去获取知识,去欣赏。学生应该利用空闲的时间去练习写作,多写才能提高,才能真正把文章写好,学生需要学会运用自己从阅读中获取的知识,将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
D. 小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语文,有什么作用,能锻炼思维吗
有这样一句话:如若你有两个硬币,一个买面包,一个就买一朵水仙花吧!专
这听起来,很无厘属头。而简单的说就是在物质可以得到满足的条件下,要发展一下精神追求,人不是只知道吃的动物,我们也要看电影,玩游戏,看书,这就是精神追求。
你可能会说这和语文有什么关系。请慢慢看下去。
1.现实一点,学语文为了读书,读书为了什么人人都知道,就这么简单。锻炼思维,只要在思考,什么都是锻炼思维的!
2.第二点,就是我想强调的,很多人都觉得语文学了,没有用很鸡肋。这就好比你吃饱了饭说这米不怎么香一样。
你会识字,不是天生的!是学来的,哪学的当然是学校语文课里教的。当然你说我可以自己在家学啊,但是人读书不仅是为了学习,还要社交的!
学语文的作用就是学习,不论是做人的道德,还是文学修养都可以作为语文这个媒介来实现。
在思维方面,老师说肯定是数学理科这样的更活跃,但是要知道,你可以什么都不会最后却能当个作家。然而你不能随随便便就变成科学家了吧?
满意请采纳!
E. 小学生语文学习计划 一定要短
一份小学到初中的语文学习规划,作为母语,很多孩子语文学不好,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应试教育的错吗?还是家长孩子的错?都不是,而是家长对语文学习缺少整体的认知,对如何规化语文学习心中无数,难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下面,就是一份针对大多数孩子都适用的语文学习规划,从一年级到初中,爸妈赶紧为孩子看看吧。
一二年级拼音/朗读/习惯
一二年级是以拼音字词句子为主,在这个阶段,主要要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认真听讲、整洁书写、按时完成作业、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等。
在这个阶段,培养孩子一个能力,就是:朗读,鼓励孩子大声得朗读课文,能带有感情朗读更好。朗读对培养孩子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语感都非常有好处。
一二年级不要太看重孩子的成绩,因为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不一致,只要孩子的学习习惯养好了,随着时间的发展,会越来越轻松自信。
三四年级写作/阅读
小学三、四年级,根据孩子自身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孩子整个阅读写作能力的重要奠定期。这一时期孩子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将直接决定孩子将会更加亲近或远离语文学科。
这一阶段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让孩子不怕写作文,觉得自己的作文写得还不错,甚至是喜欢写作文,这将对他今后的语文学习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需要做到的:
1. 这个时期是孩子的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让孩子多背古诗名句。
2.三、四年级最应着重和优先解决的问题是写作,然后是阅读。
五六年级综合能力
这个阶段的孩子,家长不应该再把他们当小孩子看,作为家长,要转变角色,学会和孩子分享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和话题,你将发现他们会给出非常积极的回应。
1.阅读能力方面,这个阶段应重在提高孩子的概括能力、理解和表述能力,同时要兼顾对抒情性散文、说明文阅读题的练习。
2.五六年级的作文学习,重点在于解决主题鲜明(最好略带深刻)、立意新颖、重点突出、语言生动等问题。
3.除了孩子能学好写作外,我们无法忘记小升初面试时的考题,其实是在考孩子的现场口头作文能力,因此作文课堂训练除了以写为主,听和说的训练也是绝对不可以缺少的。
4.这个阶段,只要时间允许,仍可让孩子适当多背多记一些古诗文和现代经典文章。
七八年级阅读/作文/文言文
这个时候,孩子开始初中的学习,由于初中语文和小学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标准,所以孩子在上初中的开始阶段,会有不适应。家长在看到孩子语文成绩退步时也不要惊慌,应该帮组孩子仔细分析丢分的原因,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1.这个阶段,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已经不是重点,因此基础的字词拼音不该成为学习补课的重点,在学校认真读书记笔记即可。
2.阅读理解方面,需要开始系统的掌握初中阅读知识点:文章的语言、结构、主题、材料、表达方式的内容。并且积累一定的阅读答题的技巧。
3.作文方面,需要了解考场作文的评分要求,学会不同类型作文的基本写法,有意识的运用写作技巧比如:材料的选取、结构的安排、立意的新颖来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4.文言文的学习,要注重字的积累,总结每个字在不同的语境、文章中的含义,归纳总结并记录下来。
九年级归纳/梳理/总结
到了这个阶段,马上就要中考了,因此,从头开始打基础的时间已经来不及。主要要做的就是查漏补缺,家长要帮助孩子对整个知识进行归纳、梳理、总结。对作文,要学习一些作文修改的技巧,准备一些作文的素材,关注近一两年的热点时事,以便在考试时可以自如应对。然后,放松心情,轻装上阵,迎接人生中的第一个挑战--中考!
F. 小学生上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辅导班有什么好处
可以提升阅读理解和解题能力
G. 小学生学语文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小学生学习语文最大意义就是:会说话,会写作,会做人,不断提高生存和发展能力。
H. 小学生怎样学好语文
对于学好语文,提供以下几点建议:除了字、词、句、章等基础的识记知识掌握之外,还要做好以下这几点。
大量阅读
博览群书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孩子语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
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心理实验研究表明,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对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作用,远远大于机械的写作训练。
语文成绩好的孩子几乎都是特别喜欢课外书。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积累:语词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情感的积累等。
这样的孩子在写作上往往有突出的构思、神奇的用词,在阅读理解方面有杰出的见地,在说话方面有超出他人的见识等。总之,他们由于见多识广而语文根底厚实。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在低年级,推荐给他们一些民间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来读;在中高年级,推荐一些儿童文学,杂文随笔,报刊杂志,科幻漫画,历史名着,文学名着,名人传记等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多种书籍来读,并且取消种种人为的限制,允许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书籍,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
理解能力是一种语文素养,它不会像识记能力那样易于形成,需要耐心长期积累。
坚持阅读是培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多读一些文辞优美、气魄宏大的散文,对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帮助,比如《鲁迅文集》,《读者》杂志对培养这些能力和素养都很有帮助。
博览群书不但是孩子语文素养的基本功之一,而且是孩子成材的一个重要条件。因为丰富的知识是创造力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也是见识增长,智慧来源的途径之一。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不能远离名著,培养孩子阅读经典名著要从小引导,循序渐进。
譬如,在小学阶段可以让孩子阅读根据名著改编的连环画,小学高年级可以让孩子阅读一些专门给少年儿童看的名著简写版。
进入初中,就应该接触原著。我们建议一个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毕业阅读的课外书最低应该在500本之上,最好在1000本以上。
其中包括100本以上各行各业的人物传记,来奠定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础。同时要注意不但要阅读,而且要写读书笔记或者书评。
背诵经典
背诵经典文章、名言佳句也是培养孩子语言素养基本功之一,中学毕业孩子如果能背诵150首古今诗词,25首白话诗歌,40篇精美的文言散文(每篇三五百字),10篇精美的现代白话文(每篇800到1000多字),200多条古今中外格言警句。
那么,他的语文功底应该是不错的。如果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间——16岁之前,让孩子记诵大量的语言精华,那么,这个孩子从小就奠定了坚实的语文根底。
如果不能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童子功”季节引导他们走向阅读的海阔天空,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的基础,将来孩子就很难成为高尚的、文明的,具有创造性的现代人。
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日记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辨别能力,增强孩子的自我约束力,提高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磨练孩子的意志力和积累作文素材。
写日记的好处大大超过了教育者的想象。培养孩子写日记的习惯要循序渐进,开始可以写短些,每天一、两句,到每天三、五行,慢慢提高增长。
内容也不拘格,什么都可以写,想象的,现实的,国内的,国外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国家大事,小到鸡毛蒜皮等等,要做到有闻必记,有为必记,有见必记,有感必记。
但一定不能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哪怕一两句也要写上,写得荒诞一点,不合常规也行,但必须要写下去,目的是为了习惯的养成,终止了,就前功尽弃了。
超越课堂,走进社会生活
要孩子懂得: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语文学习应该在课堂上,但绝对不是只靠课堂就能学好的,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课堂,语文学习还要在广阔的天地中,引导孩子睁开惊奇的眼睛面对世界,去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去逛书店、旅游、看展览、做采访、搞调查、看焦点访谈;讨论下岗分流、西部开发、腐败现象、庸俗文化……
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懂得我们生活在奇妙的大自然里,生活在多变的信息社会中,感受人世间的爱与恨,美与丑。
写好作文
作文是需要灵性的,是需要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世界各国的学校都非常重视,例如美国从小学开始,写作就是孩子们的必修课,到博士毕业都是如此。
那么怎么样才能写好作文呢?我们提供建议如下:
1、能说出来就能写出来
我口表我心,我手写我口,就能打消孩子对写作文的距离感和畏惧感。说的时候就是“话”,把它写在纸上就是“文”,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大人有大人的想法和说法,孩子有孩子的想法和说法,不同的人都有各自的想法和说法,所以每个人写出来的文章都不一样,这就是写作的秘诀。
2、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写
所谓作文就是让真挚的思想感情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要给与过多的约束和限制,不要给予太多的标准,不能把大人自以为是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强加在他们头上,最需要的是宽容。
忠实自己的心灵和生活,是打开作文大门的第一把钥匙。要多用短句子,多用白话,多用具体事例,少用概括性句子,多采用描述性语言。做人要直,作文要曲。
3、模仿中创新
人类能借助模仿而飞快地学习。特别是孩子,他们非常善于在模仿中学习,如果不许模仿,他们一定举步维艰。
刚开始的所谓临摹,可以以记人家的结构为主,犹如偷学了几招花拳绣腿,当然,临摹“结构”学的是招式,偷的是初级功法。临摹“构思”和“角度”,学的是配方,偷的是中级功法。
临摹人家的“思维方式”,学的是精髓,偷的是高级功法。在模仿中要有创新,还应教会孩子像大师一样思考。像大师一样,并不困难,只要对生活的态度不粉饰、不矫情,坦诚地去表现、体味、感悟、剖析生活,特别是自己最熟悉和最有兴趣表现的生活,就可以了。
让孩子学会把自己的观察思考整理整理写下来。看、想、写,往复运动,盘旋上升,久而久之,就既有生活又有思想了,思考可以带动对生活的构思和表达。
4、给孩子展示和被认可的机会
宏湖是北京某报社的一位编辑,他向邻居高二学生吴菲约稿,没想到吴菲“作文在班里较差”,但是因为稿源奇缺,他还是说服吴菲花了三天的时间写了一篇稿子。后经他的“润色”,文章登出来了,稿费也同时算出来,1600字的文章共得25元稿费。他想不管吴菲文章写得好赖,毕竟耗时三天啊,25元稿费确实太少了,就自己又贴上15元,凑了个40元的整数给吴菲送去。谁知从那以后,吴菲就像一个上了发条的机器,拼命写稿,不但是一个优秀小作者,而且在2002年的高考中,以674分的总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中文系。
孩子之所以不喜欢写作文,不是因为他写得不好,而是因为教育者缺少一颗宽容的心,缺少一颗发现优秀的心,缺少一颗善于激励和欣赏的心!他们往往“只顾到学生的作文,而忽视了作文的学生。”
在一定意义上教育者不应该把力量都放在“指导”孩子如何写作文上,而应该研究如何给孩子展示和被认可的机会,即研究如何“发表”这些作文。“发表”是广义的,哪怕只是当众念一念,“制作精品作文集”、“内部出版”等都是发表。
“发表”——给孩子展示和被认可的机会是最强劲的推动力。只要公开发表过一次作文,从此就会改变孩子对作文的态度。作文的持续热情和灵感,很大部分是靠“发表”运转起来的。
5、多练多改
巴金说:“只有写,才能写出好文章。”鲁迅说:“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修改是写作文最后一个步骤,并且非常重要。文学巨匠托尔斯泰一部《复活》就改了六次之多。
6、素材积累
引导和促使孩子通过观察、调查、访谈、上网、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让孩子多体验生活。写作成功秘诀在于写熟悉的事,写具体的事,写感动自己的事,写自己喜欢的事,写自己体验尝试实践过的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多读名家之言,多欣赏名篇做积累是根本。作文素材积累途径概括为以下三点:A观察,B阅读,C体验。
7、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万件事。概括起来说,要写好作文要做好以下四点:
A、玩中丰富自己的人生实践证明,会玩的人往往容易取得成功,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的发明,都和玩有关系哦。爱玩瓶瓶罐罐的爱迪生成了大发明家,终身玩炸药的诺贝尔成了大化学家。而那些文学家、大诗人呢,似乎个个都是旅行家,游山玩水,写出了精美的散文、游记。所以,写好作文的第一秘诀——会玩。玩的丰富多彩一些,自然比闭门不出好得多了。
B、读中丰富自己的情感。立品同白玉,读书上青云。爱读书的孩子,没有坏孩子。所以,写好作文的第二秘诀——多读。精读与泛读像结合,深度与广度相结合,变他人所知为自己所知,充实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的情感。
C、思中激发创造的灵感。鲁迅先生说过:“一味只读,就变成了书橱。”这就是孔子警示我们的“学而不思则罔”。只有在经历了、阅读了之后深入地思考,才会不断激发创作的灵感,使自己文思泉涌。所以,写好作文的第三秘诀——会思。
D、写好表达自己的情感。“好脑子不如烂笔头”。清朝唐彪写过《文章惟多做始能精熟》,稳重强调了多做文章的妙处:“多读乃藉人之功夫,多做乃切实求己功夫,其益相去远矣。”由此可见,多写,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才能锻炼出良好的表达能力。
I. 小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语文,有什么好处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你平时所用的成语之类不是从语文所学,是从何来,,,语文学不好,以后吹牛皮都吹不出来。
J. 语文综合性学习给学生带来了什么好处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提出,
顺应了新世纪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是素质教育深入实施的必然要
求,
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
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又具有深远
的历史意义,是落实小学语文课程“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
,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
一,
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乃至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
必将为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开辟
出广阔的前景,
注入新的思想和活力。
除此之外,
语文综合性学习还特别具有以下四个方面
的突出作用。
一有利于语文课外综合实践活动的落实
小学生学习语文主要通过两个渠道:
一是语文课堂教学,
它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
以学习
系统的人类已有的语文知识和进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为主要内容;二是语文课外实践活
动,它以体验学习和自主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习直接经验和获取综合性信息为主要内容,
以促进学生认识、情感、能力、习惯和语文综合素养统一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因此,我们
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两翼”
,两者相辅相成,既有紧
密的联系,
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是不能替代的。回顾建国以来半个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学,我
们特别重视的是语文课堂教学,
尤其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迫使教师们死盯着语文课本,
学
生们死啃着语文课本,
导致了课外的语文学习活动成了以抄题、
做题、
考题为主要内容的考
试练兵场,
形成了语文教学“课内损失课外补”的一统天下,
严重地制约着小学生语文合素
养的整体提高和发展。早在
20
多年前,吕叔湘先生批评的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咄咄怪事”
,
虽然唤起了中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焦虑、
不安和思考,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语文课外实践
活动仍然不能二分天下有其一。这就是语文教学“高分低能”和“高投入、低产出”的根本
原因所在。
下面我们不妨先算出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两笔账:
一是中小学语文课堂学习的
时间。小学按每周每年级平均
7
.
5
课时计算,每学年约
315
课时;按学生每天在校学习
6
小时计算,每年合计时间还不足
53
天。中学按每周每年级平均约
5
课时计算,每学年不足
210
课时;按每天在校学习
7
小时计算,每学年合计时间不足
30
天。这样
12
年中小学语文
教学时间不足
500
天。二是中小学语文阅读量。小学
12
册语文课本共约
67
万字,
(
含课后
练习、单元练习、生字表等,下同
)
其阅读课文的字数只相当一本《三国演义》
。中学
12
册
语文课本共约
256
万字,其阅读课文的字数只相当《西游记》
、
《红楼梦》
、
《水浒传》
。这样
的语文教学,
学生怎么能不患
“营养不良症”
和
“语言贫乏症”
呢
?
因此,
“高投入,
低产出”
的现象也只能是见怪不‘隆了。
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不是在课堂
“言说”
和课外
“做题”
中形成的,
而是在学生充分
“践行”
和广泛“习得”中形成的。
“语文课堂应是学生语文‘践行’的场所。语文课程应构建一个
开放的语文学习的世界,打通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联系的通道。
”
(
《试论新世纪语文课程的
基本理念》
夏家发、
杨再隋
)
因此,
《标准》
针对上述现状特别提出了
“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提倡少
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要求。语文课程这些理念的落
实,主要是通过综合性学习来实现的。
《标准》把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学习的“五个板块”
之一明确提出来,
突出了语文实践活动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并较之传统的语文课外
活动有了重大的发展。特别对“四个学段”学习活动和评价要求的细化,使之更具规范性和
导向性,确保了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全面落实和深入开展。因此,
抓好综合性学习,是沟通
课内外联系、
实现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整体优化的关键。
反之,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就很
难取得突破性进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就可能留于形式,
“标准”规定的小学阶段
150
万字
的阅读量和“三个维度”的语文教学目标就可能成为一纸空文。
二有利于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语文学习的思想教育功能是“润物细无声”的。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参加语文综合性学习,
将大大增强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具体地说,其主要具有三大优势:
1
.思想教育的形象化和自觉性。
语文学习大都是通过形象化的生活、
形象化的人物、
形象化的语言来达到其思想教育目的的。
尤其是小学语文实践活动,这一特点更加突出。小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
通过阅读、
视听
以及对现实生活的考察、体验,接触到一个个典型的人、事、物,自觉地接受着爱国主义、
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等方面的教育。
这样的教育感人至深,
鲜活生动,
较之空洞的说教更具
吸引力和说服力。
2
.文化教育的广博性和亲和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进一步提升了语文的文化教育功能。
首先,
小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
阅读等不同渠道,
对来自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有了更加广泛的接触,
对社
会科学、
自然科学等也有了更加广泛的接触。
与单纯的语文课堂学习相比,
语文综合性学习
活动更加注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广博性。
其次,
小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大都是以感受人文教育
为主,
而语言文字的学习往往下降到次要的位置。
这类活动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
再次,语
文综合性学习大都是学生带着浓厚兴趣自愿参与的,
是其精神生活极其需要的,
因此,
在语
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不但能够增强语言文字对学生的感染作用,
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生
活,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培养学生关心和热爱民族传统文化、
珍惜人类优秀文化遗产
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教育的丰富性和潜在性。
小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自始至终都伴随着丰富的情感因素。
诸如爱与憎、
乐与悲、
好与恶
等。通过反反复复、
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潜移默化地陶冶着学生的性情,
涵养
着学生的情趣,
积淀着学生的情怀,
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感情,
使每一个
学生身上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洋溢着人们崇尚的浩然正气,
充满着万民称道的人
间真情。
三有利于各类学生的智力发展
综合性学习的提出,
使生成性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新特点。
这是因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别于
“大一统”的课堂教学,活动涉及范围广泛,形式多样,特别提倡学生自由选择活动内容,
自主设计活动程序,
倡导学生个性凸显和创造性的发挥。
因此,
其学习目标更加灵活而有弹
性——对于整体目标而言,
既具有导向性又具有延展性;
对于阶段或过程目标而言,
既具有
可行性又具有可变性;对学生群体或个体的要求,都比较明确而宽松
(
当然,教师对综合学
习活动总体规划和周密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但其设计不是限制其生成性,
而是为了使其生成
性发挥得更具有指向性,更富有成效
)
。这样,就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实现自己理想志趣的
广阔天地。
学生在活动中,可以根据自己探究的需要,随时改变原设计的思路,沿着更新的
目标去探索、前进,
以求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
新的目标可以不断生
成,
新的主题可能不断产生。
这样就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他们在活动中情绪高涨,
兴趣盎然,
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
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进发,
从而推动了学习探究活动不断向
纵深发展。
活动目标的可变性充分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生成性的特点,
它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的研究和探索,
有利于学习活动的推进和深入,
有利于学生个性张扬和创造才能的发挥。
由于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意愿,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
爱好
自主地进行设计活动,
这样便产生了强大的内驱力,
因此,
在活动中学生变
“要我学”
为
“我
要学”
,其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开发,个性特长都能得到充分的施展,智力因素都能在各自
不同的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诸如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逻辑
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能力、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会得到迅速提高。
学生学会在实践
中学,
在合作中学,
既有助于多元智力的开发,又有助于多种学习方法的掌握,为其终身学
习奠定了基础。
四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知识更新的加快,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涉及面之广,
吸纳的信息量之
大,
对指导教师的要求之高,
都将是前所未有的。
因此,
这必将促使小学语文教师自加压力,
积极地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一是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加强教育理论的学
习与研究,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和质量观,尽快实现教
育观念和教学角色的转变。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既要充分地发挥好主导作用,
又要以
“参
与者”
的身份与学生平等对话,
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虚心向小学生学习,
通过综合实践活
动的开展,
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二是新的课程内涵要求教师要善于学习和实践,
广泛
涉猎各类知识,
不断扩大知识视野,
深入生活,调查研究,获取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亲身体
验,
以掌握指导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动权。
三是新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加强对综合性学
习指导方法的研究。
诸如教师在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活动的组织类别和形式、
指导的方法
和要求等,
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尽快把理论转化成实践,
以不断提高其指导能力和活
动效率。
四是新的课程目标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整体素质,
特别是要养成高雅的情趣和良
好的习惯。
语文教师应具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情感积累,
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情趣,
养成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等,
诸如广泛的兴趣爱好,交往合作,
独立的思考、锲而不舍的
探究和持之以恒的读书习惯,记日记习惯等等。
“身正为范”
,教师就是一本无字的教科书,
对学生应该起到良好的、积极的影响。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