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浅谈如何让低年级学生趣味学习语文
低年级就是小学生喽,小学生学习除了一些比较乖的爱学习的小孩,绝大多数都是爱玩的,所回以,根据这个现象答,可以把语文或者其他学科都改编成游戏的形式,比如,语文一些古诗比较多,可以设置个闯关游戏,每一关可以弄一个古诗,扣掉一句或者几个字,让小学生完成这个古诗才可以进入下一关,至于这个游戏,可以找一篇语文中的课文,小学也是有一些故事文的,将这个故事大概整理下,分成几关就好了,可以将小学生们都带到操场去玩,可以设置几个奖项,小学生的话无非就是弄个小红花,奖励一颗糖,弄个奖状啥的,具体的自己把握。
2.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有效吸引学生的
学生重要心理以及行为素质就是注意力,会对学生学习能力以及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注意力集中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优良学习习惯,并且为未来工作以及学习提供素质基础。教师进行低年级语文教学时,很多学生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问题,对学生学习产生严重的影响。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特点进行教学,增加教学趣味性。
一、通过绘画艺术提高语文课堂生命力
由于低年级学生自身思维相对较简单,缺乏认知能力,没有完整的知识结构,抽象思维以及学习能力等均还没有发育成熟,对一些具有趣味性、形象以及艳丽的事物非常感兴趣,激烈感官刺激可以使其产生强烈的兴趣,快速集中注意力,同时集中时间并不短。语文教师可以抓住该特点,在语文课堂里面引入绘画,促使学生将陶冶情操、欣赏绘画、领悟语言美感以及认知文字有机结合起来,优化其语文素养。
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可以板书设计环节采取彩色粉笔将本堂课学生需要学习的生词图画直接画出来,使学生在欣赏图画的过程中识字,有效结合看图、识字以及理解。此外,也能够让学生亲自作画以及抒写文字。例如,教师在讲授《秋天》时,可以画出棉花、苹果、大枣、汽车等图画,并且配上文字,将文章里面重点教学词语利用绘画形成展现出来,学生先会感叹教师的绘画作品,然后饶有兴致地读出这些词,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教学时机,将不同词串成句,并且连句成段,逐渐深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迅速达到最佳学习水平,在充满生命力的环境里面消化这篇文章中的生字词,并且显著提升学生自身语文素养。
二、通过多媒体教学增加语文课堂趣味性
想要对小学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创新,就应该引进现代化教学方式,当前比较常见的有效方法就包括多媒体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通过对媒体实施教学过程,可以有效提高教学内容所具有的丰富性,使枯燥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此外,也能够显著增加课堂学习中所含的信息量,为学习提供更高效的各种学习资料,促使学生彻底投入语文学习里面。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结合图片、声音以及动画等,有效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将学生语文兴趣完全激发出来。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阅读属于关键教学部分之一,语文教师通过多媒体实施阅读教学,可以在一些图画以及音乐里面插入十分标准的朗读,促使学生完全投入阅读内容,深入理解阅读段落的中心思想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例如,教师在讲授《咕咚》这篇课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兔子、狐狸、猴子以及狮子听说咕咚来了时的情景展示出来,同时配以物体落水的“咕咚”声,这种极具形象性的教学可以有效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全面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及各种小动物的情感转变情况,获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通过充满激情的课堂激起学生积极性
小学低年级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就是兴趣,语文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将自我艺术魅力完全展示出来,使学生受到感染,增加课堂活力,该类教学课堂具备很强的感召力。想要让课堂里面充满激情,语文教师首先自己要有激情,在教学激情的衬托下将更具个人魅力。
例如,教师在对课文朗读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将采取角色扮演的形式完成课文朗读环节,如将自己扮演成朗读比赛的主持人,通过主持人的口吻指导学生进行以“我来挑战你”为主题的朗读比赛,每位学生都可以对主持人或者是比自己读得更加好的同学提出比赛挑战,从而在朗读过程中将更细心,同时主持人能够穿插一些比较幽默风趣的动作以及话语,让学生在愉快大笑的同时获取到一定的知识,既可以提升学生语文朗读方面的兴趣,又能够增强学生朗读能力,获得比较好的朗读效果,贯彻趣中学以及学中趣的教学方针。
四、结语
教学工作具有一定艺术性,其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同时还需要激励、唤醒以及鼓励学生。教师采用幽默的语言或者是动作、创新教学设计,既可以实现传授基本知识的目标,又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充分激发学生语文兴趣,吸引其课堂注意力,获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3. 如何让小学低年级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语文知识
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郭沫若先生曾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识字是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的基础,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就语文教学而言,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识字教学成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怎样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呢?我认为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明确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对识字产生了兴趣就等于拥有了无穷的力量,他们会自觉地克服很多困难,想方设法抓住一切机会识字,并且学以致用,自得其乐。教学实践证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在识字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 创设教学情境,活跃气氛,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要认识几个甚至十几个字,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如:打牌游戏、开火车识字、摘果子游戏、走迷宫、“抓特务”游戏等,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识字1时,我让学生自制牌形生字卡片,在课堂中同桌互玩打牌游戏,边出牌、边读出字音,再组词读(组词越多越好),谁先把手中的汉字牌打完,谁获胜。在此游戏中为了取胜,同学们会积极认字,有不会读的和不会组词的会主动想办法解决。这种游戏识字方法既可应用在复习一课的生字,又可以用在对一单元的生字复习。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识字2时,学生按教师要求学习完生字后,每组抽一名认字最好的同学到其他小组“抓特务”。即逐个检查字音、组词情况,如果有不会的即是“特务”,要求小组长立即帮助学习生字。这样一来人人都不想当特务,识字效率明显提高,即使有困难的同学在小组长的帮助下也会很快认识。检查一课、一单元甚至一册书的生字都可以用此法。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学期识字3时,采用开火车识字的方法,即让一组学生按顺序读字、组词、分析字型、说一句或几句话,其他同学轻声发出火车开动时的“呜一咔嚓、咔嚓”声。如果有人说错了或不会读,火车就停下来,选其他组的“修理员”“修理”(重读字音、组词或其它),“修理”好后继续开火车。
2、 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学习,所以教师要尽快的“授之以鱼”,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同时运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识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教学质量。
①、儿歌识字法:读儿歌是低年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编一些适合儿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诀,让他们反复诵读,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从而提高记忆字形的准确性。如:“一个王姑娘,一个白姑娘,坐在石头上——碧”,“没头就是早,早上长青草,牛羊见它乐,禾苗见它恼——草”,“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左方,一对孪生树,长在石头上——磨”。
②、字谜识字法:学生对字谜非常感兴趣,恰到好处地运用字谜帮助学生识字,也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生在猜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义,同时锻炼了思维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真是一举多得。如:“三人同日去看花——春”,“一口咬掉牛尾巴——告”,“牛走独木桥——生”,“1+1不等于2——王”,“六十天——朋”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生字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非常深刻。此时,学生无论猜得出或猜不出,都会开怀大笑,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③、故事识字法: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若能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他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生字,更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如教学“ 影子”的“ 影”字时,把“ 影”字拆成“ 日( 太阳)、京( 京京)、彡( 影子)”,编成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朋友京京,他站在太阳下,地上留下了三撇( 影子)。这样,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使三者得到有趣的组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字,效果很好。
当然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有很多识字方法,如:拆字法、比较法、熟字加一笔、减一笔、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法、动作演示法、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等。教师要结合所学生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灵活使用,以便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3、 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结合过程才能变得比较轻松”。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其实生活就是识字的背景和舞台。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那么怎样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呢?首先,要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形成识字的敏感性和浓厚兴趣。比如:电视上动画片中的说话字幕,校园的校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课程表,同学姓名等,都是学生识字的教材;还有新一轮课程改革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无论是常规活动如:晨会、班会、队会、节日庆典,还是校本活动如国防主题、环保主题、社会调查主题、春秋游主题等,都离不开汉字这个媒介。活动中若以认字贯穿其中,充分发挥媒介作用,不仅可以丰富活动内容,还可以在研究中,在玩乐中接触认识不少汉字。让孩子走进一个无声而精彩的世界,只有当学生从阅读中尝到识字的乐趣,他才会更加主动地识字,并使阅读成为自己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4、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创新者,他们喜欢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得到肯定后往往会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并会用更高的情趣,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新知。教师要想方设法保护学生这种热情,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识字,不要强求统一。如:认识“司”字时,有的学生用“同”字去掉一笔“丨”就变成了“司”,有的学生用“词”去掉“讠”旁就变成了“司”。学习“李”字时,有的学生说“李”就是“十、八、子”这三个字组成的,有的学生说“李”就是“木、子”这两个字组成的。出现这种情况,老师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总之,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在课堂上,老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字,写字,了解字词的意思。在课堂外,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见到什么字,就认什么字,并自觉和同学交流识字成果。老师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发现,使儿童渐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合适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
4.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
好习惯——一笔终生受用的财富 马兰:习惯,是日积月累的细节,是一个人由于多次练习或重复,使某一行为方式成为不需经过努力就自然出现的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对一个人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奠定了自我学习和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学生能否成才的关键因素。 杨馨凤: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习惯”,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源于实践,充分说明培养好习惯的重要性,也说明习惯培养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更是小学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 任菊莲:我曾听到过这样一段话,觉得非常有道理,说来和大家分享:“每一个教师都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上课时,手也动,脚也动,就是情不动;读书时,别人读,他也读,就是心没读;作业时,东也看,西也看,就是字不看;放假时,书也丢,包也丢,就是‘毛病’不丢。人人都说其‘聪明’,年年不见其长进。孩子的家长,甚至一些教师都认为这是‘年幼’‘贪玩’‘不懂事’,却很少站到‘习惯’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因而也就看不到它们在该生今后发展道路上的‘潜在危机’了。”从某种角度讲,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其意义要比教给他们有限的语文知识大多了,所以,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不要“好高骛远”,一定要“眼睛向下、固本培元”,帮助孩子练好“童子功”,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份内事。 曹晓静:“大凡习惯培养,宜早不宜晚。早,白纸作画,易于起笔;晚,荒地种谷,需先除草。”小学生可塑性非常大,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机,抓住这个时机做工作,事半功倍。“起初是我们造就习惯,后来是习惯造就我们”,小时候人是习惯的主人,成人后人是习惯的奴隶。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基础阶段和最佳时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一定要从小培养。 仇千记:一般情况下,好习惯与好成绩相辅相成,好习惯出好成绩。每年高考结束后,总有好多探访和报道高考状元“学习秘诀”或高考满分作文“写作秘诀”一类的文章。其实不用多看,读过三个便知全部——他们最大的“秘诀”大都离不开“好习惯”三个字。许多人可能至今还记得那篇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它是我国自恢复高考以来的第一篇古白话文作文。作者蒋昕捷的作文“秘诀”之一就是他有一个随时随地收集积累材料的好习惯。《赤兔之死》中的那句揭示主题的古语“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就是他在高考前一天晚上观看央视八套《少儿剧苑》节目时,从一位电视评论家那里听来的。他及时记了下来,第二天就用上了,而且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张雁: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能和有着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学生共同学习,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有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意味着学生会在没有任何强制因素的情况下,在老师的引领下,自觉自愿的、饶有兴趣地在书海中畅游,会睁大好奇的双眼探寻五彩缤纷的外部世界,还会落落大方、朝气蓬勃地参与到社会交往之中,会在丰富的生活实践中学会思考、学会创造。 话题二:语文好习惯——你了然于心吗? 马兰:语文学习习惯包括哪些,是我们每位语文老师必须了然于心的事情。这样,习惯培养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曹晓静:语文学习习惯包括方方面面:上课遵守纪律、专心听讲的习惯,认真记听课笔记的习惯,喜欢质疑问难、勤于思考问题的习惯,按时、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把字写正确、写规范、写整洁的习惯,及时检查作业和作业批改后自觉订正的习惯,查阅工具书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爱护课本、用具的习惯,认真倾听、边听边想的听话习惯,先想后说、使用普通话和礼貌用语的说话习惯,预习、复习的习惯,圈点勾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经常看书读报、听广播的习惯,阅读课外书的习惯,勤记读书笔记的习惯,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积极开展想象和联想的习惯,勤记日记、常练笔的习惯,积极参与各种探究活动的习惯等等。 杨馨凤:语文学习习惯是一个大系统,可以按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不同学习内容分为若干子系统。“语文课程标准”在各个学段的阶段目标中,就分别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方面提出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要求。如在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中,提出了“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等具体要求。 任菊莲:还可以按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把诸多习惯细化为具体内容,逐学年分步安排,循序渐进,如:低段可安排: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认真写好铅笔字、乐于倾听勇于发言、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爱护图书、勤查字典、主动识字;中段可安排:认真写钢笔字和毛笔字、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要学会有选择地读书、读书要做记号、留心观察事物、坚持写日记;高段可安排:读书要做笔记、随时使用工具书、自主修改作文、多种渠道学语文、不懂就问、勤于搜集资料、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语文知识等。 杨馨凤:除动作性习惯外,还有一些智慧性习惯,如提出问题的习惯、思考的习惯、敢于质疑的习惯、反思的习惯、不墨守成规的习惯、多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挑战权威的习惯、联想的习惯、发散思维的习惯、逆向思维的习惯、探究的习惯等,也是需要我们潜移默化培养的。 马兰:有一些习惯,虽然不完全归属于是语文学科,却是语文学科习惯培养的重要内容,是学好语文的根本保证。如预习的习惯,认真听课的习惯、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课后复习的习惯、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及良好的书写习惯等等。语文学习习惯还有很多,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做有心人,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多发现、多思考、多积累,留心挖掘,细心培养,再经过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反复督促和训练,一定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更加精彩。 话题三:良好习惯培养——语文老师,你能做什么 杨馨凤: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一般来说,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一要有明确的认识;二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三要持之以恒,反复实践,四要逐步形成思维定势和稳定的行为倾向,小学生在认识、知识、自制力等方面还不完全具备,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指导,尤其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作为语文教师,要制定习惯培养计划,还要指导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习惯达标计划,要按照计划,对学生进行系统地、循序渐进地指导。在制定培养计划时,需要依据学段目标和教学内容作一番整理工作,使培养计划在目标、内容、要求、进度、措施、方法等方面具体明确,便于落实。 任菊莲:良好的习惯养成虽然具有巨大的价值,但是,习惯培养却是具体的、微观的,它的养成要从小处着眼,从点滴做起,从日常看上去不起眼的细枝末节抓起。像读写姿势、握笔、听讲、发言中的一些问题,可能看似“小问题”,却是学习习惯的基础所在,教师要盯住这些“小问题”,从一招一式、一点一滴抓起,把这些“小问题”抓出成效。另外,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绝非一日之功,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反复抓,抓反复,一丝不苟,持之以恒。因为习惯的培养需要一个科学有序的过程: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必须训练,而且要经常、反复地训练,训练到自动化的程度才能成为习惯,成为习惯才能随时运用。
5. 小学低年级语文如何开展兴趣阅读
一、 故事激趣,诱发兴趣 一、 故事激趣,诱发兴趣 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就是听故事,故事对他们有着惊人的魅力。针对这一爱好,我在一年级学生入学后,就利用中午的阅读时间,每天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高兴时,我与他们一起笑;悲伤时,我与他们一起哭;激动时,我与他们一起跳。在故事中,他们学会了坚强;在故事中,他们学会了感恩;在故事中,他们学会了生活……在这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中,他们学到了许多许多。 伴随着同学们的学习,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故事约会”。等学完汉语拼音以后,我就把“听故事”改为了“读故事”。每天向他们推荐一个简短的故事,让他们自己大声朗读故事,再读给同桌听。这样,学生不但及时巩固了汉语拼音,为以后的自主阅读打下了基础,而且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养成了大声朗读的好习惯。 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加强,阅读速度也更快了,我就引导他们读一些贴近生活的校园小说。这些校园小说恰是他们生活的缩影,同学们自然爱不释手,甚至是废寝忘食。阅读欲望被激发了,阅读兴趣也就自然而然地与日俱增。 二、 课堂激趣,引发兴趣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不仅要提供给他们丰富的知识,更要引导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感受学习的乐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计好引导方法,容易使学生在阅读前就产生热烈的情绪,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对于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导入的设计和运用显得犹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前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特点设计导入方式,或生动有趣吸引力大;或声情并茂,感人肺腑;或意味深长,发人深省。让他们或被吸引,或被感动,或被启迪,让他们自觉自愿地去阅读。例如,教学《大海睡了》一课时,我先以谜语导入,让学生初步了解大海,然后请见过大海的孩子来介绍大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出要学习的小诗《大海睡了》。这样,同学们对课文充满了期待,充满了兴趣,也就能认真地去朗读学习了。 表演是孩子们的天性,他们天生就是一个个好演员。低年级的课文很多都是有趣生动的故事,适合孩子们进行表演创作。在教学中,我总是不失时机地让他们上台来表演,这样,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自信,锻炼了能力,还加深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激发了他们阅读的兴趣。例如,在学完《北风和小鱼》一文后,我布置学生们课后在小组内分角色表演故事,鼓励他们加入自己的语言和动作,将北风的狂妄自大和小鱼的不服气表现出来。孩子们都是好强的,他们总希望自己是最棒的,因此,为了表演得生动形象,为了丰富人物的语言,他们就反复地朗读课文。在一遍一遍的朗读中,他们已将自己融入课文,从而融入表演中。 学习语文,不光是要学好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好书本以外的知识。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有将“书本教厚”的意识,无限拓展语文的外延。例如,我在教学《我叫“神舟号”》一文时,给同学们播放了一段神州六号飞天的视频,让他们了解了神州号上天的经过,并鼓励他们找找航天英雄的故事读一读。第二天,果然有学生从书上或网上找到了相关的资料,带来和同学一起交流。 三、 活动激趣,增强兴趣 生动有趣的活动是学生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在活动中,他们会全身心地投入,也会最乐意接受挑战。因此,适时地开展一些活动不仅能增强孩子的兴趣,更能锻炼他们的能力。在班级中,我们每月确定一个活动主题,或是讲故事比赛,或是课本剧表演,或是诗歌、美文朗诵,或是读书小报制作。在活动中,同学们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无限发挥着团队的合作精神,他们互相观摩,互相学习,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阅读的兴趣。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催化剂,能有效地为培养阅读兴趣助燃。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高兴时,我与他们一起笑;悲伤时,我与他们一起哭;激动时,我与他们一起跳。在故事中,他们学会了坚强;在故事中,他们学会了感恩;在故事中,他们学会了生活……在这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中,他们学到了许多许多。 伴随着同学们的学习,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故事约会”。等学完汉语拼音以后,我就把“听故事”改为了“读故事”。每天向他们推荐一个简短的故事,让他们自己大声朗读故事,再读给同桌听。这样,学生不但及时巩固了汉语拼音,为以后的自主阅读打下了基础,而且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养成了大声朗读的好习惯。 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加强,阅读速度也更快了,我就引导他们读一些贴近生活的校园小说。这些校园小说恰是他们生活的缩影,同学们自然爱不释手,甚至是废寝忘食。阅读欲望被激发了,阅读兴趣也就自然而然地与日俱增。 二、 课堂激趣,引发兴趣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不仅要提供给他们丰富的知识,更要引导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感受学习的乐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计好引导方法,容易使学生在阅读前就产生热烈的情绪,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对于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导入的设计和运用显得犹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
6. 如何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何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答:一、以汉语拼音为突破口版:1.联系生活,调动学权生的学习积极性,2.运用小卡片,来激发学生的兴趣,3.老师编顺口溜教学。
二、运用多种手段激趣识字:1.运用多媒体教学,2.“加”“减”笔画游戏法,总之,老师要引导学生学好汉语拼音,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在快乐中学好语文这门课程。
7.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口头运用。第五册《晨读》中有一句“现在,他们已经懂得珍惜时间,用功读书。”句子的意思学生不难理解,重点词“珍惜”让学生查字典理解回答,再让学生比较“珍惜”和“爱惜”让学生查字典理解回答,再让学生比较“珍惜”和“爱惜”“珍重”有什么异同,然后让学生用“珍惜”一词口头造句。有的说:“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有的说:“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好本领,将来更好地建设祖国。”……通过说话,既加深了词语的理解,又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为了是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词语、句式变换说法。如《精彩的马戏》最后一句:“马戏团的叔叔阿姨们真有办法,能让动物听从人的指挥。”教师启发学生:“如果你们看了这精彩的马戏,会怎么想,谁能说一说呢?”有的说:“啊!这么精彩的马戏,多好看呀!叔叔阿姨们能把动物训练得这么听话,表演出这么精彩的绝技,真不简单!”……这就大大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二、培养阅读能力要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 小学语文教学往往只相信学生。以为学生什么都不懂,课文的理解全靠教师的讲解。甚至学生已弄懂了的,也是一句一句地讲。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浓了,抑制了学生积极性,学生只是听,被动地接受,阅读能力怎么能得到培养呢?其实有的课文,或者有的段、句读读就懂了,不需要教师多讲。如《富饶的西沙群岛》,形容海水种种色彩的:“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地交错着,五光十色,异常美丽。”形容珊瑚的:“有的象绽开的花朵,有的象美丽的鹿角。海参……大龙虾……”学生一读就懂了而且读得有声有色,津津有味。比教师一味的分析讲解,实际效果要好得多。 学生阅读能力能反映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如果课文中的词语、句段意思不太懂,学生读起来必然不流畅;如果意思领会不正确,阅读时的语调、感情就不恰当、不自如。因此,我们要深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难点在哪里,只要找上、中、下层生分别读一读课文,就能知道学生的实际。只有了解学生实际,才能有的放 进行教学。有些课文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学生一定难以理解。如第六册《沙漠里的“船”》,由于生活环境不同的关系,学生对于沙漠、骆驼的情况知道得很少,如何让学生理解呢?教师可放投影水中航行的船,卦一副一匹骆驼站在沙漠里的图,通过两幅图的比较,让学生理解“船”是指骆驼,是沙漠里的交通工具,所以人们把它叫作沙漠里的“船”。然后教师提出骆驼为什么能在沙漠里生活?它有什么特点?它如何适应沙漠而生活?有什么作用?骆驼的“特点—本领—用途“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读议。这样通过思维训练,逐渐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方法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而是看课文内容,看学生的实际水平,该讲的讲,该读的读,该练的练,该做的做。教师要大胆相信学生的理解能力,相信他们通过读、练、议能掌握相当部分的内容,教师的精力集中到学生不易掌握的那些方面去,探索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三、培养阅读能力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词义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决的,老师帮助解决。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内容等)提出来。有的时候,学生确实提不出来,教师就问他们某句话,某个意思懂不懂。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问题来的良好习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才由教师讲解。 学生一经起启发,积极性就高起来,认真读书,主动发现的问题也多起来了。学生的求知欲强了学习兴趣也深了。如教学《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一课时,学生纷纷提出问题: “为什么弟弟要跟着妈妈住在女牢房里?”“为什么弟弟每天要由特务押着去上课?”“特务为什么要监视弟弟上课?”“在监牢里,弟弟为什么能把各门功课学得很好?”“弟弟为什么这样刻苦学习?”……所以,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学生主动学习,的确能逐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四、培养阅读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在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一时难于解答。可是,发动学生又把疑难解决了。如有个教师教了《蜘蛛的网》后,有个学生提出问题:“蜘蛛的网能粘住小飞虫,甲虫等等,它自己却不会粘住,是什么原因?”教师想不到学生会提出这个问题。教师随机应变,发动学生,说:“你们想想吧!看谁能想出来?”有个学生回答说:“因为蜘蛛身上有油,所以粘不住。”教师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答:“我在《动脑筋爷爷》那本书上看到的。”由于学生多看课外书,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增加了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是在教材没学过的词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平时,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 学生广泛阅读,必能丰富知识,开拓思路。无疑是朋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 总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训练,去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逐步提高。
8.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首先叫他喜欢读书,他感兴趣的书,其次是写作的时候,多知道,切莫打击嘲讽,因为孩子的小心肝容易受伤,找到他喜欢的东西,叫他写下来,多鼓励。循序渐进的就好多了。
9. 如何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自主学习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每一门课程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价值,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名学生终身的可持续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学生终身学习的道路上起着一个引导作用。学生的年龄越小,这种引导作用越重要。而教师引导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懂得如何进步,如何超越自我,而不是仅仅让他们考出好分数。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起始阶段,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不仅在课堂上学的生动活泼,而且在离开教师、离开教材、离开课堂的情况下,也能主动探究的学习,这才是最有价值的。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进入正规学习的开始,在低年级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无疑将对学生以后的发展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关键在于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精神。
学习活动始于生疑,终于解疑。只有学生切实的产生了疑问,他们才会有探究疑问的动力,才会有自主学习的兴趣。当学生面对新的知识时,总会产生疑惑。但疑惑并等于疑问。疑惑经过思维的加工和语言的组织,转变为口头的问题,并进而表达出来,才能够叫疑问。这是一个细致而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细致地去培养,耐心的去扶持。在学生学习最初阶段的低年级,更要精心地去呵护这份积极性,因为实践证明,在学生生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最初阶段,一旦他们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大部分学生以后很难恢复到当初的水平。那么低年级如何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呢?
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使其能够质疑问难的情境。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基本在6岁左右。这个年龄阶段大脑的发育已趋于成熟,具有比较完整的思维。因此不能小看他们。但此时,他们的心理发育还处于低级低级价段,孩子们总是以自己的视角去看待周围的事物,难免幼稚。所以也不能高估了他们。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的题目本身就能激起孩子们质疑的兴趣。所以在读完课题之后,可有意留出孩子们质疑的时间,他们很容易的就会提出:小壁虎自己有尾巴,为什么还要借尾巴?小壁虎向谁借尾巴?等等问题,而这些问题,许多正是教师要讲的重难点部分。《我要的是葫芦》是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篇课文在阅读方面的要求是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葫芦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课文的第四幅插图形象的刻划出种葫芦人看到葫芦时的惊讶,很能激起孩子们质疑问难、求知探究的好奇心。如果在学完第一段之后直接到结束段,把要探讨的问题让孩子们自己提出来,再让他们带着问题自己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是十分浓厚的。他们不仅训练了思维和口才,而且经过努力找到答案之后,还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获得了成就感。而这些问题如果由教师一个个提出,再一个个讲解,可能就会使学生原本活跃的思维受到抵制,使本可以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变得沉闷不堪。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们来说,通过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来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正是顺应了孩子们认知的天性,是符合教育规律的。
其次,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随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及疑惑。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如果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时围绕学习内容进行“插话”,这足可以证明他的思维是在有条不紊的工作着的,其精神状态是完全沉浸在自得其乐的学习氛围之中,这正是自主学习的一种状态,是值得赞许的。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的这种积极性还未被挫伤,所以当他们沉浸在学习氛围之中时,很容易不由自主的插嘴,而这是十分可贵的。如果教师不注意保护,或者反倒去批评,极其容易的就破坏掉了这种学习的积极性,毁掉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起点,这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损失。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积极鼓励学生随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惑。
再次,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意识和习惯,依赖于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学生的年龄越小,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就越神圣。教师的语言,特别是课堂评价语言,在他们心目中的份量就越重,对他们的影响也就越大。优秀的学生决不是靠批评培养出来的,孩子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需要的是充满爱心的鼓励。试想,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教师给予的是不屑一顾,那他以后发言的积极性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多给学生一些微笑,让他们多一些自信,多一份积极性,这样长期下去,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主动的学习。
陶行之先生有一句非常著名的教育格言:解放头脑,使学生能想;解放双手,使学生能干;解放眼睛,使学生能看;解放嘴巴,使学生能谈;解放空间,使学生飞进大自然、大社会;解放时间,使学生能有空学习、干事和娱乐。学习是一个自我感悟的过程,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是建立在主体思维参与的基础之上的。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何让他们在语文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去主动的思维呢?
首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让他们去自主的探索。课堂上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物质保障。学生是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他们只有通过自己思维的积极运转,才能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桥梁,实现知识的迁移——而这,是需要时间予以保障的。如果说课堂上只有教师演独角戏的时间,而没有学生真正去紧张思维的时间,这样的课堂对学生来说是不具吸引力的,甚至是枯燥无味、容易跑神的。所以,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去自主的探索,这样才能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落在实处。
其次,要留给学生必要的讨论时间,让他们去充分地发表见解。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应是他们畅所欲言辨论知识的地方。在语文课堂上留给学生必要的讨论时间,不仅能使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语言,并通过讨论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以锻炼,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敏捷,而且,更可以使有限的四十分钟课堂得以延伸。学生通过交流,不仅共享了信息,也促进了彼此的合作。
总之,要留给学生适当的发挥空间和时间,让他们把溶化的知识去展现,去拓展,从而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创设一种丰富有趣的、给学生有心理安全的课堂民主气氛。
丰富有趣、给学生有心理安全的、民主的课堂气氛是培养、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保障。
课堂氛围只有生动有趣,才能够牢牢吸引住学生,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师的培养。也才能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敏捷,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同样,只有学生在心理安全的课堂气氛之中,他们才能够有胆量发表自己的见解,才有可能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自主探讨,从而使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没心理安全,生怕稍一出错就受到老师的斥责和同学的嘲笑,那么,即使他会,恐怕也会闷声不响,被动的等待老师的点名。这又何谈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呢?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要为学生创设心理安全的课堂气氛。
另外,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一定要使课堂气氛民主化。这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就会更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从而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设良好的平台。
总之,丰富有趣的、学生有心理安全的、民主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敞开心灵之窗,更加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充分考虑教材的特点。
教材是一座创造的宝库,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更是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能凭空培养,更不能任意培养,必须切实以教材为依据,在教材自身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有目的、有步骤地来培养。
可以利用教材上的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本上的插图印刷精美,色彩鲜明,图上人物的表情丰富生动,呼之欲出,而且,插图的故事性极强,童趣盎然,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很好依托。教师可凭借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调动起孩子们表达的欲望。
还可以利用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低年级的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学生通过阅读,不仅能积累和训练字、词、句,而且,还可以抓住点滴,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在这里,就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在学习上,只有自己动手、动脑,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知识。从而使学生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
离开教材的教学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充分考虑到教材的特点,并结合学生的特点,才能恰如其分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
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需要辅以自主性的作业。
作业要有选择性,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力。作业要有趣味性,能够激起他们做作业的愿望。作业要有扩展性,能够使课堂上的知识得以延伸。好的作业布置,会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到潜移默化的转变为主动地去探究知识。“师傅领进门,学艺在个人。”这才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
总之,低年级是学生步入正规化学习的开始,学生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教师要做到是正确的引导,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使这种精神转化为自主学习的动力,从而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10.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在讲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的。兴趣是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向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和认知规律,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多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情境,营造鲜活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的活动中,点燃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感受成功的快乐。而实际学生表现出的往往是不愿学或是泛泛地学、完成任务地学。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在于学生是否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如果学生对这件事情不感兴趣的话,他是不可能主动参与的。即使在形式上表现出在做这件事,那也是为完成老师的任务而迫不得已。由此我认为: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上关键是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本文,我就谈谈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让学生树立自己一定能学好语文的自信,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对于一个刚从幼儿园走出来的小孩子,他们不懂得什么叫自信。但他们都喜欢在集体中表现自己,喜欢在竞争中获得胜利,进而获得老师和同学赏识的目光。作为老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也应该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合适的场合予以鼓励、表扬,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向更高的目标奋进。如果我们老师能够发现他们的优点,哪怕是很微小的一点成绩,老师的鼓励,说不定就会唤起他沉睡的心灵,继而获取更大的成功。好学生是鼓励出来的,教师要善于运用好表扬的武器,不断鼓励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学习效果明显.在教学中还应该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如背诵古诗、演讲比赛以及写字比赛等,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并从中发现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闪光点,加以表扬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起学好语文的自信心。如有一位女同学语文成绩不理想,但字写得非常好,针对这位同学的情况,在班上举行了一次写字比赛,这位女同学取得了全班第一名,她脸上露着胜利的喜悦,从此对语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语文成绩也步步上升了。当然,表扬与赏识、鼓励,要适度,要因人而异。对于"优生"不能过分地表扬,那样会让这类同学飘飘然,变得骄傲自大,自以为是。而对于差生,我们必须呵护他们,走进他们的心灵,用心去沟通,去鼓励,让他们摒弃畏难的心理,进而取得一点点的进步。
2.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在愉悦的气氛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如果在课堂上心情宽松愉快,那么他们的视觉,听觉就特别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加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学习效率自然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根据小学生向师性的特点,教师应向学生倾注自己大量的爱。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师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彼此信任,使课堂气氛民主、和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学生会很自然的进入角色,逐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教学中切记仅依据一次听写、一次检测的失败就批评甚至惩罚学生,这样只会让学生意志消沉自暴自弃。根据小学低年级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这一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充分利用课件等教学手段,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美丽的丹顶鹤》时,光凭教师有感情的读,孩子很难想象出丹顶鹤的美丽的样子,所以,在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时,先让学生有感情的读书,然后根据让课文内容画一只"美丽的丹顶鹅",通过自己手中的笔画出来,那印象可就深了。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先让大家仔细看课件,看一下仙鹤在空中展翅飞翔的样子;这样比只看课本上的插图效果要好多了。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调动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3.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以优美的语言艺术打动学生
语文教师是祖国语言文字的传播者,其语言的基本功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亲其师,信其道。"要使学生对语文感兴趣,就要先使学生对语文教师产生好感。要做到这一点,语文教师必须讲究自己的课堂语言艺术。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语言艺术化并富有吸引力呢?我认为,第一,课堂教学语言要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就是讲课时要表达科学、准确、简练、合乎逻辑。第二,课堂教学语言应具有生动性、趣味性,因为教师形象生动的比喻,风趣幽默的话语,传神动人的姿态,绘声绘色描绘,都可以把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感染学生,把课教得更活泼。教育家于漪老师就是这方面的楷模.我们语文老师应该多向她学习.第三,课堂教学语言应具有教育性,语文教师既要当好"经师",更要当好"人师",在课堂上不但要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自己的国家。因此,教学语言一定要有教育性,是学生通过健康的思想教育,达到心灵净化、人品美化、感情高尚化的境界。第四,课堂教学语言应具有审美性、启发性,一个语文教师文雅的谈吐,丰富的表情,流利的普通话,上课时或慷慨陈词,或娓娓而谈,或言已尽而意无穷,都会使学生得到一种美的享受,都会启发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这种"亲其师"的感情一旦产生,"信其道"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4.因"趣"利导,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人都是只有对某件事产生了兴趣就一定会表现出热情,有了热情就会完成得很出色。小学生都具有好动的天性、爱玩、有强烈的求知欲这些潜在的兴趣倾向。在教学中,教师重要的作用就是要因"趣"利导,运用新颖的教学方式、灵活的教学程序、探索性的教学活动,积极把学生潜在的兴趣转化为现实性根据小学低年级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这一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形象化的语色彩丰富的挂图以及表演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某件事的时间一般不超过十五分钟,这是众所周知的心理学常识。然而,有人注意到一种与此理论完全相悖的现象:许多孩子一旦被电视节目或者电子游戏所吸引,怎么叫都不再挪窝。其实,这正表明了不断变化的事物和吸引人的情节能吸引孩子长时间高度注意。受此现象的启发,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手段,注意教学手段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朗读教学,教师要采用教师范读、播放名家朗读或录音带,然后让学生模仿着有感情朗读。可以采用指名读、小组成员轮流度、齐读等多种方式;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进行配乐朗诵,体验朗读学习与表演的综合感受,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每个课堂教学的环节,教师都要尽可能采用多种方式。课堂活动要兼顾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这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对语文课充满兴趣。
总之,低年级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要以兴趣为引领,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感官,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演、画等各种能力,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