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八年级下语文 第六单元《小石潭记》检测题
小石潭记》 姓名:____ ____ 学号:__ _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一、完成下列填空
①.《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 ,是属于 的范畴。
②.《小石潭记》的作者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 ,本文是他 中的第四篇。
③.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 、 、潭中的气氛。
二,积累运用
一、给加点字注音。(11分)
篁竹( ) 佩环( ) 清冽( ) 参差( )
披拂( ) 寂寥( ) 佁然( ) 翕忽( )
翠蔓( ) 犬牙差互( ) 日光下澈( ) 俶尔( )
坻屿嵁岩( )( )( ) 蒙络摇缀( )( )
悄怆幽邃( )( )( ) 卷石底以出( )
②、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
凛 liè( )翠 màn( )连 zhuì( )清 chè( )
三、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____________
②、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乐:____________
③、皆若空游无所依。空:____________
④、伐竹取道。 伐:________ _ 取:________ _
⑤、水尤清冽。 尤:_____________
⑥、潭中鱼可百许头……可:_____________ 许:
① 全石以为底。( ) ④参差披拂。( )
⑤佁然不动。( ) ⑥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
⑦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⑧其岸势犬牙差互。( )
⑨四面竹树环合。( ) ⑩寂寥无人。( )
11悄怆幽邃。( ) 12以其境过清。( )
.朗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1、通读全文后,选用原文中的相关文字填空。
①、“伐竹取道”与上文的“__________”呼应。
②、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 ______”。
③、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来观赏景物的,这可从文中“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句子得到印证。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清澈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原文内容,说说作者观景赏物时的心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提示写出相应语句并加以积累。
(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__________ __________。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_________ _______。
(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____ ______。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文中高度概括小石潭这周围环境的句子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表现小石潭的石头千奇百怪的句子是: 。
五,翻译下列句子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句: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译句: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选择题
1、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
A.俶尔远逝(游来游去) B.斗折蛇行(蛇)
C.潭中鱼可百许头(可能) D.卷石底以出(弯曲)
2、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
A.以其境过清(清凉) B.悄怆幽邃(静悄悄的样子)
C.为坻为屿(小岛) D.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面
3、选出下列句中“以”字与“以其境过清”的“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全石以为底 B.卷石底以出
C.扶苏以数谏故 D.属予作文以记之
4、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A.凄神寒骨(感到心情很凄惨,全身冰冷)
B.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C.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不能在这里居住,于是写下这里就走了)
D.其岸势犬牙差互(小石潭的岸边上狗的牙齿参差不齐)
5、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
A.四面竹树环合(四周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
B.卷石底以出(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
C.全石以为底(潭底下全是石头)
D.寂寥无人(寂静寥落,空无一人)
6、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形似写景,实则写心。
B.文章写游鱼的形神姿态,目的是反映作者向往自由悠闲的生活的心态。
C.“怡然不动”写鱼的动态,“俶尔远逝”写鱼的静态。
D.同去出游的还有几个人,说明了作者不是孤单的,他写本文是无病呻吟、
7、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开头写到“心乐之”,可以看出作者后来的抑郁心情是暂时的。
B.文章作者感情的主调是凄苦的、悲凉的。
C.文中写到潭中气氛是幽深冷寂,这是寓情于景的写法,是作者孤凄悲凉心境的反映。
D.小石潭的特点是幽静。
8、下列对文章写作特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按空间顺序来写,条理清楚。
B.文章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全篇充满了诗情画意。
C.文章中作者的感情由“凄”到“乐”,文章前半部分的主旋律是幽深凄怆,后半部分是清静神乐。
D.文章第四段把景物与心情结合起来,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
9、下列对文章写作特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小石潭的感受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B.文章的败笔是写“鱼”部分,没有紧扣石潭来写,有点离题了。
C.文章描写景物特征非常鲜明,除正面描绘外,还有多处照应,如写小石潭的环境幽静时,前后用了伏笔和照应。
D.小石潭完全是一个由各种形态的石头围着的石潭。
10、下列问题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洌”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B、第二段中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来描写潭水的清澈。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正面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
C、本文是柳宗元的著名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小石潭的各种景物,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贬官失意时的悲凉、凄怆的情感。
D、写岸上景物,则采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青”、“翠”写形貌,“蒙络摇缀”写颜色,“参差披拂”写动态,寥寥数语,写得宛如图画。
七、比较阅读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日光下澈,俟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15.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 凄神寒骨
(2)乃记之而去
(3)窥谷忘反
16.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17.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
18.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贰』 谁有语文八下小石潭记书下注释
小丘:在小石潭东面。
篁竹:成林的竹子,竹林
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
水尤清洌:水格外清凉。尤;格外。
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泉石底以出;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坻;水中高地.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成为坻、屿、嵁、岩等不同的形状。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
翠蔓:翠绿的藤蔓。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许,表示数目不确定。
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好像水都没有)。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阳光直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佁然不动:(鱼影)呆呆地一动不动。佁然,呆呆的样子。
俶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俶尔,忽然。
往来翕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明灭,或现或隐。
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邃,深。
以其境过清:凄清,冷清清。
吴武陵:作者的朋友,也被贬在永州。
龚古:作者的朋友。
宗玄:作者的堂弟。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伴随从跟着来的人,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
『叁』 语文评价八下小石潭记的答案
文学赏析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一篇文质精美、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记。全文193字,用移步换景、特写、变焦等手法,有形、有声、有色地刻画出小石潭的动态美,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小石潭记》第一段共四句话,写作者如何发现小石潭以及小石潭的概貌。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写发现小石潭之经过及小石潭的景物特征,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很象一部山水风光影片,具有极强的动态画面感。第一二句着重描述了作者一行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文章一开头,便引导我们向小丘的西面行一百二十步。来到一处竹林,隔着竹林,能听到水流动的声音。未见其形,先闻其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的出现,虽称不上千呼万唤,也堪称犹抱琵琶半遮面。再由水声寻到小潭,既是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同时也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渐地在人们眼前一幅美妙的图画。待到伐竹取道,才见到小潭。真乃是曲径通幽,景象确实不凡。这潭完全是由各种形态的石头围出的,所以,作者为它起名曰小石潭,而且潭中露出的石头又都是那么姿态奇特,为坻,为屿,为嵁,为岩。而“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就是作者对于池潭上景物的描绘了。青青的树和翠绿的藤蔓缠绕在一起,组成一个绿色的网,点缀在小潭的四周,参差不齐的枝条,随风摆动。这潭上的描绘仅12个字,便将小石潭周围的极幽极佳的景致展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愈加觉出小潭的美妙所在,使小石潭的全景富有清静感,仿佛不是人间的一个小天地,而是传说的佛国中的一块净土。第二段采用“定点特写”的方法,直接把镜头对准潭中的鱼,描写其动静状态,间接突现潭水的清澈透明,着重表现一种游赏的乐趣。以静衬动,写潭中小鱼。这是本文的最精彩之笔。这潭中鱼很怪诞:一是鱼居然可数,约有“百许头”;二是“影布石上”,神态自若地“怡然不动”。这是继续写静,既烘托出小石潭的幽寂,也勾勒出小石潭水的清澈。由此转为写动。其实在写静时已作伏笔,水中之鱼不能不动。鱼之静止,正像电影中的定格只是某个刹那的显示。这个定格过后,便见潭中之鱼“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鱼触动了作者情怀。在此,这一“乐”字值得注意。作者由于改革受挫,被贬远方,精神负担很是非斗之地,在这里找到了这样一块清静之地,看到游鱼的怡然自得,灵魂得到了净化和复归。水之清,鱼之乐,终于给作者带来了片刻的欢乐。清静神乐是这篇散文前半部分的主旋律。第三段用变焦的手法,把镜头推向远方,探究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的景物。写潭源溪流的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向西南望过去,一条小溪逶迤而来,形状像是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是一条蛇在游动,有的地方亮,有的地方暗。小溪两岸高高低低,凹凸不平,犬牙相错。作者娴熟地使用比喻手法,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来形容小溪的形状,用狗的牙齿来形容小溪的两岸,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第四段写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先写外景环境,后写内心感受,写得情景交融,构成一种特异的境界。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作者突出了一个“静”字,把环境中的静深入到心神中去,情景相融,写出了一种凄苦孤寂的心境,这无疑是作者被贬后心情的曲折反映,面对这种原始的悄怆之景,或许更感到难受,或许更激起作者凄凉的联想,因此形成了感情从“乐”到“凄”的大幅度滑坡。这一滑坡的表现也是立者相乐”。但好景不长,很快便感到这些“凄神寒骨”了,心里觉得“其境过清”,就匆匆离开了。这一乐一忧,耐人寻味。这是由于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此凄苦是他感情的基调,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
『肆』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小石潭记》课文注释
1.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本文为作者贬官于柳州时所作的《永州八记》中的第回四篇,答全名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2.记:古代的一种文体。
3.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
4.篁竹:丛生的竹子。
5.水尤清冽:水格外清凉。
6.尤:格外
7.坻:水中高地。
8.嵁:高低不平的岩石。
9.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意思是(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10佁然:呆呆的样子
11佁:一本作“怡”
12.俶尔:忽然
13翕忽:迅速
14.斗折:像北斗七星的排列那样曲折
15犬牙差互: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
16悄怆幽邃: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17悄怆:忧伤的样子
18隶:跟随
不是八年级下册
是七年级下册……全部手打,一字不错,希望采纳。
祝lz学习进步
『伍』 八下的人教版的小石潭记语文作业本答案
初二期末考试 加入时间:2008-6-27 16:55:35 初中部教研组 点击:
参考答案:
一、 liè chí yǐ chǜ xī cī suì
二、词语解释
(一)重点词语解释
1、 清凉
2、 大约有一百来条。可,约。许,表示对数量的估计。
3、 呆呆的一动不动。佁然,愣住的样子。
4、 忽然。
5、 斗折,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6、 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
7、 深
8、 寂静寥落。
9、 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
10、 明灭:或现或隐
11、 清:凄清,冷清清
(二)通假字
见通现,出现
(三)一词多义
1、蛇:永州之野产异蛇(蛇)斗折蛇行(像蛇一样)
2、伐:伐竹取道 (砍伐) 齐师伐我(讨伐)
3、明:明灭可见 (明亮) 庭下如积水空明(透明)
三、翻译下列句子
1、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凭借也没有。
2、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3、(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4、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5、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堪,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6、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
7、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8、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流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中为之一乐。
9、向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四、填空和默写
1、抒情议论 散文
2、柳宗元 山水游记 《永州八记》
3、潭中景物 小潭源流
4、六
5、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 然不动;
6、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7、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五、选择题
1、B 2、D 3、C
六、开放性题目
1、可摘引原文,可自行创作。
例(1)琅琊(王牙)山蔚然深秀 例(2)岳阳楼壮美雄奇 例(3)桃花源和平宁静
2、理解文意,谈出语句特点即可。
3、所写的句子含有劝勉安慰之意,能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等名句中的其中一句恰当地融合于内容之中。
第二部分:文段阅读
一、
1、唐;柳宗元;古文
2、向下 停留 愣住的样子 忽然
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4、小石潭上柳宗元记文抒情
5、二者都可,言之成理即可。如《桃花源记》更能打动我。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意愿,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无情批判和否定。而柳宗元只是述己之情而已。
6、作者心情的变化是与其遭贬的经历紧密相连的。作者被贬之后,心中抑郁,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基调,而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的环境的触发,忧伤悲愤地心境便会流露出来。
7、作者回首自己的人生境遇,面对前途和未来,正如这“不可知其源”的源头实在是茫然;遥远
8、文中第二段。把鱼儿的自由自在,活泼天真和“我”的物我合一。乐而忘形,乐而忘我境界,结合得天衣无缝;鱼儿的自由自在于作者此时的境遇相反,作者的内心既羡慕了又充满酸楚。
9、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的氛围,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心境,是点睛之笔;是作者当时所处时代和身世遭遇造成的;我会以观赏时的心情决定感想,或喜或悲。
10、参考:一条一条的梯田,整整齐齐,山顶上那株古老的榕树,依然是青枝绿叶,亭亭如盖;依然是悬着潇洒的长长的胡须。我深情地抚摸着我曾思念过的老芙蓉树,心中充满难以名状的激动。回望山下,红瓦楼房代替了灰色城墙;黑漆漆的柏油路代替了往日的公路,从来没有过的铁轨,也一直通向了远方……
二、1、2略 3、潭中景物、小溪源流 4、凄清寂静 寂寞忧伤
三、
1、坻 屿 岩
2、C
3、①整块的石头作为潭底 ②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4、作者浏览小石潭之初的心情是欢快的,但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随之而来。
5、略
四、
1、 闻水声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2、篁竹:成林的竹子 清冽:清澈
3、以全石为底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陆』 八下语文课堂点睛的小石潭记答案
1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忧伤。
2潭水奇(皆若空游无所依);潭石奇(全石以为底);潭源奇(斗折蛇行;犬牙差互);氛围奇(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1)篁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翠蔓。(2)交代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及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
4(1)用了“隔、闻、伐、取、见”等动词。(2)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及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之处。
5引导读者随描写顺序看到不同画面,且景物连接十分自然。
6(1)就是丛生的成林的竹子。(2)是形容流水的声音的清脆悦耳,犹如玉佩、玉环相互撞击发出的声响。
7这样既交待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也使文章充满悬念和探奇的情趣;也为下文展开美妙的图画做铺垫。
8心里很高兴(心乐之);清澈的潭水、峥嵘的潭石、青翠交织的潭树。
9既写出小石潭的罕见,又侧面反映了水的清澈,交待了小石潭命名的原因。
10(1)自由自在,活灵活现。(2)物我合一,乐而忘我,乐而忘行的境界。
11潭水、游鱼;特写镜头。
12(1)清澄。(2)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即抓住景物特征,侧面描写潭水。
13鱼儿自由快乐地游来游去与作者此时的境遇恰恰相反,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快乐的生活的向往。
14小溪曲曲折折,一眼望去,有的地方明,有的地方暗,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能够形象的表现出小溪的曲折及两岸的景物特征。
15(1)抓住了小溪两岸高高低低,凸凹不平,犬牙相错的特点。(2)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3)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来形容小溪的形状,用狗的牙齿来形容小溪的两岸,使我们倍感形象的逼真。
16回首自己的人生境遇,面对前途和未来正如这不可知的潭的源头,渺茫而遥远。
17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的氛围,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是点睛之笔。
18(1)“闻水声,如鸣佩环”。以“鸣佩环”喻水声。(2)“皆若空游无所依”。以“空”喻水之透明。(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的意思是“若斗之折,若蛇之行”,以北斗星的曲折排列、以蛇的爬行来比喻溪身曲折蜿蜒。(4)“其岸势犬牙差互”。以“犬牙”比喻岸势高低不平。
19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20作者不仅描绘山水之美,而且把个人思想感情寄托在对山水的描绘中去,做到情景交融。如借游鱼的嬉戏来表达纵情山水的乐趣;小石潭幽深的环境引发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之叹,都是抓住景物特点寄予作者思想感情的。
21不矛盾。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之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再则优美的山水被弃在自然的角落里,由此联想到自己现在的处境,因此一经凄苦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流露出来。可以说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所以不矛盾。
22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忧伤的心境。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放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进步文人的痛苦心情。
23《小石潭记》是作者所作《永州八记》之一,作者因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活动失败,贬居永州,内心孤独抑郁。小石潭奇石、乐鱼的美景能暂时淡忘现实生活的烦恼,但感伤意识毕竟潜于心中,不久又被眼前清幽的环境所激发。
24小石潭景色美丽而凄清,这与作者被贬后郁闷而又故作解脱的闲情逸趣和谐一致,这正是作者为小石潭作记的原因。
25(1)幽静。(2)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忧伤。
26潭水奇;潭石奇;潭源奇;潭的氛围奇。
六1同意。文章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此外,作者还在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贬居生活中的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所以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
七. 1①农历十二月 ②春天里③强壮的羽翼 ④跟随2.①寒冷的山间那远处的火光,在山林外忽现忽隐。②村落里传来夜间舂米的声音,与稀疏的钟声相间。③不是你这样天资聪颖而又清闲的人,哪能用这样并不急的事情相邀呢,可是这里有无穷的趣味啊。3作者游华子冈虽然在深冬寒夜,却给我们描绘了众多的景物:湖水、明月、远山,林木、灯火、村落,还有吠声、舂米声和寺钟声。这些景物动静相映,音响和谐,极具活力。这才引起作者对更加美好的春天的憧憬,这才想到再邀朋友重游此地。因此我们可以推断王维当时是充满激情而富于朝气的.
『柒』 八下语文<小石潭记>中的几句情景默写
1.日光下彻,影抄布石上,佁然不袭动。
2.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3.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5.小石潭记 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的《永州八记》中的一篇.虽是游记,却不能当作一般游记来读.试想,作为一个贬官,柳宗元以"戴罪"之身遍游永州八景,其心情又当如何 恐怕是苦中作乐者多.本文最大的特点不在于景色写得多么美,技巧多么高,也不在于一般意义上的情景交融,而在于人在景中,情在心中."闻水声"固然能使作者"心乐之",游鱼的"往来翕忽"也能让作者获得与之相通的快乐,但是,作者的身份和处境,却造成了他外在感官的感觉与内在心灵的感受的异步和反差.越是优雅清静的环境,越让作者感觉到难以承受的冷清与孤寂.因美景而生感伤,于高潮处戛然收束.心情的猛然触动,使作者几乎要逃离刚刚还带给他快乐的小石潭,而不得不回到现实生活中去.否则,便无法解读"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的复杂内涵.
『捌』 八年级下语文 小石潭记 与 醉翁亭记的异同点
相同:
1、《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都是贬谪之后所作之名篇。
2、三位作者在被贬之前都是学富五车的博学才子,都进行了兴除时弊的政治改革,都在因为改革失败被贬,都有郁积于心的忧思。
3、都是借山水之景来抒发自己的忧乐之情。
不同:
1、《小石潭记》因为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新乐之。看到水中游鱼皆若空无所依,往来翕忽,边觉是与游者相乐。作者是因为小石潭的水之趣暂时乐而忘忧。但是孤凄悲凉的忧思却又因其境过清,而生悄怆幽邃凄神寒骨的悲凉之意。
2、《岳阳楼记》是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虽然亦可在春和景明的时节,此乐何极,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但物喜己悲是作者所却不赞同的做法。范仲淹的乐是人民的乐,其忧也是国家之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才是作者的主旨。
3、《醉翁亭记》乐于山水、乐于人民之乐。作者透过描写滁州山水美景,民与太守同游之乐,带出与民同乐的思想。欧阳修在文中明言其乐不在酒,最后更显示不只是在山水之间,而是能与民同乐,「太守之乐其乐也」;且更进而能「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所以,文章的主旨即在说明他乐民之乐的太守心情。然而他的寄情山水,纵情酒宴,却是将寓被贬之悲愤于欢乐之中,深沈蕴藉,含而不露的。作者的饮酒之乐,应不只是在于神游于缥缈虚幻的醉乡而已,有更多是赖以寄情的部分。否则其无须强调「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